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作者:
敢于“犯颜切谏”的诤臣——魏征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唐太宗
2. 文学常识——疏
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托奏、议、疏、表、对策等。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
3.语言知识
【难读字】
求木之长(zhǎng)、浚(jùn)、壅(yōng )蔽、谬(miù)赏、黜(chù)恶
【重要实词】
必浚其泉源(浚:疏通,深挖)
承天景命(景:大)
虽董之以严刑(董:管理,监督)
能克终者盖寡(克,能)
将有作(作,建造)
则思谦冲以自牧(牧,养)
则思慎始而敬终(敬,慎)
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斥退)
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人君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握)盖在殷忧(殷,深)
信者效其忠(效,献出)
【一词多义】
以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
虽董之以严刑(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
所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结构助词)山峦为晴雪所洗()
盖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却)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如果)
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垂拱而治(表修饰连词)
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取独)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的)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代天下)
虽: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下: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建议)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最)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当:
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
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
安步当dàng车(当作)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燕雀安知鸿之志哉(哪里怎么)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治: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得好)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治疗)
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信:
信者效其忠(诚实)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忌不自信(相信)
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诚:
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诚能见可欲(如果)
【词类活用】
智者尽其谋(尽,用尽,形作动)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傲,傲视看不起,形作动)
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形使动)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形使动)
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虚,形使动)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形使动)
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名作动)宏兹九德(宏,使…光大,形使动)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心,在心里。名词作状语)
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权,形作名)
居域中之大(大,重大的地位,形作名)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贤能的人;善,好的建议。形作名)居安思危(安,安宁的时候;危,危急的时候。形作名)
惧谗邪(谗邪,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形作名)
乐盘游(乐,以…为乐,形意动)
【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通“毋”,不要)
【特殊句式】
1.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后)
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介后)
3.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谦冲以自牧(宾前)
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
5.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是固定句式,译为“难道……吗?)
【成语】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句子翻译】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但)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译:即使(陛下)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民,用神威吓唬《“振”通“震,威吓”》他们,最终(人民)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陛下)的仁慈。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译:竭尽诚心对待臣民,那么吴越这样的敌对国也能结为一体,看不起别人,那么就算是至亲也会成为路人。
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要想到使自己的心谦虚下来并采纳下面的意见。害怕陷害别人的邪恶小人,就要想到端正自己(使
自己端正)来斥退奸恶小人。
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译:将恩泽施加于人,就要想到不要因为高兴就不恰当地奖赏;惩罚人,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生气就不加节制地(也可译为随意)施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