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的存在及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生态平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作用。青藏高原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青藏高原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危机总体上看,其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并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此,深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加强其服务功能的保护,对维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意义深远。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

青藏高原的主要草地植被种类包括高寒草甸、高寒灌木、高寒草地、高寒荒漠。胡自治将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地分为以下五个亚区:Ⅰ.西藏西北部的高寒草地和沙漠;Ⅱ.西藏西南部的温带山湖盆地和高寒草地;Ⅲ.祁连山脉及环青海湖区域的温带草地、高寒草地和高寒草甸;Ⅳ.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寒草甸;Ⅴ.喜马拉雅山脉南部的山谷暖灌木草甸和山脉草甸。第四亚区是高原上最重要的一个,它具有最大的草地面积和理论载畜量。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丢失许多本地生物物种,打破草地生态平衡,打破可持续放牧的能力以及区域主要经济活动的危险。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是由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的。人为因素包括季节性过度放牧、盲目开垦草地、采矿、修路、采金挖沙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暖干化、鼠虫害、风和水的侵蚀、冻融等。

1.高寒草地退化的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青藏高原的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最宏伟的区域,是一个有价值的资源。草地放牧家畜的历史悠久,许多放牧土地达到了几个世纪,草食家畜放牧的很多区域已经达到成千上万年。所以,家畜对很多地区的植物和生态系统的过程有直接重要的影响。青藏高原过度放牧的形势是由增加的人口和家畜造成的。长期的严重放牧明显影响了草地,造成了草地的退化。优良牧草植物首先随着重牧

而消失。家畜集中的地方易导致过度放牧,严重践踏,粪尿排泄物中有机化学物质的积累和集中,能够随着渗透增加沉淀物的产量。长期的严重放牧也能耗尽土壤的营养物质。家畜放牧引起的植物群落的改变对野生动物有许多次生影响。例如,家畜放牧通过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度的下降来改变鸟及小哺乳动物的组分。持续的、严重的放牧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实质性改变,影响灌丛结构,并随后影响鸟类的种群和多样性。植物群落组成的改变导致了啮齿类群落的改变,并且小型哺乳动物种群的生存主要依赖于植物种群所提供的栖息地模式和食物因素。因为过度放牧,高原鼠兔和鼢鼠的数量在植物群落的高度变矮后迅速增加。

过度放牧已经导致了青海省海北地区30%的草地退化。事实上,过度放牧的现象,特别在高原冷季草地上非常普遍。青藏高原一些县具有超负载率,其实际家畜承载量与理论承载量相比高出许多。因此,过度放牧应该是造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最重要因素。

草地生态系统及家畜管理不当

由于高海拔气候、不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畜牧业的生产通常采用传统落后和单调的游牧方式。草地退化也与忽视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有关。人口和家畜的增加使得草地资源更加短缺。母畜比例低下,出栏率小,以及家畜饲养周期长都是由于畜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草地对家畜承载力的下降,对青藏高原游牧民及下一代的生计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人为不合理的干扰

人为不合理的干扰包括盲目的开垦草地、采矿、道路建设、采金挖沙等也同样加速了草地退化的过程。采矿、道路建设、采金挖沙等严重破坏了草皮层,由于高原上多强烈的大风,加速了草地的退化。同时,当地牧民为了寻找药用植物和虫草,将完整草皮挖出,并砍伐灌木,对草地的危害亦十分严重。

2.高寒草地退化的自然因素

气候变暖变干

高海拔生态系统被预言为地球上栖息地中最敏感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生境。青藏高原上气候变暖变干严重影响了草本植物的物候、植物群落结构、草本产量和群落演替。草本植物产量下降,高寒草地的群落结构变得单一,草畜矛盾变得明显。所有这些负面影响是草地退化的基本驱动因素。气候变暖变干影响

了高寒草地和高山沼泽草甸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由于有限的降雨量和增加的干旱指数,这些湿地植物将首先退化消失。由于气候干旱不利于矮嵩草群落的生长,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因气候改变的影响已经相当显著,在黄河源区气候改变已经证明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气候变化的影响趋势下,永久冻土将退化,表层土的水容量将下降,沼泽湿地将变干,植物优势种将演替退化。

啮齿类动物的危害

高原鼠兔及高原鼢鼠是高寒草地上天然的小型哺乳动物,属于高原土著啮齿类动物,这些小型哺乳动物通过挖掘啃咬草皮对高寒草地造成巨大破坏。这些活动通过疏松草皮层破坏根系而加速了侵蚀及退化率。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对土壤及植物界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在重度退化草地它们的存活率较高。在草地严重放牧干扰下,它们的增殖率也非常高。这些小型哺乳动物的增殖也是草地退化程度最严重的外向指标,被它们毁坏的草地最终易转变成次生裸地。

