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可能性练习题

可能性练习题

可能性练习题

可能性练习题

一、想一想,在一定发生的事后面画“√”,可能发生的事后面画“△”,一定不能发生的事后面画“×”。(12分)

(1)太阳从东边升起。()

(2)今天下雨,明天出太阳。()

(3)在装满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它是红色的。()

(4)书放在文具盒的东面,那么文具盒在书的西面。()

(5)地球绕着月球转。()

(6)抛一元硬币,正面向上。()

三、选一选(15分)

1、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4个白球和5个黄球,任意从盒子中取出一个,()的可能性较大。

A、白球

B、蓝球

C、黄球

2、把一些白色围棋子放在书包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白棋子。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3、从8个红色的的玻璃球和2个黄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找到()色的玻璃球可能性更大些。

A、红色

B、蓝色C黄色

4、从1个蓝色的玻璃球和10个白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玻璃球可能性更小一些。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5、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是蓝色的。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四、下表是三(2)班同学在校门口统计的在5分钟内的车流量。

车型小轿车货车自行车

辆数29 14 56

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下面几个同学的说法对吗?在你认为对的说法后的()里打“√”,错的打“×”。

(1)聪聪说:“下一辆车一定是小轿车。”()

(2)明明说:“下一辆车可能是小轿车”()

(3)玲玲说:“下一辆车不可能是摩托车。”()

(4)彤彤说:“下一辆车三种车都有可能。”()

五、连一连。

八年级数学下册 10.3《生活中的概率问题》同步练习 鲁教版

10.3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不是近似数的是-------------------------------( ) A.通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万人。 B.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万种。 C.光明学校有1148人。 D.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似数5.0与近似数5的精确度相同。 B.近似数3.197精确到十分位后,有两个有效数字。 C.近似数5千万和近似数5000万精确度相同。 D.近似数23.0与近似数23的有效数字都是2 ,3。 3.某种原子的半径为0.0000000002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0.2×10-10 米 B 、2×10-10 米 C 、2×10-11 米 D 、0.2×10-11 4.近似数12.05不能由哪个数四舍五入得到--------------------( ) A 、12.051 B 、12.052 C 、12.045 D 、12.044 5.将2.4695精确到千分------------------------------------- ( ) A 、2.469 B 、2.460 C 、2..47 D 、2.470 6.如图所示的圆盘中三个扇形大小相同,则指针 落在黄区域的概率是--------------------------------------( ) A 、 21 B 、31 C 、41 D 、6 1 7.一个事件的概率不可能的是----------------------------------( ) A 、 0 B 、 21 C 、 1 D 、3 2 8.一个囗袋里共有50个球其中白球20个、红球20个、蓝球10个,则 摸到不是白球的概率是-----------------------------------------------------------( ) A 、 15 B 、25 C 、35 D 、4 5 9.从一副扑克牌(54张)中抽取一张牌,抽到牌“Q ”的概率是-----( ) A 、 1 54 B 、127 C 、118 D 、227 10.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得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机会(翻过的牌子不能再翻),某观众前两次翻牌 黄 红 白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精编

(一)统计篇 主要知识点(三种统计图,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普查,抽查,频数,频率,极差,方差,标准差) 一、生活中的数据(一)(七年级上册第六章)三种统计图略 二、生活中的数据(二)(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1.科学计数法: ①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负整数。 ②技巧:n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的零的个数。 ③一百万=1×106 一亿=1×108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目标:取近似数,能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精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 有时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舍五入法选择一个数的近似数。 注意: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很容易将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一定要注意精确到的数位(及四舍五入到的数位)。如0.73049四舍五入到千分位是0.730,注意不要去掉末尾的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即四舍五入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三、数据的代表(八年级上册第八章) 1.平均数:目标: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我们常用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这样的平均数叫做加

权平均数。 例如;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80×40%+90×60%=86 学校食堂吃饭,吃三碗的有χ人,吃两碗的有y 人,吃一碗的z 人。平均每人吃多少?(3×χ + 2×y + 1×z)÷(χ + y + z) 这里x、y、z分别就是权数值,“加权”就是考虑到不同变量在总体中的比例份额。 2.中位数与众数:目标:能选用适当的数表示平均水平 (1)一般地,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数据的“三个代表”)的特征: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小,所以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的变化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平均水平”,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个量。但各个数据重复的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意义。 四、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1.调查方式:目标:学会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 (1)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其中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2)从总体中抽到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2.数据的收集: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112页-115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2、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3、出示填空题。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4、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 ⑴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第二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变化趋势。) ⑵思考: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

