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基本介绍

所谓“有效教学”,这是一个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强调的是三个要素,首先是有效果,就是学生把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懂了,学会了。也就是说我们在评价一节课的时候,应把着眼点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放在教师身上,既不要单纯的看教师的讲解多么博大精深,也不要单纯的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多么条分缕析,更不能单纯的看教学方法多么新颖别致,而要着重看学生到底有多大收获。这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评价的观念和评价标准所发生的根本转变。以前有的教师总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夸夸其谈地喧宾夺主,有些公开课或示范课总出现带有弄虚作假性质的花样翻新,这都是因为教学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标准出现了偏颇。我们说,任何不管学生实际收获的教学,不论是在课改的背景下,还是在常态的教学中,也无论样式上怎样“新颖”或“创新”,都是失败的。成效才是衡量效果最准确的量化标尺。

其次是有效率,就是让绝大多数或者全体学生都学懂了、学会了。“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由于中高考升学导向的问题,致使有些学校在教学上只关注尖子生,只关注高分段,这就导致了对教学效率的忽视。准确一点说,就是对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忽视。这些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反正升不了重

点。而我们所以强调要搞有效教学,目的就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目的就是要有效转化学困生,有效转化临界生,有效转化瘸腿生,让“优生更优,中等更强,后进赶上”。在操作的层面,我们今后衡量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生的成绩,不应该单纯用平均分或者排名次的办法,而要重点权衡其提升的幅度,要考核其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真正面向全体,才能兼顾上中下,从而实现在每一个层面上都有效率。

最后是有效益,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尽可能少的投入以及学生尽可能轻的负担便达到了上述效果和效率。这一点,应该说是从中央到地方,三番五次大声呼吁必须彻底解决然而至今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学生负担过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教学层面说,主要是一些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习题、测验题的编制等研究的不深入、不到位,从而导致教学无效或低效。在这种情况下,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不得不拼时间、拼题海。这些高消耗、低效率的作法,必须在有效教学的深入实施中加以认真的解决。

提出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新课程改革自2005年已经全面推行,新课改对教师将是一次彻底的洗礼,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将改变我们的教育思想和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教学。

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校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尽人意,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还不够强。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名

称大家都知道,但对课程改革怎么改,课堂教学怎么上还是一片茫然。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状况。我们做了一个测试,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课能有二分之一的学生听讲就不错了,在二分之一听讲的学生中有记住教师讲课内容二分之一的就不错了,在二分之一能记住教师讲课的内容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的不足二分之一。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大约在八分之一左右,效率是很低的。存在着不少的课堂教学方法呆板陈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低微的现象。或表面、片面理解课改理念,致使课堂教学华而不实、热而乏效的状况。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很多教师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很茫然,对课程改革的实质并不清楚,一面抱怨课程的空洞,一面按老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低效的教学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恰逢此时,上级教育部门大力推行有效教学,为我校这一问题的带来了解决良策。学校认真研读有效教学相关理论,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标准》,从实际出发,打造高效活力课堂,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实施能力。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因素。即:学生投入、教学投入以及社会文化影响,可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这几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生投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是学生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因素,包括学生倾向性(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类型、对科目的认知基础)和学生原有动机(学生受家庭影响对学习的一种认识,区别于课堂中所激发的那种动机)。学生投入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所以可以被看成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较为稳定的因素,但并不是说是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加以影响的。例如学生在某一节课的学习能力倾向往往受到原有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强烈影响,但是就任何一个特定的课程来说,学生的变量可以认为是固定的。

教学投入是师生投入在教学中的时间、精力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总和。教学投入是教学的可变因素,也是调控教学的内在因素。教学投入包括教学设计、应有教学时间以及教学评价。教学投入对教学的影响可以通过两种与时间相关的变量为中介:教学效率和有效教学时间。科学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时间安排以及正确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会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是公众性的事业,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社会、社区、政策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学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可行的。这是影响有效教学的外在因素,也是现代教育强调人的社会性、主体性价值的体现。

有效教学的各种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运作的过程。要使各个因素处于最佳运作状态,发挥整体效能,就要研究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核心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那么如何做到教学效益最大化呢?

