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释义

伤寒释义

伤寒释义
伤寒释义

《伤寒论》释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证候分类:

本证:

经证(表证)

1.

2.

3.麻桂合方

腑证

气分—太阳蓄水证—外疏内利,表里两解—五苓散

血分—太阳蓄血证—泄热化瘀,或破血逐瘀,或化瘀缓消—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丸)

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类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

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故虽身大热而反欲得衣;热邪内伏,致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故虽身大寒而不欲近衣,即热厥也,此身大寒,非遍身寒冷,只是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热,并有口渴心烦、舌红苔黄、便秘尿赤等表现)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于方中作用有三:一是助桂枝解肌祛风,增强发汗之力;二是疏通经脉,祛除经脉之邪;三是升津液、起阴气滋润经脉。方中此药最妙,不可不究。)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疾病失治、误治之后,证候可寒可热、可虚可实,或寒热错杂,或虚实兼见,因误治的方法与患者体质的不同而各异,此时不可拘于六经,而当随证治之。)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

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清同圊,欲同续,阴阳乃表里,即指表里阳气俱虚。寒重则身痛,寒轻则身痒。不呕,故未传少阳,以少阳证多为胆热气郁之证,胆火最易犯胃,致胃气上逆而呕,故少阳多呕。清便自可,故未传阳明,知邪仍在太阳也。此证寒邪不重,病程已久,营卫之气亦有所不足,用桂枝汤不足以散表寒,用麻黄汤又更伤营卫,故用桂麻各半汤,外散表寒,内护营卫。)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他、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脉洪大,而无烦渴欲饮,知非阳明,乃因发汗解表药鼓动了人体之气血。此二方,临床多用于一些过敏性疾病症状相合者。)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此证,可理解为大青龙汤证的轻证,小寒闭表,阳郁化热,热扰心神,故当有心烦,然诸症皆较大青龙汤证为轻,故以解肌祛风的桂枝汤合清里热,散风水的越婢汤治之。)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此为脾虚水停,太阳经腑之气被水邪所遏之侯。小便不利为辨证关键,当知有水邪内停,阻遏太阳经腑之气,腑气不利故小便亦不利,经气不利故头项强痛,阳气被郁故无汗、发热,而使其极似太阳中风证,然服桂枝汤必不解;水邪阻滞中焦气机故心下满微痛,似里实证,然下之亦必无效。此方《医宗金鉴》改为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诸家认为不宜,去桂枝者,使其不走表专攻里也,不去芍药者,以其能养肝血,助疏泄,畅三焦,利小便也。此方对于水邪郁遏阳气所致的一些长期低热之证,有良效。)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

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此为阴阳两虚兼表邪未解之证。脚,《说文》:“胫也。”即小腿,非指足也。若单用桂枝汤解表,更伤阴阳,阳更虚则手足厥冷而躁,寒邪上逆而吐逆;阴更伤则咽中干而烦,当先扶阳后益阴。若伤津严重,邪气从阳化热转为胃燥,阳明经别上通于心,燥热循经上扰心神,“言为心声”,心不主言故谵语,少用调胃承气汤以清胃热、和胃气;若邪气化寒成厥则施四逆。芍药甘草汤,养血柔筋,缓急解痉,为酸甘化阴的经典方,《医学心悟》谓其“治腹痛如神”,《朱氏集验方》称其为“去杖汤”,可见其治疗各种肌肉拘急作痛效如桴鼓;甘草干姜汤,为温补脾阳、温化寒饮的基本方。)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凤,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风邪在表,兼太阳经气不利之证,仲景用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来治之,据此推理,对于寒邪在表,兼太阳经气不利之证,当用麻黄汤加葛根治之,然仲景之葛根汤,却为桂枝汤加葛根再加麻黄所组成,究其根,乃因但凡经脉拘挛之证,皆有津夜失于滋润之因素,故在治疗用药时,必当防止更伤津液,而麻黄汤纯辛温之剂,易伤阴津,故舍此而用养正力大,发汗力弱,更有养血护营血之功效的桂枝汤做底方,邪在经,必用葛根,然毕竟为寒邪闭表,故又当用麻黄。于煎服法中,更强调先煮麻黄、葛根以减其辛温燥烈,易伤阴耗阳之性。于此可见仲景用药之准与慎。)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此自下利,非寒邪直入胃肠,乃因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常所致,前如桂枝汤证之干呕,麻黄汤证之呕逆皆是也,里气上逆则呕,里气下陷则利,因患者体质不同表现各异,如下条之“不下利,但呕”,然其病机则一。)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桂枝证而下之者,易损脾阳而致虚寒下利,然若患者素体阴虚阳盛,邪气内陷亦可从阳化热,下迫肠道而致协热下利,脉促主热、主阳盛,当促

