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及其对策

学号:2003000004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

及其对策研究

学生袁芳芳

指导教师王凤秋教授

年级2003级

专业教育学

系别教育系

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

及其对策研究

学生袁芳芳

指导教师王凤秋教授

年级 2003级

专业教育学

系别教育系

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7年5月

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袁芳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教育需求的大幅度扩展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教育不平等问题为社会所关注。由于教育系统内外的原因,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还存在教育不平等问题。教育不平等作为教育民主获得原则之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这个问题不予重视或处理不当,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并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自己观点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平等入学机会均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的国策。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又是实现发展和平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教育不平等问题更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五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1]然而,在法律条文中所确定的教育平等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都受同样的教育。事实上,教育权利平等的理想并未在现实中实现。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基本前提。很长一段时间,教育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教育平等观具体化为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主要是在二战以后。

公民受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公民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不因公民的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2]1966年,美国学者柯尔曼发表了名为“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报告,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很多,柯尔曼本人也在上述报告发表十年之后,认为教育机会均等这个概念不是一个meaningful term.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起点均等,即就学机会与求学条件均等;二是过程均等,即教学内容与师生互动均等;三是结果均等,即学业成就,最终所获学历及教育对日后生活机会影响的均等。[3] 基础教育是公民走向生活或进一步学习深造应当接受的最起码教育,又称国民教育,它包括小学教育、普通初级中学教育、普通高级中学教育三个不同层次。[4]它是对每个公民实施的做人的教育,是对公民进行必备的基本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培养公民民族素质的教育。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即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而目前的中小学生到那时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因而基础教育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在舆论的引导下,人们自觉的更关注高考的平等问题,而对基础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问题则忽视了。其实,没有基础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奠定基础,讨论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纯属奢侈。

一、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及其表象

在我国,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两性之间。在不同教育阶段,则

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

(一)义务教育阶段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执行,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教育部3月7日发布的2006年度教育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27%。虽然如此,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我国基础教育的入学机会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1、乡之间的入学机会不均等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初等教育的就学情况,从全国的范围来看,直到今天仍不能保障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特别是城市和乡村对教育投入的能力存在差别,尤其是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城市的初中入学率明显高于农村。以2000年为例,当年全国小学生升入初中的比率为94.9%,但农村小学生升入初中的比率为80.8%,城市小学生进入初中的比例比农村学生高25.7个百分点。2003年,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全国平均为96.8%,城市为113.0%,县城为181.1%,农村职位69.8%(计算公式:小学升学率=初中招生数/小学毕业生数,如当年初中招生数大于小学毕业生数会出现升学率达于100%的情况)。

[5]由此可看出,尽管同为一国公民,且处于同一省份,却由于乡村政府没有举办足够的初级中等学校,部分农村学生接受初级中等教育的机会被无情剥夺,这显然有失公平

2、性别之间的入学机会不均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性别来看,全国的女性文盲比例是13.47%;其中女性文盲比例高于全国水平的省份有内蒙古(16.53%)、安徽(19.5%)、福建(13.96%)山东(15.98%)、湖北(14.49%)、海南(16.11%)、重庆(13.53%)四川(14.62%)、贵州(30.61%)、云南(22.15%)、西藏(60.47%)、陕西(14.24%)、甘肃(27.81%)、青海(35.87%)、宁夏(22.75%)。2002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8%,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62%和98.53%,男女入学性别差为0.09%。2003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69%和98.61%,男女入学性别差为0.08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34%,其中女童0.36%。2004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8.9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97%和98.93%,男女入学性别差为0.04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59%,其中女童0.6%。虽然男女入学性别差在逐年缩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小学辍学率女童占的比例较高,并有增高趋势。有资料表明,在全国211.1万未入学的小学学龄儿童中,女童就有171.3万人,目前经过努力情况虽有所好转,女童也仍有173.4万未曾入学,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西部各省区。《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小学的辍学率已从1990年的2.77%,下降到1997年的1.01%。但这只是儿童的整体状况。事实上,女童失、辍学率明显高于男童,约占整个失、辍学的70%。"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山区等贫困地区,由于不少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子女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机会根本得不到保障,加之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贫困地区女性的入学机会远远低于男性,根据郝克明、谈松华等人的研究,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男性为96.92%,女性仅为83.74%,相差13个百分点;即使在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的小康地区,男女学龄儿童入学率也相差3个百分点"而初级中等教育的男女入学率差别更大,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的地区,初中男生毛入学率为61.77%,女生为36.45%,贫困地区女生入学率比同龄男生低20-3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男女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不但在贫困地区表现突出,在小康地区也仍然存在就目前看,西部女童教育有着明显的

