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香道培训、香道入门、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香道培训、香道入门、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香道培训、香道入门、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香道培训、香道入门、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中国香文化

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时间可以追溯到3000年至5000年前。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燔木升烟、告祭天地”;这便是后世祭祀用香的先声。中国品香文化萌发于先秦,成长于汉晋,成熟与隋唐,鼎盛于宋元,传承于明清至今。焚香、点茶、插花、挂画,自北宋以来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和皇室贵族津津乐道的“四般雅事”;成为古代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培训方向

香道师基础技能、香道馆整体规划、陈列设计、人力资源、营销策略、活动策划、运营管理等方面。

课程唯一性

1、世界各国沉香品鉴;

2、4月20日曾登陆国家大剧院的“中国香席”文化解析;

3、自成一派的沉香鉴别、鉴赏方法传授;

4、自成一派的香学体系传播;

5、香道馆的品牌经营管理实战经验传授;

授课老师

江向东

沉香收藏家,博香堂堂主,中国香文化研习班联合创办人、国家CETTIC香道师培训导师。沉香收藏多年,藏有世界各国珍稀天然香材。考察过东南亚多数沉香产区,以及中东地区消费市场,积累许多关于沉香品种、等级与有关药用方面的知识;经过多年与各地沉香业内人士的交流,形成自己独到的对沉香认知的方式。于09年成立博香堂,收藏世界各产地沉香原材、奇楠料、摆件、挂件、雕件以及线香、塔香、盘香、香丸等作品。

罗子杰

香学艺术家、国家CETTIC香道师培训导师、中国香文化研习班创办人、太月香席创始人、北京上诗新月品牌文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期以来从事中国传统香席文化传播,作为中国香文化传播者,建立有公益传播平台“中国香道”,并长期在京城各大会所、俱乐部及数个微信“精英圈子群”进行线上线下香文化内容分享;开设有香文化体验式课程“中国香文化研习班”、“国家CETTIC香道师证书班”及“俱乐部、会所香文化经营战略班”,为全国众多香文化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了长期渐进式学习机会。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俱乐部、会所香文化管理品牌“太月香席”;策划有“五音香”品牌系列,充分将中国古典音乐艺术与中国香文化完满融合,使其行香过程达到听觉、嗅觉、视觉的高度统一;对中国香文化与古典音乐艺术不断探寻和研究。

课程内容概述

1、中国香文化历史发展过程;

2、中国香文化当前现状与当代发展趋势;

3、沉香基础知识普及;

4、沉香的功效与使用;

5、初级识香(四个常见产区沉香的识别)

6、各国著名产区沉香品鉴(每期至少十五款)

7、古法行香流程与基本操作(印香、隔火熏香);

8、香席仪轨与心境;

9、香道馆的规划与经营;

学习周期

每月两期,长期招生;

外阜班:周一至周五(周三休息),每天五节课;

周末班:每周六全天,共计四周;

招生对象及条件

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者及香文化爱好者;

每期人数:8-10人;

报名须知

1、与招生老师联系并填写报名表;

2、提交身份证、学历证书复印件各一份。彩色蓝底免冠照(一寸、两寸)各两

张,同一底版,电子版一份;

报名方法及时间

1、报名方法:请搜“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2、报名考试时间

即日起至每期开班前一天(额满至下期)