而有力,与桂枝去芍药汤胸阳不振之脉促而无力不同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热迫肺,逼迫津液,故喘而汗出,治以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表里同治。表邪轻微,以葛根解之;肠热较重,以黄芩、黄连清之,加甘草调和诸药、顾护胃气。临床如急性肠炎、急性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可辨证用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证之关键在于“不汗出而烦躁”,结合诸证当知此烦躁乃因风寒邪气较重,闭郁肌表,阳气内郁而化热,郁热扰心所致,犹门窗紧闭之室更烧炉火,烦闷无比,只当熄炉火,开门窗才觉爽快,即大青龙之发汗。“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此为真阳虚衰,阴寒内盛,弱阳勉强与阴寒相争,但争而不胜所致,亦可有肢体躁扰不宁之躁烦的表现,若与大青龙之烦躁想混,用之必死,故为逆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脉浮,病在表,又缓,从“身不疼,但重”可知为湿盛,故浮缓为湿郁肌表,然又偶有轻时,此为湿欲向里,表湿减轻,然并未深入而仍在肌表。表湿可发汗,然此用大青龙者,必有阳郁化热,郁热扰心,必有烦躁,而未明确点出,却以“无少阴证”代替,说明必有不汗出与烦躁二证,此即伤寒当于无字句处读之之妙。)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为此条病机所在,即外有表寒,内有水饮。三个主症,即干呕、发热、咳喘。水邪犯胃,胃气上逆故呕;外有表邪故发热;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水寒射肺故咳喘,为最主要的症状。此种咳喘,咳吐大量白色泡沫痰,入盂成水。望诊当有面部庞肿,或面色黧黑,或面部色素增多,庞肿为水气盛,黑为水色,色素为水斑,但见其一,即提示其人水饮内盛。然水饮之邪变动不居,随三焦气机升降随处为患,故或然症颇多,津液不化则渴;浸渍肠道则利;阻滞胸中气机则噎;下流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少腹满。治以小青龙外散表寒,内化寒饮,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联合

运用,以细辛之散,五味子之收调肺之宣降,干姜之温化胸中寒饮。然水饮之邪不能速去,此方又毕竟偏于温燥,不可久服而致伤阴动血,于发作期缓解症状则可,其后则当以苓桂剂善其后。)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

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时,当先解表后攻里,此为常理,若先下后汗,汗下失序,既伤在里之阴液,又损在表之阳气,阳虚故振寒、脉微,阴虚故脉细。内外阴阳两伤,治当四逆加人参汤,以四逆助阳气,人参益气生津补阴液。)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此烦躁实为躁烦,其特点为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其病机与38条大青龙汤的使用禁忌“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同,皆误下误汗,致肾阳虚衰,昼日得天阳之气资助,勉强与盛阴相争,争而不胜所致,至夜阳气更衰,无力与阴寒相争,不争则静,病势加重,而非减轻也。然烦躁一症,多证皆有,还须鉴别,不呕者,非少阳胆热扰心也;不渴者,非阳明里热扰心也;无表证者,非太阳病之“不汗出而烦躁”也。又脉沉微,沉主在里,微主阳虚,一锤定音,身无大热者,阳虚不至11条“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之阴盛格阳也,故此为肾阳虚衰之躁烦无疑,用干姜附子汤一剂顿服,以急温肾阳,然不可再服,而当用四逆汤之缓温,以善其后。二方仅一味甘草之别,然取舍之间,其效殊也。由此可知仲景辩证之细微,立法之严谨,用药之准确如斯也。)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此无大热者,无阳明里热,非身无热也。邪热壅肺,肺失宣降故喘,邪热逼迫津液外泄故汗出,治以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平喘)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冒,《说文》:“蒙而前也。”在此引申为按压。此证过汗伤阳,又素体心阳不足,故心慌心跳而欲得按,治以桂枝甘草汤,顿服以急救心

阳,药少、量大、力专,为温补心阳之基本方,然不可久服。补心阳以桂枝、甘草;补脾阳以干姜、甘草;补肾阳以附子、干姜;肝胃两寒以吴茱萸、生姜。)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以方测证,此当为心阳不足,下焦水邪欲乘虚上冲之证,与117条桂枝加桂汤之心阳不足,下焦寒气上冲之已发奔豚不同也。此证欲作未作,仅表现为脐下悸者,此为水邪欲动,阳气与之相搏之象,故治以苓桂枣甘汤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方用甘澜水法,诸家见解不一,或谓增其天阳之气,然加热亦可取效;或言多溶氧气,然煮沸又多散出,故疑之。)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以方测证,知此为脾虚气滞腹满之证。因脾气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内留,湿聚为痰,致痰湿阻滞,气机不畅而腹满,实为虚实夹杂证,故此腹胀满,时满时轻,上午轻,下午重,应昼日阳气之盛衰也,而不喜温按。用药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以补三消七之法,治虚三实七之证。)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此为心脾阳虚,下焦水邪上逆之证。上逆至中焦,则胃脘胀满不舒,即心下逆满;至心胸,则胸闷、心慌、心跳,即气上冲胸;水邪上冒清阳,加之清阳不升,头目失养,则头晕目眩;沉主病在里,紧即弦,主水邪。治以苓桂术甘汤温补心脾,利水降逆。若发汗则更伤经络之阳气,加之水邪浸渍,则肢体振颤,行路不稳,为误汗变证也,动,即伤也。此证不言奔豚者,以其症状持续存在,不具发作性也。此方预防老年人心脾不足,由秋入冬时心功能不全,气管炎,咳喘多痰有较好的效果。)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条言症状甚少,然用方阴阳双补,亦为阴阳两虚证,亦当有阴阳两组证候。)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此证阴阳两虚,阴为心阴虚,阳为肾阳虚,故既有虚热扰心之烦躁,又有阳虚阴盛之躁烦,故以四逆汤温肾阳,加茯苓、人参益心阴,养心神,回阳益阴,阴阳双补。)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

