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0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

80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

80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
80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

第十章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终结学习提示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期。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是加速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里根主义”强化了美国的争霸战略,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则标志着苏联因不堪军备竞赛重负,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主动放弃与美国的对抗。由此从根本上动摇了构成战后世界格局基础的两极均衡体制,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客观趋势的发展。雅尔塔体制的瓦解贯穿于80年代末东欧剧变的过程。由于东欧各国改变了社会制度,摆脱了苏联控制,向西方倾斜,使原来一分为二的欧洲失去了均衡的支点,尤其是德国的统一使“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宣告结束。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分崩离析,华约和经互会先后解散,最后苏联本身也走上了解体的道路。旧格局打破后的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于这一变动速度超乎寻常,以及变动方式的特殊,使冷战后的世界表现得更为复杂和动荡,世界并不安宁。在国际关系领域,既呈现出和平、合作、民主化的趋势,也存在着不少全球性、地区性矛盾冲突,一些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但是就大趋势而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第一节80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

一、里根政府的对苏战略从“卡特主义”到“里根主义”70年代的美苏关系建立在以“尼克松主义”和“勃列日涅夫主义”为标志的战略态势基础上。苏联发起全球性攻势,在一段时期内夺得了“冷战”的主动权。美国则处于守势,1975年11月安哥拉内战的爆发和苏联、古巴的武装干涉使美国政府进退两难,既想顶住苏联的扩张势头,又拿不出新的战略对策。1977年卡特政府上台后曾提出所谓“以水灭火”战略,试图绥靖苏联,结果却进一步鼓励了苏联的扩张。1978年底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1979年底苏联直接派兵入侵阿富汗,终于把美国逼到了战略防线的边缘。卡特政府不得不改变对苏政策,于1980年1月23日宣布了“卡特主义”,以强硬姿态警告苏联:“外部力量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尝试都将被视为对美国切身利益的进攻,美国将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军事力量在内——打退这种进攻”。作为具体措施,美国宣布对苏实行经济制裁,北约也决定在欧洲部署新型中程导弹。“卡特主义”被认为是美国对苏战略发生新的转折的开始,而这一转折的完成则是在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之后。

里根政府的对苏战略包含在所谓“里根主义”的全球战略思想之内。这一战略构想的要

点是:(1)重振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尤其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抢先占领太空“高边疆”,夺回对苏战略优势,巩固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2)以实力为后盾,同苏联展开全方位的争霸斗争:一方面通过经济竞争和军备竞赛双管齐下拖垮、压垮对方;另一方面在现阶段采取“有限推回”方针,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不让其再前进一步,并伺机将失去的地盘夺回来。(3)军事上立足于在第三世界国家打“低烈度战争”,以此作为排挤苏联势力的主要手段。(4)继续维持和加强同盟国的“战略一致”,以及同友好国家的“战略合作”,继续利用中苏矛盾,使中美苏战略三角作有利于美国的倾斜。总之,“里根主义”作为一种保守的政治哲学,反映了美国一贯以追求世界霸权为其全球战略目标;作为一种进攻型的战略抉择,它是对“尼克松主义”的修正,更多地承袭了“杜鲁门主义”的衣钵。

“里根主义”的提出,一方面是由于70年代的美苏争霸态势迫使美国无法再容忍苏联的继续扩张。另一方面是因为经过70年代的政策调整,越南战争后遗症已逐渐淡化,国内一度盛行的“孤立主义”情绪已大为削弱,而苏联人侵阿富汗又激起了美国公众和世界舆论的强烈反应,这就有利于美国领导层推行对外强硬政策(例如,1980年的民意测验表明,20年来第一次有2/3的美国人认为本国军费开支太少)。此外,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进展及经济上推行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政策的效果也使美国领导层恢复了对实力优势的自信,并把70年代的软弱姿态看作是一种错误政策。如里根总统科学顾问基沃思在1985年6月的一次国会作证中说:“我们正进入一个早已期待的,或者我得说被长期耽搁了的转变,我们正逐步认识到,在同苏联人的对抗中,我们不仅未能利用我们的真正优势——我们的科学技术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跌进了企图与他们的蛮力相匹敌的陷阱”。

