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现有耕地113.4万亩,旱作农业面积53.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9%,特别是处在中部干旱带上的***、***乡地区,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农牧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近年来,在自治区、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把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作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和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大力实施以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业节水项目,全面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不断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农业效益,旱作节水农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在硒砂瓜产业上。通过挖掘地方独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区及***、***地区丰富的山地和光热资源,出台优惠政策,采取部门帮扶,干部带头,企业参与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群众压砂,大力发展硒砂瓜产业。目前,全县共有压砂地40万亩,其中发展硒砂瓜28.6万亩,压砂地红枣接续产业11万亩,形成了沿***滚泉坡至***土坡山,***桃山路口高速公路两侧至白圈子等地段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带。硒砂瓜产品已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远销广州、成都、重庆、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并成功打入沃尔玛、家乐福、北京物美等世界知名连锁超市。

2、在红枣产业上。坚持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硒砂瓜产业的接续产业,在积极发展枣瓜间作的基础上,先后分两期在大青山、天景山、滚泉坡、红梧山实施高效节水农业,采用以色列先进节水滴灌技术栽植大规格枣树15.6万亩423万余株,其中压砂地单种和枣瓜间作11万亩,建成大青山、天景山、永大线、滚泉坡等5个万亩无公害红枣标准化示范基地。永大线枣瓜间作基地已被确定为自治区南部山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关心和重视。高效节水农业项目的建成,使我县新增林地15.6万亩,可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10个百分点,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2.5个百分点,有效改善了高速公路沿线及当地的生态环境。项目区枣树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亿元左右,同时在中部干旱带起到良好的节水示范效应,每年可节水2262万立方米,成为继硒砂瓜产业后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优势特色产业。

3、在枸杞产业上。充分利用荒山地资源,先后在大战场乡花豹湾和上渠村以及红梧山发展旱作节水有机枸杞2.2万亩,其中,红梧山万亩节水有机枸杞示范基地是作为提振枸杞产业的一项重点示范工程,该基地采用的是符合绿色生态农业要求的有机枸杞滴灌高效种植技术,目前已投资3000余万元,种植枸杞总面积达1.2万亩,并且配套建设了农田林网和相关绿化设施。该基地达产达效后预计亩产优质枸杞250公斤左右,总产量达到2750吨,实现总产值1亿元以上,与常规(大水漫灌)枸杞相比每亩可节约水量600方,节水率达到70%以上。该基地的建成在改善生态环境、滴灌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荒山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4、在马铃薯产业上。今年,县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乡马家塘移民区群众,改变以往传统种植作物和方

式,大力发展马铃产业,先后购置马铃薯种植机械12台套,免费为群众提供种薯56吨,地膜4吨,发放种植技术资料1.5万余份,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10余期。目前,已种植马铃薯1.5万亩。

二、主要做法

1、立足实际,谋划节水方略。在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上,坚持走好“三条路子”:一是走压砂蓄水保墒的综合开发路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压砂地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同时积极推广以条覆膜、穴覆膜、塑料碗覆盖为主的硒砂瓜抗旱节水覆膜种植技术,全面实行催芽坐水点种,提高抗旱保苗能力,提高硒砂瓜商品率,促进丰产早熟;二是走地膜覆盖新技术为先导的覆盖保水路子,有效控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大力发展春秋两季覆膜技术,种植玉米,大豆、马铃薯等抗旱作物,发展节水产业;三是走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为保障的产业路子,推广应用滴灌、喷灌、沟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拓展红枣、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空间,解决了农业生产受制于干旱的问题。

2、综合治理,改善基础条件。按照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的原则,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总目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蓄水与灌溉结合,节灌与农技配套,大力实施集雨工程、兴建扬水工程、修蓄水设施等措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目前,在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上,全县共建设蓄(配)水池85座,总蓄水能力达到120万立方米。其中,今年实施的高效节水农业二期项目建设蓄水池45座,另外还建设了扬水泵站5座、加压泵站39座,铺设玻璃钢及各类管道7221公里,滴头356万个,架设高压输电线路236公里,安变压器以及相关电力控制柜44台(组)、配套机电设备及水泵97台(套)、铺设砂石路面148.7公里,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3、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旱作节水农业区降水量少,有限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降水时间分布与农作物特别是夏粮的生长期相错位,在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县在充分利用节水技术措施的同时,积极推广春秋覆膜技术,发展设施拱棚,种植小杂粮、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油料、果菜等经济作物,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促使旱作节水农业朝着特色农业的方向发展。今年,在旱作区共发展设施拱棚2283座,种植小杂粮14.5万亩,覆膜玉米5000亩。

