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5, 5, 33-40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7172925.html,/journal/a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7172925.html,/10.12677/ap.2015.51005

Analysis of Sex Dimorphism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Yizhuo Sun, Weihong W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sunyizhuo604@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7172925.html,, wangwh@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7172925.html,

Received: Dec. 31st, 2014; accepted: Jan. 9th, 2015; published: Jan. 1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717292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re are sex differences in the morbidity rate, symptoms and com-orbidity pattern among the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group. In view of the social factors, it results from the unequal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gender role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psychological traits with sex differences, such as cognitive abilities, coping style, self-efficacy, etc. result in the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studies in sex dimorphism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d expect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x differences in the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Keywords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ex Dimorphism, Soci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

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孙易卓,王卫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sunyizhuo604@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7172925.html,, wangwh@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7172925.html,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2014年12月31日;录用日期:2015年1月9日;发布日期:2015年1月19日

摘要

社交焦虑障碍在患病率、患病症状、共病模式及病因上存在明显的性别二态性。从社会因素来看,这是由不公平的社交环境和性别角色社会化所造成的;从心理特征来看,认知能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等一些有性别差异的心理特征导致了这一现象。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对社交焦虑障碍二态性的研究,对以上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在未来理论与临床研究中重视这种性别二态性。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性别二态性,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1. 引言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 SP),是指患者在一种或几种社交情景下,对因可能发生尴尬、当众出丑或者被陌生人审视,而感到持续恐惧的一种精神障碍(APA, 2000)。SAD发病多集中于青春期前后,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很难自行缓解,其病程平均约为20年,同时由于该障碍发病年龄较早,据估计约70%的SAD患者会共患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及抑郁症等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APA, 2000; Schneier, Johnson, Hornig, Liebowitz, & Weissman, 1992)。由于有着较高的共病性,在DSM-IV-TR中将SAD的核心症状限定为:一是对社交场合存在持续的恐惧,当患者暴露于公共社交场合时会感到极度焦虑;二是患者本人能意识到这种恐惧的不合理性。在具体的诊断上则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在情绪上主要表现为对人际接触和社交场合这些特定的场景有极强的恐惧,往往不敢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进食、谈话等,同时对所害怕的社交场合有强烈的预期焦虑;在认知上患者有很强的评价恐惧,但又能够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在行为上对社交情景有明显的回避行为,严重者会长期脱离公共社会生活,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在病程上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同时该症状并非继发于其它疾病。在SAD的病因学上,现有研究发现由遗传所导致的生理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个体的早期创伤经验以及认知倾向等,对该障碍的产生均有较显著的影响(Schneier et al., 1992;刘东台,李小健,2008)。SAD是一种常被忽略和过低诊断的疾病,许多情况下它要早于其它精神疾病出现,但常常只有与其它疾病发生共病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其功能损害比其它焦虑障碍更为严重(Ballenger, 2000)。因此,系统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原因及特点,对今后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SAD在流行病学上的性别二态性

SAD的发生率很高,其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是15.5岁,发病高峰期在18~29岁之间(Schneier et al., 1992)。同时研究显示,虽然青春期前儿童也会患SAD,但他们很少会像成人那样,意识到其对社交的恐惧是非理性的,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回避行为增多,这一症状表现很难与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相区分(Ollendick & Hirshfeld-Becker, 2002; Rao et al., 2007)。对已往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该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在患病率、患病症状及共病模式上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

2.1. 发生率的性别二态性

1980年率先采用定式诊断标准及多轴诊断的DSM-Ⅲ将社交焦虑障碍纳入诊断,自此世界各地对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SAD发生率的研究不断涌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美国人群的研究,Schneier等(1992)采用对三种社交情境的恐惧为诊断指标,对13,000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该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男性为2.0%,女性为3.1%,研究者在美国国家共病调查中(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NCS)抽取了8000人的样本,调查了与六种情境有关的SAD,结果表明终生患病率男性为11.1%,女性为15.5% (Kessler et al., 1994)。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The NIMH Collaborative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Surveys, CPES) McLean等人在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SAD的终生患病率男性为8.7%,女性为10.3%;年度患病率男性为4.8%,女性为6.5%。Xu 等(2012)运用2001~2002美国全国流行病调查关于酒精成瘾及相关情况(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美国成年人中社交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此外,Wittchen和Jacobi (2005)对欧洲11个国家涉及到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其在欧洲的年患病率在0.6%~7.9%之间,其中男性平均为1.3%,女性平均为2.7%。有研究者(Ohayon和Schatzberg, 2010)在欧洲五国对18,980个15岁以上被试样本,采用DSM-Ⅳ标准进行调查,发现该障碍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患病率,其中男性患病率 3.4%,女性患病率 5.4%。除上述研究外,Viana和Andrade (2012)对巴西圣保罗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该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男性为4.2%,女性为6.7%。

由于从DSM-Ⅲ到DSM-Ⅳ再到DSM-V,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加上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调查工具方面的差异,因此调查出的发生率差异很大。但总体来看,女性患病率均一致显著高于男性,呈现出患病率上的性别二态性。虽然目前国内社交焦虑障碍的患病数据并不明确,但从以往的相关研究来看,男女患者在该障碍的患病率上存在性别二态性,即女性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胡寒春,王洪礼,邓云龙,梁燕君,2007;曾雅丽,蔡茂华,宋迎秋,2011)。

2.2. 症状上的性别二态性

社交焦虑障碍除了在患病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二态性外,在症状表现上也存在差异。研究者在对终生患有SAD的人群调查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害怕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与权威人物交谈、当众表演或讲话、走路时被别人看着、或对不熟悉的人表达反对意见等;男性比女性更害怕在公共卫生间小便和去商店退货(Turk, 1998)。Wittchen和Stein等人(1999)对社区青年人样本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SAD患者中女性要比男性更害怕当众进食、当众书写、与他人交谈或参加社会活动。Xu等(2012)在对社交焦虑障碍的终生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在病症上女性更害怕被面试、与权威人物交谈、在会议上发言、在公众场合下吃喝以及参加重要考试;而男性更害怕约会。

总体来说,在SAD的症状上,女性患者恐惧的情境多于男性患者,她们大多与职业情境有关,如被面试、在会议上发言等,更多表现为内部感受上的失调;而男性患者仅在约会类情境上较女性更为恐惧,更多表现为外部行为上的失调。

