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现代化

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

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

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

行动计划。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

要时刻,xxx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

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

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

展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振兴

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备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同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xxxx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1、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2、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

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3、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4、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xxxx年,初步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艺术教育体系,保证学校艺术教育和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教学水平。5、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重视特殊教育,努力为广大残疾少年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6、继续扩大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规模,促进各民族素质的共同提高。基础教育阶段,要继续办好内地为边疆少数民族举办的教学班(校)。内地高等学校要为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专门人才作出更多贡献。要重视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学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7、建立和完善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依法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到xxxx年在

全国实现文字应用基本规范化。

二、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8、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3年内,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

建设。xxxx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新师资的培养质量。实力较强的高校要在新师资培养及教师培训中

作出贡献。9、重点加强中小学生骨干教师队伍建设。1999年、2000年,在全国选培10万名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巡回讲学、研讨培训和接受外校教师观摩进修等

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10、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2000年前后,要通过提高师生(包括职工)比、分流富余人员等途径,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同时,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

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认真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师范毕业生的定期服务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包括非师范)到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任教,采取定期轮换制度,并享受倾斜政策。

三、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

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1、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

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重视培养高

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从国内外吸引一批能

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按照"选到一

个聘任一个"的原则,国家给予重点资助。12、从1998年起,在全

国高校的重点学科中,设立一批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

聘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进入岗位。13、全国高校以竞争选优方

式分批精选骨干教师,采取国家拨款与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办法增强

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提高科研、教学质量及设备装备水平。从1999年起每年评选百名35岁以下取得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连续5年加大支持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14、高校实行国家

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访问学者制度,实现重点学科的开放效益,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15、进一步提高高校博士生培养质量,

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对

于获奖后留校工作的博士,连续5年支持其科研,教学工作。要稳

妥扩大高校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和规模。16、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除继续派遣短期访问学者外,选拔高级访问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国

外一流大学进行研修交流。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华进行短期讲学

和研究。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四、继续并加快进行"211工程"建设,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

识创新能力17、1995年启动的"211工程",已经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要保证2000年切实

完成"211工程"首期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二期计划,主要用于加

大已立项的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

科18、按照xxx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的精神,"为

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经

过长期的建设和积累,我国少数大学质量较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

学创造了条件。19、一流大学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一流大学

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资金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长年累月辛勤奋斗的结果。因此,办成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

定的历史过程,要经过社会实践的考验。要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对

于若干所高校和有条件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

身学习体系20、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21、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

研网(CERNET)示范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中国

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22、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

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

连接,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2000年,争取使全国农村

绝大多数中小学都能收看教育电视节目。要运用优秀师资力量和

现代教育手段,把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

林牧等地区的教育需求。23、开发高质量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

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24、教育部对

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行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制定全国"现代远

程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按国

际惯例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运行费用实行优惠。25、建立和完善

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依托现代远程教

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实现跨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发挥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不断扩大

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

七、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的发展,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26、高等学校要在国家创新工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技

术开发,围绕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为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

服务。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

中的结合。鼓励企业在高校建立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

高新技术产品。鼓励高校向企业转让技术,企业与高校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27、要创造条件在高校周围,特别是高校

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发挥科技开发"孵化器"的

作用。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

企业。28、高校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培养创造新人才的实践基地,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今后,要组建一批以高校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集团。29、建立健全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保障机制,重点支持包括高校在内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开发活动。尽快组建一批专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允许技术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科技企业上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八、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30、切实落实《高等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规定,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各地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及师资条件的可能,在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前提下,2000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将达到660万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应有较大的增长。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到11%左右。普通高校生师比提高到12:1,独立设置的普通高校平均在校规模达到4000人左右。31、加快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步伐,继续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今后3至5年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32、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对于学历高等职业教育,除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

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简称"三改一补")之外,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不搞新建。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逐步建立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培养农村现代化需求的各种人才。要通过试点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德国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除进入普通高校外,多数应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33、加大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力度要从有利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公平选拔合格人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出发,进行高考科目、内容、方法和制度的改革试点,增加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分量,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和学校特点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的方法和制度。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对高校特困生给予资助,保证经高考录取和已在校的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缀学。国家继续安排资金资助特困生,地方财政和学校相应配套资助。同时,积极开展高校学生贷学金等多种助学制度的试点工作。34、积极推进高校的教学改革。要大力推进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科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继续推进"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改革计划",并建成文、理科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课程