土壤侵蚀及草皮层冻融过程

青藏高原以严酷的生态环境而著名。在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强风通常发生在冬天。夏季有丰富的降水,而冬天不够充足,由局部强风和阵雨造成的土壤侵蚀十分明显。一般而言,日常和季节性的冻融过程及干湿变动在高原上十分强烈,这容易导致草皮层的疏松和坍塌毁灭。夏季多降雨,冬春季节多大风,草皮层冻融过程等外界驱动因素为退化草地的形成创造了合适的外部条件。

青藏高原盆地系统

青藏高原是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因碰撞挤压而隆升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发生了强烈的大规模造山作用,还伴随着一系列的沉积盆地发生和化。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相联系的所有沉积盆地构成了青藏高原盆地系统,其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控盆构造的动力机制与高原的构造隆升密切相关、高原与盆地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物质转移。按照沉积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空间关系可分为:(1)高原内部盆地:盆地现今的地理位置分布于高原的内部,如可可西里盆地;

(2)高原周边盆地:盆地与高原存在一个或多个相邻构造边界周缘造山带,如塔里木盆地;(3)高原外围盆地:盆地与高原非邻接关系,但高原构成盆地的重要沉积物源,如长江三角洲盆地。高原周边盆地和高原外围盆地又统称为高原外部盆地。高原盆地系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可划分为不同性质的几个阶段,而且沉积盆

地与造山带也存在着相互转换,如喜马拉雅地区在始新世为含有孔虫海相沉积盆地,渐新世至中新世早期演变为陆相沉积盆地;从中新世中期开始,由于受到印度地块向北的挤压,发生造山并在山前发育陆相前陆盆地,晚期发生褶皱造山。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

被称为青藏高原最早冰川遗迹的希夏邦马冰期是早更新世高原边缘个别高峰的冰川活动。高原高度在2000m左右或更高一些,山地高度可达4000m以上,在柴达木盆地出现统一的大淡水湖,足以表示当时夏季风强烈,降水量远大于湖面蒸发量1.1~0.6MaBP的昆黄运动,使高原抬升至3500m左右的降温作用与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揭示的日射周期从4万年周期的轨道倾斜控制至0.7Ma前完全转为10万年周期轨道偏心率控制,同时出现较大幅度降温,两种因素耦合,促成了青藏高原,可能还有中纬度其它山地大规模冰川的出现。现在已知青藏高原最大冰期年龄不晚于0.6~0.7MaBP,最大冰期冰川最盛时的冰川规模达到5×105km2以上,可对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揭示的16阶段冰量大增有重要贡献。依据冰川平衡线夏季温度与年降水量关系,最大冰期盛时的平衡线所在夏季气温高于现代冰川平衡线的1~2℃,降水量在湿润的高原中东部为现代的1.8~3.2倍。在干旱的西昆仑山,较现代增加30%,推测高原西部有大规模的多年冻土发育,高原地面年平均温度低于0℃,除夏季以外,存在厚薄不等的稳定积雪,反射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积雪融化大量耗热,使高原从以前热源作用转化为多数月份起冷源作用,导致高原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增强了高原外吹的冬季风,减弱阿拉伯海的夏季西南季风。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影响,柴达木湖泊在1.2MaBP就开始萎缩,0.7 MaBP又进入新的成盐期。塔里木盆地由分散的沙漠变为统一的大沙漠,黄土堆积加厚和变粗,分布范围大为扩张,只有高原东南部分可能由于南支西风急剧增强和夏季热低压的存在,吸引孟加拉湾水汽北上,有较现代为多的降水,促进那里和长江上游有较大规模泥石流和砾石堆积发展。

最大冰期或倒数第三次冰期与倒数第二次冰期之间的跨越较长时段的间冰期,暂以氧同位素13阶段为准。若尔盖盆地至昆仑山南的青藏公路清水河地区出现针阔叶混交林植被,西藏南部最大冰期的冰碛发育红色风化壳,当时高原比现代低800m左右,温度高于现代。除古里雅冰帽等少数极高山冰川外,大部分冰川和冻土都可能融化消失,积雪也大量减少,反照率降低,高原热源作用增强,

