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俗学作业

民俗学作业

民俗学作业
民俗学作业

山西阳高的丧葬习俗

——以王官屯小安滩村镇为例 08177025 安治

一,摘要:在丧葬习俗上,阳高县各乡镇都很相近,几乎全部是土葬制,虽然各个乡镇的语言和生活略有不同,但在葬礼的程序上是一致的,即头七、宴请宾客、请鼓匠唱戏、发引四个主要环节。

二,关键字:头七宴请宾客鼓匠发引

三,正文:阳高县位于大同的东北部,与内蒙古相邻。阳高现辖八镇、五乡,王官屯镇是其中的一个镇,小安滩村是王官屯镇的一个村。在农村里,死人是一件很大的事,不管是老死、病死还是意外死都会成为村里的特大新闻。一旦人死之后,家属就会着手准备死者的葬礼,以下皆以老死为例。

第一道程序: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在人死后的这七天中,死者的家属要做很多的事来准备死者的葬礼。

第一步是给死者缝制装老衣服即寿衣,这是死者的女儿应该做的事情。至于为什么要缝制装老衣服,原因无从考究,只是从上辈传下来的习惯。这里没有给死者擦拭身体的习俗,只是由女儿给死者缝制装老衣服。

第二步就是把棺材摆放在家中来供奉。(在王官屯镇,居民住房一般为三间相连的平房,两端的两间用于居住,中间的一间当过道用,棺材就摆放在中间的那一间)棺材不能摆放在地上,要用桌子或者是木架架起来。此时的棺材盖是活的,没有被钉死。在棺材前弄一个平台,上边放置香炉和各种贡品。在棺材前边的地上还要放一个火盆用来烧纸。

在死者死后的头七天里,死者的儿女就要住在停放棺材的这三间平房中的另外两间,每天都要为死者上香、烧纸、做贡菜(贡菜和过年接神时的贡菜是一样的)。

第三步就是挖坟。死者的儿子在死者死后就要开始挖掘坟地。他们要请“阴阳”也就是风水先生来确定坟墓的位置,然后到风水先生所指的方向去挖坟。一般坟地会建在自家的耕地中,因此许多耕地中出现了坟墓群,这也就是主坟的所在地。如果风水先生所指方向没有自家的耕地,那死者就要葬在空地上,而不能葬在别人的耕地中。

第四步则是邀请亲属来哀悼并在自家大门口张贴告示,说明死者的生平。亲属会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来确定到来哀悼的时间。如果关系很近,亲属会早一些来悼念死者并帮助死者家属进行葬礼;如果关系较远,亲属则会晚到,有的甚至只在发引的前一天到。

在死者逝去的头七天里,死者的家属要为死者做好送葬的所有准备,接下来就是为宴请宾客。宴请宾客会持续好几天的时间,从头七结束一直到发引当天。最丰盛的宴席是在死者发引的前一天举行,其它时间则是较小的宴席。

在阳高县,送葬可不单是埋葬死者的过程,还包括为死者做法式、请鼓匠和送葬三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大致会有三天的时间。

首先,就是请鼓匠来为死者演奏哀乐,而这也就算是头七的结束,进入了“闹葬”阶段。闹葬主要是死者是寿终正寝才可以举行的,如果是非正常原因死亡,就不存在闹葬了。鼓匠会在头七结束之后来到死者家中,开始为期三天的闹葬。

然后是做法式:在头七的时候,死者的儿女就会把附近的“阴阳”(阴阳类似于道士,有两种:一种是演奏乐器的,一种是风水先生。)请来为死者奏乐以超度亡灵。死者家属会在平房的正门口也就是棺材的正前方搭一个棚子,棚子中间放一个大大的桌子,桌子上会摆上各种各样的祭品,阴阳就坐在桌子的两旁为死者奏乐以超度亡灵。阴阳使用的乐器主要是竽、笙、锣、和旧式的鼓。超度亡灵会维持两天的时间,每天的傍晚进行一个小时的演奏。