“三低一高”现象,即入学率低、巩固率低、所占在校生的比例低、辍学率高。如四川某县的女童入学率只有10— 30%;青海某县女童入学率是30%。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未入学比例男童为3.8%,女童为4.2%;流动人口子女辍学比例男童0.7%,女童1.0%。现在,全国究竟有多少饱受失学、辍学之苦的女童,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我们可从失学女童受惠于“春蕾计划”115万人次这一惊人的数字来推算其队伍的庞大。女童失、辍学率大大高于男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性别不公正的严酷现实及女性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

3、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民工,这些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入学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往往被人忽视,由于流动人口中占相当比例的人口举家流动城镇,使它们的子女离开原户籍所在地和受教育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这样,当儿童随父母迁徙到城镇,原户籍所在地政府不可能再负责他们的教育,而当地政府并没有义务负责他们的教育。大量流动人口子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同时,也就往往意味着失学即使有些地方允许打工人员子女上学,但也要交纳价格不菲的借读费,让一些低薪打工者望而却步,使相当数量打工者的子女丧失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在京公布了中国9城市的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一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报道中还提到:中国近2000万流动儿童教育状况堪忧:失学率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中新网2003年11月6日电) 。

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上学问题成为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难点和焦点,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上学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文化程度低,多从事一些城市人不愿做的职业,如废品回收、环卫、打零工等。他们大都居住在城乡,生活条件简陋,属弱势群体。他们的一些社会性需求如子女上学等问题容易受到忽视,而他们自己由于文化素质不高,不懂得也不知道怎样为子女争取受教育的权利。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的儿童少年属社会中的处境不利群体,到了上学年龄,有的被送到办学条件较差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有的失学在家,帮助父母干活,或者照顾弟弟妹妹;还有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孩子只要能认识几个宇,合算账就行了,不用上学。

(二)高中教育阶段

在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中等教育的公平具有机构性的关键作用,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主要是中等教育结构性特征的积累和延续。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普通高中成为狭窄的“瓶颈”,中考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远甚于高考。在许多地区,对高中教育机会的竞争不上大学更为激烈。由于高中是一种非义务性质的选拔性教育,可以收取费用,高中收费和入学机会的获得远较高等教育更为扑朔迷离。据2000年的数据,当年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51.2%,2001年全国初中进入高中的升学率仅为52.9%,2002年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58.3%。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城乡之间的入学机会不均等,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2000年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普通高中)全国平均为29.4%,城市为66.7%,县镇为52.8%,农村只为7.1%。2003年2000年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普通高中)全国平均为37.7%,

城市为77.4%,县镇为56.5%,农村只为8.7%(计算公式:初中升学率=高中招生数/初中毕业生数)。[6]

“择校热”引起入学机会不均等。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是升入高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但在当前的现实中,单一的分数——能力标准已被打破。现在高中阶段,各地很多学校采取划录取线的方式确定公费生和缴费生,低于分数线者采取按分数缴费,由于录取线是人为划定的,随意性很大,交费生比例往往达到50%以上,甚至70%、80%。一些学校故意把分数线定得极高,只招收很少量的成绩突出的尖子生,另外大量的招收名额就可以留给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对高收入阶层的子女,他们既可以通过分数成绩来获取进入重点学校的机会,一旦分数不够,又可以通过交纳“择校费”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择校生”。因此,交赞助费、择校费以及通过社会关系疏通,已成为许多家长面临的选择。

