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梁实秋对翻译的贡献_赵军峰

梁实秋对翻译的贡献_赵军峰

梁实秋对翻译的贡献_赵军峰
梁实秋对翻译的贡献_赵军峰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_读_翻译与帝国_后殖民理论解读_

语言文学 解读小说语言应用 ● 黄 滔 徐刚 赵婉彤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 ——读《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 黄滔 将翻译置于后殖民理论视域之下,这是近十几年的翻译文化转向理论研究的新角度。道 格拉斯用独到的角度展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脱离其宗主国后面临的新问题—即在文化和翻译 上不知不觉又不可避免的受前殖民者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 理论解读》一书,一来介绍他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二来阐释翻译不单指语言文字著述在 不同语种间的传播和流布,更重要的是包括著述在内的诸种思想、观念、礼俗和制度等通过 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认识、选择、重组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 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或不自觉 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殖民体系的瓦 解,在印度独立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崭新的意识,然后揉合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 “文化领导权”理论、法侬(Frantz Fanon)的反殖民主义写作理论,最后发展为声势浩大 的文化批评话语。后殖民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 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术语由道格拉斯?罗宾逊 (Douglas Robinson)于1997 年首先提出。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受到追捧。 国内专门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两本本专著分别是孙会军的《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 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和吴文安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力关系》。随着研究的深 入,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个案研究,用后殖民翻译理论分析我国的翻译现象及译作,如,陈 历明《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王辉的论文《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年第1 期)、严晓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梁实秋翻 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年第5 期)等。 二、后殖民主义系统分析 道格拉斯(1997)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的解释》中对后殖民系统分析并归类为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结束之后,在20 世纪下半叶殖民地怎样适应、抵抗和超 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因此,后殖民指殖民主义结束以后的文化状态; 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 治开始之后,从16世纪起到现在殖民地怎样适应、反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因此,后殖民指殖 民主义开始之后的文化状态;三是研究20 世纪末期所有的国家、社会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权力 关系,主要指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反应、冲突和抵抗,因此,后殖民也包含当代的政治和文化 的权利关系。罗宾逊认为翻译作为殖民的渠道到翻译作为避雷针为殖民主义崩溃后拯救文化 的不平等性,再到翻译作为非殖民化的渠道阶段,这些阶段在叙事上与过去,现在和将来有 关:在过去,翻译被用来控制教育和塑造殖民地人,现在,翻译依然在后殖民性的政治和文 化的多样性中保持着急剧上升的趋势。罗宾逊认为翻译在目前阶段在殖民和非殖民化方面的 作用依然很明显。 三、理论局限性 本书堪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作者将着眼点放在翻译在帝国主义控制美国、印 度和菲律宾过程中的作用,所选论著也是以英国和印度后殖民关系为主要题材。关于亚洲其 他国家和非洲的后殖民翻译状况鲜有关注。对西方世界内部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及其对翻译68

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万方数据

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作者:李娟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刊名: 青年文学家 英文刊名:THE YOUTH WRITERS 年,卷(期):2009(1) 参考文献(5条) 1.梁实秋漫谈翻译 2004 2.梁实秋所谓题材的积极性 1997 3.粱实秋文学批评辩 1998 4.粱实秋莎士比亚与性 2001 5.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沈赵静小议梁实秋及其翻译观[期刊论文]-华章2009(9) 2.王慧莉翻译家梁实秋研究[学位论文]2008 3.胡开宝.HU Kai-bao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其动因研究[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8(1) 4.刘源浅析莎剧《哈姆雷特》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以梁实秋的译本为例[期刊论文]-大众文艺2009(1) 5.欧阳细玲伟大翻译家梁实秋研究[学位论文]2010 6.曾仁利.廖志勤.ZENG Ren-li.LIAO Zhi-qin朱生豪、梁实秋之翻译风格——以莎士比亚The Life and Death of Richard the Second两译本为例[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3) 7.严晓江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分析[会议论文]-2008 8.黄焰结.HUANG Yan-jie文化解读萧乾的莎剧故事翻译[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6(6) 9.严晓江.YAN Xiao-jiang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则探讨[期刊论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 10.严晓江.徐锡祥.刘丽娜.YAN Xiao-jiang.XU Xi-xiang.LIU Li-na论梁实秋的译莎策略[期刊论文]-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b47406928.html,/Periodical_qnwxj201001074.aspx