“里根主义”的对苏战略主要表现在两个争霸领域:其一,对亚非拉地区的争夺,从消极遏制转向积极排挤。1983年10月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是越南战争后美国恢复海外用兵的首次尝试,它一方面突破了国会对总统使用武力权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使美国找到了一种对付苏联的有效手段,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支持亲苏国家内的“反叛力量”和支持亲美国家政府对“反叛者”的镇压来削弱苏联势力,扩大美国地盘。这就是所谓“低烈度战争”,其目的在于“通过殖民地来刺痛莫斯科,而不是打一场可能使全世界完蛋的正面战争”。为此,1985年1月,经里根批准,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五角大楼和国务院一起组成秘密部际政策研究小组,确定援助阿富汗、柬埔寨、安哥拉、尼加拉瓜4个所谓“苏联据点”的“自由战士”进行反政府武装斗争,向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后勤支援、情报资料及“人道援助”,其中对阿富汗和尼加拉瓜游击队的援助额高达数亿美元。同时,对于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等国的“左派游击队”,美国则支持这些国家的政府当局予以镇压。

其二,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从数量竞争转向质量和技术竞争。由于70年代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上赶上了美国,使双方都拥有“二次报复力量”和同等的毁灭机会,所以里根政府意识到,仅仅从战略进攻力量的强化着手已无法达到既保存自己又消灭对方的战略目的,必须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争夺战略优势,即建立起攻防结合的核战略体系,使美国得以在一场.实际的核战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同时,通过这种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可以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最终“迫使苏联因其国内经济存在的种种缺陷而受重大牵制,以使苏联不致把过多财力用于军事开支和全球冒险”,达到“以压诱变”的目的。作为这种新战略设想的具体化,就是里根于1983年3月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

简称SDI的“战略防御计划”通常被称作“星球大战”计划,它是研制与部署以定向能、动能等新型武器为主体的反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美国国家计划。通过这一计划,美国企图在宇宙空间建立多层防御体系,把太空辟为海陆空外的第四个战略领域,夺取所谓“高边

疆”的控制权。

“星球大战”计划酝酿于里根上台伊始,经过两年左右的勾画,里根于1983年3月23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已“下令制定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计划——‘战略防御’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最终消除由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所造成的威胁”。随后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1984年1月6日,里根签署第119号国家安全决策指令,命令着手研制激光和粒子束等空间武器,使“星球大战”计划付诸实施。1985年1月3日,美国白宫正式公布《总统战略防御计划》文件,对该计划进行了全面阐述。“星球大战”计划拟分四个阶段:(1)80年代至90年代初为基础研究阶段;(2)90年代初至2000年为系统发展阶段;(3)2000年至2005年为全面投产和批量部署阶段;(4)2005年至2015年为完成整体部署、形成空间多层作战体系阶段。据预测,整个计划约需耗资4000亿~12000亿美元。

与“星球大战”计划相配套,美国当局还提出了“太空工业化构想”,试图以军事技术带动太空经济开发,为率先确立太空霸权奠定基础,同时亦试图通过这一途径使美国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独占鳌头,从而为21世纪继续领先于世界创造条件。

“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对美苏关系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它使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趋向质的变化,双方的战略均势有可能因此被打破。其次,它推动了高新技术领域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使“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为比单纯的军事实力更为重要和更具决定意义的国际政治因素。尽管“星球大战”计划的设想和目标能否实现还是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美国朝野对此计划也不乏种种歧见,但它所引起的震荡很快就波及全球,尤其对美国的争霸对手——苏联构成了沉重压力,成为影响苏联政策变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高中历史 美苏两极格局1

美苏两极格局 (2019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月考)1989年7月,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唐纳后来在与莫斯科讨论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时得出结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这表明危机 A.是美苏两国误会产生的偶然事件 B.改变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 C.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 D.加速了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影响 1.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确立。 (2)最终形成:1947年美国开始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同盟关系彻底破裂。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都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两国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冷战”是双方斗争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抗衡。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3.影响

