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

一·内涵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二·提出背景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课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步骤的重大举措。在教育研究中,我国许多学者早先也多使用学习化社会的概念,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这个问题。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笔者以为,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方向、本质一致,是同一个社会形态或社会阶段两个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表示彻底通透之意;“型”者形状、形态、框架、格局之谓也,表示基本总体之意。笔者认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构想似更为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当然,学习化社会始终仍然是教育(乃至社会)改革发展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

三·最早提出

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四·措施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特征。每个公民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在学习型社会,学习是人们的强烈愿望和实际社会的“第一需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同时,国家也要为人们的学习提供物质条件和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每个公民随时随地地接受教育。

五·意义

(1)繁荣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加快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2)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利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主创新能力,使得文化发展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六·要求

1 发达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条件。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以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为基础的。传统的社会虽然也需要学习,但这些新的潮流出

现以后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就必须在信息网络建设和知识传播条件上进行投入,具备基本的“学习型”基础。

2 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等等。如何保障这种全方位的学习呢?这需要一种开放和互动的有效机制。所谓开放,就是保证有充分的信息流入本组织和社会,有知识的自由传播和创新;所谓互动,就是在开放的基础上实现组织或社会内部以及同外部在学习上充分地互相促进,同时把学习纳入工作和生活程序,使之互相促进。

3 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实际上,人力资源同学习型社会是逻辑地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人的素质是诸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并使之得到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人的能力;二是通过一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手段,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利用。第四,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氛围。缺少充分的创新动力和缺乏追求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必须要有激励人们创新的体制和氛围,以使从事创新活动的人能够得到相应的利益和获得尊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第五,不断超越原有的观念和结构。每一种社会都有其相应的观念和意识。在学习型社会里,人们在观念上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善于与时俱进。每个人都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观念,在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不断超越自己。

七·特点

1、学习由不甚被重视状态提升到支配生活的地位;

2、学习由阶段性转变为全程性;

3、学习由自在性转化为自为性;

4、学习由非经济性转变为经济的直接动力;

5、学习由注重经验型转向促进创新性。

八·如何建立

1、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2、活到老、学到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九·在党和国家的的哪些重要文件中提及

1·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口号,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之后,一个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的活动便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

2·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当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时,明确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胡锦涛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

繁荣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加快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主创新能力,使得文化发展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

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材料二: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他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材料三: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2000年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材料四: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实际上提出了到下个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大“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展开,是原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具体化。按照新的“三步走”战略规划,进入小康生活后的战略规划,将分2010年、2020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这是

2019年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总结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2639732.html,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2019年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总结 2019年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总结一年来,我乡遵照县委十五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依据《X县干部学现代管理知识2019-2019年五年规划》和《X县干部学现代管理知识2019年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开展了干部学现代管理、职工学岗位技能、农民学实用技术、居民学文明礼仪和全民学YYY的“五学活动”,在全乡营造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学习活动初见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学习活动总结如下:一、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着力推进学习不断深入。 1、组建组织机构,落实主抓责任。在县委召开建设学习型社会动员会后,乡上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书记任组长,由副乡长、党政办主任任副组长,财政所、农林水牧中心、文化广电中心、妇联会、司法、教育专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学习型社会领导组织。领导组织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并抽调专人办公。各村、各单位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以正式文件上报下发。明确了责任人,乡、村单位都有学习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会议和工作安排部署汇会,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2、深入宣传动员,营造学习氛围。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明确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我们做了扎实的部署安排:一是层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县委《决定》精神。在年初干部作风纪律整顿会,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主要内容,2月28日召开了乡、村、组三级干部参加的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动员会,各村在今年第一个民主议事日和党员承诺大会上就开展建设学习

加快发展继续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市长专题研究班开班 2012年4月23日上午,由中组部、教育部、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专题研究班在国家行政学院隆重开班。袁贵仁部长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为专题研究班致辞。鲁昕副部长为专题研究班作首场专题报告。 袁贵仁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此次专题研究班是近年来由中组部和教育部组织的主要面向政府(也包括部分大型企业)负责同志的以继续教育为主题的首个培训班。目的就是要推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继续教育,切实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到2020年实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 袁贵仁部长强调,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两个服务,一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一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构成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加上继续教育,构成终身教育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教育改革有序推进,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教育公平迈出巨大步伐。 袁贵仁部长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

教育活动。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任何人都不可能只靠年轻时接受的学校教育来支撑一辈子。相对于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目前还比较薄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去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刘延东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袁贵仁部长强调,发展继续教育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和统筹,需要各部门、行业企业和全社会广泛参与,需要动员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我们要树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和全面发展的观念,推动面向社区、农村、中西部和民族地区继续教育的大力发展,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不断扩大,推动相关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和经费投入的进一步落实,为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周文彰副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举办本次专题研究班的重要 意义和有关安排,要求各位学员珍惜培训机会,认真把握培训要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集中精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讨交流,使参加研究班的过程真正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成为交流情况、分享经验的过程,成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过程。 专题研究班开办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李建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班级:2011级思政行知班 姓名:武佳琦 学号:2011041682