2019-翻译家梁实秋-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翻译家梁实秋 一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除了早期创作一些诗歌外,主要作品是戏剧,现存的剧本共有37部。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炼优美,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的诗集也以感情丰富、诗句绚烂而著称,可以说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永恒的经典。 莎士比亚戏剧的最早中译本,是田汉的《哈孟雷特》,发表在1921年的《少年中国》杂志上。之后,1926年张采真译《如愿》,1930年戴望舒译《麦克倍斯》。然而,在中国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两人:一位是 朱生豪,一位是梁实秋。朱生豪从1937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至1944年 先后译有喜剧、悲剧、杂剧等31种,可惜他英年早逝,有六个历史剧和全部诗歌没有来得及翻译。梁实秋1930年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从1936年 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他译的莎士比亚戏剧8种,至1967年最终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并出版,共历时37年。梁实秋是中国独自一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二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文学翻译家。他1903年1月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夏回国于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先后任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外文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到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 1987年11月3日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平生主要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他出版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20多种;二是编纂英汉词典,他编写了30多种英汉字典、词典及英文教科书;三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这也是耗时最长、用精力最大的一项工程。可以说梁实秋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大师。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梁 实秋的作品并没有在内地继续出版,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文学论争,是在左翼作家和右翼作家之间展开的, 而梁实秋是当时的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现代评论派的成员。1928年《新月》杂志在上海创刊,梁实秋发表文章,提出文学无阶级性,鲁迅和其他左翼作家

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第27卷第3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V ol.27 No.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tep. 2010 文章编号:1001-4543(2010)03-0249-05 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以梁译《奥赛罗》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王慧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上海201209) 摘 要:梁实秋是我国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能很熟练地使用中英文进行创作并在翻译中巧妙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转 换。作为第一个独自完整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译者,他的译作已经成为莎学研究专家和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结合梁实秋的译作,重点论述他如何运用以句子为单位的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来重现原作的精神风 貌,以供当今翻译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精神风貌;形神兼顾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 B 0 引言 梁实秋是第一位将《莎士比亚全集》译介到中国的人。他的翻译作品受到译界专家的广泛好评。但由于 种种原因,梁实秋的译作在中国大陆的众多出版物中经常是被忽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翻译活动做 深入的研究。在当今翻译界,翻译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直译法和意译法。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word-for-word translation)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 辞风格及组句形式。意译法 (meaning translation)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而是经过 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作为一代翻译名家, 梁实秋对翻译有他独到的理论。他认为翻译首先要慎重选材。他坚持只翻译一流的外国作品,因为一流的作 品会反映永恒的人性,蕴含深刻的哲理。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给后人以启迪,发挥它不朽的价值。其次,为 了充分反映原文的真实面貌,梁实秋反对转译。再者,梁强调对原文的研究,包括文化背景、历史年代、作 者等各个方面,以给读者还原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原著。此外,他也反对欧化文,即译文要用易于读者接 受的语言表达。总之,梁是本着对译者和读者都很负责的态度进行翻译的,即在充分反映原著精神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向读者传递原作信息。在这种翻译理念的支配下,梁采取了以下翻译策略:首先,“信”与“顺” 的统一,他认为“‘信而不顺,顺而不信’都不是好的翻译”[1]。其次,以句子为单位的直译,并以汉语白 话散文行文。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保留原作原汁原味的语言特色,同时便于读者理解。最后,他采 用为译文加注的方法。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很多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或习语不甚了解。因此, 在保留特有文化意象的同时,梁采用对这些特殊语言单位进行注释的方法。本文将针对梁的后两种翻译方 法做一简要说明,创新之处在于阐释梁如何在保持汉语纯洁性的同时较为完整地将西方语言文化知识介绍 至中国,期盼能对翻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梁实秋翻译方法之直译 众所周知,每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发音、韵律、词汇和结构。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 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魅力,更加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因此,为了尽量保持原文 的语言风格,对于原作中包含的特有韵律,梁把它们直译成中文后再加上功能和语言特色都与原文相对等 收稿日期:2010-04-13 修回日期:2010-06-22 作者简介:王慧莉(1982-),女,山西省长治市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电子邮件:clairejoy376@https://www.wendangku.net/doc/b47406928.html, 基金项目: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项目基金(No.egd08028);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基金(No.QD208041)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朱生豪_梁实秋的莎译本中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收稿日期:2006-11-11 作者简介:尚文岚(197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72-02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朱生豪、梁实秋的莎译本中 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尚文岚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读者接受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视角,值得重视和借鉴。然而,如果全盘接受读者接受理论的观点,把文学翻译仅仅看作一种译者主体行为,势必会导致不准确的翻译。读者对于文化空缺词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变化过程。关键词:文化空缺词;读者反应论;读者反应的动态变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朱生豪、梁实秋的莎译本在译界各领风骚:朱氏风格行文流畅,文辞华赡;梁氏风格骈散互用,相映生辉。文化空缺词是由文化理解的差异而反映在不同语言上的词汇空缺。在翻译界,往往采取词组代替、音义加释、补充加注、换用替代等种种手段,以求找到等值的传递话语信息的最佳方案,达到话语文化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而本文旨在通过对莎剧两个中译本中文化空缺词的译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读者反应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动态性。 1 两译本简析 朱生豪强调译笔流畅,保持原作之/神韵0,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0,呈露作者之/命意0,/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感赞同0。在5译者自序6中说:/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0作者因而颇受广大读者喜爱,在我国读者群中影响非凡。这些读者的阅读目的是欣赏而不是研究,采用意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缩短目的读者与译文在文化与语言上的距离。梁实秋译强调的是/存真0,在译莎的例言中,他写道,/原文常有版本困难之处,晦涩难解之处亦所在多有,,,原文多猥亵语,悉照译,以 存其真。0他还指出莎剧中许多/时代错误0,梁实秋译莎作看了大量参考书,加上他学识渊博,故能发现许多莎作错误。从存真和辨误两点可看出梁实秋学者品格。梁实秋译悲剧气势庄严,极富戏剧效果及艺术性,展现莎翁诗文、歌剧情思洋溢之风采。人物刻划细腻,剧情描写极生动,加上梁实秋先生译笔流畅,增显莎翁匠心独运,沉着圆融之纯熟,为研究莎翁文学必备的经典名著。有些梁译读者的阅读目的是为了研究。 2 两译本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2.1 文化空缺词 文化空缺词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文化理解得差异而反映在语言上的一种符号或语义空缺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由于文化焦点的差异,往往会出现词汇空缺,形成翻译的障碍。在翻译文化空缺词时,重要的是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2.2 读者反应论的合理性 在翻译中,原语/文本0是静态的、个体的,而接受者则是能动的可变的、群体的。因此,语际转换中在如何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问题上,我们关注中心应当是接受者(读者群体)或受话者(听众),而不仅仅是原语的文本。 奈达认为,翻译即是交际,这个过程要看人们在听/读译文时所获得的是什么。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0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那么,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交际的任何分析都是不完整的。重视读者反应是 第3卷第1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3,No .12007年3月 Jour nal ofH enan Un i v ersity of Technology(Soc ial Science) M ar .2007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相得益彰,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恪守中庸之道,体现了隔与不隔的文化心态。 1、生平简介 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1915年夏,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1949年5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长。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梁实秋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2、翻译之路 梁实秋被任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成为学校里的大员。青岛大学于1930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这些课都是以前讲过的,轻车熟路。他除了担任教学和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外,还负责图书馆的工作,购书、