(2)积极影响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对方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 ④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材料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时期美苏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冷战”有利于重大科技成就的发展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摘要:冷战时期,美苏尽管急剧和激烈对抗,但在多次对抗如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均未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直接的、正面的热战。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将争夺焦点转向第三世界,不再触及对方的势力范围,采取的方式也未曾再达到如上述三次危机中那样的激烈和正面直接交锋。从而,使世界在40多年中艰难地维持了持久和平。笔者以为,这正是由于双方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存在有一个最低的界限,即不发生热战。而这条底线,正是由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始终在最后时刻坚持了审慎原则。审慎原则是美苏尽管两极对抗,却始终未发生热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启示,美苏交往中的审慎原则也应该成为任何大国之间尤其是未来中美相处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冷战危机美苏审慎原则 在社会学中,理性原则是指行为体通常倾向于在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目标或手段的行为选择方式。在经济学中,则强调理性是“经济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即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假定的,市场选择始终遵循着以偏好最大化为目标的明智计算。在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中,国家通常被假定为是理性的,在无政府状态下,

作为理性行为体的国家,为了自保,通常总是致力于攫取一定的权力。经典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性的国家总是要无限制地追求以权力为界定的利益;新现实主义者则认为,国家通常以安全为最终目标,因而并不总是无限制地追求权力,而只是追求达到保障其安全的权力为满足。总之,理性的国家在决策时,通常总是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即最大化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行为模式基本体现了此种特征,他们在各个时期总是趋向于最大化地攫取权力,削弱对方,在全球各个层面展开争夺和对抗,并使人类长期面临着沦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灾难的危险。双方几乎利用了除直接热战之外的一切手段进行对抗和争夺。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虽然美苏在诸多时刻走向“战争边缘”,但世界总体上还是保持了40多年的“持久和平”(long peace)。这当作何解释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美苏在冷战时期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原则的同时,奉行了另外一种原则即适度、规避风险的理性和克制的原则即审慎原则的结果。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现实主义通常遭人诟病,它被指责只强调权力政治,而缺乏道德关注。但国内有学者在考察了诸多现实主义者的著述后,发现,从古至今的现实主义者大多都有对“审慎”这一政治价值和道德原则的关注,只是长久以来它被人们忽略了。通过对西方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至今的诸多思想家和理论家审慎原则的发掘和解析、总结,作者概括出了审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学习目标 1.掌握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了解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基本史实,正确分析“冷战”的影响。 2.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明确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该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以此激发为国奋斗的热情。 自学案 一、从盟友到对手 1.美苏关系恶化:(1)二战后,在①等国际会议上,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②的框架。(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美苏在③和④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冷战”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⑤”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就是“⑥”,它成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美苏“冷战” 1.马歇尔计划 (1)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以对抗苏联。(2)内容: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3.苏联的措施: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⑦,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⑧”,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1)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⑨。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2)在美苏影响下,朝鲜半岛南、北部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2.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2年,出现“⑩”事件。 3.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探究学习 材料一、因反导问题,莫斯科与华盛顿近来龃龉不断。在双方关系日益下滑的背景下,俄罗斯准备恢复与古巴的军事技术合作,而11月29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则在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宣布导弹预警雷达系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一系列事件致使西方媒体惊呼俄美“新冷战”的到来。 ——2011年12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 (1)相对于当今俄美“新冷战”,二战后美苏“冷战”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2)美国在“冷战”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苏联又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材料二、二战期间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以及战后美苏开始“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局势有很大的影响,对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理解清楚。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1.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有何特点?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高中历史导学案第2页(共2页)

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素材

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雅尔塔体系确立于二战后初期,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则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4.苏东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5.“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6.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直接因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7.多极化出现于两极格局形成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的格局并未形成,而是处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则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8.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或称世界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恶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9.二战以来的美日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从属于美国;1948年后为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1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篇一: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 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

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 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 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列举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史 实 (1)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3)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4)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 篇二: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了解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初步认识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因此国际关系史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在世界近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无论是维也纳体系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本文试就对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史做一些简略的分析,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一、二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使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成为必然。 1、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衰落:①二战彻底打垮了德国,其领土被盟国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际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②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枯竭,昔日威风一扫而光。③法国更是元气大伤,二战使法国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因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国际威望急剧下降。 2、美国独占鳌头,反映在:①军事上因其常规军事实力最强,并垄断原子弹等,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②经济上因工业实力雄厚,黄金储备丰富,美元地位提高等,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③政治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唯