一项调查显示,通过缴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平均比例占到19.5%。意味着两成高中生要交赞助费择校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对北京、苏州、宁波、重庆、衡阳、安阳、赤峰、兰州、湛江、菏泽等地的高中入学途径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尽管教育部对高中择校作出“三限”(限分数、人数、金额)的严格规定,但各地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比例几乎都超过了10%以上,其中最高的安阳达到39.7%,其次重庆达到30.4%,而北京则达到10.3%,最低的菏泽为3.6%。调查同时显示,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比例则达到25.2%。出现一种只要谁手中有钞票,谁就能进入重点学校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二、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原因分析

教育机会不均等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过总而言,我国目前的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的表现。从表象上看是因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造成的,然而从深层次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关政策和体制。

(一)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存在着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直接影响入学机会的均等,这是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客观原因。

这种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县、乡两级,不同省之间的人均GDP可能存在一两倍的差距,而同一个省内不同县之间的差距可能达到数十倍,不同乡之间的差距则可能高达数百倍。

据零点调查公司《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在城市、小城镇和农村,贫困人群分别占21.4%、14.9%、19.4%。调查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罪魁祸首”,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民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为2724.2元,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达32.6%;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分别为6016元和4065.7元,分别占家庭收入得25.9%和23.3%。“因教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农村常见的现象。因此许多人因贫困而上不起学,丧失了学习的机会,进而加剧了基础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二)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我国重男轻女的思想

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几乎所有层面。反映在教育上,便是男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中国男女教育机会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所至,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等旧思想仍然禁锢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很多父母之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投入,对女儿的教育则感到可有可无。从而使很多女性丧失了教育机会。虽然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男女性别不同所导致的教育机会差别正逐步缩小,但有许多女生也只能上到初中毕业,甚至只有小学毕业,更多的丧失了进入高中就学的机会。

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过分看重升学,把上大学作为唯一出路,许多家长花金钱、找门路,使自己的子女进入重点中学,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从不吝啬,甚至出现了无节制的非理性的教育消费,这种消费可能导致结构性过渡教育,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教育机会的平等。也因此加剧了基础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三)教育政策和体制上的不足

现行的教育政策难以适应我国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在教育政策上长期形成的优先城市、重点投入、效率优先,以城市为目的,乡村为工具等政策思路一时还难以改变,这种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城乡分割的政策惯性还在发挥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乡间的义务教育不公平。

首先,重点学校政策人为地造成的基础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均等。眼下有一种现象需要警惕。即重点学校的优势地位已经形成,教育差距客观存在,因而在短期内要求薄弱学校与之缩小差距并不现实。所以要防范一些地方由于利益驱动,仍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并进一步拉大校际差距。因为只要存在明显的教育鸿沟,择校现象就不会消失。在最近几年出台的基础教育相关政策中,没有相应的对历史上出现的重点学校的相关政策,就在1997年国家教委的上述文件上,仍然没有摆脱对少数重点学校特殊的政策倾斜。如在禁止招收择校生的规定中,有规定经“严格审批,只允许少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含完全中学初中部)在近期招收‘择校生’”;再不设重点班、快慢班的规定中,也增加了“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教改实验班外”的条件。这样的后果,一是通过行政部门批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合法化;二是对少数重点学校网开一面,留下了一个政策缺口,终于导致择校行为一发不可收拾,为照顾少数重点学校的特殊利益而“坏了一锅汤”。尽管国家也正狠抓“高价生”、“择校生”的问题,但因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之间存在着国大差距,若这一问题不解决,会严重挫伤其他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

其次,由于政策的欠缺,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民工的子女承受着这一“真空”所带来的机会不均等。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目前有8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为什么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不替这一庞大的群体制定相关的政策呢?民工或外地流动人口通过劳动为城镇带来了可观的税收收入,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人口流动已经成为城市经济改革大潮中的普遍现象,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却未能匹配日益发展的形势。