考试时间为每期最后一天下午

3、上课地点

北京广渠门内大街90号香道馆

《中国香文化》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香文化》阅读题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1~3题。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曾经,香文化在我国古代十分盛行。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香文化伴随中国人特有的政治观、宗教观、文化观、生活观,融于中国传统的哲学体系之中,已逐步由文化现象上升为文化观念。 从香文化历史发展轨迹看,原始的香文化是“神农尝百草,辨识百草香;先民驱虫疫,屡屡起烟霞”。宋代丁谓所著《天香传》中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说的是用香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用来供奉神明,亦可达到辟秽清洁的目的。我们无法证明史前先民已开始用绿植熏香,但是我们有理由推断,史前先民已开始用绿植熏烟,抗击蚊虫和瘟疫的袭扰。 汉晋时期的香文化是“百姓敬天地,凭香烟缥缈;贵胄玉临风,赖香送温情”。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传入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中国香文化第一次跃进性的发展出现在西汉时期。以汉武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者起了主导作用,王公贵族对香的大力推崇直接带动了对香的使用。但是,香之所以在后世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艺术品质,则应归功于历代文人。从杨庭秀的《焚香诗》中可见文人对香的情意:平生饱食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蒸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隋唐时期的香文化是“三教传天音,把香助冥想;帝王堂前燕,飞羽扬仙烟”。在唐代,对香品的用途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厅堂有堂炉、供炉焚香,卧室有卧炉、熏球焚香,文房有文炉、琴炉焚香,修炼有行炉、压经炉焚香……可以说在唐代已经是专香专用了。正是由于唐代的发展,造就了后来香文化的普及。 宋元明清时期的香文化是“千家香世界,万户尽烟中;天地人三界,无日不缭绕”。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宋代之后,与“焚”香不同,“隔火熏香”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一在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对宋以来的文人来说,香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香也不单单是芳香之物,而已成为怡情、审美、启迪性灵的妙物。 近现代的香文化却是“硝烟乱眯眼,人家尽冷香;一阵香风过,宝鼎又腾烟”,日渐式微。不仅天然香料种类极少,而且谈及香,人们基本上只谈价格、产地、香味,还有人借燃香装点门面,却将香具张冠李戴,种种常识性错误屡犯不止,香文化已成为几近遗失的艺术。错用香具、乱行香礼、漠视香文化,甚至让香文化被商业化引入歧途,长此以往,香文化怎能不走进死胡同?(摘编自《中国香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融于中同传统的哲学体系之中,是香文化由文化现象上升为文化观念的前提。 B.许多上层统治者、部分学者及某些思想流派对香文化的发展都起了不同的推动作用。 C.在我国古代,怡情、审美、启迪性灵是香文化最核心的功效,宋元时期尤为突出。 D.宋代之后,“隔火熏香”的方法替代了“焚”香,组合香具逐渐流行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论述原始的香文化时,先引述相关文献,再进行推断,构成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 B.文章第六段除引述相关文献外,还从用香人群、用香方式、香具等方面对宋元明清香文化加以阐述。 C.文章将近现代香文化和历史上香文化进行对比论述,有力揭示出近现代香文化“日

当代中国香文化的发展状况

当代中国香文化的发展状况 虽然现在的香与香文化还都逊于古代,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多爱香、懂香的人开始致力于对传统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昌盛,中国香文化也必将焕发蓬勃的生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展露出美妙夺人的千年神韵。 晚清以来,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政局的长期不安,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使中国的传统社会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香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 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品”,所以香文化的发展特别需要一个安定繁荣的“盛世”环境,而近现代社会的持续动荡,不仅极大的影响了香料贸易和制香行业的发展;也使人们失去了熏香怡情的闲情逸致。 另一方面,近现代中国在科技、军事上全盘落后于西方世界,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开始广泛接受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潮。而在民族危亡之际所开始的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难免过于偏激,由此而来的矫枉过正的、运动式的批判,使得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被混同于糟粕一并否定了。甚至象净心明志、修身养性这样的观念也被当作消极的态度受到了批判。在这种偏激的反思中,具有鲜明传统特征的香文化受到株连也是必然的事情。 同时,随着文人阶层在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上的嬗变,自魏晋以来长期支持推动着中国香文化发展的文人阶层的力量越来越衰弱。在这种情势下,早已融入了书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渐行渐远,失去了安神养生、美化生活、陶冶性灵的内涵,而主要是作为祭祀仪式被保留在庙宇祭祀之中。 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而现当代以来,化学香精已成为制香的主要原料。 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在19世纪后半期,欧洲就已出现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学香精)。这些化学香精不仅能大致地模拟出绝大多数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价格极其低廉,并能轻易的产生非常浓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添香剂,在制香行业中同样如此。 较之天然香料,采用化学香精制作的香品价格低廉,自然是厂家愿制,商家愿卖,香客愿买。以至于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能见到的绝大多数香品都是这类化学香精香。名为檀香、沉香,其实只是使用了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化学香精。 化学香精与天然香料相比,虽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气更浓,但就香味品质及安神养生、启迪性灵的功能而言,两者却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天然香料被列为上品药材,而作为化学产品的合成香料虽初闻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却有害于健康。而且,