内部行政事务等等,工作十分忙碌。在青岛期间,除了教学,梁实秋更多的时间还用在读书、写作和翻译上。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学家的猛烈攻伐。来到青岛后,梁实秋他已基本上绝意于批评而潜心于读书了。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二十一史》被列在首位。《十三经注疏》全系圈读,而《资治通鉴》除圈读外,还加了批注。一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一直跟了他五十年,都被翻烂了。对这些卷帙浩繁的典籍,他是下了真功夫的,一部《十三经注疏》他甚至是在厕所里读完的。他自述说,将经书置于厕内,虽云不敬,但逐日浏览,稍得大意,亦获益不浅。厥后对于经书始知仔细阅读。在厕内看书,在枕上看书,是我的毛病,积习难除,不足为训。但梁实秋更用心的还是他的翻译工作。 也正是在青岛大学,他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为人所钦仰、也是规模最为浩大的工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1930年底,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即美国庚款委员会)开第6次年会,议决成立编译委员会,以胡适、张准为正副委员长。经胡适推荐,第29次执行委员会议通过聘请了丁文江、徐志摩、陈寅恪、傅斯年、赵元任、闻一多、梁实秋、竺可桢等13人为编译委员会委员。编译委员会下分两组,一为自然科学组,一为文史组,其工作则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是世界名著部,任务是选择在世界文化史上曾发生重大影响之科学、哲学、文学等名著,聘请能手次第翻译出版。编译委员会成立后,胡适拟定了一个计划,准备成立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专门委员会,由闻

翻译名家之梁实秋

目录 一、人物介绍 (1)生平简介 (2)翻译之路 (3)伟大成就 二、梁实秋对翻译的观点(1)梁实秋的观点 (2)梁实秋对翻译的一些见解 三、翻译书目 (1)主要翻译作品 (2)著名译文《莎士比亚全集》的诞生 四、大师的逸事 (1)逸事之一 (2)逸事之二 (3)逸事之三