(消渴者,渴欲饮水,饮不解渴也,乃邪气由太阳经入太阳腑,膀胱气化不利,津液既不能化生,又不能输布上承所致,治以五苓散外疏内利,既能发汗,又能利尿,表里双解。归纳五苓散的适应症,一为膀胱气化不利之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小便少;二为水蓄下焦,气机壅遏之少腹苦里急;三为水邪上逆,阻滞中焦之水痞、水逆;四为太阳表证未解之身热、脉浮或浮数。其病机见本条、127条及156条。凡体内有水结、水停者,不论其处,皆可辩证用之。)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结合127条,口渴与否及小便利与不利,乃水蓄下焦与水蓄中焦之关键,水蓄下焦者,口渴,小便不利,后者反之,且有心下悸、手足厥逆,上腹部振水声等症,以水阻胃阳,不得外达。)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桅子鼓汤主之;若少气者,桅子甘草鼓汤主之;若呕者,桅子生姜鼓汤主之。

(言虚烦者,非有正气虚,乃热邪未与有形之邪相结也。此证因太阳病误治之后,邪气入里化热,邪热留扰胸膈,郁热扰心而得,以偏于上焦,故治以栀子豉汤,有清解有宣散,使热得清散。少气者,壮火食气也,故加甘草以益气;呕者,火热扰胃致胃气上逆也,故加生姜和胃降逆止呕。方后言“得吐者,止后服”者,以郁热得以宣散,正气有一鼓作气,一吐而驱邪于外之趋势,非此方有催吐之效也。服药前可有呕吐,药后亦可有,然病机异也)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桅子鼓汤主之。

(胸中窒者,胸为气海,火热郁遏气机也,仍用此方,郁热得解,气机亦畅,不必再加行气之药)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桅子鼓汤主之。

(虽已大下,然余邪未尽,故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火郁胸中气机,由气及血,致血络不和也,根本仍在于火热,故以原方而不必再加活血之药。知栀子有清热止痛之效,烫伤亦可用之)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桅子厚朴汤主之。(腹满者,火热下扰,致腹部气机不畅也,上有心烦,下有腹满,故卧起不安。故加厚朴、枳实行气除满,去豆豉者,以其宣散走上,而火热已趋下也)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桅子干姜汤主之。(伤寒,而以大下之法治之,表邪内陷,化热留扰胸膈,则身热不去而微烦,大下更伤脾阳,故当有虚寒下利,遂成上热下寒之证,只清热则更伤阳气,单温阳则更助郁热,故以栀子干姜汤寒热并用,清上温下,下,实为中焦也)

81凡用桅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瞤,《说文》:“目动也”,在此引申为肌肉跳动;振,动也;擗,仆也。太阳病,汗不得法,肾阳受损,不能制水,致水邪泛滥。发热者,或为表证发热,或为虚阳外浮,或二者皆有;水气淩心故心下悸,即是心悸;水邪上冒青阳故头眩;身瞤动、欲擗地者,与苓桂术甘汤证之“身为振振摇”病机相同,既是阳虚经脉失于温煦,又因水邪浸渍,致经脉不能主持准确、稳定的运动。治以真武汤温阳镇水。此方临床可用于心脏病日久,心功能不全之心悸,或神经系统疾病之头晕目眩,或杂病之身体振颤等辨证为阳虚水泛之证的。)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痉)。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复,犹反也。表里同病,表证兼里实,一般当先解表后攻里,即“实人伤寒发其汗”;但若里证急重,表证较轻时则当先攻里后解表。汗下得序,方可病除。另有表里同病,且表里证病机关系密切,或里证非大虚大实之证时,可采取表里同治之法,如大青龙、小青龙、五苓散、葛根芩连汤、桂枝人参汤、麻黄细辛附子汤等皆是也)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