再次,考试制度的不完善。无论在中考还是高考都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政策,加分政策。像三好学生加分,优秀干部加分,甚至特长生。在有些地区已经成为腐败的通道,屡见不鲜,很多特长生是假的,总是有些人想方设法的突破我们现在的这些规则,希望谋取额外的好处,通过权和钱的方式获得教育机会。对于维护高考公正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还要不断地通过制度建设的渠道,来保障公平和扩大公平。

正是教育政策和体制上的不足,才导致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进一步加剧。

三、改善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对策

综合上述我国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要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要从经济、观念和体制三方面上进行改革。

(一)从经济上,要加快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逐步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

经济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达到了平衡,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追求教育的公平。因此国家有大力发展对农村的经济建设,以加速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1、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实行一些倾斜政策,支持农村发展。2、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送技下乡,科学种田,提高农业收入。3、要鼓励农民多种经营,优势互补,改变产业结构,多种渠道增加收入。4、要鼓励农民劳务输出,外出打工,经商从工,增加收入。5、要鼓励农民发展乡镇企业,从事手工业等。通过这些途径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民既受教育的经费保障。

(二)从观念上,要提高全民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的。

应采取措施引导不同社会阶层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对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给予更多关注,大力加以扶持,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图片、文化知识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家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教育为生产服务,教育助农治富”教育理念。使农村的学校成为农民脱贫治富,创业就业的基地,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指挥中心,成为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阵地。农村,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有着它独特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我们要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土地和生产,就算没有考上大学,仍然在农村种地放羊,他们的地也会种的比别人好,他们的羊也会养的比别人的肥。这就是效益,农民从教育中尝到了甜头,必然更加重视教育。

对待城市居民同样应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正确对待升学,摆脱应试考试的指挥棒。引导居民教育消费观念理性化。

(三)从体制上,完善教育政策和体制,实现入学机会均等。

要强化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责任并改革现行教育政策和体制意义减少教育部均等的现象。

首先,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确保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要实现全部免费,采用设立义务教育普及与发展基金的作法。其中,基金的经费来源,一是现有的中央、省对贫困落后地区的专项补助;二是从体制上把下划包干到地方的一部分资金重新集中到中央、省政府手中;三是社会各方、国际组织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的捐助。基金的用途,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支援一定时期内尚未按计划普及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边远和落后地区。二是给家庭困难的、无法入学的孩子以适当补助。

其次,建议废止重点学校制度。重点中学制度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公立学校必须体现公益性,全民性,应该停止对重点的优惠政策。制定严格的教育政策,严令禁止评比高中师范学校,创办重点学校,评选星级学校。严令禁止义务教育择校。而通过集权,政府则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的能力,实现基础教育在校园设施、师资条件、办学质量上的趋同,也即提供一种无差别的公立教育服务,这也是一种取消择校的策略。政府还要加大对学校管制的行政改革,加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性。

再次,在招生机制上,必须积极推进小学初中入学,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由于学生个体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社区环境,对社会资源的占有能力是不一致的,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招生机制上,必须尽可能地降低形成对比和拉大个体差距的机会。义务教育阶段在公立学校必须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在公立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所辖片区的划分上,应尽力达到生源分配的相对均衡,同时,在小学、初中同一年段不同班级学生的安排上采取相对公平的电脑派位制,防止择校现象的蔓延。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机制上必须有新创新,山东、辽宁等地在高中招生上,将优质高中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初中学校,德智体择优选送,完善选送程序,增加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还有的地方坚持“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的原则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缓解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学校之间和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教育均衡作用明显,但也必须防止和控制新的教育竞争问题的出现。

除此之外,基础教育阶段还应改革原有的按地域和户籍划分来选择学校的规定,取消人们头上的身份标签,减少以“赞助费”或其他名录录取的学生人数,保证初级阶段教育的机会公平性。通过立法规范国家统一考试。考试是一种必要的人才选拔机制,平等竞争是考试制度的灵魂,因此考试本身体现了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在现代法治社会,考试既要强调纪律层面的规范,也要重视将其纳入立法的事业;既有赖于纪律、规章等非正式制度的弹性约束,也需要法律这一正式制度的刚性约束。

