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摘要:

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幼儿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也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所以它是农村幼儿教育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农村幼儿教育问题进行了浅层分析。农村幼儿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影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发挥政府关键作用,完善家庭的教育功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积极优化农村学校教育环境,解决农村学校幼儿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

一、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现状

现在大部分幼儿的父母都是80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既要养小孩还要买房,也就成为了今天的“房奴”,不得不外出赚钱。同时外出打工的家庭多半是当地经济萧条、家庭经济贫困、生活困难迫于无奈才背井离乡,外出者中也有一部分通过合法经营、勤劳致富明显改善了家庭生活状况,而更多的农民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就目前形势而言,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网上查阅得知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幼儿教育年龄段的约为500万,其中超过200万留在家乡, 因此幼儿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据不完全统计,在全部“幼儿”中,农村所占比例达86.5%。这些幼儿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得不到父母完整而全部的关爱和教育。

二、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注入式教学

幼儿正处于学习的启蒙时期,做过幼儿老师的人都不难发现。幼儿教育的教学方式仍采取一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语言课老师教几遍,小朋友跟读几遍,然后小朋友整齐读几遍;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讲,小朋友在下面听,然后做作业。”这种教学过程太机械,缺乏引导和启发作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从而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就拿我们熟悉的语言课来说吧,老师在教幼儿拼音时,只是把要教的拼音写在黑板上,老师指着黑板边教边让幼儿读,然后自己读,在教学过程中既没有讲解,也没有教具让幼儿感知,幼儿只是为了记住这些拼音而学习,并没有注入自己的感情,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更别说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多少快乐了。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不仅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我们每个幼教者的身上,还存在各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我认为这是我们幼教行业应该深刻反思和

探索的问题。那么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1)、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材料只限于黑板和粉笔等等少之又少的教具,幼儿操作材料也贫乏,教师上课只靠一张嘴和几本书,几只粉笔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气氛不活跃的状态。(2)、师资缺乏。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很多幼儿园经常更换老师,造成老师流动性扩大,促使幼儿教育出现空缺与托尾,而且还有一些幼儿园并没有配备两教一保,这就阻碍了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想想一名教师每天对着几十名幼儿,而且是形影不离,再加上月、日工作计划的拟定,哪有时间去更新教学方法。(3)、社会环境影响。很多家长都认为他们的孩子“会跳、会唱、会写、会算”就很了不起了,他们脸上也会光彩照人了,但他们并没有想到对于一个三至五六岁的孩子是一种多么不良的教育方式,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力了。

2、教学内容欠规范化

在教学上出现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按照《幼儿园的指导纲要》来说,一日的活动内容应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不得象小学那样形式化,更不得随意性的上课,讲解一下就行了,但大多数幼儿园存在一种相同的情况:都不以游戏的形式来上课。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内识字、算术、写作业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加上户外游戏活动的欠缺,完全把小学教育提前教育了。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A、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守纪律,少玩少动。幼儿的天性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然而教育形式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B、在知识学习上,灌输知识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模式,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才是有用的人,却没有考虑到给孩子增加的无形压力。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了幼儿的健康心理,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幼儿形成不良的习惯,促使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C、阻碍了幼儿的思维的发展和智力的提高孩子不是一个容器,什么东西都往里而塞,强迫他们学这学那是不行的,应该让孩子们顺其自然的发展,在玩中学。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幼儿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娇惯

孩子是家中的宝,“小皇帝”、“小公主”的现象显而易见,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干什么要什么,就一定要得手,否则就使性子大哭大闹,家长们见到孩子这样,心痛时,就会满足他们那些无理取闹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自私霸道,以我为中心的不良性

格。到幼儿园后,他们都认为“什么都得听他的,得让着他”,如稍有其不顺意,便哭喊攻击,这种行为给教师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教学过程也受到影响。

2、替代

现在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事都有人代替做了,不必自己动手。这种过分溺爱的现象,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我遇到的孩子中就有过这么两种情况:孩子已经上学前班了,连脱鞋换裤衣服都不会,如果老师不帮助的话,就以哭了事。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上幼儿园,不肯自己走进课室,要家长抱进课室。想想孩子的独立性真的有待深思,他们连一些小小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来到幼儿园,老师教育他们,自己的事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要什么事都依赖家长,帮他们改正种种不良习惯。然而,有些家长还是一手包揽,婆婆爷爷爱孙子孙女心切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做不来,不愿让他们动手。很难想象,如果继续这样教育下去,孩子的未来会是如何?他们又是将如何担当建设祖国的伟大重任呢?这就可想而知了。

