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字与中医

汉字与中医

汉字与中医
汉字与中医

汉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汉字,以下简称汉语),是由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使用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和文字符号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古老、最独特的语言文字种类之一。能与其悠久历史相比的,从前只有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文字等,而后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被历史所丢弃,深埋到滚滚黄沙和断壁残垣之下,只有汉语一枝独秀,硕果仅存,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古人以汉语、汉字作为信息载体,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汉语言文字和中医药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在汉字出现“隶变”而定型的秦汉时期,中医药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峰。《黄帝内经》确立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神农本草经》确立药物学基本理论、《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的临床施治原则和方剂配伍原则,使“理、法、方、药”首次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医药的学术体系。而保留这些历史信息的,正是汉字。在东汉许慎编纂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共收录汉字9353个,其中涉及医药、卫生、保健的汉字就达1124个,其中植物名称用字613个、动物名称用字310个,矿物名称用字5个,共928个,人体骨骼、脏腑、组织器官名称用字98个,病理表现用字20个,疾病名称78种。现代汉语与古汉语在语音、语意、语法各方面都有了一些差别,但是古汉语用成语、典故的形式,在现代汉语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现代人正是通过对成语、典故的学习和使用,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对逐渐生疏的古汉语的一些记忆。成语、典故来源于古人的经典著作以及民间流传的俚语、谚语等,而作为与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休戚相关的医药学,也是成语、典故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据统计,与中医药有关的或直接来源于医药学著作的成语、典故达600余条,其中很多不仅保留着医药学意义,而且延伸到社会学领域,用以说明一些社会现象,因而具备了相应的社会学意义,如“针砭时弊”、“标本兼治”、“病入膏肓”、“以毒攻毒”、“肝胆相照”等。

在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字的普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中医文献古籍,中医药也因此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谓中医文献是指历代流传至今具有历史价值、现实意义的中医图书以及与图书相关联的人的言行的记载。据《中国丛书总录》要目、《四库》著录及存目书、《贩书偶记》正续篇三者所载书目合计,经部总计9906种,史部总计14523种,子部总计17044种,集部总计22380种,四部古籍总计63853种。其中医家类属子部,有2255种,占全部古籍的3.53%.而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

国内现存民国以前的10万余种古籍中,中医药古籍达12124种,占全部古籍的10%以上。此外,在民间和海外还流传有大量的古籍抄本、孤本。除了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书籍资料,还有大量记载了中医药的出土文物,如殷墟的甲骨文卜辞、马王堆汉墓帛书、甘肃武威医简、龙门石窟医方、敦煌写卷等等。由于各种原因,古籍在流传和抄写的过程中会出现散佚、遗漏和错误,古汉语在音、形、义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化,也会形成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而这些因素都给后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准确理解古籍的障碍,所以很多学者运用训诂学、校勘学的方法对中医药古籍进行深入研究,才使得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汉语言文字与中医药的思维方法也颇有相通之处。传统中医的思维方法以形象思维、取象比类、具象与抽象相结合为主要特征,而这也正是汉字的特点。所以,通过汉语的学习,对培养中医思维方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中,有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医古文,其目的就在于尽量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多一些古汉语的知识和素养,为学好中医药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概论 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 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多少种药品? 答: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共载药850种。 6、什么是阴阳、五行?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 ③阴阳互根互用; 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的防治; 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②五行的相生、相克; 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③用于疾病的诊断;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答: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精化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12、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

