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郭小川的《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表面看来,它与当时盛行的那些政治抒情诗有着一副相似的面孔,但细细分辨,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史洪流之间矛盾的敏锐感受。在当时的时代共名观照下,郭小川强烈地意识到个人的抒情、个人情感的迷失与软弱,最终必须汇入滔滔沸腾的历史洪流之中,只是这种汇入在郭小川这里并非那么轻而易举,它充满着矛盾、痛苦,而对这种矛盾与痛苦的敏感体验和有意无意的表现,正是郭小川的大部分政治抒情诗的思想与艺术特点。《望星空》一诗,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写于同年4 到10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17. 从创作的最初萌动而言,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与当时沸沸扬扬的“大跃进民歌”也有某种共同的情绪背景。诗歌的内容是:一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街头,向星空眺望,面对无边无际的宇宙,心中涌起了人生短暂的联想,但是,当诗人把目光转向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想到了我们“沸腾的战斗生活”,想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时,就感到自己“充溢了非凡了力量”,“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望星空》是以比较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的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与政治要求之间的矛盾。全诗共有230 多行,分为4 章,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的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在这种忧郁与痛苦里,既折射出五十年代后期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造成的严峻后果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同时,也寓意了在历史的挫折面前,革命者对自身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考。超越个人与具体的现实事象之上的浩远的时空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慨、惆怅,给诗人一贯明朗豪迈的诗风添加了深沉,但他所拥有的理想主义又使得这种感慨并不流于消沉。诗的后半部分全力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灯火,她使得“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而“当我怀着自豪的感情,再向星空了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诗人的幻想一经回到人间,便由衷地体察出人生的壮丽,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了诘难,对人生的浩叹便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作者力图在这前后的一抑一扬,欲扬先抑之间,展示一个在当时显得较为深刻、别致的思考角度和过程:不囿于现成流行的观念,注意表述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并尝试以一种超越局部时空限制的视界,以达到当代诗歌未曾达到的深度。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这里触及到了个人、时代历史潮流与超越于宇宙恒常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仰望星空时的遐思,终被广场上辉煌的灯火所淹没,个人终究会融汇于时代大潮之中,但个人与时代环境并不总是和谐的,相反常常有矛盾和冲突;不过个人一旦借助于恒常的自然景象抵达个人与历史背后的博大存在时,个人与历史都显现出它们的有限,“呵,星空,只有你,称得起万寿无疆!你观尽人间美景,饱看世界沧桑。时间对于你,跟空间一样——无穷无尽,浩浩荡荡。”尽管这种超越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很快被否定,但这种在体认时代思潮对个人的超越和挟裹的同时,敏锐地感悟时代大潮和历史有限性的表述,在五十年代后期,整个诗坛都趋向于对现实不惜虚假的满足、歌颂,对个人融入历史的毫不犹疑作同样毫不犹疑的肯定的环境里,尤其显得可贵。不过,诗人对个人、历史和恒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敏感,并不保证诗歌对此有完满的表现。当抒情主人公从急湍的历史时间之流中短暂地离开,抬头向星空凝望时,他发现了一个超出个人、也超出具体历史的博大存在,他站出了历史给予的位置,进入了人与宇宙对话的情境。但诗人并没有将此进一步引向生存图景的形而上把握和个体生命的省思,相反在诗歌的后半部分

把这种超越性的思绪当作“虚无主义”,让它在人民大会堂的灯光下曝光。我们毕竟不能苛求处于那个时代中的作者,这首诗毕竟是献给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的“颂歌”,是作者对时代潮流总体认同的一种表现,至少在理智上是如此,只是郭小川的这一颂歌与同时代的其他颂歌相比,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色彩。于是,真实的人生感受与理念间的矛盾使《望星空》出现了反讽的情景:前半部分循着实境与遐想展开描写,后半部分却企望以理念进行反拨,结果,不仅反拨没有成功,反而显出主观理念的人为性;作者在主观上企望矛盾能在“人定胜天”的主题下得以解决,但在客观上,“星空”仿佛以它“异常的安祥”注视着大地与个人的无谓抗争。难怪诗作发表后曾引起激烈的责难,认为此诗宣扬了人生渺小、宇宙永恒的意思,完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而与当时“大跃进”的时代精神相抵触。可见,前半部分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感慨与当时一片乐观的时代气氛是很不协调的,另一方面,在前半部分对望星空的超越性表现之后,后半部分的反拨确实显得有点无力,前后的“矛盾”终究无法解决。《望星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矛盾的文本,从这个文本中,可以折射出时代思潮的状况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望星空》是郭小川抒情诗篇中最富有艺术个性的力作之一,是诗人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辨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以取得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的一个成功的尝试。这是该诗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全诗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从而有效地书写出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思。诗人的用意并不是要赞美星空,否定人间,而是为了使诗取得“意外”和“突然”的抒情效果,特意根据感情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采取了欲扬先抑(对天安门广场来说)和以虚衬实(以对星空的虚写来反衬对天安门广场的实写)的艺术手法,使诗情现得波澜起伏,并以汹涌激荡的高潮作结,从而更艺术的用诗来批驳虚无主义的观点,说服人们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惆怅”和“忧伤”,鼓舞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短暂的人生,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也渗透着浓厚的宇宙意识和人类的庄严使命感,起主旋律是对人生的礼赞,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讴歌。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介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介 中国诗歌,自“三百篇”、楚辞、汉魏六朝至唐代,各种形式都很完备。在文言的范围内,几千年创造的文体已尽无遗。元明清时期,感时恨别、寄赠唱和、借景抒情、天人感应、五言七言、比兴对仗等内容和手法难出新意。特别是晚清,盛行拟古的形式主义诗风。不少诗人模仿着古人的语言和意境,无病呻吟,专讲音韵格律、卖弄生涩典故,使诗歌远离时代人生,艺术上无甚新意,严重阻碍着诗歌的发展。 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中国文学开始与西欧、日本文学接触,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为代表发起“诗界革命运动”,主张“旧风格含新意境”的理论,仍没能摆脱旧诗的束缚。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 ○胡适的《尝试集》( 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新诗。俞平伯的《冬夜》(1922年出版)是继《尝试集》、《女神》( 1921年8月出版)之后的第三部个人诗集。 ○代表作: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

