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

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

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
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

第29卷第4期2011年8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Vol.29No.4Aug.2011

收稿日期:2011-04-1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8BSH030)作者简介:张新文,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

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

张新文,罗倩倩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

要:在与自然灾害长期斗争中,我国政府把自然灾害救助作为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

的重要职能,并采取多种手段切实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救助的工作体

系。但现有的救助工作存在着缺乏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薄弱、专业救援人员队伍建设落后、公众减灾意识薄弱、灾害保险事业发展滞后等不足。借鉴国外政府灾害救助的成功经验,我国政府应不断优化政府救助中的法律规范约束、提供物质保障、组织灾害救援、开展灾害教育、支持灾害保险事业发展等职能,切实提高政府救助能力。

关键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救助;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11)04-0115-06转型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剧烈变化的社会,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考验政府是否成功转型的重要指标。不管构建的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能否实施积极的灾害救助,是公众衡量政府优劣的重要标准。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的发生,

不仅给公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也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助,不断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然而,政府对自然灾害救助与人民的期望、

社会的发展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研究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职能,有助于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复杂多样,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各类自然灾害,给局部或大范围地区造成毁灭性打击,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深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可归结为以下几方

面:

(一)自然灾害种类繁多

据史料统计,我国除了没有发生火山灾害外,

其他的自然灾害都在我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主要包括干旱、地震、台风、洪涝、高温、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冰雹、暴风雪、崩塌、

沙尘暴、林火、病虫害、赤潮等。在各种灾害中,

干旱、洪涝、地震、台风的危害最大。近几年,我国部分地方深受大旱、强震的影响。以2010年为例,西南五省年初发生特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受旱程度深、损失严重;全年4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常年均值,

全年地震灾害造成损失大小均为近10年来的第二位,仅低于2008年。

(二)灾害频繁,重大自然灾害连发

古代曾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形象反映出我国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的特点。据史料统计,在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死亡万人以上的灾害平均10年 20年出现一次。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每年都会多次受到干旱、洪涝的影响,低温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9卷

冷冻天气每年出现的次数也较多,每年大约有2亿人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

表1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自然灾害

时间地点灾害性质灾害后果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县8.5级地震死亡4000人1960年 1962年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死亡约2000万1966年3月8日河北隆尧县7.2级地震死亡8064人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7.7级地震死亡15621人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死亡1328人1975年8月7日河南板桥水库堤坝垮塌死亡24万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1996年夏季湖南洞庭湖水灾死亡估计数万1998年7月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死亡4150人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死亡8万多人2009年冬春西南五省极端干旱6130多万人受灾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死亡2064人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死亡1471人数据来源:根据国内权威媒体的新闻报道编制而成.

由表1的数据可知,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这50年时间里,平均每10年发生1.8次重大自然灾害;21世纪以来,重大自然灾害的出现有明显的加大趋势,在近10年的时间里,我国就发生了4次重大自然灾害,远高于20世纪平均水平。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工作生活带来重创。

(三)灾害发生范围广,季节性、地域性强

长期以来,我国相继遭受着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灾害的分布地域广,全国各省区均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灾害的发生呈现季节性与地域性。干旱主要发生春秋两季,集中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洪涝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主要分布在七大江河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与此同时,南方地区多是高山丘陵,降水不均,冬春两季时常引起旱灾;东部属季风区域,季风进退强度有时也会带来大面积旱涝灾害。

(四)灾害破坏力强,造成损失严重

表22005 2010年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统计

自然灾害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

(万公顷)

388241094899399947213743森林火灾次数(起)11542817092601414488597723海洋灾害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亿元)

33221888.4206100149.4各类地质灾害造成

的直接损失(亿元)

36.544.224.8183.718.33505 5级以上地震(次)131********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2042252823631175225245340数据来源:2005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绘制而成.

如表2数据显示: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8年为例,1月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5亿元,死亡162人;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87次,死亡近7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23亿元,其中汶川地震的震级达8.0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相继遭受着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的预测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正使当今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未来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将不断增加。

二、我国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地位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实施现状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时空上的突发性和强烈破坏性等特性,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导致无家可归、衣食无着,此外,自然灾害还可能带来一系列难以控制的次生灾害连锁反应。因此,由社会自治来应对灾害的发生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任何国家的法律在规定公民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生存权受到国家保障,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公民的安居乐业

