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1.资料显示:“氨气可以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无毒物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合适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 b c d e (2)先用酒精灯加热装置A中催化剂(铂丝)至红热,然后缓缓地通入氨气与过量的氧气。 ①铂丝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试管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A 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用有关理论说明原因 。 (3)将过量的氧气与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B中,并在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为了保证氨气一点就燃,应先通入的气体是 (填入化学式),其理由是 。 ②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 下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O NH a b B 催化剂无水氯化钙 O2 NH A 碳粉

(1)A 是氯气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 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 ,将Cl 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 处的 酒精灯,接上E 装置,Cl 2通过C 瓶后再进入D ,发生反应后的产物是CO 2和HCl ,试写出D 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装置C 的作用 是 。 (3)在E 处,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若将E 处烧杯中的溶液改为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现象为 (填字母编号) A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无明显现象 C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 (5)D 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 ,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Cl 2产生, 此时B 中的现象是 ,B 的作用 是 。 3.某种碱式碳酸铜,其组成可表示为:Cu 2(OH)2CO 3·xH 2O 。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xH 2O 2CuO +CO 2↑+(x +1) H 2O 现取一定量的(不称量其质量...... )该固体样品,先后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i ):测定该碱式碳酸铜粉末的组成中结晶水x 的值; 实验(ii ):用实验(i )结束后的残留固体完成乙醇的催化氧化并验证其反应产物.......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下图中的仪器(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均在图中略去)组装完成实验(i ) 的实验装置,组装时仪器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的顺序为 → → → C 。 在这套装置中,干燥管C 中盛有的物质是 。(填写下列选项的编号) A .无水硫酸铜 B .碱石灰 C .氯化钠晶体 D .无水氯化钙 (2)若要用上图中的各种仪器组装完成实验(ii )的实验装置,组装时仪器也按气流方向 从左到右连接的顺序为 → → → 。在这套装置中,干燥管C 的 作用是 。 (3)在完成两个实验时,首先都必须先 (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在 仪器 (填装置对应字母,下同)中加入碱式碳酸铜,乙醇放入仪器 中。 (4)在实验(ii)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填装置对应字母)。 (5)写出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若实验(i )测得CO 2的质量为a 克,水的质量为b 克,则x 的表达式= 。 4.在某校实验调研活动中,几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师生对金属镁在空气中的燃烧的产物进行 探究。 G 新制的 氢氧化铜悬浊液 干燥空气 碱石灰 D 浓硫酸 F C B A E

高三一模理综化学-----实验探究专题

2017年高三一模理综化学 实验探究专题 2017西城一模 28.(15分) 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研究盐酸被Mn O2氧化。 ① 已知MnO 2呈弱碱性。I 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 nO 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II 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 II 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 (H+ )或c(Cl - )较低,设计实验IV 进行探究: 将实验II I、IV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i 、ii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 ___。 ④ 用右图装置(a 、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 ⅰ.K 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 ⅱ.向右管中滴加浓H 2SO 4至c (H +)≥7 mol·L - 1,指针 偏转幅度变化不大 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 2SO 4至c (H+ )≥7 m ol·L-1,指 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 将ⅰ和ⅱ、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 烧瓶中放入浓H2SO 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② 向试管中加入3 mL 浓盐酸,再加入1 m L浓H NO 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 2。 通过实验I 、II 、III 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 2,II I的操作是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_______有关。 2017 海淀一模 28.(15分)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1)进行实验i和ii: 序号操作现象 i 向2mLpH= 2的0.05 mol·L?1K2Cr2O 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约为 9)3滴 溶液变绿色(含 Cr3+) ii 向2 mL pH= 8的0.1 mol·L?1K2CrO4黄色 溶液中 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 溶液没有明显 变化 23 的原因:。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 序号操作现象 iii 向2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2 的0.05mol·L?1K2Cr2O7橙色溶液3滴 溶液变黄色 向2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mol·L?1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 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 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闭合时,电压为x。 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 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 也会使电压增大。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z < y)。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一)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规范解答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9.实验室用烧瓶漏斗式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时,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旋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

实验题专项训练1.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现象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 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 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B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3.利用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含碘CCl4溶液中提取碘 和回收CCl4溶剂 B.萃取操作过程 中的放气 C.定量测定化学 反应速率 D.比较KMnO4、Cl2、S的 氧化性 5.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较大非金属性C Ksp(AgI)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1.(2009广州一模)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2+、Al3+。 限选 ..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 mol·L-1NaOH、6 mol·L-1NaOH、0.1 mol·L-1HCl、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Mg(OH)2、Fe(OH)3开始沉淀时的pH分别为9.6和2.7,沉淀完全时的pH分别为11.1和3.7 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可不写)Array 2.(2011广州一模)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NaClO溶液与FeSO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1)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FeSO4有剩余;假设2:NaClO有剩余;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初步处理: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肯定含有的合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 0.01 mol ? L-1 KMnO4, 20% KSCN、3% H2O2,淀粉-KI溶液、紫 色石蕊溶液。

