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庄子两则导学稿

庄子两则导学稿

庄子两则导学稿
庄子两则导学稿

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主备人:郑文英审核人:董彬主讲人: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理解两则故事蕴含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梁( ) 鹓( ) 醴泉() 鸱( ) 吓( ) 鯈鱼()

2、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填空:

本文选自《》,《》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一。庄子,名,相传为时期国人,是家,家代表人物。

二、预习展示

1、听写词语。

2、提问学生,简介作者及其背景。

⑴、庄子,名周,宋国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2)、《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如螳臂当车、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三、合作探究:

(一)细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语气。

2、读懂文意。要求: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课文。

3、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解释翻译。

(1)、解释下列词语:

相梁:或:搜于国中:止:醴泉:

于是:而吓我:濠梁:是鱼之乐也:

安知: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全:云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欲代子相。

②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③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④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⑥请循其本。

⑦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精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阅读《惠子相梁》,思考: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2、阅读第二则,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四、拓展阅读: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③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④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垩:白色的土。在这里做状语用。②慢:通“墁”,涂抹。③匠石:名叫石的木匠。④质:箭靶。引申为对象,此指那位郢人。

⑴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臣之质死久矣。

⑵从文中庄子的“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句话中,流露出庄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检测:

1、给黑体字注音。

相梁( ) 鹓( ) 醴泉() 鸱( )吓( ) 鯈鱼()

2、填空:①庄子名周,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_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___________ ”。

②“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用了______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鹓鶵________ 的品性。③《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鸱”比喻_______________,“腐鼠”比喻_________________ 。

3、下面对文章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腐鼠,讽刺了惠子的目光短浅。

B、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借讲故事讽刺了惠子,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的效果。

C、庄子向惠子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即无心于功名利禄,不屑于争夺惠子的相位。

D、从文章中可看出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心胸狭窄、无端猜忌别人的人。

4、课内语段:阅读《惠子相梁》回答文后问题。

(1)庄子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说理的,这样说理有什么好处?

(2)文章哪几个词语能够表现惠子比较看重功名利禄呢?

(3)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4)假如你是惠子,听完庄子的话,会有什么反应?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 21、《庄子》二则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 一、回顾复习 相关资料1、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 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2、作品介绍:《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3、解题:《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二、学习目标 1、巩固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 3、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让学生明白“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重难点1、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2、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 三、合作探究 一、庄子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代表作品有,名篇、。 二、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北冥()鲲鹏()抟()迁徙()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翻译重点词语。①冥:②鲲:③鹏:④怒: ⑤垂:⑥海运:⑦天池: 2.翻译重点句子。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翻译重点词语。齐谐:志:击:抟: 去:尘埃:息:极: 2.翻译重点句子。 ①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⑤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四、精讲点拨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五、学生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六、达标测试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表判断 D.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 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 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1 / 4

《庄子二则》教学设计.doc

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课时安排 3 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者 1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知识与能力 2 、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 、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教学难点 1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庄子》一书有极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一般性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 学情分析 度。学习时,可以查阅有关庄子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庄子〉的主要艺术特点的资料, 以助于对本文的了解。也可以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以故事导入, 导语设计: 庄子生动引人,激快速导入新古时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 的故起学生的学课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 事导习兴趣。 “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 入 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 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 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 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 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 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 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 啄食先生。”大帅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 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 之食而给? 这个大师就是庄子!2400 年前,就有这样非凡的见识! 二、 资料齐读对庄子有个介绍庄子和《庄子》 介绍初步印象。 庄子( 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 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 、文学家。道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 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 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学习庄子的机智、风趣、巧妙的论辩技巧,培养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学习重点〗 1、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冥有鱼》,领略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庄子不但想象力极为丰富,而且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郭沫若曾这样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学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虽然有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庄子的文章,体验一下庄子的机智与幽默。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一前280),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约与孟子同时或稍晚,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作品介绍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原书52篇,现存33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