在做完法式之后,阴阳还会在发引的前一天,跟着死者的外甥送亡魂。死者的外甥会端着死者的牌位从停放死者的家中一直走到坟墓旁,阴阳在死者外甥后边演奏乐曲以为死者引路。

在发引的前一天或者是两天,是闹葬最红火的的时间。在发引前一天的上午,是隆重的磕头仪式。在吃过早饭后,死者的家属及亲戚就会在聚集在搭建的棚子前边等待进行磕头仪式。磕头仪式是在风水阴阳的主持下进行的。仪式开始后,死者家属会跪在棚子前边,分为两列,死者的长子跪在门口,跪着向死者进献祭品,风水阴阳就说:小子皆跪(用梵文说)。然后众人磕头,长子手举祭品磕头,然后风水阴阳把祭品放在棺材前,并说:小子皆起。众人抬头。长子则换另一种祭品抬头,就这样反复五六回。在死者的子孙少的情况下,会采取分两列磕头的方式,在子孙较多的情况下则会采取众多子孙分成好几行的方式来进行叩头仪式。

在这一天或是两天的中午,死者的家属会宴请所来的亲朋好友,其壮观场面和婚礼有很多的相似,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吃的食物的种类和婚礼的还是有很所的区别的,没有一些非常喜气的食物。

在中午吃过饭后,就开始了最热闹的唱戏,这是鼓匠的职业,这里的鼓匠包括两种人,一种是吹奏乐器的,一种是在台上唱的。有钱的人家,往往请鼓匠唱两天,一般的人家只会唱一天。在唱戏之前,死者家属会宴请鼓匠中唱戏的那一部分人,吹奏的那一部分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在中午宴请结束之后,吹奏的鼓匠在吃晚饭后就开始了戏台的布置工作,戏台一般是搭建在戏班的小卡车之上,主要的道具包括了吹奏鼓匠用的唢呐以及现代摇滚乐队的架子鼓、电子琴、小号、音响,有时还有萨克斯等。从鼓匠们所用的乐器可以看出现在的戏班已经不同于先前的那种旧式的戏班,先前的戏班主要是以唱戏为主,而现在的戏班则主要以唱流行歌曲为主。唱戏的鼓匠在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开始演唱,演唱时间一般为三个小时左右,演唱的鼓匠(称为歌手或是艺人)通常情况下会是一男一女,演唱的内容主要包括流行歌曲和二人台,流行歌曲主要是一些情歌之类的,而且一般是男女的对唱的那种;当然,两个人也有交替演唱的时候,但就算是单个人的演唱,也是情歌等流行的歌曲。流行歌曲主要是给年轻人唱的,在唱完两个小时的流行歌曲后,就开始了中老年人喜欢的二人台了。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俗称“双玩意儿”,又称“二人班”。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他们所唱的二人台有很多是关于一些男情女爱的故事,其中很多都带有一些骂人的粗口,但是那些艺人却很会把握,恰到好

处,没有将粗口直接说出,而是戛然而止。当然也有一些是关于父母儿女之间的亲情之类的段子。

终于到了葬礼的最后一个阶段:发引。发引也就是我们说的送葬。发引当天早晨,死者家属都起的很早,亲戚们也一大早就感到了停放棺材的家里。在王官屯镇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棺材在太阳出来之前就要被抬上轿子。在棺材被抬出去之前,要最后一次打开棺材,长子要给死去的父亲敬酒(母亲就不用了),打开棺材,长子端着盛满酒的杯子,自己先饮下一口,然后将剩下的酒倒进父亲的口中,当时死者已经不能喝酒,长子就要将酒抹在父亲的嘴唇上,以表示酒已喝下。由于死者已经死去数日,打开棺材后,一股浓烈的尸臭味就会溢出,其情形可想而知,长子所要感受到的尸臭味更是无与伦比,以此来鉴别长子的孝顺程度。然后棺材再次被盖上,而且使用钉子死死的钉住。

棺材被封死后,雇来的抬杠的就会把棺材抬进轿子里,装棺材的轿子和古时结婚时的花轿外形有些相似,但是里边却又很大的不同。因为花轿里面有底,可以供一个人坐,而放棺材的轿子是没有底的,只是用直径约十厘米、长度约四米的八根木头的木头支撑,八根木头围成一个双层长方形,刚好架起棺材。抬杠的被我们成为“杠头”,一般有二十多人组成。而这二十多人全部是某个村子里的光棍。他们的地比较少,为了挣更多的钱养活,就做起了杠头。他们的年龄从六十到二十不等。