课题: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下B)第十一章概率第一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初步运用排列、组合的公式和枚举法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引入,让数学走进生活将生活问题由对具体事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定义的理性认识,可培养学生的梳理归纳能力;通过归纳定义后再加以应用可培养学生的信息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通过计算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提高综合运用排列、组合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以“趣”激学;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及其求法。 教学难点: 等可能性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重要前提: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相同。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索法 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物展示台 教具准备: 转盘一个 教学过程: 附:课前兴趣阅读: 生活中的数学 1、你做过这样的调查吗?我们班在座的同学中至少有两位同学在同一天生日的可能性 多大? 2、无为一中进行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的演讲顺序通过抽签决定,抽签时有先有后,你 认为公平吗? 同学们,要想解决上面的问题,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概率吧! 一、复习旧知: 抛掷一枚均匀硬币, (1)出现正面向上;(2)出现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3)出现正面向上且反面向上. 各是什么事件?概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1)随机事件,概率是1/2 (2)必然事件,概率是 1 (3)不可能事件,概率是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位:兴隆场初级中学姓名:姜宏琼 摘要:随机现象无处不在,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概率论就是通过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从而指导人们从事物表象看到其本质的一门科学。生活中买彩票显示了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几率之小,抽签与体育比赛赛制的选择用概率体现了公平与不公平,用概率来指导决策,减少错误与失败等等,显示了概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数理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也不断的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统计学,人们在收集资料和进行各项的大型的数据收集工作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对统计方法的研究,使得我们处理各种数据更加简便,所以统计也是一门很实用的科学,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 关键字:概率、保险、彩票、统计、数据、应用 由赌徒的问题引起,概率逐渐演变成一门严谨的科学。1654年,有一个法国赌徒梅勒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梅勒和他的一个朋友每人出30个金币,两人谁先赢满3局谁就得到全部赌注。在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后,梅勒赢了2局,他的朋友赢了1局。这时候,梅勒由于一个紧急事情必须离开,游戏不得不停止。他们该如何分配赌桌上的60个金币的赌注呢?梅勒的朋友认为,既然他接下来赢的机会是梅勒的一半,那么他该拿到梅勒所得的一半,即他拿20个金币,梅勒拿40个金币。然而梅勒争执道:再掷一次骰子,即使他输了,游戏是平局,他最少也能得到全部赌注的一半——30个金币;但如果他赢了,并可拿走全部的60个金币。在下一次掷骰子之前,他实际上已经拥有了30个金币,他还有50%的机会赢得另外30个金币,所以,他应分得45个金币。 赌本究竟如何分配才合理呢?后来梅勒把这个问题告诉了当时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帕斯卡,这居然也难住了帕斯卡,因为当时并没有相关知识来解决此类问题,而且两人说的似乎都有道理。帕斯卡又写信告诉了另一个著名的数学家费马,于是在这两位伟大的法国数学家之间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通信,在通信中,他们最终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设想:如果继续赌下去,梅勒(设为甲)和他朋友(设为乙)最终获胜的机会如何呢?他们俩至多再赌2局即可分出胜负,这2局有4种可能结果:甲甲、甲乙、乙甲、乙乙。前3种情况都是甲最后取胜,只有最后一种情况才是乙取胜,所以赌注应按3:1的比例分配,即甲得

六年级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和例题

六年级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和例题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 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 先将这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好,如果这一组数据是单数个,中间的数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一组数据是双数个,中 间两个数的和除以2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数学广角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数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身份证号码:18位 前六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7—14位表示出生年 月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统计与可能性练习题 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六(1)班同学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情况 如下表。