611

第4期张新文,罗倩倩: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

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作为“护公民生命及财产免于灾害使命”的最高承担者,在灾害发生后,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救济,使灾民早日脱离灾难的阴霾。如果政府置灾民生死于不顾,将会使本来就已遭破坏的社会秩序更加混乱、失控。早在2500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疬(瘟疫)一害也,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已除,人乃可治。”(《管子·度地篇》)。可见,无论从现代国家发展的需要,还是历史潮流发展来看,政府是自然灾害救助责无旁贷的主体。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救助任务十分艰巨。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不断努力,灾害救助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一是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针对自然灾害救助先后颁布和实施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如《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2004年)、《灾民生活救助条例》(2005年)、《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06年)、《救灾捐赠管理办法》(2008年)、《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0)等,这些规章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救灾工作管理运行机制,保障救济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救灾工作有法可依。二是确立了灾害管理领导体制,实行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三是健全了救灾预案体系。2006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这是一个典型的针对各类自然灾害并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专项预案。与此同时,民政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大部分市、县也都建立了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保证出现灾情都能够按照预案启动应急救灾机制,开展救灾工作。四是建立了灾害预警体系,基本能够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发布灾情信息,使人们能够避险逃生,使政府和社会能够掌握救灾工作的主动权。五是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目前,设立了天津、武汉、沈阳、哈尔滨、合肥、南宁、郑州、长沙、成都和西安等10个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库,全国救灾物资储备网已基本形成,基本能够保证在灾情发生的24小时内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典型的实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即便如此,我国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也在部分方面暴露出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如下所示:

(一)缺乏统一的灾害救助组织机构,救援部门间协调不足

我国现有自然灾害救助应对组织体制涉及几十个行政职能部门,实行分灾类、分部门的减灾管理模式,例如地震局负责地震监测与防震减灾,水利部门负责洪灾,民政部门负责灾害救济等,没有任何部门承担起综合指挥、协调组织的职能。当灾害发生时,只能靠临时成立的防灾减灾小组,这无疑使得资源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从而错失救援最佳时机。缺乏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部门,还会造成各部门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救援行动的展开。

(二)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薄弱

全国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中储备的主要是救灾帐篷,地方储备的救灾物资也仅限于帐篷、棉衣、棉被和少量的救生装备。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单一且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救助的需要。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最缺乏的是基本药品,而储备库却几乎没有,这给救灾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三)专业紧急救援人员队伍建设落后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我国都非常缺乏专业紧急救援人员,只有几百人的国家救援队是远远不够的,中亚许多国家都有几万人的专业救援队伍,俄罗斯更是有五十多万人的专业救援队伍。以地震灾害为例,我国的专业救援人员仅两百多人,而日本的专业救援人员有1500多人,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四)社会公众减灾意识薄弱

目前,灾害风险日益增大,而公众的防灾、减灾知识则相当缺乏,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与防灾减灾的要求相距甚远。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因为师生逃生有序,无人伤亡,被网

71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9卷

民誉为“最牛”中学。这是一种辛酸的褒奖,更是对公民灾害防范意识薄弱的严厉鞭挞。泥石流的产生与当地是滑坡、泥石流、地震多发地带有直接的关系,更与一定时期内强降雨有着密切联系,公众若有强烈灾害意识,完全有时间选择逃生。但由于人们的灾害教育薄弱,缺乏躲避灾难的意识,甘肃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最终酿成1471人遇难、294人失踪、舟曲县5公里长500米宽的区域被夷为平地的悲剧。

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巨灾保险制度,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比较有限,社会捐助与民政救济远不能够满足灾后重建的大量资金需求。据相关资料统计,汶川大地震中保险行业的理赔未过亿,这个数字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近600亿美元的保障赔付额存在天壤之别。

三、国外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经验

在人类生活中,自然灾害永远与人类相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抗争的过程中,特别是发达的多灾国家,通过积累经验和科学总结,健全完善了一套灾害救助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现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灾害救助不仅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政府职能的要求,更是提升政府形象、提高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外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成功经验,对于优化我国政府自然灾害救助的职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国外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有如下的一些经验:

(一)完备的灾害救助法律法规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应对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有着完备的立法。日本作为重灾大国是全球较早制定灾害救助管理法的国家,早在1880年,政府就颁布了旨在应对突发灾害的《备荒储蓄法》,实现物资储备的法律化。目前日本已制定防灾救灾法律法规约40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灾害救助法》(1947年),规定各级政府制订突发性灾害的救助计划,建立救助组织以及作好危机应对的劳务、物资、设备、资金的准备工作;《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年),规范紧急状态中防灾组织、防灾计划、应对灾害危机的管理方法、技术、方案、基本对策等。美国也是一个救灾法律完备的国家,1950年就制定了《灾害救助法》,规范紧急状态下的重大灾难救助,1970年做了重大修改;美国国会立法规定“911”作为国家报警和求助特别服务号码;1977年通过了《地震灾害减轻法》,以规范大地震紧急状态下紧急救援的对策和方法。

(二)健全的灾害救助组织机制

目前一些法治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统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政府机构。美国在“9·11”事件后建立了联邦政府下的“国土安全部”,将原先较为分散的包括“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在内的行政机构都囊括其中,进行统一指挥,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政府工作的效率。日本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和组织体系,成立了“防灾省”,中央政府设有防灾担当大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防灾信息系统及应急反应系统。首相是危机管理的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负责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联络。这些统一集中的组织和工作机制都保证了防震减灾及应对其他自然灾害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效率。