3、过渡保护

“捧在手心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句话就说明了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孩子是长辈的心肝肉,心头肉。一部分家长总是站到孩子的面前,替他们扫除障碍,容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一点点挫折。就拿一件最平常的小事来说吧: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模式,人员较多,幼儿与幼儿之间总会有一些小摩擦,总会不经意之间碰到摔伤,一旦出现问题以后,有些家长不理清事理,就先把老师指责一顿,甚至找到学校的领导或者对着做错事的幼儿大吼。尽管最后事出有因,家长也接受了老师的道歉,可是由于家长们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变得不讲情理,变得更无理取闹,孩子们心中慢慢就形成一种扭曲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出了事有爷爷婆婆或者爸爸妈妈撑腰”。这一现象,使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极端的心理:目中无人,胆小怕事。

三、农村幼儿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我们在分析农村幼儿的教育问题时应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来去分析原因: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缺乏。

1、幼儿园教育缺位

学校是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绝大部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把追求生源摆在第一位,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沦为一种口号或“摆设”。二是对幼儿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学校教育主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共性,而往往忽略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幼儿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常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及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而在整个受教育者中幼儿毕竟还是少数,有“幼儿”就读的幼儿园往往无视这一特殊受教育对象的存在,对幼儿的学习状况、心理健康

状况和生活状况缺乏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爱,导致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补偿。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表现在幼儿的家长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匮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而缺少家庭教育支撑的学校教育,至今没有能够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弥补这种家校教育脱节所带来的“消耗”,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消耗”中大打折扣。

2、家庭教育缺失

首先家庭的人员变动有直接关联。幼儿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单方照管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嫡系亲属代为照管,这样势必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造成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幼儿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幼儿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

四、解决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的对策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呢?通过调查研究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要针对幼儿的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上“对症下药”,要做到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齐抓共管。

1.政府发挥关键的主导作用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中提出:“要保障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平等地接受教育”。可见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2.对代养家庭教育功能的完善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原本是幼儿情感的栖息地、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是幼儿的娱乐天地、天然的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幼儿本应该在家庭中享受着亲情和温暖,然而由于他们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幼儿难以享受家的温暖。幼儿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幼儿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而“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不能说是哲学。”

代养人要认真负责,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促其健康成长。幼儿的父母应该委托多人来管教自己的孩子。可以是长辈、远亲、朋友、老师甚至是与孩子关系较好而且学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同学来帮助孩子。这样使幼儿处于“多管”或“共管”之中。家长回家还要及时“补管”。十分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幼儿父母,可以尽量抽空回家,对孩子专门“补管”。对具有不良行为较多或不良行为较为严重的幼儿,作为他们的父母应该从家庭的未来大局考虑,从孩子将来的前途考虑,更应该与学校老师配合,经常回家,对孩子“齐抓共管”。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展幼教知识宣传活动

幼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在全乡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引导幼儿、教师、家长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比如:开设一些专门的幼教知识讲座,电视专题讲座,或者到别的幼儿园去观摩学习,让教师和教师,家长和教师都同时参与这些知识或专题讲座,从中吸取经验,及时教育我们的孩子。幼儿园应多召开家长会议,让家长与老师多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和缺点,全面贯彻实施家园合作工作;幼儿园还应开设幼教宣传栏,帮助家长摒弃传统的知识观念。通过如此种种方法,让幼儿形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让他们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二)提高幼师整体素质水平

教师是教育中不要缺少的主体。我校幼儿园是小学附带的,所以有一部分教师尚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取得任教资格证,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首先,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其次,应该让教师走出去,走出幼儿园,到其他幼儿去学习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来,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第三,保教结合,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既有利于班级管理,又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钻研课题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多订阅幼教专刊,供教师参考学习。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与深索,不断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开创崭新的幼教局面。