3、抓点示范,提高生产水平。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制定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乡镇干部和农技人员的身上,组织技术人员把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资辐射到乡村农户、田间地头,抓好培训指导工作,引导群众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尤其是在硒砂瓜种植上,指导群众增施有机肥、平整砂地、科学覆膜、选用优良品种,严格把好覆膜过程中的覆膜机械的使用和起垄播种的标准等关键技术环节,切实提高示范引领水平。目前,建设滚泉坡、白圈子硒砂瓜示范基地2个,面积达2万亩;红枣示基地4个,在栽植期间可带动6万多劳动力,为当地群众带来工资性收入2000余万元;枸杞示范基地3个,仅红梧山万亩节水有机枸杞基地就可带动2万多劳动力从事枸杞采摘、管理和加工,就采摘一项可给农民带来工资性收入6000余万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县在旱作节水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要求,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要切实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我县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区

土地所属权属国有、干部、群众所有三种形式。项目前期由政府投资建设运行,目前建成的15.6万亩节水滴灌红枣基地枣树暂由绿化公司进行管理,但项目完工后交政府管理,今后的水源保障、设备维护、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销售等工作运行难度较大。建议由市上牵头,组织两县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采取农户+基地+企业的形式集中管理,形成产加销为一体的运行模式,提高组织化水平,加快红枣、硒砂瓜等旱作农业发展步伐。

2、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工程量大、投资大,仅此一项县财政投资近5个亿,加之我县近年来开工项目多,所需资金量大,财力有限,难以及时拨付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也给后期管理带来了极大资金隐患。建议市上协调自治区相关厅局积极争取将全市50万亩节水滴灌红枣纳入国家、自治区生态补偿机制范围,采取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方式,加大有效投入,切实提高旱作农业建设效益。

3、要切实解决卖难问题。随着全市100万亩硒砂瓜、50万亩红枣等旱作节水产业的发展壮大,销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销得出,见效益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市上同一协调组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覆盖率。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市上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走农产品精深加工路子,提高旱作节水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4、要切实选定枣树主打品种。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建设规模大,标准高,所需苗木(地径5-7厘米)数量巨大,采购的苗木品种混杂,缺少主打品种,下一步需要进行优良品种的嫁接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建议市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全市种植的优良品种,组织力量进行嫁接改造,培育一个叫的响的红枣品牌。