《计算机文化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计算机文化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材料(期末只考前5章) 自行完成《计算机文化基础习题与实验指导》前5章的习题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年,名字叫ENIAC。 2、计算机经过四代的发展,每一代的元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和指令以二进制形式表示。 4、微机系统的组成(见书上第5页图1-1,一定要牢记,可以出很多题目) 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硬盘、调制解调器;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Photoshop、QQ等) 5、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信息,不能写信息。当断电时,其中的信息仍能保留。 随机存储器(RAM)当断电时,其中的信息将随之消失。 6、ASCII码比较大小: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如d>B>6),后面的字母>前面的字母(如d>a) 7、衡量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内存容量、磁盘容量。 8、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计算机程序,病毒的特点:破坏性、潜伏性、传染性、激发性、寄生性(注意:没有“免疫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是软盘和网络。病毒只破坏计算机,对人体没有伤害。 9、Enter:回车键(每按一次,则表示“确定”或者“换行”);Esc:退出全屏、游戏 如何输入@:Shift+2(按住Shift,再按有双字符的键,即可输入该键上方的字符) Capslock:大写锁定键。按下后,Capslock指示灯亮,则可输入大写字母。 10、数据的常用单位有位、字节、字。 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指二进制数的一个位数,单位为bit,称为“比特”; 字节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单位为byte,一个字节等于8位,即1byte=8bit, 字是计算机一次存取、加工、运算和传送的数据长度。计算机字越长,其精度和速度越高。 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yte;即T > G > M > K > B。 11、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育;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技术。 12、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核心,相当于人的大脑,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13、十进制数:有10个数码(0、1、2、3、4、5、6、7、8、9),数字后加D或不加,如10D或10或(10)10

香道文化

香道 目录: 1香道朔源 2香道养神 3古代用途 4香道养生 1香道朔源编辑本段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香的态度: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可以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香道以前的香,是以香味为主要目的的。

五代的罗隐有一首诗写道:“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从刘向、李商隐、李煜、苏轼、黄庭坚到朱熹、文征明、丁渭,历代文人都有大量写香的诗文传世,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历代经典著作都有关于用香的记载。 如苏轼的《和鲁直》、朱熹的《香界》: 《和鲁直》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香界》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其中,黄庭坚总结的香之十德,至今仍被日本香道界奉为圭皋。 我们看到,作为香道文化的学习者,日本早已将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 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品香文化。在南宋初期,日本皇室成员和贵族频频到中国来开展外交活动,带走了完整的茶道典仪,而与茶道一起东渡的就有香事。 后来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品香”风俗,逐渐形成了日本的“香道”。 插花、饮茶、弈棋、熏香等生活艺术都源于中国,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绚丽多彩的篇章,在传入东瀛后,早已成为上流社会及市民阶层都乐于接受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哲学。 但今天,香道和茶道、花道这些纯粹的典雅的生活艺术,它们的面貌对于国人来说却有一种刺痛心灵的陌生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神圣而庄严的文化传承在中国早已逝去。 品香,这种勘验人们学识和觉知的艺术,不是仅仅要求参与者通过嗅觉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而是要达到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目标。

中国香文化与薰得疗法

中国香文化与薰得疗法 我国自古就有薰香。古人懂得薰香具有美容、祛痛、消除疲劳、排解忧郁之功效。有本书叫《拾遗记》,其中就谈到早在春秋时代的燕昭王二年(公元前585年),波弋国曾进贡过“荃芜之香”。不过,在秦汉以前,中国还没有沉香之类的香料传入,当时焚烧的是些兰蕙一类的香草。到了汉武帝时代,岭南逐渐与中原沟通,南方诸郡纷纷奉献珍奇,香料因此传入中原,从此不再仅仅焚烧香草了。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喜好杂薰诸香,坐处余香百日不歇。魏晋时期,香料已成为宫廷及富贵人家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了。可见香料之贵重。到了唐宋以后,关于香品、香事、香料制作、焚香方法等方面的著作也多了起来,遂有“茶经香传”之称,品茗与焚香一起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古时的薰香,主要还是焚香,也就是把香料制成饼块,放在一种特制的香炉内焚烧。《红楼梦》就有“宝鼎茶闲烟尚绿”的描述。后以矮桌置炉,用银叶或云母片制成的浅盘盛香,使香不及火,让香气自然舒缓而无烟燥气,即薰香。薰香不似焚香那么浓烈,却香风袅袅,丝丝入骨。难怪贾宝玉步入秦氏卧房时,被那一丝细细的甜香薰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但这种方法仍免不了有明火与烟气的缺陷,而且香味也有限。法国人在十九世纪末发明了用暗火闷烧精油的办法来薰香,使得薰香之道又上了一个层次,也就是现今的薰香。《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提到的“此系诸名山胜境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为‘群芳髓’。”其实就是精油。 综上所述,薰香的发展大约可分三个阶段。从原料上分,从香草发展到香料,而后又发展到精油;从方法上分,从焚烧发展到用明火薰香,而后又发展到用暗火薰香。这就是薰香的发展简史。