总之,教育平等目标的真正实现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仍然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希望我国的教育制度能够尽快完善,将教育平等的理想逐渐付诸实施。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郑华:从起点均等的角度试论教育公平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S1期。

[4] 曹正善: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政策的初步分析,天天在线教育网2007年1月27日。

[5]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

[6]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

[2] 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 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谭细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浅析,教育科学2001年第4期。

[8]郑华:从起点均等的角度试论教育公平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S1期。

[9] 杨东平:影响教育公平因素的探究,教育探究2007年第4期。

[10] 侯怀银、焦佩婵:山西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

期。

OUR COUNTRY ELEMENTARY EDUCATION

MATRICULATION OPPORTUNITY NOT

EQUALQUES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YUAN Fang-fang

Abstract:Is further mature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ic system ,the education demand large scale expansion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not balanced intensifying, educates not the equal question to pay attention for the society. Becaus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education system reason,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elementary education also has the education not equal problem. The education not equally obtains one of principles as the education democracy, has become weighs a national education level of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symbol. Does not give to this question takes or processes improper, affects the entire society to be stable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our country elementary education matriculation opportunity not equal question, and proposed own viewpoint and the solution to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Education equality; Matriculation equal opportunity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珍惜学习机会》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

二、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利活动三:课本P62例子, 假如你是梅,你打算采用 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 教育权?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小 梅还可以寻求其他方式: 方式一:向学校老师寻求 帮助,劝说父亲,使自己 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方式 二:向妇联、当地的居(村) 委会等反映情况,维护自 己的受教育权;方式三: 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新 闻媒体反映情况,责令父 亲履行家长职责;方式四: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 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学生遇到的侵犯 受教育权情况中较典型 的情况之一入手提出了 本目的重点问题:如何 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给出了维权方式中的一 种:寻求学校老师的帮 助。接着以知识拓展的 方式让学生找出其他的 维权方式,并指出学生 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 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用PPT展示 四种方式。 另补充其 他方式 活动四:课本P63例 子,某镇数百名村民在少 数人的煽动下,在离当 地….“假如你是该校的 一名学生,应该怎么 办?”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得 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 不参加,二是对违反教育 法规的行为要报告当地有 关部门 本目又提出了一个学生 以群体为单位被侵犯受 教育权的案例,引发学 生的思考和探索,以期 引起学生对该种情况的 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现 实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 展示问题 的答案和 学生的想 法