3.(2011广州二模)已知FeSO 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产物不同,可能是FeO 和SO 3,也可能是Fe 2O 3、SO 3和SO 2。某研究小组探究在酒精喷灯加热条件下FeSO 4分解的气体产物。已知SO 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1)装置Ⅱ的试管中不装任何试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浸泡在5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Ⅲ和装置Ⅳ的作用是探究本实验气体产物成分。请完成实验设计,填写检验试剂、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选试剂:3 mol·L - 1 H 2SO 4、6 mol·L - 1 NaOH 、0.5 mol·L - 1 BaCl 2、0.5 mol·L - 1 Ba(NO 3)2、 0.01 mol·L -1 酸性KMnO 4溶液、0.01 mol·L -1 溴水。 (3)装置Ⅴ的作用是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烧杯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Ⅰ Ⅱ Ⅲ Ⅳ Ⅴ FeSO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大题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大题总结 如何利用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探究设计化学综合实验?化学综合实验,作为高考全国卷 必考题型,一般作为理综化学的第一道大题,涉及必修一、必修二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涉 及选修六的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怎样学好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高中化学沉淀口诀 化学综合实验包括基础的仪器的辩识与使用方法,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操作,实 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 而纵观近两年全省的实验题得分,除了厦门一枝独秀、独领,其他各地市基本上可以 用惨不忍睹这个词来形容,15分的题目平均分大概5分左右。我想,这除了我们高中生很少进实验室,很少自己动手实验,更少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肯定有必然的联系。 点击查看: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在高三复习中,往往由于进度原因,效率 原因,忽视学生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的思维训练,导致学生综合实验素养不足,对于解答 陌生环境的实验题心存恐惧,不敢面对。 作为高中化学日常教学的核心,元素化合物知识必然占据大部分的学习和复习时间, 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 学习学不下去了可以看下这本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学生在学习、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在解题时也会感觉用不 上力量。通过今天两节课,我想我们的元素化合物复习完全可以和化学综合实验结合起来,在整理探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环节中,设计物质制备、检验、性质实验、尾气处理等相关 操作,深入理解应用基本实验装置的选择与搭建,实验药品的选择和作用分析; 通过学生的真实反馈,学生的不同层次,根据材料设计、改编基于学生认知的试题, 基于高考的真实踢深提升。 有效审题,按点答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

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 实验综合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高考再现率为100%。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解决实验综合题,不仅要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理解实验原理。为了帮助同学们在化学实验方 面的应考能力有质的飞跃,归纳总结了以下几个步骤供学习参考。 一、导气管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 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则应“粗”进同样 利用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细”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了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二、仪器的连接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 气体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应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 三、气密性的检查 制气装置一般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 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 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 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 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 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二是在加热制气并用排 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以防倒吸。 五、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能否达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有无对环境污染;⑥ 实验的误差大小等等。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 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选择简捷而正确的 操作程序。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答案详解)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 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K+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 SO2 2.将足量的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X气体Y溶液预测的现象 ①CO2饱和CaCl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②SO2 Ba(NO3)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③NH3AgNO3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④NO2Na2S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②D.②④ 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Na+、Ca2+、Fe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迸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钙的混合物C.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4.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短期保存Br2: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棕色磨口细口瓶中。D.红磷无需密封保存。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北京高考-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 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 密性已检验)。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 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 2具有 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分析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 乙在A 、B ② 进行实验,B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Cu + 2 H 2SO 4?→? ?CuSO 4 + SO 2↑+ 2 H 2O (2)BaSO 4 还原 (3)2 NO + O 2 == 2 NO 2 (4)① 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应用NaHSO 3溶液 ②甲:Ba +2+ SO -24== BaSO 4↓, 乙:2 Ba +2+ 2 SO 2 + O 2 + 2 H 2O == 2 BaSO 4↓+ 4 H +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 2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1. (2012北京高考-27)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 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Ag(NH 3)+2 + 2 H 2O Ag + + 2 NH 3·H 2O b .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 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 3,黑色物质中有Ag 2O 。 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 ,产生的现象是 。 ② 产生Ag 2O 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 还原Ag 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 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 存在下,可 能是NH 3还原Ag 2O 。用右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 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 3 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 SO4 ) 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H2SO4、NaHCO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