(三)保障幼师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师队伍

无意中总会听到这样的话“你原来是做什么的?幼师。怎么现在不做了?幼师很好呀”。听到如此问话,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为什么有的幼师会放弃幼教事业,谋求第二职业,这就是幼师的保障问题了。同一样受过专业的培训,有任教资格的教师,幼儿老师工作时间长,责任大,为什么工资待遇没保障,同属教师行业,同样要求德才兼备,要上岗证,要为人师表,为什么不能拿相当的报酬?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工种每天超八小时上班时间的,还不能分心,背负着巨大的责任,管一群人的吃喝拉撒,玩好学好乐好,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能力,却拿百来块的工资,还要担心被

投诉?“尊师重道”不应该只存在学校教育,而且还要存在于幼儿教育,幼师应该与学校老师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幼师把青春献给了幼教事业,到最后连医疗,养老的问题都还得自己解决,更别说个人的发展了,连生活都成问题了。曾经有人提过这样一句话:“学前班的老师能胜任小学一年级的工作,但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未必胜任学前教育的工作。”确是如此,我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在考虑儿童的教育,幼儿园的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一下幼师的合法权益,使她们更加专心热忱地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去。

(四)逐步优化幼教环境,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

环境是每所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所幼儿园占地面积大小不一,但应该都充分利用起来。活动室,户外活动场所都应该逐步趋向规范,各种工作室,环境条件都因该符合相应的要求。减少为幼儿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政府部门应多少给予帮助,使其逐步完善,尤其是教学设备方面,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观看与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园在操作中发现、创作、交流,体会活动的快乐与成就感。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幼儿的心理问题。幼儿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霸道。由于缺乏父母关爱,爷爷婆婆的溺爱。幼儿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要培养幼儿的优良思想品德,又要教育幼儿对学习感兴趣。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幼儿的数量和比重仍呈增长渐趋,缺少父母双方或一方的关爱和教育的现象日趋严重,这已经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作为学校要担负起教育幼儿的重任,让孩子们感觉到每个人都爱他们。将此作为自己健康成长的动力,教育孩子振作精神,奋发向上,树立长大后为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争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以上是我对我校幼儿教育的一些思考与建议,也许写得不够全面,分析得不够透彻,但是我相信,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届社会人士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在各位幼教同仁的努力下,我们的幼儿教育会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孩子们也会更加全面地得到发展,成为祖国未来的优秀人才。

我相信,如果给幼儿在生活上多一份照顾、精神上多一份安慰和行动上多一份指导,“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幼儿就会生活在“美好的人间”,他们就会健康快乐的发展与成长。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努力,就一定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就一定能开辟一条农村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就一定会为农村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成长提供一片蔚蓝而崭新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田景正.关于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徐群.关注幼儿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 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农村,由夫妻中的一方留下照顾,夫妻均进城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留守儿童”。而这一特殊群体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性,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 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而走进城市。然而除了经济上的些许 改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还是亲情和 家庭教育的缺失。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关键所在。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问题之一:留守儿童教育主体的变更。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 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 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农村老 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

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家庭教育则更加淡薄。因为在亲戚的立 场上一般只管留守儿童的吃穿,不便或者不善于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致使部分儿童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有的还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如:迟到、早退、旷课、厌学、逃学;喜欢进网吧、游戏厅,以解孤独苦闷;吸烟、酗酒、撒谎等。 问题之二: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个体 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 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留 守家庭或者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 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 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 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如笔者牵手的湘乡市小学五年级小 女孩刘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她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孩 子非常胆小,自我封闭,自我防备意识强。我们驱车两小时到他家看 她,她很少讲话,几乎没有情感交流。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 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发展水平。而代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阜阳师范学校09成幼2班程丽萍 236000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与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幼教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普及幼儿教育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而为之,单靠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育和其它义务教育一样,其办学主体应是各级政府。在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幼儿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目前我镇经济发展的步伐较快,群众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尽早走进幼儿园,接受系统、正规的幼儿教育,因此幼儿园生源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我镇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又不能满足幼儿的入园需要,一方面校舍陈旧,

