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延式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外延式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外延式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外延式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外延式管理模式在职教中的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职教与普教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普教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学生,即升学。职教的落脚点是要培养有一技之长,能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人才,即就业。从目前职中的硬件、软件看,要使职中有吸引力,实现招生--就业--就业--招生的良好社会效益,仅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单枪匹马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从我校和发展较快的职中所走的路子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要发展,必须打破“等、靠、要”的传统观念,冷静分析本校优势和劣势,结合市场人才需求,有的放矢地主动寻找有能力与学校联办专业的合作伙伴,利用外单位,外部门的优势,双方携手办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互惠。形成以学校为管理中心,将招生、专业设置、实验实习、培训、就业等环节延伸到社会各部门的职教办学模式。本文将这种办学模式称为外延式管理模式。

二、外延式管理模式在运用中的相关因素

(一)实施这一管理模式,是由制约职教发展的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是:

1、职教尚未形成依法治教的良好局面。虽然我省在10年前就制定了《职教法》,国家亦在1996年颁布了《职教法》,但政府部门不依法行政,学校还是没有办法。如资金投入,厂教结合等问题无法落实。

2、政府统筹的力度不够,政府及社会上忽视或轻视职教的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关部门参与职教的格局尚未形成,多数地方的农村智力开发领导小组或职教协调领导小组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形成学校“找不到娘家儿女难”的局面。

3、职教经费严重不足,投入与支出相距甚远,职教经费财政没有专列,其来源主要靠政府。忽视了职教实践环节多的实际,拔给职教的经费严重不足,多数学校设备奇缺,教师只能凭着粉笔和教材,在黑板上搞养殖,在教室里教种植。

4、学校无法走出“两难”的低谷。招生是关键,就业是根本。学校处在招生难、就业难的“两难”境地。难就难在关键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没解决好。从招生和就业的辩证关系看,招生影响就业(如身高,生源素质),就业制约着招生。就业问题解决了,招生工作便由难变易,难题也便迎刃而解。招生和就业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就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制约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因素有:

(1)办学条件差,管理跟不上,毕业生质量低,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

(2)国家处在社会变革时期,给职高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一是国家结构改革,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都要进行人员分流。二是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就业形势严峻。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效益不佳,部分在职职工下岗,不可能再向外招合同工。而这三类人员与职高生相比,具有学历高,专业性强,实践经验丰富等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直接增加了职高生就业难度。

5、职教高级教师比例明显偏低,全省只达3.5%。留不住水平高,专业技术好的教师终身从事职教工作。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职教教师没有从事普教的人员有奔头,影响了职教师资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职教仍然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社会不可能认识职教、承认职教或欢迎职教。那么,职教是否还有发展的可能或希望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职教有职教的优势。

(二)职教优势

1、总体上看,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职教是重视的,各级政府和群众逐步对职教有所认识,观念也在渐次更新。尤其是随着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职教亦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即大环境将有利于职教的发展。

2、学校有独立设置专业、招生等办学自主权。

3、与读普高,上大学相比,读职中周期短、见效快、经济实用、专业性强,能学到实用技术。

4、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亦给职教带来了发展机遇。从现实的角度看,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人员分流,在职职工下岗,对职教发展来说,挑战与机遇同在,国家需要发展,企业需要随市场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扩大内需。社会各行业需要众多的中初级人才,职教应抓住这个“空档”,把握这个机遇,苗准市场,有的放矢,让学生挤进那些大中专学生和分流人员看不上眼的企业或岗位,站稳脚根,生存下去、发展自己,自下而上下去。

5、国家全额拔款,正常经费有保障,基本办学设备能有计划地得到添置,完全有理由与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竞争。

6、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阵地,有丰富的办学及管理经验,与有关部门联办,国家认可,家长放心。

(三)外延式管理办学模式

人类使用劳动工具,等于延伸了人的手;职教质量提高了,学生素质比较好,就业便有保障;形式多样,双方优势互补,联合办学,不受地域、单位性质的束缚。将职教延伸到外单位,学生便有了学校和联办单位两个“娘家人”。其模式有三:

1、学校+学校,与教育系统联办的模式。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举满足家长盼望子女读中专,考职业大学的愿望。

“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底”,同是教育系统,但在办学条件,资源配置等方面各有差异。这就为联合办学,优势互补提供了条件。比如,我校与省电大联办电子计算机运用和幼儿师范两个电视中专专业。双方的优势是,电大有招生指标,有颁发中专毕业证书的资格,但缺少生源。我校有生源优势,在当地可为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从管理上看,本校学生的教材、考试、学籍管理工作,已从校内延伸到省城。促进了联办双方的发展。

2、学校+行政单位,与县内行政单位联办的模式。将管理延伸到外部门,根据学校实际,寻找能满足专业设置需要的部门共办专业。例如,学校与县人武部和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畜牧局分别联办保安、社区医学、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学校负责招生、文化课教学、学籍管理、安排专业课教师食宿等工作。联办单位负责派专业课教师到学校授课,负责安排学生实习,解决部分学生就业。另外,还与县人事劳动局联合举办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电子计算机培训。对方负责招生,提供培训场地、收费、组织考核、发证等工作。学校提供教师和电脑。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3、学校+企、事业单位,与企、事业单位联办的模式。将管理延伸到县外,我校与云南省汽修技校、云南现代职业学校、云南通利达公司,昆明市盲、哑学校分别联办汽驾与修理、旅游、营销、卫生等专业。学校负责招生,落实课程方案,实施常规管理。联办单位根据自身优势,或派出骨干课程的优秀教师到我校上课,或提供实验实习基地,或提供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一句话,只要有利于双方发展,对方有什么优势,就什么方便。