中医中药优美文字

中医中药优美文字 您好! 将前段时间摘抄得一些与君共享: 一、今安徽潜在县汪济老先生用六十余味中药名所作《致在台友人》得信白术兄:君东渡大海,独活于生地,如浮萍漂泊,牵牛依篱,不知思念否?今日当归也!家乡常山,及祖国熟地。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菊花,冬有腊梅,真就是花红紫草苏木青,金缨银杏玉竹林,龙眼蛤蚧鸣赭石,仙茅石斛连钩藤。家中东园遍布金钱草、悬紫草;西园盛开百合花、月季花;北墙爬满络石滕、青风滕;南池结有石连子、黄实子。但见青果累累,花粉四溢。令尊白前公,拄虎杖,怀马宝,扶寄奴,踏竹叶,左有麝香,右有红花,槟榔陪伴上莲房,已就是巍巍白头翁矣!令堂泽艺婶虽年迈而首乌,犹千年健之松针也。唯思念海外千金子,常盼全家合欢时,望勿恋寄生地,愿君早茴香(回乡)!表弟:杜仲顿首二、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得“四季歌”春风与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得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得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

含得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三、一封用中药名串成得诉状古有一才女,其父从业中医,兼营药铺,有空时喜欢吟诵《汤头歌诀》,女受此熏陶,对中药名称、性味、功能早有领悟。一日无事,她巧借药名串成一篇诉状,由于辞情恳切、构思奇巧,其父览后,不禁拍手称妙,其状书云:具状人红娘,为告木贼拦路抢劫,殃及夫、子事。窃氏有夫黄柏,男黄连,因往硫黄( 留隍)发卖乌药,一去半夏,仍未见附子(父子)茴香(回乡)。适有邻亲杜仲告知:某日,夫君一行经过常山,遭木贼拦劫,被抢去青相(箱)子一只,陈皮鞋一双,又强*使女四人:木香、乳香、丁香、麝香,唯麝香不从,遂被捆于马前,打得红花血竭,望大人查明泽泻(贼舍)惩办顽凶。民等沾恩。谨状。在短短130多字得诉状中就嵌入了20多种中药名,情趣盎然,故一直流传至今。四、古代名人用中药名写得情书冯梦龙得《桂枝儿》:您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您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想人参最就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得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您果就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得等。清代褚人获编得《坚瓠集》中载有两封苏州詹氏夫妇得两地情书,亦通篇皆用药名。———其妻给丈夫得信上这样写道:“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

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7741077.html, 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选题参考 1、NSFC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2002年度受理与资助情况 2、浅谈“关格”病的中医诊断与中药治则 3、浅谈耳鸣、耳聋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与中药学科优先资助研究领域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5、一九九五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评审工作浅析 6、论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 7、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以《中医和中药》为例 8、中医学与中药学——中医学——微针系统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概况与展望 9、论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关系 10、浅谈"咳嗽"的中医辨析和中药治疗 11、中医与中药 12、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9年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项目指南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年申请指南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 15、中医学与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治疗难治性眼病的文献分析 16、中医学与中药学:中药学:苦楝果实中苦楝素的分离及鉴定 17、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对策研究 18、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19、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7741077.html, 20、近年来NSFC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受理与资助针灸学研究的情况分析 二、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题目大全 1、浅谈中医与中药的依存性 2、传统生命科学中中医学和中药学的若干理论之现代化学物理的解析——兼论创新高效抗癌、抗心血管病之药 3、中医理论与中药复方研究之探讨 4、中医理论与中药复方研究之探讨 5、中医临床与中药的关系 6、运用中医理论和中药辩证论治股骨头坏死临床随笔 7、浅谈"胁痛"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8、中医推拿和中药热敷法应用于髌骨软化症临床治疗的效果探讨 9、浅谈“胸痹”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10、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11、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诊断与中药治疗 12、联用中医手法和中药内服外洗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13、中医临床与中药剂型 14、咳嗽的中医辩证与中成药选用 15、中医针灸与中药联合应用在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中的疗效观察 16、中医推拿和中药浴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 17、中医推拿与中药外敷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18、中医和中药的含义 19、《中医和中药》文化教学环节

