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与逆行者同行”优秀作文:有一种精神,叫钟南山

“我与逆行者同行”优秀作文:有一种精神,叫钟南山

“我与逆行者同行”优秀作文:有一种精神,叫钟南山
“我与逆行者同行”优秀作文:有一种精神,叫钟南山

“我与逆行者同行”优秀作文:有一种精神,叫钟南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他们是灾难中的逆行者,是黑暗中的举烛者。

——题记

20xx,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开年仅一个月,中国新冠、澳洲山火、美国流感等一系列经年不遇的灾难接踵而至。我们不曾畏惧过灾难,只因灾难面前总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钟南山,1936年出生于中国南京,他出身于医学世家,但他在体育方面也爆发出了无限的潜力。1959年9月在全运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400米栏冠军,并打破了尘封多年的全国纪录。但他的梦想却不止步于此,他想要成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

20xx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非典爆发。钟南山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奔赴前线,并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方法。被誉为“抗击非典的英雄”。

如今,武汉疫情蔓延,牵动着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他带领医护人员,与病魔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畏惧地在死神的手下抢走了一个又一个的性命。他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与重症患者接触,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无数中华儿女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将用他的一生捍卫医学的荣誉。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相信战胜疫情指日可待。希望多年以后再次提起这场战役,庚子年春,荆楚大疫,举国防之,月末尽去。

有一种使命,叫救死扶伤。

有一种幸福,叫抗疫胜利。

有一种精神,叫钟南山。

钟南山经典语录

钟南山经典语录 寄语: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生于南京。出身医学世家,呼吸病学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钟南山经典语录送给读者,欢迎阅读。 1. 人体能对PM 2.5产生抗体毫无依据。PM2.5作为颗粒物本身是一种载体,可携带二氧化硫甚至病毒,进入人体肺泡并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永远留在那里,影响肺功能。在广州,不少人到了四五十岁,肺变黑色,北京情况就不知道了。 2. 什么时候,你把体质锻炼和功能锻炼看成跟吃饭、工作、睡觉一样,英雄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的境界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3. 体育培养人的三种精神:一是竞争精神;二是团队精神;三是高效率。把体育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来,是极为可贵的。 4. 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5. 食品安全监管在中国是分头管综合协调。我搜集地沟油资料,每年中国回收七百万到一千五百万吨,其中上餐桌的有三百五十万吨,所以有的时候人们还在吃地沟油。你们都是很可能会吃到地沟油的!地沟油一是来自泔水和潲水。二是从老油来的,三是从劣质猪油,第四个从隔油池,搞一些东西把油和水分开。 6. 我被抢后的心理伤害,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复 7. 叶依与女友晓春和钟院士在一起。在最开心的日子,笑脸是一支支喜庆的蜡烛,彼此点燃。 8. 人最关键的需要一个是呼吸的空气,一个是吃的食物,一个是喝的水。这些都不安全,什么幸福感都没有。 9. 健康就像一个空心的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如同一个皮球,掉下去还能再弹起来。 10. 非常赞成食品监管部门实现大部制。 11. 我建议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特别是在重度污染城市将环境治理作为政绩的首要考核目标。 12. 环保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靠政府,这是个全民的问题。

中国钟南山院士颁奖词

颁奖词一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让中国人记忆深刻的季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席卷了全国,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病毒传播的起点上,一个八十四岁的老人,一个功成名就的专家,再次挂帅出征。是他,不畏病毒的强烈传播,亲自临床观察整治,他就是国士无双——钟南山。 颁奖词二 2020年春,病毒袭卷全国。你们面对困难沉着冷静,抗击肺炎团结一致。防化服中的你们是我们的英雄,病毒如恶魔,你们是一位位天使与之抗衡。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你们是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在前线冲锋,不畏生死。 颁奖词三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年近耄耋,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时他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颁奖词四 他,一个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个本应退休的院士。头发早已花白的他,而他学识、品德、勇气、果敢却令无数年轻人望而却步。还记得2003年,非典爆发,那次无硝烟的战争使得无数平民百姓人心惶惶。他脱颖而出,带着医护者们,抗击长达七个多月的非典。如今,冠状病毒再次迎头一击,他又一马当先,不惧一切地跟疫情拼博,他的无惧使人们对这次抗争充满了希望与信心。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家——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说