翻译名家之梁实秋 (09外语系教育二班:李欢田嘉璐黄恋谭艳青廖兰) <人物介绍> 1、生平简介 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1915年夏,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1949年5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长。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梁实秋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2、翻译之路 梁实秋被任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成为学校里的大员。青岛大学于1930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这些课都是以前讲过的,轻车熟路。他除了担任教学和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外,还负责图书馆的工作,购书、内部行政事务等等,工作十分忙碌。在青岛期间,除了教学,梁实秋更多的时间还用在读书、写作和翻译上。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学家的猛烈攻伐。来到青岛后,梁实秋他已基本上绝意于批评而潜心于读书了。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二十一史》被列在首位。《十三经注疏》全系“圈读”,而《资治通鉴》除圈读外,还加了批注。一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一直跟了他五十年,都被“翻烂了”。对这些卷帙浩繁的典籍,他是下了真功夫的,一部《十三经注疏》他甚至是在厕所里读完的。他自述说,将经书“置于厕内,虽云不敬,但逐日浏览,稍得大意,亦获益不浅。厥后对于经书始知仔细阅读。在厕内看书,在枕上看书,是我的毛病,积习难除,不足为训”。但梁实秋更用心的还是他的翻译工作。也正是在青岛大学,他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为人所钦仰、也是规模最为浩大的“工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1930年底,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即美国庚款委员会)开第6次年会,议决成立编译委员会,以胡适、张准为正副委员长。经胡适推荐,第29次执行委员会议通过聘请了丁文江、徐志摩、陈寅恪、傅斯年、赵元任、闻一多、梁实秋、竺可桢等13人为编译委员会委员。编译委员会下分两组,一为自然科学组,一为文史组,其工作则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是世界名著部,任务是“选择在世界文化史上曾发生重大影响之科学、哲学、文学等名著,聘请能手次第翻译出版”。编译委员会成立后,胡适拟定了一个计划,准备成立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专门委员会,由闻一多任主任,成员有徐志摩、叶公超、陈源、梁实秋,共5人。其工作为担任翻译及审查,并先行试译,以期决定体裁问题,经费暂定为5万元。为此,胡适曾致信与闻一多、梁实秋仔细研究过,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决定用何种文体翻莎翁。我主张先由一多、志摩试译韵文体,另由你(指梁实秋)和通伯(指陈源)试译散文体。试验之后,我们才可以决定。或决定全用散文,或决定用两种文体。”对这项工作,起初闻一多等都很热心,做了初步的计划,自己分工从《哈姆雷特》入手,预计5年内先成莎集。然而,由于时局不靖,大多数成员未能按计划进行。1931年11月徐志摩去世后,人手更为缺乏,合译计划遂无法实现。 3、伟大成就 梁实秋原来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也甚为有限,只在读书时读过《麦克白》、《亨利四世》等几个剧本,但他自念翻译莎剧乃极有意义之工作,遂决定独立为之。他制订了一个翻译计划,预备默默耕耘,每年译出两部,18年后中文本莎翁全集即可问世。从此以后,在教学之余,梁实秋就开始埋头翻译莎剧,到抗战前夕共完成了8部,4部悲剧4部喜剧。193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出版梁译莎剧,到1939年,相继出版了《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第十二夜》等8部。1967年,梁译《莎士比亚全集》才最终完成出版,这是梁实秋对于中国文化的最杰出贡献。 梁实秋平生主要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他出版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20多种;

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期末复习辅导

《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期末复习辅导 一、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1. 中国翻译史 要求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翻译界代表人物,着重了解他们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 主要人物有: 玄奘,徐光启(古代); 严复,林纾,马建忠(近代); 鲁迅,傅雷,朱生豪,梁实秋等(现代)。 2. 翻译的标准 要求了解著名翻译(理论)家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主要有: 严复的“信、达、雅”理论; 鲁迅的有关论述; 傅雷的“神似”说; 钱钟书的“化境”说。 不符合翻译标准的几种情况:理解不当,漏译,“宁顺而不信”,表达不当,“欧式”句子,文体不对应。 3. 翻译的过程 理解的三个主要方面:语言现象,逻辑关系,文化内涵。 表达的两个基本方法:直译,意译。 4. 英汉语言对比 从五个方面了解两种语言的相异之处: 形合与意合,被动与主动,物称与人称,静态与动态,替代与重复。 5. 文化与翻译 四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历史,地域,习俗,宗教。 处理文化差异的五种翻译方法:直译,代换,增词,意译,注释。 6. 文体与翻译 两个基本概念:varieties, register 四种不同的专业文体(广告英语,新闻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 Halliday 的“构成语境三要素” Martin Joos 的“语言正规程度的五级分类法” 如何区分同义词的正规程度 显示语言正规程度的“语域标志” 7. 翻译方法和技巧 六种主要方法:词类转译,增词,省略,重复,反译,长句拆译。 8. 处理习语的英译汉方法 主要有三种翻译方法:1)直译法。2)汉语同义习语的套用法。3)意译法。 二、考试题型和模拟题 1. 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2. 问答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3. 段落翻译(英译汉):1段,共50分。 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翻译理论实践