2.3. 共病模式的性别二态性

社交焦虑障碍不仅具有很高的患病率,同时又与其它精神障碍有很高的共病性(Stein, Walker, & Forde, 1994; Kessler et al., 1994; Magee, Eaton, Wittchen, McGonagle, & Kessler, 1996; Kessler, Chiu, Demler, & Walters, 2005; Kessler, Berglund, Demler, Jin, & Walters, 2005)。目前在共病模式上也发现两性有所不同,如在哈佛和布朗大学焦虑研究项目(Harvard/Brown Anxiety Research Program)中,患SAD的女性在其它类型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以及功能受损程度上,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Yonkers, Dyck, & Keller, 2001)。Ohayon 和Schatzberg (2010)的研究表明年轻女性在SAD与单纯抑郁症的共病率上明显高于年老女性,男性年龄则没有影响。Xu等(2012)发现男性患者更多伴有酒精成瘾、药物成瘾、病理性赌博、行为障碍和反社会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人格障碍;女性患者则更多伴有各种心境和焦虑障碍;共病率仅在双相人格障碍I、II型上未出现性别差异。综上所述,女性患者更容易伴发其它类型的精神障碍。

3. 环境因素

3.1. 社交环境的影响

由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交往中两性间存在明显的不公平(Peter & Drobni?, 2013)。女性在社会交往中的弱势地位可能是导致女性SAD高发的外部条件。研究显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比男性要承受更多的来自熟人、朋友或爱人方面的人际关系压力,会遭遇更多的人际关系危机(Kessler & McLeod, 1984)。在对一组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女生进行追踪后发现,在遭受亲密同伴侵害方面,有88%的女生受到过身体伤害,有79%的女生受到过与性有关的伤害,有64%的女生同时经受过两种伤害(Smith, White, & Holland, 200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抽取了10个国家,就家庭暴力与女性健康间的关系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女性一生中受到配偶身体和性暴力侵犯的比率在15%到71%之间(Garcia-Moreno et al., 2006)。同时该调查还发现,在遭受家暴的女性中有19%到55%有身体损伤,家暴行为与女性情绪障碍、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有显著相关(Ellsberg et al., 2008)。同时女性遭遇性骚扰和强奸这类潜在性创伤事件的机率也高于男性,而这往往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焦虑障碍的发生紧密相关(Breslau & Anthony, 2007)。综上所述女性所面对的社交环境更为恶劣,因此也就更容易对社交产生焦虑。

3.2. 性别角色的影响

Bem (1981)的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两性经过社会化会在行为、技能与态度上与社会标准相一致;一般来说,表现出害怕与回避行为对于男性角色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男性在面对唤起焦虑的情境时,更可能采用与男性角色相一致的勇敢与主动应对的行为。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男性为了与其传统性别角色保持一致,会低报其恐惧与抑郁水平,从而避免被他人认为是脆弱的;女性则可以真实表达她们的恐惧,而不必担心带来负面后果(McLean & Anderson, 2009)。Pierce和Kirkpatrick (1992)通过实验发现,当被试被告知其回答的真实性将通过心率指标进行验证时,男性报告出的恐惧水平明显上升,而女性则没有变化。

但这一现象在随后的一些研究中却未能得到重复验证(McLean & Hope, 2010; Stoyanova & Hope, 2012)。不过有关性别角色与焦虑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其它证据的支持。如在儿童中,高恐惧与高女子气(Muris, Meesters, & Knoops, 2005)、低男子气(Ginsburg & Silverman, 2000)成正相关。Moscovitch等(2005)的研究进一步发现社交焦虑与男子气有显著的负相关,而生物性别与社交焦虑没有关系;该研究同时发现自我知觉到的独立与依赖程度,在预测两性社交焦虑时效用不同——对于男性来说,低独立性和高依赖性与更高的社交焦虑相关;而这种模式在女性身上则相反。McLean和Hope (2010)也证实了在控制了性别变量后,低男子气的被试会表现出了更多的回避行为。由这些研究可以推断,SAD的性别二态性,可能是受到社会化过程中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所导致的。

3.3. 教养方式的影响

对SAD患者和基于普通人群的大样本研究发现,SAD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低情感温暖、高过度保护和高拒绝有很高的正相关(Knappe, Beesdo, Fehm, Lieb, & Wittchen, 2009; Knappe, Beesdo, Fehm, H?fler et al., 2009; Knappe, Beesdo-Baum, Fehm, Lieb, & Wittchen, 2012)。由于社会对两性的角色期待不同,男女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养方式是有差异的,家庭和其它社会机构(如学校、同伴和媒体)会通过各种途径鼓励与性别相一致的行为——那就是男性要刚毅节制,女性要情感丰富。教养方式的差异也可能是导致SAD性别二态性原因。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已有研究发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会更多的与女孩谈论情感体验(Kuebli & Fivush, 1992; Fivush, Brotman, Buckner, & Goodman, 2000)。同时在所谈论的情感内容方面,父亲会更多的参与女孩顺从型情感(Submissive emotion)表达,更多的参与男孩的不和谐型情感(Disharmonious emotion)表达,这两种表达方式与个体是倾向于内部情绪失调,还是外部行为失调有密切的关系(Chaplin, Cole, & Zahn- Waxler, 2005)。Pomerantz和Ruble (1998)对91名小学生母亲进行的调查发现,母亲倾向于更多采用控制并限制自主性的方式对待她们的女儿,但对于儿子则倾向于采用控制和鼓励自主的方式。在成长过程中,男孩被鼓励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同时他们要学会控制情绪,而不是仅仅体验情绪,这使男性具备了防止过度恐惧与焦虑障碍产生的个性和技能;相反的是,传统女性角色不强调主动性与控制力,而是被鼓励运用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女性依赖与期待他人保护的倾向有可能导致了较多的回避行为(McLean & Anderson, 2009)。

4. 心理因素

4.1. 认知因素

有研究者认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对潜在危险的高警觉和倾向于将模糊情境判断为有威胁的,是女性为了保护自己和后代的安全而产生的适应性机制(Wood & Eagly, 2002)。目前认知领域的研究发现女性对社交线索表现出了这种高警觉与高反应性。McClur等(2004)发现成年女性面对危险面部表情线索时,眼窝前额叶和杏仁核上有更强的激活。同时女性中高社交焦虑者比低社交焦虑者在与社交有关的认知能力上更强,而在男性中则没有发现类似差异(Sutterby, Bedwell, Passler, Deptula, & Mesa, 2012)。同时女性在共情、社会推断,理解他人想法等与社交有关的认知能力上均高于男性(Derntl et al., 2010; Ragsdale & Foley, 2011; Wakabayashi & Katsumata, 2011)。这种对社交线索的高警觉性,会导致女性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更敏感,因而也就更容易患上社交焦虑障碍。