郭小川《望星空》

郭小川《望星空》 教学要求: 1、掌握《望星空》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感情; 2、结构上的断裂及其内在的意蕴; 3、本诗在当时的突破性之表现。 一、郭小川概述 1、简介: 郭小川(1919.9.2—1976.10),男,原名郭恩大,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马列学院、中央党校三部等单位学习,进修马列主义和文艺理论。1948年到1954年,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辑部主任。1955年到1961年,任中央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1962年调《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至文化大革命。 1962年郭小川调人民日报社任记者 1966年被批判斗争、靠边站 1968年被揪回作协批判、蹲牛棚 1970年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 1973年被江青诬为修正主义分子 1974年因林彪案被隔离审查 1975年致胡乔木“万言书” 1976年因吸烟失火窒息身亡,终年57周年。 生前出版诗集10部 2、郭小川诗歌的突破与探索: 《一个和八个》在题材和思想的探索上,无论于诗人个人还是整个诗坛,都是个惊人的突破。诗中叙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临时随军监狱里一个奇特的“犯人”王金的故事。他是我军的营教导员,因为特务嫌疑,跟三个出名的惯匪、四个开小差的士兵和一个奸细关在一起。与一帮社会渣滓为伍,实在痛苦已极,然而他又难以自辩。他的案情复杂:受党的派遣到天津海河做地下工作,不幸被日寇逮捕;临准时在一位无名难友的帮助下,潜水逃生,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正当他努力为党工作时,却受到一个奸细案件的牵连,所有的证明材料都不利于他,同难人又死无对证,因此他无法取得组织的信任。当时解放区正面临着日寇的大扫荡,严酷的环境不容许作进一步审查,结果他与那八个犯人一起被判处了死刑——这个故事也许太可怕了,但实际生活中是可能发生的。诗人涉猎了一个文学创作望而生畏的领域,让主人公经受了一种特殊的考验。这不单纯是生与死的考验,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经受委屈的考验,而是一个革命者在他那颗高贵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为维护自己的信念而斗争的问题。主人公经住了这种考验。在狱中,他教育那八个犯人认识自己的罪恶,用人生真理之光去照亮他们的心灵;在刑场上,他没有抱怨,只有惋惜,临刑前用饱和着真挚感情的口号表达自己对革命的忠贞。敌人突然袭来,除奸科长被炮火打伤,他虽然 1

最新2020年与青春相关的名人名言(1)范文示例

篇一:关于青春的名言:青春是一种持续的陶醉 青春是一种持续的陶醉,是理智的狂热。——拉罗什富科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杜牧 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屠格涅夫 少年从不会抱怨自己如花似锦的青春,美丽的年华对他们来说是珍贵的,哪怕它带着各式各样的风暴。——乔治·桑 青春似一日之晨,它冰清玉洁,充满着遐想与和谐。——夏多布里盎 青春啊,难道你始终囚禁在狭小圈子里?你得撕破老年的蛊惑人心的网。——泰戈尔 如果自己的青春放不出光彩,任何东西都会失去魅力。——霍·华尔浦尔 在你青春的无忧无虑的生涯里,你屋子里所有的门户始终洞开着。——泰戈尔 岁月流逝,青春的美酒并不总是清澈的,有时它会变得混浊。——莱格 友谊、活跃和青春的歌声会减轻我们的痛苦。——空茨凯维支 人,总是要经得起风吹雨打虫蛀,经过奋斗,作过努力,那才能终于以“果子”的形式向自己的青春告别的。——岑桑 撇开友谊,无法谈青春,因为友谊是点缀青春的最美的花朵。——池田大作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 篇二:关于青春的名言:青春这玩意儿真是妙不可言 即使自己变成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的幸福。作者:吴运铎 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名象秋天一样的优美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象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作者:泰戈尔 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真实的投影作者:英国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作者:马克思 如果自己的青春放不出光彩,任何东西都会失去魅力。作者:霍·华尔浦尔

郭小川简介简介

郭小川简介简介 诗词网提醒您,本文是郭小川简介的简介,如果您想查看郭小川简介的诗,可以点击查看。 郭小川(1919——1976),先后出版《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诗选》等十余本诗集。 郭小川(一九一九——一九七六),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九三三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 一九三六年抗日战争爆发,郭小川在赴延安的途中参加了八路军,在一二○师三五九旅先后担任宣传、教育和机要工作。一九四一年初,他到延安马列学院等单位学习和工作了四年半,主要从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和文艺理论的研究。抗战胜利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任县长,参加并领导了清匪反霸和土改运动。一九四八年夏,他转到新