幼儿活动场地狭小,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培训提高机制不完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缺乏保障,于是在二者之间就产生了明显的供求矛盾。如我镇中心幼儿园共四个班,平均每班的幼儿就达到了五十人左右,多的一个班有七八十名幼儿,不仅孩子的活动受到了限制,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很吃力,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虽然明知这样的班额是有背于教育要求的,但没有扩建幼儿园的经费,暂时只能维持现状。如果政府能切实履行职责,在加大幼儿教育投入方面加以重视,把发展幼儿教育当成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来对待,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才会有坚定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的路子,以不断提高办园水平。目前,各地的希望小学已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了,如果能用办希望小学的方法来支援农村幼儿园,相信同样会为一方百姓造福。 (二)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小作坊式的私立幼儿园在我镇相继办起了好几家。他们名义上主要以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很受农村的幼儿家长欢迎。许多孩子在公办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摘要:“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价值,主要在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学前儿童进行试验,开展的主题都是科学领域方面的,有实验探索活动“溶解”“影子”“磁铁”“水的沉浮”“风车”等,还有科学观察活动“小鸭喜欢吃什么”“小鱼生活在那里”“蒲桃树的生长变化”等等。让幼儿深入了解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发现其中的奥妙,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本文从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阐述,以求对当前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有更深入的认识。 “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科学教育实验是正在我国进行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计划,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之一。它是在吸取美国和法国科学教育改革实验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基础上,经韦钰院士发起和积极倡导,由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5月共同发起的。它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从小培养我国儿童的科学素养。它又是如何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呢? 一、它犹如游戏活动一样在幼儿发展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所谓的“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学科学、增见识。也就是说,让幼儿放开束缚,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让学前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教育论文】

一、问题提出 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儿童接受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因此,合适恰当的家庭教育指导利于协助家长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目前,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带动各个地区逐步重视与发展起来,开始探讨相应的指导形式。但是,农村有其特有的特点,发展缓慢,信息闭塞。那么,现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何需求,这都要经过调查才能提出适宜的对策。因此,本研究选取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吕梁市农村幼儿园D园进行深入调查,该园是这个村的第一所幼儿园,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二、研究的设计 1.被试的选取。此次研究选取山西省吕梁市农村幼儿园(D幼儿园)的所有家长(共46人)进行问卷调查。该幼儿园属于农村民办私立幼儿园,建园8年,规模比较小,有教师6名,园长1名,保育员1名。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向幼儿家长发放问卷46份,回收45份,有效问卷44份,有效率为95.65%。由于本次的调查针对农村的幼儿家长,所以调查问卷都采用封闭式的题目,将要调查的内容分成较为详细且简明易答的问题,有利于问卷有效的回收。本研究为了解该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问卷分别从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t5,t6)、家庭教育指导者(t7,t8,t10)、指导形式(t11,t12,t14,t15)、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t13,t17,t16,t9)这四个维度来进行调查,对调查的数据用SPSS19.0中文版与Excel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2)访谈法。为了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本研究除抽取12名幼儿家长进行深入访谈外,还对该园的园长和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内容按照幼儿教师与园长对家庭教育指导者、指导形式、指导内容的认识这三方面进行。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看法,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现状,为研究补充更真实、具体的材料。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所调查幼儿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该幼儿园共有46名幼儿,其中小班4名,中班6名,大班14名,学前22名,大班与学前班幼儿占总体的78.26%,年龄班分布极不均衡。在访谈中,该园园长解释了这一现象“我们园是村里边第一所,建园也有八年多,但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幼儿园的重视与管理、学前教育的火热,我们这个小村就陆续建立五所幼儿园,现在是幼儿园多,生源少;而且我们园的小班、中班面积不是很大,教育局不让招收太多孩子,除非扩大教室的规模。”(2)所调查家长的情况。填写问卷的家长中,父亲12名,占27.27%;母亲28名,占63.64%;祖辈父母4人,占9.09%;在调查中发现该村位于城市的边缘,周围有一些化工厂、煤气公司等。该村的多数男人在这些厂子上班或者自己养车进行煤炭运输;妇女在家做饭,照顾孩子。加上我国目前的以核心家庭为主流趋势的家庭结构,该问卷将近91%由父母填写。填写问卷的幼儿家长学历较低,其中有86.36%是高中及以下,仅有13.64%为大专,本科及以上没有。 2.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1)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认知情况,结果如图1。图1 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结果显示,在44人中,对“家庭教育”这一概

