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卒中后吞咽障碍

卒中后吞咽障碍

卒中后吞咽障碍
卒中后吞咽障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一)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与吞咽有关的中枢部位或神经损伤,使吞咽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损伤而导致各种症状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见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患者,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也可出现一过性的吞咽功能障碍。其发生率多达25%~73%1],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患者还可因进食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护理,可避免因吞咽困难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尽早改善吞咽功能,不但可以及时从消化道用药,还可以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心理护理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直接影响着康复的成效。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产生紧张、悲观、厌食甚至拒食心理,易激怒或抑郁,甚至失去生存信心。因此应通过心理疏导,要注意调整患者心态,在患者进食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积极暗示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其安全感,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提倡集体进食,以减轻或消除孤独感。 2摄食训练 2.1进食体位 (1)坐位:躯干垂直,头轻度向前屈曲,这种体位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气管,有利于吞咽动作形成。尽可能进食后保持此体位30min。(2)仰卧位:躯干45°仰卧,喂食者位于患者的健侧,该体位可促进残留食物从咽峡部排出,防止吸入气管。(3)侧卧位:向健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侧口腔,减少食物残留于瘫痪侧。(4)平卧头偏向一侧:由于病情特殊,如脑出血急性期需要平卧时,可采取此体位,防止误吸入气管。 2.2一口量 指最适宜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正常人约为20mL)。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一口量过多,食物就易从口中漏出或残留在咽部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所以一般先以少量食物(一汤匙)试探,后酌情加量。 2.3进食速度 进食速度不能过快,以较正常人相对缓慢的速度咀嚼和吞咽,每进食一口后,要让患者反复吞咽数次。每次进食时间控制在45min左右,进食时尽量不要与患者交谈,防止误吸、误咽。 2.4食物选择 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密度及形态均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易于咀嚼和通过咽部,不易在食道黏膜上残留的食物,可选果冻、蛋羹、豆腐脑、米糊等半固体食物,从小量逐渐增加固体食物并进而过渡到进食普通饮食和水。治疗同时还要兼顾患者的喜好、营养成分及食物的色、香、味、温度等。 3吞咽训练 对摄入、吞咽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增加协调能力。一般安排在饭前,每日3次,每次20min 左右。 3.1舌体运动训练 让患者以舌尖抵硬腭部,舌在齿内侧回旋并发“la”音。对舌体运动障碍患者,用压舌板按摩舌部,护理人员用纱布包裹患者舌尖,向左右口角及上下牙龈等不同方向软牵拉,后嘱患者用力缩舌,促进其舌体前后运动或左右反复伸展。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综合治疗与康复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综合治疗与康复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16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饮水试验及吞咽能力分级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评估。结果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及正确的饮食指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吞咽困难;康复治疗;卒中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 LI?Ziyuan??HONG?Weiy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he Second Worker Hospital of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Wuhan 43008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efficacy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 Methods Selected 16 cases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 from our department,they were treated b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Used the drinking water testing and swallow ability classification to assess the efficacy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with acupuncture,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and dietary guidan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can greatly improve patients’ life quality,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Dysphagia;Rehabilitation treatment;Stroke 吞咽困难是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引发吞咽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中因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最常见,约占脑卒中患者的40%。其原因有:真性球麻痹(由延髓的疑核、舌下神经核或其下运动神经元神经受损引起);假性球麻痹(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病损使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疑核以及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发生中枢性瘫痪所致)[1]。吞咽障碍的患者因不能正常进食而导致营养及水分摄入不足;同时会因为食物误咽入气管而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所在科室使用Endomed682系列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和饮食指导治疗16位吞咽障碍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12月住院的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50~85岁,均为初次中风,意识清楚可配合检查治疗,无合并认知障碍。 1.2?咽障碍程度评定标准 使用洼田饮水试验[1](洼田,1982)判断吞咽障碍程度。患者坐位,给其30 mL温水,嘱患者喝下,观察饮水情况。其评定标准为:1级:一次喝完无呛咳;正常;2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为轻度障碍;3级:一次喝完有呛咳,为中度障碍;4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5级:屡屡呛咳,不能全部喝完。4级和5级为重度障碍。16例患者中轻度障碍5例,中度6例,重度5例。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吞咽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

电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电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 效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电针疗法;康复训练 卒中后吞咽障碍严重影响卒中后的康复,因其发病率高、临床危害大和治疗困难而备受广大神经科医生的重视。近年来,笔者以解剖为基础,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治疗手段,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观察病例为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存在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咽反射迟钝或消失,轻者只是饮水发呛,重者完全吞咽不能,靠鼻饲饮食;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够配合检查及治疗。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6岁;脑梗死15例,脑出血15例。 2 治疗方法 2.1 电针治疗