主题:Fw:钟南山说 这篇文章非常好比洪昭光的健康材料又有发展值得一读和参考。 钟南山: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养生经”:不熬夜、午睡、每顿必吃蔬果、跑步机摆床边再忙也要运动。 他今年已经70岁了,然而穿起西装的身板仍然笔挺得像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再忙也要在上面跑上10分钟。 2005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他,就是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去年,当他作为多哈亚运火炬手,以矫健的奔跑姿势压轴出场的时候,无数市民发出惊叹:都70岁的人了,他为什么看起来就那么年轻?钟教授是怎么保养的,他怎么一点老态都没有?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吗? 日前,在一个由国际SOS救援中心和某金融机构联合举办的健康讲座上,钟南山首次向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和白领精英公开了自己宝贵的养生心得。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所有因为事业而忽视了健康的人们: “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我们应该记住,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钟南山健康作息:不熬夜,晚上11:30睡觉。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饮食:不挑食,心脏手术后吃肉少了,动物油太多的食物也尽量少吃,不抽烟,不喝酒。每餐一定多吃蔬菜。最爱吃的食物:鱼和坚果。 心态:以前脾气不太好,现在则更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想要健康先选健康生活方式。 我今年70岁了,但有很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总是不相信我的年龄,都说“你有那么老吗?”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自然年龄和生理年龄的问题。所谓自然年龄,就是我们实际的年龄,例如我今年70岁。而生理年龄,就是你身体功能、形态等表现出来的年龄。例如一个30岁的人看起来像40岁,那么30岁是他的自然年龄,而 40岁则可以理解为他的生理年龄了。 而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30~50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10~13年。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杀手”。 能够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的来说分为内因和外因。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大概占了15%。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属于外因,其中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占的比例最大,达到65%。 而生活方式与其他影响因素最大的区别则在于,它是唯一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它、改变它,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因此,通向健康、延缓衰老的道路,第一步就应该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我认为应该再加一个,就是早防早治。

观“双百人物”钟南山有感

观“双百人物”—钟南山有感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既有上个世纪的英雄模范,又有新世纪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又有比较陌生的;既有已经离世几十年的,又有依然风华正茂的。重温这些“双百人物”的英名和业绩,可以让我们经历一次精神的洗礼,受到一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在每位国人的心中“双百”英模是“民族脊梁,时代先锋,祖国骄傲”。英模是旗帜,英模是方向,英模更是激励后辈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这些英模们的感人事迹犹如一幅五彩画卷,栩栩如生,永远载入每位学子的心中。 我们都不曾忘记,2003年的那一个,对于中华民族,乃至对于整个人类,不同寻常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非典型性肺炎(SARS)向人类发起了疯狂挑战。面对肆虐的病魔,一位67岁的老人,毅然冲在了最前线。他的勇气和才智,在危难之际感动了一个国家,成为所有人的信赖。这就是如今早已家喻户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 “非典”以前,钟南山,对大多人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作为一个年近古稀之年的老人,在这场和疫病的鏖战中,他用什么来实践,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事实胜于万语千言。寻踏他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找出答案。 理想就是方向,理想就是动力。1936年10月20日钟南山出生于南京中央医院。受父母的影响,小南山很早就立下了当一名治病救人的好医生的理想。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今的人们似乎显得有些浮躁与喧嚣,更多地是在追逐物质丰富与享受,穿梭周旋于各大名利场;抑或随波逐流,在无聊或无奈中打发时光。不知不觉理想已成为一个令人陌生的词汇。然而钟南山先生却不是这样。“我中学老师告诉我:‘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钟先生一次报告中说。面对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和全社会的普遍恐惧心理,钟先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和动力,认为自己有能力、潜力去攻克难题。他从小到大,一直认识到,有些事情,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关键是努力。作为一名党员,钟南山讲政治,他的最大的政治就是,“搞好我们的业务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其对自己强烈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使他超越了世俗功利的计较,心无旁骛,毫不畏惧地追求着人类的未知。而且在这追求未知的过程中,钟先生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盲从权威关于病原的判断,而是尊重事实讲出不同意见。不怕非议和政治压力,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国际合作协议。钟先生说:“这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这是救命的问题。”“与党保持一致是思想方针的一致,而不是在学术、处理上盲从,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而不是盲从于条框”.这让我想起茨威格大师的一句名言:多年以来,这谦逊崇高的学者,生活在迫害和贫困的双重阴影下,经常面临着可怜的窘境。然而他的心灵却一派自由,因他不受制于宗派的羁绊,也不听凭自己受任何流行狂热的奴役。这不也正是钟先生内心与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责任就是使命,责任就是奉献。“医院是战场,既然是肺炎,就是我们搞呼吸的、胸肺科医生的首要责任。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这位屡创医学奇迹的呼吸病专家,这位在天冷时要把听诊器焐热了才给病人诊听的仁爱长者,当病魔袭来时,他