三, “在旧中国, 很不容易; 四、 正在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活动六:让学生阅读课本 P64案例。思考:如果小 刚中途辍学,是否合法? 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什么 责任?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 像小刚一样履行受教育 义务? 学生思考,看书总结,得 出问题的答案:最主要的 有三项:(1)认真履行按 时入学的义务;(2)认真 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 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 学;(3)认真履行遵守法 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 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的义务。还有两方面:(4)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 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 习能力。(5)树立终身学 习观念。接受教育、勤于 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 力、学会学习。 用小刚的故事帮助 学生认识到受教育不仅 是公民应该享受的一种 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 行的一种义务,进而认 识到不完成义务教育的 违法性,学生及家长都 要为此承担一定的法律 责任。 PPT展示课 本案例的 内容及问 题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关于城乡小学生在受教育中遇到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小学生在受教育中遇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8月7号——2012年8月11号 调查地点:某城市某镇部分地区 调查目的:了解城乡小学生在受教育中遇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情况,并对此作出分析研究,以此让人们了解更加详细的城乡教育差距,缩小城乡教育距离,使孩子们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之中,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调查对象:某城市市某镇部分城乡的小学生 调查方法:1、走访调查:走进一家一户,认真听取各个家庭对于小学学习情况的讲解汇报。 2、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60份,收回有效卷53份(其中城市调查问卷25 份,乡镇调查问卷28份),每个孩子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 调查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教育需求的大幅度扩展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教育不平等问题为社会所关注。由于教育系统内外的 原因,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还存在教育不平等问题。教育不平等作为教育民主获 得原则之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这个问题不予重 视或处理不当,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众所周知,基础的教育的关 键是小学教育,而这种教育的不平等尤其表现在城乡之间,所以本文旨在分析我 国城乡小学生在受教育中遇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并对这种现象提出自己的 观点和解决方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教 兴国”已成为我国的国策。教育史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立国之本, 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又是 实现和平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教育不平等问题更应受到我们的重视,特 别是城乡之间小学教育的不平等,影响着以后初等甚至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 只有先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教育,振兴国家。 调查内容: (一)、调查问卷及结果。 (1)关于城乡小学教育差距的调查问卷 1.你在城市还是乡镇上小学? A.城市 B.乡镇 2.老师经常和你们交流吗? A.有 B.没有 C.偶尔 3.在你的学校,每个班级都有晨会吗? A.有 B.没有 4.在课堂上,你们会用到多媒体教学工具吗?比如投影仪 A.有 B.没有 5.你们有没有相关课程的参考书? A.有 B.没有 6.学校里有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吗? A.有 B.没有 7.学校里纪律严明吗? A.严 B.不严 C.还可以 8.有没有教育领导经常来学校视察? A.有 B.没有 C.很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_珍惜学习机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惜学习机会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生读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并思考问题, 1.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我们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课中探究 (一)情境导入: 课件:卖鱼的小男孩的图片并做简单解释。 问题:你会作如何评价? 生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新知探究: 一、师过渡: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活中存在很多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形。 课件:(一)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形 1、小梅父亲说她成绩不好也考不上大学,让正在念初二的她出来打工挣钱。 2、某工厂接收一批在校的初中生进厂打工 3、学校附近的一座寺庙经常音响开得很大,吵得学校里的同学无法安静地晚自习 4、胡某因为经常不交作业且不遵守学校班级纪律,老师停课让他回

家反思一周 以上事例分别说明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哪些方面的侵害,如果我们是以上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生活动:分组讨论,1、2、3、4一组一个问题, 5、6组补充 课件:师总结,(二)维护受教育权的方式 ?方式一: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 ?方式二:寻求居民委员会妇联新闻媒体的帮助 ?方式三:寻求政府的帮助 ?方式四:寻求人民法院的帮助 方式一、二、三是非诉讼方式,方式四是诉讼方式 三、师过渡:我们享受了受教育权,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保障 了我们的受教育权。看我们现在的学校的变化。 课件:本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及餐厅的图片 师解释,教学楼300多万餐厅80多万宿舍楼300多万操场400多万这就是我们一个小乡镇中学,就这四大项投资就这么多。我们在享受了权利的同时还需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机会来之不易,课件:国家,父母、个人的付出 我们走在这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坐在这温暖明亮的教室里的时候,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 课件:两幅学习条件很艰苦的图片 师总结:你能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吗?我们怎么珍惜机会呢?也就是怎么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呢?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论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教育是否需要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

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分析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三个阶段,即入学机会均等阶段、受教育过程均等阶段和受教育结果均等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与措施以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目标。 [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世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常常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现实的实现水平也会不一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育公平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探讨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策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正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教育理论本身还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平等”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给每个人所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都该是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涵义,因此,其内涵一直颇具争议。 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起点,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第二,平等也可以是指在中介性的阶段,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即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的人种、民族和社会出生的人。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目标,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美国的科尔曼提出了代表现代观念的教育机会均等的等式: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业成就产生的效应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并同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 罗尔斯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社会的公正,不仅是对于一般或聪明的儿童来说的,而且也应该是对于不聪明的儿童来说的。教育机会均等也要使这些不聪明的儿童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他们同聪明的儿童至少稳定在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常州市安家中学钱以积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能力方面: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多元互动、自主探究、案例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维护受教育权利 (1)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举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犯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有哪些。