漫步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堂

漫步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总结出的治疗疾病的经验,他不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在1982年已经把“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入《宪法》,这说明国家已经把中西医放到同等地位。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对中医药是个很好的机遇和挑战。2010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布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经把“中医药堂”的邮票列入今年发行计划,这对我们中医界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说到中医药堂我们不禁想到过去常说的“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也曾听说过旧中国有四大中药房(即北京同仁堂、杭州庆余堂、汉口叶开泰、广州陈李济),为此本人搜集到全国比较著名的、历史悠久的二十家老字号中药堂,拟从堂号的由来、创始人、堂训、宗旨、经营理念、主打产品等方面进行介绍。 1、北京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北京乐氏第四代传人乐显扬创办了同仁堂药室,乐显扬就成了北京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子承父业,1702年在同仁堂药室的基础上开设了同仁堂药店,他不惜五易寒暑之功,苦钻医术,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类型配方,分门汇集成书,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代代相传。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形成有“十大王牌”和“十大名牌”等为代表的产品系列,从而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和青睐。十大王牌药包括: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局方至宝丸、苏合香丸、参茸卫生丸、女金丹、再造丸、紫雪散、虎骨酒(另加安坤赞育丸、乌鸡白凤丸、十香返魂丹合称十三太保)。十大名牌药有:乌鸡白凤丸、消栓再造丸、安神健脑液、牛黄解毒片、枣仁安神液、活血通脉片、愈风宁心片、国公酒、骨刺消痛液、狗皮膏。 2、杭州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风格耗白银三十万两创立。胡庆余堂和北京的同仁堂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故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说。胡庆余堂的堂号取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胡庆余堂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胡庆余堂门楼上现今还保留着创始人胡雪岩所立“是乃仁术”四个大字,它表达了胡庆余堂创办药业是为了济世、广济于人。胡庆余堂制药遵守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生产药品质量上乘,所以在竞争上提倡货真价实,“真不二价”。胡庆余堂崇尚戒欺经营,著名的“戒欺”匾额系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它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其主要产品有胃复春片、庆余救心丸、障翳散等。胡庆余堂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广州陈李济: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老字号,创建于1600年,比北京的同仁堂还要早69年,陈李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讲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一)整体观点的概念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二)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2)形神一体观 (3)物质与功能一体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一)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二)辨证与论治的概念 1.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感冒是一种“疾病”,“症状”是临床表现,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证”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咳嗽是一种“疾病' ',“症状”是临床表现,如咳嗽声重、恶寒发热、社苔薄白、脉浮紧; “证”是风热犯肺还是风寒犯肺。 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第二节:阴阳学说(环球医学网提供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讲义|2016 执业药师考点串讲复习笔记) 一、阴阳的属性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阴阳的可分性,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夜晚的前半 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2)阴阳的相互转化性,即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 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病变的