庄子故事两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故事两则原文,全文 《惠子相梁》<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唔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故事两则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注释 《惠子相梁》<译文>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前往去见他。有的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的位置的。”于是惠子感到惊恐,在国中搜捕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这鹓鶵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子不吃,不是甘泉不喝。在这是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鹓鶵飞过,抬头看着他说:‘吓(发怒的声音)’现在你想用你魏国的宰相之位来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译文>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游出水面悠然自得,这是鱼的乐趣。”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乐趣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乐趣’的话,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乐趣还来问我,我是在桥上看到的。”

浑沌之死导学案

《庄子二则》之浑沌之死导学案 【教材分析】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庄子二则》都选自《庄子秋水》,教学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但学习自觉性不强,因此本课的译文可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领会庄子的精神内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寓言的内容、多角度的理解课文的寓意。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内敛精神,修炼内功。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能翻译课文。 2、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浑沌之死的寓言的内容以及寓言的寓意。 学习难点 1、理解两则《庄子》寓言的内容以及寓言的寓意。 2、体会课文想像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3、【课时安排】1课时 4、【学习流程】 一、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汉族,东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人,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庄子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2、作品简介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读准字音 倏(shu)沌(dùn )渻(shing)恃(shì)窍( qiào 三、学习《混沌之死》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南海之帝为倏为:动词,叫做,称作倏:极快地,转眼之间。浑沌: (1)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如:混沌初开。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3-1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4、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5、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品位。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疏通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相(xi a ng)梁鹓雏(yu o n ch u ) 夫(f u ) 醴(I 1 )泉邪(y e ) 吓(h e ) 鸱(ch i ) 濠(h a o)梁鯈(ti a o)鱼 2.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3、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4、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 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 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教学过程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提问:(1) 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庄子二则》导学案(精品教案)

21.《庄子》二则 1.

判断句: 是鱼之乐也(“… 1.怒而飞,

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有几千里长。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词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参考译文:1.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论的判断。论辩言语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求实而缺乏美感。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 你是如何理解庄子的反问的?(考点:反问句的作用) 庄子并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是采取反问的方法来回答。以“非我”者不如“我”者不知“我”知鱼。 点拨:以反问句的形式来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答在问中,语气肯切,坚定有力。 2. 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 “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北冥有鱼》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逍遥游》导学案(教师版)

《逍遥游》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介绍庄子及其影响,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很重要。古文以诵读最为重要,所以第一节课安排学生朗读课文。庄子思想博大精深,加上其表述方式的特点,解读具有多样性,“诗无达诂”,只要言之成理,不必强求一致。 教学目标 1.了解《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庄子的思想是东方神秘国度中国最有价值的思想。——海德格尔(德国) “读庄子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林语堂《信仰之旅》 一说到庄子,我们就会想起“庄生化蝶”的故事,“庄生晓梦迷蝴蝶”,非常富有想象力,非常富有情趣。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并且在高一学习过他的《秋水》,对他的情况和思想有了初步了解,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庄子? 2.庄子简介: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 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3.解题:逍遥自在、逍遥马、逍遥宫、逍遥冠,这些词语应该都与《逍遥游》有关,庄子所谓逍遥游,用课文原话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天下》讲到庄子的思想时,说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两句话非常典型地总结了庄子的思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即摆脱了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 二、正音、熟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句读、节奏和重音的掌握情况。 2.明确字音: 鲲(kūn)鹏抟(tuán)齐谐(xié)坳(ào)堂 迁徙(xǐ)北冥(mínɡ)夭阏(è)沮(jǔ)丧 知(zhì)效一官榆枋(fānɡ)斥鴳(yàn)晦朔(shuò) 决(xuè)起而飞蓬蒿(hāo)翱(áo)翔恶(wū)乎待哉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助读,了解庄子和《庄子》的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翻译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引导学生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作者介绍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世称“老庄”。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资料助读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预习检测:给红体字注音 相梁()鹓鶵()( ) 醴泉()鸱() 濠梁()鯈鱼() 从容()吓() 自学指导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自学指导2: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用3——5分钟左右的时间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疏通文意,并归纳归纳相关文言现象。有不理解的字、词、句标出来共同解决。方法指导:增、删、调、留、换。 质疑释疑 你有哪些字、词、句不理解意思,请提出来,共同解决。 检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惠子相梁() 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③于是鸱得腐鼠() ④是鱼之乐也() ⑤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⑥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⑦请循其本() 一词多义:固: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②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③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研读故事一:《惠子相梁》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详案)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过程与方法: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二、教学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三、教学难点: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自主学习汇报 (一)、关于庄子; (二)、关于《庄子》; (三)、字词;(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推荐给大家)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 学生可以自选专题汇报交流。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二)、关于《庄子》: 1)《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