4.2. 应对方式

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创伤事件类型后,女性仍比男性更容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Kessler, 1995; Tolin & Foa, 2006)。有观点认为这是由于两性在遭遇潜在创伤性事件后采用的应对策略不同所导致的,相对于主动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如采用情感分离,否认等)在减轻痛苦方面更缺乏效果(Carver, Scheier, & Weintraub, 1989)并会伴有更多的PTSD症状(Blake, Cook, & Keane, 1992)。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运用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去应对压力情境(Thoits, 1987)。同时女性比男性更爱反复思虑(Nolen-Hoeksema & Aldao, 2011; Nolen-Hoeksema, 2012),这会导致她们高估社交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而增强了恐惧、回避反应和SAD的危险性。

4.3. 自我效能感

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有显著正相关,其中社交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更为紧密(Muris, 2002; Rudy, Davis Iii, & Matthews, 2012)。女性社交焦虑较高,可能与两性在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有关。在对非临床样本的研究中发现女性倾向于比男性报告更低的自我效能感(Buchanan & Selmon, 2008)。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会更多的感到自身对外界缺乏影响,进而会形成不可控的归因风格,这使得她们在焦虑与情绪障碍上会有更高的易感性(Barlow, 1991)。在成年期,女性相对于男性也报告她们对生活更缺乏控制感(Thoits, 1987; Ross & Mirowsky, 2002)。在社交过程中女性在三种信念上比男性更强:负性情感难于控制,在人际交往中维护积极的氛围是自己的责任,负性事件是难于控制的(Nolen-Hoeksema & Jackson, 2001)。总体而言,女性对外界环境有较低的控制感,这种低自我效能感会提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高女性对SAD的易感性。

5.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以往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社交焦虑障碍在患病率、患病症状、共病模式及病因上均存在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强调社会因素的研究者认为,女性在社交中的不利地位、传统的性别角色及社会化作用,是导致女性SAD高发的原因;强调心理差异的研究者则是从两性心理特征入手,去探究是哪些心理因素导致了两性在SAD上的差异。

但是,这些观点也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确立统一的诊断标准与测量工具。现有研究表明,女性SAD患病率高于男性,但两性间的差异

程度难以确定。仅以美国调查数据来看,该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男性在2.0%~11.1%之间,女性在3.1%~15.5%之间(Schneier et al., 1992; Kessler et al., 1994; McLean et al., 2011; Xu et al., 2012)。虽然从总体趋势上可以断定女性患病率较高,但如此大的数据波动,反映了研究者在SAD的界定上还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概念界定上的不一致,使得准确区分两性在该障碍上的症状差异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要进一步研究SAD 的性别差异,有必要先确立统一的诊断标准与测量工具。

2) 针对性别差异,开发相应的治疗与干预策略。长期以来对SAD的治疗与干预,很少考虑性别因

素的影响。但从现有研究来看,两性在社交焦虑的病症与病因上均存在显著不同。因此,对两性实行同样的治疗与干预措施效果可能会不同;因此在治疗与干预措施上若能按性别进行区分,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3) 加强SAD性别二态性的跨文化研究。从流行病学的研究数据来看,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SAD的

患病率均高于男性(Kessler et al., 1994; Wittchen & Jacobi, 2005),同时文化因素对SAD有显著的调节作用(Heinrichs et al., 2006; Hong & Woody, 2007)。Moscovitch等(2005)认为SAD主要是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性别角色期望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甚至超出了生理性别的作用。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两性的要求往往差异很大,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两性的角色期望与西方很不一样。因此,SAD的性别差异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同于西方的特性,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胡寒春, 王洪礼, 邓云龙, 梁燕君(2007). 大学新生交流恐惧的多因素影响模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2期, 829-831, 852.

曾雅丽, 蔡茂华, 宋迎秋(2011). 高校大学生人际敏感与社交焦虑相关因素分析. 社会心理科学, Z1期, 5-8, 35.

刘东台, 李小健(2008). 社交焦虑障碍发展成因探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5期, 376-38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Text Revision (DSM-IV-TR?), Washington DC: Author.

Ballenger, J. C. (2000). Recognizing the patient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15, S1-S5.

Barlow, D. H. (1991). Disorders of emotion. Psychological Inquiry, 2, 58-71.

Bem, S. L. (1981).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8, 354-364.

Blake, D. D., Cook, J. D., & Keane, T. M. (1992).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coping in veterans who are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8, 695-695.

Breslau, N., & Anthony, J. C. (2007).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sensitivity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urban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6, 607.

Buchanan, T., & Selmon, N. (2008). Rac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fficacy: Assessing the role of gender role attitudes and family background. Sex Roles, 58, 822-836.

Carver, C. S., Scheier, M. F., & Weintraub, J. K. (1989). 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 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 Jour-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 267-267.

Chaplin, T. M., Cole, P. M., & Zahn-Waxler, C. (2005). 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 expression: Gender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to child adjustment. Emotion, 5, 80-88.

Derntl, B., Finkelmeyer, A., Eickhoff, S., Kellermann, T., Falkenberg, D. I., Schneider, F., & Habel, U. (2010).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empathic abilities: Neural correlat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5, 67-82. Ellsberg, M., Jansen, H., Heise, L., Watts, C. H., & Garcia-Moreno, C., on behalf of the WHO Multi-Country Study on Women’s Health and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Women Study Team (2008).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nd wom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WHO multi-country study on women’s health and domestic violence: An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Lancet, 371, 1165-1172.

Fivush, R., Brotman, M. A., Buckner, J. P., & Goodman, S. H. (2000).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rent-child emotion narratives. Sex Roles, 41, 233-253.

Garcia-Moreno, C., Jansen, H. A., Ellsberg, M., Heise, L., & Watts, C. H., on behalf of the WHO Multi-Country Study on Women’s Health and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Women Study Team (2006). Prevalence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Findings from the WHO multi-country study on women’s health and domestic violence. The Lancet, 368, 1260-1269. Ginsburg, G. S., & Silverman, W. K. (2000). Gender role orientation and fearfulness in children with anxiety disorder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4, 57-67.

Heinrichs, N., Rapee, R. M., Alden, L. A., B?gels, S., Hofmann, S. G., Ja Oh, K., & Sakano, Y. (2006).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social norms and social anxiet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 1187-1197.

Hong, J. J., & Woody, S. R. (2007). Cultural mediators of self-reported social anxiet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5, 1779-1789.

