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蒙特梭利教学教育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蒙特梭利教学教育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蒙特梭利教学教育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蒙特梭利教学教育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蒙特梭利教育原理

——摘选自利拉德《恢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以直观法来观察儿童,并以此为基础而发展出一种新的教育原理。

这种教育原理承袭了卢梭,裴斯泰洛齐以及福禄贝尔等人的看法,强调儿童内在的潜力,并主张让儿童在自由与关爱的环境中充分发展他的潜能。但是以往的教育哲学没有将儿童时期当做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独立存在的主体来研究,他们也不曾提到蒙特梭利在自己的教室中发现而确认的不平凡的儿童自我建构的现象。蒙特梭利相信,儿童期不只是进入成年期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它根本上是“人性的两极之一”;她认为儿童虽然必须依赖成人,但成人也依赖儿童。

我们不应该只把儿童期和成人期当作个人生命中的两个相继的阶段,而应该把它们看成是两种人类生活的不同形式,这两种生活的形式同时进行,而且互相影响。

蒙特梭利指出,儿童是“家中伟大的外来恩惠”,他们“为成人世界带来形成性的作用”。

我们都明白,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儿童依赖成人;但是在一个生活步调极快而以成人为中心的社会里,我们便很不容易认识“成人也依赖儿童”的意义。蒙特梭利认为,就因为我们忽略了这件事实,所以才造成许多不幸、贪婪以及自毁的悲惨错误。她在1948年指出:她

深信人类的许多问题,包括最重要的祈求和平与和谐的问题在内,其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将注意力与精力转向于儿童的发现以及建立人格巨大潜能的发展之上。

精神胚胎

提到儿童自我建构,蒙特梭利的结论是:儿童在出生之前便具有一种精神开展的模式。她将在未出生前便具有这种精神实体的儿童称为“精神胚体”,这个精神胚体可比于人体中最初受精的细胞,这细胞并不具备一个缩小的成人形状,但却包含了未来发展的预定计划。同样的,儿童的精神成长也受到预定模式的引导,这个预定模式在诞生时并看不到。

蒙特梭利相信,这种精神的模式须要藉着发展的过程才能显现出来;而要使这个发展的过程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首先,儿童必须与四周环境中的人与物保持一种圆满的依赖关系;藉着这种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使儿童了解自己,了解环境的界限,最后形成圆满的人格。其次,儿童需要自由;如果儿童拥有形成自己人格的钥匙,但又受自己的发展法则所约束,那么他便只有藉着自由才能产生一种最敏感而独特的能力。以上的两个条件只要缺少其一,儿童的精神生命无法开展出潜能,而儿童人格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由于这样的模式早在出生以前就已存在并已在运作,所以蒙特梭利特别确信教育也应该“从儿童一出生便开始。”

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敏感期和吸收心智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由于和外在环境之间的自由交互依赖使用,因而促成了精神生命的成长,这正显示精神与肉体合一的自然结果。西方的教育思想由于受到笛卡儿的影响,把人分为理性的和肉体的两部分;蒙特梭利则对这种哲学思想提出挑战,而指出真正的精神力的成长不可能不和身体的活动配合。

我们现在看到的最错误的想法便是以为身体活动就只是身体活动而已,以为它不具有更高层次的功能,……其实,心智的发展必然是和身体动作相配合,而且是相互依赖存在的。教育理论和其实践必须要能接纳这一种观念。如果身体的活动受到限制,儿童的人格发展和幸福感便会受到威胁。“活动是真正人格的一部分,是无法以其他取代的。不活动的人会受到根本存在的伤害,成为被人生所遗弃的人。”

蒙特梭利在观察儿童之后,认为儿童具有极强烈的自我建构的动机。他的人生中最独特、终极的目标便是充分地发展自我。为了自发地达成这个目标,他须要了解四周的环境,“他天生就有想征服世界的心”。就是靠着这种不断而积极地努力要形成自我,才能保持他的情绪与身体方面的健康。蒙特梭利指出,这种形成自我的目标并不是像在现代文明中常见的那种以自我中心为目的所设定的目标。她在1949年指出:“当今大家都过度强调自我完美和自我实现的观念。”然而,真正的自我发展的目标除了是为自己个人的幸福之外,更是为