教学基地和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基地。积极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

究生教育,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体系。35、大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

体系改革。推行聘任制,加速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

人员。高校招生计划的扩大要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度挂钩。争取3至五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九、积级

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

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36、依据《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要努力建立符合国情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

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

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和教

材建设规划。依托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职业教育专

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基地。继续实施初中后教育的分流,从

各地实际出发,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努力达到《中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极少数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

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应实行职业技术培训。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各类新就业人员进行时限和形式不同的职业

教育和培训。中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专业和课程和结构,努力在各地

办出一批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职业技术学校。37、成人职业教育要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职业

资格证书制度,采取灵活多种多样的办学形式,使各类再就业工程

服务。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促进

企业、学校与政府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实

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行

业发展趋势,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育、考核、

使用相结合的制度。38、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

农科教相结合各类教育统筹的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

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

中的积极作用。扫盲工作要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切实巩固

脱盲的成效,把脱盲与脱贫结合起来。今后3至5年,使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或肄业生能够在从业前后接受一

定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使一部分人掌握一

两项生产致富的实用技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

康的需要,特别要采取多种教育和培训形式,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

业升级提供充足的、使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十、深化办学体制

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39、认真贯彻国务院对于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今后3至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

资金办的教育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40、社会力量办

学要纳入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轨道。社会力量办学不以营利为

目的,鼓励滚动发展。要完善法规建设,充实学校设置标准,健全管

理体制,加强校容管理,严格财务审计,不断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

鼓励现有学校发挥规模效益。保证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自主

办学的法人地位。41、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在政府教育行政

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试点。基础教育阶段要与改造薄弱学校相结合,

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以地方高校和成人高校为对象,探索多种形式的

办学模式。在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学校产权

必须明晰,国有教育设施不得挪作他用,国有和公有资产不得流失。十一、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切实增加教育的有效投入4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性投资,千方百

计增加教育投入。各级财政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

各项法律规定和政策。特别是要保证做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统计财政

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

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要按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

革和发展纲领》的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例,努力实现4%的目标。逐步提高中央本级和省级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自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

分点,2000年,将此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也应根据各地实际每年提高1至

2个百分点。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通知的通知》(国

办发[1998]23号)的精神,从1998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

财政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

例用于教育。加强对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以确保足额征收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积极支持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的发展,并对其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在中国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的基础上,建立中华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渠道筹集

教育经费。43、加快高校筒子楼建设和危房的改造,争取到2000

年基本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困难,改造后的筒子楼作为高校的公寓和周转用房。44、进一步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在2000年前建设银行基础设施贷款中,安排一部分用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住房建设,以支持利用学校自用土地,加快新建"经济适用型"住房,资金不足部分,应多渠道筹措解决。同时,要继续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安居工程"的建设。45、各级教育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拨款制度,精简机构和冗员,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十二、高举*****的伟大旗帜,加强高校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46、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和

*****为指导,按照xxx同志对全国青年和大学生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时间

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

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教育引导学生鉴定政治信念,加强思想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投身社会时间,自觉艰苦奋斗,立志振兴中华,把培养"四有"

新人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47、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快

*****"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的步伐。要加强"两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研究,把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好。加强"两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思想理论的实效。48、加强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49、加强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在马列主义、*****和*****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研究。要进一步加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设立理论研究和教学优秀成果奖,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促进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转化,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50、高校党组织要切实加强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要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使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 改革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学 年级:2011级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叶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中国本土化、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整体综合式的大型课题。其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l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一、叶澜教授简介 叶澜教授,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等。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义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等职。已出版的专着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撰写并主编的丛书与研究报告有“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系列丛书、《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多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是“新基础教育”的先行者。 二、“新基础教育”提出背景 20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新基础教育”研究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进行研究,在对时代精神深入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理想。“新基础教育”研究正是要为中国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基础教育而研究,在该课题研究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社