取穴: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廉泉、旁廉泉(廉泉旁开1寸处,左右各1穴)、通里、合谷,均为患侧。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风池向鼻尖方向刺入10 mm,针尖向下,提插数次;翳风直刺10 mm;均要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地仓、颊车透刺;廉泉向舌根方向斜刺40~50 mm,捻针后,将针尖提至皮下后,再向咽部方向刺入50~55 mm;最后刺旁廉泉,针尖向舌根方向,深度为40~50 mm,要求患者有舌根酸胀麻痛和咽部明显刺痛感为佳。通里、合谷直刺。然后两两接G6805-C 电针治疗仪(上海医用仪器厂生产),连续波,频率2 Hz。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 2.2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进食训练。要求患者针刺后即开始基础训练,尽量张口,然后下颌向两侧运动;闭唇、撅唇和嘴角上抬;舌向各个方向的主动运动;咀嚼肌的咀嚼运动;喉的发音与空吞咽练习。进食训练让患者坐直或半坐仰卧位,头稍向前20°,身体也可倾向健侧30°,喂食者站在患者健侧,选择密度均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易变形的食物从健侧喂食。鼓励患者自行吞咽进食。每次30 min,每日3次以上。 2.3 西药基础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控制血压、必要时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3 结果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2]评定吞咽困难程度,即玻璃杯中盛温水30 mL,

脑卒中吞咽障碍训练方法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 摄食-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因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患者生活质量低,若得不到及时的早期康复护理,严重者可引发误咽性肺炎,甚至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尽早改善其摄食-吞咽功能,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机体抵抗力,对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 1. 评价方法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评价,洼田饮水试验为一较方便、常用的鉴别方法。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以水杯盛温水30 ml,嘱患者如往常一样饮用,注意观察患者饮水经过,并记录所用时间,根据有无呛咳和分饮次进行评价。标准如下:Ⅰ级(优),5 s之内一饮而尽,无呛咳;Ⅱ级(良),5 s以上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Ⅲ级(中),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Ⅳ级(可),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Ⅴ级(差),常常呛住,不能将水全喝完。(常常呛者应终止实验) 2.心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起病急,致残率高,有的患者由于表达困难,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抑郁情绪,甚至拒食等现象,所以心理护理对吞咽功能恢复方面尤其重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护士应注重与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恢复过程,功能训练的目的、方法和需要配合的事项;又由于病程长,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容易造成患者与家属丧失信心。因此,在护理患者时对患者在功能恢复期间取得的一点微小进步给予肯定,鼓励患

者进行主动运动,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激发家属共同努力,坚持训练的信心。同时介绍吞咽功能康复的成功例子,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 3.训练方法 重度吞咽障碍者予以鼻饲,中、轻度吞咽障碍者,自行摄食。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护士进行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基础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则是实际进食的训练。(1)基础训练:用于脑损伤急性期进食及中重度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训练之前的预备训练。①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系使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而且吞咽有力。②屏气-发声运动[1]: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pushing exerciscs),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开、呼气发声。此运动不仅可以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而且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③舌肌、咀嚼肌运动:在患者未出现吞咽反射的情况下,先进行舌肌和咀嚼肌的按摩。再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闭口做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10次,如果患者不能自行舌运动时,护士可用纱布轻轻地把持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将舌还回原处,轻托下颌闭口,以磨牙咬动10次,分别于早、中、晚饭前进行,每次5 min。 ④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嘱患者轻张口后闭上,使双颊部充满气体、

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

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 【摘要】 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自2007年《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专家共 识》(以下简称共识)[1] 颁布以来,临床医生逐渐增加了对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及营养风险管理的意识,但临床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和认识误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近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及医疗现状,对旧版《共识》进行修订,并更名为《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进一步规范临床实践。本共识的 推荐意见分级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表1)[2] 。【关键词】 吞咽障碍;卒中;营养;评价;治疗 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中国专家组 作者单位 100050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王拥军 y o n g j u n w a n g 1962@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7038333.html, 赵性泉 zxq@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7038333.html, 王少石 wangshaoshi@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7038333.html, 1 基本概念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指吞咽过程的异常。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也包括口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异常等。 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对疾病或手术有关的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该定义所强调的营养风险是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出现不良临床结局 (比如并发症、住院日等)的风险,而不是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该概念2002年由欧洲学者提出。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我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的定义是: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包括营养不足和肥胖。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对营养不良的定义是: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 ·指南与共识· 表1 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2009年3月) [2] 注:同质性:指包括在一个系统综述中的各项研究,其结果的方向和程度一致;RCT :随机对照研究,由Bob Phillips,Chris Ball, Dave Sackett,Doug Badenoch,Sharon Straus,Brian Haynes,Martin Dawes1998年制作。2009年3月由Jeremy Howick更新注意:使用者可增加一个“-”来表明不能提供一个肯定结论的水平,包括:一个单个结果,但可信限宽;或者:同质性有问题的系统综述。因此这些证据是非结论性的,因此只能给予D级推荐推荐级别:A:同1级研究一致;B:同2或3级研究一致,或者来自于1级研究的推导;C:同4级研究一致,或者来自2或3级研究的推导;D:同5级证据,或者任何水平的研究的结果,但这些研究有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或无法得出肯定结论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研究紧张