5、要切实保障水源供给。我县高效节水二期工程水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局面,尤其是天景山项目区,由于建设面积大,又属固海、高干渠、红寺堡扬水灌溉区域供水,因高干渠和固海渠灌溉范围内农民种植玉米面积大,在用水高峰期争水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水源不足,灌水指标无法落实。截止目前仅供水90万立方米。同时,红梧山万亩节水有机枸杞基地也存在和红寺堡农民种植玉米争水源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水源紧张、供水不足问题,将造成项目区部分已成活树木干旱死亡。建议市上能够积极协调水利厅及相关管理处增加年供水指标,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供水源保障。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水乃生命之源。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人均占有水量仅列世界第88位。而淮河流域又属我国的缺水区范围之内,流域人均占有水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尽管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在呼吁水不够用,可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内浪费水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在所有经济部类中,农业是第一大用水户,且浪费也以农业为最严重!因此,发展节水型灌溉,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已成为当务之急。 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农业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需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之一,同时也是用水大户,传统的农业种植由于受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大水漫灌的灌溉习惯,这种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在水资源紧缺的今天显然应该被淘汰。为了更好的应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采用节水型的灌溉方式,只有重视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新农业要求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谁能在农业上做出有科技性的改革,自然会取得丰硕的成绩。我国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被用于灌溉,由于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形式,我国农业灌溉用数量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量相去甚远。而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全国年缺水量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00亿吨,水资源紧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我国每年因水资源短缺而少生产的粮食达到了400亿千克。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同时也作为水资源浪费大户,应迅速采取节水措施,综合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损耗,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并保障农作物产量。节水农业是指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水资源统一调度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获得最大农业产出时,而消耗的水量最少。就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来说,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提升农业种植科技含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需要运用多种农业技术,例如为了提升作物产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结合地区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培育抗旱作物品种;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需要针对当地作物特点采用和改进地膜覆盖技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保持耕地的最佳含水量,需要运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以提升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综上所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赖于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因而各地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设施农业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设施农业 ——肃州区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肃州区委党校孙伟祥 教学目标: 全面、准确地把握设施农业的基本内涵;基本了解肃州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肃州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巨大潜力以及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科学举措;最终为学员创设一个开拓思维、形成共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交流平台。 教学重点: 引导学员更好地解放思想,科学而辩证地认识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有效组织课堂讨论,集中学员智慧,共同探索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大计。 教学方法: 系统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言(图文展示) 春节来临,在肃州区农村处处洋溢着增收的喜悦,一排排蔬菜温棚错落有致,菜农忙着采摘装车,一座座高标准的暖棚圈舍整齐划一,膘肥体壮的牛羊撒着欢儿,……2010年,依托现代农业的发展,肃州区农民人

均纯收入增加755元,突破7000元大关达到了7013元。 近年来,肃州区按照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立足区情,超前思维,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种植,积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措施来抓,坚持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科技指导、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出了一条在传统农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新路子,与中央、省、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农村发展新思路不谋而合,为千家万户建立稳固的增收支柱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功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一、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设施农业及其分类(课件展示) 《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08]3号文件对设施农业做出了准确的定义——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园艺按技术类别一般分为玻璃/PC板连栋温室(塑料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普及农田节水技术,全面提升水分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发展节水农业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节水农业,形势,建议 节水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措施,综合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率及其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用水缺口超过300亿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突出,南方水资源占总量的81%,但耕地面积仅占40%,全国旱地面积近10亿亩[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旱灾频繁发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华北、东北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南方季节性、区域性干旱日趋严重,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究节水灌溉技术,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灌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80

风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风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论文题目: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的风能约为,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其能量大大超过地球上水流的能量,也大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能量的总和。在各种能源中,风能是利用起来比较简单的一种,它不同于煤、石油、天然气,需要从地下采掘出来;也不同于水能,必须建造大坝来推动水轮机运转;也不像核能那样,需要昂贵的装置和防护设备。另外,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与其他新能源相比,风能优势突出:风能安全、清洁。而且相对来说,风能是就地取材,且用之不竭,在这一点上,风电优于其他发电。 关键词: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安全且清洁;风能用之不竭 目录

第1章绪论 引言 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尽量不影响生活水平的情况下,透过全球气候升高这个现象,我们现目前必须的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而改变目前现状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清洁型(相对于煤石油等而言,对于植物动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相对而言较少甚至可以达到零的能源)能源来替代传统的火力发电。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风力发电是目前最快发现的最快的清洁能源,且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对它加以使用相对而言能使得时下大地所遭受的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风力发电与传统发电进行相比较风力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气体,所以对风能加以利用,这样能相对有效的改变目前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这样大大的避免造成臭氧空洞以及形成酸雨之类的自然危害,也有利于降低全球的气温。所以加大风力发电建设是改善现目前世界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国际上对于新能源的开发这一方面做了许多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一方面德国是做的最好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至今,在德国的风电机组总功率即使已越过1万兆瓦的大关,并且已完成了近万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所占比例已达到了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1/3,然而数据研究表明德国近年来减少了约1700万吨的的温室气体排放,所以通过德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说明开发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是减少全球气温升温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途径。德国竭力用实际行动为《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迈出了一大步。我国在风力方面也有着相当丰富的资源,可被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左右。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调查研究并所给出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显示,预计到22世纪初大地平均气温或许会增高—℃。以及伴随着国民日常需求的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的用电量也日益增长,伴随着电力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技术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发电机组的不断增大以及技术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随着大自然给予我们不可再生能源的衰竭、对于用电量的不断升高、全球气温的升温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开发新能源发电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我国疆域广阔并且有着十分丰富的风力

