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研究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研究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研究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研究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14T09:11:31.2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作者:崔秀[导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对传统职业教育形成强烈冲击摘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对传统职业教育形成强烈冲击,高职教育发展在2019年面临激烈变革,挑战和机遇并存。“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目前中高职教育衔接最有效的方式,根据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探索差异化的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基于此,对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创业教育;课程融合

引言

当前,我国已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性阶段。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助推器。2015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走向纵深。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中职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烈

虽然创新创业理念很早就在我国提出,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意见和鼓励政策,但是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而言,他们由于年龄层次较低,知识基础和功底比较差,一是没有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二是没有开展创新创业的主动意识,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过早形成和培育这种意识,加上课程方面设置都是理论知识学习,学生没有过多的兴趣,因此没有对这方面的深层认识,创新创业的意识不明显。

(二)中职教师对创业教育有较高的认同度,但支撑力量不足

调查表明,88.10%的中职教师认为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很有必要,可以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活力,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仍有4.76%的学校认为创业教育不适合在中职学校开展,理由是学生年龄小,阅历浅;

7.14%的学校对创业教育表示担忧,认为中职学生在创业各方面条件不足,但若学生创业学校也会大力支持。

二、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策略

(一)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

招生基础不一样,人生目标不一样。改革现有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次教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模式。调研发现,来自中职的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较好,自我控制力很强,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有部分学生希望早日学会一门技术可以就业。因此,在分层次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志愿选择,进行班级组合,可分为普通高职深造班、技能比赛班和创新创业班。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普通高职深造班,在完成原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深度和难度,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深造,对接专本衔接、专升本、专插本和自考本科,提升学生学历层次和就业层次;技能比赛班主要针对技能突出的同学,尤其在手脑配合协调、心灵手巧天赋方面更优秀的学生,在完成原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技能大赛模块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市、省、国家级的比赛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创新创业班主要针对创新意识强、创业意愿强的学生,在完成原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思维和创业实务的知识模块,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班级制订有差异的教学计划,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当以学生的素质成长和技能提升为中心制订教学计划,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学计划的制订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际学习情况,采取不同教学计划,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学习目标设置也应当有所差异,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更好地践行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质量。中职教育有鲜明的职业属性和社会功能,即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由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转变为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把“要饭碗”变成“造饭碗”,实现中职生就业有门,创业有路。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就业率不断攀升,但是就业质量却不高,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以及面对风险、评估风险的能力,这些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有利于深化中职学校综合改革,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在中职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时代之必需,发展之要务。以“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加强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业园区、师资队伍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是推进中职学校改革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以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为切入点,完善创业教育手段

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官方主办的赛事,并以此为切入点,使得师生了解创新创业,发现创业机会,理顺创业思路,制定创业计划,训练创业能力。同时,开设创业训练课程,举办创业教育沙龙,创业成功人士分享经验等多种手段,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创业项目的选择不一定要“高大上”,可以中职师生的专业特色和实践能力为依托,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如财务外包,汽车维修,电商客服,餐饮服务,物流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技能型项目领域,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适切性和成功率。结束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需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重点解决结构性就业的问题。新的时代、新的状态,创新创业是关键,必将大有可为。因此未来的创业应更关注其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

[1]赵文慧,刘钦凤.基于创新创业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青春岁月,2019(07):128.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申报指南 (1)

附件5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 申报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61号)的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高等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现将2016年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评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对象为省内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二)团队应由5名及以上专兼职教师组成,以创新创业教研室、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实验室)、创业实践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园、创业园)等为建设单位,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孵化教育课程、投资融资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等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优良的教学业绩,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三)团队应是“双师”结构,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并且建有专兼结合的保障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赴企业一线挂职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及项目开发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完成的协同育人机制。 (四)团队带头人应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建设,坚持在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教师只能担任一个团队的带头人。 (五)团队带头人及成员应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六)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七)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培训、对社会人员进行创业指导服务等,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范围和名额 本次拟评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5个,每个高校推荐上报1个团队参加评选。 被评为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每个团队给予4万元建设经费支持。