面向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

1998年第5期 No.5,1998  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 OF J IA YIN G UN IV ERSIT Y(SOCIAL SCIENCE) 面向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 ○段 杰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在新形势下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契机,并针对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等几个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同时指出人文地理学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迎来新世纪的科学曙光。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发展 基本问题Ξ 一、新形势下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契机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均已达到惊人的地步,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各类学科内涵不断更新,边缘交叉学科不断涌出,各学科的发展都必须日新月异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长期以来,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当今大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桥梁、交汇的作用。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分支,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传统学科中独具一格。而人文地理则是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着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探讨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状况。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表层存在着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探究其间的因果关系,提示其空间分布,以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等,正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人文地理学理应成为研究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的重要学科之一。 研究一门学科的发展是否顺应时代,即要看其基础的进展和研究手段的提高,也要看它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理论体系完善,研究方法先进的学科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且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科自身的发展。当今世界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发展要求人文地理学能为缓解这一矛盾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目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复杂多样,促使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分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也要求人文地理要适应信息社会的综合化要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人文地理学也正在适应时代的要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了几个新的特征: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重视感应与行为的作用,日趋社会化和技术化,定性描述和定理分析相结合等。在此前提下,人文地理学要与自然、经济、社会等学科密切合作,着重研究区域环境保护、人口的合理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开发与整治,乡村发展与城镇化,区域经济分析与决策研究等问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推动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革新。尤其是在协调人地关 Ξ本文于1998年5月4日收到。

最新王月读什么|王月媛:面向21世纪的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1、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因为大家都在讲课程改革,尤其是《规程》出来以后,但是对课程这个名词到底是个什么含义,还不十分清楚。所以我想在谈课程改革之前,首先把要概念弄清楚。 过去我们的大百科词典中解释的课程是科业及其进程。也有些人说课程就是教育内容和安排,也就是幼儿园教语文、算术、美术等和怎么安排这些进度,选了哪些内容。从《规程》颁布至今已有十年了,到今天大家都在改革,现在是不是这样一个概念呢?其实不是,这是狭义的课程论。 那我们今天来理解课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是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全部活动。“有益”就是对幼儿发展有利的,不是有害的,“经验”指的不单单是知识技能,还包括一些体验、一些能力、一些兴趣、态度。“全部活动”的含义不仅仅是上课,还包含日常生活和游戏,幼儿园里大多数时间不是上课而且还有其它的活动。不仅仅指的是显性课程,还包含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写在计划本里的;隐性课程是指环境、材料、师生交往、言传身教,这些都对孩子发展产生影响,不仅是上课对孩子有用,这些东西对孩子发展都有用。孩子怎么发展,就应该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比如发展平衡的动作,就要摆上平衡木,走小路,走高跷等材料,孩子去玩就会发展,这些就是材料对孩子发展的有益价值,因此说全部活动的含义不仅是显性课程,还包括隐性课程。课程不仅仅指的是正规课程,还包含非正规的课程。正规课程是指事先计划好的,非正规课程指的是一些偶发的,随机的教育。比如上观摩课来了好多客人,这就是平时没写在计划本里的,是偶然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利用客人,那就可以随机应变。比如可让孩子到前边来讲故事,可以让孩子给客人讲,让客人来评价。我到美国看到的每个学校、幼儿园、每个班级里都有各个国家的孩子,他们的教师就很注意随机教育。比如班里有个中国孩子说明天是端午节,要在家里过节。教师会说“那你让妈妈准备,咱们一起到幼儿园来过节好吗?”孩子会很高兴地回去跟妈妈说,妈妈就会准备粽子、游戏的材料、一些故事来到幼儿园,这时教师就不带班,由这位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先给他们讲端午节的来历的故事,然后一起玩赛龙舟的游戏,比赛看哪组先到终点,然后发给大家每人一个粽子。这就是随机教育,是计划之外的教育,既然各国的孩子都有,每个孩子过节时都可以请家长来和大家一起过节,也是一种接受多元文化的教育。 第二句话是幼儿园课程是关于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的一个系统。其意思是幼儿园课程指的不仅仅是内容,而首先是目标,然后依据目标来选择内容。哪些内容是能够完成目标的,再来确定形式,什么样的形式能完成目标,因为不同的形式完成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给孩子讲昆虫,可以告诉他一对触角,两对翅,六对足这就是昆虫,教几遍孩子就会记住,但这让孩子记住的只是知识,过些日子也许就会忘了,但要采取另外一种方式,不是教孩子记忆,而是带孩子组织一系列活动,先带他们去捉虫子,孩子就特别高兴,比在幼儿园给他们讲高兴得多,印象很深刻。逮回来以后放在自然角里养着,看看它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等,这样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知道怎样去发现,怎样去观察,怎样去尝试。然后再让孩

2020年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书(最新)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书(最 新) The work plan has clear goals and specific steps to enhance work initiative,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work proceed in an orderly manner.

