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汇编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汇编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汇编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汇编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汇编(一)

例1、唐代诗人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诗描写了怎样一幅

绝妙的美景?又如何巧妙地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从中你能领悟出到哪些生活道理呢?“生”和“入”字又使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答:①描写的美景:残夜未消,一轮红日已从江上升起。严冬来去,江上已经涌起春意。②寓情于景。夜未消,红日已升;冬未去春意已至。这样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江南残冬的美丽,更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是那样的匆忙之意,而这种春意匆忙而至的感觉恰好巧妙地反映了“客路”之人一瞬间睹物的情感,那就是多想家乡啊,多想亲人啊!③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的春意潜入旧年,赶走严冬。这说明自然界新旧事物的交替规律是旧中孕新。④拟人手法。

例2、你怎样理解唐代诗人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生锁二乔”两句

诗?

答:追忆周瑜火攻赤壁的历史,表明心志: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假如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含蓄表达)

例3、北宋诗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营造了怎样凄美的

意境?

答:人人平安。共享美好的月光。

例4、说说唐代诗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诗的艺

术特色。

答:采用拟人手法,把无情的明月点化成善解人意的传情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情怀。想象丰富、表达新颖,留给读者无穷的回想余地。

例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两句诗写了什么?

答:双脚被田里的热气熏蒸着,脊背被灼热的阳光烘烤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麦收劳累辛苦。

例6、唐代诗人王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想表达怎样的心

情?

答:诗人以飘蓬、归雁自比,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出塞时的生动场景,也表现了诗人对春日里边关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的惊叹之情。

例7、唐代诗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一直被世人所称

道。诗句中的“直”、“圆”二字运用十分贴切。请你简要分析。

答:“直”字是笔直的意思,描写了大漠深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的情景。逼真地表达了沙漠的广阔无边。“圆”字是圆润的意思,描写了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目睹黄河落日而产生的雄浑、壮阔之感。让读者联想到边塞将士驰骋沙场的壮美,也可领略激战过后的片刻宁静之美。

例8、说说唐代诗人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有怎样的艺

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答: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以赏花人的愉悦心情来反衬伤感时的零泪,以观鸟的美好心境来反衬恨别时的伤心痛楚。作者以拟人的笔法写为他人伤心落泪来表现内心极度悲伤的心情,以鸟儿为他人伤心欲绝来写诗人离别时的忧伤之情。形象生动。

例9、唐代诗人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诗是如何将看不见

摸不着的乡愁化为有形的?说说你的看法。

答:作者直接写了因为忧愁万分头发越搔越稀少,以至于不能梳成发髻插不住簪子的情景,激发了读者的联想,从而使读者似乎能够看得见诗人所独有的那份思乡的忧愁、憔悴的面孔,感受到诗人所特有的那份饱受战乱的之苦而忧愁万分的情态。

例10、唐代诗人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两句诗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作者一连使用了两个“笼”字把轻烟,月光、寒水以及细沙四个景物融为一体,描绘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凄清的美妙画面。

例11、你认为唐代诗人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诗该怎样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表面上是批评歌女不懂亡国恨,实际上是以前朝统治者的纵情声色,也即“不知”国家将灭亡的历史来讽刺晚唐统治者不知悔改的恶行。说明国家正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命运,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悲愤情绪。

例12、南宋诗人陆游“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诗中,作者用“铁马冰河”的联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答: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由自然界狂风暴雨的场面联想到当年“铁马冰河”往北而行的杀敌抗金场面,正表现了诗人虽已年迈,仍然想着杀敌报国,收复河山的心情和决心,表达了诗人十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例13、南宋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

答:作者把南宋大片国土被元军侵占的形势比作了风吹柳絮漫天飘飞的情景,形象,生动,催人泪下。又把自己动荡不安一生比作了风吹雨打浮浮沉沉的浮萍,逼真,传神,令人心酸。

例14、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答:面对元军入侵、勇敢抗击、奋斗到底,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例15、唐代诗人王勃“海内从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不拘于儿女情长,珍重朋友之间友情的深厚。

例16、清代文学家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便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如何?