棺材被抬上轿子,就开始了真正的发引。二十多个杠头将棺材抬起,位于中间的位置,打头的是死者的长孙,长孙扛着一支繁密的树枝,习惯上称之为“打幡”,再往后是演奏的古匠和演奏的阴阳,再往后就是死者的子女以及晚辈亲戚,孙子辈的在前,手中拿着各种纸扎,包括金山银山、童男童女等,很少有花圈,花圈只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的。再往后是儿女,他们拉着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系着棺材,棺材位于中间靠后,再往后就是死者的亲婊妹妹们,她们在后边只是边走边哭,再往后就是外甥,他们负责放炮仗和扬纸钱,一路走,一路放,一路扬。总之,死者的家属及亲属各有各的分工。

再说死者亲属们的穿着。现在的穿着以不同于以前的那样。以前的穿着分为“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现在的五服只是说没出五服的亲戚都要来参加葬礼,而并没有规定他们的服饰。现在的丧服儿子女儿使用较细的麻布制成,做工比较粗糙,腰上系着麻丝做的绳子;孙子辈的是白色衣服即可,只是身上要披红色的缎子,腰上也系着麻丝做的绳子;侄子只要穿白色上衣即可,腰上也要系麻绳,至于再远一些的亲戚有的只戴孝冒,有的只在胳膊上系白绳等。

然后就是起轿,把棺材轿从院门抬到坟墓过程。长孙在前边引路,后边是阴阳和鼓匠吹奏,后边是其他孙子辈的拿着纸扎,再往后就是死者子女拉着棺材,杠头在中间抬棺材,后边是死者的妹妹们哭着,再往后就是放炮仗,扬纸钱,一大队人浩浩荡荡在村子里走着,后边跟着很多看热闹的乡亲。

在抬棺材游街的过程中,凡是棺材经过的道路,路旁的人家都会在大门前点上一个火堆,这样,死者的亡魂就不不敢到这些人家闹腾了,在村子里,人们都相信鬼是怕火的,所以就会在棺材经过时点上一堆火来吓鬼。

把死者从家中抬到坟墓有两次落轿的过程。第一次就是在村子中央停轿,这次停轿要完成几个仪式:首先,死者的女儿要在轿子前哭丧,对死去的父亲或母亲表示沉痛的思念和悲伤,感激父母多年来的养育之恩;然后是烧纸扎,把童男童女和金山银山烧掉,就当是给死者送去了的钱财和孩子,让死者在阴

间老有所养;最后,就是死者家属向围观的乡亲抛撒糖果和香烟,很多的乡亲就会弯下腰去捡地上的东西,这样就算是全村的乡亲给死者叩头,送死这离去。

第二次落轿是在村口,这一次主要的只有一个程序,就是打瓦盆。走到村口,就是死者家属送葬的最后一站地,这时,在村口路中间会放置一个枕头、瓦盆和一块较大的石头,棺材就要从枕头和瓦盆上边过去,然后落轿。死者的长子在枕头前边跪下,其他儿女和孙子孙女跪在两侧。然后长子双手拿起瓦盆,在磕头的时候把瓦盆砸在石头上,众人跟着磕头。最后在将枕头划破,这个过程就算是结束了。

死者的长子在打过瓦盆之后就不能再往前走了,送葬的队伍中,除了死者的其他儿女和打幡的孙子,所有的亲戚也都要打道回府。打幡的孙子是领路的,其他儿女要跟着棺材并将棺材下葬掩埋。阳高县的习俗中,死人下葬一定是要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否则是不吉利的。因此,死者的其他儿子就要在中午之前将死者掩埋。

这就是阳高县主要丧葬习俗,在这些丧葬习俗中,还有许多的细枝末节,由于我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不能够一一叙述出来,只能究其大概,还须继续观察。

四,参考文献:

1,《丧俗》万建中

2,《丧葬史》陈华文

3,《婚丧嫁娶》左玉河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准备工作 ?1、案头准备 ?2、选点 ?3、物质准备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2)田野作业选题 ?(3)形成假设 ?(4)撰写论证计划 ?(5)编制日程表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民族志档案资料 ?历代民族志、民俗志,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等 –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志、历代笔记等 ?《新疆图志》 –考虑调查方向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97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的编纂工作。 ?首批启动的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 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300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450 册,约5亿字。 1、案头准备 ?(2)田野作业选题 –尽可能完整地对他者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集中注意力,对他者文化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探讨 –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案头准备 ?(3)形成假设 –可进一步更改 1、案头准备 ?(4)撰写论证计划 –选题题目