夏季风也相应强劲,但只有少量资料,不足重建当时气候与环境细节。

充分认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切实维护和提高其生态系统功能的服务功能与价值,准确定位高原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效应。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及SWOT分析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及SWOT分析 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胜利建成通车,标志着青藏高原从此进入新的开发时期,青藏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也面临着十分艰巨的挑战。青藏高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也是非常紧迫的政治任务。 从地貌形态上看,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的全部,以及甘南、川西、滇西北等几个藏族自治州。本文主要指青海和西藏两个行政地域单元,面积23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巨大山脉、高原和盆地,中国的主要大江大河都从这里奔腾而下。 青藏高原地域高亢,景观奇特,藏文化与茫茫雪原融为一体,神山、圣水,天然、神秘,发展旅游业大有希望。 一: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 (一)世界屋脊风光无限 北部是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及昆仑山和祁连山;西南部是喜马拉雅山,举世闻名的珠穆朗玛峰就坐落在此;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于中部横亘东西。青藏高原分布着高大雄峻的山峰,尤以西南边境附近最为集中。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仅西藏就占了2/3强。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座以上,大部分位于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全区对外开放的海拔在6200米以上的山峰达22座,其中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7000米~7999米之间的山峰14座,6000米~6999米之间的山峰5座。这些高山雪峰具有无穷的魅力,是世界各国人士登山旅游的极好地方,现要求到我国登山探奇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二)大江大河发源地景观独特 西藏是我国河流最多的省区之一,区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0多条,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00多条。著名的雅鲁藏布江长达178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有“天河”之称。青海是三江之源,从这里流淌出的河水哺养了中华民族。在青藏高原流域内河谷上方保留着平坦的高原面和宽浅的盆地,草甸绿洲及成群的牦牛、洁白的羊群、奔跑的藏羚羊和野驴……勾画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引人入胜。有的盆地内、山谷里还有碧蓝的湖泊点缀着,它们大部在海拔4200米以上。这些湖泊的周围,水草肥美,既是藏天鹅、雁、鸭等野生飞禽的栖息地,又是游客观鸟、休假、疗养、泛舟垂钓等的旅游处所。 (三)历史独特,文化灿烂 虽是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以古墓群、古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色的名胜古迹众多。西藏的历史遗存首推遍布于各地的寺院建筑。西藏的寺院多为历经风雨沧桑的古迹,充分反映了藏族人民在建筑和装饰艺术方面的成就和才能。与寺院建筑本身不可分割的艺术是其内部极为丰富多彩而又生动多姿的壁画和塑像。这些壁画,有的刻画着西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些生动场面,有的记录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的生动地反映了杰出人物的事迹等。还有其他历史遗存遍布于西藏许多地方,如古碑、石刻、庄园、炮台、古墓群、出土文物等。 (四)雪域高原养育了众多优秀的民族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回族、蒙古族、怒族、独龙族、土族、撒拉族和汉族是青藏高原区的主要组成民族,其中还包括未识别的夏尔巴人。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尤其是民族服饰、习惯、节日,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伴有各种美妙的传说,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五)名优土特产品众多且独具特色 手工业品除藏毯、氆氇、卡垫等外,还有精制的藏式家具、茶壶、奶罐、器皿、木碗、竹器、扁烟盒、木杓、木匙、祭器、法器、金碗、佛像、法号、雕像、牦牛尾巴、牛角、泥

青藏高原

第二节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 一、季风环流 中国气候基本特征:大陆性季风显著 ?冬夏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 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 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环流格局 中国1月气压平均流场 1.从行星风系来看,中国大致35?N以北为西风带;25?N~35?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25?N 以南为东北信风带 2.在东西风带交界处(25?N~35?N),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则受东风带支配 中国7月气压平均流场

中国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的东部连线为界,其东南部为季风区,冬季近地面层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气流,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气流,气候湿热。 冬夏盛行风向 中国1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图 冬季中国大陆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极地大陆冷高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冷锋是冬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中国7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图 夏季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盛行偏南季风。大陆热低压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配合,伴随的极锋或赤道辐合带是夏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二、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 青藏高原的空间特征(3 000m临界高度) 青藏高原的巨大隆起——空间特征 面积大:东西3 000 km,南北1 500 km,占中国陆地面积1/4,南北占西风带宽度1/3 高度大:平均4 500 m,占对流层高度1/3 中低纬度:25?N~40?N,处在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的过渡区 (一)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对季风的分支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对西风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 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 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 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 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 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 (二)青藏高原的的热力作用 高原季风 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由于高原同四周自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作用差异所引起的特殊的气压场变化,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高原总面积的1/2,是我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由于地势高亢和山脉阻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由于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原因,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 一、水土流失 青藏高原的土壤侵蚀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三种类型,此外,在一些地区重力侵蚀和泥石流也很发育。 水蚀区主要集中于藏东的“三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等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0%以上。由于山高坡陡,表层岩石破碎,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层砾石含量高,一旦地表植被遭到扰动或破坏,极易造成大面积的侵蚀,甚至诱发滑坡、泥石流,引发严重灾害。 风蚀区主要集中在阿里地区、那曲地区的中西部及加查山以西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区。这些地区土质疏松,加之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少,大风作用常造成严重的风力侵蚀。 冻融侵蚀分为冰川侵蚀和冻土侵蚀,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高海拔地区。西藏东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和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分布较多的海洋性冰川。冰雪经常崩落,冰川活力旺盛,由于其补给量和消融量很大,经常形成爆发性洪水泥石流。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青藏高原内部山地。大陆性冰川侵蚀作用较弱,但夏天会突然滑动,造成灾害。过渡性冰川主要分布于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其侵蚀作用介于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之间。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主要分布在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南至雅鲁藏布江北侧及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南侧海拔4200米~4780米的地带亦为季节性冻土区。其次是山坡上的草皮和表土在重复的冻融作用下,一旦被水饱和、稀释则形成融冻泥流,顺坡沿冻土层徐徐蠕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也越来越大,新增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同时陡坡地开垦逐年增多,草原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沙化、退化,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渐加剧。 二、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是当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全区退化草原面积已达11万平方千米,占草原面积的13.93%,而且退化日趋严重。草地退化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青藏高原1

