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

毛概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

毛概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
毛概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

毛概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

————————————————————————————————作者:————————————————————————————————日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核论文

论文题目: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小组组长: 魏观义学号: 1

论文小组成员:曹刚学号: 1

洪刚?学号:1

郭路江学号:1

王飞文学号: 1

赖玮桦学号: 1

院别、班级: 10数(4)

指导教师:欧阳瑞珍

2012-5-2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方针。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局面,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自我和谐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每个特征之间都彼此连接,彼此依存,它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它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所以它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在这方面,我们党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一是尊重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会成员做到和谐相处,各得其所是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和谐相处是各得其所的结果。“和谐相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从外延来讲,和谐相处主要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的和谐相处,人和组织的和谐相处,人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相处。而人和人的和谐相处,又主要包括党和人民的和谐相处、干部和群众的和谐相处、党员干部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代际之间的和

谐相处等。这里,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根本,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基础。从内涵来讲,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即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和而不同即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即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

三、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状

(1)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的成绩

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最早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来,到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趋于成熟,它作为执政党的五种能力之一提出来,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容,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建设和谐社会既是党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希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明确的社会形态,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既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个美丽的标签。它的具体定义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2)现阶段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虽然取得不少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既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个美丽的标签。它的具体定义就是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

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当前出现的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问题;二是体制改革过程中因体制、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问题;三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因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而带来的问题。总的来看,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对当前社会形势的一个基本估计。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现阶段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引发的问题与体制转轨中体制机制不完善造成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积累的问题与新产生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利益矛盾问题和思想认识差异问题交织在一起,官僚主义、工作方法不当造成的问题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引发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挫伤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五、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青少年团体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所以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大学生又应该如何通过自身行动来构建和谐社会呢?首先,我们要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我们不少大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错误的思想:

1 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怎么说呢?当代大学生大多数

赞成或接受马克思主义人生理想,但也有的人内心认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生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只是表面的赞同,也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把它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还有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这很容易就造成拜金主义。还有一些大学生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思想已经不再积极,并在上进了。

2.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的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却还有一部分的存在。由于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膨胀,而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凡事只要不伤害自己的就行了,也不会去管它是不是有损社会集体的利益。

3.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的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少数学生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甚至打架、斗殴、偷窃、赌博,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这些事件层出不穷。大家应该知道只有更好的培养道德素质,大学生才能做得更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4. 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也不会顾及家庭状况,挥金如土,产生糜烂的生活思想,这是十分可怕的。?大学生要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思想,克服以上的问题。凡事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主,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思想品德的修行,做到德智并行。将所学到的知识要运用到实际中去,真正的明白所学的知识,以马克思主义来武装自己。只有从思想提高才能更好的在行动上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校园做起,而构建和谐校园又要从自身做起。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不将社会的不良风气带进校园,可以参加一些校园的公益团体,不仅可以服务于校园也可以服务于社会。而爱护卫生保护环境等良好的习惯不仅要在校园做到还有将这种习惯感染到社会上去,如果我们能从自己做好,当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而构建和谐社会也会变得更容易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学习。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我们才能拥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术,从而完善和发展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响应祖国的号召,自觉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当中。

参考文献:《人民日报》《邓小平理论概论》《论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路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胡锦涛,中共十七大报告.

2007, 北京: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