–内容 –价值 –研究基础 1、案头准备 ?(5)编制日程表 –出发时间、集结地点、旅行方式、进入方式 –食宿安排 –调查分工 –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2、选点 ?在原调查地开辟新点 ?回访选点 ?通过阅读文献选点 ?通过实地考察选点 ?根据对象要求选点 ?根据课题随意选点 3、物质准备 ?经费、票证、 ?资料(地图、计划、日程表、相关文献资料等)?书写工具(红蓝笔等) ?技术设备(拍摄、录音、录像) ?食宿用品 ?礼品 ?通讯设备 ?办公设备 3、物质准备 ?红头文件 ?盖章介绍信 ?联系人 ?见面礼 ?办一件对方认为重要的事 ?跟领导打招呼 ?秘密认同 ?恢复旧关系 ?勿犯旧错误 二、调查方法 ?1、与地方信息提供者合作 ?2、参与观察 ?3、现场访谈 ?4、绘图与照相 ?5、转写技术(括号) ?6、答谢原则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 洗三 B. 满月 C. 周岁 D. 抓周 正确答案: 2. ()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A. 秦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 3. 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 A. 祀蚕神 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 C. 祭祀紫姑神 D. 汉武帝祀太乙神 正确答案: 4. 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情歌 B. 时政歌 C. 仪礼歌 D. 生活歌 正确答案: 5. 影响最大的民间宗教秘密组织是()。 A. 天师道 B. 太平道 C. 白莲教 D. 十姊妹 正确答案: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从组织行为来看,社会组织民俗可以分为()。 A. 组织的角色民俗 B. 组织的观念民俗 C. 接纳组织成员的民俗 D. 组织的活动民俗 正确答案: 2.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 类型性 B. 地域性 C. 季节性 D. 功能性 E. 科学性 正确答案: 3. 属于中国古代居民住房风格的是()。 A. 半穴居 B. 井干式 C. 石室 D. 干栏式 E. 竹木结构的草房 正确答案: 4. 下列属于宗教组织结构民俗的是()。 A. 分家 B. 立族 C. 入族 D. 合谱 正确答案: 5. 术士主要包括()。 A. 山 B. 医 C. 命 D. 卜 正确答案: 6. 民间服饰主要包括()。 A. 衣着 B. 各种附加的装饰物 C. 对人体自身的装饰

中外民俗学作业

中 外 民 俗 学 作 业 任课老师:李长林 电子信息学院 电气105班 201000474519 许建强

●.家乡(县域)风俗的主要内容 ●家乡风俗与外地风俗的区别 ●家乡风俗的陋习 ●家乡风俗的评价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的一个农村,汤阴因位于汤河之南而得名,不仅是周文王被拘处所——羑里城的所在地,也是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乡。历史文化氛围浓厚,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民俗,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们县城的一些民俗民风。 先说一下节日民俗,汤阴帏子舞是活跃在豫北区域的一种古老舞蹈表演,俗称跑帷子。跑帷子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由古代战争衍生出的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大型民间舞蹈活动,起源于春秋,成形于秦汉,盛于宋、元、明、清各代和民国初年并延续至今,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军事价值、艺术价值和民俗价值。目前,跑帷子仅存于河南省汤阴县古贤、白营两个乡。当地群众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以及农闲时期,都要自制帏子表演帏子舞。 据传跑帷子是春秋战国时代将士为纪念齐桓公的爱妃长卫女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这一王室祭祀活动继而演变为模仿行兵布阵的娱乐活动,后发展为宽泛的乡民求神拜庙、欢庆节日的娱乐性活动。 帏子舞具有古代战争和民间祭祀活动的双重特点,帏子舞从古代战争中演变而来,与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阵式、道具、配乐等都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帏子舞是一种独特的