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下利清谷者,下焦肾阳虚衰,火不暖土也;身疼痛者,有表证也。此为表证兼里虚之证,当先补里后解表,即“虚人伤寒建其中”,此中,非单言中焦,乃泛言里也。待里阳恢复,即当积极解表,不可贻误,致其内陷,更可使里证复发,故曰“急当救表”。对表里同病之证,无论解表在前在后,皆宜桂枝汤,而不可用麻黄汤纯辛温之剂,以其易伤阴液,易助里热而成实也)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发热头痛”为表证,“脉反沉”者,亦有里证也,然未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等,为里虚不重,可表里同治,用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若不差者,当先补里,宜四逆汤。体现仲景对此种病证,更重视人体正气,尤其是重视阳气的治疗思路)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为三阳同病,而又以少阳邪气偏盛的证候,太阳当发汗,阳明当清下,然汗下之法皆是少阳所禁,故当治取少阳,通过和解少阳、畅达枢机,在外可以调和太阳经气,在里可以疏达阳明郁热,三阳之邪随之而解。)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为少阳受邪,兼太阴里虚之证。当先补太阴,后和少阳。亦“虚人外感建其中”之意。)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蒸蒸而振”为寒战盛之貌,“复发热”为正与邪争,“汗出”为邪岁汗解。)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此为气血两虚,心失所养之证。平素虽不显,若得外感,正气抗邪于表,里气更虚,则诸症显露。心脏失养则心悸,心神失养则心烦。为虚人外感也,遵“虚人外感建其中”的原则,温中补虚,益气养血。蜂蜜、蔗糖皆味甘,然不可替饴糖。方后言“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与17条“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之义同,皆因甘易助湿生热也。)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此非少阳兼阳明之证,乃少阳胆腑热实证也。因热入胆腑,热盛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热邪与胆腑精汁相结所成。今之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急性胰腺炎是也。现代临床尤其在用治胆道结石急性发作(寒战高热、胆绞痛、黄疸—夏科氏综合征)时,常用大柴胡汤加四金(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或再加芒硝,疗效显著。对于绞痛重者,加元胡、川楝子,其中川楝子对于有胃溃疡者慎用。治急性阑尾炎,加冬瓜子、桃仁、薏苡仁;用治重症急性肝炎,加茵陈,可用至30—100克;还可用治单纯性肠梗阻。)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

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之经别散布于心,故膀胱血热互结,郁热可循经上扰心神而如狂或发狂。此证热势急重,血热初结,故用以泻热为主的调胃承气汤为底方,加桃仁活血化瘀,桂枝温通开血热之凝结,称为“开结气”。此方临床可用于治疗妇人痛经、经期精神狂躁之证)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澹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迫劫者,强迫发汗也;惊狂不宁者,既是心阳损伤,心神失养而不能敛潜所致,亦有阳虚生痰,痰浊扰心之病机。以阳不足者,阴必乘之,而易生痰、生水、生饮,以阳虚气化不足也。去芍药者,以其酸敛阴柔不利温化痰浊,蜀漆,即常山之幼苗,既能除疟,又可化痰,然其服后易恶心呕吐,今多不用,而合温胆汤或二陈汤治之。此亦属心主神志功能失常,然较118条为重。)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谓邪为寒,盖古义也。”误用烧针,更加上患者见此通红之针时的恐惧,故出汗过多,心阳被伤,下焦阴寒邪气上冲,大猪曰彘,小猪曰豚,奔豚者,以此证多由水邪上冲所致,豚为水畜,又行走多奔跳,恰如此上冲之状,不如彘之一步三哼,故以喻之。患者自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发作时,寒气上冲至腹则胃脘不舒,至心胸则胸闷憋气,心慌心跳,至咽喉则窒息欲死,甚或至头部则突然昏厥。另有水邪上冲、郁火上冲之奔豚,前者用苓桂剂,后者用奔豚汤。加重桂枝用量,一以加强温通心阳之效,二以平冲降逆。)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逆,《广雅疏证》:“错也,乱也。”此证误用火法强迫发汗,损伤心阳,《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致心神失养,不能潜敛而浮越故烦躁,治以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补心阳,加龙骨、牡蛎以潜敛心神。然较64条心阳虚之证为轻,前者为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此为心主神志功能失常。)

119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自汗出者,非表证也,乃阳气虚,阳不摄阴之象;脉细数、腹中饥、欲食冷食者,非阴虚有热,亦胃阳不足,虚阳躁动而表现出的假象。不喜糜粥、朝食暮吐正是胃家虚寒,腐熟无权之象。寒热真假,当仔细辨之,抓住本质,万不可被假象所惑也)

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脉数而反吐者,非胃有热,乃过汗伤阳,虚性亢奋之象,虽数而无

力,客热犹假热也。与21条桂枝去芍药汤脉促之病机同)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淤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此虽表证仍在,然脉证已变,脉微者,非阳虚,乃有形邪气阻滞脉道,脉气不利,脉又沉者,邪已入里也;小便自利者,邪不在气分而在血分也。虽仍有表证,然里证更为急重,当先攻里后解表。此证淤血重而热象已敛,故当下血乃愈,治以抵当汤破血逐瘀,此方最强。用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似海陆空三军,攻邪势如破竹)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太阳病发黄者,或血热互结阻遏气机,或水邪内留阻滞气机,致肝胆疏泄不利,即太阳蓄水证、蓄血证即可有身黄,观此脉证当知为蓄血发黄,其关键在于小便利与不利)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但言发热、少腹满者,以於虽成形而势缓,热虽有而势微,故以丸剂化淤缓消)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在太阳表证期间,膀胱气化机能低下的情况下,若饮水过多,因正气抗邪于表,里气相对不足,故脾胃不能很好地受纳与运化,以致水液内留而成水邪,胃阳与之相搏,故心下悸。饮水多,膀胱气化不及,致水停下焦,阻滞下焦气机,更影响其气化,故小便少,即小便不利,气机不畅,故少腹拘急不舒而苦里急也。)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取之。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支节烦痛”为用方关键,亦274条之太阴中风是也。)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俺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 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此心下痞,与泻心汤而不解者,非寒热错杂,痞塞中焦,由口渴、小便不利知乃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所致,称水痞也,故治以五苓散)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表证未解,而多次误下者,脾气脾阳受损,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乃利下不止,称协热利者,里虚寒下利协同表证发热也,与34条葛根芩连汤证之里热下利兼表证发热不同也,寒湿凝滞,故心下痞硬。表里同病,而里证较轻,故可表里双解,以理中汤健脾祛湿止泻,加桂枝兼以解表。)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与103条类同)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人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