美国马首是瞻。 3、苏联的空前强大,反映在:①经过二战,苏联的军队空前壮大。 ②其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强国。 总之,旧的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苏实力均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二、两极格局初步形成的标志: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世界大国开始按照战争期间一系列首脑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它确立的过程主要包括: 1、1945年联合国成立。 2、审判战犯,包括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3、划分势力范围:如①二战后美苏等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和对奥地利的分区占领。②承认蒙古独立。③以三八线为界,苏、美分别进驻朝鲜的北部和南部。④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向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最终形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性的变化,使世界国际关系进入到新的时代。 三、两极格局进一步确立的标志: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抗 雅尔塔体系确立以后,美苏两国在战争期间的战时盟友关系很快被一种对抗的关系所取代,这种对抗的反映就是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尖锐对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附解析

易混易错点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错因归纳: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不同阶段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掌握不准确。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国际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利制衡的结果,排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 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排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1945到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75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4.(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地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彼此消长。 在二战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格局却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演变都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第一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 1原因: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2表现: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

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和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影响: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不断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日本等进行渗透,企图控制这些国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使西欧、日本等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还凭借其经济势力,大肆推行强权主义政策,使整个世界动荡不安,难以稳定。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 1原因:经过短暂的恢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大力发展本国经济。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危机结束以后,又进入“滞涨”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2表现: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空坐标】 【主干知识】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必修二第六单元、第八单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及评价 (1)新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②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③第三产业得到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 ④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2)评价: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仍有很大的容纳度,还处于上升发展时期。 3.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必修二第七单元)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二第八单元)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影响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关贸总协定

(人教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每日一题

专题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018年北京卷)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 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 【参考答案】D 【解题必备】全面理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确立。 (2)最终形成 1947年美国开始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同盟关系彻底破裂。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表现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的对立。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对立。 (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的对立。 3.影响 (1)消极影响 ①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为美苏两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两强相争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长期不得安宁。 ②导致国际关系不断恶化。美苏冷战促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造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形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不利于国际经济的良性发展。 (2)积极影响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对方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 ④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组织一大批美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希望通过美国文化人士与当地民众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构建。该做法 A.旨在与苏联争夺欧洲以外地区 B.主要目的是扩大美国文化影响