了服务人群。

虽然儿童生来就具有一种预先决定的精神发展模式来导引他努力地达到成熟,而且天生具备趋向成熟的冲动力,但是他却缺少一种天生的既成行为模式来保证他一定能成功。人与其他的地上动物不同,人的儿童必须发展自己对生活反应的能力,还好,他本来就具有一种特别的“创造性敏感力”来帮助他完成这么困难的工作。藉着这种内在的敏感力,他可以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判别哪些事物对于自己的成长适合而且必要。

儿童全部的精神生活就是建立在这种敏感力的基础上,如果这种敏感力醒觉得太迟,便会导致儿童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无法完好。“如果儿童所感到的不是吸引力而是厌恶感的话,他便无法发展出一种‘对环境的喜爱’,而他本来就是要靠这种对环境的喜爱与兴趣,才能一连串地克服环境阻难而获致独立的能力。”

这种特殊的能力或助力只短暂地存在于儿童时期,到了六岁以后便几乎不存在了。蒙特梭利认为,这正可证明儿童的精神发展并非偶然产生,而是有所设计的。她指出两项助长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敏感期,一是吸收心智。

儿童敏感期

敏感期指的是在儿童成长阶段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儿童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在敏感期内,儿童会不需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厌其烦地重

复,一直到最后因为这种重复突然爆发出某种新机能为止。”

在这段时期内所表现出的内在活力与快乐,正是根源于儿童要与外在世界接触的强烈要求。儿童对环境的喜爱迫使他们与环境接触,这种对环境的喜爱不是一种情绪上的反应,而是一种理性和精神上的意欲。

如果在任何敏感时期的兴趣遭受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永远丧失以自然的方式来克服环境的机会,儿童也就因此丧失特别的敏感性与意欲,导致精神方面的发展及完成都会受到障碍。因此,我们绝不可以让儿童碰运气地去得到在敏感期中发展的机会。只要儿童的敏感期一出现,便应该立即帮助他。

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简言之,成人应该继续不断地为精神胚体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就好像大自然藉着母亲而为肉体的胚胎提供成长的环境一般。

蒙特梭利从观察得知:儿童生活中的敏感期与以下几种现象有关:对环境中的秩序的需求,双手与舌头的运用,走路的发展,被微小精细的东西所吸引,以及有时会发生强烈的社会性兴趣。在敏感期中出现的第一个特质就是秩序。这个特质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甚至于头几个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重要的是,蒙特梭利很清楚地知道儿童喜爱秩序及一贯性与成人喜欢把各种东西归于定位的那种较

温和的乐趣不同。儿童喜好秩序是由于急切需要一个精确且已有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将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才能形成内在的概念架构以了解环境并知道如何对待环境。透过对秩序的特别敏感性,儿童所要辨明的并不是各个位置的物件,而是各个物件之间的关系。儿童具有一种内在的感觉:他所感觉的并非物件之间的区别,而是将四周环境当成一个包含许多彼此相关的部分而形成的整体。唯有在这个整体的环境中,儿童才能使自己适应并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否则,他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于各种关系的知觉。

儿童透过三种方法来表现对环境的需求:他看到东西摆放在一个出现的位置时会显得很高兴;看不到的时候会发脾气;而他如果能做得到,便会坚持把东西放回原来应有的位置。

舌头,双手,行走,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第二个敏感期出现的就是儿童急切地以双手和舌头探索环境。他凭靠味觉和触觉吸收环境中每样东西的性质,以便寻找采取行动的方法。同样重要的是,他藉着这种感官和筋肉的运动来发展语言能力所需的神经组织。因此,蒙特梭利推断说,人以舌头说话而用双手工作,这两样功能与人的智力的关系比身体其他任何部分的机能都更为密切。因此,她将手与舌头称为智性的“工具”。

儿童在这个敏感期中必须暴露于语言环境中,否则以后便无法发展语言。关于这种现象曾经发生的最显明的事例,便是伊塔所提出的

“阿维龙野男孩”的报告。这个在婴儿时期就被遗弃在法国森林中的男孩,直到十几岁才被人发现。由于他在荒野中终日与野兽为伍,许多的行为动作都与动物没有两样。伊塔使用各种方法来使这个男孩尽可能地回复到人类的生活,但唯有语言方面无法成功,这个孩子一直不能学会说话。虽然经过检查,证明他的听觉以及身体各器官都没有任何会造成语言障碍的缺陷,但是他就是不会讲话。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般的儿童会从周遭环境听到各种有助于发展语言能力的声音。在这段敏感期中,手的运用虽然也对日后的发展不可或缺,但那是另一回事。为了培养知觉和思考的神经组织,环境中必须具有足够的物件以供儿童探究;同样的道理,为了发展语言能力所需的神经组织,儿童必须能在生活环境中听到人的各种声音。在这段时期中,儿童通常四周都是属于成人的东西。“在探索以求发展的重要过程中,儿童最常得到的反应就是‘别动手!’。如果他碰到什么不该碰的东西,一定会受到责骂或处罚。”