闻战线,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一九四九年五月随军南下。武汉解放后,他在中南地区从事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为笔名写了大量的“思想杂谈”,在群众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一九五三年春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 作为一个诗人,郭小川在抗日战争前期写的《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我们歌唱黄河》、《草鞋》、《老雇工》等诗篇,虽然稚嫩,存在着尝试和摸索的痕迹,但是它们表达了诗人热爱革命生活的真挚感情。也初步显示了他善于捕捉革命斗争生活中的动人场景的艺术才能。从一九四三年以后长达十多年之久,诗人把全部精力放在实际革命工作上,几乎没有拿起笔来写诗。然而艰苦而丰富的革命工作实践,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给诗人带来的较高的思想理论修养,却从生活上和思想上给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十年,在诗人的创作道路上算是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 一九五五年秋,郭小川从中共中央宣传部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转到文艺战线以后,诗人立即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为新中国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事业高唱颂歌和战歌。他的第一首政治抒情诗是献给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投入火热的斗争》。这首诗以他过去的诗歌中所没有的磅礴气势,唱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公民们! 这就是

刘章简介搭石

搭石作者刘章简介 刘章1939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刘章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目前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刘章散文选》等诗文集28部。 1 搭石作者简介 刘章,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汉族,原名刘玺,字尔玉,笔名东旭,别号雾灵山人、燕山痴子。 在1999年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你最喜爱的50位诗人评选中,读者投票郭小川、刘章双双获此殊荣,承德人为之自豪,成为承德诗坛的骄傲。获首届全国新诗奖等多项奖励,有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教材和辅导教材。现为《诗刊》《中华诗词》编委。 2 搭石原文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

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国家图书馆名家文库简介-中国国家图书馆

文津流觞第38期 国家图书馆名家文库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图书馆为保存近现代和当代重要文化史料,开始向社会各界征集近现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化名人及历史人物的手稿,始设名家手稿文库。 1952年,王国维哲嗣王仲闻先生捐献了王国维手稿及信札。不久,许广平先生又将鲁迅手稿的大部分捐与本馆保存。1954年,本馆征集到当时北京市副市长、著名史学家吴晗的《朱元璋传》稿本,并通过他热情联系到闻一多夫人高孝真女士,又征集到闻一多先生全部手稿及部分画稿、印谱共计198种9000多叶。同年,惠承梁令娴梁思成捐赠,得以入藏梁启超饮冰室文稿393种8266叶并梁启超收藏的珍贵碑帖拓本,更在他的手稿中间发现了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墨迹和清末改良派著名代表人物康有为的书札。1958年,郑振铎先生的夫人高君箴女士捐赠了郑先生全部藏品,包括手稿、日记、信札等,更加丰富了馆藏。 五十年代,不少名家代表作品先后入藏本馆,其中有康有为的《大同书》、章太炎的《邹容传》、陈独秀的《孔子与中国》、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郭沫若的《屈原》、柳亚子的《南社纪略》、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老舍《龙须沟》、曹禺的《北京人》、赵树理的《登记》、马烽的《吕梁英雄传》、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孙犁的《风云初记》、罗尔刚的《太平天国史》、傅雷的翻译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等。不少作者不仅将自己的手稿捐赠我馆,更热情襄助联系其他著者或出版社捐赠书稿,使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获得极大丰富。 七十年代后期,是本馆入藏名家手稿又一个高峰。一批国家领导人的手稿、题词入藏本馆,这中间就包括毛泽东主席那篇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继五十年代巴金先生捐赠了《家》、《春》、《秋》等手稿以来,1979年巴老又将一批手稿及自己收藏的其他名家手稿捐赠本馆。这个时期,先后入藏本馆的还有章世钊、高亨、红线女、叶恭绰等人的手稿。 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图书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又建立了名家签名本专藏文库。几十年来,在社会各界及出版单位的协助下,经过几代馆员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更加丰富、更有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第二十三章1949~1976文学思潮 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一、三次文代会(时间、地点、中心议题)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召开,会议由郭沫若提议,毛泽东到会讲话,朱德致贺词,周恩来做政治报告。 这次大会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第二次全国文代会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在北京召开。 中心议题:繁荣创作,批评错误倾向。 3、第三次全国文代会 1960年7月23日~8月13日在北京召开。 中心议题:确定文学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总结经验教训。 二、50年代初,三次大的批判运动 1、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导演、编剧:孙瑜演员:赵丹教育家:陶行知 2、1954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代表人:俞平伯李希凡、蓝翎(后来发展到批判胡适的唯心主义) 文批的表现:“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 3、1952~1955年对胡风文学思想的批判 典型:人物、题材、风格、现实主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980年得到平反(平反的只是人,不包括文学思想) 到1985年彻底平反梅志——《胡风传》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出现了理论和创作的高潮。 5、文艺界的反右斗争1957年 代表作有:秦兆阳(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巴人的《论人情》 作家:丁玲、陈企霞、艾青 年轻新秀:王蒙、刘绍棠、张晓亮、从维熙、方之、邓友梅等 影响:践踏了“双百”方针,断送了贯彻“双百”方针的成果,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想的膨胀;群众性的批判运动,伤害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造成了当代文学的巨大损失。 6、文艺政策的调整(1961~1962年) 内容:A、提倡题材的多样化,破除题材上的清规戒律;在选择题材上,放松题材限制。