(三)完整的预警自救体系

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就开设专门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地震、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使民众在灾害发生时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而不是处于单纯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日本政府通过宣传手册向国民大力普及各种灾害知识,把每年的9月1日、8月30日至9月5日这一周分别定为“防灾日”和“防灾周”,日本首相和重要大臣在此期间都要参加政府组织的不同方式的灾害宣传、防灾自救活动。同时,日本各地还有许多模拟地震、火灾等情景的防灾体验中心,把灾害遗址作为灾害教育基地,免费向市民开放。当地震发生时,在日本看到的不是慌乱、抢购食物、哄抬物价等现象,而是有条不紊地听从指挥疏散。在美国,公民应急指南的名称为“Are you ready?”(你准备好了吗?)其中涵盖了公民所能遇到的各种灾害以及灾害中的自救方法。

811

第4期张新文,罗倩倩: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

通过这种形式的宣传,使公众增强了灾害意识,提高了自我灾害中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能力。

(四)成熟的灾害保险体系

完善的巨灾保障救助包括三个层次:政府的基础紧急救助、保险行业的补偿救助、慈善等民间救助。国外发达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巨灾风险的管理,对巨灾保险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保护。日本农业保险模式是世界范围内成功的典范,政府法律支持和推动,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政府补贴保费,作为农业保险后盾,接受再保险。美国推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非盈利性巨灾保险计划,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洪水保险法》,政府与民营保险公司合作,由民营保险公司销售洪水保险,洪水保险基金资金由保险费和财政部的贷款构成,政府是风险最终承担者。英国采用的保险模式是以市场化为基础,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政府与保险行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保险行业自愿将洪水风险纳入标准家庭及小企业财产保单的责任范围之内,业主可以自愿在市场上选择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公司进一步分散风险。

四、优化我国政府自然灾害救助职能的建议

(一)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法律规范约束职能

纵观各国灾害救助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都是以相关的立法来推动和发展的。在救助实践中,面临灾害救助准备措施不足、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灾后救助制度缺乏、救助款物监管不严等问题,急需灾害救助方面的法规来规范救助工作。

政府作为立法推动者和参与者,应建立一套权责分明的、能够规范约束各地灾害救助工作的法律制度。在现实中,虚报灾情、贪污挪用救助款等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而我国现行监督约束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打击力度较小以至不能引起重视。因此,一方面要实现政务公开,接受公民的监督;另一方面要严肃法纪,对救灾中的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二)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物质保障职能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秩序,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灾害发生后,政府要审时度势,迅速解救被困群众,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向灾民提供衣、食、住等方面的基本物质帮助。首先,应设立灾害救助专项基金,保障储备物质的资金来源。其次,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灾害发生特点有侧重地储备物质,如地震多发区可储备一定数量的挖掘机、担架等救生设备,而雪灾多发区则应多储备棉衣被等保暖物资。再次,在储备库选址方面,要充分考虑交通、物资来源等条件,自然灾害多发区、偏远地区也应设物资储备库。

(三)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组织职能

现代社会对自然灾害极为敏感,而自然灾害的紧急救助需要有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通过借鉴国外灾害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经验,在灾害频发的趋势下,建立一个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的管理灾害救助的工作部门,并建立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机制,实现由单一减灾向综合减灾的转变,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到,要从整体角度大规模地调动资源和控制局势,政府显然不是万能的。各类社会组织往往能够给政府大规模紧急救助以有力的配合。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助。一是宣传发动,利用舆论工具多做宣传,使灾民生活困境为社会各界知晓,激发广大人民的同情心,踊跃捐赠;二是指导协调社会组织开展救助,避免民间组织各自为政而发生重复救助、资源浪费等问题。此外,政府应鼓励公民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助互济行为,对各类捐助主体给予精神方面的嘉奖,提高社会力量投入救助的积极性。

(四)政府开展自然灾害的教育职能

国外很多国家政府非常注重对国民进行灾害教育。在现实中,我国政府很少对公众进行灾害教育,导致大多数公民自我灾害救助意识薄弱,自然灾害发生时,在恐慌中不知所措。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各级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在社

91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9卷

会各个层面及环节上宣传灾害基本知识,增强公民灾害防范意识;增加日常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增强人们灾害自救以及救助他人的能力。除了加强国民个人灾害教育外,政府要加强救援队伍的专业教育与训练。目前我国还没有救援教育和训练的专门机构,这一局面对救援队伍的发展与强大极为不利。因此,大力发展救援专业教育与训练,提高公民自身以及救援队伍应对灾害的能力是考验政府救灾能力的体现。此外,在灾害发生后,还需要引入精神卫生救助,帮助灾民克服消极情绪和心态。

(五)政府支持灾害保险事业发展的职能

我国目前巨灾风险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商业巨灾保险落后。公众的巨灾保险意识薄弱,过度依赖政府与社会捐赠来进行救助补偿,这会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也不能有效满足灾民的补偿需求。因此,发展灾害保险事业势在必行。而且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政府都直接或间接介入巨灾保险市场。我国政府作为重要的救灾主体,首先要积极、科学、及时地颁布灾害保险等相关政策,对部分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实行强制性保险。其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国家财政出资,建立巨灾保险基金,每年提出一定比例作为保险费的补贴。再次,对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给予税收优惠。最后,加大政府宣传力度,鼓励广大老百姓投保巨灾保险,在全社会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立国,陈伟兰.灾害应急处置与综合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高进.浅析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9,(8):32-34.