《青藏高原》说课稿 老城中学王澄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青藏高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等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青藏高原》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神州大地——锦绣山川》里的教学内容,是由作曲家张千一独自创作的一首明朗高亢而又富有藏族山歌风格的歌曲,歌曲热情歌颂了雄伟壮美的青藏高原,表达了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全曲为羽调式;节拍以四四拍为主,间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体。 引子由人声唱出一个明朗高亢的山歌风的衬腔,把人们带到辽阔美丽的青藏高原之中,接着由乐器演奏深化了这一主题。A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具有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第二乐句继承这一特征,再加上切分节奏的使用显得更具活力;第三乐句以较为低回婉转的旋律,使感情表达更显深挚;第四句开头后半拍起唱的节奏,使之既富有变化又富有动力,后半句的旋律与第二句的结尾相呼应。B段以宽广的衬腔开始,接与引子相同的藏族山歌音调,贯穿B段的

各个乐句,最后以扩充节奏和提高音区、扩展旋律的手法,把音乐情绪推向高潮,尽情的抒发了对青藏高原的赞美和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和感受藏族山歌那明朗、高亢的音乐风格,感受音乐与雄伟壮美的青藏高原相互衬托、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迷人的艺术魅力,进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和我校学生的素质,确立了三个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演唱和欣赏歌曲《青藏高原》,增强学生对祖国锦绣山川和少数民族以及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以唱歌为主,音乐实践活动为中心。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音乐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协调合作的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3、知识与技能:感受雪域高原音乐作品的魅力,了解《青藏高原》的音乐风格及其曲式结构,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蕴含的音乐情绪和艺术形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会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蕴含的音乐情绪和艺术形象。 2、难点:切分音、连音符。 二、说学生

青藏高原的形成

我国地域辽阔,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山峦起伏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高山和高原,东部沿海多丘陵和平原,形成一个以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由西向东逐级下降的阶梯状斜面。青藏高原形成多少年?它是怎么形成的?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个谜。 青藏高原的形成还没有达成共识,对它的形成解释主要是大陆漂移理论。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向北移动、挤压,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运动碰撞之后, 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 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逐渐升高, 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了6000多万年,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这套理论源于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他于1912年相对完整地提出了这套假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大陆漂移学说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大陆漂移设想最初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大陆与海洋的形成》问世,才引起地质界的震动。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板块理论被公认是20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五大成就之一,它的提出是一次重大的地质学革命。但是板块理论遇到很大的困难,就是版块分裂运动的强大动力来源问题。80年代末,以美国科学家为首提出的大陆动力学计划旨在解决“板块”没有解决的大陆地质难题,如何发展板块理论,使这一学科陷入僵持中。 大陆漂移学说纯属巧合与联想,如果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能像拼图一样吻合在一起,能证明它们曾经连在一起的话,那么世界上诸多大江大河看上去更像是刚刚分裂的大陆板块。当然,我们知道那是由于水流冲刷的结果,是和大陆漂移没有任何关系。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也许它们原本就是连在一起,但不一定是漫长的大陆漂移,也可能是瞬间形成的,比如,天体撞击事件。 大陆漂移违背了以下几个自然规律, 第一;大陆漂移理论是以水为漂移载体,在理论上违背了自然常识。水的密度比岩石小,它是地壳上的物质,大陆漂移理论是以水为参照物,是在水的轮廓基础上提出了漂移理论,这一理论违背了自然常识。 第二;大陆漂移缺乏源动力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发展至今,还没有找到强大的动力源,没有动力源凭什么运动。再者说,在物理学上一个物体受力不一定运动,只有这个力达到或超过物体的静态摩擦力或承载力,这个物体才发生变化。如;墙上有一铁钉,上面挂上十几公斤重的物体,它不会有变化,可以挂上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挂上二三十公斤的物体,超过了钉子的承载能力,物体便会很快滑落到地。大陆漂移正是缺乏这样的力学原理。 在如,一个人推动一个木头箱子,木头箱子静态摩擦力是50千克,而这个人的推力只有49千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这个人推多长时间,箱子是不会移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青藏高原专题