郭小川简介

郭小川简介(一): 郭小川简介 郭小川(1919-1976),当代诗人。原名郭恩大,河北丰宁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41年初到延安,长期在部队和地方做基层工作。1949年随军南下。1955年起,曾先后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及《诗刊》编委等职。文革期间,遭受四人帮的长期迫害。1976年10月18日在河南安阳逝世。其著作有《平原老人》、《致青年公民》等十多个诗集。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小川诗选》。 郭小川简介(二): 郭小川简介 马铁钉,他始终称自己是乡村诗人,是劳动人民,所以被称为劳动战士诗人。 郭小川简介(三): 郭小川简介 郭小川(19191976),我国文学界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齐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用心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此外还有音乐艺术家。 郭小川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齐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用心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 一九三六年抗日战争爆发,郭小川在赴延安的途中参加了八路军,在一二○师三五九旅先后担任宣传、教育和机要工作。一九四一年初,他到延安马列学院等单位学习和工作

了四年半,主要从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和文艺理论的研究。抗战胜利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任县长,参加并领导了清匪反霸和土改运动。一九四八年夏,他转到新闻战线,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委兼修改部主任。一九四九年五月随军南下。武汉解放后,他在中南地区从事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为笔名写了超多的思想杂谈,在群众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一九五三年春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 作为一个诗人,郭小川在抗日战争前期写的《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我们歌唱黄河》《草鞋》《老雇工》等诗篇,虽然稚嫩,存在着尝试和摸索的痕迹,但是它们表达了诗人热爱革命生活的真挚感情。也初步显示了他善于捕捉革命斗争生活中的动人场景的艺术才能。从一九四三年以后长达十多年之久,诗人把全部精力放在实际革命工作上,几乎没有拿起笔来写诗。然而艰苦而丰富的革命工作实践,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给诗人带来的较高的思想理论修养,却从生活上和思想上给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十年,在诗人的创作道路上算是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 一九五五年秋,郭小川从中共中央宣传部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转到文艺战线以后,诗人立即以强烈的革命职责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为新中国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事业高唱颂歌和战歌。他的第一首政治抒情诗是献给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用心分子大会的《投入火热的斗争》。这首诗以他过去的诗歌中所没有的磅礴气势,唱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 公民们!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它的每一秒种都过得极不平静, 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动, 它每时每刻都在召唤你们, 投入火热的斗争, 斗争!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赵宗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记者站副站长,文章节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江潮》。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秉臣,后字圣陶。江苏省苏州市人,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叶圣陶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

集《稻草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昆虫类科学家,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王尔德(1854~1900),19世纪爱尔兰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童话《快乐王子故事集》(1888)。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1890)曾被斥为”邪书“,风俗喜剧《理想的丈夫》(1898)。1895年《认真的重要》被认为是他的代表剧作。 新美南吉(1913~1943)曾经是与小川未明、坪田让治等人齐名的童话作家。非常强调故事性,起承转合,曲折有致。主要作品有《毛毯和钵之子》(1941)、《爷爷和玻璃罩煤油灯》(1942)、《新美南吉全集》(1965,八卷本)、《校定新美南吉全集》(1980~1981,十二卷本)等。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画集《子恺漫画》。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

中国当代文学概要

中国当代文学概要 绪论 一、关于“当代文学”的命名 二、当代文学的渊源 左翼文学,尤其是解放区文学,是当代文学的主要渊源。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一、1949——1978:用权威意识形态逐步规范文学的时期。 二、1978——1989:文学努力挣脱权威意识形态束缚的时期。 1989——今: 四、教学目的及参考书 掌握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过程,掌握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对重大的文学现象、思潮及主要的作家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 张振金《中国当代散文史》人民文学 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 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上海社会科学院 陆贵山《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 当代文学作品选 《文学评论》、《小说评论》、《当代文坛》、《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等

第一编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文化制度与文学思潮 一、文代会、文学组织与“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1949.7.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总结五四以来的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确立了新时代的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成立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年9月改名为中国作家协会)。 1953年9月23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文代会 1960年7月22至8月13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文代会 二、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 (一)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954年对《红梦楼》研究思想的批判。这次批判的核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学术研究领域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文艺观取代的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心论的影响。 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评。 还有一些其他的批判运动。 (二)对文学批判运动的分析 对电影《武训传》和对胡适的批判,仍是为了消除“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大部分批判还是左翼文学内部矛盾的继读。 周扬和胡风文艺理论的异同。