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大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juàn)”,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在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三)、字词:请学生把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到黑板上。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这一专题此时无须讲透,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深浅度。 三、自学《惠子相梁》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 归纳相关文言现象; 把握故事的寓意。 1、课文直译: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鶵,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句式方面:如省略句、倒装句“惠子相梁”,应为“惠子相于梁”,即“惠子在梁相”。词语方面:如“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这一环节可以结合直译予以关注。) 3、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设计

20、《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设计 作者:佚名教案来源:别处引用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 教材分析: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4、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5、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教学难点: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

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自主学习汇报 (一)、关于庄子; (二)、关于《庄子》; (三)、字词;(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推荐给大家)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 (二)、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三)、字词:请学生把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到黑板上。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这一专题此时无须讲透,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深浅度。 三、自学《惠子相梁》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 归纳相关文言现象; 把握故事的寓意。 教师参考: 1、课文直译:见参考译文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句式方面:如省略句、倒装句“惠子相梁”,应为“惠子相于梁”,即“惠子在梁相”。词语方面:如“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这一环节可以结合直译予以关注。) 3、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四、合作探究:涵泳品味文章的美点并交流。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教案

21.《庄子》故事两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教学目标 1.把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3.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 难点 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北冥有鱼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庄子(人物)》。 有人说:“在诸子百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就是庄子。读《庄子》一书,不仅因为他的文学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先生的大智与幽默,书中一个个风趣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先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多的启迪”,今天我们学习《庄子》故事两则以“一斑窥豹”来感受庄子的大智与幽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所著。 《庄子》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它“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

它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因而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可参考【影音资源】《庄子》 2.读课文,初步感知。 【精品课件】 (1)先自读再播放【音频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参考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 (2)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捧起课本,自主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3)借助注释,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初知文章。 北冥:北海。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海运:海水运动。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苍苍:深蓝色。 2.概括主要内容。 参考:文章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及“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景象,表明万物皆所有凭借而不自由,表达自己对绝对自由的渴望。 可参考【知识总汇】 三、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一)翻译课文,梳理文言知识。 1.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小组进行翻译接龙,一人一句,要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庄子二则复习导学案

庄子二则复习导学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庄子》二则复习 复习目标 记住重点实词句子的翻译,会背诵课文,会默写重点句子 查缺补漏,巩固所学,复习迎考 学以致用,能完成课内外对比阅读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庄子,名,时期家,家学派代表人物。本文第一篇选自,第二篇选自 2、解词 北冥 .. 怒.而飞是.鸟也抟扶摇 ..濠梁.全.循.其本子.非鱼 ...去.以六月息.野马 3、翻译句子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 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 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 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4)请循其本。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0.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8段】主要写的是▲。 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乐”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8分) 北冥有鱼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志怪者也____________ (2)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 1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4.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鹏的形象的(2分) 15.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分) 三】(15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