2021年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调研报告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调研报告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对学前教育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促进我县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我县教育的整体水平,**泾阳基委会分三个小组,分别深入泾阳县**、永乐、中张、三渠、安吴等乡镇,通过实地察看和座谈走访等方式对泾阳县学前教育工作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泾阳县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与现状 (一)学前教育机构情况 **年秋9月季开学,全县共有公办、民办幼儿园共9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2所,所占比例53%左右,民办幼儿园46所,占总数的47%,“乡村幼儿园”教学点81个。其中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13所。 (二)师资队伍情况 各类幼儿园现有园长98人,其中学历合格84人占86%,专业合格71人占72%;有专业教师**8人,其中公办教师2**人,民办教师669人,公办教师中学历合格167人占总数的58%,专业合格86人占总数的27%;有保育员479人。我县幼儿与教师比为131。 (三)学前教育普及情况 **年9月,全县学前三年(3-6岁)适龄幼儿17685人,其中城区8312人占462%(含县城周边),全县入园入学1769人,幼儿毛入园(学)率为1%,入园率与上前两年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尚未入园的幼儿主要分布在偏远贫困、居住分散的农村中3岁至4岁左右的儿童。 (四)以永乐镇调查为例,辖区共有7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1所、民办园 2所、教学点4个,**年入园学生数1**人,其中3-5岁幼儿984人,占总数的**%。 **镇共有18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5所、民办园13所,2人以上规模的幼儿园4所。 中张镇无公办园、民办园4所、教学点4个,**年入园学生数**人,教师34人。 二、泾阳县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社会教育

三、社会 (一)目标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内容与要求 1.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 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 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 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 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 1.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 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小班幼儿的社会教育 当前,幼儿园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习惯、社会性等的发展。美国教育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活,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居住在

农村教育论文:农村教育之我见

农村教育论文:农村教育之我见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然而,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效果不佳的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家长熟悉到,只有好好学习,通过各种考试才能跻身城市人的行列。哪个学校升学率高,哪个学校就好;只要能使孩子考上大学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让孩子考上大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是他们评价学校、评价老师的唯-标准,也是他们对教育的唯一追求。因此,越是贫穷的地方,“应试教育”越严重,素质教育的推进越困难。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1.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 (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 2.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农村学校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三、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中小学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像泄了气一样,学习放松了。学校和老师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演化成了形式主义,放手发展学生但却不给予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成了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的“自由玩耍”的天地。 四、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学习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生活的适应力,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依然是

关于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doc

关于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 引言:我国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却少有人会关注农村幼儿的教育问题,以致农村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为了使农村儿童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必须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化幼儿教育的改革。 主体: 一、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设施缺乏 广大农村幼儿园的物质基础设施还不足不能有效地位农村幼儿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中国教育统计年鉴XXXX》数据显示:农村幼儿园生均活动室面积为0.94平方米,生均图书位2.053册,生均教学用录像带录音带0.22盒;城市则对应为2.54平方米、5.946册和0.88盒。少数贫困地区的幼儿园甚至缺少学习必备的桌椅,不得不由各家各户临时拼凑,这些桌椅长短、高低不一,不利于儿童学习和成长。 2.农村幼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在我国用于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中,仅有1.3%左右被用于学前教育,而这部分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经费短缺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在个别特困地区,由于工资报酬极低,本来就稀少的幼儿教育师资又流失去了待遇相对较好的乡镇幼儿园。同样由于经费不足,很多农村幼儿园往往不得不挂靠于经费相对富裕的小学,成了实际上的“小学学前班”或“小学预科班”,从而失去了幼儿教育所应具有的办学特色。 3.农村幼儿教育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 (1)观念落后,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2)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幼教经费严重短缺;(3)政策滞后,制度法规不健全;(4)政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5)教师的基本权益没有保障,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不高。 二、农村幼儿教育的出路 1.对策 (1)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2)在政府加大投入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以解决经费短缺问题;(3)调整相关政策,完善制度法规;(4)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管理;(5)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训。 三、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 1.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有很多班级间接或者变相使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教学内容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并布置家庭作业;有的幼儿园虽然使用了幼儿园用书,但并不注重以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还是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其中,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背诵、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