Kessler, R. C., Berglund, P., Demler, O., Jin, R., & Walters, E. E. (2005). 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2, 593-602. Kessler, R. C., Chiu, W. T., Demler, O., & Walters, E. E. (2005).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comorbidity of 12-month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2, 617-627. Kessler, R. C., McGonagle, K. A., Zhao, S. Y., Nelson, C. B., Hughes, M., Eshleman, S., & Kendler, K. S. (1994). Lifetime and 12-month prevalence of DSM-III-R psychiatric-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Comorbidity- Surve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1, 8-19.

Kessler, R. C., & McLeod, J. D. (1984). Sex-differences in vulnerability to undesirable life ev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 620-631.

Kessler, R. C., Sonnega, A., Bromet, E., Hughes, M., & Nelson, C. B. (1995).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2, 1048-1060.

Knappe, S., Beesdo, K., Fehm, L., H?fler, M., Lieb, R., & Wittchen, H. U. (2009). Do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 and unfa-vorable family environment predict the persistence of social phobia?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3, 986-994. Knappe, S., Beesdo, K., Fehm, L., Lieb, R., & Wittchen, H. U. (2009). Associations of familial risk factors with social fears and social phobia: Evidence for the continuum hypothesis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116, 639-648.

Knappe, S., Beesdo-Baum, K., Fehm, L., Lieb, R., & Wittchen, H. U. (2012). Characteriz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social phobia.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6, 608-616.

Kuebli, J., & Fivush, R. (1992).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about past emotions. Sex Roles, 27, 683- 683.

Magee, W. J., Eaton, W. W., Wittchen, H. U., McGonagle, K. A., & Kessler, R. C. (1996). Agoraphobia, simple phobia, and social phobia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3, 159-168.

McLean, C. P., & Anderson, E. R. (2009). Brave men and timid women? A review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fear and an-xiety.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9, 496-505.

McLean, C. P., & Hope, D. A. (2010). Subjective anxiety and behavioral avoidance: Gender, gender role, and perceived con-firmability of self-report.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4, 494-502.

Moscovitch, D. A., Hofmann, S. G., & Litz, B. T. (2005). The impact of self-construals on social anxiety: A gender-specific interac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 659-672.

Muris, P. (2002).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symptoms of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in a normal adoles-cent samp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2, 337-348.

Muris, P., Meesters, C., & Knoops, M. (2005). The relation between gender role orientation and fear and anxiety in nonclin-ic-referred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4, 326-332.

Nolen-Hoeksema, S., & Aldao, A. (2011).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社交焦虑障碍的性别二态性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to depressive symptom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1, 704-708.

Nolen-Hoeksema, S.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The role of gender. In S. NolenHoeksema (Ed.),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 8, pp. 161-187). Palo Alto, CA: Annual Reviews.

Nolen-Hoeksema, S., & Jackson, B. (2001). Mediators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rumination.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5, 37-47.

Ohayon, M. M., & Schatzberg, A. F. (2010). Social phobia and depression: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8, 235-243.

Ollendick, T. H., & Hirshfeld-Becker, D. R. (2002). The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iatry, 51, 44-58.

Peter, S., & Drobni?, S. (2013). Women and their memberships: Gender gap in relational dimension of social inequality.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31, 32-48.

Pierce, K. A., & Kirkpatrick, D. R. (1992). Do men lie on fear survey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0, 415-418.

Pomerantz, E. M., & Ruble, D. N. (1998). The role of maternal gender social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x differences in child self-evaluative mechanisms. Child Development, 68, 558-478.

Rao, P. A., Beidel, D. C., Turner, S. M., Ammerman, R. T., Crosby, L. E., & Sallee, F. R. (2007).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Descriptive psychopatholog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5, 1181-1191.

Ross, C. E., & Mirowsky, J. (2002). Age and the gender gap in the sense of personal control.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5, 125-145.

Rudy, B. M., Davis III, T. E., & Matthews, R. A. (2012).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efficacy, negative self-referent cogni-tions, and social anxiety in children: A multiple mediator model. Behavior Therapy, 43, 619-628.

Schneier, F. R., Johnson, J., Hornig, C. D., Liebowitz, M. R., & Weissman, M. M. (1992). Social phobia—Comorbidity and morbidity in an epidemiologic sampl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9, 282-288.

Smith, P. H., White, J. W., & Holland, L. J. (2003).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n dating violence among adolescent and college-age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3, 1104-1109.

Stein, M. B., Walker, J. R., & Forde, D. R. (1994). Setting diagnostic thresholds for social phobia—Considerations from a community survey of social anxiet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1, 408-412.

Stoyanova, M., & Hope, D. A. (2012). Gender, gender roles, and anxiety: Perceived confirmability of self report, behavioral avoidance, and physiological reactivity.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6, 206-214.

Sutterby, S. R., Bedwell, J. S., Passler, J. S., Deptula, A. E., & Mesa, F. (2012). Social anxiety and social cognition: The in-fluence of sex. Psychiatry Research, 197, 242-245.

Thoits, P. A. (1987). Gender and marital status differences in control and distress—Common stress versus unique stress ex-planation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8, 7-22.

Tolin, D. F., & Foa, E. B. (2006). Sex differences in trauma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25 years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 959-959.

Viana, M. C., & Andrade, L. H. (2012). Lifetime prevalence, age and gender distribution and age-of-onse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S?o Paulo metropolitan area, Brazil: Results from the S?o Paulo megacity mental health survey. Revista Brasileira de Psiquiatria, 34, 249-260.

Wakabayashi, A., & Katsumata, A. (2011). The motion picture mind-reading test. 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2, 55-

64.

Wittchen, H. U., & Jacobi, F. (2005). Size and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Europe—A critical review and appraisal of 27 studies.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15, 357-376.

Wittchen, H. U., Stein, M. B., & Kessler, R. C. (1999). Social fears and social phobia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comorbidit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9, 309-323.

Wood, W., & Eagly, A. H. (2002).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of women and men: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s of sex differenc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 699-727.

Xu, Y., Schneier, F., Heimberg, R. G., Princisvalle, K., Liebowitz, M. R., Wang, S., & Blanco, C. (2012). 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ample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6, 12-19.

Yonkers, K. A., Dyck, I. R., & Keller, M. B. (2001). An eight-year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ours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phobia among men and women. Psychiatric Services, 52, 637-643.