我们应该注意一点,儿童的行为绝不会是随意选择的,它一定是出自内在的发展需要。“儿童的动作绝非偶然产生,他是受到内在自我的驱力,正在建立组织化的行动所必需的协调与配合。”所以,当成人发现在这阶段中的儿童试图触摸或嘴尝某种东西时,如何的限制或约束才适当?这是需要靠容忍与智慧才能判断的问题,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学习行走的敏感期大概是最容易被人发现的阶段。蒙特梭利认为这个时期等于是幼儿的第二次诞生,因为他从无法行动的状态进入可

以自行活动的开始。蒙特梭利还发现一个一般成人很少注意到的现象,那就是这段期间的幼儿喜欢走很长的路。她发觉一岁半的小孩子就可以一下走好几里而不会累。但是小孩子在走路时,并不像成人那样地在心里有个外在的目标。

幼儿学走路是为了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地走,既没有节奏也没有目标,但是四周的景物都吸引着他而鼓励他继续往前走。如果成人在这时想帮助孩子,他必须放弃自己的步伐与目标。敏感期所出现的第四现象,是对一些我们几乎看不到而极微小精细的东西产生强烈的兴趣。儿童可能会对肉眼极难看见的小昆虫产生兴趣,似乎大自然特别安排这个阶段以使儿童探索并欣赏大自然的奥秘,因为这些奥秘在以后都被忙碌的成人所忽视了。

敏感期的第五个特征,则表现在儿童对生活中的社会性发生兴趣。儿童会积极地了解别人的基本权利,而学着形成与他人互助合作的团体意识。他试着学习礼节,并且懂得除了自己之外也要为别人服务。这种社会性的行为在开始只是一种观察行为,后来会慢慢地演变成为一种积极的接触别人的动机。

蒙特梭利认为,她发现了这几个敏感期将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贡献;而在这方面更进一步的研究则是教育学家们的重要任务。在发现儿童这些真实的天性以前,学界一直不明白构成人类心理现象的法则。研究敏感时期对于如何引导人类正常发展与形成将成为最具实用价值的科学之一。

儿童籍着工作来建构自我

敏感期解释了儿童从环境中获得知识的模式,而“吸收心智”这种现象则可以解释儿童获得知识的历程及其所经历的特殊过程。

因为儿童的心智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必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成人学习。成人已经对环境有所认识,并可以此为基础而建立起累积的经验;但是儿童却是一切要从无开始,所以儿童靠着他的“吸收心智”来完成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是意识发展前的特殊心智状态,也就是潜意识地从环境中吸收功能。经过这样的历程,儿童才能直接将知识吸收而成为心智生活的一部分。

“印象并不只是直接进入儿童的心里而已,这些印象形成了儿童的心智,在儿童的内部具体化。”因此,潜意识的活动预备了心智,接着“有意识的历程才开始慢慢觉醒,取代潜意识的吸收工作并承受潜意识的经验,而后成为有意识的行为”。

儿童以这样的方式建构自己的心智,然后一点一滴地组成记忆、理解力及思考的能力。这种经由吸收而实现的创造大概包括人性、民族的气质,或共同社会所拥有的爱国心、社会习惯、专门技术的志向、偏见,以及构成人格中所有组成因素的心智特质及道德性格。

到了三岁时,对于日后的发展与活动不可缺的这种潜意识的预备工作便告完成。从现在开始,儿童负有一项新的使命。那就是发展自己的心智功能。“三岁之前,是创造出功能的时期;三岁以后,这些功能开始发展”。

蒙特梭利的原理中指出,儿童早在出生前便具有一种“精神胚体”,或可说是心智发展的蓝图。这种胚体如果要依据蓝图发展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儿童与环境之间完整的关系,二是儿童必须拥有完全的自由。