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主题演讲稿

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主题演讲稿 倡导健康生活演讲稿篇1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和财富就像“1”和“0”的关系,而生活就像一串数字,没有这个“1”,有再多的“0”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一个健康的体魄,是所有人拥有一个精彩人生的前提。只有踏上这块牢固的基石,我们才能触及我们的梦想,有机会达成我们的理想。 相信很多同学都深有感触--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效率是密不可分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体,则学习效率必然提高,而学习效率的提高,能让我们自由安排一个健康的作息时间。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越来越睁不开沉重的眼,忍不住趴在课桌上小睡一会,而为了补回课上漏掉的几分钟,他们往往看很久的书。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状,我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午休时间休息,保证下午听课、自修课、晚自习的效率,以保证晚上有一个充足的睡眠。同时,不得不提的是学习的惰性,相信惰性人人都有,好比作业做了一半突然觉得思绪困顿,于是出去喝杯水吃个苹果什么的,劳逸结合自然无可厚非,但若去个个把小时,就实在不应该。所以说,挑灯夜战到十一二点却未出成绩,并不是因为不够刻苦,而是因为,学习在于质而非

量。这里提出的无非是一些琐碎的建议,关键是希望同学们养成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生活习惯,健康自然地融于生活之中。 从这周开始,就要进行晨跑了。这是一个提高我们身体素质的好机会。有些同学跑两圈就累地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有的同学甚至一直逃避晨跑。这是中国学生的通病。即便是在活动课,也有很多同学懒得动。这使我们锻炼的时间大大减少。还有些同学休息日除了完成作业,其余更多的时间坐在电脑前面一动不动,使得眼睛得不到一点休息。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当非典来袭时,钟南山院士已经接近70岁,却仍然奋战在非典第一线,这都是他因为年轻时注重锻炼,锻炼出了一个强健的体魄。有些同学会以学习为理由,没时间锻炼,实则不然。在这点上,我校高三同学为我们提供了榜样,他们在课业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在晚自修课间还在操场上跑步。现在学习压力大,我们课外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时间是挤出来的,如果我们把零散的课间时间都利用起来,那也是相当可观。我希望同学们能在活动课和体育课上多跑跑动动,并认真对待晨跑,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骑自行车上学,既锻炼身体又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 除了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适当的锻炼,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一大条件。有的同学喜欢到校外的小店买一些不健康的小零食;有的同学把肯德基当食堂,却从来不吃学校食堂准备的午饭;有的同学每天喝好几听碳酸饮料。这些都是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垃圾食品吃多了,必然会造成营养摄入过剩。虽然学校

学生学习钟南山精神心得体会作文

学生学习钟南山精神心得体会作文 学生学习钟南山精神心得体会作文 疫情爆发后,钟南山院士的每一次亮相,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的提醒和建议,大家总会自觉遵守。回首进入新世纪短短20年,钟南山院士关键时刻的两次“逆行”,深深铭刻在人们心中,也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尤其是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向钟南山院士学点什么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四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生态度。2003年初,非典疫情开始扩大,钟南山在大年初三收到任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他积极发声引起全社会重视疫情。2003年2月,北京疾控中心表示,非典的病因是衣原体。钟南山则表示反对,坚持非典是病毒性疾病,这一观点成为抗击非典的重要分水岭。2003年4月,在一场关于非典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人宣称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钟南山当场开炮:“现在病源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此次X 疫情,钟南山明确了人传人现象这一关键信息,有力促进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这些都与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生态度分不开。 二是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2021年,面对疫情,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义无反顾地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他不断借助媒体发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而他说的每句话,人们都信。在我们眼里,他就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神奇地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赖,这正是对他“舍生忘我、无私无畏”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和最好“回馈”。 三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钟南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奋斗不是一段时间内做某一事,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奋斗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大多数奋斗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后,携手并进。” 84岁,他四处奔波,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看到他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您直呼心疼。正是这样一位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执著奋斗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共产党人,在重大疫情面前,挺起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民族脊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令人动容。 四是胸怀国家、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钟南山院士认为:“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抓住国际前沿、国家急需项目,立地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顶天的研究不能立地,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意义就会打折扣。”