(四)实施外延式管理的基本条件:

1、相互勾通,双方自愿。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境下,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各自都在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不同的是,职教的发展更具挑战性,其他部门不一定要依托职中才有发展。职中要发展,却不能不依靠外力。因此,从事职教的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分析各部门的优势,放下架子,主动出击,互相勾通,争取有条件、有能力的部门自愿与学校联办专业。

2、互有优势,为双方所用。

学校的优势,要让对方产生兴趣,对方的优势要能弥补学校之不足,把双方的优势集中起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所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例如,联办方有

较好的专业课教师,能保证提供专业课所必须的现成设备;提供实验实习场所,或提供培训--管理--就业一条服务。

3、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联办专业是一件需要花时间,花精力,伤脑筋的麻烦事。何况,联办不是外部门的份内事。加之体制上的原因,不少部门领导还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支配。因此,我们不能指望轻轻松松谈联办,必须让对方明了互利互惠的原则,知道共求发展的道理。甚至在利益分配上要给对方偿到适当的甜头,联办的根基才会扎实可靠。

4、政府统筹,领导协调。

人们对同一事物认识的差异,影响着同一事物的发展。一方面,我们不能要求领导对职教的认识达到很高的程度,更不可能仅靠学校的力量就让行业性很强的部门,乐意自觉自愿与学校联办专业。另一方面,联办专业,力戒一厢情愿,否则会困难重重,磕磕碰碰。那么,外单位不愿联办怎么办?政府办的,学校学校解决不了问题,自然要找政府部门出面协调,直至统筹解决为止。

5、联办双方须有协议书或合同书。

(五)能力要求

如果说电视的发展使地球变小,成了地球村。反之,时代的发展则使职教的管理范筹逐步扩大,从校内延伸到整个社会,这就对身为管理者的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主要是:1、更新观念,打破常规,有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市场经济把职高校长推到了时代发展的前列。须有改革创新的胆识和勇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做法。观念不能守旧,注重调整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使其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例如,对内实行封闭式的半军事化管理,对外实行全方位开放办学;加强班子建设,让班子成员放心,放手地开展工作。校长实行宝塔式的科层次管理,抓大放小,让其他领导职权统一,抓好工作。校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招生,抓就业,抓质量的提高和协调关系等工作上。

2、力争有半个社会活动家的能力,职教要发展,学校主要领导不能把自己封闭在校园里。要广交朋友,善于攻关,具有跟外界打交道或谈判的能力。懂得社会关系也是生产力的道理,并在工作中具体运用。使有特殊才能,特殊关系的人帮学校排忧解难。为解决招生,改善办学条件,就业等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3、努力成为半个经理。经理是时代变化的一面镜子,他们最能把握市场的脉搏。只有经理才有能力为职高生解决就业问题,校长要多与他们交往,走到他们中间,向他们学习,请教。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公司对员工的规定作为指导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依据。如此,生产出来的“产品”才会合格,培养出来的学生方能适销对路。只要肯学,肯钻,久而久之,近朱者赤,校长亦会成为半个“经理”。指导教育教学,亦会有的放矢。

4、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外延式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学校管理,根据教学需要,学生一段时间在本校学习,一段时间又要到联办单位或实习,或培训。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或由校内延伸到县外,或由学校拓展到省城,给联办双方带来一系列管理难题。此中,双方配合,统一思想,组织管理,出现问题,互相勾通,协同解决,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方能双方成为长期的最佳合作伙伴。

三、初步结论

实践证明,在职教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实验实习设备奇缺,又值国家变革,企业调整,学生就业有困难的条件下,运用外延式管理是职教发展的一条好路子。纵观近几年职中招生有吸引力的学校,除家长看中学校“管理严”,学生就业后用人单位欢迎,最根本的一点是学校建立了招生--管理--联办或培训--就业一条龙办学体系。这实际也是一种外延式管理的结果。从我省职中现状看,受办学条件制约,很少有学校能独立解决所设专业

的招生、实习、就业等问题。外延式管理的办学模式正好解决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大节约资金,保证就业等一系列影响职教发展的难题,也正是运用了这三种模式,给我县职中办学初步显露出生机和活力。尽管职教之路充满荆棘,也充满希望。我坚信,外延式管理模式这一应运而生的办学方式,是实用而先进的,必将给职教的发展注入新血液。

本文获市论文一等奖,并在《玉溪教育》2000年第一期上发表。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五个要点