青藏高原 1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一般在8~18℃,原因海拨高 例题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2青藏地区成为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具体原因(1)地势高,空气稀薄(2)晴天多,日照时间长(3) 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4)大气污染少,空气洁净总体原因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比较(而同纬度的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太阳辐射能量损失多,加上阴雨天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特别是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最少。例如拉萨年日照时数达3005.3小时,而上海仅1932.5小时) 3地热能丰富: 原因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特别丰富。 地热资源是目前全球倡导的绿色可再生的安全资源,具有技术成熟、利用方便等优势,它不受昼夜和季节变化的限制,不仅可供电、供热,还可以用于旅游、温泉保健、养殖热带鱼等,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4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这里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 藏羚羊、藏野驴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三江源头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关系着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江源头地区的人们也意识到了保护三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正在积极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荒漠化鼠害猖獗破坏草场生物多样性减少 原因全球变暖,冰川萎缩,水源补给减少 人类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 解决措施恢复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种草治理退化草场保护湿地治理鼠害制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而且还将继续增高。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具有明显联系。这些变化体现在亚洲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比如,由此导致中国南方广大湿润地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出现,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大面积黄土堆积而形成黄土高原,奠定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环境的宏观格局。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该区降基本上都在西北气流控制下,盛行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即干热类荒漠或沙漠气候;没有高原,也就没有了印度低压和蒙古高压,就不会形成现在的冬夏季风。当高原开始隆起,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当高度达到1000-2000m时,雨量增到最大,当高度达2000-3000m,高原季风形成,但较弱,气温继续降低;当高度达到3000-4000m时,夏季青藏热低压、冬季青藏冷高压更明显,高原季风也接近现在的情况,东亚季风也更明显,高原气温更低,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湖泊逐渐干涸,于是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一个较暖湿到凉干的过程。值得详细说明的是,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着高原东南部、南部,形成暖湿气候,高原内部则形成雨影区,十分干旱,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交替控制着青藏高原。 水分入不敷出:高原北部、西北部刮到海洋的空气却又能带走部分水汽,使得高原内陆水分更加缺乏。从北部蒸发上高原的水分,无法从高原北沿流回北部,反而顺着高原的南坡流入印度洋或向东流入太平洋。塔里木盆地的低热与其南边紧邻的青藏高原的高寒恰成鲜明对照。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热胀冷缩的空气而单向地漂移到高原。由于空气热胀冷缩以及盆地高温与高原低温,使得盆地相对于高原总是高压,造成常年的东北风将盆地的水汽吹往高原。水汽遇到高原低温冰川而凝聚。低海拔盆地中的水就这样被蒸发作用送到高原。这些从盆地吹往高原的水汽凝聚在高原广阔的地域,而不是限于高原北坡,这使得凝聚在高原上的水难以循环回盆地。空气中的水分近乎均匀地凝聚在高原群山的四周,