[5]王振耀,田小红.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5):28-34.[6]王子丹.完善灾害救助增强社会保障功能———以“5.12”地震灾害救助为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9):127-128.

[7]郭建平.从汶川地震看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健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9

-31.

[8]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EB/OL].http://www.cykx.org.cn,2008-05-08.

责任编校:张静,罗红

Discussion on the Government Roles in the Natural Disaster Relief

ZHANG Xin-wen,LUO Qian-qian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Management College,Nanning530006,China)Abstract:In the long struggle with natural disasters,Chinese Government take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natu-ral disaster relief 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public services and take various mean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 relief,and initially established system for natural disaster relief work.However,the existing relief work is lack of a unifi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anagement,dis-aster relief material reserves system is weak,professional team building behind the rescue workers,the public awareness of disaster reduction is weak,disaster insurance industry lags behind other deficiencies.Learn from the success of foreign government disaster relief experience,our government should continue to optimize the binding legal norms in government assistance to provide material security,and enhance organization of disaster relief,and carry out disaster education,and support disaster insurance business devlopment,finall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government assistance.

Key words:natrual disasters;natural disaster relief;government functions

021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工作原则 1.4 适用范围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自治区减灾委员会 2.2 专家委员会 3 灾害预警响应 4 信息报告和发布 4.1 信息报告 4.2 信息发布 5 应急响应 5.1 Ⅰ级响应 5.2 Ⅱ级响应 5.3 Ⅲ级响应 5.4 Ⅳ级响应 5.5 启动条件调整 5.6 响应终止 6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6.1 过渡期生活救助 6.2 冬春救助 6.3 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7 保障措施 7.1 资金保障 7.2 物资保障 7.3 通信和信息保障 7.4 装备和设施保障 7.5 人力资源保障 7.6 社会动员保障 7.7 科技保障 7.8 宣传和培训 8 附则 8.1 术语解释 8.2 预案演练 8.3 预案管理 8.4 预案实施时间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自治区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

灾区社会稳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实施 1.3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群众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的自治区应急救助工作。 当毗邻国家及省(区、市)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并对自治区区域内造成重大影响时,按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工作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自治区减灾委员会 自治区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减灾委)为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区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自治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自治区减灾委办公室负责与各相关部门、地区的沟通联络,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 由自治区统一组织开展的抗灾救灾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 2.2 专家委员会 自治区减灾委设立专家委员会,对自治区减灾救灾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为自治区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应急救助和灾后救助提出咨询意见。 3 灾害预警响应 气象、水利、国土资源、林业、农牧业、人防等部门及时向自治区减灾委办公室和履行救灾职责的自治区减灾委成员单位通报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测绘地信部门根据需要及时提供地理信息数据。自治区减灾委办公室根据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可能受影响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对可能出现的灾情进行预评估,当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时,及时启动预警响应,视情况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 (1)向可能受影响的盟市减灾委或民政部门通报预警信息,提出灾害救助工作要求。 (2)加强应急值守,密切跟踪灾害风险变化和发展趋势,对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相关措施。 (3)通知自治区及有关盟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做好救灾物资准备,紧急情况下要提前调拨;启动与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的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准备。 (4)派出预警响应工作组,实地了解灾害风险,检查指导各项救灾准备工作。 (5)向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减灾委负责人、自治区减灾委成员单位报告预警响应启动情况。 (6)向社会发布预警响应启动情况。 灾害风险解除或演变为灾害后,自治区减灾委办公室终止预警响应。 4 信息报告和发布 旗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按照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要求,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和部门间共享工作。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精心整理 自然灾害 应急预案 目录 4.4应急终止 5保障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通讯和信息保障.......................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应急保障.............................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宣传、培训与演习..................... 错误!未指定书签。 6附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编写说明:

精心整理 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是指企业可能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地质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统称。

精心整理1总则 1.1编制目的 预防和减少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适用范围 当企业发生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地质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突发情况时候,本预案适用于一汽锡柴所有部 1.5灾害分级 各类自然灾害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等因素分为三级,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 1.5.1Ⅰ级自然灾害类事件 指由于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严重,对企业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重大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

造成特大人员伤亡、特大财产损失或较大生态环境破坏,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和声誉影响,需要企业统一组织协调,调度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1.5.2Ⅱ级自然灾害类事件 指由于发生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现象突发事件,对企业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较大危害或威胁,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一般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和声誉影响,需要企 2.1组织机构 为有序、高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企业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自然灾害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 2.1.1领导小组 组长:厂长