中国钟南山院士抗疫事迹精选5篇

中国钟南山院士抗疫事迹精选5篇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下面给大家准备了中国钟南山院士抗疫事迹,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钟南山院士抗疫事迹【1】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

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Medicine、Lancet等国际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院士献身医学教育事业。1992年至2002年担任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从医从教近50年,他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定期为实习生开设临床讲座,坚持每周一次全院性临床教学查房,融“教书育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和“学本领、学做人、强体魄”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五性”,即“对学习的自主性”、“对工作的创造性”、“对病人的责任性”、“对集体的合群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术新风,追踪学科前沿,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4名。其中,2人获得广东省南粤

79岁钟南山谈中医相信中医也批判中医.doc

79岁钟南山:谈中医:相信中医,也批判中医 79岁钟南山:我的心理年龄50岁看到漂亮女孩仍心动钟南山 原标题:79岁钟南山:我的心理年龄50岁看到漂亮女孩仍心动 “我的心理年龄是50岁左右。”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研究所荣誉所长钟南山现身南国书香节,为他的传记《钟南山传》举行见面会暨签售会,现场座位、地板都无“虚席”。今年79岁的钟南山仍在一线,但他一直坚持隔一天就会锻炼,至今“引体向上还可以拉10个”。 谈中医:相信中医,也批判中医 昨日,距离《钟南山传》见面会暨签售开始只有10分钟时,整个会议厅已满是人。下午3点,钟南山准时到达现场。 发言不到半小时,但书籍的签售却维持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媒体群访的会议厅,钟南山还直跟记者道歉称拖延了时间。“我知道说这个,估计又要在媒体上引起大的争议了。”说到“中医”这类被热议的话题时,钟南山加上了这么一句。但他还是忍不住继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钟南山说,中医的优势在于有整体观、辩证观。比如心脏出问题,它可以通过对整体的调节来平衡。而西医则是“心脏有病医心脏”。他认为,“与癌共存”的理念实际上是古老的中医概念,让正邪达到平衡,而非完全消灭。但是,钟南山认为,中医最大问题是它的研究方法。钟南山赞同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而非经验医学。目前,钟南山的研究团队仍在对板蓝根进行研究,“希望它的疗效是建立在循证医学上的,通过已有证据的比对来确定疗效,而非只看印象、个体。” 谈H5N6:要警惕,已有传人先例 近日,清远市佛冈县通报了一起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佛冈县一养殖场H 5亚型禽流感阳性疑似样品,复核确认为H 5N 6禽流感。H 5N 6并非首次在广东出现。去年,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在12月时通报,在常规监测中,从1例重症肺炎病例中检测出H 5N 6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此后,国家卫生计生委确诊该病例,这也是广东首次出现人感染H 5N 6病例。 昨日,钟南山在南国书香节的媒体见面会上称,在此前病毒H 5N 6从禽感染到人时,钟南山的团队对H 5N 6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基因发生了变异,“但还没有确定,还没有成形。而此次在佛冈的家禽身上发现H 5N 6,一定要引起警惕,因为已经有传到人的先例。” 不过,钟南山也称,目前有不明原因的肺炎,且使用抗生素无效时,医院已有意识将病例样本送到疾控中心进行检测,“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成绩。” 此外,他还谈到基因检测问题。目前,国内有多家医院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检测基因是否有缺陷、疾病的风险等。钟南山认为,因为技术不成熟,现在还有很多的未知数,“性价比太低,现在不是推广基因检测的时候。” 谈养生:一周约有3天在家锻炼 刚签售完,钟南山就小跑到洗手间。事实上,这个小跑的人明年就80岁了。但他的工作依旧忙碌。虽然不再担任呼研所所长,但关于慢阻肺、哮喘的各种研究仍在进行。他现在最操心的是筹建呼吸中心,“希望把呼吸疾病的平台搞起来,有几个项目能赶上世界水平。”