人教版-语文-高三-人教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教案

人教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教案 山东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万杰朝阳学校张传海 教学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介绍庄子及其影响,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很重要。古文以诵读最为重要,所以第一节课安排学生朗读课文。庄子思想博大精深,加上其表述方式的特点,解读具有多样性,“诗无达诂”,只要言之成理,不必强求一致。 教学目标 1.了解《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庄子的思想是东方神秘国度中国最有价值的思想。——海德格尔(德国) “读庄子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林语堂《信仰之旅》 一说到庄子,我们就会想起“庄生化蝶”的故事,“庄生晓梦迷蝴蝶”,非常富有想象力,非常富有情趣。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并且在高一学习过他的《秋水》,对他的情况和思想有了初步了解,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庄子? 2.庄子简介: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 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3.解题:逍遥自在、逍遥马、逍遥宫、逍遥冠,这些词语应该都与《逍遥游》有关,庄子所谓逍遥游,用课文原话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天下》讲到庄子的思想时,说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两句话非常典型地总结了庄子的思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即摆脱了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 二、正音、熟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句读、节奏和重音的掌握情况。 2.明确字音: 鲲(kūn)鹏抟(tuán)齐谐(xié)坳(ào)堂 迁徙(xǐ)北冥(mínɡ)夭阏(è)沮(jǔ)丧 知(zhì)效一官榆枋(fānɡ)斥鴳(yàn)晦朔(shuò) 决(xuè)起而飞蓬蒿(hāo)翱(áo)翔恶(wū)乎待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_北冥有鱼》导学案

八年语文“五环阅读”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学案 课题北冥有鱼课型讲读课课时2课时设计者 学习目标1.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体会瑰丽雄奇的想象,理解庄子“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 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品味作品的语言 学习过程个性补改【环节一】赏读入境、夯实基础 一、导入活动,激趣引思 猜成语——“相濡以沫”。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用这个词形容夫妻之间互相扶持或朋友之 间互相帮助。其实这个词被大家误解了。人们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没有注意到后面的一句话。“相 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慢慢呼气之意)以湿,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意思是在困难的处境里,与其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 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迎接全新的自由。庄子对自由的追求似乎都寄予在鱼在形象中,今天我们就从 鱼的角度来学习庄子的游鱼人生。 第一课时 二、预习与交流 (一)文学常识: 1.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 )国蒙人。( )时期( )家,( ) 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与老子并称为“( )”,他们 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 事物都在变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的主观精神境界。著有《庄子》一书。 2.《庄子》,亦称( ),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 )篇,包括内篇( )篇、 外篇( )篇、杂篇( )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其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 ( )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是研究价值。人们评价这本书为 “( )”。( )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本文选自内篇中的( ),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 活动。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20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新人教版

20.庄子故事两则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文言重点实词、虚词。 2. 正确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 欣赏故事的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2.难点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三、知识梳理 1. 《惠子相梁》: 人物特点 庄子: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机智、幽默 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 中心思想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yuān chú),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表现庄子天到无为而自 然的哲学思想。 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人物比较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 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欣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 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中心思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

发生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敏捷。在辩论中,可见庄子认为 的“鱼乐”其实是他内心的愉悦心境的一种折射。 四、学法指导 1.朗读法。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人物的志趣。 2.比较法。比较惠子与庄子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多介绍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生平、思想;课外阅读庄子的文章,拓宽阅读视野,进一步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 1.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板书的目标。 2.展示流程: 听范读—自由读—欣赏分析---感悟提升 (二)自学讨论释疑 1.自学指导(指导学习方法,设计问题)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自由诵读,翻译课文。 1)惠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止,栖息。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疑问代词,怎么 (5)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6)鱼出游从容: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7)是鱼之乐也:是,这。 2.设问 (1) 庄子是惠子的朋友,惠子为何会派人抓捕庄子? (2) 庄子知道后为何不跑,反而要去见惠子? (3) 庄子无意于名利,为何不直接表达而要用寓言的形式? (4) 在辩论中庄子的观点是什么?他为什么持这种观点? (5)在这场辩论中谁是胜利者? 3.讨论释疑 先独立思考问题,小组再交流体会,组长组织大家准备发言。 1.你能否从这个小故事中领悟庄子的内心追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