社交恐惧症案例

社交恐惧症案例 来访者情况: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 来信诉说了近年来的苦恼,并希望如有可能一定前来咨询。她在信中说:“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我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真心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 她还在信中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 按照约定时间,心理医生把门敞开着。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医生一面热情地为她让坐,一面告诉了心理医生有关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并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博 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就:“医生,请你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分折诊断:从柳某的来信叙述和她与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心理医生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施治方案: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收藏心理咨询师站! 咨询与治疗: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些 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柳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我、孤立我。这使我委曲极了,难过极了。我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我们发生了冲突。我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我也觉得她讨厌我。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心理医生以关切的耐心的态度听完了她的述说,时间已过了两个多小时,只得约定改日再谈…… 第二次会见时,心理医生先为她作了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90分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 突双方的关系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人 2. 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误的是() (A) 期望值不要太高 (B) 有选择 (C) 单向 (D) 平等 3. 培养个体科学的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是()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4. 替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升华和补偿 (A) 表同 (B) 投射 (C) 升华和补偿

(D) 反向作用 5. “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说明() (A) 心理健康最重要 (B) 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问题是互为因果 (C) 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问题没有关系 (D) 生理健康最重要 6. ()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 (A) 快乐 (B) 愤怒 (C) 恐惧 (D) 悲哀 7. 事实表明,()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 (A) 认识 (B) 意志 (C) 情感 (D) 理性 8. 营造和谐共事的环境不包括() (A) 待人以诚 (B) 八面玲珑 (C) 直抒坦言

(D) 坦荡处事 9. ()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A) 快乐 (B) 愤怒 (C) 恐惧 (D) 悲哀 10. ( )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 (A) 智力表现正常 (B) 自我感觉是否良好 (C) 情绪积极稳定协调 (D) 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 11. 睡眠前过饱、饥饿、口渴等也会直接影响睡眠属于()失眠 (A) 心理因素 (B) 生理因素 (C) 物质因素 (D) 年龄因素 12.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 (A) 人们在耐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话语之后,常常不注意给予对方 充分的回应 (B) 以沟通双方的内心世界为目的,尊重对方 (C) 在交流中保持敏感与自省,言语恰当

_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和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和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它不仅要对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说明其本质和发生机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很久以来,心理变态的人常是被人们所排斥或遗弃。人们不把心理障碍看成是疾病,却把心理变态的人看成是邪恶或魔鬼附体。中世纪的欧洲,教士们使用了所谓驱魔术来驱赶魔鬼,大多数病人受鞭笞、火烧和其他人身凌辱与虐待,因为人们相信躯体痛苦难受时魔鬼就会飞离。除了有些“癔症”或抑郁病人被劝服外,这种处理常会导致病人的死亡。当时的社会骚动和对于灾祸的恐惧导致了一种信念,认为情欲是邪恶,女人激起男人产生情欲,因此女人是邪恶。妇女在无情拷打之下被迫忏悔,然后,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后来,不管女子、男子、儿童,只要是与众不同或稍有不正常行为都会受到指控。心理异常或离奇行为被看成撒旦淫威的表现,结果葬送了百十万人的生命。象这种对心理变态的患者所进行的凌辱和折磨

持续了约300年。但同时也有许多医生和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疾病,同情精神病人,主张给予帮助和有效的治疗。如Paracelsus(1490~1541)认为心理变态的人只不过是需要治疗的病人而已。他相信这些病人是有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交谈、说服和疏导可以治好。此后,精神病人被送进疯人院,病人常常被带上铁链或锁于笼中。法国大革命(1789)以后,Philipe Pinel医生倡导解除对精神病人的禁锢,主张以关心态度倾听他们诉说,让他们从事有益的劳动。虽然该学说的论点是错误的,它却提出了大脑病变对精神病的病因作用。但大脑病变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心理障碍,所以其他研究者又提出了精神病的心理原因学说。其中,F.A.Mesmer 主张"动物磁性"是心理障碍的根源。这一学说也无科学根据,但却导致了催眠术的成功应用,并被后人称为梅斯梅尔现象。还有一派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由于不愉快的心理体验、隐蔽的冲突和情绪创伤引起,称为分析学派。虽然,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癫狂篇描述精神病人,但是把精神病视为神鬼作崇的见解也早已存在,少数精神病人被当成有神秘力量的异人加以崇拜,而大多数则受到鞭笞、锁绑、嘲弄和遗弃,“请神送鬼”至今仍时有所闻。 现在认为,心理病理或心理变态是因为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至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其所以“没有能力”,可能有器质性缺陷(如脑损害)的原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作者:王华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8 我最近在看有关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保健的书籍,了解了好多相关知识,针对我校有关社会适应性的专题,特对我的学习内容作一下归纳总结,与大家共勉。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一般有以下几种: 1.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忌妒 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3.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蚀虫。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4.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5.干涉

第12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第十二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练习题 【多选题】 (一)A型题 1.以下关于个性的叙述哪一个是错的 A.个性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 B.个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C.个性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童年生活经历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E.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在日常活动中处事待人的习惯方式2.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一条是错的 A.人格障碍一般始于未成年时期 B.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一旦形成就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C.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 D.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其症状程度在成年后有所减轻 E.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在遭受严重的生活事件之后个性偏离正常,也可以 称为人格障碍 3.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穿戴异性服饰由此引起性兴奋,最恰当的诊断应为 A.异装症 B.易性症 C.同性恋 D.恋物症 E.摩擦症4.有关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一条是对的 A.性格明显内向,回避社交,多离群独处 B.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 C.比较关注别人对他的看法

D.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满足其需要或意愿 E.常合并智能障碍。 5.与违法犯罪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格障碍类型是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分裂样人格障碍 C.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D.表演性人格障碍 E.强迫性人格障碍 6.关于表演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哪一条是错的 A.感情用事,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B.暗示性强 C.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别人注意 D.穷思竭虑,经常思考一些在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 E.卖弄风情,喜爱挑逗,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7.以下有关性心理障碍患者的说法,哪一项是对的 A.性心理障碍患者多有人格障碍 B.性心理障碍患者多数性欲低下,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家庭关系往 往不和谐 C.性心理障碍患者发生违法行为,可不追究其责任 D.性心理障碍患者对社会生活适应差 E.性心理障碍的患者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充分的辨认能力 8.以下不属于性偏好障碍的是 A.露阴症 B.恋物症 C.易性症 D.摩擦症 E.性施虐症与性受虐症 【X型题】 1.以下关于同性恋的说法,哪些是对的

比死亡还强大的心理焦虑 (1)