农村幼儿教育调研报告

农村幼儿教育调研报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近来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办发[]13号《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1月3日,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也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纵观当前幼儿教育现状,比较城乡幼儿教育的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形势严峻,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反差较大,显失教育公平。为了全面掌握镇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我镇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对镇幼儿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共有幼儿园3所,省优质园1所,市优质园2所。全镇幼儿教师共68人,其中公办教师12人,代聘教师56人。全镇入园幼儿总数为779人。物价局审批的各类幼儿园收费项目仅保育费一项,市优质园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月230元;省优质园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月299元。 二、取得成绩 (一)学校管理日趋优化 各园能结合本校实际,明确办园思想,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大力发扬“落实、求实、务实、显特色”的工作作风,发挥整体的协调作用,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工作方式,坚持校长例会和行政办公会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和交待会制度,“集众思、众参与”,学校每年定期召开教代会,征求教工代表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教代会的监督作用,保证决策的导向科学、正确、合理。管理工作迈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各园能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认真制定周活动计划,注重保教结合,坚持游戏为幼儿一日活动基本内容,注重在各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

幼儿教育理念之我见

2013年1月(总第335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1,2013 (Cumulatively,NO.335) [摘要]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农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则整个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儿童问题或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理念;社会公民 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犹如大厦之地基,大厦能否历经风雨而依然不倒,就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或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之现状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欧美的色彩并影响至今,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袭欧美,这些幼儿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对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训,但这个特点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要拥有智力之外,还要有很多非智力的东西(比如情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会出现人格的分裂或人的异化。这些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运行至今,已经逐渐显现出危机:(1)关于智慧和知识的关系处理。幼儿教育应包含知识和发展智慧两个方面,君子不器,这是孔子说的,所以,幼儿教育应主要侧重于智慧的养成而不应过早地涉及知识或素质的培养。但在各地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知识代替智力的现象,各类名目繁多的幼儿教育培训多如牛毛而我们的家长们也对此兴致极大,这个现状便是时下我国幼教的明证;(2)德育工作过于概念化和形式化。我国关于人才的定义是“又红又专”,而实践中,我们对品德教育的效果关心不够,以致不少幼儿缺乏做人的基本要素—— —爱心。同时,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是先从教育幼儿如何做人开始,而是授予一些空洞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概念,幼儿品德教育,无疑成了空中楼阁;(3)父母既过分宠爱又过多管制。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人在幼儿阶段必然有很多必过的坎坷和困难,一如唐僧西天取经必经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但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 顺,要什么给什么,其结果便可能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同时,有很多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甚至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其结果便可能是: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 二、幼儿教育误区之根源 造成幼儿教育如此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明白,社会生活正是因为个体的多元性而显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别是幼儿教育理念是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不是自然科学范畴,它必须包涵和丰富人的个性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人文科学范畴的幼儿教育理论,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与主体无关,主体也不是与客体分离,而且,往往正是主体对客体的参与才使得其对象能被认识,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论是国家、社会、或是个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问题是使人成材不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群的社会人。如果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使人成材,并且让这种思想成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话,那么在实践中会演变出这样一个事实: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而不管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其后果是,每个学生在教育体制中完成教育后,或许会拥有各种技能,但很难有健全的人格。 但问题是,包括很多教师在内的流行观念认为,名和利就代表着成功,所谓“成功人士”就是赚了钱,出了名的人,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学生的分数越高,老师就越认为他是好学生。这种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不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是追求学生成绩。 自从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以其精确性而风靡全球。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进路。但对幼儿教育理论带来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割裂。 三、幼儿教育观之重建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为本”并以此要求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以人的成长为教育价值取向,让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获得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以培养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让他幸福的生活着。不管教育有何种功用和贡献,有一个很世俗的事实是: 幼儿教育理念之我见 丁玲阳 (平原中心幼儿园,浙江丽水323000) 120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常德市桃源县青林乡中心幼儿园向若诗摘要:学前教育是学习的基础,是我们开始学习的起点,在我们健康成长中具有奠基性地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尝试从多方面浅析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下列问题: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低、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等现象。以后的发展趋势:学前教育公平的大趋势与局部两极分化并存、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融合进一步加强。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绪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1 世纪来临之际,要使得每个幼儿都获得良好早期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随着农村文化、经济的快速变革与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推进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农村幼儿教育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因素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很多民办幼儿园不规范,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人办园目的偏重于谋利,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着想的人为数不多。许多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差,用一些民房或陈旧的闲置房, 不具备应有的安全通道、采光、通风均很难保障幼儿学习的需要,而且设备简陋, 数量有限,向幼儿收取的费用都用于改善办园条件,所以收费标准每年都在提高,但幼儿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多大变化。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一人包班制,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班幼师、保育员的名额,导致一个教师要管带40—50名幼儿,为他们管理造成许多不安全隐患。 民办幼儿园大多是家庭式办园,为管理监督带来诸多不便。他们缺乏够的运动器械和图书、玩具;足够的活动空间,绿化面积达不到标准;缺乏饮水、消毒等基本保育生活设施,缺乏消防安全设施,给幼儿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当前的农村幼儿园说是为了方便家长,但也为了争夺生源,上下学基本上都用车辆接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原因众多,诸如政府部门缺乏政策保障和支持,师资队伍专业素养较低、身份地位较低、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模式严重倾向小学化等。这些问题也日益得到社会普遍关注,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快速良好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和整合,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家庭协助幼儿园、了解尊重幼儿园等,多方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前教育幼儿园教师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99-02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部分,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教育水平的起点和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步向前发展。但作为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大国,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河南周口某乡镇为研究区域,经过走访和深入幼儿园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学