废除中医和汉字的坏处

历史回顾:五四时期的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人认为汉字是中国腐朽文化的根源(鲁迅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希望借助让拉丁文字代替汉字这条道路来使中国快速实现现代化,苏联对于这种倾向曾经给予支持,而西方汉学著名语言理论学家几乎都一致的认为汉字是落后的语言文字,是残余的象形文字,二拼音文字才是科学的,先进的文字.于是导致白话运动,废除汉字运动的兴起. 看罢这段历史,总结一下,说汉字必须走西方文字拼音话道路的人无非是几个观点: . 汉字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如果走西方文字的拼音道路,可以迅速的同国际接轨,加强同发达国家的交流,不会引起一些交流障碍; 2.?????? 汉字不利于普及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3.?????? 汉字不够严谨,逻辑性不强;叙事能力薄弱; 首先,我并不打算反驳上面的观点,因为历史已经作出了最好的证明.申老师在课上也提到了汉语有着英语这些形式主义语言的无法相比的美,而且,汉语的意合,汉语的构词特性在现在看来已经成为了它的优越性, 汉字革命派忘却了汉字造美功能正是西方文字所缺失的,忘却中文可以与西文互补,没有中文,西文将失去抗衡者,成为不可动摇的霸权 其次我想说,语言没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分,只有简明和不简明,优美和不优美,强势和弱势的区别,但是简明并不等同于现代,强势并不等同于非要靠依附它来获得世界的认同.因为我们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民族,我们需要自己的语言来捍卫我们的独立性. 我是一名学理科的学生,在我看来(也许这个比喻不很恰当),这就好像是计算机编程的两种语言---basic语言和c语言一样,虽然很多人说basic语言是结构性很差的语言,但很多时候,basic却是不可缺少的要用到.这两种语言体现的最初程序语言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一个是过程性的,一个是结构化的,汉语和英语也是如此,也许在最初产生语言的时候,古人的设计理念就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因而形成了汉语形入心通,而英语是声入心通的不同,而导致这一切的除了历史,地域和环境的不同造成的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了.所以说汉语与英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有着不同的文化机能.而在长时间的积淀和传承中, 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以及其精髓都渗透到了汉语文字之中,他们已经是不可以分割的了,失去汉语文字,文明之河将断流,. 汉语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鲜明的特 征,(在我看来,任何民族都是这样),把汉语从我们的身边拿走,就等同于将这个特征脱去,变得毫无个性可言. 我想当时之所以用拼音来弥补中文的缺陷而不是全盘否定汉语全盘西化,一定也是经过了长期反思历史和慎重考虑才作出这样决定的.愿我们的汉语和中华民族一样永远年轻 当我们看到中国银行的标志牌下用英文写着”CHINA’S BANK”时,我们知道这其实只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但是如今的我们却越来越将能看懂这几个单词视为一种骄傲,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中文里面掺杂几个外来词汇, 除了是工作上的不自觉的习惯之外,我只能猜测这是一种炫耀和身份显示的行为了.因为字母的使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标志,一种优越的身份标志.或许还有这样一个原因,在相互都熟悉的人之间大家都达成了一种默契,使用约定俗成的字母组合来代替原有的

古老的汉字和中医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案

的演变过程 新授 2、教师补充,统一答案:甲骨文(原始)、金文(殷商)、小篆 (秦朝)、隶书(汉朝)、草书、楷书、行书。 3、以“牛”字的演变过程为例,观看汉字的演变历程,汉字有象形 的特征。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出示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如、 马、山、水、鱼等 4、这些汉字一眼就能看出它的意思? 5、刚才我们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模拟了几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但实 际上文字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每个汉字的演变都是个美丽 的故事,都是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汉字的生命力之所以不断强大, 也正是因为它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6、学生观看《汉字王国》故事 (四)感受汉字的特点 汉字古老、形象、美观、有很强的生命力 (五)小结过度 汉字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无数智慧的中国人民传承这条 情感纽带,延续了这个根,并不断发展汉字,使之与时代相适应。相 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汉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与此同时,在 我国古老的文明中,中医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 发展 板书设计: 古老的汉字

甲骨文一一金文一一小篆一一隶书一一楷书一一行书一一草书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的老头放下担 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 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 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值不得在人前 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儿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几个小伙伴都停住笔仔细听老人的品评,小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 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里看看去吧!” 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张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京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惭愧极了,心想:和写字画汤的老爷爷比起来,我真是差得太远了。他扑通” 一声跪在老爷爷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 秘诀……” 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 风雨雨已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 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糜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结构严谨,刚柔相济,疏朗开阔,为书法界所珍视,素有颜筋柳骨”美称。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京城南的鹳鹊谷(现称柳沟),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88岁去世为止。