灾难急救

序言 灾难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千百年来从未停止过,人们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不断地在增长抗击灾难的能力。灾害事故从广义上讲涵盖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所有灾害,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突发的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各种工业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泄漏、烈性传染病以及恐怖袭击等。 在整个灾难救助工作中,医疗救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不同于正常的医疗工作,因此,如何有预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治,成为现代急救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快速反应立体救护 美国急救专家沃格特(Vogt)说过:“对一般公民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家里失火,也不是马路上的罪犯,而是能不能在生死攸关的几分钟内得到急救治疗。” “急救”这两个字分开来讲,一是“急”,强调时间的紧迫;二是“救”,强调有效的措施。因此,急救医学事实上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措施来抢救病人的生命。现代急救医学已完全改变了事故发生后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观念,开始抢在灾难或意外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运用各种快捷的运输工具(直升机、救护车)将伤者送至医院。直至一种最新的概念:将主要救治设备移至事发现场,逐步做到医疗与伤员同在。例如,为确保我国“神六”载人航天飞行安全,把一个高质量的急救病房通过直升机运至着陆点。医疗救护直升机与飞船返回舱同时落地,医护人员和救治设备快速出现在航天员身边。 这种“快速反应,立体救护”模式是完全可运用至突发灾难现场,快速建立急救医疗站,立即进行抢救生命性的外科手术,例如对气道阻塞伤员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对胸部损伤气胸伤员即行闭式引流和手术;对于大出血、休克等伤员立即施行止血修补缝合等手术;对于急性中毒等患者给予相应的解毒药物并施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畅通;对于大面积烧伤伤员用急救敷料保护创面,并同时进行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而对于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腹部开放性损伤,头、颅外伤等,需急行固定止血包扎,并同时进行抗休克治疗。在灾难发生的现场,抓紧伤后的30分钟黄金时间,积极救治,必将大大减少现场死亡率,降低愈后伤残率。 二,快速隔离防护生命 在灾害现场,特别是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如何运送伤员或将伤员从事发中心点转至急救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若存在有毒气体,急救人员可佩戴各种防护设备进入现场,而现场伤员从事发中心运至安全区域,沿途还会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在2003年“12·23”重庆天然气泄漏及2005年“3·29”京沪高速公路氯气泄漏现场,一些

自然灾害自救常识

自然灾害避灾自救常识 一、水灾 1.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预报、洪水信息,选择好最佳撤离线路和目的地,及时转移避难。 2.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手机、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及常用药品,搜集木盘、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在急需时加工成救生装置。 3.下大暴雨时,不要在河道及沟谷、洼地中行走或停留;不要在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不要沿山洪暴发的行洪道方向跑。 4.洪水袭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等地转移,或爬上屋顶、大树、高墙暂避,并向当地政府报告。 5.如洪水将要上涨到暂避地方,要利用准备好的器材或迅速找一些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6.万一被卷入洪水中,要保持镇定,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二、山体滑坡 1.居住在地区灾害隐患点周边的群众,在暴雨天要及时观察周围山体是否发生松动,检查房屋是否存在裂缝,主动转移避难。 2.发生山体滑坡时,要尽快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 3.当无法继续逃离时,要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4.遇到山体崩塌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5.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 三、泥石流 1.应尽快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2.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跑,逃生时要抛弃重物。 3.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躲避。 四、火灾 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接乱

拉电线,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乱燃放烟花爆竹,平时要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2.外出时应关闭气体、电器、火源。 3.遇到火灾,马上拨打119。 4.家中一旦失火,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进行扑救。 (1)电器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湿棉被、帆布等将火扑灭。 (2)油锅着火,不能泼水救火,应关闭炉火、燃气灶阀门,直接用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3)气体着火,应迅速关闭阀门,用湿毛巾、抹布抽打火苗。 5、火势不能控制时,必须及时逃生,确保生命安全。 (1)不要贪恋财物,应迅速逃离。 (2)将用水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能奔跑,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着火的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灭。 (4)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火灾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6)火场切勿轻易跳楼!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逃生。要选择较高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 (7)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 (8)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五、地震 1.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冷静,不要在慌乱中从窗户、阳台上跳楼。 2.如在室内,赶快就近蹲、坐或趴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如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内墙墙根、墙角处,也可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储藏室去;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保障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保障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黑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保障预案》及《哈尔滨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的救助应急保障工作。 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指挥部组成与职责

2.1.1市指挥部组成 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民政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发改委、市城乡规划局、市工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市住房局、交通运输局、市农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审计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局、市统计局、市食药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外侨办、市安监局、市粮食局、市气象局、市红十字会、哈尔滨海事局、哈尔滨水文局、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警备区、武警哈尔滨支队为成员单位的市自然灾害救助指挥部。市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民政局局长兼任。 2.1.2指挥长职责 负责市自然灾害救助指挥部全面工作。 2.1.3副指挥长职责 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市民政局局长协助指挥长指挥调度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2.1.4成员单位职责 市委宣传部负责正确把握救灾工作宣传导向,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市政府新闻办负责组织新闻发布、收集社会舆情动态,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台风、强热带风暴、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大雾、雷电、冰雹、暴风雪、冰冻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为了保证*****及所属各单位的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迅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给*****及所属各单位造成的损失,为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创造有利条件。 1.2 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以及广西电网公司和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3 应急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应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防灾减灾为中心,科学应对灾害,不断提高*****及所属各单位防灾减灾能力,确保人身安全,确保设备安全。努力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一切应急工作和紧急支援等工作。 (2)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抗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实行各级行政责任人负责制,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负责。 发生自然灾害事件时,*****有关部门和所属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 (3)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服从广西区政府应急处理工作办公室、广西电网公司和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公司的统一指挥,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原则。 (4)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重。抢险救灾工作要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重”的思想,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保证工作安全、保证抢险救灾质量。 1.4 应急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应对和处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桓仁浩程新型环保活性材料有限公司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为保证发生自然灾害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各种损失,在突发自然灾害如:雷电、暴雨、火灾、狂雪等时做出应急准备、应急分工、职责与响应、报告与记录等。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人身、保设备”为原则,结合《安全生产法》内容和有关实施细则制定。 2 概况 本组织机构适用桓仁浩程新型环保活性材料有限公司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紧急情 况的应急与响应的组织处理工作。 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的特点,自然灾害主要分为:地震、雷电、火灾、暴雪、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应在当地政府统一指挥下进行,全公司成员及生产班组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命令和指挥,积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抗击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3应急预案内容 3.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3.1.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高松副总指挥:刘玉福 救护队队长:李岩峰