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年02期(1月)摘要:随着新经济时代快速发展,就 业岗位供不应求,社会急需创新创业型人 才。为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高校促进“双 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已成为 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 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我 国在融合过程中存在脱节现象、缺乏专业 师资等问题;提出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 系、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队伍、建 立创新创业平台等措施与保障制度,从而 促使“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形成高效的 衔接机制。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 业综合素质及创新型能力为目标,不仅在 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更要 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对于有创业意识及正 在创业的团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 技能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实用性教 育与专业教育有所不同,导致了传统的专 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分离。因此如何融 合不同性质的两种教育、培育开创型人才 是各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 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经调查显示,当今高校大学生普遍 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追其根源 在于创新创业教育并未有效融入到专业 教育中。一方面,从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 育实施的形式来说,大多仅是通过竞赛 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但更需要 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 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贯 穿始终,培养创造型人才去解决实际问 题。另一方面,在学生教育中融入创新创 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专业教育的教学。因此,两者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求自19世纪以来,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专业教育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政治经济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大量需求创新创业型的人才。若毕业生从求职者的角色转变为创业者,则可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从而缓解岗位稀缺、就业难的问题。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应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制度管理等多方面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形式,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为社会输送具备专业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学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在高校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下,学生大都仅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和简单操作的层面。而随着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生在校学习的技能已落后于社会。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各个高校要将“双创”教育紧密结合到专业中去,改革新的教育理念,以符合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要求,实现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融合中存在脱节现象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仍处于初期,没有完备的课程体系,部分高校选择开展选修课程并分管于就业指导下,与专业教学联系少之又少,由此便与专业课程的教育产生脱节。在专业课程中高校虽添加了创新创业的理念,但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进度、解决期末成绩考核的通过率等问题,从而缺少实践课程的设置,使专业教育偏离创新创业教育。(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今各个高校开始重视起创新创业教育,但在高校中的实施推行并没有看到显著效果,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较强,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与促进者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有创新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为学生服务。目前来说任课教师授课形式单一乏味、缺少社会阅历、对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与思考,所以对学生的教育只停在了纸上谈兵的阶段。(三)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部门协同存在问题首先,两者分管于不同的部门,专业教育由教务处负责,创业教育由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负责。由于不同部门教学管理的方式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便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其次,部分高校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归属于职业规划的范畴内,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中并未结合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两者也就尚未得到有效的衔接与融合。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大学的专业发展课及选修课大多以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的融合姻韩雪亭王金荣 162

创新创业课程大纲(定稿)

铜仁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创业教育 总学时:36 适用专业:各专业 层次:大二 课程归口:就业与创业教研室 制定日期:2013年1月12日《创新创业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创业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适用对象:学院全日制各专业大二学生 使用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贵州省教育厅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版。 《创业与创新管理》李时椿、常建坤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课是全日制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共 36学时、2学分。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课程要求与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重点提供创业模拟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创业信息资源等。 3、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席卷全球的创业浪潮

创新创业实施与方案 (新)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草稿)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河南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关精神,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院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丰富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等三大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建设、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三、推进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全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牵头,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科研外事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设备处、各系部共同参与,创委会下设办公室,挂在招生就业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各系部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系部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总支、行政、团总支负责人及部分教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对学有专长,有科技发明兴趣的大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从指导教师、场所、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内指导教师队伍。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转向、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校内指导教师队伍。支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作文文档.docx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开发背景 教育部2015年底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 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 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创 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调研基本情况 2014 年,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创 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该课程列入“安全防范技术”等部分 ? R档难⌒藿萄Ъ苹?,进行试点式教学; 2015 年,我院在对试点教学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创新 创业教育》课程向全院学生进行普及,要求将其纳入专业教学计 划的编订。 目前,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要求,我院已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并对个别创业项目进行了前期辅 导、孵化等全程跟踪。后续,我们还将针对有明显创业意向的学 生及项目进行结合专业的专项辅导。 三、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我院课程开发情况介绍: 2016 年 10 月,我院根据四川省教 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建设工作的

要求,正式启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立项的申报建设工 作。经课程开发团队的一致努力、专家评审、教育厅审定,获批 立项成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建设期五年, 同时在线开放课程,并作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建设。获 批立项的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同时纳入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团队人员的一致努力,我院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以下成绩: 1.成立创新创业部门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关国家的发展大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指导此项工作,有利于统一全校的思想及协调全校资源,能够最 大限度地汇聚力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我院以学院党委书记 为首、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院系负责人共同组成,从顶层设计 入手来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从学校层面开始推动此项改革。 2.建立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新创业中心 为最大限度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组建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创新创业中心是在四川安防职业教育联盟体系之下建立起 来的一个外向型项目孵化机构。通过创新创业中心的培育,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积极开办网店、公司等。其中:安防专业毕业生自 主创业成立公司17 家;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在获得盈利后又基于 自愿原则反哺创新创业中心,中心把这部分资金专门设立为“安