《青藏高原》

八年级(上)音乐教案第一单元《草原放歌》 《青藏高原》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少数民族的歌曲感兴趣,引导学生喜欢少数民族歌曲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2、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青藏高原》,背唱其中一段歌并能初步认识藏族民歌这种音乐体裁. 3、过程与方法:能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民歌《青藏高原》的音乐情绪及风格.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二、教学重点:了解、掌握藏族、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青藏高原》. 三、教学难点:歌曲演唱情绪及声音流畅的把握. 三、教具:钢琴、多媒体平台. 四、教材分析: 《草原放歌》这单元介绍了,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绿色的草原如诗如画,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活力,本单元意图通过对蒙古族、藏族音乐作品的感悟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让学生亲近蒙藏牧民的生活,增添热爱草原、热爱祖国的情感,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音乐的风格,努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增进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领略,观赏藏族风光及风士人情. (出示播放录像及出示大量的图片) 教学意图:此环节目的是通过录像及大量精美的图片欣赏,带领学生感受藏族风光及风土人情. (三)听听藏族的歌曲《拉萨谣》 教学意图:体验藏族歌曲的民族特色,加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四)欣赏藏族歌曲《青藏高原》. 谈谈感受:首唱歌手李娜的演唱,既高扬着藏歌的风味,又增添了流行唱法的因素,歌曲柔和,舒展,以缓缓起伏的旋律线描绘了内蒙草原富饶、美丽、和平的景象. 教学意图: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学生对这首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五)唱唱歌曲《青藏高原》 这是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轻轻跟琴演唱歌曲,在教学中可以先完整地欣赏范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投入独特的感悟,用整个心灵演唱. 教学意图:学生用比较比较流畅,高亢的声音演唱歌曲.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一、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 二、气候:青藏高原是高寒气候,冬季寒冷(气温大致与长春相同),夏季凉爽(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明显(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4~9月雨季,10月~次年3月干季)。 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青藏高原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植被存在水平变化,山地森林—高山草原—高山草甸—高山荒漠。 三、地形: 青藏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多高山冰川,被称为“固体水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河流流经峡谷,水流湍急、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水源涵养区,因破坏严重,特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青藏高原是中国湖泊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全国面积最大的青海湖春夏季节有数十万候鸟栖息,已被列为候鸟保护区,纳木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是藏丨人心中的圣湖。 四、水文: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五、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六、资源 1、丰富的太阳能:海拔高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2、地热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在喜玛拉雅山与冈底斯山脉之间分布中丰富的地热资源。 3、冰雪水资源:海拔高冰雪终年不化,有我国的固体水库之称。 4、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有丰富的铅锌、铁矿、煤矿、钾盐等矿产。 5、东南部的森林资源:东南部山区降水多,有大面积森林资源。 6、大面积的草场资源:青藏高原原面是有大面积的高寒草场。 7、水能资源: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许多大河流经阶梯过渡带时,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8、旅游资源:青藏高原的湖光山色、少数民族风情等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 9、高寒环境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七、自然灾害 1.雪灾是青藏高原发生频率最高、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两个高发中心,一个是西藏山南地区,另一个位于青海南部和四川西北交界地区。 2.干旱也是青藏高原多发自然灾害,西藏那曲南部、日喀则北部、拉萨周边地区,昌都东北部及青海、四川与西藏交界地带是两个旱灾多发区。 3.青藏高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但是危害大,特别是洪涝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影响很大。 4.青藏高原是我国大风、雷电、冰雹灾害发生次数最多、范围最大的地区,夏季是集中发生期。 八、生态问题: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地质灾害 九、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巍然屹立于亚洲的中部,它的隆升对亚洲乃至世界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没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一片亚热带沙漠,我国的新疆地区也不会如此干旱。青藏高原的存在,不仅加强了亚洲的季风环流,而且阻挡了源于印度洋的盟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的输送,并在高原北侧形成下沉气流,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个深入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而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一个巨大的冷流,将其上方的空气冷却,从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导致北方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从而形成强大的冬季风。青藏高原现代地貌格局与季风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青藏高原对世界存在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从不同学科角度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作了大量的工作,认为青藏高原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开始隆升:在距今1000-800万年前或更近时期进一步隆升,并达到有意义的高度。然而,晚新生代以来(1000-800万年以来)高原隆升过程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环境效应,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数学模拟表明以冬季风和夏季风组合为特征的东亚季风系统形成演变的良好地质记录。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既是对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的响应,又是北半球大冰期气候变化的反映.中国黄土高原多个风尘堆积序列的底界年龄均显示中国内陆风尘堆积自900-800万年前开始,标志着东亚环境系统分异为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区。此外,印度洋北部ODP/722钻孔研究表明,在距今约900-800万年前阿拉伯海近岸上涌流持续加强,反映印度西南季风(夏季风)加强.而印度洋东北部的ODP/758钻孔的磁化率通量记录则表明,距今900万年前,印度恒河以及其他河流携带至孟加拉湾的陆源碎屑物明显增加。北太平洋ODP885/886钻孔沉积记录显示,距今800-700万年前,由西风携带至北太平洋的亚洲内陆粉尘的堆积速率显著增大。巴基斯坦土壤碳酸盐记录的氧同位素组分在800~700万年发生显著变化,碳同位素变化指示的植被从C3植被向C4植被变化。85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植被由针叶-阔叶混交林向草原植被转化,均指示了在800万年前左右,季节性的凸显和夏季降雨的增加。联系到同一时期北半球高纬和极地冰川的发育,均说明这些变化的出现决非偶然,应是北半球陆地-海洋-大气耦合过程的产物,可以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在900~800万年前一次重要隆升的环境响应。 在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中,磁化率和Rb/Sr比值可以作为夏季风强度代用指标;而粗颗粒含量和铝通量则可分别作为冬季风强度和风尘源区干燥度的代用指标。根据这些季风气候代用指标的时间变化序列,距今600~200万年以来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距今360万年以前,季风气候开始形成,但与后两个阶段相比,变化趋势还不明显。距今360~260万年,由磁化率、Rb/Sr 比值反映的夏季风和由粗颗粒含量以及铝通童所反映的冬季风同时持续加强,季风降雨增加,导致湖泊广泛分布。这也和北太平洋所记录的粉尘通量的持续加强相一致。由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反映这一时段大陆冰盖迅速增长,气候向冰期方向发展,而根据气候模型的数字模拟结果,在冰期气候条件下,夏季风将减弱,冬季风加强。因此,这一阶段东亚冬、夏季风的同时加强很难解释。鉴于此,青藏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第19卷第1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 o l.19,N o.1 1999年2月 M A R I N E GEOLO GY&QU A T ERNA R Y GEOLO GY Feb.,1999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3 李吉均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730000) 摘 要 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发生三次上升和两次夷平,因而分别形成高低两级夷平面。较低夷平面形成于新第三纪,结束于316M aB.P.,其上常有红 色风化壳保存,表明形成于气候温暖的低地环境,海拔不超过1000m。从316M aB.P.开始相继 发生三次构造运动,分别命名为青藏运动(A幕316M aB.P.,B幕216M aB.P.和C幕117 M aB.P.),昆仑2黄河运动(112M aB.P.,018M aB.P.和016M aB.P.)以及共和运动(0115 M aB.P.)。青藏运动B幕黄土开始堆积,高原达到2000m,冬季风稳定出现。昆仑2黄河运动使高 原多数地面达到3000m或更高,许多地方冰期进入冰冻圈,气候转型可能与此有关。共和运动 使高原达到现代高度,气候变干变冷。 关键词 夷平面 亚洲季风 青藏高原隆升 新生代是全球板块强烈活动的时期,形成无数雄伟的高山、高原和深海洋盆。地质史上地球表面如此崎岖是很罕见的。人类所面临的是一个高山和深海的时期。岩石圈的剧烈变化使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也彻底改观,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全球环流与气候比中生代要复杂得多,并且脆弱易变,出现地球史上不多见的大冰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高的高原,其高度占据对流层的1 3,动力和热力效应巨大,迫使亚洲大气环流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学者叶笃正等从50年代即对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后日本学者M anabe研究了青藏高原与南亚季风的关系,数值试验说明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南亚季风。德国学者F lohn则指出青藏高原隆升与北非的干旱化有密切关系。80年代末,Ku tzbach和R uddi m an等不仅进一步模拟了青藏高原不同高度对亚洲季风的影响,甚至还提出新生代全球的三次变冷也和青藏高原隆起有关,从而把青藏高原研究推到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注目的位置。 尽管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强调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全球变化具有重大作用,但迄今为止对青藏高原隆起的历史和过程仍然是人言人殊,所根据的资料来源各不相同。本文将着重从地貌演化的角度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并根据地貌演化来讨论其对亚洲季风系统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只在必要时才兼及其它间接证据。 1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 青藏高原是由冈瓦纳大陆向北分离的若干小板块与欧亚大陆相继拼接而成,由北到南3国家攀登计划(KZ9512A l22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31010) 作者简介:李吉均:男,1933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1998212230 张光威编辑