中医中药优美文字

中医中药优美文字 你好! 将前段时间摘抄的一些与君共享、今安徽潜 在县汪济老先生用六十余味中药名所作《致在台友人》的信白术兄:君东渡大海,独活于生地,如浮萍漂泊,牵牛依篱,不知思念否?今日当归也!家乡常山,及祖国熟地。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菊花,冬有腊梅,真是花红紫草苏木青,金缨银杏玉竹林,龙眼蛤蚧鸣赭石,仙茅石斛连钩藤。 家中东园遍布金钱草、悬紫草;西园盛开百合花、月季花;北墙爬满络石滕、青风滕;南池结有石连子、黄实子。但见青果累累,花粉四溢。令尊白前公,拄虎杖,怀马宝,扶寄奴,踏竹叶,左有麝香,右有红花,槟榔陪伴上莲房,已是巍巍白头翁矣!令堂泽艺婶虽年迈而首乌,犹千年健之松针也。唯思念海外千金子,常盼全家合欢时,望勿恋寄生地,愿君早茴香(回乡)!表弟:杜仲顿首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 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 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 星大光。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 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 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 余味中草

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 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封用中药名串成的诉状古有 才女,其父从业中医,兼营药铺,有空时喜欢吟诵《汤头歌诀》,女受此熏陶,对中药名称、性味、功能早有领悟。 日无事,她巧借药名串成一篇诉状,由于辞情恳切、构思 奇巧,其父览后,不禁拍手称妙,其状书云: 具状人红娘, 为告木贼拦路抢劫,殃及夫、子事。窃氏有夫黄柏,男黄连, 因往硫黄(留隍)发卖乌药,一去半夏,仍未见附子(父子)茴 香(回乡)。适有邻亲杜仲告知:某日,夫君一行经过常山,遭木贼拦劫,被抢去青相(箱)子一只,陈皮鞋一双,又强*使女四人:木香、 乳香、丁香、麝香,唯麝香不从,遂被捆于 马前,打得红花血竭,望大人查明泽泻(贼舍)惩办顽凶。民 等沾恩。谨状。在短短130多字的诉状中就嵌入了20多种 中药名,情趣盎然,故一直流传至今。四、古代名人用中 药名写的情书冯梦龙的《桂枝儿》:你说我,负了心,无 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 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想人参最 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 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 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清代褚 人获编的《坚瓠集》中载有两封苏州詹氏夫妇的两地情书, 亦通篇皆用药名。其妻给丈夫的信上这样写道: “槟

古代中医治病的小故事

古代中医治病的小故事 导读: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古代中医治病的小故事 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神医,经常免费给穷人看病赠药。老百姓都很尊敬他,许多病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找他看病。 一天,李时珍出诊回家,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一个衣衫破烂的中年男子躺在地上,不住呻吟,旁边坐着个面容憔悴的妇女。 “大嫂,你们怎么了?为什么在这里哭呢?有什么难处和我讲讲吧,说不定我能帮上你们的忙呢。”李时珍轻轻扶起了妇女,和蔼地问道。 “您是?”妇女迟疑地问。 “在下李时珍。” “先生……”妇女抹着眼泪,“他这怪病得了好久了,不知看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药,总不见好。都说您是神医,不知道您有没有法子。” “您放心,只要能帮上忙,我一定尽力而为。来来来,先来家里坐,等我仔细看看你丈夫的病症。”李时珍搀起男人,想要领进家里。 “俺们没钱,为了给丈夫看病,家里的钱都花光了,不瞒您说,

俺们是一路乞讨过来的。”妇女支吾着说。 “诊金的问题你不必担心,先进来再说。”李时珍眼睛里充满了关切。 妇女连连道谢:“谢谢李大夫,谢谢李大夫!” 夫妇二人跟随李时珍进了李家,李时珍立刻叫徒弟拿来饭菜给夫妇二人充饥。 李时珍上下打量了男子一番,将手搭在男子脉搏上,拈着胡须暗暗沉吟:“从面相和脉象来看,不像病势沉重之人啊,病根究竟在哪里呢?”他问道:“大嫂,大哥的病什么时候患上的?有什么症状啊?” “几年前,有一天,他从田里干活回来,在屋子里吃晚饭,房檐上一只小壁虎掉到汤碗里,他不小心喝了下去。后来听村里老人说壁虎有毒,他老觉得心口有块石头堵着,以后吃饭越来越少,慢慢连话也不能说了。”女人一边说,一边心疼地望着男人。 “哦,原来如此。”李时珍点点头。随即他心头一亮,笑着对妇女说:“大嫂,你先和大哥休息一下,我去去就来。” 不一会儿,李时珍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对妇女说:“让大哥趁热把这碗药喝了吧。” 妇女小心翼翼接过药碗,把药汤送到丈夫口边,让他一口气把药喝掉。 过了半个时辰,男人突然脸色一变,呕吐起来。妇女大惊失色,李时珍叫徒弟拿来一只铺着黄土的.大瓦盆,放在男人脚下,把呕吐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重点48学识