本科阶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

本科阶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 张文秀 沈阳城市学院 摘要:探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是大学学习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创新意识、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介绍沈阳城市学院实训教学中心如何努力践行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教学改革;应用型;创新能力 一、新时代下本科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1.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 要培养高水平人才,首要的就是要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只有把握好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才能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使原有专业得以升级,新专业得以建设。教学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教学内容的支撑,对此,必须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容带入到课堂内外的实践中,在真实的操作演练中得到对知识点的透彻理解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2.推动“应用型”课程革命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有部分课程被淘汰,但新的教学模式仍在探索中,并没有在全国各院校、所有专业、所有课程中得到推广和实施,而想要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大力推进“应用型”课程革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参与式教学靠近,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岗位能力要求引入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作实务,将课堂转变为工作场地,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以快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加强软硬件投入 软硬件投入的力度关乎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资金的拨付、硬件设备的配置、院校的鼎力支持、教师及学生精力上的投入都对此项改革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国家、院校、教师乃至学生都应该尽可能的投入进来,尤其是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探究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上,以更快、更精准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者:张卫民,蒋宏达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第1期 张卫民蒋宏达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通过谋划构建双创教育体系,推进双创课程开发实施,系统开展双创教育研训, 建设双创基地拓展孵化,组织比赛提升双创水平,服务社会开展双创实战等措施,结合专业, 关注生活,联系生产,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结合最为紧 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2017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将“培 植双创意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列入培养要求。近年来,我市职业 教育紧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实施“两创”文化进校园工程,在探索构建学校创新创业教 育新机制,营造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职教内涵发展,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 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谋划构建双创教育体系 围绕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一个目标,兼顾普及和提升两个层面,遵循结合专业、关注生活、 联系生产的三项原则,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思维、知识、技能的四项教育内容,探索“学、做、结、研、创”五条途径,提供“师资、课程、基地、合作、活动、资源”六大保障,系统 推进构建了具有我市特色的“123456”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机制。相关经验做法在2013年全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作了交流,并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作专题展示。 二、推进双创课程开发实施 将“创新教育教程”和“创业教育教程”列入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 教育,同时组织教师根据区域校本实际,开发了“一技行天下:衢州市优秀中职毕业生的多彩 人生”、“中职学校创新创业经典案例选编”、“电子商务创业实战教程”、“互联网+特产营销”、“我要当老板”等多门校本课程,供学生拓展选修。由于特色鲜明,实效性强,课程用 书还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中职课改校本选修教材、浙江省中职课改省级示范校本选修教材和浙江 省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指定教材。 三、系统开展双创教育研训 成立全市创新创业教研大组,每年组织创新教育研训活动开展问题研究,提升双创教育质 量内涵。“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市重点课题一等奖,“实践创业教育:提升中职聋生的就业力”获市一等奖,“中职电子商务创业实战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获全国电 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政府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建设双创基地拓展孵化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个高校都开创了相关的课程以供学生学习,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不够深入、创业实践不够深入、创业教育教师资源缺乏等原因的存在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实施难以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本文将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升这两者之间融合程度的具体措施。 1融合現状分析 (一)两种课程之间没有形成有机融合 上文中已经提到,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这也就导致了具体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大部分的院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视作大学生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一部分,进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由于大部分学校都采用了大课的形式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这也就导致了相关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针对性是非常不足的。不能根据不同专业的特性来进行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深度自然难以保证。 (二)创业实践不够深入 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业实践的能力,但根据现状来看,大部分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内容过多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少。虽然部分高校能够通过创业大赛等活动的举办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此类活动实战性的体现依然是非常不足的,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因为高校内部教学时长、教学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高校都不能有效的将创业实战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进而导致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求相关教师能在创业实践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但由于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行业的了解并不多,这部分教师就只能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不得不从其他院系转调教师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显然,这部分教师是难以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的。 2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融合深度的措施 (一)结合理论与实践构建新的教学考核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 一、教学目标 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二、教学原则 (一)面向全体。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 (二)注重引导。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分类施教。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模和办学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特别是学生创业需求,分类开展创业教育教学。 (四)结合专业。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样化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 (五)强化实践。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创业实践,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 (一)教授创业知识。 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涉及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政策法规、新企业开办与管理,以及社会创业的理论和方法。 (二)锻炼创业能力。 通过创业教育教学,系统培养学生整合创业资源、设计创业计划以及创办和