Part One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教学目的:本章旨了解什么是翻译,掌握翻译的类别、标准、方法;同时了解一个合格的译者应具备的条件以及部分中西代表译论。 Translation is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i.e., the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To be more exact, in Nida’s & Tytler’s words 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 Section One 1. What is translatio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转换成本族语或另一种语言)。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 ?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培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容正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宏薇 ?翻译是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____致礼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___郭著章 ?Translation is a representation or recre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not only an art but also a science. 2. Scope of Translation 1. in terms of languages: ?1.1.按语言分类: ?语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梁实秋与他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

梁实秋与他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 台湾《联合文学》记者丘彦明,在梁实秋逝世前几个月曾对梁作全面的采访。其中谈及梁实秋所译《莎士比亚全集》一事,当时梁实秋激动地说,又是莎士比亚,我已与他绝交。是的,梁实秋在所译《莎士比亚全集》出版后就声言与莎士比亚绝交。为什么呢?40大册的《莎士比亚全集》由他一人独力译出,而且后30册是在他56岁以后花10年工夫赶译而成。整部全集前前后后花去他38年的宝贵人生。当得知在美国的外孙Macbeth(《麦克白斯》,莎剧之一种)得D不及格时,外公梁实秋回信说:“没关系,根本没有用,曾经误我半生。”莎译确实给了梁实秋很大的辛劳。梁实秋致女儿文蔷的信中说:“一星期校对10本莎氏,可把我整惨了,几乎把我累死了!……译书之苦,不下于生孩子。”特别是翻译的最后几年,他已60多岁了,身患糖尿病和胆结石,后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以老病之躯,对付艰难的莎作翻译,不能不令他痛苦不堪,以致说出愤激之语。他后几年中病情恶化,年龄增大,对能否顺利完成这一浩大工程,常感力不从心,没有把握。在致文蔷信中说:“我打算以余年完成此一工作……但是上天是否准许我……我自己也无把握,只有靠你们给我祷告了!”为此,他有时“真恨莎土比亚为什么要写这么多”。梁实秋的“怨恨”并不是表明他的厌倦,只说明莎译的工程浩大艰辛,此非常人所能体悟。相反,他对莎氏全集的译成颇感自慰。他曾说,这件事恐怕是他所能做的“最大的一项贡献”,想到此,“心理的满足非言语所能表达”。自言:“我这一生有30年的工夫送给了莎氏,我自得其乐而已。但也有无形的报酬,我从莎氏著作中,培养了一种人生态度,对世界万物抱有浓厚兴趣,对人间万象持理解容忍的心胸。” 梁实秋与莎翁的恩恩怨怨是如何结下的呢?其初,梁实秋与莎著并无深交。在清华读书期间,读过《哈姆雷特》、《朱利阿斯?西撒》等几个戏,巢林老师教他读魁勒?考赤的《莎士比亚历史剧本事》。赴美留学时,哈佛的吉退之教授教他们读《麦克白斯》、《亨利四世》上篇,同时,看过几个莎剧的上演。他对莎氏的认识仅此而已,翻译40本莎氏全集,想都不敢想。梁氏与莎著交往30多年,缘起胡适先生。1931年底,胡适开始掌管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即美国庚款委员会)的翻译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的翻译计划,其中之一便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原拟由闻一多、徐志摩、叶公超、陈西滢和梁实秋5人承担,预计五到十年完成,经费暂定5万。梁实秋立即动手翻译,拟一年交稿两部。可是另外4位始终未动手,于是这项任务落到梁一人头上。抗战开始时,他完成了8部,4部悲剧4部喜剧,1936年商务印书馆发行梁实秋所译这8本戏剧。抗战期间又完成了一部历史剧的翻译。其后基本中断,直到1959年,梁实秋在台湾继续他的莎译工程。他自行规定每天译两千字,两月一本,一年译成五六本。因事务多,很难按计划行事。有时因事未能完成预定任务,第二天加班补上。特别是后来身患多种疾病,他硬是坚持翻译。1966年春,译到最后几本,梁实秋感到最苦,因为比较难,而且较僻,趣味较少,欲“硬着头皮,非干不可”。他特别担心天不假以年月,完不成这一任务。经过这一年的最后冲刺,终于在他预定的年限内大功告成。1967年8月他完成了37本莎士比亚全部戏剧作品的翻译,由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为此,8月6日台湾“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中国语文学会”在台北举行盛大庆祝会。这项工程发起人胡适曾许诺等全集译成将举行酒会庆祝。遗憾的是,胡适先生已于五年前逝世,无缘参加这次盛大庆祝会。梁实秋又用了一年时间译完莎士比亚的3本诗作。至此,40部的莎氏全集全部译完,前后长达38年。 以一人之力花费近40年时间译成全部莎作,其功劳自不待言。还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翻译原则。首先是存真。梁实秋译作的最早读者是他的妻子、女儿。她们读译作都感吃力,妻子程季淑建议改为流畅的中文,弄通俗些。梁说:“不成,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样子,需要存真。”看来,在“信、达、雅”翻译标准中,他首要遵循的是“信”。不只是在语体上,对莎作中的淫秽内容也坚持存真,不作通常的删节处理。女儿文蔷偶读莎剧,感到其中猥语甚多,不便朗读,便提醒父亲在翻译中可否去荤。他告诉女儿早在1818年,Thomas Bowdler就把莎剧内太荤的部分全删了,编印了一部所谓“在家庭里可以朗诵”的全集。这种去荤的办法于是就叫作Bowdlerism。“莎士比亚与性”一直是莎学中一个重要命题。一位英国学者说:“莎士比亚是最长于性描写的伟大英文作家。他毫不费力且很自然,每个汗毛孔里都淌着性。”对此,一直褒贬不一。梁实秋认为,戏剧中含有狠亵成分很正常的,中外皆然。因为剧本主要供演出,并不当案头文学供人阅读,因地因时因人而宜,随时变动,另外过去看戏的观众主要是男性,故没有忌讳,不加限制。梁实秋对英国文坛争论莎氏是不是色情作家,感到不可理解。他还引用了莎氏一首十四行诗,这首诗以描写性欲为主题,表现诗人对于性交的强烈厌恶,以此说明莎作未必是最富色情。梁实秋认为,就莎剧中的淫秽之词,绝大部分是假借文字游戏,尤其是双关语表现的,通常是隐隐约约,并非常人所能欣赏的。朱生豪译莎剧时,将这方面内容,以及一些较为费解的地方删去了。据梁实秋估计,每剧约删去二百行以上。对此,他颇感可惜。他认为“莎氏原作猥亵处,仍宜保