CIO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五个要点 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 1、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古语有云:“窥一斑而知全豹”。现在管理上极力提出“放大抓小”的原则,其本质就是从细节上显示管理的真功夫来,更好地提高效益。在企业复杂的管理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这样的原则——管理关注细节。小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体现出能否将一件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到“高水准”,具有超越其表面现象的价值。我们每个人努力追求自身工作的完美,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都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也是创造卓越的根本点和立足点。 做好“小事”是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它要求你必须付出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并胆大心细,才有可能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绩。我们所做的各种工作是由无数工作细节组成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项细小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才能够大大减少工作失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2、把简单的事做对,而且持续做对 许多人遇事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 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实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是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把简单的事持续做对,才能不断地得到成长,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事情,虽然很简单,但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做法。我们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件需要付出全部热忱、精力和耐心的伟大事业。当你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得非常好时,你就变得很不简单,也就是不平凡。

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发布机构:吴泾镇龚悦琦时间:2008-6-5 11:36:51 【字体:大中小】 近年来,我镇组织人事科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我镇实现各项工作目标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新形势、新任务,对我镇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镇当前干部的整体素质同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一、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镇党委根据精简和效能的原则,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对干部队伍进行了多次调整。我镇现有公务员63名,平均年龄48岁,50岁以上34人,占54% ,35岁以下3 人,占4.8 %。大专以上学历53人,高中、中专、初中学历10人。事业单位(包括镇直属公司、内设机构)共268人,平均年龄44岁,50岁以上87 人,占32.5 % ,35岁以下61人,占22.8%。大专以上学历85人,占32%,高中、中专、初中学历183 人,占68 %。村两委班子共有干部52人,平均年龄47.4 岁,大专学历6人,占 2 %。居委干部62人,平均年龄45.6 岁,大专以上学历11 人,占18%。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将我镇的干部队伍情况简要概括为:男多女少、党员多群众少、中年多青年少、低学历多高学历少。 二、我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和指导,大多数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求真务实,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干部的工作作风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明显地感到,在好的形势后面,也隐藏着不少的问题,村级经济增收步伐不快,地区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城镇环境整治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基层组织还存在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还存在与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艰巨任务不相适应的差距,分析我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 (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1、年龄老化,队伍缺乏活力。年轻段的干部紧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公务员中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7.7 岁,二年内将有12名同志退休;事业单位科级干部43人,平均年龄48岁,50岁以上有20 人;村主要领导平均年龄48岁,居委主要领导平均年龄47岁。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后备干部缺乏,已是放在我们眼前一个不争的事实。 2、总量不足,分布不够合理。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缺编现象比较突出,干部缺口相对较大,现有人员编制复杂,层次不一。目前我镇95名副科级干部中交叉任职21人,干部交叉任职现象比较突出。 3、门类不全,复合型人才较少。法律、规划、财经、文秘等专业的干部偏少,很多同志都是凭经验办事。从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来看,大专以上文化的比例偏低。从干部的知识结构上看,年轻干部个体知识单一,经历单一;而有的干部十几年都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一项工作,有思维钝化、能力弱化的倾向,复合型人才相对比较少。 (二)干部队伍作风有待改善 1、基层班子不够坚强。当前部分基层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强,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些干部仍然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工作方法过于简单。缺少主动到群众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存在“等、拖、推”的官僚作风。有的怕失去选票,怕得罪人,争做“老好人”。在工作中关亲顾友,削弱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加剧了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工作中对困难存在畏难情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影响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⑴思想观念陈旧。一些干部长期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学习抓

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方法

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方法 摘要: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研修方式、德育教育、教师管理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提出新的工作思路。 一、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新研修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创新德育理念,提高德育实效 四、创新管理理念,增强教师幸福感 内容: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转向创新发展。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2002年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教学在升学和素质教育的夹缝里寻找着自己的出路,教学管理工作繁杂而且责任重大,一方面要承担升学率的压力,学生、家长、政府主管部门、社会舆论都非常关注高中升学率和实际录取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十余年来,我们付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你真正进入校园,却发现学校不大,有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教师多数还是以考为纲,填鸭式教学,可以说教师士气依然低迷,学生负担仍旧沉重。因此,只有创新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期望的前提下,实现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一、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成为有感情、有激情、有热情的高效课堂。当今社会环境变化很大,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现在的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那种盲目接受,绝对俯首帖耳的学生已经不多见。如果教学活动没有感情、激情和热情,就不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也会抵触的心态来上课,以懈怠的态度对待学习,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就会做很多无用功,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学校要筹划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推行高效课堂。具体操作方法是,规范教学流程,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规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如教师讲授时间、学生探究活动时间,课堂练习时间等。探索实验“五个一”激情课堂,即在一堂新授课上要有一次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真正与学生的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次学生探究活动、一次深度思维、头脑风暴(给学生一次深度思考的机会),一次师生共鸣的课堂教学高潮(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解决疑问实现,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实现)、一次欢声笑语。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一堂课中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开展激情课堂教学竞赛和评课活动,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将激情课堂教学模式贯彻下去。 提高教学效率,讲、训、练三个环节相结合。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对考试范围内知识点进行梳理、汇编,确定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分为难、中、易三个程度)。组织学科教师搜集整理习题,针对每个知识点形成点对点习题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习题。 二、创新研修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