1、教学目标有效——科学简明。教学目标是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比如教学目标高、多、空,显然是难以完成的,只有明确、具体、科学简明、切实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学容量有效——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环节的学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哪些内容要重点讲,哪些内容可以不讲,但所讲的一切都要为教学目标服

务,教者不能随心所欲。

3、训练定点有效——突出重点。教学中,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解、示范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心中有数。分清主次,层次清楚,才能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学方式有效——选择恰当。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难异程度及学生的个别差异等情况,科学、切实、灵活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

5、教学过程有效——充分展开。有效教学目标是基础,关键还看怎样有效实施,教学效果来源于教学过程。首先要要进行有效讲授,重点、难点、易混淆点要讲清、讲细。有效知识点要进行有教学专业性的有效讲授,精心设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导入和导出。引导学生去追踪悬念,形成求知氛围。通过对知识点的有效讲授,逐步将课堂推向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高潮。其次要进行有效提问,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多么珍贵,提问要做到避免“是”、“非”的简单回答,体现问题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步步设问,提问和解答相结合。通过有效提问,收集学生的有效反馈信息,及时总结分析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再次要做到有效倾听,在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共同学习和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善于同学生进行情景转化和情境共存,注重情感交流。

6、教学时间有效——恰到好处。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理念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二、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

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五、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选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是综合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实施有效教学,就要发挥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学投入这一可变因素的作用。所以,研究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就要在树立现代教学效率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有效教学时间,完善有效教学的评价制度,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树立现代教学效率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调控着教学行为。要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就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效率观、评价观、教学过程观。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看,最主要最直接的是树立现代教学效率观。

科学的教学效率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想基础。现代教学效率观是指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

在现代社会,“效率至上”、“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师生的教学效率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效率既要反映教师教的效率,又要反映学生学的效率。教师不仅自己必须有强烈的效率意识,还要帮助学生增强效率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求知的主动性,并能配合教师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反对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强调吃苦耐劳,不讲学习效率;只看教师教了什么,不问学生学了什么的观点。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师要教得轻松,学生要学得愉快,并能学有所得。

(二)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创设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教学媒体和创设教学反馈机制等一系列策略、方法、步骤。正确的设计思路和科学的设计方法,对建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一要创设良好教学情景;二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其中师生两大主体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三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四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过程,即如何进行具体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有如媒介的作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将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

1、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有效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平等是指在教与学上没有尊卑、高低之分;和谐是指师生情感的沟通和融洽。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可见,

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情景,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同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调控和制止学生的不良心理行为;二是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那么,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水道渠成。

2、研究教与学关系,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两大主体,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要把受教育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作用。这里所说的主体参与,不仅是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参加合作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指通过连续的、经过阶梯向前推进的、递进式的参与学习活动,由初级水平不间断地发展到高级水平,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其推进能否成功,关键是科学地重组教材、设计,使受教育者置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位置。所谓的“主体位置”,不是摆脱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作用(教师主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在学习中与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体参与必须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体参与的强弱决定着主体性发展的水平。二是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这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三是承认、尊重、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直觉等非理性因素来塑造主体人格。四是有发展主体的时间和条件。

3、研究教学目标,强化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强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目标不明确,

重点不突出,教师却在枝节上大讲特讲,造成无意义的知识重复和遗漏,是导致课堂教学低效高耗的一个直接原因。制定教学目标,要遵循系统论、控制论的科学原理,整体把握,统筹安排,要在深刻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列出学科知识体系,制定出学科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章节,每一课时,形成学科“目标群”。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教学活动是否与目标和谐一致,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统一协调教与学的矛盾关系,矫正与目标的偏差,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4、研究教学过程,注重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只有强化教法、学法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一是要体现师生的双主体作用;二要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三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彻底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打天下的窘况,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科学化;四要综合应用讲解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五要体现教学效益,实现少时低耗、高效优质。