2020年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书(最新) 20xx年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书(一) 一、指导思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教育,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必须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能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创新……否则将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要以xx大精神和“xxxx”的重要思想及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省市县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广大教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教师七要七不准”、学校制定的“教师师德修养十六条”、“实验中学教师十不准”等,并于期末举行有关以上内容的闭卷考试;组织教师观看《师表风范——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职业道德启思录》和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录像。 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师德系列教育活动。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写好学习心得。学习中要联系学校和个人实际,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学校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不经学校允许擅自收费、随便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的现象。增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师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 “新基础教育”宗旨: 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新基础教育的“新”既表现为理论创新,又体现在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新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基础教育重新奠定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系。 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新基础教育从活动的观点出发,强调通过革新学生浸润其中的以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实践,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 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使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由消极被动的适应

面向21世纪的生物学哲学(一)

面向21世纪的生物学哲学(一) 【正文】 1生物学哲学的再定位 费尔巴哈在谈到哲学的改造时说过:“哲学必须重新与自然科学结合,自然科学必须重新与哲学结合”。这是一种“建立在相互需要和内在必然性上面的结合”。〔1〕自然科学构成了哲学的基础,生物科学是这个基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同所有其他科学一样,生物科学也深深受到哲学的理论思维和方法的影响。生物学哲学作为连结哲学与生物学的桥梁和中介,对二者的重新结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这门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既须以实证科学知识特别是生物科学的知识材料为基础,跟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又要汲取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适应当代哲学变革的需要。 就学科性质而言,一般认为生物学哲学属于科学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所列《自然哲学》条目将关于自然的实际特征问题作为实在来进行考察,并分为物理学哲学和生物学哲学两个部门。不过这里对“自然哲学”一词的使用,有别于以往的传统自然哲学,而是“作为对科学哲学的补充”。如所周知,西方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维也纳学派的创立者M.石里克的自然哲学也是作为一种科学哲学,一种探讨哲理的科学方法。他申明自然哲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自然哲学是一种旨在考察自然定律的意义的活动。在其自然哲学讲稿中关于生物哲学的分析,便是从有机自然现象也一定要由定律来描述这一点出发,来讨论生物学中的机械论与活力论问题。 在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除了一般科学哲学,还兴起了特定学科的科学哲学,自本世纪初以来主要是物理科学哲学。传统的科学哲学带有片面的物理主义倾向,认为运用物理方法能够对这个世界作出绝对完全的描述,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事件均可用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主义最热烈的倡导者、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R.卡尔纳普声言:“如果根据物理语言的普遍性,把物理语言用作科学的系统语言,那么,所有的科学都会成为物理学。……实际上只有一种客体,那就是物理事件。在这物理事件范围内,规律是无所不包的”。〔2〕石里克也同意物理主义的观点,他仅仅基于量的方面的考虑而得出结论:“对于自然哲学而言,有机体不过就是一些特殊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它们被包含在物理世界图像的完美和谐的秩序之中”。〔3〕 传统的科学哲学把研究重点放在物理学的定律和理论上,把它们看作科学的结构和逻辑的范例。之所以这样是有其深远的科学背景的。自牛顿实现了力学中第一次伟大综合,此后,经典物理学的各个分支日趋完善,牛顿的机械纲领左右了近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本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是物理学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也是对科学哲学的有力推动。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H.莱辛巴赫所著《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一书,就是通过对量子力学的科学成果的分析,阐释了他关于知识的性质、客观实在以及因果性等问题的见解。多年来,科学哲学的研究植根于逻辑学、数学及物理学定律,重视对物理理论的分析而忽略了生物学。正如在科学哲学家的视野内,有机生命及其进化只不过是世界科学图景中的一个次要因素;在科学哲学的殿堂中,生物学哲学也是处于比较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这种状况只是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才开始改观。随着分子生物学所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导致了生物学的革命,生命科学作为最激动人心的科学领域跃居到自然科学的前沿,对现代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影响也日益显著。由于引入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现代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得以向微观和宏观层次不断延伸扩大,并愈来愈趋向系统的复杂性,向揭开物质世界最复杂最高级的系统——大脑的奥秘进军。生物学研究的课题愈来愈带有根本性,当今自然科学的研究重点正在转向研究生命本身。对生命现象的深入探索,增强了人们对生物学的哲学兴趣,并促使科学哲学向新的研究方向转变。在这方面,现代综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新基础教育”宗旨: 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新基础教育的“新”既表现为理论创新,又体现在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如 下三个方面: 新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基础教育重新奠定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