答:比喻。以落花化泥也要滋养新生的花儿的情况来比喻自己虽遭挫折弃官也要为国家效力的想法,非常形象,生动。

例17、唐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包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只要不畏艰险地去登攀,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例18、唐代诗人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诗中“几处”、“谁家”、“争”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几处”是说早春时节看到的黄莺并不多,“谁家”似乎是描述了诗人看到几只飞来飞去的燕子。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生动,表现早春时节莺儿停落梢头,燕儿上下翻飞的动人画面。

中考古诗词鉴赏典型例题(二)

例19、唐代诗人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诗中的“乱”字描写了春花怎样的情态?“渐欲”、“才能”又写出了春天怎样的特点?

答:“乱”字描写了春花色彩缤纷、种类繁多。“渐欲”、“才能”则分别表现了花儿越开越多,越开越艳丽及春草刚刚泛起新绿,一片生机的特点。

例20.北宋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着怎样的朴素哲理?

答:只有登高才能远望。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例21.唐代诗人李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诗句,以“燕脂”比喻什么?它与满天角声一齐渲染了边塞怎样的气氛?

答:以“燕脂”比喻殷红的血迹,和满天角声一齐渲染了战场的悲壮气氛以及战争的残酷。

例22.唐代诗人李贺的名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一个怎样的典故?说说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黄金台”,形象地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精神。

例23.宋代范仲淹“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词写了哪三种景物?要表达边城如何的局势?

答:“长烟”、“落日”、“孤城”。表现边城临敌时紧张、严峻的军事形势.

例24.宋代范仲淹“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词应该如何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词又传达出戍边将士怎样复杂的情绪?

答:这句词是说回想当年戍边征战的经历,不曾想满头青丝已经变白发,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呢!而后两句一方面写战士恋家的情绪,也含蓄地表达了将士们哀怨、愤懑的情绪。

例25.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曲子词《秋思》写了黄昏时的哪些景物?要抒发怎样的情感?

答:“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抒发了异乡游子沦落天涯的凄苦之情。

例26.唐代诗人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人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例27.说说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如何?

答:①以“丝”来说“思”,一语双关,言思念之切。②以春蚕吐丝,蜡烛成灰比喻单纯、执着的爱情,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③采用对仗的写法,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意蕴美。

例28.为什么说南唐后生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句词写愁思非常形象?

答:这里诗人用丝作喻体,以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理还乱。”,形容愁思的纷繁和难解,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饱受思国思亲等复杂感情摧折的辛酸、沉痛的心情。

例29.北宋词人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词,以“燕归来”反衬“花落去”,想要传达一种怎样无可奈何的情绪?

答:对流逝的时光和往事的一片痴情及非常伤感的情绪。

例30.魏武帝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怎样?

答:“老骥”、“志在千里”以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突出“暮年”、“壮心不已”的进取精神。非常鼓舞人。

例31.唐代诗人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一句诗中使用了两个动词“卷”、“折”,属于哪两种描写方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展开了怎样的奇妙联

想?

答:“卷”字正面描写,“折”字侧面描写,表现了边塞风很大。诗人以春花喻冬雪,由眼前千树万树的雪花联想到春天里盛开的千树万树的梨花,非常新颖,也让人在银白的世界里,似乎感受到春天的暖意。诗人内心的欣喜之情也跃然纸上。

例32.唐代诗人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展现了边关怎样的景象。

答:无边的沙漠上纵横着百丈厚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无光的愁云。

例33.唐代诗人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诗人看着雪地上空留的马蹄印,在想些什么?

答:留白的艺术手法。可能是对朋友的难舍和留恋,也可能是为朋友“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也可能是对自己归期未卜而担忧。

例34.东晋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名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设问。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

例34.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采菊望南山,闲适而随意的生活状态。

例35.东晋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诗中的“真意”指什么?“辨”字又作何解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深沉感情?

答:“真意”指人生之理,“辨”字意思是说出。表达了诗人隐身于外、物我合一的深刻人生感悟。

例36.唐代诗人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什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运用了哪两个典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夸张。写宴会的欢乐场景。“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仕途的艰难。运用了“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边”的典故,写出了诗人希望得到皇帝重用的心情。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反衬了诗人顽强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

例37.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山西村怎样的美景?又让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山环水绕,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美景。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领悟到更新的境界。

例38.唐代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由自己茅屋残破的痛苦,想到寒士的境遇,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袒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

例39.三国曹操的诗歌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怎样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政治抱负?

答: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例40.北宋诗人苏轼的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志向?

答:想要驰聘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志向。

例41.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词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如何?

答:拟人。赋予群峰山峦及黄河的波涛巨浪以人的性格和情态,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潼关雄险的形势,为下文怀古抒情做了艺术铺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