青藏高原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介绍 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及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甘肃省西南部及云南省西部。北纬27°20′~40°00′,东经73°40′~104°20′。东西长2700千米,南北宽1400千米。面积24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5000米。 地形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强烈的、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南有喜马拉雅山脉,北有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东为横断山脉,西为喀喇昆仑山脉。内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米,喜马拉雅山脉许多山峰超过8000米。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怒江、澜沧江、塔里木河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冰川、湖泊、地热高峰终年积雪,似冰川营垒,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最大冰川活动中心。冰川面积3.4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冰川面积的77%。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也是盐湖最大分布区。如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产食盐、硼砂、芒硝等。高原上随地势升高,分布着季节冻土、隔年冻土和多年冻土,冻土厚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厚。在多年冻土区内,季节融化层中水的融化和冻结,发生冻胀丘、冰锥、寒冻石流、热融沉陷等现象,给施工、建筑物、交通运输造成很大困难。高原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多地热活动带,形成许多温泉、热泉、沸泉,如羊八井地热田。 气候高原地势高峻,对该区和东亚气候产生极大影响,具独特的高原气候特征: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平均气压大部分在625毫巴以下,为海平面气压的一半;空气密度0.71~0.80千克/米3,平均为海平面的60%~70%;空气含氧量0.166~0.186千克/米3,比海平面减少35%~40%;水的沸点也降至84~87℃。光照充足,辐射量大,全年日照时数2200~3600小时,年总辐射量大多高于160千卡/厘米2。气温低,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年均温多低于5℃,1月均温大多为0~13℃,在海拔高处也出现-16~-18℃的闭合等温线地区,7月均温8~18℃,藏北地区多低于8℃。干湿季分明,干季多大风,4~9月为雨季,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悬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50~900毫米。全年大风日数以藏北地区最多,阿里地区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在150天以上。高原寒冷干燥、气候严酷,自然植被多矮小稀疏,具有抗干寒、抗风、耐盐等生态特征。高原上的高山草甸土、高山荒漠土等,土层浅薄、发育较差。高于4500米的地方,无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牲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圆根、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加上光照条件好,春夏温度偏低,延长了小麦生长期。拉萨市冬小麦有亩产818.5千克的纪录。 自然地理区高原地势高差悬殊,各自然要素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变化互相交错、紧密结合,可划分为10个自然地理区。①喜马拉雅南翼山地——

青藏高原(音乐教案)

《青藏高原》教案 一、导入 1、自我介绍(新学期第一节课)(语言要求幽默、活泼、充满爱心) 二0?号音乐航班——机长——第一站—— 2、播放电影《红河谷》片头 提问: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哪个地区?哪个民族?故事中的人物提到了哪三大河流?故事发生在哪一河流? 3、模仿具有当地特色的动作或典型的舞蹈动作 4、学生:说说心中的西藏 (播放幻灯片)教师从地理、民族、珍稀动物、信仰几方面总结 5、从《红河谷》4片段《朝拜》的背景音乐过渡到歌曲《青藏高原》 二、新授(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新授方面将不安排大篇幅) 1、听范唱 2、学生唱 3、分析作品,解决重难点 B段从歌词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句式的递增(不对称的美)——“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仿佛是摄影时焦距的拉近,青藏高原圣洁伟岸的形象渐次展现在眼帘。 从旋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另一层规律——乐句的变化再现(双胞胎)(对称美)。 A段从歌词发现歌曲的美——“远古的呼唤”、“千年的呼唤”、“无言的歌”、“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4、激发情感,变换形式演唱。 5、结合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开通,听赏韩虹的《天路》 谈谈青藏铁路开通的意义,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带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6、听赏由青年歌手容中尔甲演唱的藏歌《高原红》,讨论藏歌的特点: 大多采用羽调式,旋律跌宕起伏、节奏疏密相间、曲调高亢嘹亮。 7、过渡。内容:蒙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航班第二站 模仿蒙古的运动竞技项目:摔交(请学生上台表演) 简介蒙古民族 8、听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9、比较两地不同的音乐风格,并评价 蒙——宽广悠远 藏——高亢嘹亮 <<嘎达梅林>>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掌握歌曲的音乐特点,学唱歌曲旋律. 二:了解不同风格和版本的<<嘎达梅林>>,体会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了解内蒙音乐的特点,感受内蒙原始音乐唱法的独特魅力. 教材分析: 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讲述了七十年前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领各