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层面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人财物投入,但具体到农村相对贫困落后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依然堪忧。常表现为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不断出现。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主要原因:一是立法相对空缺。目前我国尚未形成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全国性法律条文。[1]法律意识薄弱的农村,使农村学前教育处在隐患之中。二是管理体制有漏洞。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乡镇级别高质量中心幼儿园缺乏,起不到对周边村落的辐射作用。近年来支持民办幼儿园创办的政策放宽,部分幼儿园缺乏合理规范的考评制度和整顿力度,影响农村幼儿园健康发展。三是财政投入不足。部分贫困乡镇大部分教育经费投入到中小学合并与重建上,忽视了学前教育发展进程。四是相关责任人责任意识淡薄。县乡两级政府及行政村的相关负责人对学前教育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现推诿扯皮、责任分散等问题。 二、农村学前教育系统内部存在隐忧 1.师资队伍问题 农村幼教人员流动性大,优秀教师流失大。幼儿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经验缺乏的教师占比大,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无职称教师占比高。教职人员的聘用制度不规范,幼儿园所属者亲属临时顶岗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把部分素质

如何加强农村幼儿教育

如何加强农村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头戏,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农村幼儿教育,不断探索农村幼儿教育的改革新路,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紧迫性。本文结合我乡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试就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谈谈个人看法。发展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需求,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还存在主管部门对于农村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不够细化;幼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教发展规律;农村幼儿园教学、生活和游乐设施陈旧,与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甚至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农村的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等问题。因此,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要实现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目标,上级应逐步规范严格农村幼儿园的创办;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快捷有效的师资培训,培训一支土生土长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家长教育形式,构建家庭和幼儿园联手发展幼儿教育的良好局面。 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一幼师的素质普遍不高 从整体上看,农村幼师素质普遍不高。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的比重不大,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特别是幼师教育培训的老师人数不多,有相当一部分是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了教师队伍,有的教师甚至只有初中学历。这些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与能力也相对不足,不会组织幼儿开展“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不会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不能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经常使用“惩罚”、“批评”等否定方式来对待幼儿,忽视正面教育。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教师的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导致幼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农村教师连民办教师都不是,他们没有名分,在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教师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另一方面,农村幼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导致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为了生活还要兼任第二职业,分散了精力,影响了情绪。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教发展规律 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更多的幼儿园走向市场,面对严峻的生存挑战,一方面激发了幼教工作者的斗志,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改进管理与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为争取生源不得不满足家长与社会其他方面的要求而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走进幼儿教育的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就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是表面上简单的将小学课程下移,更不是单纯模仿小学班级的教学形式问题,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其它方面的教育如能力培养、个性养成、兴趣激发、品德陶冶等。(2)教学方法为“传授型”,重视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指向明确,那就是孩子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至于幼儿是“痛苦地学”还是“愉快地学”?是“期待着学习过程的发生”还是“讨厌学习”?老师并不是很关心,孩子们失去了创造的机会与学习的热情,变得有些麻木,有点机械。(3)采用横向比较方式,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的发展,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发展。(4)在集体生活中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之我见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8-04-09T10:04:24.43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作者:陈乙铭 [导读]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我们要完善学校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陈乙铭(广西苍梧县狮寨镇中心校广西苍梧 543100) 摘要: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我们要完善学校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更新家教观念,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20-01 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城市中的现代工业与农村中的传统产业在效率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劳动力收益差距吸引农业中的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这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配置的规律。但留守儿童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我们工作在一线的农村教师压力倍增。