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走着一条不断寻求和探索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遗产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幼儿教育先进的科学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基本内容是伦理道德规范和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主要原则和方法有“蒙以养正”“早喻教”“严慈相济,教爱相辅”“顺其性情,激发兴趣”“量资循序,随其分限所及”“保教并重”。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是在19世纪中叶后逐步从西方引进的。西方幼儿教育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德国宗教改革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而发展的。 中国引进西方幼儿教育,实质上是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条件下形成的幼儿教育。中国之所以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幼儿教育,一方面是由于外国列强的侵入,包括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引进对中国而言是被动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幼儿教育比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更先进、更科学,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幼儿教育可以纠正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弊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引进对中国而言是主动的,反映了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觉醒和“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胸怀和愿望。 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必须不断引进和吸收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闭关自守必然落后。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必然要立足于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创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而又极富民族特色的新文明成果,否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客观规律。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走着一条不断寻求和探索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遗产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幼儿教育先进的科学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实现这种融合,除了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及各民族幼儿教育的先进成果之外,必须更深入、更准确地研究和认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历史遗产。 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传统社会有三大支柱。经济上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社会的农业是土地私有,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交换不发达,科学技术含量较低。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是中央集权,皇权至上,等级分明,血缘纽带紧密,以家族、家庭为社会基本细胞。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强调伦理本位,以德治国,忠孝为本。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大支柱,特别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决定着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原则。 (一)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家庭教育 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的二大支柱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和“国”是合二为一的,“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固定逻辑。家庭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家庭的兴衰主要靠子子孙孙代代相继,家庭教育好坏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家庭的兴衰。因此,家庭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幼儿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也就必然成为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母亲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母亲教子成才的故事,相夫教子也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如:孟母教子,“子不学,断机杼”和“孟母三迁”;欧阳修少时家贫,不能上学读书,其母便亲自教他识字,无钱买纸笔,便用木棍在沙

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统考考试题

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统考考试题(第十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保存新建的演示文稿时,POWERPOINT2003会自动在用户键入的文件名后加扩展名() A..POT B..PSD C. .PPT D. .PPS 2.如果要在已设置编号的幻灯片上显示幻灯片编号,则必须()A.选择“文件”/“页面设置”命令 B.选择“视图”/“页每和页脚”命令 C.选择“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 D.? 选择“插入”/“页码”命令 3.在POWERPOINT2003中,只有在()视图下,“超级连接”功能才起作用。 A.幻灯片放映 B.幻灯片浏览 C.普通 D.? 大纲 4.()是表中唯一标示每一条记录的字段 A.外码 B.主键 C.外键 D.? 关系 5.下列不属于评价传输介质性能指标的是() A.衰减性 B.抗干扰性 C.带宽 D.体积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软件出现漏洞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属于人为威胁 B.由于网络设备老化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属于自然威胁 C.由于网络设备使用场地环境恶劣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属于人为威胁 D.? 由于环境的电磁干扰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属于自然威胁7.以下关于表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单是由表单域组成,表单域是供用户输入信息的对象 B.当用户点击“提交”按钮后,计算机会将表单的数据提交给WEB浏览器 C.没有WEB服务器,表单将无法提交 D.? 表单处理程序可以是网站开发者定义的ISAPI/NSAPI应用程序或脚本等 8.计算机之父是() A.冯·诺伊曼 B.比尔·盖茨

C.巴贝奇 D.? 祖冲之 9.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厦于()在美国哈特福德市建成 A.1964年 B.1994年 C.1974年 D.? 1984年 10.是() A.教育机构网站 B.非盈利机构网站 C.政府机构网站 D.? 商用机构网站 11.在WORD2003中操作的悬挂缩进,其效果是() A.对所有段落的除了第一行外的行缩进一定值 B.对当前段落的除了第一行外的行缩进一定值 C.对所有的段落的所有的行缩进一定值 D.? 对当前段落的所有的行缩进一定值 12.关于EXCEL2003工作簿和工作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XCEL2003中,工作表的数目受可用内存的限制 B.工作表可以单独存盘 C.一个EXCEL2003工作簿只能由三个工作表组成 D.? 工作表需单独打开 13.在EXCEL2003中,设A1单元格值为李明,B2单元格值为89,则在C3单元格输入“=A1&”数学”&B2”,其显示值为() A.李明数学89 B.A1数学B2 C.“李明””数学””89” D.? 李明”数学”89 14.下面的功能中,()属于OFFICE2003在OFFICE97基础上增加的功能A.“即点即输”功能 B.多媒体技术支持 C.模板 D.? “1次复制多次粘贴”功能 15.WORD2003在编辑区中三击鼠标左键操作是用来() A.选中整个文档 B.选中一个段落 C.选中一个单词 D.? 选中一个句子 16.在EXCEL2003中,关于工作表的移动和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移动工作表时,如果另一个工作簿中有工作表与此表同名,则不能完全复制 B.可以将工作表从一个工作簿移动到另一个工作簿 C.在移动和复制工作表的对话框中,选中建立副本,则完成复制操作 D.? 可以将工作表移动和复制到另一个工作簿的任意表之前或最后