梁实秋的翻译观初探

梁实秋的翻译观初探 赵军峰魏辉良 作为一位卓越的翻译家, 梁实秋先生的译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中华学人中第一位独立 完成莎士比亚全集汉译的大学者, 且译笔以忠实流畅享誉海内外。此外, 他还译有《咆哮山庄》、《百兽图》以及《沉思录》等西方名著近种, 另有三大卷《英国文学选》①。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在中国大陆译界的众多出版物中, 梁实秋经常是被一带而过, 有的甚至只字不提。尤其是梁实秋的翻译理论更是难觅。的确, 不象其他诸多文学翻译家那样, 既是翻译家又是翻译理论家, 梁实秋除了在年与台湾学者兼诗人余光中合出过一本名为‘翻译的艺术》的小册子之外, 似乎并不见其他专门的翻译理论间世。但是据笔者调查, 梁氏确有许多深思熟虑、鞭辟入里的翻译思想, 散见于他的散文、回忆录以及他早期参与的那场翻译标准的论战之中。 众所周知, 梁实秋在中国大陆许多年来一直是颇有争议的一位学者。他和革命作家鲁迅 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分岐, 当然也包括翻译标准方面。本世纪年代, 中国译界曾发生了 一场颇具影响的关于翻译标准的论战, 参加者有翟秋白、赵景深、叶公超和陈西淦, 当然更包括论战的导火索点燃者梁实秋和鲁迅这两位文坛宿敌②。由于梁氏等人坚决反对鲁迅的“宁 信而不顺”的翻译观,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一直尊敬鲁迅先生, 梁氏诸人可能会被误认为提倡“宁顺而不信”的典型。本文拟从对年代翻译标准论战的分析开始, 结合梁氏散见于其他不同文章中的论点, 试图理出梁实秋的翻译观, 就教于译学前辈。 这场论战的导火线是年刊登于《新月》月刊卷一合刊上的梁实秋文章《论鲁 迅先生的“硬译”》, 其中梁氏不无嘲讽地将鲁迅翻译的东西说成是“死译、硬译”, 并抱怨说 “读这样的书, 就如同看地图一般, 要神着手指来寻找句法的线索位置, 。梁氏还说, 为了读 者, 译者未尝不可少死守原文句法而使译文通顺一些。不久, 粱氏的学生赵景深也撰文提出类似的批评。 鲁迅对此大为不悦, 马上著文多篇予以反驳。鲁迅用尖锐深刻的辩论反驳梁赵的翻译观, 反其道而提出“宁信而不顺”的观点。在给瞿秋白的回信中, 鲁迅开诚布公地陈述自己的立 场, 他说“我至今是主张‘宁信而不顺’的, . .倘若永远用着胡涂话, 即是读的时候, 滔 滔而下, 但归根结蒂, 所得的还是一个胡涂的影子。要医治这种病, 我认为只好陆续吃点苦, 装进异样的句法丢诬古泊勺、外省外府的、后来便可据为己有。”④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47406928.html, 年月日, 瞿秋白写信致鲁迅, 首先祝贺鲁迅译《毁灭》的发表, 称赞鲁译之忠 实, 同时又批评梁赵的观点, 甚至对严复传统的“信达雅”也作了批评。瞿秋白在慨叹中国 现代汉语之贫乏及提倡通过翻译创造纯白话之外, 同时也批评了鲁迅的“不顺”。和鲁迅一样, 瞿氏认为中文句法有许多缺点, 应该加以改造。只不过, 前者要采用“拿来主义”, 即通过翻 译引人外来语而创造出崭新的中国语法, 而后者则主张取用“纯白话”, 即“中国人口头上可