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自下利与呕者,少阳胆热内迫阳明胃肠也,以少阳受邪,多经腑同病。故以黄芩汤清胆热为主。)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脉结代,泛指脉搏不匀齐,而非下条结代分论也。此证气血两虚,脉道不充则脉结代,心失所养则动悸,以炙甘草汤通阳复脉、滋阴养血,阴阳双补重在养阴血,生地一斤,见其用量之大,更加清酒煮取,清酒,《周礼·天官》载其冬酿夏成,为清纯的陈米酒,用其通血脉、行药滞,见其功效之著而知此证之重也。方中用火麻仁者,以此证患者,大多长时间卧床而致肠腑不通,故以其润肠通便而减轻心脏负担。炙甘草汤,《温病学》经加减化裁为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在温病后期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有医家疑其非仲景原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病证候分类:

本证:1.邪在经脉

2.阳明热证

热在上焦—热郁胸膈—清宣郁热—栀子豉汤证

热在中焦—胃热弥漫(或兼气津两伤)—辛寒折热

(或兼益气生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证热在下焦—水热互结,伴有阴伤—清热利尿育阴—

猪苓汤证

3.阳明实证

气分

阳明腑实证—承气汤证

脾约证—麻子仁丸

津亏便结证—蜜煎导方、猪胆汁汤

血分

阳明蓄血证—抵挡汤

4.阳明虚寒证

变证:阳明湿热发黄证—茵陈蒿汤证

伴中气不足—栀子柏皮汤

兼有外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实”字用指邪气时,指有形病理产物,在此主要包括阳明腑实证、脾约证、津亏便结证、阳明蓄血证。)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身热一症,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证为表里俱热;调胃承气汤证为蒸蒸发热;大承气汤证为日晡所发潮热,各不相同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

浅谈《伤寒论·厥阴病篇》之腹诊

经典研读 浅谈《伤寒论?厥阴病篇》之腹诊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业勤 杨爱华 关键词 伤寒论 厥阴病 腹诊 《伤寒论》一书内容宏丰,义理蕴深。本文拟就该书厥阴病篇中有关腹诊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正于同道。 1 厥阴病的病机特点与腹诊内容 56条,论及腹诊方面的内容达39条。如心中疼热、蛔厥腹痛、少腹满、腹濡、心下满而烦等等。厥阴病腹诊的论述贯穿了厥热胜复这一条主线,而手足逆冷不失为厥阴病的主要标志。厥阴病的病机与腹诊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11 厥热胜复:论中326条(本文引用《伤寒论》条文编码,均依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下同):“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35条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成无己说:“邪传厥阴,则热深也。”厥阴为阴之尽,风木之气极易生阳助火,消烁阴津,津虚火旺,脏燥无液,求救于水,则为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火生于木,肝气通于心,肝火易扰心火,使厥热更显复杂危笃;木喜攻土,胃虚求食,而邪热复不能消谷,则饥不欲食,或食入即吐;厥深热深,胃家重伤,而邪热下注,则下之利不止,若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此时腹诊以胀痛为急,热利以绞痛、掣痛为主,利后痛减。112 上热下寒: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之属,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邪热上逆,上热则撞心,热灼于上,则心中疼热,下寒则饥不欲食,为阴寒在胃。若勉强进食,亦不能纳,食必与蛔俱出。此因下部虚寒,蛔闻食臭而出。359条云:“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食入口即吐,是因阴寒格阳,拒食不纳,上热误下,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吐逆不止。若汤水不得入口,胃热气逆为病机矛盾的主要方面;若寒格甚,兼以腹痛下利清谷等,则辛热开格为要务。此时的腹诊特点是热搏于上,心下热痛,拒按,腹皮拘急;冷甚于下,肠寒下利清谷,腹皮濡软,喜按喜温。113 里寒外热:370条云:“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厥阴病里寒则下利清谷,腹部冷痛,得温则舒,汗出而厥。此外热是假热,乃真阳外竭之表现。372条云:“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下利腹胀满,为脾阳衰微,不能运化水谷。此类腹胀满的特点是,胀满时减,复如故,即胀满有减轻之时,属虚证,故喜按。而实证胀满则无有减轻之时,胀满盛实则大便秘结,兼有腹痛拒按。若通过治疗,厥阴寒去则胀满自消,清便自调。 2 厥阴病腹诊部位 211 虚里:位于左乳下三寸,心尖搏动处,按之应手而动,动而有节,和缓从容,一呼一吸时间内是4~5动,则为宗气满于胸中,说明阴阳平衡,寒热和调。厥阴病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此时腹诊浅按即得,厥热逆甚,其动应衣。如某些心肌炎的中后期有此症状,多为宗气外泄,邪热扰心。 212 胸膈:338条云:“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 ? 5 8 1 ?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伤寒论重点背诵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