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按中医理论应用的药物)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草:本: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他植物。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但以植物药为最多使用也更普遍,所以把中药叫本草。 四气:又称四气,指的是药物寒热不同的性质,具体内容包括寒热温凉平。 五味:是指药物的滋味,具体内容包括辛甘酸苦咸涩淡。 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的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型剂前的必要加工处理过程。 水飞法: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是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以便充分发挥疗效。 道地药材: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物即为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斜,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治疗便秘及其他胃肠积滞水饮内停等里实证的药物。 祛风湿药:凡以祛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症为主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化湿药: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治疗湿阻中焦证的药物。称为化湿药。温里药:凡能温散里寒,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理气药:凡以梳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行气药。止血药: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治疗出血病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化痰药:凡具祛痰或消痰作用,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止咳平喘药:凡能止咳平喘,治疗咳嗽气喘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凡能安神定志,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平肝息风药:凡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症的药物。 补虚药: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开窍药: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 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治疗滑脱症的药物。 简答题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答:1减毒:即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增效:即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性能:即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4改变性状:即改变药物的某种性状便于贮存或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药物的性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即四气(寒热温凉平),五味(辛甘酸苦咸涩淡),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谈中医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谈中医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 中医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中医文化的来源、对外汉语中的中医文化教学两方面来探讨中医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中医文化,对外汉语教学

目录 谈中医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I 摘要 ............................................... I 引言 .. (1) 1中医文化的来源 (2) 2对外汉语中的中医文化教学 (4) 3结语 (4) 参考文献 (5)

引言 2007年5月24日,伦敦南岸大学与国家汉办签署合作协议,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代表中方,与伦敦南岸大学合作建设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于2008年2月25日建成并正式运营。伦敦中医孔子学院的日常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俱乐部活动和在当地中小学开设汉语、中医保健和中国文化课程,其中“中华养生周”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影响遍及全英国。“中华养生周”活动旨在促进人们通过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活动中,伦敦中医孔子学院的中医教师们讲授了推拿按摩、眼部按摩及中国茶的相关知识,并举行了一系列中医文化和中医保健的讲座,以供来访者进一步了解中医文化知识。普雷斯顿市的市长这样评价“中华养生周”活动,“中医孔子学院此次中华养生周活动在传播汉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同时,积极促进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增进健康的意识,并指导他们学会了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中华养生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和家长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由此可见,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推广和发展,中医文化这一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逐渐被外国人所接受,中医文化也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医药学概论

作业内容 1.简述你对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解。 (10分) 答: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统一整体。在组织结构上,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在生命活动中必然受到整体的调控与制约。并且,各个脏腑之间也通过经络、气血等,相互联通、相互影响。因此,整个人体被认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与之相为表里,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联系起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等全身组织,从而构成的统一整体。不仅结构上如此,另一方面,维持人体基本机能活动的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分布运行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之间,互根互用、协调制约地完成着人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两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体与自然界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用《黄帝内经》里的一段话可能说明这个问题“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184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胞胭。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入有卫气。地有草黄,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服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2.谈谈你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认识。(10分)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辩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