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适时采取行动的创业能力。 (三)培养创业精神。 通过创业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挑战自我、承受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合作的职业操守,以及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课堂教学。 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环节,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体验参与为主的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课外活动。 充分整合校内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讲座、创业训练、创业模拟、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创办并参加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活动。 (三)社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依托校企联盟、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等,开展学习参观、市场调查、项目设计、成果转化、企业创办等创业实践活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较短,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缺乏本土的创业案例,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课程设计思路、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标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构建;思考 一、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培养模式。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都离不开高等教育。所以,高校是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不仅传承、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新技术、新文化、新知识方面都起到了引领带头和示范作用。 (二)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指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期衡量人才重要标准,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创新教育,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重要途径。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是突出“以学生为本”,提高创业就业成功率的要求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然而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的焦点和难点,从国家到学校都在努力寻找促进就业的良方,而创业无疑是一条重要出路,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不足1%,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全程教育与模块化相结合 2010年5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教材建设、实习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根据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参考相关院校的教学经验,考虑到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要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达到实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的四个模块: 1.创新创业理论模块:主要是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创新创业教育启蒙阶段,应结合入学教育,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快速完成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哈工大本〔2015〕531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印发创新创业教育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系)、部、处、直属单位: 现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12月1日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2015年12月2日印发—2—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黑龙江省《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黑政发〔2015〕1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二)基本要求 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我校教育综合改革 —3—

的突破口,作为“十三五”期间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 (三)总体目标 2015年起全面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全面健全融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平台基地、支持保障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完善文化引领和指导帮扶,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涌现大批优秀的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师资水平 1.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哈工大“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采取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增强广大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明确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责任,加大对教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在自己科研和创新创业的同时,基于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创新创业,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理论、环境、需求和政策等的研究,编写教材和发表论文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成果。—4—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就业指导,创业,研究,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本文简介: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是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要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转变观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本文内容: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是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要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转变观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大学生的就业一直是政府与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能给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求职与创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学生个体有着自身特点,就业模式也与一般高校有所不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就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高职院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体系,因此,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建设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课程重视不够,指导与服务不连贯。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属于必修课,基本上是在毕业前一年开设,课时数的分配和其他专业课比相对较少。所以,一学期十几个课时的学习达不到学生和教学需要的效果,且还包含就业和创业两部分的内容,课时量无法满足需求。2.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多层面的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方面都显得过于老化,与现实社会脱轨。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指导简历制作,如何写求职信,就业与创业政策的分析等,缺乏全面与现实接轨的指导与服务。指导内容也泛泛而谈,并没有实现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学生从课程中没有

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以专业教育为主,具备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随着国际局势以及时代变化,标准化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创新的思维、开放的头脑并将专业技术完善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势在必行。创新创业教育要在专业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2021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为载体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它更重要的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实践活动必备的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重视创业人格的形成与培养。 专业教育即各个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划分各类学科和专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教学安排和设立专业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各类高质量专业型人才,学生同时进行专业模块化学习,形成个人擅长的一种教育形式。 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2.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我国面对国际局势、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专业教育培养的以应试和就业为主的大学毕业生大多缺乏理性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人格更是没有形成,导致其不能胜任社会所需岗位,不能给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得不到提升。2021年1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课程》创业项目计划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课程》 创业计划书 企业名称阿姨美化店 创业者 日期 2016.12.03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手机 传真 电子 ********qq.