比死亡还强大的心理焦虑 郭国旗 应该的魔咒 当有人告诉我们,让我们善待自我,远离忧虑的陷阱,放下不开心的情绪,让我们笑迎未来,让我们自信而走自己的路,让我们面临重要的考验时不要害怕和紧张……这之类的道理说的很好很精彩,但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但我们真正能够做的到吗?”,既然做不到,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说这些话的人是在安慰谁呢?从深层心理来看,说这些“语重心长”的话的人,正是没有能力带别人走出迷雾和沼泽地的向导,正是用这些说法掩饰自己的无能之人。 这一切都是依据“应该……”的魔咒,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应该(不应该)模式产生的本质在于,当一个人无力把握世界的本质,也无法感受到事物的博动,更不能容忍不确定的震荡时,只有把一切还原成机械的静态,才能缓解焦虑,所以世界于他的思维必须是静止的才心安。 正是“应该……”的魔咒,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心理问题,让人们无法成长,正如同让一个幼稚的小孩子奔走在并不和善的人类丛林里,如何能获得快乐和宁静!为什么不能让人真正地成长呢?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对于一个要将生命抛弃掉的抑郁症者,“应该……”的魔咒,会说些做些什么呢?它会给我们一个标签,让我们站在悬崖的旁边,觉得我们是最没有危险的人,标签让我们心安,如果我们不幸跌入了深渊而死,我们就无法再说站在悬崖旁边并不安全,真相也就随着跌入深渊的人而沉默了,而且标签特别有买场,因

为“人需要太多的自欺,否则活得不轻松”。 “应该……”的魔咒对抑郁症者如是说,抑郁症不过是人们的感冒,谁会怕感冒呢?又有谁会当回事呢?但是这种人可能没想到上世纪初的感冒夺走了几千万人的生命,人们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句话隐含的是什么,这句话让人心安,但是一个抑郁症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不知道自己内心冲突的根本原因,他会再次地走错方向而迷失,也许在转弯的路边会回到人们的身边,但却因为标签的舒服而死在茫然的路途上,转向我们自身,我们又有几个人没有内在的焦虑呢? 心理问题有很多,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点来展示心理的问题的模样,从而让大家有个感性的碰触。 焦虑性心理障碍 “焦虑比死神厉害” 一天早晨,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一个人问道:“你要去做什么?”“我要去带走100个人”死神回答。“太可怕了”那个人说。“事实就是这样,”死神说,“我必须这样做。”这个人跑去提醒所有人:死神即将来临。 到了晚上,他又碰到死神。“你告诉我你要带走100个人,”这个人说,“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了?”“我照我说的做了,”死神回答,“我带走了100个人,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焦虑是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笔者借用这个问题带领大家来了解心理问题的一角。焦虑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建设性的存在焦虑,涉及到命运与死亡,罪疚与惩罚,空虚与无意义,孤独与分离,它是促使人格成长,成长到能与各焦虑相伴。第二种是破坏性的神经症焦虑,它是由一系列的卑微感、责备感、荒谬感、疏离感合成,促使人格萎缩,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陷入问题。

变态心理学症状诊断标准(必考)

精神分裂症 定义:精神分裂症大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的特征,大多缓慢发病,是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另有规定: A认知方面: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 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散播、思维终端、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词语新作; B情感方面: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C行为方面: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D意志方面: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学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维持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 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 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偏执型分裂症 【症状标准】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内容。【病程标准】符合症状学标准和严重标准已持续3个月 青春型分裂症 【症状标准】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 紧张型分裂症 【症状标准】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紧张性木僵较常见。 单纯型分裂症 【症状标准】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 3、起病隐匿,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未定型分裂症(混合型或未分型) 【症状标准】1、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的阳性症状; 2、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 张型的混合形式。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 一、大学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是指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一般来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就说明存在着交往障碍。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点所决定的。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心理出现创伤。另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二)、情感障碍。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特征,情感的好恶决定着交往者今后彼此间的行为。交往中感情色彩浓重,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特点。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嫉妒与自卑。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的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 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实际上,自卑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2.自负与害羞、孤僻。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最全版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 点与难点

《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当下尽量不用精神病这壹说法。因为精神病这壹概念是壹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当下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 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教材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分类有壹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壹棵树的树干壹样: (壹)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和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脑 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 性抑制。 归类中,壹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思维鸣响属于壹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扰项; (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 (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4)俩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 3、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鉴别 壹些容易混淆的相关症状需重点鉴别清楚: (1)非真实感和幻觉:非真实感是被动感受,环境不会“动”。幻觉可主动 摄取,感到环境“动”的诊断幻觉。 例:病人坚持睡走廊而不睡床,因为躺上床上即感到床摇得厉害。(幻觉)(2)内感性不适和内脏幻觉:性质是否明确,部位是否具体。 (3)思维破裂和思维不连贯: 意识是否清晰,基础疾病为器质性疾病仍是功能性疾病。 (4)强迫观念和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

