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

2018高中政治(第04周)大力发展生产力1.

大力发展生产力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从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消费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缩小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差距归根到底要 A.转变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B.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C.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D.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 (1)必要性: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 (1)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①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②必须加快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2)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深化改革 ①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为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辨析: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质的变革。 提示:(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否定和变革。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总体上是好的,改革是改变其中某些不相适应的环节。 1.当前,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依据是生产决定消费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④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学进步与创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长征已然过去将近一个世纪,但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将以其特有的魅力和震慑人心的姿态继续鼓舞新“长征人”昂首向前,奋勇创新。新“长征人”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局面,不仅需要深刻领悟到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个基本事实,也要深刻理解、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新“长征人”应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浙江选考)2021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后达标检测(必修1)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81(独立成册)]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 1.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目的。( F ) 2.(2020·金华十校调研)我国高铁建设引入社会资本,体现了我国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T ) 3.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F ) 4.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代表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F ) 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 F )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2020·稽阳联谊学校联考)随着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在娱乐、生活、健康等日常场景中,将越来越难觅服务员、导购员和收银员的身影,“无人经济”正在到来。这表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劳动力 D.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解析:选B。随着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在娱乐、生活、健康等日常场景中,“无人经济”正在到来,正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方式,B符合题意。A、D 与材料不符,不选。C说法错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7.(2020·浙江9+1联盟联考)每逢iPhone推出新机型,就会有众多“果粉”迅速更换自己手中的老款手机。这体现了( ) A.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D.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解析:选C。iPhone推出新机型,体现生产;众多“果粉”更换自己手中的老款手机,体现消费,C符合题意;题目没有体现生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故B排除;A、D 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 8.近年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上述材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政治:大力发展生产力

高中政治大力发展生产力 编稿老师高宁一校杨雪二校黄楠审核陈娟 一、考点突破 1. 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2. 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重难点提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点1: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 原因 ①必然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 要求 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要点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 2. 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 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 必须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5. 落实科学发展观。 重要提示:可从劳动者素质、科技、经济制度、对外开放政策等方面来谈。 【随堂练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 ①一心一意谋求发展 ②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④通过改革从根本上变革我国的社会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思路分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从根本上变革我国的社会制度,④错误。①②③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 答案:A 例题1 2012年以来,我国在改革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下一步金融改革发展作出部署,到温州金融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区启动;从居民阶梯用电这一关系民生的价格体制改革在各地推开,到民间投资“新36条”实施细则出台……改革的推进,增强了人们的信心,为实现稳中求进打下了良好基础。上述改革() ①是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②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是为了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④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思路分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通过对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①③错误,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D 例题2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 ①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D 扩大消费促进发展

2020年高考政治 预测系列试题6

2020年【政治】高考预测系列试题6 适用:全国各地 中国高铁:带着世界飞 【热点直击】202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这是继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创下时速416.6公里之后,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高铁时代。“十一五”期间,中国高铁一路高歌猛进,接连创造了运行速度、运营里程、建设规模多项世界第一,引得举世瞩目。同时,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延伸,必然压缩空客和波音的民用运输市场,世界目光开始聚焦中国高铁。 【猜题理由】中国高铁技术迅速发展再一次证明:“购买技术”、“引进技术”必须与“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相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达到世界第一。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因此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题目在2020年高考中一定会出现。 【试题训练】 1.材料一我国高铁3小时,跑完武广间曾需要11个小时的路途;5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集世界最先进的4种技术,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高铁品牌。“十一五”期间,中国迅疾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我国高铁迅猛发展的原因? 【答案】①我国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经济部分: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⑴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生产水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⑶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⑷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生产关系: ⑴概念: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⑵内容: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②各个社会集团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 ③产品分配形式。 ⑶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 3.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4.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⑴使用价值、⑵价值。 两者间的关系:⑴两者统一,缺一不可。 ⑵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5.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 6.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⑴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⑵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7.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只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范围内,劳 动者向社会提供活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8.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⑴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 ⑵其必然性:第一、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第二、这是由我国公有制公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来定的。 第三、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9.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 的表现形式。 10.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1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2.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量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 13.价格与供求关系:价格受供求的影响,总是围绕价值经常上下波动的。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跌倒 价值以下;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当商品供求一致时,价格就会与价值等同。 14.国有经济:就是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 15.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对保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和 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6.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 国情和公有制基本状况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所需要的, 也是公有制经济逐步发展、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需要。 17.外贸私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几种方式:⑴劳动要素;⑵资本要素:储蓄、股票、债券;⑶技术要素:专利、 诀窍、技术指导、咨询;⑷管理要素;⑸土地要素。

第二单元 生产与就业 第四课

第二单元生产与就业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3.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有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有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现实原因: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持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4.怎样发展生产力?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三是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是: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6、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表现?主导作用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8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及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10、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比较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作用是什么?非公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含义?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2、公司的含义,法定的公司形式及两者的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4、股东的权利义务?P38 5、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1)准确的经营战略;(2)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7、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就业的意义是什么?我国的就业形势怎样?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 源泉:(1)就业是民生之本(2)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3)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持续在生产(4)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从而促动人的全面发展:形势严峻:解决就业问题:P42 8、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P44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1、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储蓄存款(便捷)、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稳健)、保险(规避风险)2、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作用是什么?利息的计算,储蓄的种类及特点。3、股票的含义、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发行股票的意义。P53 4、债券的含义,分类(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及各类债券的特点。5、商业保险的含义、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下)(一)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下)(一) 2、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使之成为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基础和引擎国家创新体系由观念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组成,其骨干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知识和创新就是发动机的燃料。加快国家创新体制的建设,无疑是要加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无疑是我国迈向知识时代的正确道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创新综合实力在2010 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⑤ 。目前,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由国家经贸委和组织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211工程”都正在实施之中,还应组织实施“制度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在发展创新体系时,我们还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有没有开发能力,开发什么,直接影响到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科技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目标,研究出来的成果会迅速得到转化。所以,要下力气克服过去那种从组织结构到功能结构自我封闭的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的僵化格局,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先进技术,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第二,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从当前我国实际看,科技体制改革要按照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下)(一)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下)(一) 2、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使之成为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基础和引擎 国家创新体系由观念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组成,其骨干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知识和创新就是发动机的燃料。加快国家创新体制的建设,无疑是要加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无疑是我国迈向知识时代的正确道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创新综合实力在201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⑤。目前,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由国家经贸委和组织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211工程”都正在实施之中,还应组织实施“制度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在发展创新体系时,我们还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有没有开发能力,开发什么,直接影响到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科技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目标,研究出来的成果会迅速得到转化。所以,要下力

气克服过去那种从组织结构到功能结构自我封闭的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的僵化格局,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先进技术,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第二,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从当前我国实际看,科技体制改革要按照结构调整、人员分流、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的原则,全面推进,分步实施。调整结构就是要调整科研机构所有制结构,由过去单一政府办科研,调整为政府、社会、企业等办科研,要把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逐步由事业法人变为企业法人。同时科研所要调整内部结构、人才结构,以及调整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之间的结构等等。根据结构调整的需要分流人员,提高效益,加强责任。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就是要逐步建立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内部监督机制等。 第三,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知识经济的来临意味着继土地、资本之后,知识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一种经济资源。科技创新首先需要人才创新。人才创新要求做到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吸纳新知识,使得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后劲、有长劲。 第四,投入是科技创新的保障。经济落后,归根到底是科技落后,而科技落后与多年来科技投入少有直接联系,特别是与企业投入较少的联系更为密切。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转变各级党政领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