70年代的美苏关系

⑶ 70年代的美苏关系 战后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向美国逼近,对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发出挑战。苏联从赫鲁晓夫开始有了与美国争霸的欲望,但迫于实力不济,只得采取迂回战术,在不触及美国重大利益的前提下插足到不属于西方势力范围的新独立国家,进行和平渗透。而到了70年代,苏联的力量上升到足以和美国一争高低的程度,美苏争霸的态势形成。 ①美国的战略收缩 冷战以及两场局部性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美国元气大伤,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由1948年的54.6%下降到1970年的37.8%,黄金外汇储备由1950年的49.6%降为1970年的15.5%。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的迅速上升,美国失去了“金元帝国”的地位,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发生了10次美元危机,迫使美国不得不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宣告解体。不仅如此,美国还饱受逐年加剧的通货膨胀之苦。 面对不利形势,1969年初上台的理查德?尼克松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宣布了美国对亚洲的新政策。他说:“我们正在拟订一项使美国能在太平洋地区继续成为一个强国而又不搞家长关系的政策。”这就是美国决心从亚洲收缩的新政策,人们称之为尼克松主义。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全国电视广播讲话中明确阐述了“尼克松主义”三原则,即:㈠美国将恪守其一切条约义务;㈡如果某一核大国威胁美国某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一美国认为其存在对美国以及整个地区的安全都至关重要的国家的自由,美国将提供援助;㈢如果涉及的是其他类型的侵略,美国将在接到请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不派出人力。“尼克松主义”的中心目标是对付苏联。根据基辛格的解释,美国的对苏政策是一个“连环套”,即同苏联扩大经济和文化交往,在政治关系方面搞“缓和”,通过谈判签订一系列的条约和协定,形成一个“广泛的建设性关系网”套住苏联。 “水门事件”后,福特出任美国总统。福特在两年零五个月的任期里基本承袭了尼克松的战略收缩方针,只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大举向第三世界出击时才有了一些强硬的表示。1977年1月,卡特就任美国第39任总统,他也主张同苏联搞缓和。1977年8月,美国报纸透露出来的《第十号总统备忘录》内容称,一旦苏联入侵西欧,西方军队应放弃西德三分之一的领土。这反映了卡特政府对苏政策是相当软弱的。1978年以后,在苏联越来越大的扩张攻势面前,卡特才出台了具有新内容的政策,提出“人权外交”,以此来改善美国在世界的形象,同时利用人权旗帜支持苏联国内的不同政见者,促使苏联国内的许多犹太人移居国外。 ②苏联的进攻战略和扩张攻势 勃列日涅夫从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总体实力与美国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略优于美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战略核力量:到1972年时,苏联拥有洲际导弹1527枚,潜艇发射导弹560枚。美国的洲际导弹为1054枚,潜艇发射导弹656枚。战略核武器的总数苏联为2227件,美国为2155件,苏联在数量上居于优势地位。 2)常规力量方面。苏联是传统的陆上强国,历来重视保持庞大的常规部队。其现役武装部队有440万人,坦克50000辆,战术飞机4600架,水面战舰240艘;而美国现役武装部队为210万人,坦克10500辆,战术飞机4500架,水面战舰172艘。苏联常规力量在数量上明显优于美国。 有了实力作后盾,苏联大胆制定了同美国进行全球争霸的计划:用经济战略作支撑,军事战略为核心,辅之以缓和谋略;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在中东、非洲展开侧翼迂回,争夺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海洋通道;以打破美国的战略布局为目标,逐步夺取对美国的战略优势。根据计划,苏联在70年代后半期频频向第三世界展开猛烈的扩张攻势。从1971年至1981年的11年间,苏联同10多个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同时,苏联还向第三世界国家大量提供军事援助。据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式、观看冷战视频。 [教学重点] 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终结原因。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格局的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国际格局的定义和类型,了解战后的国际局势,理解美苏两大阵营间的矛盾与争斗,掌握导致冷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和原因,深化对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认识。 第一节国际格局的定义及类型 一、国际格局的定义 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按照国际法,各国际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是平等的,但由于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的差距,又使它们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平等。一些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总是处于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总是享有更多的决定权,被称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角或中心力量。一般而言,世界政治格局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首先,具有强大的实力,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等。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军事实力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主要手段;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其次,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一个国家在外交上不能独立自主,而是依附于大国或屈从于大国的压力,没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地位,是不可能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最后,具有制衡作用,影响全局。实力强大的行为主体在世界政治中举足轻重,但有时一些行为主体的实力并不强大,却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主要取决于一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影响力。正确的外交政策和游刃有余的外交手段,有时能够弥补实力的不足。 国际格局既是相对稳定,又是变化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政治的基础是经济,国际格局是由世界经济关系决定的。二是国际格局的变化还取决于在格局中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极其力量对比的变化。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主角国家力量的对比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从长期看,有着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一旦主角力量