化学实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 B.制取硝基苯时,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混合液中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小苏打溶液 D.不能使用裂化汽油从溴水中萃取溴 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下的有①制备Fe(OH)2,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分馏石油时,测量温度所用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⑥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A.③⑤⑥B.③⑤ 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各实验现象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 C.葡萄糖和福尔马林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 D.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4.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g食盐 B.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mL、0.1mol/L的NaOH溶液 C.用量筒量取12.12mL的盐酸 D.用0.12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盐酸21.40mL 5.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时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6.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里含有游离氯。Cl2可氧化Na2SO3,要除去游离氯并中和其酸性,正确的方法是 A.先加适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B.先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2020高三化学实验探究试题训练(五)

2020高三化学实验探究试题训练(五) 1.Ⅰ实验室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赶忙产生大量的白雾:把盛有浓氨水的 试剂瓶打开,在瓶口却看不到白雾。对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不提出了如下假设:甲:NH3与水蒸气的结台能力不如HCl强,瓶口邻近形成的氨水小液滴少,达不到肉眼可见的程度。 乙:浓氨水的挥发性不如浓盐酸强.瓶口邻近空气中的NH3少.形成的氨水小液滴少.产生的白雾达不到能被肉眼观看的程度。 丙:NH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Cl小,NH3的扩散速率比HCl快,由于挥发出的NH3快速地向四周扩散,形成的氨水小液滴不易集中.因此看不到白雾。 为了验证假设的正确性,三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实验: 如以下图所示-取—根长50cm直径约2cm的玻璃管,水平放置,在其两端分不同时塞入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棉球,赶忙用橡皮塞塞紧两端。数分钟后,玻璃管中在距离浓盐酸一端约18cm处开始产生白烟。 (1)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甲同学就发觉自己假设中的错误,确定甲假设中错误的理由是:。 (2)上述实验中白烟产生在离浓盐酸一端约18cm处的事实.讲明。因此,关于浓氨水试剂瓶口看不到白雾的缘故的假设是正确的。 Ⅱ氯化铵除了用作为肥料以外.也用在金属的焊接上,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层。最近,我国又有学者将氯化铵用于制备无水氯化镁,其流程为: 氯化铵的这两项用途也与上述实验中所观看到的现象紧密相关。试同答以下咨询题: (3)氯化铵的电子式为:。 (4)在加热条什卜氯化铵能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的缘故: (5)在制备无水氯化镁的过程中假如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铵可能造成的结果: 2.〔Ⅰ〕常温下苯酚微溶于水,溶解度为8.2g/100g水,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爽朗性,甲、乙两位同学分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向两只试管中,分不注入0.8mol/L的乙醇和苯酚溶液3mL,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看反应产生H2的速率。 乙:在两只试管中,分不放入1 g乙醇和苯酚晶体,各注入3mL蒸馏水,振荡,得到乙醇溶液和苯酚浊液,再向两试管中逐滴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观看其中的变化。〔1〕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他们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分析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丙同学进行了以下对比实验: 在两只试管中,分不放入2 g无水乙醇和苯酚晶体,用约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成液态后,再向两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在乙醇中,钠块能与乙醇反应产动气体,约3min后钠块消逝,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约2min后显现少量白

(完整版)【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

2.PCL 3 有毒,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它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有重要的应 用。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PCL 3 ,在圆底烧瓶e中放入足量 白磷,将CL 2 迅速而有不间断地通入e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 熔点沸点 三氯化磷-112℃76℃ 五氯化磷148℃200℃分 解 并在b仪器处加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和白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使仪器e不致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实验开始前应在e的底部放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烧杯h中加入冰盐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初步吸去表面水分,然后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已知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易挥发。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的H 2SO 4 是用1体积98% H 2 SO 4 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 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北京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 —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1、(2017海淀)28.(15分)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 (1)进行实验i和ii: 序号操作现象 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 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9)3滴 溶液变绿色(含 Cr3+) ii 向2 mL pH = 8的0.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中 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 溶液没有明显 变化 ①23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 序号操作现象 iii 向2 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 溶液变黄色 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 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 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闭合时,电压为x。 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 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 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 也会使电压增大。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z

2019届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训练: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2深度探究(含解析)