基于海丝文化旅游视野的南音与香道表演艺术结合研究

音乐艺术博览基于海丝文化旅游视野的南音与 香道表演艺术结合研究 ■陈月莹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泉州南音学院 摘要:南音与香道是泉州及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的古老艺术,在原有的香道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以南音的“谱”替换原有的古琴曲,将香道与南音两种表演的艺术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在香道表演中融入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南音,将成为一种更加接地气的艺术表演形式,不仅能使南音与香道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推广,为海丝文化旅游提供新的旅游资源,从而产生更大的推广面、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能将南音这一古老文化通过旅游带动推广,使南音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为其提供生存的新空间和发展的新环境。 关键词:海丝文化旅游南音传承香道 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在文化旅游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基础。泉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丝”无疑成为了泉州的又一重要历史名片。2015年,在国家旅游局将该年度确定为“美丽中国—— —丝绸之路旅游年”的背景下,以“海丝”文化为新亮点的福建泉州将迎来一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旅游革命。 一、南音与香道的表演 (一)南音表演 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它起源于泉州,在闽南及港澳台、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2009年10月,泉州南音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泉州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 南音包含三个部分,即“指、谱、曲”。“指”即指套,是由几首有关联、有故事情节的曲子组成的,有唱词,但多用于演奏,通常取最末的几章,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组成的上四管加入嗳仔和小叫、双铃、响盏、四宝等下四管来组成开场的嗳仔指;“谱”为纯器乐曲,又南音四大件加上拍板来演奏,通常用于南音节目结束时的最后一个节目演奏;“曲”也成散曲,有唱词,由南音四大件伴奏,演唱者手持拍板,以古代标准的泉州方言演唱。南音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至今只有南音中保存有汉代相和歌中“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①这一演唱形式。 (二)香道表演 香道是我国汉族人民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使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古老艺术,是我国又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道是香道师通过对香料调配组合后进行涂抹、喷洒或者熏点等操作,并与精心布置的环境、轻柔的香道知识讲解和富有高度艺术性的香道道具等进行有机配合,再一典雅的点香和清丽的闻香手法辅之,使得这些操作所产生的香气和香烟引导香道师和品香人体验安逸、舒适、愉快、兴奋等意境和氛围。 香道表演的传统表演形式有篆香、隔火熏香等形式,在永春的香道表演中,以篆香的表演形式居多。篆香的表演是伴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古琴曲,依次进行理灰、压香灰、打香篆、欣赏香篆、点香、品香的过程。 二、南音与香道的艺术结合 (一)南音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泉州南音发源于泉州,广泛流传与闽南及东南亚地区,在闽南地区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南音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作为闽南人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泉州,除了泉州南乐团在南音艺苑定期举办的南音专场演出,人们聆听南音的场所大多是在泉州遍地开花的茶馆中。泉州的绝大多数茶馆中都有南音的表演,不论是游客还是本地群众,都可以在茶馆中点上一壶清茶,同时欣赏南音表演。这种简单的休闲方式,将南音文化深深的融入闽南人的生活中,并且随着游人的来来往往,带到世界各地。 王珊②在《泉州南音传承现状研究》中提到:“城市群体中的商人、工人、手工业者,以及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皆有大量自发演唱、演奏南音的人群,他们对南音的热爱和熟练程度出乎我们的预料,在泉州开元寺、府文庙附近,笔者还曾数次见到普通市民站在路边自发演唱南音,并有不少群众围观聆听且陶醉其中的场景……而那些为南音事业勤勤恳恳奉献心力的‘弦管忠臣’,甚至那些‘附庸风雅’的南音拥护者,都构成南音在民间传播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不止在泉州,在那些南音传承传播的地区,都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香文化产业日渐规模 中国香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商周时期,焚香祭天的传说就已经出现。到了唐朝,香客、香作坊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并且逐渐形成一大产业。明清之后,更是繁盛,王侯将相焚香祈天,文人骚客焚香怡情。近代,由于国家动乱,香道也因此没落,逐渐无人问津。直至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高涨,香文化又开始逐渐繁盛起来。 2014年7月被正式授予“中国香都”的称号,成为了中国首个国家级制香基地。目前,达埔镇开始挖掘香文化的历史,大力发展香文化产业,并尝试把香、花、茶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文化引入香产业,改变原始的用香方式,并与旅游结合起来,促进香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永春香有着千年的历史底蕴,自中国香都旅游开放以来,达埔各大香业开始依托香道等传统文化特色来宣传永春香文化,特别是彬达香业创建的自己的创意文化园,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三)南音与香道的结合相得益彰 音乐与香文化的结合由来已久,我国自古就有“焚香抚 19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香道师汪红泉 摘要: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中国香文 化传承首先是需要对其历史不断深入的进行研究,并通过有识之士的挖掘、整理、保护基础之上,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员对其传承。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广大民众对“美丽中国”的实现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香文化对人们体验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有着十分重要助推作用。 