【教材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框题一共有两目内容: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介绍我国总体小康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我国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不足,展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第二目: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介绍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要求,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进城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总体小康的不足是我们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动力,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关键的部分。根据课程标准,本框题阐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是全书的核心,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本教材中有着重要地位,且对我们的经济生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因此,本框题可以说是新教材的教育目的和归宿。 【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比较强,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归纳和总结,但是理论框架内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已有所理解,而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学生对此有兴趣,有学习动力。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以及平时对时政的关注,学生已经能了解到小康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也感受到了小康生活的幸福,并且知道了今天的小康生活的到来,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市分不开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再次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能很容易的在比较中感受总体小康的不足与全面小康的美好,从而可以很自然的引发学生建设和全面小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但由于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城市,生活水平悬殊较小,对于真正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不平衡并不能在现实中很好的体会,无形中也增添了对此知识点学习的现实难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并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列举总体小康建设的成就; (3)通过列举现阶段我国建设中出现的不如意现象,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4)通过讨论与归纳,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5)辨析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2.认识并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掌握我国从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意义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今社会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品质,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让学习成为生活习惯,成为生活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高三复习课) 1.活动准备: 全班分为4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活动与探究,完成抢答和必答环节的问题解答,必答由小组推荐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负责问题解答,本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发表看法;科代表负责记录各小组活动情况,评出优秀学习小组,给予表扬。 (具体活动:阅读课件相关资料,分组讨论,集中组员意见;展示讨论成果;

分工合作,客观评价。) 活动提示: (1)抢答必须遵守抢答规则。 (2)每组小组长负责讨论情况记录,并与本组组员讨论必答题的思考角度和答题内容。 (3)活动中需要具有合作、效率与竞争意识。 活动主题:学习型社会——我们身在其中。 2.活动过程: 第一步我的了解 活动形式:小组抢答(老师交代抢答规则;课代表负责记录各组得分情况)(1)学习型社会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型社会在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社会现实谈学习型社会提出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增强学生查找资料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强烈参与意识和责任心。 第二步参与活动 活动形式:分组讨论 观看课件展示的材料,围绕各组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小组长集中小组答案,确定本小组的中心发言人。 课件提供的材料有四则: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试题+答案)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对于我国出现的民生问题,以下不属于合理的应对思路与措施的是()。(3.0分) A.确立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B.一步到位的完全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C.把藏富于民作为重要国策来看待 D.着手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 我的答案:B√答对 2.对于我国出现的民生问题,以下不属于合理的应对思路与措施的是()。( 3.0分) A.确立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B.一步到位的完全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C.把藏富于民作为重要国策来看待 D.着手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 我的答案:B√答对 3.从职业化角度讲,我国精英群体最大的不足是()。(3.0分) A.职业责任意识严重匮乏 B.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C.敬业精神严重匮乏 D.改革创新意识不强 我的答案:A√答对

4.以下关于我国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问题描述不准确的是()。(3.0分) A.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B.我国的公共投入在民生方面少,非民生方面多 C.确定公共投入的合理比例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D.对于用于民生领域的公共投入,用于基础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所占比重偏大 我的答案:D√答对 5.以下不属于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的是()。(3.0分) A.社会保障 B.义务教育 C.公共卫生 D.工程建设 我的答案:D√答对 6.客观地看,中国现在精英群体的发展就总体而言还是健康、正常的。这突出表现在()。(3.0分) A.三大精英群体呈现出一种同步化发展的局面 B.精英群体的规则意思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C.精英群体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D.精英群体的改革意识和敬业精神都十分强烈 我的答案:C√答对 7.以下不属于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的是()。(3.0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 (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 (4)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歌曲〈好日子〉 教师:这首歌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那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吗? 学生: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了十几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收入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舒心了。过上好日子的人们需要有一首歌来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好日子》这首欢快喜庆的歌曲诞生了。它反映的主题就是——小康社会。 教师:要全面的认识小康社会得先从小康一词的提出开始。 【授受新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社会的提出及“三步走”战略目标。 材料1:小康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民 亦劳止,岂可小康”。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 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 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材料2::1978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 系别:管理系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2009 指导教师:高红 小组成员:郭昭君贾之剑 王婷朱红艳