21世纪课程发展新方向

21世纪课程发展新方向 培养学生能力是21 世纪课程改革的重大主题。所谓能力(ability),实际上与国际教育中所谈的技能(skill)、素质(quality)和素养(literacy)大致是相通的,它涵盖了诸如价值观、沟通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创造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绝大多数国家都看到了,拥有上述综合性能力的学生才可能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才可能拥有幸福生活,因而将培养综合性能力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方案中,成为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正如美国“21 世纪学习框架”①和新加坡“21 世纪技能框架”②所提出的学习和技能目标,均关注了综合性、全方位技能的培养。而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在逐渐将国家价值观纳入其教育内容及目标。2015 年1 月27 日,英国教育大臣妮基·摩根强调,推动“英国核心价值”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所有学校都应该像提升学术标准一样,加强英国基本价值观培养,让每个孩子懂得英国价值观与学习数学、英语一样重要”。同样,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不同方法将本国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卢旺达教育部长帕帕斯·穆萨福瑞·玛丽木巴表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不含国家价值观的教育没有任何价值。” 2.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笔者在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座谈时,曾谈及“教学改革最大的难点是什么?”难点就“在于以教学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契合点非常难找”,而这却是课程改革走向成功所必须攻克的壁垒。国际教育局报告中则强调教和学应该齐头并进,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所谓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没有教,而是学习与教学要把学习者当作中心,但以往的教学活动比较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程度,明显缺乏对知识以外其他维度学习的重视。事实上,除了基本知识、技能和认知技能的获得外,还应当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权的理解和尊重、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以及学会终身学习与合作等能力的获得。因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使教与学齐头并进、互为补充,是21 世纪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3.构建综合整体的课程框架 整体和综合是课程框架构建的新趋势。所谓整体是要打破原有的分学段设计,将各学段打通进行整体设计,以加强学段间的紧密联系;而综合则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往的课程框架多为分科教学,而现实中用单一的任何一个学科来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用单一的任何一个学科来进行创新也是不可能的,因而构建综合课程框架,进行跨学科课程与教学是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做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 1.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地区,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 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观点一: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观点二: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一个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一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指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观点九:模式问题 我们要警惕模式问题。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改变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这样,你还是把他看成是一个行为者,而不把他看成是思想和行为统一的人。 观点十:课堂操作 在课堂实践中到底应该做什么,这个创造空间应该换个老师,不用做那么细致的规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完全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他的感受、他的想法做起。我们不要给他一个模式,我们是要他有这样的创造的冲动,要他生长出智慧来,要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主动地、自主地创造的人。“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在这里,“新基础教育”的艰难也在这里。

2020年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xx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第7号令),为贯彻 落实教育部《xxxx-xxx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教师司[xxxx]24号《关于支持“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中小学 教师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为目标,以远程培训为手段,充分利 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优势,通过实施远程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探索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新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逐步构建“以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校本培训为基础,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二、工作原则 1.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原则。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市教师培 训中心具体负责整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力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共同负责,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效性原则。按照教育部及省继续教育规定,xxxx至xx年,每位中小学教师应完成不低于240学时的在职非学历进修。各县(市)区、学校应根据本地、本单位教师队伍实际状况,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中小学教师必修、选修课程,进行系统培训,切实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3、创新性原则。坚持以创新求质量,以创新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坚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的规律和特点,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迅速发展。任务与目标: 三、任务与目标 1.建立和完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现代化教师远程教育制 度,积极探索通过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以“xx教师教育网”为载体,形成远程培训、脱产研修、校本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2. 构建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依托,xx市教师 培训中心为主体,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3. 实现共建共享的资源开发体系。“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网”依据国家开发项目和以全国专家为主体,进行国家资源开发,xx市教师培训中心依托我省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省市教研员和中小学一线骨干优秀教师开发地方资源,形成可满足各级、各类教

面向21世纪 刑事司法理念(一)