关键词:中国香文化传承发展助推体验美好生活 正文: 一、中国香文化 1、中国香文化概念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不同香气对人的作用及个人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2、中国香文化历史 香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殷商以至更为遥远的先夏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们已经用燃烧柴木与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诸神。 中国的传统用香历史也可追溯至上古以至远古时期,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陶熏炉等文物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祖们已经开始使用香品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也有了“柴”字,指“手持燃木的祭礼”,堪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释。现有的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如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古代用香有药用、祭祀庆典、薰衣、宴会、考场焚香案、用香木建筑等。秦汉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3、中国传统香文化发展史主要阶段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其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综合历史记载,其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香烟始升:萌发于先秦;博山炉暖:初成于秦汉;香光庄严:成长于六朝;盛世流芳:完备于隋唐;巷陌飘香:鼎盛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论语题解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論語選 一、論語的價值解析與現代意義 論語是記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忠實紀錄,大體包含了孔子一生的思想主張,構成了儒家學說體系的基本框架。其中,教人在家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相敬;在外要對國家忠,對朋友信。如此,由親及疏,由近及遠,從個人、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天下,既講究修己之學,也重視安人之學。從尋常日用生活之間,表達出對安頓人生的高深思維。 論語從東漢後期被正式尊為「經」後,便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把它列為文人士子必讀的「四書」之一,說明了它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雖時隔二千五百多年,社會生活型態有了鉅大的改變,然書中所蘊涵的生活智慧與人文關懷,至今仍有鮮活的生命,及超越時空的永恆價值。 二、孔子生平及思想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年七十三。 孔子先世為商後宋國貴族,父親叔梁紇,是一位大力士,做過陬邑的大夫。母親顏徵在。父親過世時,據說孔子年僅三歲。母寡兒幼,其艱難可想而知。因此孔子很早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他後來自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可見他少年時,為了謀生,不得不做許多雜役粗活。然孔子發憤自學,且學無常師,如論語所記「子入太廟,每事問」之事,便可見他虛心好學的治學態度。 孔子在魯曾任相禮(司儀)、委吏(管理糧倉)、乘田(管理畜養)一類的小吏,魯定公時任中都宰(地方官)、司寇(掌刑罰),因不滿魯國執政者季桓子胡作非為,去而周遊衛、宋、陳、蔡、楚列國,卻不為時君所用。六十八歲時,回到了闊別的魯國,結束了他長達十四年的周遊生活。 從事教育工作,可以說是貫穿於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動。他首開私人講學的風氣,傳說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古文學家說他曾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雖未必完全可信,但他熟悉古代經典, 可能做過某些整理的工作。在他死後,由於弟子的傳播顯揚,形成了儒家學派,對後世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孔子也因而被後代的學者尊奉為「至聖先師」。 孔子的學說「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是溫和的改良主義思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他提出了一個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思想,並以「禮」作為行為的準則;其次,他認為「為政以德」,要以道德教化作為治國的基礎;第三,孔子特別重視教育,除以詩、書、禮、樂教育弟子外,更注重人品的培養。這三方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试题A卷含答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文档中有一个表格,选定列后,单击表格菜单中"删除列"命令后()。 A.表格中的内容全部被删除,但表格还存在 B.表格和内容全部被删除 C.表格被删除,但表格中的内容未被删除 D.表格中插入点所在的列被删除 2. 十进制数8000转换为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A.571(O) B.57100(O) C.175(O) D.17500(O) 3. 下列设备中,既能向主机输入数据又能接受主机输出数据的是()。 A.显示器 B.扫描仪 C.磁盘存储器 D.音响设备 4. 下列操作中,()不能关闭FrontPage应用程序。 A.单击“关闭”按钮 B.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 C.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关闭” D.双击标题栏左边的控制菜单框 5. 在Excel 清单中,()。 A.只能将标题行冻结 B.可以将任意的列或行冻结 C.可以将A列和1、2、3行同时冻结 D.可以将任意的单元格冻结 6. CRT显示器的像素光点直径有多种规格,下列直径中显示质量最好的是()mm。 A.0.39 B.0.33 C.0.31 D.0.28 7. 软盘不加写保护,对它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A.只能读盘,不能写盘 B.只能写盘,不能读盘 C.既能读盘,又能写盘 D.不能读盘,也不能写盘 8. 软件与程序的区别是()。 A.程序价格便宜、软件价格昂贵 B.程序是用户自己编写的,而软件是由厂家提供的 C.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而软件是由机器语言编写的 D.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所需要的所有文档的总称,而程序是软件的一部分 9. 微型计算机中使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属下列计算机应用中的()。