儿童的终极目标是要发展,为着达成这个目标,就须藉着在所有创造行为中虽见不到但却强烈无比的固定动机来推动。由于他必须从尚未发展的心智结构中创造自己,所以非有“敏感期”和“吸收的心智”这两种内在的助力不可。支配儿童心智成长的自然法则或原理就只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才会显露出来,所以蒙特梭利给“儿童之家”中的儿童们一个开放的环境,而后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自然的法则如何在儿童身上发生。终于,她获得了证明这些自然法则的契机。

在这些法则中极为重要的一种,便是工作的法则。蒙特梭利观察在“儿童之家”里的儿童,发现他们藉着工作而获得自我的统合。在专心地做完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后,他们都表现得极为愉悦、平静而轻松。所有的破坏性行为,不论是侵犯他人、表现敌意,或是消沉、冷漠等等都不再出现。蒙特梭利因而下结论说:儿童经由这样专心工作的历程可以使某些重大的需要获得满足,而他因此所达到的心智上的平衡与和谐的新情况正是儿童的正常状态。

蒙特梭利把这种心智上的统合历程称为“儿童的正常化”。在儿童向我们显现的种种现象当中,最根本而重要的就是经由工作而正常化的现象……可确定的是,儿童对于工作的喜爱与趋向正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本能;如果没有工作,儿童的人格结构便不可能得到建构,因

此便会偏离正常的结构。人要藉着工作来建构自我。

你让孩子生活在噩梦中么?

正因为工作有帮助儿童建构自我的作用,所以儿童会不断地努力与进行活动。儿童尽最大的努力在工作,这是他所须遵循的自然法则;他一刻也闲不下来,不断地被迫征服环境中的一切。“为了靠自己获得成功,他非加紧努力不可。”而正因为工作可以履行儿童个人的使命,所以他虽然紧张地工作,但在工作之后却仍然显得轻松和满足。

显然的,儿童的工作和成人的工作大不相同。儿童是利用环境来改进自己,成人则是应用自己来改造环境。儿童的工作目的在于工作的历程,成人的工作目的则在于完成目标成果。“成人的任务是在自然之上建立起一个环境,这是一种需要活动及智性的努力的外在工作,我们可称之为生产性的工作,但在本质上则又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和组织性。”正因为如此,成人的工作法则是要尽量以最少的努力来换取最大的生产效果,他所追求的是利益和外来的帮助。但是儿童却不然,他的工作不须别人帮忙,他的工作必须靠自己独立完成。

由于在儿童生活中的社会性对于成人的社会既不具有适应性又缺乏生产性,所以现代的儿童常被成人社会所隔离。儿童被放逐到学校里,而学校往往正是压抑他们的建设性成长与自我实现能力的地方。由于成人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复杂,这个问题也就日益严重。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工作单纯,又可以用缓慢的步调去完成,所以成人和儿童在工作环境中产生摩擦的机会也不多。但是现代的生活

紧张而复杂,已使得成人愈来愈不容易暂停自己的活动而来“跟从儿童,使自己适应儿童的步调,并且满足儿童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独立的法则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第二个法则,是独立的法则。“除非他有退化的倾向,否则儿童的天性一定是会直接而精力充沛地企图达到功能的独立。发展即是以朝向更大的独立为动力而达成的。”儿童即是藉着这种独立来顺从自己的内在导引,了解哪些行动对自己有益。“内在的能力会影响他的抉择,如果有人篡夺了这种内在导引的功能,儿童的意志或集中注意力的发展即会受到阻碍。”正因为许多人坚持要借取儿童的内在导引,致使儿童的大部分潜能无法被发现。所以,一定要使儿童从外来的导引及依赖中完全地获得解放,儿童才能达成全人格的发展。

专注的法则

第三个心智法则包括了注意力。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儿童会以前所未见的热诚与兴趣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环境中某一件特定的事物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引发儿童产生一种能让他以全人格投注的兴趣。”但是并非这样就已达到目的,这只是正好在出发点而已,因为儿童要运用这种集中注意的新能力来巩固及发展自己的人格。首先,儿童会因为本能的兴趣而被某些事实(例如明亮的色彩)所吸引;等到他获得较多的经验之后,对“已知”知识的累积会鼓舞

他对新奇未知的事物产生期待及兴趣。

对于那些已存在脑海中的事物,那些以前就吸收进来的概念,儿童都会集中注意力;因为不论是什么事物,一旦经吸收而变成自己的知识,便会有长期留驻在脑海中的倾向,以供他沉思。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基于理智以判断及辨认的兴趣,便会取代了那种基于原始冲动本能的兴趣。当儿童能运用这种基于理智的兴趣而对事物集中注意的时候,他变得冷静而能自制。他也十分明显地表露出因为集中注意而感到的愉悦,所以显得轻松而满意。蒙特梭利将这种外表的愉悦表现,视为儿童内部不断发生自我形成的征兆。