救护队副队长:李向吉张桂波孙伟 现场安全监督:赵永安 物资供应:高明楠 物资管理储备:吕辉 综合管理:郭景文 汽车司机:鲁忠魁 3.1.2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成员的主要职责 3.1.2.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抗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3.1.2.2研究制定抗自然灾害的预防规划和救灾工作计划及措施; 3.1.2.3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抗灾组织机构; 3.1.2.4广泛开展抗灾工作的宣传和抗灾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3.1.2.5接受地方政府及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 3.1.2.6指挥抗灾抢险及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3.1.2.7组织制定抗灾应急工作计划及措施审核批准抗灾应急救援预案; 3.1.2.8按照地方政府天气预报,确定进入抗灾戒备状态,并向本公司下达抗自然灾害指令,3.1.2.9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抗灾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3.1.2.10发布抗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命令; 3.1.2.11负责本现场抗灾的组织协调和抢险力量的调集及抢险指挥和正确处置: 3.1.2.12通报抗灾抢险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3.1.2.13负责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抢险救援有关情况; 3.1.2.14当抢险救援过程中人力或资源不足时,应向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向公安、消防队、武装部等方面求救增援。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 一、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种类 由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生活的地球在银河系中是不断运动的,其地球内部也是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加上地球表面生活的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不断破坏性改变,使人类时时面临着自然灾害的袭击,比较突发性的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雹(包括龙卷风、飓风、沙尘暴等)、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地震、低温冷冻、(雨)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雷击、病虫害等。 重庆受地理、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谓是无灾不成年。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灾害比如就有干旱、洪涝、低温雨雪、地震、山体滑坡、风雹等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自然灾害影响 特大自然灾害破坏力巨大。特大自然灾害普遍具有灾情来势猛、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农作物损失巨大等特点,自然灾害给灾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特大地震还使很多人丧失生命,不少正常人变成了残疾人。低温雨雪灾期间,因道路积雪结冰,我市酉阳、黔江、秀山、城口等区县交通几乎全部中断,江津、南川、梁平、万州、巫溪、綦江、云阳、石柱等区县境内公路受冰雪影响实施交通管制。由于公路中断或封闭,物资运输和群众出行受阻,因多处供水管道爆裂,场镇和高

寒地区人畜饮水出现困难。酉阳、城口、秀山、巫溪等县,因自来水管爆裂和堵塞严重,供水表被冻坏,城镇大面积停水,部分居民家庭断水达13天。受恶劣气候影响,重灾区供电线路损毁严重,城镇群众生活供电断断续续,部分重灾乡镇停电达35个小时。城口县因冰雪封山,县城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5%—30%,超市内的大米、蔬菜、禽蛋等抢购一空,菜籽油储备骤减。秀山县半数高寒山区缺水、缺电、缺燃料,同时因交通中断,生产生活物资无法正常运送,致使灾民生活出现较大困难;酉阳县因长时间积雪,使大量民房和牲畜栅垮塌。 重庆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次重大自然灾害都造成了十分惨重的损失。由于我市广大农村地区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百姓不富裕,灾民承受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自然灾害也加大了各级政府的救灾压力。 二、自然灾害救灾工作方针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民救发[1999]7号)文件规定,“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作为我国救灾工作方针。 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2011]6号),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方针,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应主要通过灾区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以及政府帮扶等方式加以解决。 三、政府救灾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文 1、制定目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部门分工、协作配合。参与救灾应急工作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行动,密切配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群众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境内发生自然灾害的政府应急救助工作。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一)指挥体系 特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县人民政府成立县生产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全县的抗灾救灾救助应急工作。 指挥长:由县政府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有关负责同志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县委办、

政府办、县委宣传部、民政局、水利局、财政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公安局、交通局、商粮局、农发委、卫计委、教育局、文广新局、监察局、国土资源局、气象局、公路局、环保局、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保险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担任。指挥部下设“八组一办”即:灾民安置及生活救济组、查灾核灾组、卫生防疫组、生产自救组、灾后恢复重建组、救灾工作督查组、宣传报道组、对外联络接待组和生产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分别由成员单位抽调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组成。生产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县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相应成立抗灾救灾领导机构,组建救灾应急援助突击队,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区域内的抢险救灾、应急救助等工作。 (二)职责分工 1、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督促检查灾害救助措施落实情况;负责研究灾害救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临时应急事项,制定具体对策,为指挥部制定灾害救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负责搜集、、汇总灾情,经指挥长同意后向上级政府和救灾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统一把握上报灾情损失和救灾救济工作的宣传报道口径。