中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种社会变革过程中,许多教育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生存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再也不能“一学永逸”了,必须要学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会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当今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唤起人们学习的意识,对于保障和谐社会发展的有序性、促进和谐社会运行的活力性、保障和谐社会价值的公平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这一新形势,顺应时代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机遇看,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必然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 本课题以张家口市民为调查对象,并参照有关政府数据,调查问卷共发放五十份,回收五十份。问卷共设计题目二十一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二、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三、我国社会文化构建情况;四、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型社会下的企业社区家庭个人状况;五、终身学习的立法建议。 在基本了解我国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情况后,我们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教育文化学习型社会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time arrival, transforms in the process in this kind of society, many education ideas have all had the change. The survival in this time each person could not “a study eternal ease”, have again to have to learn to use each kind of study resources, the academic society lifelong study, only then could improve own unceasingly like this quality, the adaptation society's development, realized own life value. But constructs in now the harmonious social process in our country, everybody sets up the lifelong study the idea, arouses consciousness which the people study, regarding the safeguard harmonious social development ordered nature, the promotion harmonious society movement vigor, safeguard harmonious social value fairness all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topic take the Zhangjiakou resident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 and refers to the related government data, the questionnaire altogether provides 50, recycles 50.The questionnaire altogether designs topic 21, mainly includes four aspects: First, by surveyor basic situation; Second, Our country school edi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ird, our country soci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Fourth, the lifelong studies all the people to study under society's enterprise community family individual condition; Fifth, lifelong study legislation suggestion. After understood basically our country all the people study the lifelong study the situation, we studied the lifelong study to all the peopl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carry on some earnest analyses, and put forward some more reasonable proposal. Key words Nationwide study Lifelong study Education Culture Learning society

最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标内容: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 1、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2、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材内容要点:1、全面小康的蓝图;2、奔向全面小康 教学重难点: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目标 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放歌曲〈〈好日子〉〉后,请学生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教师:对家乡的发展,同学们都感到很振奋,但其实我们这儿的变化只是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小小缩影。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人伟大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引入本课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 二、讲解新课 (一)小康目标的提出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第一个◆下的楷体字,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 (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明确: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 (二)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的第二个◆的内容,了解《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我们来概括一下《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这一标准包括经济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还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经过艰辛地努力,使数以亿计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大家认为这一重大变化又有何重大意义呢? 明确: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我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历史性跨越,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体现了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这一事实也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发展中国家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人善于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并举国一致地加以执行,就一定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中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品味小康

建设学习型社会心得体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心得体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种进化,一种必然,一种要求,一种选择,一种先导,一种飞跃,一种升腾的具体表现。 社会若没能形成一种崇尚学习的风气,就会墨守成规,就会蜕化变质,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落后挨打,就会贫穷潦倒,就会止步不前,甚至会亡党亡国。 不学习就会落后,这是千古不变之真理,万古不变之主义。 只有不断地创造性 学习,个人、单位、集体、地区、国家、社会才有活力,才有生机,才有进步,才有朝气,才有福祉,才有希望,才有盼头,才有明天。否则,一切将终结于保守无聊之中,终结于自我封闭之中,终结于孤芳自赏之中。 爱学习,要像爱惜生命一样,惜分秒光阴,抓重点学习,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必须从每个人开始。没有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便没有一个单位或集体的自觉学习氛围,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每个人自觉学习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学习型社会的自然养成。那种自认为个人不学习无关紧要,无碍大局,无足轻重的说法和想法,事实上是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难设想,如果每个人都存在这种想法,学习不积极,到头来的学习型社会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及。 学习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要我学是被动的、机械的、不得已的;我要学是主动的、灵活的、自觉自愿的。两种态度的效果截然不同,前者是敷衍了事的,后者是认真负责的;前者必将碌碌无为,后者必将大有可为。 宋真宗赵恒在《劝学诗》中告诫子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未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个千年前的封建帝王尚且注重学习,何况身处日新月异环境中的我们,倘若不加强学习,必然被社会淘汰。 当然,学习不仅是向书本学习,更应该向实践学,向他人学。 薄熙来曾说过:“文化瑰宝是真正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要像那些腐败分子,不识文化瑰宝,只认金银财宝。要读好书,多读革命文献,把精华背下来。要亲自动手写文章,要边看、边记、边写。长期坚持,必有长进。” 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离不开个人学习风气的形成,个人学习风气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助推。学习的最大敌人是自我满足,永不自满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做到这一点,建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翻译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翻译)