意志力的法则

经由儿童藉着注意力与专心的延长而建立起内在协调和谐之后,与意志有关的第四个心智法则就显露出来。意志的发展是“一段缓慢的历程,必须透过与环境能有持续性活动的关系中才会产生。”当儿童选择了一项工作后,必须抑制对那些与工作本质不相关的活动产生兴趣的冲动。

正由于必须适应这种选择工作的界限,儿童的内在意志就慢慢地形成及发展。下决定以及将决定变成行动是意志发展的基础。只是向孩子说明他该做些什么事是毫无用处的,因为这并没有给孩子决定与行动的机会。同样的,让儿童产生能控制自己行为的力量的,并不是对道德的洞察力,而是由于实践了意志而发展出来的一股内在的形成力量。

传统的学校教育严格地限制儿童作决定与行动的机会,蒙特梭利认为“这不仅否定了儿童实践自己意志的所有机会,更是直接妨碍及禁止这些意志有任何表现的机会。”

蒙特梭利观察儿童意志的发展而发现三个阶段。首先,儿童开始重复一种活动。这种重复的行为发生在注意力能够达到相当程度的集中之后。儿童可能将某种行为重复许多次感到极为满足。“这些成就在成人的眼中也许微不足道,但却能使儿童感受到力量与独立。”

如果成人在儿童重复某项行为时坚持要予以干扰,会使儿童对工作孜孜不倦的能力与对自己的信心受到严重的损伤。如果这种干扰经常出现,蒙特梭利指出其后果可能严重到“好像让孩子永远生活在恶梦中一般。”

儿童意志发展的第二阶段:自觉、自制、顺从当儿童达到独立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之后,他便进入意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会自发地选择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经由这样的选择,他才能解放自己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这样并不是已达到目标,这只是发展的起点,从这个起点会慢慢地形成儿童的自觉与自制的能力。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称这个为“纪律”,应是以一种活动的状态为其特质,而不是静止不动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要有创意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遵循现实环境的限制。

在做到自我训练以后,儿童进入意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当中

包括顺从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是自然的现象,而“在经历一个漫长的成熟过程之后,会自然而出人意料地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蒙特梭利原理当中提到的“服从”的现象,可能是现代西方人最不容易了解与接受的部分。这种认为儿童会自然地发展成服从老师的说法引起大家的恐惧,恐怕儿童会变成依赖成人世界及社会现况的奴隶。会出现这种想法的原因,多少是由于西方的思想中一向是将意志与服从视为两种分开的标准与能力。而在教育界,过去常采取的方法便是压抑学生的意志以符合老师的意志;因为若想要求学生作无条件的服从,便非以压制他们的意志作为方法不可。然而,蒙特梭利却认为意志与服从其实是一种现象中相互作用的两部分,意志的发展到达最后阶段便会出现服从。

要了解蒙特梭利的这种看法,必须先了解在她的原理中所谓的意志的来源是什么。意志并不是一种单纯存在的能力,它起因于一种伟大而普遍的影响力,或称之为“赫尔美”(horme)。所谓的“赫尔美”是指一种生命能或是指能产生有目的的活动的推动力量。

这种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力量并不是肉体方面产生的力量,而是存在生命本身的一种进化的力量。它推动各种形式的生命进行进化的过程,也产生了行为的动力。然而,进化并不是靠机运发生的,它受着固定法则的支配。所以,如果人的生命是这样一种力量的表现,人的行为自然也要受它的塑造。

在幼儿的生命里,每当他有意地做某件事的时候,这种力量便会进入他的意识中。我们所谓的“他的意志”也就开始发展,这个过程

由于随时会有新经验出现而不断进行。因此,所谓的意志并非天生具有,而必须靠后天的发展。而由于它是自然性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发展必须要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生。……意志的发展是靠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不断进行的一种缓慢的过程。

这个发展过程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时,便会出现了服从生命力的事实。这样的服从,就是使人类生命和社会继续成长存在的力量。

儿童在意志的基础上发展出善加控制的服从

意志与服从两者是齐头并进的。但在发展的顺序中,意志是较早发展成的基础,而服从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后来发展的阶段。……事实上,如果人的心灵不具有这种特质,如果人没有藉着某种进化的过程而获得这样的服从能力,那么社会生活根本是不可能的了。