如何搞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留守儿童监护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之后,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这样一来,这些孩子就形成了以下三种被监护的方式。一是隔代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向其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监护,这就是一种隔代监护。二是委托监护。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向亲戚或朋友转移时,就形成了委托监护。三是无人监护。无论是哪一种受监护的方式,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 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二是冷漠乏信。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根据笔者的调查,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 三、关于提高农村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1)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实践中,坚持“学”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2)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并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档案。对留守儿童的情况实施动态管理,掌握留守儿童家长姓名、外出务工地点、联系方式、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经常与外出务工者协商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鼓励让留守儿童每月至少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或网上聊天,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定期给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学习情况,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家长把务工情况告诉孩子,使其安心学习;利用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与留守学生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从整体上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以便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3)对留守儿童进行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不少农村学校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学生遇到心理问题,通常由班主任、教师依赖日常经验加以解决,缺少专业化的心理救助,因而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一时无法配备,也应组织附近学校的心理教师或卫生系统心理咨询师进行走动心理辅导或电话(互联网)心理辅导。同时,对班主任进行必要的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疏导常识的培训十分必要,以便能够很好地配合心理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4)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学校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自强班”、“留守儿童家庭服务站”、“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托管亲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动员和组织学校教师、妇联、“五老”志愿者等担任“代理家长”、校外辅导员,建立健全老教师校外辅导网络,定期与学校、家长沟通联系。广泛开展“手拉手”、“幸福快车”等关爱帮扶活动,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通过少先队“手拉手”行动和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服务留守儿童。借助新闻媒体,积极地宣传各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营造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而且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并不断壮大。思想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德育应从小抓起,从家庭、学校、社会开始,使他们的道德观念初步成型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形成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就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从而更自觉、更稳定、更持久。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使留守儿童成为学生学习队伍中的榜样。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的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的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虽然幼儿教育问题得到改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颇多。农村学前教育成绩和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于教学内容方面:一是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学习的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镇幼儿园,大多内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课程资源,而农村孩子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丰富的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教师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儿被动学习的状况难以改变。课程安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学习,而像绘画、唱歌、进行小制作等很少,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某些学校迎合家长的要求,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接受比较困难,影响学习兴趣。60%的家长认为“学好课本知识,

考试得高分”尤为重要,26%的家长觉得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也很重要。二是村里一些幼儿园的课间较为单调,很少有幼师组织孩子做游戏,孩子门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学校若是有滑梯、秋千等设施还好,但是农村学校的条件都比较差,不具备这些设施,幼儿们的课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丰富多彩。三是调查发现幼儿的作业负担较轻,66%的家长认为作业适中、负担一般,27%的家长认为作业太少,7%认为孩子作业多、负担重。 关于幼儿园收费问题,大约有65%的家长表示能接受,6%认为不能接受,29%说无所谓交多少,家里就一孩子。“你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大部分家长并不明确知道是否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当问及“假如存在乱收费,您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100%都选择忍气吞声,“他们乱收费没,我们也不清楚,就算乱收费了,我们也没办法,别人交,我们就交,为了孩子嘛!” 最后是幼儿的入园率不能达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岁的小孩仍在家里玩耍。对于有校车接送的孩子基本都去上学了,但是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幼儿园较远接送不方便又无校车接送,就让孩子在家多呆些时间。 二、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 从幼儿园方面: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入园难”的问题在偏远农村尤为突出。调查发现,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