钟南山院士的养生经

钟南山院士的养生经 ---健康长寿靠自己 ●不熬夜(晚上11点30分前睡觉,早晨7点起床)、午睡(休息半小时), 每顿必吃蔬果, ●不挑食,少吃油炸油腻食物和动物脂肪,不抽烟、不喝酒,跑步机摆 在床边,再忙也要运动。 运动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今年已经70多岁了,然而穿起西装的身板仍然笔挺得像个年轻小伙子。 他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再忙,也要在上面跑上10分钟。 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2005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塞,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他,就是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最关键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约占15%;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属于外因, 其中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占的比例最大,约占65%左右。 他对“工作在第一线、忙事业而忽视健康的朋友们”语重心长地说: “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 我们应记住: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健康长寿靠自己”。 “生理年龄”是指我们实际的年龄。“自然年龄”是指身体功能和形态所表现的年龄。 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30~50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10~13年。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杀手。

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钟南山院士认为,应该再加一个“早防早治”。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最难做到的。 要达到心理平衡,必须善于对待挫折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有句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因祸得福,乐极生悲! 过度劳累,患上心肌梗塞,因祸得福,深知健康养生重要。 7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深有感触地说: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我们几乎是不分昼夜的工作,仗着自己身体“底子好”,我并没有太在意。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工作,于2005年8月24日凌晨,在睡梦中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有点呼吸困难,家人连忙把我送进了医院。一检查,原来心脏发生了小面积的心肌梗塞,幸亏发现得早,我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很快就康复了。因祸得福,这次意外给我敲响了警钟,使我深刻体会到健康养生的重要”。 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中老年朋友最难做到的。 最使人短命的是: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这些不良情绪包括了忧虑、惧怕、贪求、怯懦、愤怒……” 忧郁、焦虑的不良心情,大大降低了对癌症的抵御能力。 我们人体每天都会产生3000多个癌细胞 但为什么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呢?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面有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它们的职责就是专门攻击、消灭癌细胞。 有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整天情绪低落,“自然杀伤癌细胞”的威力就会下降20%以上。 多吃粗粮和蔬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控制肉类和蔬菜的比例,以预防直肠癌和结肠癌在中国的高发。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运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运动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英国曾对1645名中老年人做过4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每周步行4小时的人比那些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

钟南山同志先进事迹

钟南山同志先进事迹 篇一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他既是一名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医学专家,又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为祖国争一口气 在旁人看来,抗击非典是钟南山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但钟南山不这么认为,他坦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早年留学英伦时的求学生涯。 1979年钟南山考取公派留学资格,前往英国伦敦爱丁堡大学进修。但英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格,导师不信任钟南山,把2年的留学时间限制为8个月,钟南山暗下决心为祖国争口气。他拼命工作,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篇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和糖尿病学会上发表。他的勤奋和才干,彻底改变了外国同行对中国医生的看法,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英国伦敦大学圣·巴弗勒姆学院和墨西哥国际变态反应学会分别授予他“荣誉学者”和“荣誉会员”称号。当他完成2年的学习后,爱丁堡大学和导师弗兰里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钟南山回国报效的决心已定,他说:“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 为党工作高于生命

2003年我国局部地区发生SARS疫情,国外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势力借机丑化中国。钟南山作为防治SARS的权威专家,利用经常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实事求是地告诉各国的专家学者在中国发生的SARS事件,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5月28日,钟南山应邀在全美胸肺学会(ATS)上作了《中国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情况及治疗》的专题学术报告,他专业、开放、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理有利有节的辩论风格,引起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著名的CNN电视台在《今日美国》中评论“中国大陆的SARS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令人鼓舞”。钟南山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势力借SARS 事件丑化中国的“话语垄断”企图,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有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那段时间,钟南山既要在临床一线救治SARS患者,又要协调各地的防治工作,极少休息,身体很疲惫。老伴经常劝他少外出、多休息,甚至为此朝他发脾气。但钟南山停不下来,因为他把自己为祖国服务、为党工作的有限时间,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宝贵! 看病“三个一样” 说起钟南山,广州市邮政局女工阿琼总是很动情。她说:假如不是遇上钟院长,自己就没命了。8年前,阿琼反复咳嗽、气喘,吃了很多药也不行,病越来越重,后来慕名找到了钟南山。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做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应该已经