教学方法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开展学法指导,要坚持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要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有效引入课堂,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学有法,学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师生要及时总结,积极探索,重视教法、学法的创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三)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由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所以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教学的效率越高。我们把取得有效收获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有效教学时间”,把教师和学生投入在课堂中的时间总量称为“应有教学时间”,课堂教学的量化公式: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 应有教学时间×100%。有效教学时间是学生实际花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更多的受学生控制,主要是教学质量和教学设计的结果。现代对有效教学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

效果和他实际花在任务上的时间是有明确联系的。如果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是100%。事实上这不可能,因为课堂上还存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教学时间的耗费。因此,教学要尽量减少、进而排除无效或负效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入手,加强课堂管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定时实施,按时完成,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拖堂现象,减少课堂无效教学时间的花费,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之路。目前,课堂教学的严重问题是:师、生双方占有时间比例的严重失衡。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所以必须合理确定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比例安排。把被教师强占的时间夺回来,还给学生,把学生从“灌”、“抱”、“喂”中解放出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的时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参与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完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有效教学评价应是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的统一,是综合内外各种因素而不仅是对课堂教学标准进行评价的统一,是综合考察学生知识增长,能力发展,个性、情感培养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评价以考分为唯一标准,以考试为唯一方式。其带来的弊病已使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大打折扣,导致教学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所以必须注重评价方式的灵活性,体现素质教育管理开放性的格局。

1、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评,不仅消除学生由他人评价引起的极度焦虑,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对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生活的能力的培养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因此,教学评价,应将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并且把评价和自我评价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学质量的评价要在教学活动的准备、起始、进行和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采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对教与学持续地作出预测、指导、诊断和判定。因此,单靠历来沿用的单元测验是不够的,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调整并丰富调整结构。让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3、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意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运用,特别应重视定性方法的运用。近几年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强调评价过程中的人文因素,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交流。定性评价有利于评价者明确地肯定成绩,清楚地说明问题,指出改进与努力的方向。常见的定性评价方式是评语评价。

4、注重知识与态度、情感目标相结合。以往在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时,较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而对学生的态度、情感目标的达成度重视不够,这样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一是导致教师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习兴趣的培养。二是导致教师过分注重当前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三是使得教师不注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影响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5、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有效教学的标准不能拘泥于单纯的课堂教学的范畴,它不仅取决于是否遵循了那些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艺术性,而且还要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和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与社会和文化的因素集合起来。所以,要优化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的育人环境。家长和社区应成为素质教育的支持者,努力配合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了优化的育人环境,学生走到哪里都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加强学生与社区、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师生间互动,并以班级的社会结构及学校机构为基础的一个积极、互动的知识建构的过程。

有效教学实施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三是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四是反思少。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

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1、课前的有效准备。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2、课堂的有效组织。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

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3、课后的有效练习。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提升三种教学能力。