浅析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浅析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津水资源概况,分析了存在 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用水,保护性利用干旱地区资源以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并有利于建立当地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模式。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灌溉;生态经济 1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在我国,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 均,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很强,有水才能做到稳产高产。 目前,我国灌溉用水量的比例在经历明显的下降过程后,呈稳定态势,但从长远看,随着工业,城市,生活,生态用水的不断增加,由于新增加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越来越小,开发代价越来越大,因此乃将有一部分灌溉用水转为其他行业用 水。目前,农业用水占全国总有用水量的70%,由于受工程 配套状况和管理水平所限,灌溉用水效率仅有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对策之一。如何通过各种节水措施,有效地提高灌溉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发展农业节水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干旱缺水与水资源短缺已成

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按现状用水量统计,全国中等干早缺水358 亿 m3,其中农业灌溉缺水300亿m3。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农业年均受旱面积大2000hm2 万以上,全国600 多个城 市中有一半以上发生水危机,北方河流断流的问题日益突 出,缺水已从北方蔓延到南方的许多地区。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地下水超采,全国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已达 8.2万km2。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比例已从1980 年的88% 降低到70%,并且后期还会持续下降,因此缺水局面一直存 在。农业用水中,灌溉所需水量较大,所以在灌溉上效率得不到提升,水资源浪费较大。对我国水资源现状进行普遍分析,灌溉利用的水约占43%,单方水粮食生产率只有1.0kg 左右,与发达国家水资源的利用率相比相差很远,单方水浪费生产率 2.0kg 以上的水平。因此,为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灌溉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2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到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 亿,需要粮食7 亿吨左 右,为保证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的供给,灌溉面积必须达到 6000 万吨左右,否则指标难从实现。然而,我国是缺水国家,尤其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供给已严重不足,在未来30 年内, 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供水只能维特在目前的4000亿m3水 平上,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溉水利用率从目前的0.45 左右提高到0.65。然而要达到这个 目标,节水灌溉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基础研究滞后节水灌溉效益最后的调控,需要建立在

甘肃2017年现代农业主导产业

甘肃省2017年现代农业主导产业 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既是我省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安排部署,2017年利用中央财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资金对草食畜牧业发展给予扶持。为明确建设思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目标全面完成,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牛羊产业竞争力、助推富民强县为目标,按照省政府“三重三一”决策部署,设立牛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县富民产业培育和牛羊产业大县牛羊产业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1.突出扶持重点。按照扶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和牛羊产业大县牛羊产业提质增效。

2.支持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全省牛羊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对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现代畜牧业产业链等方面予以支持,促进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 3.注重生态保护。按照生态、高效、绿色、健康发展要求,加强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以草定畜,发展设施养殖,缓解祁连山保护区等草原牧区草畜矛盾,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4.加强绩效考核。强化项目动态监管,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效益进行科学评价。 (三)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草食畜牧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逐步形成区域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产业竞争力较强、促农增收作用突出的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格局。2017年项目县(区)牛羊良种化程度达到75%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0%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年增长7%以上,草食畜牧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59%以上。到2020年,力争全省草食畜牧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62%,农牧民人均养殖牛羊现金收入达到800元,把草食畜牧业培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基本条件 (一)实施范围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四