第九章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

第九章自然灾害应急救援 机场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暴洪水、地震、海啸、大雾、大雪等。任何这些自然灾害袭击机场,都对航空器运行、机场建筑物及人员造成影响或伤害;有些会对机场正常运行及安全保障带来困难。在机场应急管理的工作中,应考虑自然灾害的应管理,保障给机场安全运行。 第一节自然灾害系统的种类划分与灾害特征 一、城市自然灾害的种类 当自然灾变施加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时,即称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气象灾害系统、海洋灾害系统、地质灾害系统和生物灾害系统组成。自然灾害的种类主要有: (1) 雷爆; (2) 龙卷风; (3) 大雾、大雪; (4) 地震。 二、自然灾害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1.自然灾害的必然性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灾变引起的。自然灾变活动是伴随着地球运动而与地球共存的现象,这种活动自人类出现以后即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起着制约作用。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存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2.自然灾害的随机性和不规则的周期性 自然灾害活动是在多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它既受地球活力控制.又受地球各圈层物质性质、结构和地壳表面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既受地球自然条件控制,又受天体活动影响。因此,自然灾害活动的时间、地点、强度等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说,自然灾害活动是复杂的随机事件。自然灾害的随机性,一方面是自然特征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对自然灾害认识程度的反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揭示更多自然现象的规律,扩大自由王国的领域,缩小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程度。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自然灾害在具有随机性的同时,也可以由自然灾害的韵律周期的相近性反映出来。有关研究成果表明,自然灾害复杂的不规则的周期性,是由地球运动的周期性、多种天体运动与变化的周期性共同影响决定的。

医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

北厝医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医院安全,维护医院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医院受灾群众工作、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雷击及暴雪等因素造成医院建筑倒塌、淹没、群众伤害、道路阻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校救灾工作。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预防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个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院干部、职工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以后,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组织各个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医疗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领导小组下设通讯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宣传报道组、医疗救护组和后勤保障组。 1、通讯联络组: 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受灾情况。 2、警戒保卫组: 负责组织应急安全队员有序疏散人员,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 3、宣传报道组: 协助组长、副组长,利用灾害应急广播及时调配人员、播报信息等。 4、医疗救护组: 负责对受伤害人员实施就地抢救,恢复医疗秩序。 5、后勤保障组: 负责供应各类医疗急救和生活物资。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全院干部、职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小自然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

3.2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5 [人教版]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教学目标: 1.结合救灾情景的回忆和感觉,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 2.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种自然灾害,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障。 3.基于灾害应急过程,阐述个人应如何服从国家或上级的行动计划。 教学重点: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及相关图片、示意图等 教学方法:图示法、案例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1、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概念 是指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甚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以保障灾区人民生存与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性行动。 2、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 图3、9展示了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通过阅读表3、1,了解: ①发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与水灾,需要储备的物品; ②进一步理解“储备什么物资主要由灾种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探究活动:在中国铁路交通图上标出这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并思考10个基地这样安排的理由。 (提示:从各基地的交通流通能力方面思考)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年出现专业救援队。

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

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 地震时自救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 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 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 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 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 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 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热带风暴时的自救措施 热带风暴经常发生在沿海地区,热带风暴引起狂风暴雨巨浪,对沿海城市设施、出海船只和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怎样减轻热带风暴对人自身的危害呢? 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 6.遇有大风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7.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龙卷风的自救措施 龙卷风是一种威力非常强大的旋风,多发生在春季。龙卷风往往来得十分迅速、突然,还伴有巨大的声响。它的破坏力极强,能够把所经过地区的沙石、树木、庄稼,甚至海中的鱼类、仓库中的货物卷入高空,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极大。在龙卷风袭来时,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呢? 1.龙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 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 4.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为及时高效有序开展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上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乡(镇、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县西部,距县城34公里,是有着260年历史的商业重镇,是“打响农民抗日武装第一枪”的历史名镇。地理坐标为北纬;46°20',东经130°12'。耕地总面积35万亩,均为“黑土地”,土质肥沃。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2.7°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2.9°C,最低气温-32.8C,年平均日照数2,342.7h,平均晴天数82.1天,历年平均降水量541.8mm,百年一遇暴雨量115mm,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全镇总面积282.18平方公里,镇区建成区总面积为1.91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总人口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25万人。2010年被确定为全省“百镇建设工程”试点镇;2014年被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质改革试点镇”,其中五保困难家庭102户、残疾家庭1062户1302人;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1500户1902人;留守儿童