水果种类苹果葡萄梨香蕉橘子 百分比(%)192818323 要清楚地表示以上数据,选用()统计图最合适。 3.我国“五岳”的海拔如下表。 五岳恒山华山衡山泰山嵩山 海拔(m)20162155130015451512 要清楚地表示以上数据,选用()统计图最合适。 4.六年级有120人参加了学校的课外小组(每人只参加1个小组)。 二、选择。 1.为了反映空气中主要成分的体积与总体积的关系,最好选用()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扇形统计图最突出的特点是()。 A.表示数据的多少 B.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 C.表示各部分与整体 的关系 3.气象员表示一周气温的变化情况,绘制()统计图比较合适。 A.折线 B.扇形 C.条形 4.扇形统计图中用扇形表示的是()。 A.总数量 B.部分数量 C.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5.如下图,六(1)班得优的人数和六(2)班得优的人数相比,()。 A.同样多 B.六(2)班多 C.无法确定 三、看图回答问题。 1.某市11月份的天气情况如上图。

生活中的数据和可能性期末复习题

生活中的数据和可能性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910-米,已知某种植物花粉的直径约为35000纳米,那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种花粉的直径为--------------( ) A 3.5410?米 B 3.5410-?米 C 3.5510-?米 D 3.5910-?米 2.在某校七年级学生中,团员和非团员的人数之比为1:3,如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一结果,那么对应的团员和非团员的扇形的圆心角分别是( ) A .90°,270° B .100°,300° C .60°,300° D .以上都不对 3.光的速度为3 ×108米/秒,太阳光射到地球的时间约为5×102秒,则地球与太阳的距 离约为( ) A .15×1010米 B .1.5×1010 C .1.5×1011米 D .1.5×1012 4.下列事件:①百分制考试中小明能得110分;②标准状况下,零下2℃时水会结冰;③明天买一张福利彩票会中100万元大奖;④出去逛街恰好遇到妈妈的同事。其中是确定事件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从1到9这9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 A. 19 B. 29 C. 23 D. 59 6.甲、乙二人参加电视普法知识竞答,共有10道不同的题目,其中选择题6道,判断题4道,甲、乙二人各抽一题,甲先抽,乙后抽,甲抽到选择题的可能性记为M ,乙抽到判断题的可能性记为N ,M 与N 相比较,则有( ) A .M >N B .M <N C .M =N D .无法比较 7.一个袋中有10个红球,8个白球,7个黑球,现在把球随机地一只一只摸出来,为了保证能在第K 次摸出红球,那么K 的最小值为( ) A .16 B .18 C .19 D .25 8.如图所示,有6张卡片,卡片上有数字,随便抽出一张卡片,结果( ) A .一定是3 B .不可能是3 C .是2、3的可能性一样大 D .是3的可能性大 9.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朝上一面的点数出现以下情况的概 率最小的是…………………………………………………………( ) A.偶数 B.奇数 C.比5小的数 D.数6 10. 宁宁将20颗白棋放入一袋黑棋中,均匀搅拌后随意抓取一把棋子,其中有50颗黑棋、8颗白棋,则原有黑棋的颗数为…………………………( )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结构梳理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结构梳理 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 目标:1、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整理数据,统计已经发生的数据里的信息。 2、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3.让学生参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活动,感受数据的意义和统计的功能。 注意两点: 一是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是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顺序不能颠倒。如果先数出各种动物的个数,再进行排列,看图填数就没有意义了。 二是不要出现象形统计图、统计表等名词,更不要讲图表的构造。经历统计过程,感受统计思想是教学的重点。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 目标:1、在随机事件中收集信息,本单元的事件或是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或是事件里的信息没有固定的呈现规律,如抛圆片等。 2、学生要学会用符号分类记录信息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还要激励学生独立进行调查、记录等活动,培养统计意识。 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内容: 1、统计知识,分类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 2、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目标:1、用方块表示统计的数量,,并连接起来,感知条形统计图。 2、用画“√”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内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

3、在不确定现象里,学生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统计》 目标:1、用已经教学的方法收集、加工信息。 2、要根据存在于同一事件里的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计数方法, 3、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目的,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能力,体会统计活动是为了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目标:1、通过摸球游戏(“正”字法记录摸球次数)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 2、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 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1、为什么求平均数? 2、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 3、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 学生能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 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内容:1、按照大小顺序分段整理数据 2、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小学统计图和可能性知识点

小学统计图和可能性知识点 一、统计图的分类及点 (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作用: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拆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据(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某一项目在某一时间内的数据(量)增减变化情况. 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比较 相同点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不同点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 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不同 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4、呈现不同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 中位数:是一个不完全“虚拟”的数。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