第十章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 一、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在立法、规划等手段的保障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服务、属地管理等原则,确定管理者、经营者、社区居民等利益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共同做好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一)成立乡村旅游管理机构 1、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乡村旅游工作。安排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岱岳区旅游局负责全区乡村旅游的具体管理工作,如组织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服务质量认证、等级评定和复核等,并组织乡村旅游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经营管理、接待礼仪、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其他公安、工商、卫生、环保、国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工作,各村镇旅游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乡村旅游点及其接待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并配合旅游局做好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营造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2、成立联合共管委员会 联合共管委员会作为居民参与的组织形式,使当地居民直接参与到旅游规划设计、商品经营、环境监测、社会治安管理、监督经营管理主体行为等活动中。联合共管委员会还应吸引媒体、专家、游客等个人和集体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居民的参与、政府管理及企业经营等提供意见和技术支持。 (二)完善乡村旅游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条例。根据旅游区经营、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领

导和职能部门的职能权限和管理范围,制定完善的职能部门管理条例、经营策略、工作计划、监督检查条例等相关管理制度。 (三)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 1、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化改革力度,放开乡村旅游的经营权,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政府要完善招商引资的政策,并注意对经营者的资质进行审核。岱岳区境内不同的村庄和区域应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并按经营板块进行招商,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城乡的统筹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规模化和农民现代化实现。 2、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市场化经营能力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合作互助组织,利于改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提升乡村旅游品位,扩大乡村旅游知名度。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分配、统一宣传、统一培训”。 二、乡村旅游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的经营和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居民的参与和旅游企业的投资,在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上,要遵循“健全、精简、分工、高效”的原则,即旅游管理体系要部门健全、机构精简、分工清晰、办事高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以政府为管理主体,公司、景区、农户为经营主体的旅游经营模式。 1、公司+农户的模式 这一模式通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同时,通过引进

中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与思考

中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与思考 主要对中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比较。希望在与国外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时能发现国内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加以改进,挖掘国内教学管理模式的长处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并提出了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融合、国际性和中国特色等建议。 标签:中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是高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而对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与外国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寻找到我国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和独有的特点。不足之处要进行改进,而独有特点要发扬光大。 一、中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异同点探寻 对各国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比较会发现一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改正自身错误更好地向前发展。 从时间的发展顺序看中国高校管理模式的发展,会发现有着明确的阶段性变化。反观国外亦是如此。又因为地域、观念的不同,各地又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但仔细观察研究会发现现存不同教学管理模式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或多或少又都遵循着同一条规律发展。只要摸清了这条规律,就能在我们自身发展中做到有所借鉴,少走弯路。 国内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有一种较多人提及的分类方法是以理论基础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把我国现有教学管理模式分为经验型、行政型和科学型等三种。而国外现有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因各国历史、地缘等多种原因又有不同的分类:以英国为代表的社团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以欧洲大陆(法、德)为代表的科层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是国外最为明显的三种分类。两者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联系,用心比较思考会发现其中的微妙关联。本文试着从以下几点进行比较。 (一)经验型教学管理模式与社团型管理模式 虽然这两者一个是从管理理论理念命名,一个是以管理者命名,但深究其本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共同点。两者可以说都是最早出现的现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经验型早于其他两者最早出现在中国高校中;而社团型更是可以说有着最悠久历史的现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不管是人类思维模式大致相同,还是各种社会发展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律,中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都选择了大致相同的起点。之所以说两者是大致相同的可以从分析其本质见得。 所谓经验型教学管理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以经验为中心的教学管理

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

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一、龙泉项目部工程概况 “成都东山国际新城”是四川成都的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由西班牙马西亚建筑事务所概念性设计,由中铁二局集团公司、北京华信怡和投资集团公司及成都龙泉驿区土地整理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商为成都华信大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监理为成都华西立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该项目规划总投资80余亿元人民币,占地总面积4200余亩,开发的项目分为一级开发(土地整理、道路及市政工程等)和二级开发(房屋建筑及生活配套设施),总工期计划8年。 根据建设方的开发进度,本工程除市政项目外,房屋建筑及生活配套设施分区建设和开发。龙泉项目部是东山国际新城的主要参建单位,施工份额占90%以上,工程建设于2006年4月9日开工,至今已相继建设并竣工交验了A区、B区、C区、E区和配套设施川大附小东山学堂、艺术中心等,竣工面积50.7万平方米,即将竣工的F区别墅2.1万平方米,正在修建的D区房建项目9.8万平米。市政方面完成市政道路6125 m,成桥9座计320.2 m,芦溪河河道整治2496.5 m。 工程至今开累共计完成总产值8.05亿元,累计盈利4400万元,成本结余215万元。 二、整章建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一)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为规范项目管理,使项目始终保持良性发展的势态,项目部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 一是2006年8月,项目部依据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文件,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需要,研究制订了?施工变更

索赔及现场记录签证管理办法?等18个规章制度,并按劳务用工、财务、工程技术、物资等方面的管理办法进行汇编;按物资机电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程技术管理、成本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综合管理篇等六大部分分别行文,装订成册,发放到各部门执行;还编写了执行指南表,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以确保文件精神宣贯到位,规范了项目管理执行行为并得以长期保持。 二是2007年6月,为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工作,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以责任落实、考核、奖惩为制度的工作机制,经理部将公司?关于公布?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决定?、?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14个文件印制成册;并根据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又制订和补充了?东山国际新城工地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检查评比实施办法?等8个管理办法。发放到各部门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并按照公司新的管理规章,重新制订管理流程和业务处理程序、报表以及工作报告制度,为了使这些规章制度在项目部得以全面的贯彻落实,项目部还为此组织了项目领导班子、各部门、工区员工对学习掌握的情况进行笔试,考试情况张榜公示并实施奖惩,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经理部各项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是2008年3月,为进一步落实了岗位责任制,项目部针对各个部门(工区)员工制定了?员工工作职责手册?,将各项职责细化,落实到人头,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系统化的认识且责任更加明确,加强了项目部的制度化建