中国现代作家简介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秋夜》是《野草》中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阿Q正传》写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川人。创造社主要成员。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恢复》等,历史剧《屈原》、《虎符》、《蔡文姬》等。《凤凰涅磐》选自诗集《女神》。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代表作有中长篇小说《蚀》(三步曲)、《子夜》、《腐蚀》,短篇《春蚕》、《林家铺子》、散文《白杨礼赞》等。《子夜》是茅盾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发表于1933年,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是一部企图从正面来展开30年代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全貌并揭示出各个部分之间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作品。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成员。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等。《断魂枪》发表于1935年。小说故事背景是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老大自居的中国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地社会,资本主义的狂风震撼着古老中国的传统生活、传统文明。“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叶圣陶(1894-1988),又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抗争》、《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等。叶圣陶是在“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个十年中,以“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论》)为主要特色的作家。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文学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有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是作者思想十分苦闷的时期。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u2)甘,1904年生,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

汀泗桥镇简介

汀泗桥镇简介 汀泗桥镇是咸安区的南大门,东临永安,南接崇阳,西界赤壁,北交嘉鱼,控吴越,扼荆楚。东西最大距离18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4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面山峦重叠,中部丘陵起伏,西北河湖交叉,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镇域面积180.3平方公里,辖15个村,3个社区,268个村民小组,人口4.2万人。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条河,养育了一方勤劳善良的人民。汀泗河是咸宁市境内三大水系之一,全长30余公里,发源于幕阜山的云雾峰峦之间,从嫦娥湖顺东北而下,向北流经聂家、赤岗、古塘、黄荆塘等村庄后由西凉湖汇入浩浩长江。两岸村民沿河居住,修建村落,开垦良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河岸两边原野流青、稻花飘香。一座桥,诉说了一个卖鞋老者的故事。任时光流转,任沧海桑田,始终守望着汀泗人民的是汀泗桥。“镇以桥名,桥以人名”。很久以前,汀泗人隔河而居,一位叫丁四的老人在河边以打草鞋为生,见商贾行人过河不便,就以终生积蓄捐资修建了独木桥。1247年在原有基础上修建成三孔桥,后人遂定此桥名丁四桥。再经文人墨客助兴,在“丁”和“四”两个字前加了三点水,遂成现在名称。这座桥见证了汀泗淳朴的民风与崇尚公益事业的精神。一道街,描绘了一幅茶肆勾栏的画面。汀泗桥镇兴于唐,盛于宋,繁华于明清。因水陆交通方便,古代为巴陵、洪都、长安等

九省十一县的通衢枢纽,历来为商品聚集、货物运转之地。历史上徽商、潮商、汉商曾在修建街道,开埠经商,于是就有了东西古街。街面铺青石板,两旁为商铺,茶园、戏院,市面繁华,有很多商号在外省都设有分号。老宅“寿春堂”,是明神宗太傅章太轩所建。清朝第一名臣、湘军创始人曾国藩曾居住在寿春堂。破竹音脆,那是东街石板路旁的篾匠铺的制蔑艺匠才会的技巧;弓弦声声,那是东街弹棉花的施家百年老店的弹弓独有的声韵;茶肆勾栏,西街宋代木楼曾见证了汀泗河上繁荣的商贸往来;器宇轩昂,西街寿春堂内太傅曾群宴八方。一片山,记载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塔垴山连峰三十余座。绵延五十余里,为当年北伐汀泗桥战役鏖兵处。1926年秋,北洋军阀吴佩孚占据汀泗桥天险,在塔垴山筑营垒工事,架重型火炮,陈数万精锐,居高临下以拒北伐。同年八月下旬,北伐军进抵汀泗桥与北洋军交火,战况胶着僵持。8月26日,叶挺先遣独立团奋进请缨,汀泗农军挥戈引路,夜渡洪河,兵出斜谷,绕敌阵后,与正面主力钳形夹击,北洋军溃败,塔垴山攻克。“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腥风湿战袍“,故垒依旧,鼓角如闻。悠悠岁月散不去历史烽烟,北伐丰碑巍巍,汀泗雄风长在,英烈岁月日月同辉! 二、秀美的山水风光 汀泗的山青,翠竹摇风的星星竹海,碧波万亩。汀泗桥镇星星村山高人稀,2000余村民,散居于花纹山的峻岭之中。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竹子犹如满天星星,总面积近10万亩,俗称“星星竹海”,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竹林风景区,也是联合国林农组织定点考察基地。星星竹海四季景色迥

公务员简介

公务员 添加义项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2.巴尔扎克著《人间喜剧》第十四卷篇目 3.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目录

词语释义 名称由来 历史渊源 概念分类 各国区别 公务员考试 职务级别 工资待遇 词语释义 1、指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学校中从事普通事务性工作的人员。徐迟《精神分析》:“此刻时间虽然还早,已经有公务人员和学生们到街头来了,因为政府机关和学校今天都放了假。”巴金《寒夜》一:“这是住在他隔壁的公务员张先生,手里还抱着两岁的男孩。” 2、指在机关团体做勤杂工作的人员。韦君宜《忆郭小川写诗》:“原来的机关公务员、司机、木工等向来不大读诗的都跑去看这首诗。”

相关漫画 3、按照中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在某一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公务员”这个词还可以直接理解为“公共服务人员”,也就是说,不管是从大的角度(国家公务员)还是从小的角度(诸如环卫工人),都属于“公务员”。 名称由来 “公务员”一词,是从外文“civilservant”或者“civilservice”翻译过来的。英文 public servant 原意是“文职服务员”、“文职仆人”,有人直译为“女王的仆人”,有人意译为“文官”或者“文官制度”,也有人译作“公务员”“公务员制度”,有人译作“文职公务员”,或许这种译法更符合原意。美国则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al employee);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文官”,战后改称为“公务员”;法国直称为“公务员”;联邦德国称为“联邦公务员”或“联邦官员”。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仿效英美等国,建立起自己的公务员制度,把政府中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称为“公务员”。 历史渊源