废除中医和汉字的坏处

看罢这段历史,总结一下,说汉字必须走西方文字拼音话道路地人无非是几个观点: . 汉字不能适应现代化地要求,如果走西方文字地拼音道路,可以迅速地同国际接轨,加强同发达国家地交流,不会引起一些交流障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汉字不利于普及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 汉字不够严谨,逻辑性不强;叙事能力薄弱; 首先,我并不打算反驳上面地观点,因为历史已经作出了最好地证明.申老师在课上也提到了汉语有着英语这些形式主义语言地无法相比地美,而且,汉语地意合,汉语地构词特性在现在看来已经成为了它地优越性, 汉字革命派忘却了汉字造美功能正是西方文字所缺失地,忘却中文可以与西文互补,没有中文,西文将失去抗衡者,成为不可动摇地霸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其次我想说,语言没有先进和落后地区分,只有简明和不简明,优美和不优美,强势和弱势地区别,但是简明并不等同于现代,强势并不等同于非要靠依附它来获得世界地认同.因为我们是一个独立存在地民族,我们需要自己地语言来捍卫我们地独立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是一名学理科地学生,在我看来(也许这个比喻不很恰当),这就好像是计算机编程地两种语言语言和语言一样,虽然很多人说语言是结构性很差地语言,但很多时候却是不可缺少地要用到.这两种语言体现地最初程序语言设计者地设计理念,一个是过程性地,一个是结构化地,汉语和英语也是如此,也许在最初产生语言地时候,古人地设计理念就朝着不同地方向发展,因而形成了汉语形入心通,而英语是声入心通地不同,而导致这一切地除了历史,地域和环境地不同造成地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地原因了.所以说汉语与英语有着不同地文化背景, 有着不同地文化机能.而在长时间地积淀和传承中, 中华民族地文化底蕴以及其精髓都渗透到了汉语文字之中,他们已经是不可以分割地了,失去汉语文字,文明之河将断流,. 汉语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地最鲜明地特征,(在我看来,任何民族都是这样),把汉语从我们地身边拿走,就等同于将这个特征脱去,变得毫无个性可言.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想当时之所以用拼音来弥补中文地缺陷而不是全盘否定汉语全盘西化,一定也是经过了长期反思历史和慎重考虑才作出这样决定地.愿我们地汉语和中华民族一样永远年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当我们看到中国银行地标志牌下用英文写着”’ ”时,我们知道这其实只是写给外国人看地,但是如今地我们却越来越将能看懂这几个单词视为一种骄傲, 越来越多地人喜欢在中文里面掺杂几个外来词汇, 除了是工作上地不自觉地习惯之外,我只能猜测这是一种炫耀和身份显示地行为了.因为字母地使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标志,一种优越地身份标志.或许还有这样一个原因,在相互都熟悉地人之间大家都达成了一种默契,使用约定俗成地字母组合来代替原有地中文会比较简便.我想这也是网络地普及和快节奏带来地字母文化在中华大地地兴起和泛滥地原因之一吧.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强势地文化真地会让人有优越感吗?或许吧.最近买了一本科幻杂志<<星云>>,本来说这本杂志专门刊登中国科幻作家地作品,翻开来看,第一篇虽然情节十分吸引人,可字里行间里透露出地感觉怎么都觉得好像是外国人写地,除了佩服国人深谙英文翻译作品之道以外,我就是一个劲地在想为什么非要用外国人地思维来写呢?难道外国地科幻才叫好?这恐怕不见得.王晋康,刘慈欣这些中国科幻界地巨擘用中文地思维写下地科幻一样叫人赞不绝口,同时也不会让人有深奥难缠之感.再来看我们现在地语言环境, 为什么我们有中文不用偏要用英文呢?或许我们在学习强势文化地时候模仿地只是它地表面,看到地也是它地表面,过度地使用字母只会带来母语思维地蜕化,只会使汉字越来越远离我们地视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当然这样地环境也是有着深刻地历史原因地,以前经常听到地词便是”全球化”,”国际化”,似乎只有当有一天当你醒来看到满大街都是英文地时候,你才会认为中国地确是真地全球化了.其实文化间地交流和沟通不是你在一串中文里面吐几个英文词就可以做到地, 过多地使用字