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南辛镇曼山小学 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材把握不深,未吃透教材就上课,学生具体学习 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学习不清晰,也就是学生不知该学习什么,该记什么,该掌握什么。 整改措施:(1)、同级部同科教师可坐到一块进行单元集体备课,研究教材、教学方法等。 (2)教师上课,不管是哪一学科,教师板书内容要体现知识网络,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和层次性。 (3)推门听课或随时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目标不明确,知识教学凌乱,没有备课就上课,根据情况扣5—10 分。 2、教师作业布置太随意,未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作业、平时训练作业、家庭作业。 最为主要的是作业反馈不扎实,不彻底。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跟踪到底,直至学生完全掌握。 而且,教师作业批改不及时,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反馈,师生不能很好的互动。整改措施:学校制定作业设置与批改规范,制定教学检查制度,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重点查和跟踪查相结合。随时检查教师作业批改及时不及时,作业的反馈及时不及时,到位不到位。特别是,老师对学生作业的不规范,甚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错题置之不理,学生的学习知识怎么能正确,怎么能得到巩固呢?或检查作业,或询问教师和学生。发现一次,根据情况,扣5—10分。发现一个作业错误未改正,就扣2分。 3、教师的不规范直接导致学生的不规范。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比如教师板书潦草、凌乱,直接导致学生的作业潦草凌乱,教师的随意直接导致学生的随意。 整改措施;听课或随时检查教师的上课板书,书写潦草,不规范,酌情扣2—5分。 4、作文(写话)教学时间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不注意学生作文的深入批改,更不 重视学生作文的讲评,也不重视引导学生平时积累素材,不重视让学生练笔。可以说,作文教学的薄弱问题,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质量的偏低。本来就薄弱的问题,如果教师再不重视,直接导致优等生无法更好提高作文水平,直接导致中等生无法向优等生进化,更直接导致差生作文连写都写不出来,编都编不出来。 整改措施:教师必须按教学进度,按教学要求上好作文课,保证足够的时间。在学生写作文前,教师要切实备好课,做好学生的作文写作指导,可以给学生提供范文,引导学生写作方法,也可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素材。写完作文后,教师要精批精改,切实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要发扬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教师要做好讲评,可选出一个或几个写的较好的作文,作为范文,供同学们赏析,让同学们得到启发,也可随便选一个同学的作文,大家共同批改,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重视作文教学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本学期,要安排一次作文教学的听评课活动,示范课活动,加强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作文教学要加强,要加强学生作文的训练力度。2周一次大作文,精批精改精评,一周一次小作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批改,可简批。每天一篇日记。 5、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行。 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不好。上一节新课前,教师是否引导督促学生做好了课前准备

创新教学管理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管理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余小晓宗 ——社坛镇中心校创新理念提质增效工作交流材料 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的生命线,而科学、完善的监控和管理体制则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们学校一直坚持“让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得到发展”的理念,发扬“用勤奋经营自己”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创新教学常规管理运行机制,使得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学校的内部管理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机制是否合理、管理渠道是否畅通、管理举措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益的高低。为此,我校实行处、科室领导分管制、年级组长负责制。年级分管领导负责分管年级教师的常规考核、教学研究、学生管理等工作。年组长负责指导本年级的学科教学、集体备课等工作。学校教导处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协调、控制和评估。管理中心的下移,减少了管理环节,更好地适应了各个年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激活了年级的活力和创造性。 另外,我校还注重打造团队精神,打好集体协作战,变“个人创优”为“集体创优”。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场集体协作战,必须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我们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推行“捆绑式”考核奖惩制度。具体做法是:推行两个责任制,即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教学目标责任制和以学科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目标责任制。班级责任体实行导师制,每月召开一次学情分析会,分类会诊,因材施教,让任课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由原先的一人独管变为现在的多人齐管;有效分解班级协作组整体目标,使每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特定的承包学生群体,增强了责任体成员的责任感,密切了成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了班风、学风、教风。 二、创新教学管理,向课堂要质量 (一)从严治教,精耕细作,优化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看常规,常规看落实,细节定成败。只有常规抓实抓细,才能优化教学管理,质量提升才能水到渠成。为此,我们加大了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推行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抓薄弱、抓具体、抓细微,做到细致入微的研究,精益求精地雕琢,实实在在地改进,力求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注重抓反复,反复抓,对一些解决之后容易复发的问题,增强工作的韧劲,揪住不放,狠抓不松,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取得成效。比如,我们针对老师们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劳动,专门制定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规范、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坚定不移地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坚决刹住“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效益明显提高。 (二)把握年级特点,明确教学目标思路,努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所以,我们确定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做、教互动”为课堂教学原则,把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低年级,依据起始年级的特点,提出“小台阶、稳步走”的教学原则,做好知识衔接自然、平稳过度;研究学情,调整教法,使教学适应新生;中年段,依据该年级教学任务、进度的特点,提出以精练、精讲为突破口,重基础、降难度,提高学生求知信心,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练习效率最大化。六年级毕业班,临近毕业的有效时间段,我们以单元知识为单位,整体设计单元复习方案,单元复习教学采用“五环节”、“四课型”、“一检测”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学、助学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追求复习课教学最大效率。