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病理学B 第 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 《病理学B》作业7答案 A型题: 1. 有关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哪项是错误的? D.病变以小脑、延髓和桥脑最严重 2. 最可能引起明显血尿的疾病是: E.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 下列哪种炎细胞浸润支持梅毒的诊断: C.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侵犯: E.蛛网膜和软脑膜 5. 最可能引起高血压的急性肾脏疾病是: C.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导致肠狭窄: E. 以上均不是 7. 一位成年患者有血尿及尿中红细胞管型,眼睑周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8.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肾脏活检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未显示异常,电镜显示普遍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应诊断为: B.微小病变肾病 9. 伤寒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C.不易发生肠穿孔 10. 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的发生是由于: D.血清白蛋白减少导致的胶体渗透压下降 11. 肠伤寒最严重的合并症是: C.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 12.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D.基底膜纤维素样坏死 13. 在下列叙述中,哪一个不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特征? A.患病肾脏仍保持正常大小 1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15.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血清中最不可能增加的是: B.血清钙 16. 伤寒细胞是由下列哪一种细胞吞噬伤寒杆菌、淋巴细胞及红细胞等形成的? B.巨噬细胞 17. 下述肠道传染病中最易引起穿孔的是: C.肠伤寒病 18. 急性菌痢肠粘膜溃疡形成的原因是: D.嗜中性白细胞释放的蛋白酶使假膜溶解脱落 19. 肠伤寒病变的主要部位在: A.回肠下段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 20. 下列哪种病损属一期梅毒: D.外生殖器硬性下疳 21. 阿米巴痢疾的肠粘膜病理变化的炎症为: D.坏死性炎 22. 除下列哪一项外,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镜下的主改变? A.有多数中性白细胞浸润 23.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侵犯部位是: D.大脑灰质及神经核团

重温林则徐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2009年11月16日15:07凤凰网历史综合 1785年8月30日,在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虎门销烟”时威震中外的林则徐。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最多赞誉的政治家。其谥号“文忠”,是清朝皇帝表彰其维护朝廷长远利益的辛劳所赐,维新派则称颂其开学习西方“长技”之先河。全国解放后,从开国领袖毛泽东到改革开放后的创业者,又都称赞过林则徐的变革开拓精神,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评价最贴切,那就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到广州前也认为洋人的腿不会打弯,接触“夷务”后迅速开阔了眼界 林则徐一生的大部分轨迹,还是按传统封建仕途行进。1785年他生于福建,20岁时中举人。26岁便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后来,他历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成为汉族大臣中最受满清皇帝重用的人物。 1838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揭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章,也不自觉地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幕。他在禁烟时,又积极整顿海防,筹备战守。1840年夏,英军入侵后,道光皇帝认为是他惹的祸,将他革职后充军伊犁。后来,皇帝又念及林则徐的忠心,于1846年重新起用他,并授予林则徐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直至他1849年因病辞官返乡。 林则徐禁烟前,中国封建王朝仍以“天朝君临万国”的妄自尊大心态紧闭大门,国人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认为英国人吃的是牛羊肉磨成的粉,食之不化,离开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大便不通而死”。清朝官员也称英国人膝盖不能打弯,所以拜见中国“万岁”就不能下跪。林则徐刚到广州时,也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相信夷人膝盖伸展不便,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因此,他对英国发动战争的估计也是不足的。 不过,林则徐和那些顽固、愚昧的封建官僚的区别在于,他一旦接触到外部世界,便逐步发现和承认西方有许多长处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他虽然不懂外语,却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澳门出版的外国人办的报纸书刊,并把出身低下却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林则徐夜夜仔细阅读、研究译文资料,并把译成中文的《澳门月报》编辑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5辑。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他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啊,什么叫提纲,提纲两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我们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啊,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象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个致病的因素,一个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这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症候反映,那么它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它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象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开始发作都有着种情形,这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这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这个。我们再深研究,那么根据这些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病。那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脉浮。血液多了就上它理由水份多了,他不是说一得病血到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份多了。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更加的厉害,所以在上边特别疼,而且强,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在书的注里呀给该作僵,这也通。这个强啊,现在河南人说身上哪个地方板(音)啊,他就说强。张仲景是河南人吗,可见这个强是河南的一个语言,还是对的。那么这个充血,是上半身厉害,越往上越厉害,这个我们在一般的感冒啊都知道啊,一得感冒这个脑袋的血管都蹦起来了,越往上越厉害。那么这说明什么呢?…靠着外面浅在动脉都充血,而上体部尤其厉害。而恶寒,这个恶寒就是体表热,我们平时的温度啊,他与外面的空气接触有一定的差距他习惯了,忽然高起来了,与外面差距骤然间加大了,就感觉外面的空气很紧“音,疑是冷”,这是肯定的,它加大了内外的差距了吗,它就恶寒。那么根据这样的分析,想一想,那么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人想要出汗,在出汗以前,它血管要扩张,大量的体液他往外来,这个时候呢,脉就浮了。而要出汗那,都在上体部,上体部面大吗,那么这种情形,就把体液大量输送的上体部来了,所以脉也浮了,尤其上边更厉害头项强痛。那么液体随着热一起来吧,西医也是这么说法,液体和热一起来,外面的体温就增加,就感觉外面冷了。那么我们根据这些症状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在出汗前期的一个症候,要出汗而没能出汗,它就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是怎么样一个病呢,根据这个症候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它是要出汗而达不到出汗,这么一种病理现象。这个中医有个传统的看法,这个看法还是对的,中医说正邪交争。所以说如果我们有了病了,我们的机体对这个疾病是要斗争的,它不等着,所以正邪交争,这是在中医中挺要紧的一句话。那么这个太阳病它为什么要出汗呢?就是机体要通过出汗而解除疾病。可见这个表证啊,就是这太阳病是正与