陈羽纶主编和翻译家

上海科技翻译 S hang ha i J ou rna l of T ransla tors f or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2002N o .3 [收稿日期]2001212211 [作者简介]严建明(1976-),男,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陈羽纶:主编和翻译家 严建明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陈羽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编审,英语杂志主编和翻译家。本文结合陈先生坎坷、丰富的人生经历,比较详细地介 绍了他取得的丰硕的编审成就,创办《英语世界》杂志的艰难历程和他在翻译领域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陈羽纶;资深编审;英语杂志主编;翻译家[中图分类号]I 04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26141(2002)0320040203 提起《英语世界》,大家都很熟悉。这本期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成为大 中专学生、英语工作者、英语自学者和英语爱好者的良师益友。2000年10月18日,《英语世界》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隆重宣布杂志社成立。从一个因陋就简的编辑部发展壮大到正式成立杂志社,《英语世界》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这是与该杂志的创办人陈羽纶先生为之付出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陈羽纶先生1917年3月出生于福建福州。当时其父亲在北京工作。在他两岁时,由其母亲带到北京,阖家团聚。1933年,由于日本侵占东北后北京局势日趋紧张,他随母亲南迁至上海。后就读于沪江大学新闻系。1937年,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淞沪抗战爆发,陈先生遂至香港工作。当时民主进步人士云集桂林和香港两地,陈先生追随他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日军南侵,香港局势亦日趋紧张,陈先生于是决定和一些进步人士一起回国。本想去延安,但经越南抵达昆明后,却为由京津两地南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并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众多名教授以及他们学术造诣之高超所震撼。为此,陈先生决定入“联大”继续深造。这为陈先生后来翻译文学、政治、经济和哲学等名著奠定了理论和语言基础。陈先生自西南联大毕业后于1944年应征出国赴二战印缅战区任史迪威将军指挥部校级翻译官,直至1945年我国全面抗战胜利后回国,随即到上海,任西南复兴公司副经理。1947年赴南韩考察,后赴法国任专员。在任职期间曾到欧洲、东南亚和中东等许多地区和国家考察。 一、编审英语书刊 1950年,陈先生响应周总理号召回国前,先到 香港创办北京私营五十年代出版社香港分社,任经理。抵京后至1956年历任该出版社总经理、常务董事和编审。当时该社除编辑部、门市部外,还设有印刷厂,在包括私营天下出版社和私营中外出版社在内的三大进步的私营出版社中居于首位。在当时形势要求下,五十年代出版社以出版俄文书为重点,出了不少俄文方面包括俄华大辞典等好书。1956年公私合营。陈先生先后转入时代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工作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编审经验,成为商务印书馆教授级资深编审。多年来,陈先生担任英语教科书、英语读物、英语词典的编辑和审校工作,如责编薄冰编《英语语法手册》、张道真编《实用英语语法》、许国璋编《英语》等等。这些书自1962年初版以来,一版再版,风靡全国,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学习英语热潮持续增长的需要。陈先生还责编出版了王佐良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读》、裘克安编《莎士比亚丛书》;审订出版张其春编《简明英汉词典》、葛传规编《英汉惯用法大词典》以及参加修订出版郑易里编《英华大词典》等多种著名英语图书,颇有助于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先生被定为“公安六条人员”受到严重的冲击,左腿红肿异常,最后进行截肢手术。出院后不久,适逢四人帮趁林彪发出“一号通令”之机,将被钦定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的文化部及其所属单位6000余名文化界人士扫地出门,贬“官”削职,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陈先生虽已被截肢,但亦未获幸免,仍要将缝纫机带下乡,去独腿踩缝纫机为其他下地劳动改造的干部缝补磨破的衣裤。当时一起下放至该干校的 有钱钟书、杨绛(后著《干校六记》,脍炙人口)、冰心、萧乾、臧克家、周巍峙、沈从文、郭小川、严文井、冯牧、 ? 04?