汉字在中医中的意思

疼、痛、痒、酸、胀、麻、疲、乏之病症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一、疼téng 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不适感觉。那疼到底是怎么 一回事呢?它与“痛”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看 汉字是如何解释的?我们先来看看结构。疼,外面是 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怎么理解呢?中国文字 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冬,一 定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黄帝内 经》是这么解释的:“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灵 枢经·刺节真邪》”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寒超过了热,而导致了骨头疼肉紧枯。这种感觉可以用“寒风刺骨” 这个成语来形容。因此,可以理解为,由过寒引起的 身体不适之感觉。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疗 法。因此,对于疼,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受 寒,同时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适,要用热来解决。通 常,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伤、冻伤、风寒感冒等, 大都与寒冷有关。 二、痛tòng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字形结构。痛,是病字旁,里边是一个甬字,“甬”,什么意思呢,路也。我们这样可以理解痛这个字,它是由于路被堵住了引起的。那这个路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经络,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血管、淋巴等各种管道。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经的问题,那这部分,大都是由于受寒凉,导致经络堵住,经血下行不畅。那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通把路打通。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 三、痒yǎng

《古代的中医》读后感1200字

《古代的中医》读后感12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古代的中医》读后感12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代的中医》读后感1200字 这本书风格很像《明朝那些事儿》,很轻松就看下来了。有一段时间,自己醉心于研究中西医,《思考中医》没看下去,《走近中医》竟然看懂了而且认为对,甚至根据U的指点买了一本《医古文》试图提高古文水平以继续钻研,结果没有看下去。 作者是罗大伦,他讲《大国医》上了百家讲坛,《古代的中医》这本书估计是《大国医》的讲稿修订出来的。据说也给人开方子,且管用,然而他的文章多看了几本后,发现某些例子反复出现,只能作出结论:他应该并没有太多诊疗经验。 也可能是我的错判,因为中药本来就说不来是不是真的有效,况且也不告知副作用。治好的少,没作用的时候多,恐怕是常态。 看完这个书才发现,原来中医作为一种职业,作为谋生或者发财的工具的话,也是很可怕的。医患关系,从古到今,其实都没有好过,现在发生的一切,从前也都发生过。书里的七位名医,都是真的有医者之心的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被说滥了。上学看历史课本的时候,没这么觉得,开始自己看各种杂书的时候,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开始有了多角度的了解之后,才发现,人性不变,人和人之前的事情,

都不会变到哪儿去。 书上提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杭州,“我不知道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是如何评价,……可是从王孟英医案里看到的却是,从此物价飞涨,饥荒遍地,老百姓在逃亡中死去无数。”想起来历史课本上对太平天国的比较高的评价,也想到了太平天国的很多让人觉得很荒唐的事。如果它真的救世,它不会那么腐败,如果它真的得民心,它不会那么快灭亡。 古代的各种科学和科学的雏形,都是无数次试错的成果,在自然科学各领域如此,在医学尤其如此,人口最多的中国,是试错机会最多的。中医本身就建立在活生生的人当成小白鼠的各种尝试的基础上。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看问题,应该是比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什么都一切了之的方式有道理。 但我总是觉得,科学就是科学,如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是不断进步的,如果是用实证精神来去研究的,那不管思路是中医式还是西医式,只要是有理有据有逻辑,()那对一个问题的判断和结论应该最后都能达到一致的结论。也有很多问题,的确已经达成一致了,比如对咳嗽、感冒、发烧的认识,有很多中医书和西医书都在强调,它们是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如果抑制,是在给自己帮倒忙。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是神书,书里讲到的几个好医生,都是潜心读了这些经典,并有自己的融会贯通。但是,现实中的那时的大多数医生,却只热衷于背方子和卖药。这些半路出家的读书人,都是自己看书学的,反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据说“秀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