最新伤寒论重点条文-一般考试必考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3 6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 13 20 26 31 34 35 38 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64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 82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 135 138 146 154 161 163 177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 303 305

319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51 378 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指嗜酒之人 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汗出濈濈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 心愦愦:愦,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 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 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 胃家实:胃肠燥热亢盛。胃家,泛胃肠而言;实,是指病证的性质,即邪气盛 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 下厥上竭:因阳气虚于下而厥逆,故称下厥;因阴血出于上而耗竭,故称上竭 气上撞心:心,泛指心胸部位。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

伤寒论大题总结

1.太阳病证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伤寒论》对太阳病的分类主要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三个类型。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都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属于表寒证。但是太阳中风因患者腠理疏松,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脉症依据;太阳伤寒因患者腠理较为固密,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身疼痛,脉浮紧等为脉症依据。太阳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所致,属于表热证,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口渴,不恶寒(或微恶寒)脉浮数等为脉症依据。 2.太阳病中风证和太阳病伤寒证的证候特征与组方特征是什么? 太阳中风证以汗出、脉浮缓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强营弱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法,以桂枝汤为代表方。桂枝汤的组方特征是以辛温的桂枝与苦平的芍药等量相伍,以桂枝解肌祛风以治卫强,以芍药补养营阴,以治营弱。二者相伍,有调和营卫之功。 太阳伤寒证以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闭营郁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发汗解表为法,以麻黄汤为代表方。麻黄汤的组方特征是桂枝与麻黄相伍,麻黄为君,发汗解表,伍以桂枝为臣,以加强开腠发汗之功,使其成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3.大青龙汤证的主要症状着眼在哪二点?为什么? 大青龙汤证的症状,主要体现在“无汗”与“烦躁”二点。无汗为伤寒表实,烦躁为寒邪郁闭过重,致使阳气内郁化热,内扰胸中所致。从而形成大青龙汤证外寒内热的病机。 4.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简要地概括为哪二点?或然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病因病机的精要概括。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有寒痰水饮,又复感风寒,内外合邪,故形成本证外寒内饮的病机。 或然证为“或渴(饮不化,津不滋),或利(肠清浊不分),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气滞),或喘” 6.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均治下利,如何区别运用?

伤寒论重点整理(精.选)

《伤寒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题型:名词解释 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 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 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 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 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 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 病。”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 题型.名词解释 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 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找到Langhans巨细胞 D.干酪样坏死 E.类上皮细胞 3.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原发综合征形成 C.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 E.巨噬细胞 5.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肺尖 B.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肺门 D.肺膈面 E.脏胸膜面 6.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肠xx B.肠伤寒 C.肠结核 D.细菌性痢疾 E.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吸收、消散 B.钙化 C.纤维包裹

D.纤维化 E.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肺 B.心肌 C.肾 D.脊柱 E.脾 9.结核球是指 A.直径小于2cm的干酪样坏死灶 B.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吸收消散 B.硬结、钙化 C.纤维包裹 D.纤维化 E.纤维包裹及钙化 11.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精气学说 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二、阴阳学说 (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2)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经方大师胡希恕传

胡希恕传 胡希恕又名胡禧绪,1898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区东伍旗村。1915年至1919年就读于奉天省立第一中学。上中学时,喜爱踢足球,无论冬夏,每场皆要大汗、力疲方歇。在其傍观看者常有其国文教师,此时常把几个学生都叫到他的房间喝茶休息。看着精力充沛、活泼可爱的一群学生,内心高兴。尤其是他看中了胡希恕等四人才华,一日,国文老师对他的学生们说:"我给你们讲中医,你们学中医吧!""我们学那干啥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国文老师感慨不已:"多像我当年回答老师的劝学啊!"原来国文老师名叫王祥徵,为河北乐亭人,为清末国子监举人培养出的进士,在国子监就学期间,某太医与其同室,看到徵为举人中最年轻者,才学横溢,多次劝其学医,皆回答:"学那干啥呀!"后谓曰:"不学医是为不忠君!"渐学医。"秀才学医,如快刀斩豆腐",很快入门,对医感兴趣。学中常有病人找太医诊病者,太医故推给徵看,治多效,更精求。徵考取进士后,竞想不到任湖南长沙县长,"是我学长沙耶?"但好景不长,遇辛亥革命,无奈投奔沈阳同学李铁珊处任中学国文教师,并业余行医,名声四振。看到胡希恕等精力充沛,又为保中医不失传,故决心让他们学医。经多次劝诱,终使胡希恕等四人拜于门下。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讲学,因教授能力极好,遂吸引许多学生就学。