摘要: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与灌溉农业的发展密切相连。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就有了临河挖渠、凿井汲水的灌溉农业,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灌溉农业的建设绵延不断,对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灌溉农业的发展主要受水资源的制约,古代的劳动人民在与旱灾进行的长期斗争中,已懂得采用一些简单的节水农业技术,如夯实输水土渠的渠床减少输水渗漏损失;在蒸发量大的西北农田上铺上石子以减少农田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等,对节约农业用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和技术的等原因,到1949年我国节水农业的基础十分薄弱,除了在少数灌区建设有少量渠道防渗外,基本上仍是空白。 关键词:节水农业发展发展现状 四、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指导节水农业发展的宏观区划和规划 当前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具体表现在有些地方不顾客观规律、不考虑本身条件,而是按主观愿望办事,在那些适合某种节水农业措施或已有某种节水农业措施的地方,不作周密分析,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又去发展另一种节水农业措施;在那些水源极为贫乏,开采难度很大而适合发展雨养农业的地方,却不顾一切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或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和农民接受能力,一味追求高新技术,造成盲目投入或重复投入等不良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指导节水农业发展的宏观区划和规划。各种节水农业措施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而定。因此,极有必要从宏观上在全国范围内研究节水农业发展的规模、类型、标准、潜力、效益和政策等问题,为决策提供系统的科学依据。 一个国家或地区,采取什么技术路线和战略措施实现节水农业,对节水农业发展关系极大,必须对与节水农业有关的各种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体规划,以指导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土地条件、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如在土地条件中,坡度大的山区丘陵区、土壤渗透性大的地区都适宜发展喷灌,而平原地区、特别是井灌区宜发展管道灌溉和渠道防渗。在气候条件中,多风地区不适宜发展喷灌,气候特别干燥蒸发很大的地区,必须认真考虑喷灌蒸发损失的问题。水资源条件主要考虑缺水程度,在严重缺水又需要发展灌溉的地区,应选择节水率高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技术因素包括采用何种节水灌溉技术,当前可供选择的有对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进行改造,如在井灌区实现管道输水,渠灌区衬砌渠道,大畦改小畦,采用节水灌溉制度等;运用新的灌水技术如喷灌、微灌、膜上灌及波涌灌等;采用综合节水技术,即在灌溉中同时采用工程、生物、管理等措施使之更加节水,如在实行灌溉的同时,选用耐旱品种、培肥改土、田面覆盖、加强用水管理等可较大幅度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社会因素主要应考虑灌溉发展的历史背景、作物布局、国力与经济水平以及科学管理能力。在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发展节水农业的宏观决策很重视,结合本国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灌溉规模很大,以引地表水灌溉为主,但国力有限,走的是改造更新传统的灌溉系统,发展节水地面灌溉技术为主的道路。以色列、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灌溉规模较小,水源短缺,但经济实力很强,则以喷灌、滴灌等高新技术作为其实现节水灌溉的技术路线。美国、前苏联等国,地面灌溉规模宏大,且经济实力与技术实力雄厚,既注意改造原有的地面灌溉系统,又大规模发展喷、滴灌等先进技术,既注意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又注意结合灌溉采用农业措施和用水管理措施,走的是综合节水农业的新路。 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节水农业到底应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同样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因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 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 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 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

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 此外,中国华锐、金风、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 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 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 它们使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2020年前后需要山东电网接纳部分电力和电量;蒙东风电基地近期送入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和新疆哈密风电基地近期送入

《浅谈节水农业的发展》

《浅谈节水农业的发展》 【摘要】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节水农业发展;问题;方向 1.节水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1.1我国年水资源总量约 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25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若按亩均算每亩1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截止xx年底,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立方米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立方米,全国农村有xx万人口饮水困难。所以,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1.2据预测,在2030年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需要粮食增长到6.4至7.2亿吨才能满足需求,按照现有水平预测,为了满足这种粮食需求,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9亿亩,此时,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000亿立方米增长到6650亿立方米。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如此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实现的。出路只有一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节水型农业发展是唯一的办法。