面向21世纪刑事司法理念(一) 摘要:刑法理念是刑事司法理念不可或缺的内容。面向21世纪的刑事司法理念首先要求对刑法理念进行探讨,这种探讨应立足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这一对范畴,并以此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精神做深入的挖掘。罪刑法定是以形式合理性为其价值取向的,因而应当建立形式合理性的刑法观念。如果不想使罪刑法定原则成为一个口号或标语,就必须注重它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和落实,这就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问题。罪行法定原则的司法化涉及司法体制、司法理念和司法人员的素质等问题,特别是应建立这样的司法理念:罪刑法定原则下形式合理性优于实质合理性。 关键词:刑法理念,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 一、刑事司法理念之重新定位 面向21世纪的刑事司法理念,这个命题本身就蕴涵着这样一个前提,我们传统的刑事司法理念需要转变,这种转变的背景就是法治入宪。法治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从法治概念中可以合乎逻辑地引申出刑事法治的概念。刑事法治是指刑事领域的法治状况。我认为刑事法治是法治的最低限度标准,或者说是法治的底线。因为在一个社会中,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那么这个社会就很难说是一个法治社会。在刑事法治的建设当中,我认为,首先涉及到的是一个刑事法治理念的问题。过去的刑事司法理念是建立在专政的基础之上的,是把打击犯罪作为一个首要的目标来提出的,但在刑事法治的背景下,我们的刑事司法理念需要随之而转变。 首先我从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这样一对范畴谈起。在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当中有一个关键词,这就是合理性。应该说,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都追求合理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合理性又可以分为形式的合理性和实质的合理性,这两种合理性是不同的。形式的合理性是指客观的合理性和手段的合理性;实质的合理性是指主观的合理性和目的的合理性。我们在追求合理性的时候总是想使这两种合理性兼而得之,也就是说既要想获得形式合理性,又要想获得实质合理性,但实质上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对于这种紧张的对立关系,德国著名的学者家马克斯韦伯曾经有一个生动的表述,他说:“法逻辑的抽象的形式主义和通过法来满足的实质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避免的矛盾”。一方面是法的逻辑,另一方面是通过法所满足的实质的价值需求,这两者并不是和谐统一的,往往会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中国古人曾经说过“法有限,情无穷”,因此,很难用有限的法来规范无限的情。这种法的有限性和情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就是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矛盾的前提。在刑法领域也同样存在着法的有限性和情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所谓法的有限性,指的是刑法条文有限,在刑法条文中设置的罪名有限;而所谓情无穷,是指犯罪的现象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在刑法当中规定的犯罪只是我们生活中犯罪现象的一部分,甚至是极少的一部分。 之所以在刑法领域中存在法的有限性和情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第一个原因是刑法的稳定性和犯罪现象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由于刑法关系到公民的生杀予夺,所以它不能朝令夕改,因此,刑法具有稳定性的要求,尽管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同时,犯罪又具有变动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犯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不断的变动当中。这种变动包括两个趋势:一是犯罪化的趋势,即在刑法制定时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还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所以立法者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犯罪规定在刑法当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了犯罪的程度,应当在刑法中规定为犯罪,这样就提出了一种犯罪化的要求。二是非犯罪化的趋势,即在刑法制定时它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并且这种危害性达到了犯罪程度,因此被立法者规定为犯罪。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危害性消失了,不再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罚,这样就提出了非犯罪化的要求。犯罪化和非犯罪化的双向运动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生活发展的永恒过程。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刑法总是

试论面向21世纪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幼儿园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它有自己的课程设置。幼儿园的课程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幼儿园课程方案。课程方案是“课程工作者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教育观、儿童观、学习观、发展观等),对课程的各要素(目标、内容、组织方法、评价等)进行选择而编制成的一份书面计划,用以指导教育教学行动”。 在任何社会里,有关教育的一系列价值取向其实是社会对其未来成员期待的一种折射。因此,要讨论某一社会有关教育的价值取向必先要讨论该社会的特点对社会成员的要求。 一、未来社会的特点 关于未来社会我们可以用信息化、学习化、合作化来形容它的特点。 说它是信息化社会是因为信息在大到国民经济生产、小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谁能够首先获得并有效利用信息,谁将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信息将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说它是学习化社会是因为学习活动将成为伴随人们终身的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每个人都面临着许多新的东西要学习,如果不注意学习,就有可能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说它是合作化社会是因为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交通、媒体的不断发达,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和频繁。任何人想封闭、孤立地生活和工作已经不可能,他必须和别人沟通与合作。也就是说,合作已成为未来社会成员的自身需要。 二、未来社会中的社会成员 在信息化、学习化、合作化社会中,需要的是具有以下特点的社会成员: 1.会学习并且愿意不断学习。 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是旧知识、旧观念不断被淘汰,新知识、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涌现。面对这种情况,每一个人不仅得不断学习,而且必须善于和愿意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和社会保持同步,与社会共同进步。 2.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 未来社会中信息会像海洋一样包围着我们。在这些信息中,有与我们有关的信息,也有与我们无关的信息;有积极的信息,也有消极的信息,甚至有些信息是相互矛盾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一定要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对信息进行必要的选择。 3.更有自主性、主动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发展状态,它给每个人的发展空间和选择机会都比过去更多了,那种一切由国家包起来的情况已经成为不可能重复的过去。人们必须更加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4.更有创造性。 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如果人口的素质和创造性不高,那将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相反,如果我们的国民素质高而且富于创造性,那么,将是极为丰富的人力和智力资源。这种资源一旦利用得当,必将起到深度开发自然资源的作用。沙漠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已经研究出了在沙漠中种植水稻的方法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现在,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几个场合分别强调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足以说明国家正在极为重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问题。 5.有更高的道德水准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未来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人的智慧被充分开发。在人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必须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如果一个人有知识而没有 试论面向21世纪幼儿园课程的 价值取向执笔/徐明 回顾与展望 X Q J Y Y J