(2)让学生回顾上一框所学内容,讨论:如果中学生自己不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会怎样?得出结论:中学生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 (3)结合典型案例,让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自己受教育权受侵害的情况会怎么办。 启发学生去总结维权方式,帮助学生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教材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中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4)结合课本提出的一个以学生以群体为单位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案例,设问:该校学生的受教育权被侵犯了吗为什么讨论: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应该怎么办引起学生对该种情况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履行受教育义务 (1)学生阅读课本三个材料,思考: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进步使公民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应该非常珍惜。国家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大力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家长的努力保障了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所以,作为学生,为了自己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师可用现身说法让学生理解过去教育条件之差,可结合《义务教育法》的修改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于材料三的利用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为了保障自己的受教育权自己的家长付出了什么?心血、精力、金钱……教师对材料还可作一个小的延伸: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得到的国家和家庭努力予以保障的受教育权报有感恩的心。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基础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调研时间: .4.16—— .5.4 调研对象:语文老师(石老师)、数学老师(倪老师)、英语老师(雷老师)物理老师(李老师)调研目的:了解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调研方式:电话访问、网络、QQ访问 四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都曾经当过班主任老师。 对四位老师的采访过程如下: 我说:老师,你好,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能够问你几个问题吗? 答:好,我现在没事,你问吧。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吗?有怎样的问题呢? 石老师答:中国当前的教育确实是出了问题。我认为有以下

几个问题:(1)教育的目标不正确了,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活得更有质量。可是教育却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孩子每天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从小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为分数而起早贪黑,奋斗不止,甚至孩子会厌学逃学,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反抗。(2)中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下来,几乎把有灵性的人培养成了能“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都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下,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可言,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必然的。(3)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是速成的。即为了高考,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学习计划。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去努力的学习。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基础教育重要吗? 倪老师答:肯定是重要的。就比如说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特殊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每个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它也是以后教育的基础。从每个孩子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能让她的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于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小学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能使她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品质等得到发展,更能让她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环境意识等。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黄金

教育机会分配及公平

教育机会分配及公平 一、教育机会分配方式及其一般原则 所谓教育机会的分配方式实质上就是将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机会分配 给接受教育人们的制度,它是人们在获得教育机会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 原则。如果说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 育机会则理应尽量符合教育公平原则,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解决,那么教育机会的分配方式则理应尽量符合公平原则,尽量避免和减少因 为客观现实差异形成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对教育机会实行合情合理的分配。从历史上来看,以前出现过按照阶级身份和政治性表现来分配教育 机会的做法,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当前普遍被社会采用的分配原则有:强制性原则、水平原则、成本分担原则和补偿性原则。 1.强制性原则 强制性原则主要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分配教育机会。因为义务教育是人 们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不理应因为儿童的家庭出身、经济条件和地区 差异等而影响其受教育机会。只有通过法律规定来强制儿童接受义务 教育,才能保障他们的基本教育权利得以实现。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予以保障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中华人 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 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水平原则 水平原则是指在教育机会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 分配教育机会,选拔那些最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来接受教育。在国家的教 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理应把有限的教育机会分配给少数最有培养 前途的学生,以促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人才。这种分配 方式不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向全体学生提供平等一致的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2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受教育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知道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法律依据。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通过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读当前我国相关公民受教育状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思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受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利益,更关系国家的命运和利益,从而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联系社会上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例,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通过对依法施教事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招聘广告 招收道路清洁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月薪300元。 水泥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工资每月400元。 软件公司招聘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8000元。 南京华工学院招收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10万元,配备别墅式住房三室两厅。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谈上述材料对自身的启示) 师:在当代,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也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 讲授新课: 1、维护受教育权利 学生活动: (1)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举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犯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有哪些。 (2)让学生回顾上一框所学内容,讨论:如果中学生自己不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会怎样? 得出结论:中学生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 (3)结合课本案例,让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自己受教育权受侵害的情况会怎么办。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 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 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推行新 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 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 识方面, 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 键问题之一。 第二,班级编制不合理。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基 础教育改革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美国,中小学每个课堂的人数 是我国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很多教室同时也是实验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在我国,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的 学习方式时,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教师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加倍 的精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反映,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很多 时候都感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 师的确应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这是新的课程 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精神领会不透彻,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 有的教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频繁,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内学生以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 互动, 却很难与课堂知识密切联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