王祥徵讲《伤寒论》脱离脏腑,并主张结合近代科学,要继承。且要弘扬,推崇唐容川、陈修园等的学术观点,如论述膀胱气化以物理学理论解释膀胱为水,肾为太阳之说。大约两年讲完了《伤寒论》。十几个学生中,胡希恕学得最好,并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王祥徵夙愿以偿,若知后生胡希恕成为声誉中外的经方大师,则更含笑于九泉。 1919年胡希恕考入北京通才商业专门学校(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学习。常与人诊病,疗效卓著,尤其是一年疟疾大流行,治一例愈一例,但未想到行医。大学毕业后,1924年至1927年曾在沈阳县立中学、辽阳县立中学、辽宁省立中学任英文教师。1928年至1935年任哈尔滨市电业公司会计股股长、特别市市政局事业股股长、市政公署营业股股长。日本侵略中国,拒为日本人服务,于1936年逃到北京,无奈悬壶行医。解放初期,曾约陈慎吾、谢海洲老中医共同办学,传授中医学术,1952年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做为中医教育试点,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系统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内经》《温病》等。自己主编教材,曾著《伤寒论释义》《金匮要略释义》《温病条辨评注》《伤寒金匮约言录》等书。受王祥微影响,胡希恕教授《伤寒论》不用脏腑理论,同时通过对《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原文的研究,并参阅中外中医文献,提出了《伤寒论》六经非《内

伤寒论复习重点.

伤寒论复习重点 06临床1班 一、名词解释 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 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 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 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 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 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 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 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霍,有迅 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 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 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 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 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

伤寒论复习资料重要资料整理编辑版

伤寒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 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 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 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 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 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 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 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霍,有迅 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 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 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 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 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及炮制 据现有文献,半夏在《五十二病方》及《灵枢·邪客篇》中就有使用的记载。《神农本草经》具体记述了半夏性味及功用。《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应用广泛,医圣仲景对半夏的药性体悟深入透彻,制法得当,使用精准,应用灵活,广泛用于痞证、呕吐、咽痛等病证的治疗,为后世所推崇。《伤寒杂病论》在流传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中共有18首方剂使用了半夏。笔者现就《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主治以及炮制方法作一探讨。 1 半夏在《伤寒论》中的功用 1.1 辛行温通散结除痞半夏善治痞证。《本草纲目》[1]谓“半夏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半夏辛温燥烈,辛能散能行,能疏理气机,消胀除痞;温能温通气机,温化寒邪。半夏禀辛温走散之性,而逞散结开痞,消胀除满之能。如《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处为心下满而不痛的痞证,是因小柴胡汤证误下而致邪气乘虚而入,盘踞中焦,寒热错杂,气机痞塞不通,阴阳升降失和而成。治疗上用半夏泻心汤。方中以半夏为君药,其性辛温,有散结除痞之专长,直接针对痞证中焦阴阳升降失和,气聚而痞满的病机特点。同时半夏与辛热之干姜一起配伍苦寒之芩连而成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之剂,苦辛并用调其升降,寒温平等调其阴阳,坐镇中焦而和解上下。同样在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复代赭石汤这一类的方剂当中,张仲景同样使用了半夏,均取其辛行温通,滑利走散,除痞散结,而用于治疗心下痞证。故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四》[2]“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生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 1.2 和胃化浊降逆止呕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呕吐都可以随证使用。《医学衷中参西录》[3]载“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凡味辛之至者,皆禀秋金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主药。为其能降胃安冲,所以能止呕吐,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在《伤寒论》中,呕吐一证无论是邪气初起还是疾病后期,无论寒热虚实,大都使用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 1.2.1 疾病初期的呕吐如《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本证太阳阳明合病,表里同时受邪,邪气内迫阳明,胃气上逆而呕吐,治以葛根汤外解表邪,表里和解,同时加用半夏以理气逆、止烦呕。 1.2.2 疾病后期的呕吐如《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本证为外感后期,形气两伤,余热未尽,客留在胃,胃气失和,上逆作呕。方用竹叶石膏汤,在竹叶、石膏、参草等清余热,益气阴基础上加用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 1.2.3 寒呕如《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证为风寒邪气引动内饮,水寒干涉肺胃,而致咳喘呕逆诸证,方用小青龙汤,外解表寒,内化寒饮,方中同样使用半夏以和胃降逆,化痰止呕。 1.2.4 热呕如《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本证为少阳火郁,火热邪气下迫而见下利,火热犯胃,则见呕吐。方用黄芩汤清热止利,伴有呕吐者加用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1.3 行气解郁畅达三焦半夏味辛,辛以散之,能疏理气机,畅达三焦。《伤寒论》第96条:“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