1、课堂调控能力。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2、信息反馈能力。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3、评价指引能力。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 摘要: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模式的创新,混合式教学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延续性创新的新思路。基于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界定,文章将掌握学习理论、首要教学原理、深度学习理论和主动学习理论作为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构建了ADDIE 教学设计模型,阐释了混合式课程的教学设计,并对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师生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指引及经验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ADDIE 进入21 世纪以来,在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交融共生中,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席卷世界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以OCW计划为代表的开放课件项目和视频公开课的融合创新,最终质变为在线教育大规模变革的引爆点——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2012 年起,短短3年多时间内,众多研究者和实践者从起初对MOOC引起的“一场数字海啸”的惊呼到基于“问题视角”对MOOC热冷思考的迅速转变,最终促使在线教育 “后MOOC时代”的新型在线课程学习模式——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腾空而出。SPOC 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本校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为主,将MOOC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资源或嵌入或引用的“相交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实践方式,并由此引发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教育技术学的以往研究中,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是与混合式教学最为相近的表述,如余胜泉等、张其亮等众多研究者在使用Blending Learning这一名词时,将混合式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直接等同;Singh等在对混合式学习进行界定时,连续用5个“适当的”,强调其目标是取得最优化的学习结果,将混合式学习的关注点聚焦于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混合式学习不同的是,混合式教学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出发,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基于上述对混合式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本研究认为:混合式教学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媒体技术,提供与适当的学习环境相契合的资源和活动,让适当的学生形成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一、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 面向全体学生的掌握学习理论 起源于工厂标准化、流水线式生产思想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标准化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媒体以及标准化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实现标准化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被迫选择以中等水平的学生群体作为参照,开展教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和教学评价等活动,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之间出现学习差异和成绩分化的现象。学生成绩分化的正态分布曲线反过来继续强化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 A.墨翟 B、孔子 C、董仲舒 D.朱熹3.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4.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A.杜威 B.加德纳 C.布卢姆 D.布鲁纳 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 A面向全体学生 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7.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使少数有特长的学生能得到尽快的发展 B使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达到合格标准 C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D使全体学生的素质达到较高水平 8.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9.多元智能理论的创立者是() A冯恩洪 B孙晓云 C布鲁纳 D加德纳 10.教育部在()颁布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1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12.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 A. 整体性 B.独特性 C. 稳定性 D.社会性 13. 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教师的社会地位 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本身的素质 14.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15.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奥苏柏尔 D、加德纳 16.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迁移 B.定势 C. 功能固定 D.原型启发1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A ) A、线性B、正弦曲线C、倒U曲线D、因果 18.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9.自信与自卑、大方与羞怯、认真与马虎,指的是人的()。 A、气质 B、性格 C、态度 D、能力 20、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 A.外部 B、成就C.交往D.任务 21、学生的阅读、计算、写作、观察一种()技能。 A、动作 B、智力 C、一般 D、特殊 22、生活中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 A.感知B.理解C.迁移D.应用 23、教师要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经常化,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 A、观察 B、训练 C、模仿 D、习惯培养 24、对学习材料适当重复能使信息得以记忆与保持,其学习策略是()。 A、练习 B、精加工 C、组织 D、复习 25.创造力的两个最本质的特征是()。 A、独创性和灵活性 B、流畅性和精密性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讲授教学的理论基础-参考模板

讲授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联系。 2、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外部条件: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已有认知结构中有与新知识相联系的适当知识,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3、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以定论的形式传授个学生,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以有组织、有意义的方式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主要适用于有意义的言语学习。 4、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者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这要看学习时所处的条件而定,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样是值得推崇的。 5、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策略是适当利用相关的包摄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材料就是“组织者”。 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 1 / 2

二、加涅的九段教学事件 教学事件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1、引起注意接受神经冲动的模式 2、告诉目标激活监控程序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从长时记忆提取原有知识进入工作记忆 4、呈现刺激材料形成选择性知觉 5、提供学习指导进行语义编码(以利于记忆和提取) 6、诱发学习表现激活反应组织 7、提供反馈建立强化 8、评价表现激活提取和促成强化 9、刺进记忆和迁移为提取提供线索和策略 三、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 1、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 2、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 3、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掌握学习的教学程序: 1、定向 2、新授 3、评价 4、矫正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层教学理论基础和特点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來看,个性差异是分层教学的研究依据;从教育学研究来看,因材施教其理论基础。尽管二者的理论说法不同,但不论是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分层教学,它们的论点实质是一样的。分层教学又名分层递进教学法、层次教学法等。总的来看,分层教学大致有以下几种概念类别:第一种是指有选择性的教学方式。陈树逸提出“分层教学”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对学生所提的学习要求也相应有差异;进而采取有差异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提高与发展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在分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适合的教学方式,而应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差异,努力探索更合适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第二种是将分层教学看做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关于“分层教学”,马双来认为教师应在心里将班级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不同层次。充分兼顾到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同一教学内容的讲授。相应的教学广度和深度也应合理区别。即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区别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智力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提升,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第三种是将分层教学看做每个学生得到各自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何明提出:“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