[文章编号]1673-1557(2012)04-0000-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周咏梅,李 锐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已位居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三大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之首,而吞咽障碍(dysphagia)是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2%~65%的卒中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常常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致使患者病死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1]。研究显示吞咽障碍是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存在吞咽障碍但神志清楚的卒中患者,约有1/3在卒中后6个月内死亡;而无吞咽障碍患者6个月内的病死率不超过10%[3]。有学者统计,右侧大脑半球卒中患者出现误吸的占9.9%,左侧大脑半球病变者出现误吸的占12.1%,双侧大脑半球病变者出现误吸的占24%,脑干病变者出现误吸的占39.5%[4]。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防治、护理等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水平,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现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概 念 吞咽障碍是指吞咽过程中的异常,包括卒中在内的多种疾病都可造成吞咽困难。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特征是不能够安全地将食物或者液体从口腔送至胃内,但没有误吸。正常的吞咽过程常常分为口准备阶段、口自主阶段、咽阶段和食管阶段。与卒中密切相关的是前3个阶段。口准备阶段是咀嚼食物,形成可吞咽的食团;口自主阶段是指将可吞咽的食团从口腔前部向口腔后部推送,直至咽部;咽阶段是指食物通过咽部的过程[5]。 2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反射过程,整个过程受大脑皮质、皮质延髓束、脑干核束、吞咽中枢和第Ⅴ、第Ⅶ、第Ⅸ、第Ⅹ、第Ⅻ对脑神经及C1、C2、C3脊神经控制[6],需要各期的解剖结构协同运动才能完成一个有效的吞咽过程。根据卒中造成损伤的解剖结构不同,吞咽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准备期吞咽障碍 准备期吞咽过程由舌的感觉、咀嚼肌的咀嚼活动、舌肌运动及口唇闭合等一系列动作共同完成,当支配这些器官感觉及运动的三叉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及大脑皮质、脑干神经核团损伤时,可导致患者口前部、舌前部感觉减退,舌运动或协调运动减弱,使食物布满口腔或堆积于口腔前部或一侧面颊,导致患者出现以流涎、食物堆积于面颊或硬腭、咀嚼不当及咳嗽等为共同特征的吞咽障碍。 2.2 口腔期吞咽障碍 口腔期吞咽过程是舌由舌尖依次上抬、舌体依次从前向后推送,将食团推向口腔后部,同时软腭开始抬高,舌后部下降,舌根前移,食团进入咽部的过程,主要由舌肌运动完成。当舌下神经及大脑皮质损伤时,舌做无效运动,食物不能进入口腔后部,表现为舌反复运动试图吞咽,咽启动延迟或困难,或分次吞咽[7]。此期吞咽障碍主要影响流质食物吞咽,半流质和黏稠食物较易控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处理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处理,将吞水试验作为判断是否行鼻饲的处理方法,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共6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产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原因。结果本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6例,其中发生窒息4例,窒息死亡2例。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吞水试验,对异常的患者则给予行鼻饲,鼻饲流食和药物,同时行普通针刺或电针、加强康复训练,可配合行高压氧治疗,以期获取更好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饮水试验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并发球麻痹,引发吞咽功能障碍,在进食后常常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情况。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避免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20例,其中男320例,女300例,年龄在35~88岁,平均为58.3岁,其中脑梗死395例,脑出血225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言语功能障碍。 1.2 吞咽功能的评价 根据洼田氏提出的30ml饮水试验[1]作为评价吞咽功能的床边检测依据。嘱患者喝30 ml温开水,观察和记录患者的饮水所用时间、有无发生呛咳、饮水时状态,并进行评估。如果患者在5 s内将30 ml水全部喝尽,未发生呛咳,判定为正常;如果患者喝水时间大于或者等于5 s或者2次喝尽,未发生呛咳,我们判定为可疑;如果患者分1~2次喝尽,或无法全部喝尽,均发生呛咳,我们判定为异常。 1.3 处理方式 我们对评估为吞咽功能障碍(异常)的患者均行鼻饲并鼻饲流食及药物,如果患者再次进行评价试验时吞咽功能(1次/7 d)时,判定为正常时,则给予停止鼻饲并瞩其自行进食、服药;对判定为吞咽功能正常的患者瞩其自行进食、服药;对判定为为吞咽功能可疑的患者则瞩其流质饮食,如果发现患者进食后发生呛咳症状则按吞咽功能障碍(异常)处理,如果在7 d内进食时为发生呛咳者则按方法判定为吞咽功能正常处理,治疗中如进食过程中发生呛咳者则再次评估吞咽功能,并参照上诉方案处理。常规行药物治疗、普通针刺或电针治疗以及高压氧、功能康复训练等治疗。 2 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