现在诗歌介绍

20世纪20年代刘大白鲁迅沈尹默周作人胡适刘半农郭沫若徐玉诺刘延陵康白情徐志摩宗白华王统照王独清邵洵美朱自清闻一多何植三穆木天冰心俞平伯刘梦苇应修人李金发冯乃超汪静之潘漠华于赓虞饶孟侃冯雪峰梁宗岱冯至孙大雨韦丛芜 20世纪30年代方令孺冯文炳胡风林徽因钟鼎文朱湘戴望舒施蛰存臧克家李广田苏金伞阿垅方玮德殷夫艾青卞之琳林庚陈梦家何其芳金克木辛笛覃子豪光未然李白凤纪弦鲁藜徐迟田间邹荻帆杜谷彭燕郊南星 20世纪40年代王佐良陈敬容杭约赫蔡其矫杜运燮穆旦罗寄一唐祈唐湜郑敏袁可嘉绿原马逢华曾卓牛汉屠岸张志民公刘文晓村宋颖豪 20世纪50年代郭小川周梦蝶陈秀喜羊令野林亨泰夏菁方思李瑛洛夫罗门蓉子余光中麦穗杨唤流沙河张默痖弦邵燕祥昌耀李魁贤林泠岩上 20世纪60年代向明管管大荒商禽辛郁郑愁予刘湛秋非马白萩任洪渊叶维廉陶里朵思张香华杨牧黄翔绿蒂哑默李元贞方含李敏勇张烨莫渝食指钟玲 20世纪70年代敻虹张错汪启疆黄国彬依群叶延滨北岛江河林莽苏绍连芒克根子白灵多多海上胡宽刘自立舒婷田晓青艾农严力梁小斌杨炼顾城孙大梅 20世纪80年代(上) 姚振函席慕容杨远宏傅天琳零雨伊蕾周伦佑钟鸣吕宗林于坚匡国泰刘立云王小妮翟永明阿坚邵揶梁平柏桦欧阳江河童蔚汪国真张曙光王家新雪迪姜宇清庄宗伟彭国梁杨克杨平陈德锦廖亦武石光华苇鸣大仙孙文波十品汤养宗郭密林黑大春牛波秦巴子肖开愚莫非潇潇赵野黎明鹏陈东东陈克华殷龙龙吕德安韩东骆一禾孟浪王良和于小韦王明韵蔡丽双黄海凤老巢江堤张耳胡冬贝岭丁当普珉林雪陆忆敏小君杨黎韩高琦 20世纪80年代(下) 张枣清平唐亚平王寅凸凹紫薇谭延桐胡刚毅陈云虎萧沉指纹万夏马松车前子李亚伟何小竹宋渠宋炜西川郑单衣黄灿然远村飞沙席君秋郭志杰渭波林童陈惠芳黄梵中岛张敏华海子颜溶刘伟雄默默恒平小海雁西谢宜兴卢卫平禄琴汪峰韩高琦宫哲京不特刘立杆李森邱勇吴新宇庞清明张志夜林周瓒宋晓杰刘文旋阳阳叶匡政路也阿翔徐柏坚唐朝晖海啸柯平孔孚洛湃南野沈奇沈睿宋琳夏宇张真伊路邓诗鸿老刀 20世纪90年代(上) 诗阳简宁蔡天新杨小滨祝凤鸣蓝角臧棣李南杜马兰吴晨骏蓝蓝宋晓贤伊沙戈麦余怒侯马陈先发朱文若风桑克西渡徐江杨键韩国强君儿祁国牧野谭五昌寒烟铁梅安琪陆苏讴阳北方傅旭华徐勇黄小名独孤九王艾刘泽球牧斯江子陶春林家柏杨拓张祈马非南人任知朵渔胡续冬范想沈浩波韩博古马于洛生小安席亚兵树才宋非章平郑文斌周伟驰朱朱巫昂沈方沈苇孙磊麦芒马兰马永波李元胜蓝马剑枫 20世纪90年代(下) 庞培程维海男虹影唐欣赵丽华格式张小云谯达摩马策凌翼叶玉琳唐捐文虬张海峰李晓君佛手唐果三子艾龙吕约简单尹丽川白鹤林谢湘南盛兴阿九道辉晓音陈安安滕云曾蒙圻子白连春北村陈鱼大车高晓涛谷禾何房子蒋浩姜涛贾薇康城亢霖雷子冷霜梁晓明廖伟棠李红旗林北子林木666 李伟鲁西西吕叶木朵娜夜彭凯雷青杏小森子施茂盛唐丹鸿王顺健王雨之雯子梦冉杨子杨宗翰岩鹰祥子叶舟雨田俞心焦 21世纪初(上) 张岩松于怀玉蓝野于贞志管党生林子梦亦非符马活刘春罗西马骅穆青魏风华宋尾魔头贝贝墓草李师江南蛮玉刘川温冰然李贤平天乐周公度乌青曹疏影小荒楼河牛慧祥谢华丽谷雨唐不遇阿斐熊盛荣田荞肖水李傻傻蒋峰莫小邪潇潇枫子张小静朵孩南渡刘东灵张进步冯昭汤成伟春树苏小乞泽婴王

当代文学复习题范文

当代文学复习题 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代文学”的起点。 二、在现代中国,文学期刊和报纸的文学副刊,对“对新文学”的发生,对现代 文学流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50年代以后,文学期刊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文联和作协主办的那些“机关刊物”,尤其是《文艺报》和《人民文学》。 三、在五六十年代,“文革”发生之前,即通称的“十七年文学”。 被看做是体现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实绩的主要作家作品是: 小说: 《创业史》柳青《三里湾》赵树理《保卫延安》杜鹏程 《红旗谱》梁斌《红日》吴强《青春之歌》杨沫 《山乡巨变》周立波《林海雪原》曲波《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苦斗》欧阳山《苦菜花》冯德英《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风雷》陈登科《艳阳天》浩然《风雪之夜》王汶石 《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黎明的河边》峻青 《李双双小传》李准《党费》王愿坚《百合花》茹志娟 《谁是奇迹的创造者》胡万春《李自成》第一部姚雪垠 诗歌: 《致青年公民》郭小川《雷锋之歌.》贺敬之《玉门诗抄》李季《天山牧歌》闻捷《赶车传》田间 李瑛、严阵、梁上泉、张永枚、顾工等青年诗人。 散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东风第一枝》杨朔 《红玛瑙集》刘白羽《花城》秦牧 话剧: 《茶馆》老舍《明朗的天》曹禺《蔡文姬》郭沫若 《关汉卿》田汉《战斗里成长》胡可《万水千山》陈其通 《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千万不要忘记》丛深 四、50—70年代诗歌分类: 1、写实叙事诗长篇叙事诗 代表诗人:李季(“石油诗人”) 邵燕祥(“电力诗人”《我们架设了这一条超高压送电线》)“写实”倾向在五六十年代的诗歌中,一方面表现为40年代“解放区”已经出现的叙事诗热潮,表现了异乎寻常的“兴盛”,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的抒情短诗,都有着人物、场景、事件的框架。 2、政治抒情诗阶级性诗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歌颂现实生活 广义的说,50到70年代的大多数诗歌,都可以称为“政治诗”:即题材、视角的政治化。不过仍存在有更确定的诗体模式、被称为“政治抒情诗”的类型。,“