到最优发展的教学组织模式。”第四种是将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家张大均提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学生各方面的特质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应该使不同的学生有课程选择的自由,主动获得发展。在当前班级人数相对较多的班级授课制国情下,面向差异的主要教学方法即分层教学。”尽管各方人士对分层教学的教学理念都有着自己见解,但是他们都意在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区别的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分层教学既含有教学思想,也体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创新,更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展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有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师和学生是分层教学最直接的实践者,其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对分层教学有了理性的认识,分层教学才会实现良性和谐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家、心理学家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普遍认为个体存在差异性,对每个孩子的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尽管班级授课制下的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年龄特征,但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差异比较大,再加上遗传、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天赋、气质和性格、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与班级授课制运用的统一教材,统一大纲这一现实矛盾,教育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劳凯声认为“因材施教是为了解决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矛盾而提出的”。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 论的理论基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引言 所谓课程与教学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领域。考察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实际上是要确定课程与教学知识的外部界线、明确与课程与教学最相关的和最有效的信息源有哪些。换言之,是要确定课程的基础学科有哪些。然而,仅仅考察这些基础学科是不够的,我们还需了解这些基础学科与课程的关系,以及对课程的实际含义。 对于课程的基础应包括哪些领域,各人看法不一,提法也不同。 例如,美国学者泰勒认为,课程目标的来源是: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坦纳夫妇(D.and L.Tanner)及塞勒等人(J. Saylor et al.)主张,一种有效的课程的基础是:社会、学习者、知识。 英国学者劳顿等人和澳大利亚学者史密斯与洛瓦特(D. Smith and T.Lovat)则明确主张以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为课程的基础学科。 台湾学者黄炳煌认为,课程理论之基础为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知识之结构。但他同时也承认,“知识之性质与哲学领域中的认识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把两者并在一起讨论,在理论上亦无不可。” 看来,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三大基础(或基础学科)是大家比较公认的。事实上,每一个课程工作者不论持什么观点,也不论他自己意识到没有,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概念、观点和方法等来充实自己的课程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课程实践。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几乎涉及全部知识领域,这里主要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三种,即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它们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并继续产生着作用。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每一种课程理论和实践都隐含着某种哲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知识论方面的假设。因为不论我们如何看待课程,它总是与知识的性质及其传递有关。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学生怎样才能最佳地学习课程应由谁来控制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一个人的知识观有关。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问题是人的问题、知识问题和价值问题。因而.课程与教学的理论问题与改革实践,需要获取哲学理性的支撑。关于人的哲学、关于知识的哲学、关于价值的哲学,成为每个课程与教学工作者难以回避的基本问题。 (一)历史的考察 1.萌芽时期的哲学基础。 在萌芽时期,课程与教学论还未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但在教育理论中已经涉及到“教学什么”和“怎样教学”的问题。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和古代今国的孔孟时代。 苏格拉底是在批判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概念论哲学的。知识问题和道德问题是他的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他指责自然哲学家们“完全不管人事,而对天上的事情加以猜测”,认为人们研究那种“人根本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极其愚蠢的。他主张“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他研究虔诚、适合、公益、明智、刚毅、怯懦、治国之本等问题,因而在“教学什么”问题上,他

教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学部分考试要点一】 一、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 2、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四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⑴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②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③教育具有原始性。 ⑵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⑶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⑷现代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930年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二、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1、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主要是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上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教育学部分考试要点二】 五、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 1、教育制度: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2、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旧中国:

讲授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

讲授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 人们对讲授法最普遍的印象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往往会在课堂上持续几十分钟,这也是讲授法最经常引起置疑、招致批评的原因所在。杜威的指责便十分具有代表性:“一切都是为…静听'准备的,因为仅仅学习书本上的课文不过是另外一种…静听',静听的态度是被动的,吸收的”。 杜威的看法并不正确,在静听中,学生的态度并不是“被动”的,而是“静”而不静,恰恰是很“动”很“动”的。当教师运用讲授法时,并不是向容器中灌水,在学生静听的外表之下,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努力,是大脑深层能动、紧张、丰富的建构过程。其实,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在指斥讲授法是灌输、被动的同时,无意之中恰恰真的将学生当做“容器”、当做“白板”了,似乎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是不能思考,不发生智力活动的。至于那些教室里的白日梦、神游,是不能全部归咎于讲授法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及其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还是机械的,并不决定于教学或学习的方式,而决定于是否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讲授法从来就是任何教学法体系的核心,看来以后也有可能是这样,因为它是传授大量知识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接受学习虽然从现象方面看比发现学习简单一些,但令人奇怪的是,它在发展上出现较晚,尤其是它的高级的和纯言语的形式更是如此,它需要较高的认知的成熟水平。在这种场合下,智力越成熟,就越有可能采取较简单而更有效的认知活动方式来获得知识。”儿童在进入学校后,发现学习的优先地位逐渐让位于接受学习,随着他们心理、智力和语言的成熟,接受学习的地位也就日益强化。“即使在小学时期,独立发现对于直觉理解来说并不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它也没有必要成为教学法的一个例行的部分。因为每一个小学教师都知道,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即使没有任何问题解决的经验或发现的经验——如果有可以利用的必需的具体经验作为支柱的话,或许是课堂学习的最常见的形式。”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的心理基础是比发现学习更高级的认知水平,这种学习是自觉的,是通过语言并且脱离具体的对象和情境进行的活动。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观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其人其事】 泰勒(Ralph Tyler,1902年生),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其关于课程基本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阐述的泰勒原理也被公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课程研究范式,因此泰勒是课程论成为专门、独立学科时期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1902年生于芝加哥,1921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教。1923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康茨、贾德和查特斯。 ?后来在多所大学任教,时间最长的是芝加哥大学。 ?1953年在斯坦福大学成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1967年退休。 ?泰勒作为一名教师,桃李满天下:塔巴、施瓦布、比彻姆、古德莱得、布卢姆和克龙巴赫等。 ?泰勒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待人诚恳,深得人们仰慕。 ?“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就是不断地试图使自己变得更富有人情、更善于学习、更有助于他人,以及与别人一起形成一种尊重每个人的潜力、不贪图他人为自 己服务的社会”。——泰勒 ?“我只不过是把大家正在做的事情组合在一起罢了”。——泰勒 ?泰勒作为一名学者,成就非凡,被誉为“现代评价之父”、“现代课程论之父”。 【背景介绍】 1、社会背景 1929年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工人失业率剧增,劳动力市场上难有中学生的一席之地。据统计,1930年,成年人中有25%失业,而青少年几乎100%无法找到工作。这样,大批青少年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又回到学校注册。据统计,在1910年美国14-17岁年龄组中只有不到17%的人读高中,而到了1930年,这个年龄组中则有51%升入高中。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社会上闯荡,他们并不打算将来升大学。而在事实上,当时美国几乎所有高中的课程都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尽管实际上只有1/6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大学深造。 2、理论背景 泰勒从本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桑戴克、贾德和波特等人的学说中寻找理论依据;从现代课程理论先驱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和查特斯《课程编制》的研究成果中继承有用部分;接受了系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并创造性地将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课程理论,具有心理学基础。 3、实践背景 1930年,进步教育协会在年会上决定,要从根本上对美国中学课程进行尝试性的改革研究,1931年成立“学校与学院关系协调委员会”,300所大学和学院愿意参加此项研究。1933年,进步教育协会选取30所高中参加实验研究,这些高中级有机会自由编制课程,又同时不影响部分学生升入大学。300所大学和学院对参加实验研究中学的毕业生不进行入学考试,而是根据校长推荐和学校成绩记录。1934-1942年对30所实验中学进行的实验研究