从欧安会看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

从欧安会看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 上海市七宝中学王丽 1973年7月3日,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共35个国家的外长聚会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这标志着20世纪60、70年代苏联与美国的/缓和0外交发展到了顶峰。面对二战后的冷战格局,早在50年代中叶苏联东欧国家便开始提议召开欧安会,之所以被延开了近20年,主要受当时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影响。因此,探讨和分析欧安会召开的曲折过程和会议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60、70年代美国与苏联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 最早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建议的是苏联东欧国家。为了从法律上确认战后的欧洲边界,排挤美国在西欧的势力,同时引进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国家首次于1954年11月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此后,苏联东欧国家经常公开或私下地向西欧国家提出召开欧安会。1964年12月,苏联通过波兰外长腊帕茨基在第十九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召开全欧安全会议。1967年4月欧洲共产党及工人党的卡罗维发利会议以及1969年3月华约组织布达佩斯会议上都一再提议早日召开欧安会。1969年10月30日,华约国家的布拉格会议上又提出于1970年上半年在赫尔辛基举行全欧和平与安全会议。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起初对苏联、东欧提议召开欧安会反应冷淡,一直没有明确答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苏联把美国排除在欧安会之外,美国对此十分不满。1966年的华沙条约声明中就强调:/欧洲国家有能力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解决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0。苏联、东欧试图排挤美国在欧洲的影响,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布热津斯基从地缘政治学和地缘战略学的角度分析说:/苏联执著的愿望是要-超过美国.0,/把它的对手(指美国)引者)从欧亚大陆彻底赶出去01。而美国则把欧洲当作是其地缘政治的重要目标。/正如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必定认为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存在是他们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主要障碍一样,美国也必然把大洋彼岸的阵地视为美国的防御前线,从而避免从美国本土进行防御0o。美国及其西欧盟国认为,没有美国参加的欧洲安全会议没有意义。 第二,在冷战期间,只出现过缓和的微风,未形成大气候。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执政后,调整苏联的对外政策,试图缓和同西方的关系,曾解决了对奥地利和约问题,举行了苏美两国首脑会晤,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但美苏均未从根本上改变其战略。赫鲁晓夫甚至用制造危机(如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办法试图对西方施加某种压力,因而他的解冻措施并未起到缓和同西方关系的作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于1968年8月入侵捷克斯洛浅克,引起了世界的震惊,美国总统约翰逊对勃列日涅夫直接提出了强烈的警告。 第三,在美国看来,美国若参加欧安会就意味着批准勃列日涅夫主义,因而不愿意参加。勃列日涅夫主义是苏联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提出的一整套扩张主义理论。诸如/有限主权论0、/社会主义大家庭论0、/利益有关论0、/大国特殊责任论0等等,试图要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听从苏联/家长0的指挥。苏联把东欧/看成是它的天然的统治范围,是对西欧施加政治和军事压力必不可少的跳板0?。1969年底,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公开谴责苏联提议召开欧安会的唯一目的是要求保持莫斯科对东欧的控制,声称决不参加一次具有批准或默许勃列日涅夫主义作用的会议。 二 进入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召开欧安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972年5月美国与苏联达成了有关召开欧安会的协议。美国赞同并参与召开欧安会是有原因的。 第一,国际局势、世界政治力量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向,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对外政策需作调整。60年代后期,西欧、日本迅速发展壮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美国的地位相对下降了,又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而难以自拔,美苏力量对比逐渐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面对国际局势的新变化,美苏在战略上和政策上都作了调整。勃列日涅夫 37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考试大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搜索:①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②两极格局的影响;③“冷战”的含义及表现 实战高考: 1.(08江苏单科)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3.(2009高考海南单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4.(2010·广东文综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基础知识梳理 一、冷战的兴起 知识补充:世界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个超出欧洲范围,具有全球性的国际秩序; 2)、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 “冷战”兴起的背景 (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4)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5)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两国领导人的不信任和猜疑; (6)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冷战”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冷战开始:

专题十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美国“一枝独秀”到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 1.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繁荣 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尤其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原因: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重要原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原因);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根本原因) (2)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西欧经济的发展: 欧盟: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①欧盟成立时间:1993年;使用单一货币:欧元;②欧盟内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见知识点第24页;②作用: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③对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影响:政治上,有力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和美苏的两极格局,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独霸变为欧盟、日本、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的崛起 (1)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①特点: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②原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时期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教育和科技。 (2)80年代,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知识拓展】 ★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都有美国的扶持;都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都采取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20届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教学案人教版必修一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47课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解读考纲,明确目标 1.两极格局建立的背景。 2.“冷战”形成的过程。 3.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 二、深度理解,核心突破 核心一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 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 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 史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不 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④。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核心二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 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①。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 尚②。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 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③ ——摘编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史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 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④ (70) 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⑤。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1)根据史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 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三、挑战自我,冲击名校 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演变 一、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会议);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变动原因 1、第一次原因: 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

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 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 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

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三、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实质: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四、前两次国际格局的结束: 1、1939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

2、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五、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 第一次: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 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

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②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六、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国际地位的影响) 1、第一次:由于中国综合国力低下,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