梁实秋的翻译

梁实秋的翻译史 民国自1929年建立到1949年终结,只经历了短短的37个年头。但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目睹了翻译事业的空前繁荣。晚清时期外国文化大量的涌入改变了中国人落后的观念,使他们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和国际接轨。从此中国人和西方人一起探讨学术上的问题,双方的交往日益频繁。梁启超和严复等翻译家的艰苦努力,用先进的西方思想、价值观念和和社会生活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使他们强烈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大量的西方书籍经翻译家的之笔传入中国,于是中国掀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西学东渐的运动。中国的旧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觉醒,并得到改造,新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被孕育出来,并日趋成熟。鲁迅等一批具有先进思想观念的文人一边熟读西书,一边操笔翻译西书,把西方的观念和知识融入自己创作的著作中,成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一、梁实秋简介和他的翻译观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深受其“中庸”的人生哲学的影响,这种人生哲学与他传统士大夫式的思想底蕴密不可分,是儒家思想、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他本人的贵族气质、绅士风度的杂糅体。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构成了他整个人生哲学的中轴,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被梁实秋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中西文化的双重洗礼使他在人生态度、思维方式、文艺思想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中庸”色彩,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翻译活动。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认识论基础是“诚信”原则与“时中”原则。诚信为本、因时而中,这是达到“善”与“美”的条件。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态度以诚信为本,努力追求和谐之境。梁实秋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与莎士比亚形成了某种内在精神契合,因此选择译莎不仅是他价值取向的表白,也是其审美理想的张扬。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认识论中枢是“适度”原则与“中和”原则。梁实秋受西方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的双重影响,试图在客观阐释与主观阐释之间寻求一条“中庸”之道,他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注意将“诗学取向”与“读者接受”相结合,体现了“适度阐释”的原则;“中庸”的工具性意义还体现在对审美格调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上。儒家美学的核心是“中和”之美,它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具体的审美范式。梁实秋译莎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理念,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严谨、传统、凝练的美学思想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重味”的精神,传递渗透于莎士比亚字里行间的自然美、意蕴美、情感美,激发人们对真理的热爱、对道德的信念以及对美的追求。另外,梁实秋译莎受语言审美因素、文体风格、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审美制约。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实践论是“诚”、“善”、“美”的统一。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了一种对话精神,他在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输入以及语言风格的再现方面都颇有特色。梁实秋在处理文化意象与习语等文化内涵时主要采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注意将“尊重作者”与“译者介入”相结合;梁实秋在传递文学形式方面主要用白话散文体译莎,虽然改变了原作形式,但也是对翻译莎作“无韵诗体”的大胆尝试;梁实秋在处理莎作中的某些语言变体时淡化了原作语言的“陌生化”色彩,他的恒常审美定势形成了文本与读者间的一种空缺。本章同时分析了梁实秋译莎活动的社会影响。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硬译”和“重译” 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就翻译的性质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论战的时间之长,战辞之激烈,实属中国文史所罕见。本文从争论的两个焦点问题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重译 1.引言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实秋鲁迅展开了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翻译论战。这场论战涉及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普遍的人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批判态度、翻译的标准等等。(刘全福,2000:56)。鲁迅的翻译原则可以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梁实秋在翻译原则上没有明确的原则,但是他在翻译上持“中庸翻译观”。他们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是二人在翻译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以及他们所持的信仰不同。(张琳琳,2008:147).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始于梁实秋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这篇文章发难的对象是刚刚出版的《文艺与批评》一书,而这本书是鲁迅从日译本编译的苏联卢那卡察尔斯基的文艺评论集。在此书中,鲁迅表明了他对自己翻译这本书态度,他翻译完这本书后发现很晦涩,难解之处很多,但是他觉得如果将句子拆下来再翻译的话,又会失去原来精悍的语气。于是他又说道,他只能这样硬译了,只是希望读者肯硬着头皮读下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鲁迅与梁秋实争论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硬译”和“重译”。 2.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硬译”和“重译”的争论 2.1 “硬译”的争论 在鲁迅先生编译的《文学与批评》一书之后,梁实秋马上就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了《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批评鲁迅先生的文风。梁实秋说道,鲁迅先生写作小说及杂谈时,文笔简练流利,没有人能说他的文笔不济,可是译笔不敢恭维,又说鲁迅前些年翻译的文字,如《苦闷的象征》,原文还不至于让读者看不懂,但是译文却转变风格了,文句极端难懂,句法稀奇古怪,离“死译”不远了。(杨玉玲,2006:88).梁实秋认为让读者硬着头皮读完死硬的文字,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梁实秋认为坏的翻译包含下列几个条件:(一)与原文意思不符。(二)未能传达出原文的强悍的语气。(三)令人看不懂。三条有其一,便不是好翻译,若三者具备,便是最坏的翻译。(严晓江,2007:123).梁实秋还总结说,“曲译”诚然