蒙特梭利所说的服从,绝不是指已成为现代社会一部分而会引起恐怖感或毁灭的那种盲目的服从。

我们只要随便看看世界上所发生的现象,便可以知道人们有多么服从。这样的服从正是造成许许多多的人那么容易地被迫趋向灭亡的原因。这是一种未受控制的服从,是一种会导致国破家亡的服从。我们的世界并不缺乏服从,而且事实正好相反!不幸的很,我们所缺乏的是善加控制的服从。

要能控制服从必须有两个条件:首先,要使服从完整地经过每个发展阶段;其次,要使意志的发展进行到最后的阶段。服从的性质也是经过每个阶段发展出来的,正如人的其他特质一样。最初,它是由“赫尔美”的冲动所驱策而引起,然后提升至知觉的阶段内,接着再

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发展,直到它获得意识中意志的控制为止。

这种意识中的意志如果是在自然的状态中发展的,就不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行动,因为它渊源于生命力:真正的事实是:意志不会导致无秩序和暴力,因为那些都是情绪障碍与痛苦的征兆。意志若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产生有益于生命活动的力量。大自然赋予儿童的任务就是要成长,而他的意志会引导自己进步,并发展自己的能力。

当蒙特梭利的原理中提到服从时,所指的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质。这种自然的性质必须被发展成为一种有节制的服从,或说理性的服从。这样的服从指的是与生命力以及大自然的合作,而人类的生命与社会的延续都必须靠着这种合作协调的关系。

邓尼生是一位对儿童的理性服从与协调的发展颇有同感的现代作家,他也看出了在这种成长过程中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依据邓尼生的看法,儿童之所以认得“成人的自然权利”,首先是由于与父母接触的经验,后来则是由于接触其他成年人的结果。成人都接受孩子,但是在照顾孩子当中也会提出某些要求。邓尼生在他的一本精彩的著作《儿童的生活方式》中,以一个叫荷西的小男孩来描写这种关系。

我的要求成为荷西经验中的重要部分。我的要求并非完全以一个老师或一个成人的立场出发,它也是属于我照顾荷西的一种方法,而荷西也能感受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也重视我对他所作的要求……我们在生命的事工上成为伙伴。他最为重视的是:有一位成人,虽还有许多事要做,却愿意来教导他。他在某种程度内已能感受到我的生活会

扩大到他未知的世界,而我身为成人的意义也因而被提升;同时,他也感觉得到我所知道的与我所能教他的东西能成为他生命中真正的光彩。

儿童智能、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第五种心智的原则也就是智能的发展,它决定了了解生命本质的关键,这也是“一把开始推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钥匙。”

智能可定义为“各种反射式、组合式以及再生式的活动的总和;同时,这些活动能促使心智自我建构,并使它与环境发展关系。”

智能发展是开始于意识到环境中的不同点及特质。儿童经由感官获得这些知觉,然后必须在自己的心智中加以组织与整理,成为一个有秩序的系统。如果他所接触的是富于刺激变化的环境,而所带来的也只是纷乱的心智印象,那对儿童并没有任何益处。“要帮助智能发展,就要帮助意识中的形象能整理出秩序。”

这种内在过程表现在外的第一个现象就是遇到刺激时的反应灵敏度,而第二个现象就是反应的秩序性。

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第六个自然法则支配了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这两种能力是在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建立了心智能力后才发展的内在天赋能力。环境本身必须是美的,和谐的,而且因为儿童要将环境中获得的知觉加以组织,所以环境又必须以真实为基本原则。当儿童对自己

的生命发展出真实而有秩序的知觉后,他就会选择而且加强对于创造性努力是必然需要的历程。儿童会“将事物的主要特质抽象化,因此而成功地联合它们的形象,保存在意识的最前面。”

蒙特梭利强调,这种选择能力必须具备三项特质:第一要有惊人的注意力及全神贯注的能力,这是几乎在沉思时才能出现的一种形式;第二要有相当的自主与独立判断的能力;第三要有随时期待着要接纳真理与事实的信心。

蒙特梭利特别关心最后这一项特质,因为她觉得成人常在无意中阻碍儿童的这项特质发展。幼儿常会产生幻想而且沉缅其中,成人遇到这种情形时总会习惯于认为这正好证明小孩子的想象力卓越。但蒙特梭利认为这与想象力无关,反而只是儿童生命中的依赖心及无助感的表现。“如果成人听天由命不加以辅导,小孩就只能创造幻象了。”