青藏高原音乐教案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青臧高原》 ——青藏之旅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藏高原地貌,风景,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 2、学生能够理解《青藏高原》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 的音乐风格。 3、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4、通过对青藏高原的游览观光,启发学生树立“长大后能够投入 西部大开发的工作当中”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学唱《青藏高原》,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歌 曲情绪和音乐风格,理解歌曲内容。 2、采用分段学唱的方法,再通过反复聆听录音范唱,使其掌握歌 曲。

3、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表现能力和 合作能力,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电脑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一首歌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风格的旋律,热情地歌颂了美丽庄严的青藏高原,表达了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热爱之情。全曲为羽调式;节拍以四四拍子为主,间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体。 引子开始,由人声合唱出一个明朗、高亢、山歌风的衬腔,把人们带入到辽阔的青藏高原的意境之中。接着,由器乐演奏深化了这一音乐 主题。 A段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作为全曲音乐主题的集中体现,具有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第二乐句继续承接着这一特征,切分节奏的运用使之更具活力;第三乐句作为一个转折,主要在前半句的音区和旋律音调上发生了变化,较低的音区和较为低回委婉的旋律,使感情表达更显真挚;第四乐句开头出现的后半拍起唱的节奏,使之既富有变化,又富有动力,后半乐句的旋律与第二乐句的结尾相同,使之 具有“合”部的特征。

青藏高原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搭建认知桥梁 从歌曲和学生认知前提来建构学习本课的前提。听了豪迈激昂的《青藏高原》你有何感受?以学生熟悉的音乐引入课文,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起认知桥梁,联系学生认知前提:你知道西藏在哪儿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并简介西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了文章,你认为西藏高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学生也许会概括的讲美丽富饶,也许会具体到某一个方面来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研读课外,深入感悟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西藏高原的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从课文,文中插图,课件,以及图文结合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高原的天空、湖泊、森林的确非常美丽迷人,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这美好的景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美,保护生态平衡。 2、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课文3-5自然段写了高原的美,通过这几方面写的:天空 湖泊、鲜花美丽 森林

(这部分用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介绍事物的条理性。) 四、合作学习,领悟写法 1、教师用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合作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讨论课文从哪几部分介绍西藏高原的富饶?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讲的。 (4)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学习结果的方式,比一比哪个组最会学习。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3、展示合作成果,评定各组学习效率。 五、总结提升 课文用清晰的条理,为我们介绍西藏高原的美丽富饶,学到这里,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西藏高原这样美丽富饶,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你们长大了去开发那里的宝藏,使我国的西藏更加美丽富饶。) 《西藏高原》教学反思

青藏高原区自然区域特征

青藏高原区自然区域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74 oE-104 oE, 25oN-40 oN (2)地形上:位于横断山区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3)邻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2、范围: (1)地形上: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次一级地形区主要包括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谷地(藏南谷地)和一系列山脉。 (2)政区上: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貌特征 (1)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为4000~5000米(4000米以上),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或7000)~8000米的山峰,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2)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跨15个纬度,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3)青藏高原的周围及内部有许多山脉 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陡然而起,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米)。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 (4)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 (5)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2、内部地区差异:三个不同自然区 (1)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全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远看成山,近看成川”的特点 (2)藏南谷地: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 (3)藏东高山峡谷区: 是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西藏地面以辽阔的高原作基础,高原面是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的共同组合体。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从平均5000米以上渐次递降至4000米左右。因高差大,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对面可对话,握手要一天”的特点。 3、主要山脉 在青藏高原之上,纵横延展着许多高耸山系,构成了高原地貌骨架。近东西向山系从南而北有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等。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往东延伸发生转折变向,形成了藏东南近于南北向排列的横断山:从东向西分别有芒康山、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在这些平行的山脉之间,分别挟持着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深切峡谷,构成世界上有名的平行岭谷地貌。此外,在东西向和南北向山脉之间,还有许多次一级的山脉存在,如阿隆冈日等。 4、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