如何对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如何对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改善人际关系,重要的在于调节学生自己的情绪,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对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何对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 消除心理障碍,改善人际关系,重要的在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而情绪的调节概括起来有两类:一是外部调节机制,即他人帮助改变环境,对其进行疏导、劝慰等;二是内部调节机制,即主要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努力来调节情绪。学校的教育者应注重情绪的外部调节机制的建立。 1.帮助减轻心理压力。多数在人际交往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对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鉴于所处的环境和对他人过分的多疑、自卑等情绪,矛盾情绪极大,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体贴和帮助,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诉说,有人能帮助他对内心矛盾作出解释。对此,教师可通过宣泄疏导有心理障碍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困苦,来缓解情绪压力,以达到消除内心的寂寞及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 2.分析查找存在心理障碍的原因,以此来改善其认知结构。如用合理的思维方式取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给学生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用以改变认识,减少或消除学生已有的心理障碍。 3.协助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重新建立与人和谐相处的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在建立正确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出自己“划地为牢”的小圈子,多接触周围同学,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护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利于内、外部调节机制的共同建立。自卑心理障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自卑心理表现 自卑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和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才华等做出过低的估价,伴有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特殊的情绪体验。有自卑心理的人,只知自己短处不知自己长处、甘居人下,遇到困难、挫折往往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严重者对自我进行否定。如因家庭贫穷,学习、外貌等方面不如别人,感到自卑、恐惧,不敢与人交往,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而又痛苦万分。有自卑感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害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由于缺乏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久而久之会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案例24-1。 一名农村来的女生,中学时是年级第一名,一心埋头学习,从不注意人际关系。她进入大学后,因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方法不当,在第一学期未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感到自己学习不如人、不再被人注意,中学时拥有的优越感消失,心理上形成巨大的落差,内心异常苦闷。再加上出现人际关系失调,她家庭条件不算差,但在周围众多的、来自城市的同学面前感到自卑,自卑感时刻折磨着她,使她十分敏感,做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一方面她表现得极为自尊,当别人提到农村“打工妹”这样的字眼时,她会暴跳如雷;另一方面她又处处讨好、附和他人,没有主见。她对寝室的同学说自己笨嘴笨舌,不知道跟别人聊什么,好像永远找不到话题。她不被人理解,没有任何知心朋友可以倾诉,更没有人可以开导、安慰她,于是把自己封闭在苦闷的个人世界中越陷越深。她曾多次提出想休学,最后都被辅导员或导师劝阻,这种心理障碍给她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她非常羡慕别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很想在大学里补上一课,她想改变现状,虽主动与同学交往,但由于经验太少,不注意方法,结果往往不受欢迎,不知道该怎样调适目前糟糕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与心理健康 摘要:焦虑是一种日常概念,同时也是临床心理学的科学概念。它有两个维度:紧张维度和恐怖维度;焦虑 是心理障碍的一种,与他相对的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 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导致焦虑的有生物、社会和个性原因,焦虑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 面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 心理健康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 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引发的种种心理压力又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抑 郁,阻碍心身健康,本文且对焦虑和心理健康这两个概念做一阐释,并分析引起焦虑的原因及它对心 理健康的影响。 一、焦虑的含义 1.生活中的焦虑概念 焦虑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概念,表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焦虑的经历,甚 至每天都会有焦虑的情绪,只不过其程度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焦虑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多,这是因 为社会的发展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现代人的焦虑的机会,因此现代社会的心理保健 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生活中的人们用很多的词来描述焦虑,很少去考查焦虑的科学内涵和外延,仅仅用它来表示一种特定的 心理状态。如果要问什么是焦虑,人们只能作描述性的说明,使用较多的词是:担心,烦闷,紧张,焦急, 这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焦虑的看法是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的。 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焦虑概念,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点认识: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人们对焦虑 有不同的体验,或者说焦虑包括较多的内容,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表现。 2.科学中的焦虑概念 在科学研究中也有焦虑概念。心理学中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来研究,在临床心理学、心理保 健学等学科中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较多。 或者说是一种好的兆头, 当时人们将此描述为可接受的预兆, 在希腊文学和哲学中也有关于焦虑的描述。 这种情绪只有在所谓高尚的人身上才会出现,因此焦虑并不是人人都会有的。但到了中世纪,人们倾向于将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主要是指使人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是在人们不赞同某人、某物或某观点时才出

男性性心理障碍症状表现

男性性心理障碍症状表现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disoders)又称性变态、性欲倒错,性歪曲,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性行为方式。当已歪曲的性冲动付诸行动时多导致违纪,一般是有完全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 武汉阿波罗医院的专家介绍,男性性心理障碍症状: 1、呼吸和心跳的变化:在性兴奋期心跳加快,可达100次/分钟以上,平台期和高潮期时心跳加快更为明显,血压也随之增高。当消退期出现时,逐渐恢复正常。随心跳加速,呼吸增快较明显,并有过度换气。性高潮期过后恢复平静呼吸。 2、皮肤改变:在性兴奋期,男性75%有皮肤潮红,甚者可有似斑丘疹样皮肤红斑。兴奋期明显,从腹部向四肢放散,又称为性红晕。此后皮肤可有出汗,甚者头面及胸背部大汗淋漓。这可能与个体差异及居室温度有一定关系。 3、肌肉的紧张或强直:性生活是一个全身肌肉都参与的运动,性兴奋开始是以四肢长肌、腹肌、肋间肌等随意活动为主,表现为肌肉收缩。当平台期及性高潮来临时,则全身的肌肉均处于收缩状态。 4、其他变化:约有半数以上的男性性兴奋期和平台期有乳头肿胀感,甚至乳头竖立,当有意识延长兴奋期时更为明显。另外有少部分男性肛门收紧,有的可有上腹不适、呕吐,甚至有的男性出现性高潮期时有剧烈头痛等不适。上述症状的出现可能与性紧张程度有一定关系。>>>更多关于性心理障碍症状,点击咨询在线专家 男性性心理障碍表现: 1、露阴癖。在陌生女性面前出其不意的露出生殖器,以取得性的满足,伴有或不伴有自慰,但无进一步性活动的要求。均为男性。 2、窥阴癖。在暗中窥视异体裸体或性活动,以取得性的满足,伴有当场自慰或事后回忆窥视景象时自慰。常于15岁前开始,成年后确诊。均为男性。 3、易性癖。指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持续存在改变本身生理性别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其夫妻生活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4、恋物癖。指以获取异性贴身衣物,而非异性本身,取得性的满足。有时采取偷窃手段来取得这些东西。几乎仅见于男性。 5、其它。恋兽癖、恋尸癖、恋童癖、摩擦淫癖和自虐淫等。

浅谈克服社交心理障碍的10个方法

好的社会交往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痛苦,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因此,社会交往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这就属于社交心理障碍。常见的社会交往心理障碍有: 1、恐惧心理 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论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为社交恐惧症、人际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恐惧,称为异性恐惧症。 2、自卑心理 表现为在社会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3、孤僻心理 有两种情况,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另一种是属于有某种持殊的怪癖,使别人无法接纳。从而影响了社会交往。 4、害羞心理 表现为社会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5、封闭心理 表现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饰起来,试图与人保持严格的距离。 6、自傲心理 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常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从而使交往变得困难,尤其表现在两代人的关系上。 7、敌意心理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另一种情形是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陷害他,从而逃避与人交往,甚至表现为攻击心理行为。 8、干涉心理 表现为专门打听、传播或干预别人的私事、秘密,从而引起别人的不满、厌恶情绪,影响彼此关系。 上述的社会交往心理障碍对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有:不敢或不能与人交往;交往变得困难;交往给人带来的是不愉快、压抑等消极情感体验。造成社会交往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受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个性缺陷,严重的表现为人格障碍;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 你知道如何克服社交心理障碍吗? 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社会交往上的困难、不适应,这是难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际关系严重失调或经常失调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个性缺陷、认知错误或心理障碍。因此,对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状况,应作具体分析,分清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的,对于异常类型的,要分清哪些属于思想问题,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是两者皆有。只有分辨清楚,才能对症下药。想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理保健: 1、悦纳自我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当局者迷”。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应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长处和短处,并对