香与中国文化.

香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人大多爱香,不知是时刻不可离的香使中国文人创造了迥异于西 方的文化模式和文艺作品,还是因为文人爱香而促进了香文化的发展, 总之,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独特。它既是文人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一个部分,又作为创作的题材融入了文人的大量作品之中。中国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中,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使人参之不尽、悟之更深的内涵,或许其中也有香的一部分作用。可以说,文人与香有 着不解之缘,中国文化与香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密切而微妙的关系。 6 o1 L' f6 H1 o, y- ?2 {# c 大约魏晋以后,文人的生活中开始有了“香”这样一位雅士相伴。而文人与香的关系在唐宋之际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读书以香为友,独 处以香为伴;衣需香熏,被需香暖;公堂之上以香烘托其庄严,松阁之 下以香装点其儒雅。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导其韵;幽窗破寂,绣阁组欢,香云一炉可畅其神而助其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香何 以为聚?……确乎是书香难分了。难怪明朝的周嘉胄慨叹“香之为用大矣!”$ L* [, ^1 c$ S+ E" g- V 既然案头燃香,自然笔下也要写香。古代文人所写关于香的诗词歌赋不 计其数,名家也比比皆是:刘向、李煜、李商隐、王维、白居易、苏轼、 黄庭坚、李清照、朱熹、文征明、丁渭、曹雪芹……其中的许多作品都极为精彩,如苏轼的《和黄鲁直烧香》、陈去非的《焚香》:+ i# m) }8 n0 x6 B" h% l 《和黄鲁直烧香》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 N% a$ m% t' Q1 H3 S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焚香》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1 C- N( j; P2 W2 i: V0 C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t0 Q$ J( \. @+ @) `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y) }) x# ~3 T; i9 n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Z2 @( d7 \9 m, ` 李清照的很多诗词也都写到香,其中就有千古名作《醉花阴》(词中“瑞脑”即龙脑香;“金兽”即兽形铜香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6 K8 J: x, [7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E# E, p" Z) a0 f5 E+ j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 L! H1 W; L7 J3 z k7 D* q7 O: F6 n 香对文人的意义,明朝屠隆的一段话可算是一个很好的概括:“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 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搨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以 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薰心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显著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1.强调作品的整体意识 对作品整体意识的追求来源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我们祖先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种亲和关系,人们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得到心灵的寄托。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过将个体置于自然环境中,实现个体与自然的融合。 2.强调对作品意境的追求 作品的“意境”就是作品部所蕴藏的象征意义,它透漏出作者的一种情感、人生体验、心的祈求与期盼,是作者心世界的反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意识,使自然万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外界的一事一物,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人的心世界。它从很多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有别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特点,它是具体而抽象的,注重外形表现并富有神韵的,它所表达的信息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二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天道、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三是道与德相统一的特性;四是继承性与代性相统一。 一、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 “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的形成,是由先“百家争鸣”发展的必然结果。 各诸侯国则要求保全江山社樱,不致被别国消灭,并进而要统一天下。为了解决问题,各诸侯国广罗人才,研究对策;具有见识的知识分子,或讲学,培养传治国人才,游说诸侯,并由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以“仁义”治国,以“亲民”、“惟民所止”、“止于至善”为德。道家学说是“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主“爱民治国”、法家则主改革,实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墨家反对说空话,要“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对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百家争鸣”有一个共同点,主“尚贤”、“爱民”,因而都各有自己的先进性。到战国末年,就进人了取、存小异,进行全面总结的阶段,形成了“以民为本”、文道与德 二、以朴素唯物主义的天道、人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系统。Windows剪贴板是________中的一块区域,在计算机内部数据都是以_______ _的形式进行处理的。 2.存储容量单位1GB= KB。 3.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的英语简称为____________。 4.一个IP 地址含________位二进制数,被分成________段。 5.在WORD或EXCEL中,要进行页面设置,都可以在_____________菜单中找到。 6.在WORD中实现两个文件的合并,可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7.EXCEL同时提供了______________和“高级筛选”这两种命令来筛选数据。 8.将工作表Sheet2中A1单元格数据与当前工作表单元格A2中的数据相加,编辑栏中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图方式下能在一屏显示多张幻灯片。 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举出常用的操作系统。 2.如何利用Windows的控制面板进行显示器背景的设置? 3.简述内存储器的组成和各自特点。 4.简单介绍MPC标准。 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第一次使用新安装系统的计算机上的Outlook时需要什么设置?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多媒体 2.LAN、WAN 3.TCP/IP 4、搜索引擎 四、叙述操作题。(共31分) 1.指明下面A、B两个文件夹图标的区别,叙述如何将A文件夹变成像B文件夹一样的图标。(共 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第 1 页共 5 页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 日本“香道(こうどう)”文化融合了美学、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香道”是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文化。它不仅带给修行人味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启迪生活和体味人生的益处,从而实现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的目标。香道彰显了日本人民对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他们对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香道文化在日本的社会生活中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香道文化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哲理和精神内涵。修行人不是简单地将自然界中的香木组织起来,而是通过焚香、闻香和品香来刻画和反映修行人的内心世界,力求实现人与香的对话,进而达到“人香一体”的境界。因此,在香道的创作过程中,要求修行人以崇敬的心情和谦恭诚恳的态度面对香木,领悟人生之道,感悟人生哲理,进而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以达到真正领悟日本香道文化的境界。日本香道不仅向人们展现其独具特色的香味,更体现了一种精神方面的陶冶和修炼。香道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日本人一直认为「香道」的核心不在于“量”,“质”和“德”更值得关注。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则短笺礼赞香木,后经由“一休”和尚宣扬而在日本香道界广泛流传。被称之为“香の十德”。香の十德证明了中日香文化的亲缘关系,同时也揭示了中日两国人民对“香木”喜爱的共同原因。香木主要产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地区。此外,中国的岭南地区也出产一定量的“香木”。据考证,香港的得名,就是因为三四百年前,这里转运和加工东莞的“沈香”而名闻遐迩,故谓之“香港”。无论是焚香、闻香还是品香,“天(てん)、地(ち)、人(じん)三位一体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香道的创作过程中,体现了天地万物和谐共存的理念。同时也向日本人民传达出人伦道德之理念,以共同构筑一个井然有序的礼制社会。 香道文化彰显了日本人民对生命和生活的执著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和生活的超然态度。在焚香、闻香和品香之时, 修行人不仅感受到香的美丽,更领悟到香道文化的精髓,用香道的精神来鞭策、激励人生、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大纲.doc