面向21世纪的综合课程

面向21世纪的综合课程———谈对科学课程的基本认识 张素娟 (北京教育学院地理系,北京100011)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14卷第3期2000年9月 科学课程,是北京市为了适应21世纪新一代北京人发展的需要,在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设置的综合理科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使科学课程能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培养和造就适应并能推进21世纪北京市社会发展目标的新一代市民,必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及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具体地研究。本文仅对科学课程设置的一些基本思想谈一些初步认识。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往往以教育目的的规定来确定。为了使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能够为未来课程改革奠定基础,课程目标的确定应不仅限于教育目的的规定,而应考虑到教育目的的发展。这是使课程具有前瞻性的前提。科学课程作为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必须为北京市成为21世纪全国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服务,同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特征,使课程发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功能。具体说来就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以培养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教会他们学习为根本目标,同时要体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新一代北京人的内涵。因此,科学课程的“知识系统”是知识、能力、态度的总和,绝不仅仅限于由事实、概念、法则组成的静态知识系统,也不限于以能力和方法论为特征的动态知识系统,除此以外,还应包括人的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人格力量。 那么上述内容是怎样在科学课程的目标中具体体现呢? 按照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我们在设置的科学课程目标“(1)使学生具备21世纪北京市公民需要的先进的、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中,通过“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界存在、运动、变化、演化及物质、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并知道运用这些知识改造自然的基本途径,了解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活动和研究的过程”等具体目标,使科学课程具备“科学知识”的素养。在“(2)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中,通过“掌握准确地运用科学语言描述与表达、计算、绘制和运用图表、实验、演示、调查等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科学活动的一般程序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原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目标,使科学课程具备“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的素养。在“(3)使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中,通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尊重科学的态度、培养克服困难、不怕艰辛、勇于创新的意志”等具体目标,使科学课程具备“科学品质”和“科学意志识”的素养。而在上述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通过(1)中“了解有关科学与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知识”,(2)中“培养创造性意识和思维能力;科学合作、参与科学决策的能力”,(3)中“形成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生产、生产服务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具体目标,使科学课程体现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素质和能力的新人的内涵。 二、科学课程的内容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已引起教育观念的更新。我们已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改革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体现上述思想的科学课程从内容

教育部长详解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长详解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 以下是关于教育部长详解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详细介绍了3月3日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新一轮《行动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一计划是教育系统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蓝图。为什么要制定新一轮《行动计划》?周济说,温家宝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这充分表明,实施新一轮《行动计划》应是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新一轮《行动计划》,是在1998——2002年顺利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证明,每五年制定一个行动计划的做法,非常切合教育工作实际,能充分体现新一届政府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 ·

才强国战略上的意图,为教育多办实事。周济说,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实施新一轮《行动计划》,我们要深刻思考教育与现代化的三个方面重要关系:首先,要深刻思考教育发展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困难是人多,最大的优势也是人多,这是一个突出矛盾,矛盾转变是有条件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教育。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次,要深刻思考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面旗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始终是教育系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再次,要深刻思考教育体制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发展教育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要始终摆在公共行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公平,履行促进教育发展的职责。怎样实施新一轮《行动计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