2.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节水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况并存,而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所以现状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2.2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问题上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是节水,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第三,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分离,水利部门基本注重灌区,农业关注旱区,两者不相往来,旱作节水与灌区节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2.3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引进的多,自主开发的少,产业化程度低,整体配套性差,如喷微灌设备、节水作业农机具、难以满足显示需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高新技术还很少,推广国外产品,成为一些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的主项目,提高农业节水创新水平,满足我国农业节水的需求,是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07-20 点击数:28 来源:自治区政协农牧业委员会 甘肃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根据甘肃省政协常委会今年工作的安排,最近,我们组织了部分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把甘肃农业的发展,定位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已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和“4个1000万亩工程”,并相继出台了若干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专项扶持办法和发展规划,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近些年来,甘肃因地制宜,从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入手,加快结构调整,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了马铃薯、中药材、制种、酿酒原料、果品、草食畜、蔬菜、花卉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2010年底,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面积达到2700万亩,比2005年增加470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重点扶持的18个肉牛大县养牛259万头,占全省的52%;31个肉羊大县养羊1432万只,占全省的75%;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到4880个。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一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甘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增至1806个,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253个,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45.15亿元,销售收入340.5亿元,净利润27.8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6个,出口创汇2.01亿美元。二是品牌化建设有了新突破。龙头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的51个,质检机构通过质量认证的240个,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379个,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185个,获得“三品”(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228个、产品546种。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800个,比2009年翻了一番,带动农民会员和非成员农户140万户,组织统一销售农产品达到83亿元,专业合作社总收入达到62亿元。 4.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一是“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发展较快。兰州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的一张名片,享誉省内外。形成了武威的人参果、武山县的“盘龙”韭菜、永靖县的“刘家峡”西红柿等一批地方品牌。二是标准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制定蔬菜质量标准体系,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建成各类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420个、面积达287万亩,总产量565万吨,

发展节水农业方法探究

发展节水农业方法探究 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具有紧迫性。节水农业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等。 abstract: for water shor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he overall strateg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is work is urg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o further the determine the focus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establish complete water metering system and long-term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mechanism, take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as a strategic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establish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节水;农业;方法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tion;agriculture;method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321-02 0 引言

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

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是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早地农业是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节水农业是随着近年来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学范畴的节水,如调整农业结构、作物结构,改进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调整熟制、发展间套作等),改进耕作技术(整地、覆盖等),培育耐旱品种等;二是农业管理范畴的节水,包括管理措施、管理体制与机构,水价与水费政策,配水的控制与调节,节水措施的推广应用等;三是灌溉范畴的节水,包括灌溉工程的节水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 1.节约了土地以往传统的灌溉方法是水通过干渠、支渠、斗渠,毛渠五级渠道输送到田间的,而在田间还要挖大量的埂、畦、沟渠,这样真正有效的种植面积只有70~80%,而采用喷、微灌取消了田埂、沟渠,可增加种植面积15-20%,这就节约了土地。 2.经济效益好农民增产、增收: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节约的水能扩大可灌溉的农田面积,以此来增加产量,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有利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灌溉,因为采用节水灌溉是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到需求按时按量进行灌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因此总的说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能显著增加农业产量。当然由于节水灌溉的方法很多,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作出正确的选择,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节水灌溉普遍能取得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省肥、省钱;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群众总结节水灌溉有"三节、三省、二增"的显著优点。如:河南省平舆县在7.8万亩项目区内打1575眼井,配套喷灌机1000套,与非项目区相比每亩净增收159元,一季作物增收的效益就可回收投资90%,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每投资1元钱,可以增产2公斤粮。你们看这效益有多显著。 3.减轻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采用传统的地面 沟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这就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量, 采用喷灌后,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种地实现了"三无",即无渠、无沟、无埂,大大 减轻了水利建设的工作量,有力促进了农业向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 4.有利于保护环境渠道防渗,田间实行节水灌溉,就能有效地防止由大水漫 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缓解了由地下水超采和大量引用河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总之,节水农业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以及当地自然条件下的供水能力,为有效利用天空降雨和灌溉水来达到农作物最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节水不是最终的目的,准确的说法是高效用水。而节水灌溉是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摘要: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提来更加突出。水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是农业发展的保障。日前,农业一方面面临严重缺水、干旱的挑战的挑战的挑战;另一方面,存在着农田灌溉设施、灌水技术滞后发展,造成人为的水资源能源的学浪费,极大的制约了农业向更高的发展。因此,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已成为目前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问题农灌节水效果 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entir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restriction factor, is close to a more prominent. Water is the lifeblood of agriculture, irrigation is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curity. A few days ago, agriculture on one hand faces severe shortage of water, arid challenge challenge challen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istence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irrigation technology lagged development, man-made water resource and energy waste, greatly restricting agriculture to higher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measur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most arduous task. Key words: problem;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ater saving; effect