中国钟南山院士事迹2020

中国钟南山院士事迹2020 钟南山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为全国医疗界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样也让全国人民再次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 “抗击疫情”作文素材一 疫情是命令十万火急,防控是责任刻不容缓。当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基层干部以“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扎根一线,为人民群众筑起高高的“防疫墙”。 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部分群众防疫意识淡薄,或因习惯串门,四处扎堆;或因不重视疫情,不愿戴口罩;或因无聊至极,聚众打牌。不过,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基层干部各式各样的“抗疫”方式成为这个冬天暖心的事。 土味标语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有情”。“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全国各地随处可见这样的“土味”宣传标语,话糙理不糙,既一针见血地讲述了疫情的严重性,又通俗易懂地表达了防护的必要性,更有许多村民拍照在朋友圈为疫情防控宣传“助力”。这看似“无情”的背后,却凝聚着基层干部的“真心情意”。 乡村喇叭像“震天雷”一样“刺耳”却“悦听”。“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你别太自信了!”这一段来自天津蓟州区的乡村大喇叭

视频一时间火爆网络,村干部用浓浓方言味道的直白贴心话,虽“听上去不好听”,却将节日期间的防疫须知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村民基层干部,呼吁居民们戴好口罩,减少串门。这“难听”的话语饱含着基层干部的“殷殷关切”。 封锁村道像“拦路虎”一样“可气”却“可爱”。村道用砖块、竹子、铁架阻隔,各村干部、热心村民在村庄各要道设卡拦截,像泰山一样屹立在村口,禁止一切外村人进入,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巍峨气魄。这样“简单粗暴”的封村之举,部分村民或“焦躁不安”,或“锤胸顿足”却“无可奈何”,此举预防可能携带病毒的人进出,防患于未然,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全村人安全。这“可气”之举是基层干部防疫的“可爱”之策。 “抗击疫情”作文素材三 连日来,各地有一些恶意“隔离”举措,让武汉人很寒心。 譬如很多从武汉返乡的上班族、大学生,本着配合相关调查、对抗病毒的想法,到社区里填写了一些与个人信息相关的调查表,却不承想他们的身份证、居住地址、电话等个人隐私信息随后被公开在朋友圈、微信群里;一批在离汉通道关闭之前出行的旅行者,由于航线被迫取消或更改而滞留在全国各地,却被很多酒店拒之门外,过年了也只能住帐篷或流落街头;还有很多关于武汉人吃野味的刺耳声音在网上传播。 采取隔离措施,可以理解。政府也要求武汉人近期不要离汉,以防疫情蔓延。但隔离措施不能恶意,不要作出一些伤害人的举动。

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养生经

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养生经”: 不熬夜、午睡、每顿必吃蔬果、跑步机摆床边,再忙也要运动。 > > 他今年已经70岁了,然而穿起西装的身板仍然笔挺得像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再忙也要在上面跑上10分钟。 > > 2005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他,就是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 > 去年,当他作为多哈亚运火炬手,以矫健的奔跑姿势压轴出场的时候,无数市民发出惊叹:都70岁的人了,他为什么看起来就那么年轻?钟教授是怎么保养的,他怎么一点老态都没有?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吗? > > 日前,在一个由国际SOS救援中心和某金融机构联合举办的健康讲座上,钟南山首次向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和白领精英公开了自己宝贵的养生心得。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所有因为事业而忽视了健康的人们: > > “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我们应该记住,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 > 钟南山健康作息:不熬夜,晚上11:30睡觉。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饮食:不挑食,心脏手术后吃肉少了,动物油太多的食物也尽量少吃,不抽烟,不喝酒。每餐一定多吃蔬菜。最爱吃的食物:鱼和坚果。 > > 心态:以前脾气不太好,现在则更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想要健康先选健康生活方式。 >