等可能事件

新课程背景下《等可能事件》的备课案例 市三女初刘丹晶 自2005年9月开始,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在初中起始年级全面铺开。《等可能事件》被编入六年级新教材《比和比例》这一章中,关于概率的教学内容第一次出现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笔者连续担任了2005、2006两学年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有机会较早地在初中起始年级进行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反思与再实践。以下就对《等可能事件》的备课情况做一个交流。 一、备教材 “等可能事件”是上教版新教材根据新课标在初中阶段全新增添的内容,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三章《比和比例》的最后一节内容,与这一章的其他内容相对独立又存在联系,是分数、比和百分比的一种应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六年级学生通过学习《等可能事件》这一内容,一是要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体验生活中的等可能事件;二是要能用数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根据教材,这一节内容有以下特点:对于“事件”、“等可能事件”、“概率”等抽象概念六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书中没有给出规范定义,只要求学生能从生活实例中体验感受即可;教材走出了纯理论化的阴影,摆脱了“确定性数学”的束缚,突出了随机思想。选择“掷骰子”、“抽扑克牌”、“转圆盘”等具有公平性规则且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作为实例,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二、备学生 1、六年级学生在学习心理上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好新: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敏感,喜欢学习新奇的知识,但也有厌旧的倾向。二是好学:六年级学生求知欲强,要求上进,但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三是好动:六年级学生喜操作、制作等活动,但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正基于六年级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语言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通过让同学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克服学生对于数学固有的畏难情绪。

初中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据

七年级(上)第六章复习 生活中的数据 知识点: 1.认识一百万:①100万粒大米有多重?②100万步有多长?③100万本数学课本摞在一起有多高? 认识百万分之一: 1微米=(3 10 1-?)毫米=(6 10 1-?)米 1纳米= (9 101-?)米 2.科学记数法: 一个大于 10 的数可以表示成 n a 10? 的形式,其中 1≤a < 10,n 是正整数, 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精确数----生活中有些数据不是经过估算就能确定的这样的数是较精确的数。 近似数----有些数据需要经过估算才能得到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 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 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4.取近似数的方法:(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5.取一个数的有效数字的方法:从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开始,注意中间的数字,包括0,重复的数字, 末尾的0,都不能漏掉。 6.常用统计图的种类:(1)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3)折线统计图 7.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1)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每个项目在总体中占的百分数。 (3)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8.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计算每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扇形圆心角=该部分百分比×360°);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百分比。 经典精练: 练习1:感受100万的大小 1.一个电脑打字员,每分钟能打200字,则一部100万字的长篇小说,她能否在5天打完100万字? 2.一批货物总质量为12000000㎏,下列运输工具可将其一次运走的是( ) A.一艘万吨级巨轮 B.一辆汽车 C.一辆拖拉机 D.一辆马车 3.若你的步长为0.5m ,则你走100万的行程有( ) A. 5km B. 50km C. 500km D. 5000km 练习2:科学记数法 1.福州地铁将于2014年12月试通车,规划总长约180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总长为( ) A.0.18×106米 B.1.8×106米 C.1.8×105米 D.18×104 米 2.比较91002.1?与8 1098.9?的大小 3.先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回答问题: (1)计算:①()()32 10 3101???= ②()()2 3 104102???= ③()()4 3104103???= ④()()5 4 107105???= (2)如果式子()()p n m c b a 101010?=???(其中a 、b 、c 都是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10的数,m 、n 、 p 都是正整数)成立,试由(1)中计算结果猜想m 、n 、p 之间的关等量系: 。 4.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亿km 2,大约相当于多少个面积为10km 2 的大广场?( ) A.3.6×104 B.3.6×105 C.3.6×106 D.3.6×107 5.已知一块长方形空地,长100000m ,宽10000m ,求长方形的面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6.据统计2011年4月28日西安“世园会"开园当天参观人数为5 107.2?人,2011年10月22日闭圆当天约有310000人参观,其余时间每天参观人数12万人——18万人之间,请问西安“世园会"开园期间哪天参观人数最多?答: 。 练习3:统计图 1.某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七(3)班同学积极响应,全班参与,晶晶绘制了该班同学参加体育项目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参加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是( ) A .排球 B .乒乓球 C .篮球 D .跳绳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近几年,某市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突出成就,2004-2006年三年该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和为2200亿元.图甲是这三年该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扇形统计图,图乙是这三年该市总人口折线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①2006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亿元; ②2006年该市人口的增长率比2005年人口的增长率低; ③2006年比2004年该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为 220037%220029% 455448 ??- 万元; ④如果2007年该市人口的年增长率与2006年人口的年增长率相同,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那么2007年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为2200×37%×(1+10%)(1+ 455451 451 -亿 元.其中正确的只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③ 3.九年级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对某道单选题的答题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选A 的人有8人 B.选B 的人有4人C.选C 的人有26人 D.该班共有50人参加考 4.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 A B C D 5.你的母亲开了一家服装店,专门卖羽绒服,下面是去年一年各月销售情况表: 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去年各季度的销售情况,并用一个适当的统计图表示; (2)计算去年各季度销售量在全年销售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并用适当统计图表示; (3)从这些统计图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你母亲今后决策能提供什么有用帮助. 6.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有关部门对某大型超市的甲、乙两种品牌食 用油共抽取18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分成“优秀”、“合格”、“不合格” 三个等级,数据处理后制成以下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销量(件) 100 90 50 11 8 6 4 6 5 30 80 110