最新管理模式

最新管理模式--合弄制 合弄制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最新的管理模式,英译为Holacracy。2007年这个概念被软件工程师Brian Robertson提出来,2009年开始被个别企业采用。时至今日,不少硅谷优秀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已经开始结合本公司的情况,进行合弄制改革。 合弄制从之前的默默无名,到现在炙手可热,与亚马逊旗下的鞋类电商Zappos有关。Zappos是目前为止全面实行合弄制管理模式的规模最大的公司。CNN采访Zappos CEO谢家华,谢家华问了记者一个问题:“为什么城市规模每扩大一倍,人均创新力或生产力提升15%;然而企业员工的创新力或生产力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降低?”因为城市中人和商业都是自主导向的,一个自由职业者要做什么,一个企业要卖什么,都是自己结合市场情况,不受别人过多的干涉,独立思考得出结论。思维不僵化的自由个体越多,思维火花碰撞的可能性就越高,创新能力当然越强。企业规模越大,业务模式越成熟,一定追求企业平稳运营。创新最大的问题是要承担风险。大公司同时运营着成熟业务与创新业务,与成熟业务相比,创新业务在短时间内不能取得较大收益。企业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最后很有可能放弃创新业务,将资源给那些成熟业务,创新力越低。“合弄制”推行就是针对此问题的大胆尝试。 “合弄制”到底是什么? 合弄制是借鉴了Arthur Koestler的思想:“自然界的东西大多是由‘合弄结构’层层嵌套组成的,比如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等,每个合弄结构中有‘合弄’,合弄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但是它们又为了所在合弄结构的功用而互相协作。”合弄制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思想,在此模式下,取消公司部门制度,工作按照功能划分,建立一个个工作小组(在合弄制中又被称为“圈子”)。公司员工每个人通过对自己能力的定位进入数个“圈子”,以发挥自己的长处来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公司效率。 合弄制的运行机制 这里有两种机制。 第一个机制是“管治会议”。 公司通过管治委员会开管治会议,综合考虑公司战略、公司文化、公司发展情况等因素,将工作划分成一个个具体的职能,成立一个个工作“圈子”。同时决定每个圈子中需要的“角色”,并定义每个角色的岗位职责。另外,如果员工对如何开展工作产生分歧,他们能在定期举行的管治会议上提出,管治委员会委员通过协调、沟通,最后做出仲裁。

教学管理模式概念的界定

教学管理模式概念的界定 “模式”一词是中西方科学研究中极其常见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都有体现,在牛津字典中对“模式”的解释为“方式方法、样式风格”的意思。在我国早年的版本的《辞海》中并没有对模式一词的解释,在最新版的《辞海》中,对“模式”的解释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等”意思。而在我国的《汉语大词典》中对“模式”的解释为“事物变准的样式”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双向词典》中对“模式”的解释为“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在对国内外专业词典的查阅可以看出,关于“模式”一词的解释基本都出现了“样式”也就是说“模式”为“样式”的意思。而样式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形式。模式和样式一样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和具体的表现形式,但是也体现为一种发展状态和规则。当然所谓的“模式”也有作为它发展形势和状态的限制,都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用标准来规范“模式”,换一种形式说就是“模式”的具体形式为标准性的表现形式。所谓的标准性的表现形式实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合理额度表现形式。具有符合当前标准的理论基础、社会基础、结构稳定性和精华所在,而标准形式也必须具备可塑造性和不断的演化和进步。从以上对“模式”的解释,我们大概以基本明确“模式”的含义,它是某一事物在发展运行过程所变现形式的简化和简要特征。“模式”的形成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标准的表现形式,而且具有稳定的示范性和操控性。在所有的领域中,都会有自身的模式,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学管理的模式的表现形式为教学管理额度方式和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中协调师生关系的方法所形成的标准形式。它也是一种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每个教学管理模式各有不同的特点,总体来说都是以教学效果为目的。是教学与管理的有效结合,总结整理出一套有利于管理的体系和规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将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易于操作的策略,是将教学、方法、手段、管理形式融为一体,是反映一定教学和管理思想与规律的结构体系,诸如教学管理方法体系、原则、程序等。 日常我们说所的教学管理是指,教学教师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达到培养有效人才的目的。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秩序和纪律。教学内容的管理包括:教学内容的规格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管理和教学结果评价的管理。教学环境设施的管理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教

“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响应集团“精细管理、科学发展”的号召,利用好 集团推行精细管理的有利时机,提高冶炼厂的整体管理水 平,结合冶炼厂实际,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制定冶炼厂 推行精细化管理方案如下: 一、冶炼厂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冶炼厂干部员工具有丰富的冶炼生产经 验,但由于受到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限制,生产管理一 直处于粗旷的管理模式之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高产低耗成为冶炼行业的工作重点,粗旷的生产管理模式 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产的需求,冶炼厂推行精细化管理是 非常必要的。 二、成立“推行精细化管理”领导组