> 我今年70岁了,但有很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总是不相信我的年龄,都说“你有那么老吗?”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自然年龄和生理年龄的问题。所谓自然年龄,就是我们实际的年龄,例如我今年70岁。而生理年龄,就是你身体功能、形态等表现出来的年龄。例如一个30岁的人看起来像40岁,那么30岁是他的自然年龄,而40岁则可以理解为他的生理年龄了。 > > 而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30~50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10~13年。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杀手”。 > > 能够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的来说分为内因和外因。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大概占了15%。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属于外因,其中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占的比例最大,达到65%。> > 而生活方式与其他影响因素最大的区别则在于,它是唯一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它、改变它,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 > 因此,通向健康、延缓衰老的道路,第一步就应该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 >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我认为应该再加一个,就是早防早治。 > > 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最难做到的。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曾经说过:“在所有对健康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的是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 > 这些情绪包括了忧虑、惧怕、贪求、怯懦、愤怒……” > >这句话很有道理。大家也许不知道,我们人体每天其实都会产生3000多个癌细胞,但为什么并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呢?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面有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它们的职责就是专门攻击、消

钟南山代表

钟南山代表:做强全科医生,让家庭医生触角伸向每户家庭,对村医给“身份”、保养老吴明江委员:筑牢基层“网底”,增加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医疗联合体,推进分级诊疗 1.看病难为何势头不减? 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要打破“土围子”,建医疗联合体 析医改3年,不少人还是感觉看病难。比如,北京的大医院依然人满为患,专家门诊总是爆棚,去年一年各大医院“专家号”不到200万个,但需求者高达1.2亿人。全市门诊总量中,大医院占比2/3,基层医疗机构只占1/3。“医改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代表表示,3年医改还是取得了明显成效,北京基层医院门诊量已经提升。但大医院看病难,源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卫生服务长期“短板”,未能形成分级诊疗。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吴明江介绍,目前,我国医疗服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匮缺。二是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不高。三是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因素羁绊着分级诊疗的脚步。 解“大医院应该多培养下面挂钩的基层医院。”钟南山说,基层医生的水平提高了,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自然就会分流病人。“从今年开始,卫生部准备选择若干大中型城市,建设医疗联合体。”吴明江认为,联合体内,大医院技术支持基层医院,医生可自由流动,多点执业,既增加医疗服务量,又缓解患者集中看病,病人转诊畅通,推进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围绕缓解看病难,新医改下了很大功夫。”吴明江介绍,增加优质医疗资源,2010年11月起,中央财政将连续5年投入60亿元,启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打造一批“国家队”,推动东中西部医疗服务均衡发展;筑牢基层医疗服务“网底”,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2.基层医疗怎么强?

中国钟南山院士事迹2020

中国钟南山院士事迹2020 1、2020年,全国各地都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人们从电视、广播等各新闻媒体中了解和掌握基本防控知识时,“钟南山说动才动”“如何洗手要听钟南山”“钟南山教你正确摘口罩”等等,逐渐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导引。一时间,钟南山也成为了近期的“偶像级英雄”。在民间还流传着:“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众一心”的励志对联等。 他临危受命,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不仅在病理学、流行病学等知识领域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甚至连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细节也要亲自示范、普及。尤其是当他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时,人们对这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当看到他四处奔波,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网友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体。正是这样一个可爱、可敬,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构成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脊梁”。 危难之中显身手。钟南山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为全国医疗界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样也让全国人民再次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 一个偶像级英雄的诞生,不仅在于他的非凡业绩、过人的智慧,还在于他对祖国、对人民健康事业满腔热忱、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付出。这样的英雄,才是我们的民族引以为豪、不断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栋梁,才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钟南山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中国无数优秀知识分子的形象。相信有一天,当我们最终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钟南山的形象,以及对于科学知识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对于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精神,必将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新偶像和人生奋斗目标,会不断激励着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护佑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到那时,已做过一次支架手术的钟南山又该是怎样的一个心境呢? 2、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谈钟南山的担当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题材网上指导老师:杨凤君 谈钟南山的担当 (作者董一诺7年北京市) 他,奔波于非典与新冠肺炎防疫之间。他的名字,响彻了整个医学界,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就是钟南山。 在非典时,很多一线的医生护士被感染,抢救不及而殉职。面对死亡率很高的非典,面对传染性很强的病毒,钟南山凛然无畏,义无反顾,站在第一线指挥防疫,心力交瘁,日夜坚持,终于驱散了非典的暗夜,迎来黎明的曙光。 现在,新冠病毒正在兴风作乱,钟南山,他又回来了。他的黑发尽管染上岁月风霜,他的神情却仍然那么坚毅,声音是那么的响亮。他已经84岁了呀!但是,他再次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往武汉的火车…… 他已经84了,他还图什么呢?这个岁数,已经逐渐的接近了人一生旅途的终点了,他本可以安定的坐在家里,看着电视,享受着自己平静安宁的晚年生活。他图的,不是名利,也不是金钱,不是有多么高的声望,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使命,这是他的担当,这也许也是他当医时的初衷吧。 什么是使命?救民于水火之中,拯救更多人的生命,这是使命。 什么是担当?当我们的祖国受到危难时,他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这是担当。 钟南山的挺身而出,他的日夜努力,他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就是一个民族英雄所具有的品质,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我们国家现在的繁荣昌盛,我们现在对疫情的控制,这是因为有像钟南山一样的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默默努力,流血流汗的无数的他(她)们,才铸成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强盛于世界东方。 我们的祖国,正是因为有这些像钟南山院士一样,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一群人,有了他们的付出,有了他们的汗水,疫情才得以抑制,我们要感谢他们,铭记他们! 我们的祖国,需要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人,为我们中华的崛起作为坚实的栋梁,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的的敬业,像他们一样努力,为中国强盛而勇于去担当!