47户47人。现有危房358户716间 1.地域及耕地。下辖村23个,耕地总面积34.16亩,其中水田12.22亩、旱地21.94亩:农作物面积34.16亩,森林面积580公顷。 2.水利设施。境内河流(溪)3条,桥3座,水库0座,总蓄水量0万立方米。 3.重点单位及企业。养老院1家,学校3所,境内有各类工厂2家。 4.安置点。本乡(镇、街道)有2个集中安置场所,分别 是中学避灾点(可容纳500人)、小学避灾点(可容纳700人),负责人:(手机号:)。 二、灾害隐患 1.自然资源部门标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个,位于新源村林山屯,如发生灾害,需转移安置50户106人。横岱村,如发生灾害,需转移安置260户540人。凤岐村,如发生灾害,需转移安置102户230人。 2.水涝灾害隐患点2个、低洼地2处。如发生台风洪涝灾害,需转移安置600户1300人。 3.如发生火灾和其它突发性事件,需转移安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其他灾害隐患情况,待定。 三、镇应急指挥机构及分工职责 由镇工作成员及党员骨干和灾害信息员组成,指挥中心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

广东大唐国际肇庆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广东大唐国际肇庆热电有限责任 公司(以下简称肇庆热电公司)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肇庆热电公司自然灾害应急 管理工作。 第三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二)预防事故与应急救援相结合。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1应急指挥部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主管基建领导

2 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负责本预案的执行和日常管理工作。 3 应急处臵工作组 (1)运行响应应急组:由发电部人员组成。 (2)继电保护专业应急组:由工程设备部继电保护专业组成。 (3)电气专业应急组:由电气运行准备人员、工程设备部专业点检组成。 (4)公用系统应急组:由发电部化学专业、工程设备部专业点检组成。 (5)机务专业应急组:由机务运行准备人员、工程设备部专业点检组成。 (6)热工专业应急组:由工程设备部热工人员组成。 (7)物资保障应急组:由计供部组成。 (8)后勤、医疗保障组:由总经理工作部组成。 (9)消防救援组:由保安队员组成。 (10)安全保障组:由公司三级安全网络组成。 (11)保安救援组:由保安队组成。 (12)通讯保障组:由工程设备部继保专业组成。 (二)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1 领导小组职责 (1)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实施救援工作;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桓仁浩程新型环保活性材料有限公司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保证发生自然灾害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各种损失,在突发自然灾害如:雷电、暴雨、火灾、狂雪等时做出应急准备、应急分工、职责与响应、报告与记录等。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人身、保设备”为原则,结合《安全生产法》内容和有关实施细则制定。 2概况 本组织机构适用桓仁浩程新型环保活性材料有限公司可能发生 的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应急与响应的组织处理工作。 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的特点,自然灾害主要分为:地震、雷电、火灾、暴雪、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应在当地政府统一指挥下进行,全公司成员及生产班组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命令和指挥,积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抗击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3应急预案内容 3.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3.1.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高松副总指挥:刘玉福 救护队队长:李岩峰 救护队副队长:李向吉张桂波孙伟 现场安全监督:赵永安 物资供应:高明楠 物资管理储备:吕辉 综合管理:郭景文 汽车司机:鲁忠魁 3.1.2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成员的主要职责 3.1.2.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抗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3.1.2.2研究制定抗自然灾害的预防规划和救灾工作计划及措施; 3.1.2.3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抗灾组织机构; 3.1.2.4广泛开展抗灾工作的宣传和抗灾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3.1.2.5接受地方政府及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 3.1.2.6指挥抗灾抢险及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高中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学案教案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学案导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这些任务主要通过图示法来展示,生动形象的展现于学生的眼前。 2.难点: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在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感受。 【基础知识】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 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和。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 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年出现专业救援队。 二、灾中应急 1.概念: 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 2.主要目的: 尽可能地,保护,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灾害应急的范围: 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

水坝、堤岸等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 ,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 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 2.救济灾民的形式:、和等 3.我国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方针及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 防灾抗灾工作方针:“” 救灾工作方针:“,,,,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我国减灾以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 参考答案: 一、灾前准备 1.储备救灾物资 2.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1)灾种及灾情大小交通状况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2)天津哈尔滨沈阳南宁成都西安 二、灾中应急 1.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挽救生命财产安全 3.生命线交通通信次生灾害源救灾通信的疏畅 4.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5.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 三、灾后恢复 1.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 2.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国际救济 3.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民政部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0)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0) 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 第三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国家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人民政府安排的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公募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协助人民政府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国家鼓励和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第七条对在自然灾害救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救助准备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情况,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_0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和省、市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依据《xx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xx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结合我县历年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及气候情况,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凡在我县发生的干旱、洪涝、暴风雨、冰雹、低温霜冻、雪灾等气象灾害;泥石流、滑坡、山体崩塌、地震等地质灾害;病虫害等重大

生物灾害,以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重大损失和危害,适用本预案。1.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二、自然灾害等级划分自然灾害划分为4级2.1特大自然灾害(ⅰ级)特大自然灾害是指在县行政区域内一次性灾害过程造成以下一种或几种后果的:(1)灾区死亡人数30人(含失踪)以上;(2)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万人以上,3万人以下;(3)倒塌房屋5000间以上,1万间以下;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3万间以下。2.2重大自然灾害(ⅱ级)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在县行政区域内一次性灾害过程造成以下一种或几种后果的:(1)灾区死亡人数10人(含失踪)以上,30人以下;(2)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3)倒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