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一、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力图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阐述:课标规定,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线索”,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材中的地位分析: 《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那么,我就把这一课的核心定位为隋唐的科举制“分科考试、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特点在隋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及深远的影响。原因是,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非常深远;其优点和先进性在隋唐表现的非常突出,它与以后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有很大的区别,它也为隋唐特别是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本课教材是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创立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我准备通过科举考试的整个过程来整合课本中的三个子目录。突出隋唐科举制的对士人、对统治者、对社会、对文化教育的作用以及对世界文化制度的影响,做到论从史出。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前,我准备对两个不同层次的授课班级(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计见附件一。对调查结果的预计: 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中国封建社会任用官吏的办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明确、不系统。可能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了解古代帝王是怎样任用人才,但是对选拔人才、官吏的过程不甚了解。 学生的兴奋点可能有:科举考试是如何进行的,如考什么,如何考等这些细节上的问题。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科举制是一项制度,学生对其理解和认识以及评价会有一些难度。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 本教学设计按照“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进行。大致为:“情境创设——亲历体验——提出问题——互动探究——反馈交流——感悟内化”,它是体验、探究、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四)教学平台准备 信息技术融入历史学科教学:多媒体课件《科举制的创立》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隋朝以前选拔官吏的办法,并与隋朝的科举制进行比较,分析科举制的优点。对隋统一国家的知识分析,明白隋创立科举制的原因。 2、通过分析、讲授、体验科举考试过程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进一步提高从图片、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科举考试过程,来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归纳、比较、置疑、探究的方法,感知科举制创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 2、通过对时事的关注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埋下了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伏笔,引导学生做深入思考。 3、通过对史料创造性编辑,把科举制产生的原因编辑成一封大家看起来比较亲切的信件,进行分析。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内容简介 该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及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所著。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他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又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这本他在1949年出版的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书中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达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本书原为泰勒授课时使用的讲义,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开始的,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 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 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 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 本书一共5章,前四章分别针对这四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学校教育人员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 二、主要内容 1.第一章 在第一章中,作者回答了他的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如何寻找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目标以及如何编写教育目标。 首先作者提出问题,教育目标是什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不清,不易操作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从研究学习者本身、研究当代校外生活、从学科专家的建议三个方面来寻找教育目标。 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就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包括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为了找到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找出学生的现状。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距就是需要。如果想要调查学生的需要,我们需要去学校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健康、直接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休闲生活等方面。然后将这些信息与一些理想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根据差距找出教育目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这是因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还需要拟定一份学生兴趣的研究计划,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搜集数据。但是单靠收集数据并不能自动地确定教育目标,这里面存在着种种困难和多种可能性。为了更好的诠释数据,就需要我们熟悉学生群体的资料,尽量全面地解释清楚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中得到教育目标。 我们还需要从当代生活的研究中寻找教育目标。斯宾塞所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篇论文中也是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找出适合时代的教育目标。从当代生活中获得教育目标是有其逻辑的:1.因为当代生活复杂多变,我们的学生可能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学习那些50年前重要,而现在不需要的事物。例如现在的学生不需要学习怎样使用过时的计算机编程语言,那既浪费时间也不实用。2.与学习迁移理论有关,当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时的情境相似时,他更有可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且,他更容易发觉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相似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学习时提供更多的实例,使他能在日后有更多运用这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注,比罗马的昆体良《论演 说家的教育》早300年。其主要思想有:“不陵节而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 “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做中学”,开启现代教育派。 5.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6. 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分别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8. 教育的概念:广义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为思想道德教育。 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11.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环境决定 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中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背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18.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 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9.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 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 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 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种强制性教育。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 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

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 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