蒙特梭利也指出,儿童相信成人的想象成果(例如圣诞老人之类的传说)并不代表这就是儿童的想象力,这只显示出儿童轻信他人,但在儿童成熟而且智能发展之后就不再会有这种现象。成人想要代替儿童想象,这是因为他依然把儿童视为被动的存在,而必须要由成人来帮忙引发行动。

人们总以为儿童是个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行动的存在,而这种被动的情形发生在儿童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即使是想象力方面也被认为是如此;我们告诉孩子一些神仙故事以及中了魔法的公主的故事,以为这样就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然而,儿童在听这些或其他种类的故

事时,只不过是接受了一些印象而已。他并没能因此而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建构性想象力。

善就是生,恶就是死

蒙特梭利认为,除了美丽、有秩序而又真实的环境以外,儿童若要发展创造力还必须拥有自由。他必须拥有能从环境中选择吸引自己的事物的自由;拥有在他喜欢安静时就能不受干扰的自由;拥有自己去发现解决的办法与计策并且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还要有凭自己的意志将他的发现与人交换及分享的自由。到蒙特梭利教室参观的人常会发现儿童之间有疏离或分离的情况,但是很少人知道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通常,观察者只对儿童短暂的孤立状态过于敏感,却不知道这种状况正是创造历程本身的一部分。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的孩子也不会接受那些会毁灭创造性冲动的外界权威所做的批评,这正好与传统式学校中的情况形成对比。在传统式学校中对学生的评估都是来自外界的,这种在控制中与不断的评断中存在的教学环境所造成的悲惨后果,在霍特所写的“儿童为何会失败”一书中有极生动的描写。而与传统教育成为强烈对比的正是蒙特梭利教育。能理解儿童早期创造性的机会,并且设计出空前最好的激励创造力的方法,这些全应归功于蒙特梭利。

情绪与精神生活

第七个心智法则与儿童的情绪与精神生活的发展有关。蒙特梭利相信,在儿童诞生时就具有一种能与情绪及精神环境发生反应的感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教育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2018 年教育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 育技术现代化。 3.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 1623 年首 次提出;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 年出版的《大 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知道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 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5.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 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的 结晶。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 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7.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 年 12 月,他在美国经济 学第 78 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 “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 8.《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 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10.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 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 人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1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 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12.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 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A.学校环境文化;B.设施文化。 1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14.教育目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西 方有卢梭和裴思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西方有柏 拉图和康德。 15.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16.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7.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8.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 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19.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 之故”。主张: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②认为绅士教育使 最重要的,甚至反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同劳动人民的子弟共同在学校礼接受教育, 主张绅士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实施。洛克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当中。 20.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 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21.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 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 -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 知识 小编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学科专业知识备考][面试技巧]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

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 A.墨翟 B、孔子 C、董仲舒 D.朱熹3.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4.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A.杜威 B.加德纳 C.布卢姆 D.布鲁纳 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 A面向全体学生 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7.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使少数有特长的学生能得到尽快的发展 B使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达到合格标准 C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D使全体学生的素质达到较高水平 8.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9.多元智能理论的创立者是() A冯恩洪 B孙晓云 C布鲁纳 D加德纳 10.教育部在()颁布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1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12.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 A. 整体性 B.独特性 C. 稳定性 D.社会性 13. 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教师的社会地位 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本身的素质 14.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15.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奥苏柏尔 D、加德纳 16.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迁移 B.定势 C. 功能固定 D.原型启发1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A ) A、线性B、正弦曲线C、倒U曲线D、因果 18.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9.自信与自卑、大方与羞怯、认真与马虎,指的是人的()。 A、气质 B、性格 C、态度 D、能力 20、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 A.外部 B、成就C.交往D.任务 21、学生的阅读、计算、写作、观察一种()技能。 A、动作 B、智力 C、一般 D、特殊 22、生活中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 A.感知B.理解C.迁移D.应用 23、教师要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经常化,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 A、观察 B、训练 C、模仿 D、习惯培养 24、对学习材料适当重复能使信息得以记忆与保持,其学习策略是()。 A、练习 B、精加工 C、组织 D、复习 25.创造力的两个最本质的特征是()。 A、独创性和灵活性 B、流畅性和精密性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必备简答)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必备简答)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要点速记:全民多现身。 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扣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膏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養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1)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2)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3)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要点速记:日内方育。 6.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要点速记:两传选新再创造。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8.简述学校教育在入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恃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9.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要点速记:三有一训练,控制影响全面。 10.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入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11.简述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要点速记:义务要延长,高等要大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建立 12.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学部分考试要点一】 一、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 2、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四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⑴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②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③教育具有原始性。 ⑵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⑶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⑷现代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930年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二、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1、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主要是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上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教育学部分考试要点二】 五、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 1、教育制度: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2、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旧中国: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