数据挖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生学习成绩中的应用 小组成员: 说明 由于我们小组分析的是上一学年我们计商两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与奖学金获得情况,因此涉及到了学生的一些个人信息。我们小组全体成员一致承诺:我们获得的数据(通过辅导员老师获得)仅用于本门课程的数据分析所用,对大家的姓名、学号、成绩等敏感信息已做过处理,保证大家的隐私不被泄露。希望各位能够予以理解! 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给高校学生管理、教学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快速发展。现阶段许多高校对学生的成绩、学生的信息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的数据库管理和查询阶段,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以学生成绩为例,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优、良、中、差的考核,并不考虑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些可能是主观因素,有些可能是客观因素。如果某些客观因素比如学习环境、师资力量等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制约学生的发展,而且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脚步。因此,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理性的分析学生成绩等关键信息,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是广大师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是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是统计学、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数据挖掘的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对决策有用的知识,发现数据特性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分析奖学金概率问题 奖学金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为了了解我们计商两个班级上一学年奖学金获得情况,进而考评上一学年我们电子商务系教学成果以及各位同学的学习成绩情况,我们小组利用贝

6.3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第三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一)教案 中峰乡初级中学(杨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 2、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并准确判断某些随机事件是否等可能; 3、体会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的正确性; 4、会利用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求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重点: 等可能事件和利用概率公式求事件的概率。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逐步掌握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的前提——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相等。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索法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问题:小明和小凡一起做游戏。将2个红球和3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装到一个盒子中,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小明获胜,摸到白球小凡获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2、逐层探索,构建新知 试验1: 掷一枚均匀硬币,落地后 (1)会出现几种可能的结果? (2)每种的可能性相同吗?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试验2: 摸球游戏 一个袋中有5个球,分别标有1,2,3,4,5,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 (1)会出现几种可能的结果? (2)这些结果的可能性相同吗?试猜想:它们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上述两个试验有什么共同点呢? ①试验结果数是有限的 ②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同来探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引入概念----等可能事件的概念: 设一个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n个,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种结果出现。如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试验的结果是等可能的。 例1: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是等可能事件吗? 例1: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师)我们知道有一种数学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请根据刚才实例,概括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

小学数学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小学数学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一、统计图的分类及点 (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作用: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拆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3)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据(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某一项目在某一时间内的数据(量)增减变化情况. 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比较 相同点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不同点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 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不同 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4、呈现不同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 中位数:是一个不完全“虚拟”的数。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排序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这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此时的中位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 5、代表不同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与可能性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向你们汇报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理解。 一、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小学五年级属于第二学段,根据第二学段目标要求,本单元的课程目标是: 1、知识技能: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数学思考: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基本思想。 3、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概率与统计知识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二)内容标准 在各学段中,教材都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的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和“数据统计”——中位数这两个内容。但是,由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中位数、众数等内容从第二学段后移到第三学段,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其实就剩下“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这一个内容了。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

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

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这一年几乎所有的世界级互联网企业,都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产业;无论社交平台逐鹿、电商价格大战还是门户网站的竞争,都有它的影子。如今,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教授曾说,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我们身边的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以“PB”(1024TB)为单位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的新时代。而发掘数据价值、征服数据海洋的“动力”就是云计算。云计算出现之前,传统的计算机是无法处理如此量大并且不规则的“非结构数据”的。而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存储、分享和挖掘手段,可以便宜、有效地将这些大量、高速、多变化的终端数据存储下来,并随时进行分析与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问题,一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这里普及一下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将云计算的概念搞得十分透彻,因为它本身就像云一样,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本地主机无法提供的超强计算能力和各种服务,可以用云计算的方式解决许多在原本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回到正题,什么是大数据? 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