组长:杨锦虎 副组长:马汉杰刘建宁刘同俊克俊超 组员:克俊超王永瑞靳恒朝王宫祥赵本栋郭培福卢效玉孙步霞孙可奇 赵秉德李锦义闫永林张耀忠孙儒长刘同俊宋建华栗福寿 下设精细化管理办公室: 主任:克俊超 成员:王永瑞、靳恒朝、王宫祥、郭英奎、高晓峰 三、领导组工作职责 1、冶炼厂推进精细化管理领导组负责冶炼厂推进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全面安排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工作,以及精细化管理过程的总结、评估与奖惩。 2、冶炼厂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在领导组领导下,负责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分阶段组织好各单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对策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 题与主要对策 库车县乌恰镇 中学

库车县乌恰镇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对策 教育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主线的改革,其水平与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文章拟论述当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是塑造创新型教育者的成功妙法,是提高教师的生命价值的科学管理方法。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有效方法,教育科研的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在过去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经验对今天的教学管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中学教学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求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又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师。这就会造成较多的管理问题的出现,文章拟论述当前中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①重行为管理,轻知识交流传递。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校、教研组、教师之间垂直链接,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是教学

行为的信息源,是下级教学措施的决策者,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造成教学效率低,适应能力差,思想僵化。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限制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发挥。下级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上级。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合作。 ②重数量轻质量管理。量化管理进入学校并没有什么错,但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干部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看班上的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看有几个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或是名牌大学,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管理干部年终写总结,大多要数一数自己这一年组织了多少次评优课,听了多少节推广课。这些教学管理干部将不能量化的也要量化,将不该量化的硬要量化,使教师们产生了抵触情绪。 ③重视教学模式而忽略教师的个性作用。譬如在备课组活动中实行统一要求,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忽略了不同班级的学生层次,备课中要求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情感、态度的影响,推行统一的课堂评价标准,凡上课就用这个标准衡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思想统一在单一的模式上面,过分重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等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使老师成为用规定程序统一标准加工学生的机器。

论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原则和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7467831.html, 论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原则和模式 作者:霍俊哲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第10期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原则 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在课堂中针对师生共同面对的具体一堂课,对课堂环境的建构、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具体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与检验等各方面的协调与组织,其主要特点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主体直接参与,并又主要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实现,具有情境性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是师生共同参与,彼此交往,有目的、有计划和多维度地协调课堂内外各种因素,生成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课堂教学管理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综合组织调动多方面教学力量,发掘、利用和协调课堂中各种教学资源,为师生自己提供有益的课堂环境,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并实现课堂教学价值有效生成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课堂教学管理创新必须根据其内涵,在以下原则的统领下进行。 1.课堂教学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选择性。即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在课堂教学管理这一对象性的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学生通过能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管理,自主地组织教学活动,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负责任地选择课堂行为来体现管理中的主体性。主体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课堂管理者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把学生看作课堂活动的主体,当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来看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另一方面,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要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帮助并引导学生形成主体性人格,即学生愿意自主地选择正当行为,而非某种外在权威和传统习俗的强制。也就是从“自发”到“自觉”地建立和维护课堂秩序,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管理。 2.课堂教学管理创新必须表现合作性 合作性是指课堂主体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谐一致的关系原则。它以主体间交互作用为中心,以合作共生为特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管理之中,各施其职,相互促进,以形成最大合力。课堂作为一个活跃的功能体,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游离于管理活动之外。教师作为制度化的管理者,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推进,常规事务的安排,课堂秩序的维持,作出统一的计划与决策。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对自己、对课堂也有着义不容辞的管理责任。这两种主体的管理活动并非简单独立,互不相关。他们是一种合作关系,能够相互补充和完善。合作性原则意味着师生间彼此承认对方在课

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在参与市场全球化竞争过程中,为追求规模效应和创造"百年品牌",我国的集团化公司或隐性或显性地以"做强、做大、做久"为企业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产业的增多,必然产生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问题,说简单点,就是集团对所属人、财、物、战略、经营等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即管理深度和范围问题--集权和放权的问题,而其中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对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通过对人的管理和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对集团化公司各层级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如何发挥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将灵活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是近几年集团化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感到棘手的问题。 "先有儿子后有老子"--是我国大部分集团化公司的"诞生模式"。这些集团公司的发展源头往往是以一块产业起家,在实现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后,面对极具诱惑的广大市场,或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快速形成集团公司。而面对规模庞大的公司群,不同的多元化产业,特别是下属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管理团队素质和管理水平,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产生了诸多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这些问题可以主要归纳为两种现状: 一种情况是"统一性有余而差异化不足",由集团总部制定"一刀切"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缺乏针对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产生的问题是"一抓就死",下属公司缺乏动力和灵活性,面对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有滞后性,下属公司抱怨颇多,而集团总部是费力不讨好,面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 另一种情况是"差异性有余而规范性、系统性不足",过分强调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于是下属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百花齐放",集团公司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盘点,实现集团化资源的有效调配和规模效应。本文结合我们我们十多年集团化公司的实践,以典型的"集团公司-次集团公司-三级公司"的三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如何建设科学的班组管理模式