甘肃农业概况

全省农业发展概况 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1109.7万吨,肉类产量92.3万吨,禽蛋产量11.4万吨,奶类产量53.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35.3万亩,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农机总动力达到2279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0%,农机化发展总体进入了中级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4506.7元。全省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2000 万亩以上,特色优势作物面积280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近一半。 从总体上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基础落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同时,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谋划农业工作,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谋划农民增收,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路子。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大幅增产,实现了粮食自给,果菜外调,特产出口。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09.7万吨,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畜产品等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产品不仅数量越来越充足,而且品种越来越丰富。我省销往省外的马铃薯、高原夏菜、果品、牛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超过1200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9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758万亩。全省规模养殖有了长足发展,规模养殖、集中发展、整县推进已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农业形态和功能得到明显拓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物质产业等农业形态应运而生。农业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传统功能不断拓展和深化,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日益凸现。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全省粮、经、饲“三元”结构基本形成,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农业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啤酒大麦、苜蓿草等5个产业和产品面积

发展节水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提要:“水多”、“水少”、“水浑”三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东明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水资源严重短缺更是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节水问题,对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节水;经济;科学技术 一.概况 “节水”一词通俗易懂,更确切的提法应当是高效用水。“节水灌溉”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实现农业节水、高产、优质、高效。“节水农业”的含义是,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土壤水的前提下,高效利用灌溉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需水,以获取农业生产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东明县在历史上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东明县水利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工程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可以说,东明农村巨变,水利功不可没。但是,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地下水富区域变为超采漏斗区,由以洪涝灾害为主变为以干旱缺水为主,由过去的“到处是水,人们怕水”变为现在的“到处缺水,人们盼水”。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大大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2008年与1952年相比,东明县人口增长了1倍多,粮食总产增长了3.3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7倍(不计物价因素),用水量也增长近5倍。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水资源供需失衡、水环境恶化失控、防洪能力与保安要求失调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也相继出现。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东明县在研究、推广地上水灌区渠道防渗技术的同时,就提倡在黄灌区推广垄沟防渗技术,并进行了一些管道输水试验。由于当时对节水的认识不足,加之多为土办法上马,没有配套产品,致使节水灌溉未得到有效发展。80年代初期,随着降雨减少和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进的输水灌溉技术深受农民欢迎。之后,示范区、乡的建设,丰富完善了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积累了实践经验,为以后大面积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进入90年代,随着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的不断完善,管道灌溉得到了较好的推广。1998年,东明县进入了一个大力推广喷灌技术的阶段,但由于喷灌技术应用条件与当时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矛盾,加之部分喷灌设备质量低劣,使喷灌技术的推广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近年来,东明县对几十年节水灌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节水灌溉要因地制宜、科学有序、综合发展,明确在全省推广管灌、微滴灌、渠道防渗和喷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相继实施了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

节水农业意义

节水农业意义 (一)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低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与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相当,但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5%,而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m3。不但水量缺,水污染状况也日趋严重,2005年初监测显示,七大江河遭受污染的河段已达53.3%,其中劣Ⅴ类水占到28.4%,特别是北方黄、淮、海三大流域既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由于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在西北地区则占到90%,其中90%用于种植业灌溉。因此,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缺水形势,建立节水型社会,特别是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我国北方供水危机的首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本身的需要,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是可持续农业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而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农业需水规律所实施的节水灌溉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农业用水观念,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供水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水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节水灌溉属于科学灌溉。 (二)大量节约灌溉用水是实施节水农业的主要目标 节水农业适宜于在所有从事农业的地区推行,但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的农业。节水农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在保持农业生产以正常速度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到充分利用当地降水和大幅度地减少灌溉用水,从而维持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平衡。 (三)节水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多个方面,其科学技术目标可以概括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为此,必须采取包括工程、农艺、生物以及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各类节水技术的结合,以及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的互通,对于成功地实施农业节水、实现大量节约灌溉用水的目标是必须的。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 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 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 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 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 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 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 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从风 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 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此外,中国华锐、金风、 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 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 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 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它们使 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 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 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 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