第六、七章生活中的数据,可能性

2010—2011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六、七章 生活中的数据,可能性 命题人:熊彧 刘欣 审校人:刘倩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千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千米. 2.七年级(1)班某次数学测验成绩情况如下:优秀20人,良好30人,及格10人,如果将其制成扇形统计图,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为 、 、 . 3.在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面积的比为4∶3∶2∶1,则它们各自的圆心角的度数分别 是 、 、 、 . 4.幸福村里种植果树的面积,如图所示,梨树种植面积是整个果树面积的______ .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右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四次后,可能得到最大的四位数是 ,得到它的可能 性 (填“大”或“小” ). 6.小明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得到的座号是2的倍数比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要 (填“大”或“小” ). 7.一张100元面值的新版人民币约厚0.009厘米,则100万这样的人民币叠在一起的高度约为 米. 8.从1—10这十个数中,第一次摸到数7且不放回,第二次摸到奇数的可能性是 . 9.掷两次骰子,连续掷得6的概率为 . 10.从0至9这十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不大于5的概率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甲学校的男生占全校人数的50%,乙学校的女生占该校总人数的5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校的男生与乙校的女生人数一样多 B 、甲校的女生与乙校的男生人数一样多 C 、甲校的男生比乙校的女生多 D 、不能确定 12.事件“在电视机上任选一个频道,正在播放少儿节目”是( ) A 、必然事件 B 、不确定事件 C 、确定事件 D 、不可能事件 13.在扇形统计图中,若将圆均匀等分为12等分,则每一份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 ) A 、45° B 、60° C 、30° D 、90° 14.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从表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1995-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逐年减小. B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开始回升. C 、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D 、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15.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5亿2 km ,大约相当于多少个面积为102 km 的大广场( ) A 、4 105.1? B 、5 105.1? C 、6 105.1? D 、7 105.1? 16.如果某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那么你买100张彩票( ) A 、肯定能中奖 B 、肯定不能中奖 C 、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 D 、中奖的可能性很大 17.如果+,-,×这三个运算符号,在下列表达式:5___4___6___3的空格中,每一个恰只用到一次, 那么下面四个数值中可能成为运算结果的是( ) A 、9 B 、10 C 、15 D 、19 18.某班有40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10人,制作扇形统计图后,数学兴趣小组所在的扇形百分比和圆心角分别是( )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趣味教学之点滴心得 古城小学沈雁“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最为常用和实用的工具之一,对学生来说充满趣味和吸引力,但却不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新教师往往难以得心应手地去讲解。如何让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顺畅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突出“统计与概率”的实际意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通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理解概念、原理的实际意义,并着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与概率思想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以及各个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将统计与概率方法作为决定策略的能力。 例如,比赛中的评分规则,教师提问:“为什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进行统计得分?”这样能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研究平均数和中位数的优点。这样可引导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意义和随机现象的特点,读懂数据,明白它所代表的信息,理智地对待媒体公布的数据,了解数据可能带来的误导,初步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评价的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意识和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中,我结合生活素材,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

知识。例如: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里,我选取了“节约用水”(总水量,人平均水量),儿童乘车免票线“长个了”(儿童乘车免票线制定依据)等不同的生活素材,旨在利用不同信息,深入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及价值。生活素材三:奥运赛况,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据随机性,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一环节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堂中得到巩固。如测评可以在课中,也可以在新课结束时,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随时进行。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设计的习题要有目的性,要紧扣教材内容、教学要点,突出教学重点;2. 练习的形式要有灵活性,题型要有所变化,如填空、填表、连线、选择、简答等;3.设计的课内作业要限时完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形成快速、准确的学习习惯,又能当堂检测学生对所学识的掌握程度。习题的设计应以现实生活为情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统计策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后,教师可布置这样的课外实践作业:选择自己较感兴趣的一件事展开调查、统计,如喜欢上哪一门课、用哪一种牌子的洗发水等,然后绘制统计图表,完成一篇较为简单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