汪静之简介及作品

汪静之简介及作品 1993年,汪静之已经过了90高龄,早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写了一份“实话实说”的关于自己的小传,最后总结说“我在解放前,都靠不谈政治,明哲保身,苟全性命,一世平安,没有受过政治上的灾祸”。“苟全性命”云云让人觉得心酸,“明哲保身”云云让人觉得遗憾。这话由一个世纪老人说出,让人心灵震撼。“一世平安”云云是汪静之对这个世界的善言,因为他并非一世平安,生逢乱世,他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做了许多违背诗人天性的事,甚至是有损人格的事,虽然不谈政治,但在泛政治环境里,他不得不与政治周旋。早在21岁时,还是学生的他由于父亲破产,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济生活,旋即辍学,被迫离开花都杭州,到武汉去做中学教师,但很快连这个饭碗都丢掉。1926年,为了得到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这个职位(郭沫若介绍的),他不得不加入了国民党。1927年,宁汉分流时,他总算脱党。但是,1938年4月,他“拖儿带女一家五口逃难到武汉”,生活受到威胁,由于武汉形势不稳,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在谋划迁都重庆,连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都没办法帮他找到工作,只好南下广州,“饥不择食”地到中央军校第四分校任教,翌年还因为“无法另谋职业,为了保持饭碗,只好被迫加入国民党”。1929年底,他仅仅因为介绍夏衍到建设大学代上“世界文学思潮”课,而被军警搜捕,靠跳窗逃脱。抗战期间,他颠沛流离,到处兼课,胜利之后,还得靠与人合伙开小馆子维持生计。1954年8月,他由正式编辑改为特约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停发了他的工资。直到1956年5月,他才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但工资非常低,哪够让一大家子人吃饱饭;为此,他曾以几乎是乞食者的口吻给当时的作协领导写信,一面“感谢党的救济培养”,一面求助说“望给我大力支援,给我最低必须的创作条件”。其实,当时,只要他愿意去教书,生活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但他愿意过比教书更清苦的生活,愿意为自己写作的雄心而吃苦(1957年12月26日给作协办公室的信和1958年3月11日给邵荃麟、刘白羽和郭小川的信)。汪静之一生多次临近政治的旋涡或泥潭,但最终能免祸的原因,除了不谈政治外,还有三个。一是人际关系方面的,二是人生态度方面的,三是诗人形象方面的。他与郭沫若关系非同一般。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于1921年,汪静之的第一本诗集《蕙的风》紧接着于翌年就出版了,成了郭沫若在新诗阵营里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正是因此,他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女神》出版一周年纪念会,从而结识了他生命中的贵人郭沫若。郭沫若确实在他的危难关头多次伸出过援助之手。汪静之懂得进退之术,并没有太固守某种人生观,能和光同尘,能与世浮沉,而且始终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当然,有符竹因那样的红颜知己与他同甘苦、共患难,也是重要的保障。1965年11月,在文革的风雨即将降落北京城时,他毅然离开了风暴中心,前往杭州隐居;这是他能避祸的明智先见之举。20岁时,汪静之就以新诗史上第一部情诗集暴得大名,从此他给公众的形象始终几乎是“爱情诗人”,谈风月,而不谈风云,而风月,无论怎么谈,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恩准的、保险的。其实,汪静之的文学形象哪里仅仅是“爱情诗人”?《蕙的风》一出世就以其中只有一首三行的短诗《过伊家门外》而备受封建卫道士们的訇骂和围攻,那三行是:“我冒犯了人们的指谪,/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啊。”最冒犯人的是“瞟”字。鲁迅曾为他扛起封建卫道的闸门,让他这条欢快的小河能自由流淌。在《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一文中,鲁迅为他辩护道:“看见一个…瞟?字,便即穿凿到别的事情上去。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1925年8月26日,他去拜访鲁迅时,鲁迅亲口鼓励他说,道学家越仇恨恋爱诗,越要勇敢地大唱恋爱诗,让他们去恨!“一个反封建的恋爱诗人,还不够大胆,可见封建礼教在人的脑子里是根深蒂固的。”1929年11月25日,他再次去拜访鲁迅时,鲁迅明确告诉他:“现在不是写恋爱诗的时候了。”其实,早在1925年秋,在第一次拜访鲁迅后不久,他因读了《共产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