中国钟南山院士抗疫情事迹

中国钟南山疫情的主要事迹1 从“危在旦夕”到“欣欣向荣” 2019年的年味变得骤然紧张,恐惧。伴随着回家的慢慢旅途,“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踏着漫天雪花出其不意地“占领”武汉城。在一个星期内,病毒飞速扩散到全国各地以及亚洲多个国家,肆意掠夺了过年的喜悦,人民的恐慌与惊吓受到了极度创伤。这时,人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钟南山给予了人们安慰与希望,让人们更加有信心一起去面对病毒,战胜病魔! 人生乐章 “爱国勇士”——钟南山在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是福建厦门人,汉族,男,是一名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他的家族是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他的人生一如动人的乐章。不忘初心重回“战场” 2002年,中国乃至全球众多国家面临了一场严重危机,当时的中国是“重灾区”,由飞沫和接触的传播,造成了重大伤亡!当年的钟

南山接到通知不论后果,勇往直前地冲向抗击非典的战场,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凭借他的努力和意志终于战胜非典疫情,取得了胜利被誉为“抗击非典的英雄”!如今,时隔18年,83岁高龄的他不畏险阻,重回不论生命的“战场”上,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危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当他接到通知时,不考虑后果,即刻来到受灾区,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探索研究,相信他的努力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成功! 他是医学的精英领袖,更是造福于祖国人民的史代传奇!

钟南山简介

钟南山简介 “谁把我看成什么,我都不在乎” 20世纪70年代,他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投身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他谢绝英国皇家医院的挽留,毅然学成回国。2003年,“非典”袭卷全国,他身先士卒,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让无数人动容。 “非典”之后,日常工作繁重,他始终不曾远离一线病人,病人与医学研究是他的生命之源,他不想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他就是钟南山,为国家分忧,为医学奉献,为患者服务,“医者仁心”,于他而言,是篆刻在生命中的自觉。 而对于荣誉,对于赞赏,对于一切,钟南山只给出这样一句话:“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2019年,他荣获“最美奋斗者”。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两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良好的家教是父母给予他的财富 1936年10月20日,钟南山出生在战乱中的南京中央医院,因为医院坐落于南京钟山的南面,他父母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取名为“南山

”。 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1901年出生在厦门,1930年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成为40位入学者中最后成功毕业的8名学生之一,之后又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解放后任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一级教授,是中国著名儿科专家。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1911年出生于厦门,也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高级护理专业,解放后担任过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 父亲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医德才学,母亲温婉善良的品质和乐于助人的性格,影响着年少的钟南山。钟南山儿时经常在医院里,耳闻目睹父亲和别的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以及做法,那时候晚上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到他家看病,孩子康复以后,家长非常高兴,父亲也很开心。“那个时候给我一个感受就觉得:当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有很强的满足感,这是当时的一个热爱的原因。”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诲,为钟南山最终选择医学事业埋下了伏笔。 钟南山曾回忆父亲:“他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他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讲依据。”这些教育和熏陶,也形成了钟南山处事和立身的原则,“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从不向命运低头屈服 1955年,钟南山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由于体育成绩突出,他被选派参加首届全运会,打破全国纪录获得了400米栏冠军。比赛结束后,钟南山拒绝了北京体委的挽留,作出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