轻性心理疾病(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性心理障碍

9i性9理疾疾 1:1!7|有所改善.由于各种疾病,如躯体疾病(脑病、 0上4停沦犬芳

□病因与病理机制 □生物学因素 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fflbroso曾对众多罪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査,发现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 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亦有学者发 现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 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 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口心理发展影响 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心理创伤,对人格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常 见的有: 口婴幼儿母爱或父爱的被剥夺。被遗弃或受继父、母的歧视;父母、亲人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恶性膨 胀,异常地发展至蔑视父母、蔑视学校的校规与社会纪 律。 口一个孩子若有迅速消除恐惧反应的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那么与其相关的是具备迅速.强大和良好的习得性抑制能力;反之,若植物神经系统反应迟缓,那么与之相联系的是只具备缓慢和较弱的习得性抑制能力。研究表明,人格障碍和犯罪者其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人提出植物神经反应性低下,皮肤电恢复的缓慢,可作为罪犯和人格障碍的一种易病素质特征。

□幼儿与青少年期受虎待导致产生仇视社会或人类的心理。 □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幼儿园或小学教师教育方法失当或期望过高,过分强迫、训斥易造成心理压力或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 □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影响极□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彖、拜金主义尊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 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4】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单项选择题】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A. 诊断 B. 咨询 C. 治疗 D. 特点【答案】D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 A. 现实原则 B. 道德原则 C. 快乐原则 D. 社会原则【答案】C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A. 防御机制 B. 动机冲突 C. 性的冲突 D. 克制能力【答案】C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 防御机制 B. 本能动力 C. 心理异常 D. 快乐原则【答案】A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 B. 力比多的驱动 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 潜意识的结构【答案】C 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 本能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 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 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答案】A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答案】A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 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 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 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答案】C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 A. 抑郁状态 B. 感染后虚弱状态 C. 睡眠障碍 D. 精神运动性抑制【答案】A 11. 无对象性的知觉是: A. 幻觉 B. 错觉 C. 妄想 D. 谵妄【答案】A 12. 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A. 内感性不适 B. 非真实感 C. 内脏性幻觉 D. 被洞悉感【答案】C 13. 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 真性幻觉 B. 假性幻觉 C. 主观幻觉 D. 脑内幻觉【答案】B 14. 思维鸣响属于: A. 思维障碍 B. 注意障碍 C. 情感障碍 D. 感知障碍【答案】D 15. 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 思维奔逸 B. 思维散漫 C. 被洞悉感 D. 妄想心境【答案】A 16. 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 思维迟缓 B. 思维云集 C. 被洞悉感 D. 妄想心境【答案】A 17. 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 A. 破裂性思维 B. 强迫观念 C. 强制性思维 D. 超价观念【答案】C 18. 把与自己本无关系的事情认为有关,这种临床表现最可能出现于: A. 被害妄想 B. 钟情妄想 C. 关系妄想 D. 夸大妄想【答案】C 19. 有嫉妒妄想的人可表现为: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 1.社会适应标准 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 造环境。即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依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但该标准受到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2.内省经验标准 以当事人自己的主观体验为标准 如当事人自觉焦虑、抑郁、不能自控行为等。 治疗者或研究者对异常心理现象的主观判断 3.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呈正态分布。心理正常与否由其偏离平均值 程度决定。 该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 4.医学标准 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存在着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基础。 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异常是疾病的症状。 病因为脑功能失调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学基础 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神经生化基础 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①对于病因的解释:遗传、神经生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 ②诊断系统:临床医学诊断标准 ③治疗方法:医学治疗方法、药物 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心理异常的物质根源 1.生物学基础决定心理异常的发生和存在 2.社会-文化因素一一决定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 社会-文化因素:指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阶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家庭状况、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二、社会文化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心理异常的发生: 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持续影响:如不良社会制度、宗教迷信、种族、性别歧视、不良社会风气、不良文化习俗等的持续影响。 2.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尤

其是强烈的社会文化冲击:如社会动乱、外敌入侵、战争、社会经济大衰退、文化性大迁徙、都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涌入城市等。 3.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如人格欠健全、心理品质较差、适应能力低下等心理异常的心理学观点 精神动力学观点 --- 本能作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观点一一习得的 认知心理学观点一一认知歪曲 人本-存在主义观点一一自我选择的第五章神经症 神经症(neurosis):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应激障碍,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 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病理基础。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 特征:1.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具有持久性,病程至少 3个月以上 2.强烈的心理冲突,感到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被控制的心理活动 3.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4.精神痛苦,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 5.无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主要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一、恐怖症 定义: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二)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三)临床表现

变态心理学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课程章节教案首页 章节 第五章神经症性障碍 学时 4 班级 13应用心理学 时间 教学目标与 要求 把握神经症性障碍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的性质、成因、治疗。 教学重点与 难点 神经症性障碍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的诊断要点和治疗。 课堂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与思考题 第五章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什么是神经症 一、神经症概念的由来和演变

神经症这一术语是在1769年由苏格兰医生William Cullen(1710-1790)首先提出来。此后神经症的概念经过了多次的演变。 在19世纪经过了神经症是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的讨论。 后来随着临床神经病学的发展,很多器质性的神经疾病从神经症中分离出去,最后达成的共识是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 二、神经症的特点 1、强烈的心理冲突。 经症患者觉察到他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患者对疾病是有自知力的。2、精神痛苦。 因此,患者往往主动就医或求助于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喜欢诉苦是神经症患者普遍而突出的表现之一。 3、持久性。 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精神障碍,不同于各种短暂的精神障碍。 4、妨碍着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人生不能免于心理冲突,但是健康的心理冲突是建设性的,二神经症性心理冲突是破坏性的。 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三、神经症主要分类 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和神经衰弱 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恐惧,是一种对当前危险情景做出的即时的应激反应,具有很强的逃避倾向,并伴随着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 两者的区别: 恐惧的认知成分是对清晰的、特定的危险的认识,而焦虑的认知成分则是对弥散的、不确定的危险的预期。 第二节焦虑症 一、日常焦虑 二、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 其他精神病理状态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 焦虑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三焦虑症的类型 (一)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定义 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惊恐发作的症状: 第一,在情绪上,个体被强烈的疑虑、恐惧或人格解体所击溃。 第二,在生理上,惊恐发作时可表现出急性应激反应,包括呼吸急促、头昏眼花、心跳加速、发抖或胸口疼痛。 第三,在认知上,个体认为自己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快要死了;或认为自己发疯,失去控制了。 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除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外,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