一、企业概况 主要经营围: 楼宇清洁,小区绿化整洁与设计,家居清洁整理,家居务摆设,大型场所绿化整洁与设计,学生宿舍务整理等。 企业类型: □生产制造□零售□批发■服务□农业 □新型产业□传统产业□其他 二、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 以往的相关经验(包括时间) 1.在校期间,做过许多次的兼职 2.2015年6月,曾在茶餐厅任服务员 2016年1月,在超市任打称员 2016年4月-5月,在某教育机构任家教辅导员 2016年7月,在工厂里任普工 教育背景,所学习的相关课程(包括时间) 2015年9月,就读于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9月-1月,学习人力资源概论,管理学原理, 2016年3月-7月,学习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实务,职业生涯规划2016年9月-1月,学习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招聘与录用 三、市场评估 目标顾客描述: 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与舒适,忙碌一天后疲

劳地回到家里,看到整洁明亮的家,舒适的感觉随之而来疲劳感也会少一半。 我们的目标客户主要为大学生、普通工薪族、80、90后年轻小资、普通家庭、家庭主妇、小型小区、各种公司与工厂。 市场的容量或本企业预计市场占有率 一般请的起家政的都是大户家庭,而我们公司面向的普通大众,我们针对不同客户设计不同的套餐来满足她们的需求,并且价格方面符合他们的薪资水平。我们公司的家政服务相当于平价家政,相信这方面会受平民大众的喜欢。 市场容量的变化趋势: 对于消费而言,拥有平民化的家政会觉得少了一份负担,一旦开始觉得满意,便会逐渐不再浪费时间在家务上,并且觉得我们服务好值得信赖的话,便会成为我们的长期用户。同时,我们服务方面是围绕美的方面进行的,比如,清洁家居环境后还会对屋里家具物件进行设计与摆设,相当于进行了一场简单的室设计,使家里不仅整洁还更具美感。若做的好,客源方面便会比较稳定。 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对于其他家政、清洁公司,他们有属于自己一套成熟的服务体系,并且有许多的固定客源,家政服务主要为长期的家政,一般工作年资长信赖感较强,清洁公司业务宽阔,除了家庭保洁一系列详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

附件7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61号)精神,全面深化我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宣传推广创新创业好经验好做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条件 (一)顶层设计。制定并报备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及“十三五”规划中列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关内容,并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政策和举措;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 (二)管理机制。落实了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负责制,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建立了教务部门牵

头,就业指导、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将创新创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有创新创业服务专门机构。 (三)课程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通识性创新创业公共课和具有行业特点、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并纳入了学分管理;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选课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教学效果良好;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组织编写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材。 (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小班额教学覆盖面广,学生受益面大;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等。 (五)实践训练。建设了能够集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基本覆盖相关专业学生;校内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结合学科专业实际,依托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建设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举办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设计等专题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效果明显。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摘要:以生物学、药学、医学、化学、工程学等优势交叉学科资源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生物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及创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从而构建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结合、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衔接的新体系,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生物制药;人才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经济办学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和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以生物学、药学、医学、化学、工程学等优势交叉学科资源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生物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及创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从而构建了生物学与药学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结合、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衔接的新体系,提升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2014年“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入选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候选项目。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 1.建立“三个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实践证明,生物制药创新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规律:一是要强化学科交叉。坚持学研结合、学产结合、上下游结合的原则,调整学生知识结构,强化生物、医药、化工、信息等多学科交叉,拓宽专业口径,提升与开发其发展潜质。二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并与生物医药产业及生物制药重大攻关课题的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产品研发、技术转化和创业管理能力。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适应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实践教育体系与方法,加强学生应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按照“学科交叉、共建共享、模块设课、分类培养、教研贯通”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教学、科研及社会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建立融业务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生产为一体的“三个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生物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与管理、创业与经营等的高层次人才。

创业资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试题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试题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 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并建立教务部门牵头的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休学创业,通过保留学(课程)籍,降低学业风险,减轻家长负担,给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一 个历练和发展机会。 【标准表述】 [意义] 一是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在每年的社会就业总人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无疑又会迎来一个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了能否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一个风 向标。 允许、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味着大学生多了

一条人生之路的选择。从此,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学业进度。尤其是对于那些具备创业精神,又能碰到创业机会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制度充满人性化,能让他们发挥特长,抓住机遇,却没有后顾之忧。对于没有创业兴趣和特长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制度能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曙光。 二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允许、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许多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能够让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则有利于他们尽早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为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允许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休学创业的,甚至可以没有理由的休学出去旅行、修炼。比如乔布斯就是休学了出去游玩,他跑到印度修炼,结果把事情想通了回来创造了苹果。当然,我们不可能奢望那些提前创业的大学生都像乔布斯这样,但乔布斯则是一个很成功的典范。 三是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允许、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允许、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上明显不足。俞敏洪等教育专家曾公开讲,我国的大学教育理论严重脱离现实,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这个现象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允许、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能使大学生真正有机会融入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