一、前言 (-)课程性质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我院旅游烹饪学院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必考内容,在专门培养导游人员的专业课程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和骨干性地位。 《导游交化基础知识》是一门系统介绍导游从业人员必备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集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面广、知识点多,涉及多学科的应用性课程,主要山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浙江导游义化基础知识、浙江II城市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三个模块组成,涉及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旅游地理、古典园林、古代建筑、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特产工艺品、诗词楹联游记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通过学习本课程,可熟悉掌握导游所需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园林景观、宗教建筑、饮食物产、旅游文学等知识。引导和培养学生全面理解掌握职业必须的文化基本知识,形成广博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加注重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去,传播中国优秀民族文化,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游客发现美、欣赏美。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旅游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沿革:《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旅游烹饪学院导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全国初级导游资格证三门统考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2002年升设导游专业时,该课程设置为《宗教文化与旅游》、《中国民族民俗与旅游》、《中国古建筑园林与旅游》、《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浙江旅游文化》、《浙江旅游文学》六门课程分开教学,其结果是学生对于《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理论框架和知识构成很难形成明确的整体认识,割裂r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内在联系,有些课程内容存在重复交又现象,导考通过率也不理想。所以课程组经过研讨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整改。 2007学年起,将六门课程整合为《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一门课程,并把其中较重要的中国旅游景观欣赏、杭州乡土旅游、浙江旅游文学、世界遗产欣赏列入专业选修课,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教学,点面结合, 既满足了导游专业学生基本的培养要求,又满足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升的需求。改革以后成效明显, 在2007年导游资格iiF.考试中,本课程通过率约为66. 9%, 2008年导游资格证考试中,本课程通过率达到75.0%, 2009年导游资格i正考试中,本课程通过率达到70.0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