【典例】 - 2 - 5 (2019 全·国卷Ⅰ )草酸(乙二酸 )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 K 1=5.4×10-2 ,K 2=5.4×10- 5 。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 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 (H 2C 2O 4·2H 2O)无色,熔点为 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 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 现象是 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_______ 。装置 B 的主要作用是 (2) 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 CO ,为进 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 A 、 B 和 图所示的部分装置 (可以重复选用 )进行实验。 C 中可观察到的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B 、 装置H 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 的现象是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 ________ 。 【名师在线】 (1)如何证明CO2 气体中混有CO ?请证明思路。 【提示】首先检验CO2存在→除去CO2→用CuO 和澄清石灰水检验CO。 (2)如何证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提示】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 【答案】(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 C 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 的检验 (2)①F、D、G、H、D、I CuO 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向盛有少量NaHCO 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②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 倍 【解析】(1)结合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组成可知,澄清石灰水应是用来检验其分解产物CO2 的存在。因草酸晶体易升华,且草酸钙难溶于水,若草酸进入C 装置,会干扰CO2 的检验,故装置B 中冰水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挥发出来的草酸。 (2)①要验证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只能通过检验CO 与CuO 反应的产物CO2 的存在 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本身含有CO2,会对CO 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在 检验CO 前应将分解产物中的CO2除尽,可选用F 装置来除去CO2,D 装置用来检验CO2 是否除尽。将除去CO2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氯化钙的装置G干燥,然后通过盛有CuO 的装置H,CuO 将CO 氧化为CO2,再将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D 装置,用来检验CO2 的存在。因 CO 有毒,最后可将尾气通过排水法收集。 ②若前一个装置D 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CO2 已除尽;H 中黑色CuO 变红,同时其后的装置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含有CO。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题解题技巧!

1、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①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油蒸馏实验”。 ②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55~60℃)”、“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③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有机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催化剂的使用 ①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②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生成的溴化铁)。 ③铜或者银做催化剂的实验:醇的去氢催化氧化反应。 ④镍做催化剂的实验:乙醛催化氧化成酸的反应。 ⑤其他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与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时,为避免混淆,大家可直接写催化剂即可。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硫代硫酸钠(Na2S2O3)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海波、次亚硫酸钠。为单斜晶系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用于分析试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一、化学性质 1、硫代硫酸钠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稳定,遇酸分解立刻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并产生硫的沉淀。 S2O2- +2H+=S↓+SO2↑+H2O 3 2、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在隔绝空气下燃烧则生成硫酸钠、硫化碱和硫黄。 2Na2S2O3+3O2→2Na2SO4+2SO2 3、硫代硫酸钠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跟溴化银形成络合物。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 4、硫代硫酸钠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将氯气等物质还原: S2O2- +4Cl2+5H2O=2SO2-4+8Clˉ+10H+ 3 二、制法: 1、工业普遍使用用亚硫酸钠与硫磺共煮得到硫代硫酸钠, 经重结晶精制:Na2SO3+S+5H2O=Na2S2O3·5H2O

2、亚硫酸钠法将纯碱溶解后,与(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钠,再加入硫磺沸腾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Na2CO3+SO2==Na2SO3+CO2 Na2SO3+S+5H2O==Na2S2O3·5H2O 3、硫化碱法利用硫化碱蒸发残渣、硫化钡废水中的碳酸钠和硫化钠与硫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4、氧化、亚硫酸钠和重结晶法由含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烧碱的液体经加硫、氧化;亚硫酸氢钠经加硫及粗制硫代硫酸钠重结晶三者所得硫代硫酸钠混合、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2S+3O2==2Na2S2O3 Na2SO3+S==Na2S2O3重结晶将粗制硫代硫酸钠晶体溶解(或用粗制硫代硫酸钠溶液),经除杂,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原理

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云阳县凤鸣中学马迎春 一化学实验的高考展望 化学实验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化学实验的赋分基本稳定在20%。在高考化学试卷的每一部分都存在着实验试题,既有考查单一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实验选择题和实验填空题,又有注重实验能力考查的实验综合题。 实验选择题、实验填空题考查点较为分散,涉及面较广,但试题难度不大。今后高考试题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将会有所加强,其题型与难度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实验要求恰当地选用仪器;将常见仪器另作它用(如干燥管用于防倒吸装置等);根据物质的性质,在特殊装置、特定条件下进行非常规操作这些也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呼声增高,化学实验创新试题也越来越多,其内容涉及化学原理上的创新、实验装置上的创新、反应物或生成物功能上的创新、药品加入方法上的创新、实验注意事项上的创新等。预计今后高考试题设置的创新角度将会更加宽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要多亲自动手操作,练习时多思多悟,正确判断试题设置的创新角度,提高识别和解答实验创新试题的能力。 二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实验题的形式繁多,它常把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计算和推理融为一体进行考查。它具有知道面广,命题新颖,思考容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不但能用来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实验题的解答要求高,难度较大。只有考生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弄懂,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 实验题的解法没有固定的格式。解这类题时,只要从实验原理入手,结合具体实验题目的特点,根据题给信息,认真审题,抓住题眼,就能很快地理顺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某项实验任务,是历年高考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