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幼儿园)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幼儿园)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注,比罗马的昆体良《论演 说家的教育》早300年。其主要思想有:“不陵节而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 “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做中学”,开启现代教育派。 5.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6. 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分别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8. 教育的概念:广义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为思想道德教育。 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11.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环境决定 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中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背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18.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 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9.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 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 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 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种强制性教育。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学习材料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答案】D 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答案】D 3、()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 D、集体型 【答案】C 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答案】A 5、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A 6、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 B、存在主义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要素主义教育学 【答案】C 7、会讲英语的入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A 8、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答案】C

4 教育教学基础知识精选

教学基础知识问答选录 1.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让学生主动发展. 2.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实施,广大教师除要具有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全面育人的思想素质;②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智慧;③参与发展和研究的意识能力; 3.简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教育领域来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道德教化,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多种功能,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教育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既担任了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义务,又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能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和张扬个性的同时,实现其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教育本身需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自身也是具有生长性的,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教育事业的生命力和活力,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势头. 4.请说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实质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5.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现代化,即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进行改革,更新,充实和发展. 教育要面向世界,有三层涵义,一是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二是培养学生具备面向世界所需的素质;三是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立手世界教育之林. 教育面向未来,涵义有三:一是教育应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相适应;二是教育应考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探讨教育本身的变革趋势.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核心,出发点. 7.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意识素质,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其次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感是推动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两个方面. 第三,教师要有优良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兴趣素质.要做好一项工作,离不开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以苦为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应该有对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兴趣. 8.怎样理解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心理品质之一.它是指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敏感性及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在四个方面: (1)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思维教育;同时,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向正确的道路. (2)随机应变.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果断地处理意外事情,及时调节和消除矛盾行为. (3)对症下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 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考试内容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试题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试题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试题 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知识试题有哪些?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部分1、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即将实施,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正确: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指在实施义务教育中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盐城市教育局为加快我市的教育发展,提出“三名建设工程”,下列哪项内容不在范畴之内:名学生建设工程。(为适应盐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学校的内涵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学校和骨干队伍的引领作用,提升全市中小学的办学品味与办学质量,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引领盐城教育走在苏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列,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工程

建设。)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名言强调的是要重视:榜样示范法。4、“教学相长”一语出自中国古代著作:《礼记·学记》5、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教育家是:(美)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1956年以采,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B,S·Bloom,1913年一)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这种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后来,他又提出,创造适当的教学条件,全面而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所有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所教的内容,最终达到目的的“掌握学习”理论。这种学习理论把大多数学生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着眼于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水平,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6、提出“最近发展区”学说的苏联著名教育家是:维果茨基(维果茨基以实验为基础,天才地提出了心理学的历史原理和意义原理。进而在发现了儿童自生概念向科学概念的发展趋向后,他敏感到了儿童发展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生长可能性。于是,他大胆地用以观照儿童的智力发展,提出,在儿童的发展中,存

常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常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1、呈现先行组织者,2、呈现新学习内容,3、知识的整合协调、4、应用并解决问题)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学生要通过教师所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的知识。但是这种接受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新获得的知识必须与原有观念之间建立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接受学习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意义的理解、保持和应用,强调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系统的知识,且在实施上经济、可行。 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1、诊断水平,2、集体教学,3、形成性测验,4、巩固性、 扩展性的学习,5、总结性测验)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他认为,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所以,在集体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经常、及时的反馈以及个别化的帮助,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时间,让他们都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掌握学习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以大面积提高学习的质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联系在一起的,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领域中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其实际应用主要是在认知和动作技能方面。 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1、问题情境,2、假设——检验,3、整合与应用)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强调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 现在常说的专题探究模式、网络探究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等都可视为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变体,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发展,指导思想上有更多建构主义成分。 探究性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2、启发思考,3、自主探究,4、协作交流,5、总结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