————————————————————————————————作者:————————————————————————————————日期: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 Strengthening Social Development, Ensuring and Improving the People's Wellbeing 中国目前尚处在社会建设的初期阶段,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最紧迫的任务是奠定社会建设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建设总体上只能采取从重点建设到全面建设的推进战略。当前的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 China now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ledging period of modernization. The most urgent task for China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can only resort to the promoting strategy from key construction to overall construction. Current emphasis is on solving the issue of people's wellbeing.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通俗地说,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并且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高中思想政治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 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只到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分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能力,理解国民经济重大发展战略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信念,培养和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教学难点: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 三、教法 1.讲授法:教师系统地讲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能够突破难点。 2.启发教学法:展示图片、视频,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对其所见的分析,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 3.自主探究法:通过向同学们提供一些探究活动,引导同学进行自主探究,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培养和锻炼其探究问题、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 1.自主学习法:阅读课本,根据材料和探究活动,完成问题,掌握知识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现实材料,利用基本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案准备。对学生进行分组,方便学生搜集资料和课上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内容,基本理清知识网络。按照老师分组布置的任务,进行资料搜集。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歌曲《领航新时代》,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调动起学生情绪,带着激情进入本框的学习。二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原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何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精)

论述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以创业带动就业,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1

时政问答——扩大视野: 1、党的十七大全称叫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党的十七大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的?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3、党的十七大由谁做的报告,报告的题目是什么? 胡锦涛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4、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5、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的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知识回顾——再现基础: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8.14.1)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14.1)

3、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活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14.2)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目标。 注意: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国家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的文明成果。(8.15.2) 5、“三个代表”的内容(8.14.1)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三个代表”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7、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8、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基本路线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8.14.2)

社会建设方面

发展136 教育37 分配制度5 医疗制度9 社会管理19 就业15 社会保障7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范围甚广。社会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公共事业。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当前中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领域,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基本民生建设、社会安全建设和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有保障的社会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8: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联系上面四则材料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新课教学 教师点拨: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 (1)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总体小康的表现

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 2)宏观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 (3)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材料,思考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说明我国只是从总体上说达到小康,不同地区经济、生活发展不平衡,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教师活动: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请同学们看教材。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世界银行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国家分为四组:756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2997――926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请大家想一想:2000年的小康和2020年的小康,在经济实力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2000年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是低标准小康;2020年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是高标准的小康。 2、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1)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教师活动:衡量工业化水平主要看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和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两个指标。2002年工业产值达到51.5%,初步实现现代化。2000年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是:50%、22.5%、27.5%。2020年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5%、55%、40%,就业比重则达到20%以下、40%、40%以上,这时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 从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来看,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清除,还

2020年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小结

2017年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总结 20**年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总结一年来,我乡遵照县委十五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依据《*县干部学现代管理知识20**-20**年五年规划》和《*县干部学现代管理知识20**年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开展了干部学现代管理、职工学岗位技能、农民学实用技术、居民学文明礼仪和全民学法律法规的“五学活动”,在全乡营造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学习活动初见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着力推进学习不断深入。 1、组建组织机构,落实主抓责任。在县委召开建设学习型社会动员会后,乡上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书记任组长,由副乡长、党政办主任任副组长,财政所、农林水牧中心、文化广电中心、妇联会、司法、教育专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学习型社会领导组织。领导组织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并抽调专人办公。各村、各单位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以正式文件上报下发。明确了责任人,乡、村单位都有学习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会议和工作安排部署汇会,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2、深入宣传动员,营造学习氛围。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明确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我们做了扎实的部署安排:一是层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县委《决定》精神。在年初干部作风纪律整顿会,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主要内容,2月28日召开了乡、村、组三级干部参加的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动员会,

各村在今年第一个民主议事日和党员承诺大会上就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作进一步动员。一年来,我乡召开党委会****,乡、村干部会1****,党员会5场次,群众会71场次进行专题研究和宣传。二是利用各种宣传阵地,积极营造建设学习型社会氛围。办板报28期4面,制作喷绘标语4条,刷写临时性标语178条,办学习专栏4期,党员干部写心得体会69篇,印发学习宣传资料3500份,广播电视中心利用广播宣传近24小时,外出参观学习2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三是明确了当年的目标。乡机关各单位、村级组织都根据县、乡要求分别制定了五年规划和当年的学习规划,明确了学习目标。全乡每个家庭都围绕学习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的目标,制定了一份家庭学习计划。全体党员围绕学政治理论、学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实用技术带头制定了学习计划。乡机关全体干部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的五年规划和当年的学习计划,目前全体干部人均完成学习心得体会两篇,1.****字,全乡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学习气氛。 3、建立学习机制,确保学习成效。建立健全长效学习机制,完善考核考评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长效学习制度。党委中心学习组坚持每月学习不少于****,每次集体学习不少于2小时,每月都确定了学习重点和内容。并确定每周一为集体学习日,每次学习不少于两小时;个人每天坚持一小时自学,全年学习时间不少于200小时,个人学习笔记不少于****字。乡上制定了干部党员学习教育培训计划,使学习逐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了学习考勤、考核、奖惩制度,对各部门、各单位和干部群众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把“五学”同年终考核、个人利益挂钩,同考核、同奖惩。三是细化建设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