建设科学的班组管理模式 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好坏,评价的标准不仅仅是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及财务策略,更应该是持续盈利,但能够保持持续盈利的基础应是班组管理,如何高效的推进班组管理,如何有效的提高班组的激情与效率尤为重要。建设科学的班组管理模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4-1 班组管理水平与现状 生产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人们常把它看成是企业的细胞,它是企业增值活动的主要场所,运转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加强班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建设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先进班组管理模式,是各个企业长期以来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4-l-2 班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班组管理还处于不断完善、不断探索、尚不成熟阶段。正有待于实践中不断改进、模索、才能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 1、组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搞好班组管理靠全体班组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多重刺激,正确运用内激励和外激励的有效结合。促进职工在班组各项管理上创优、创新、创先进水平。目前班组管理还存在着激励措施不完善问题,没有一个系统的奖励和扶持的做法。班组缺乏成就激励

感,直接造成班组职工对争先创优的热情下降。班组管理工作满足现状,只要班组不出事故就可万事大吉。班组缺乏自我加压、自我挑战、自我发展的欲望。从根本上阻碍了班组职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先进班组的自身价值难以体现,激励因素的隐患制约班组管理的深化。 2、组管理缺乏目标管理 班组推行目标管理,就是按企业的方针、决策、制定本班组目标管理和每个人的子目标。目标既是人们奋斗的方向,又是一种挑战,实现目标就是意味着战胜挑战。是班组工作计划性、责任落实性的职工自我管理内容的具体体现。但我们的班组目前还是保留在每年的生产计划、工作任务的安排,缺乏全体班组成员直接参与制定具体的、实用的、全面的可操作性班组目标管理体系。导致班组管理工作随意性很大,做到哪里算到哪里,班组管理容易处于盲目无序的态势,不同程度影响班组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所以班组目标要根据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变化,不断地修改、完善、充实新的内容。才能确保目标适应性和有效性。尤其抓住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值。如确定提高班组素质和个人技术业务素质方面的努力方向,制定文明生产、现场管理、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目标,尤其是一些有评价意义,又有数据考核的目标的制定,对班组管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3、组管理缺乏文化氛围 班组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范围小、信息灵、内容实,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是班组建设管理的特点。但通常班组忙于日常生产工作而忽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班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条件有限,缺乏文化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使班组职工的兴趣、特长和知识、才干得不到有效发挥。职工的求知欲望、精神调节作用受到限制,不同程度影响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造成班组整体上感觉没有朝气,缺乏活力和生机,另一方面,我们班组职工由于年龄层次不同、爱好和愿望不同,现有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成为制约班组发展的“瓶颈”,对班组管理势必产生负面影响。 4、组管理缺乏民主管理的意识 班组的民主管理就是让班组每个成员参与管理。发挥班组每个成员的特长,实行“全员”管理的格局。我们班组的每个职工即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全体职工完全有能力参与管理本班组的事务。人人在生产中当家理财,自然而然的就会控制生产成本,班组似乎缺乏这种意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以班组牵头去征集一些合理化建议的会议基本没有开展过。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得不到体现,更谈不上发挥班组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聪明才智;班组职工有权围绕安全生产、工作质量、内部分配等方面进行民主评议。班组职权范围的事情,都

谈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及改革分析

教学管理是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中职教育的特殊性,教学管理一直成为困扰中职教育教学的难点。本文在总结和反思中职教学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成败与得失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强化中职教学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一、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现状 (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建国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下,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当干部型技术人才,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培养的是自主择业的技能型人才。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部门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有统一的课程安排,每一门课程都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只要认真贯彻这部“王法”,就等同于走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不会有任何风险和偏差。在那个年代,任何一个自然人都可以搞教学,都可以当教育处长。很多中职学校只能沿袭“王法”照搬照抄过去老一套做法。直到现在,有很多学校仍然走不出那种教学管理模式的阴霾。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趋势的了解和驾驶现代职业教学管理的能力。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时,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观念陈腐,凭主观意志,教学管理没有明确目标,就像在黑夜中走路一样,走到哪里算到哪里,使中职教育的管理滞后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教师能力不强,教学管理缺乏推助器。就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状况看,严重断层已是普通现象。相当部分老教师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思想的束缚,教学方式方法多是沿用过去旧的教学管理模式,加上不肯动脑筋,不善于探索和总结,造成很多老师从事一辈子的教育教学,到头来没有总结和发表属于自己独到见解和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和教学论文。教师“关门教书”学校“封闭管理”,不仅使中职教学管理缺乏推助器和时代气息,而且成为严重制约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的瓶颈。 (三)教学内容繁杂,教学管理随机性大。自从中职教育进入自主择业的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门对各类中职学校的管理和要求也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扩大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自主权。随之而来由于缺少过去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加上中等职校招生政策放开,各类职业学校纷纷面向市场办学,“社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致使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鞭长莫及。 (四)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教学管理顾此失彼。中职学校扩招,不仅带来繁重的学生管理和繁杂的教学压力。而且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比普遍超过1:30的比例,严重的学校达到1:50以上。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16的师生比例标准。究其原因,一方面受编制的限制,学校进不了教师,也留不住教师;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没有编制,骋请的编外人员全靠学校本身的办学收入支付他们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为了减轻学校经费支付压力,学校在用人上,能减就减,能不请就尽量不请。因此出现了很多学校一个教师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