梁实秋的翻译风格解析

梁实秋的翻译风格解析 导语:翻译观与文艺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和而不同”,因此翻译家与家担任的角色也不相同。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的翻译风格解析,欢迎大家阅读! 一、引言 正如描写翻译学派所演绎的:既然原文与译文的对应关系(现象)是译者选择的结果,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制于规范,那么该规律即塑造对等关系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翻译家梁实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图里(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从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初始规范(initial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3方面对梁实秋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活动进行描述性研究,以期揭开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庐山真面目”。 二、Toury翻译规范的概述 描写翻译理论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以霍姆斯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为奠基之作,致力于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及功能时,以译语系统为依归,把翻译置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按照翻译活动和翻译在我们世界中表现出的状况描述翻译。为寻绎不同时期各种文化中牵制译者实际抉择的普遍规律,营构一套涵盖历史、文化“事实”的制约因素体系,使之深契于译学文化范式,图里在《翻译规则的本质与功用》(1978)一文中引入norm(“规范”)概念,他认为:“如果不考虑那些构成语言之间结构差异的规则,而将注意力集中在非义务性的选择上,我们就能寻求外部的社会文化制约因素来解释译者于文中反复展示的种种抉择。这些制约因素即规范。” (Hermans,2004:75)该观念占据了图里译学理论的中心,并不断得到后继学者的阐释和发展,成为弥久长新的理论生长点。为描述规范在不同层次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制约力,图里将其三分为: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规范在起作用。预备规范影响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在翻译开始前便发挥功效,涉及某一文化在特定时间内一些足以影响翻译选材的政策和允诺的翻译路径。初始规范在逻辑上先于操作规范,初始规范从宏观层面决定译者翻译的总体策略,决定其翻译作品的特征,主要对译者面临的3种抉择进行范畴分类:恪守原语规范,顺应译语规范,抑或折乎其中,两不偏废;而译者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制约力的规范同样异地而设,分为原语文化规范和译语文化规范两套截然不同的范式。若译者的选择偏向原文,恪守原语文化规范,其翻译就会更贴近原作,会产生“充分的翻译”(adequacy),尽管译者对原著字随句摹,如影随形,但往往会因文化情节与目标语社会相去甚远而难以获得后者的认同;若译语文化规范占上风,译者更多地是想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则炮制出“可接受的翻译”(acceptable)。而充分性和可接受性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因为翻译从来就不可能完全充分或彻底可接受。操作规范则用以描述翻译操作过程中影响译者实际抉择的各种语言和文本规范。图里预设的规范模式摒弃了传统译学所推崇的一对一的对应理念及文学或语言上等值的可能性,将原文与译文在交叉的文化系统的符号网中进行聚合(Gentzler,1993:133~134),也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