团体型、广场型的民间传统舞蹈,近 200 名舞者按照《易经》中的八卦阵法不断变换出 100 多种阵势,气势磅礴。 跑帷子规模宏大,场景壮观,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在民间舞蹈中实属罕见。演出伊始,在一阵震耳欲聋的土炮声中,两名衙皂打扮的开道者手提大筛锣鸣锣开道,伴着洪亮而浑厚的锣声,跑帷子活动便拉开了序幕。此后,两名身跨骏马手挥令旗的“报马”往来奔驰,开拓场地。接着,乐声四起,锣鼓笙笛合奏出节律铿锵的民间乐曲,或高亢激昂,或悠扬婉转。那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乐曲烘托出了跑帷子特定的艺术氛围,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这时,两名手持龙头的帷子头带领由彩旗手和鼓手组成的乐队,在低沉、浑厚的打击乐中依次进场,分列两旁,伴随着乐曲节奏的变换,鼓手们跳起了粗犷欢快、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构成了一幅幅淳朴又美丽的民族风俗画。鼓乐队舞蹈结束后,分列两旁,继续击奏欢快奋进的乐曲。伴着锣鼓铿锵的节奏,一支由 72 名身披各色彩缎、手擎五彩缤纷的帷子的青年组成的庞大舞队在帷子头的带领下分两队如二龙 出水般奔腾着进入场地,然后,分三组轮番舞蹈,依照阵图排列成各种阵势和图案。每次舞蹈时,帷子手们踏着鼓点屈膝、微蹲作小步跑,富有节奏感地来回奔跑,每跑一步,帷子上的彩带铜铃就颤动一下,发出哗哗的响声。阳光之下,银光闪烁,彩带翻飞,舞影婆娑,其景象之美丽、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阵图跑成之后,帷子手们迅速按原线路收起排成原队形,准备再次组成新的阵势。伴随着帷子队伍进入场地的还有充满着皇家威严气势的全副銮驾以及衙皂簇拥下

《民俗学》考试提纲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时空以外的时空指的是一般事情相反的事情。 在民俗学里时空指的是人们日常的正常生活,例如说从早上到晚上的一天工作,休息,饮食等等。那么时空以外的时空,跟正常民间生活不一样,人们可以丢掉一切紧张的工作进行的玩耍,但也有跟正常生活不一样有很多禁止做的事,有各种仪式。例如,做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和仪式。 传统节日,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里所谓的“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 传统节日又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往往有悖于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律。例如,节日期间的人们可以暂时远离劳作之苦而专心于享乐、游戏、探亲和访友,孩子们也不必担心玩儿的太疯而招致长辈的责骂、身份的差异,如尊卑贵贱也会因为节日的缘故而淡化。总之,传统节日是人们给自己紧张生活的一个“假期”和“加油站”,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机会来享受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而创造出来的生活,进行各种仪式,所以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2.史诗歌手是怎样“记住”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的? 史诗就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长篇“复合”故事歌。史诗具有传统性、保守性、互动性、程式化倾向、音乐性、神圣性、延续性等特点。 依据美国的米尔曼·帕里和艾尔伯特·洛德创造的口头程式理论,史诗的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以及故事模式或故事类型。根据这几个概念和相关的分析模型,口头程式理论基本上解释了许多伟大的史诗歌手为什么能够记忆长达几万甚至几十万行的史诗。 史诗歌手们并不是将史诗“背”下来的。史诗歌手之所以能够记忆、创编、演唱鸿篇巨制的史诗,并非由于他们惊人的记忆力,而在于他们对程式、主题以及故事模式的熟练拿捏。史诗歌手们在演唱过程中,遵循着一种创作模式和规律,其中包括一些固定的常规语句和典型场景,被称为“口头程式理论”。歌手在表演一部史诗之前,首先会考虑它属于哪种类型的史诗,以此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故事模式;接着,他会将整个故事划分为一系列的主题或场景,并且对应该如何叙述每个主题、描绘每个场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继而歌手会从自己的程式库中调取相应的程式,将大量的程式排列组合起来,完成对主体的叙述和场景的描绘。最后,当一个个被城市武装起来的主题、场景有序的排列起来之时,一部鸿篇巨制的史诗就完成了。在演唱过程中,歌手并不需要刻意的去记忆整部史诗,他需要做的仅仅是运用程式以及程式化的主体和故事模式而已,他们完全能够满足歌手的需要。 总之,史诗的演唱是高度程式化的。掌握了史诗的不同层次上的模式和技巧,有助于歌手在演唱过程中顺利而不间断,“记住”了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 3. 如何理解当代“鬼搭车”传说的传统性。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传说属于散文叙体,像神话一样,无论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就以当代鬼搭车为例。 在很多地方我们收集到了汽车司机夜间开车遇到鬼搭车的传说。一般都是在深夜,司机(多数为出租汽车司机)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请求搭车。在把姑娘送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学作业一 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饮食 2、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 )、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潮州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 ) 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 )的一种表现。动物崇祀 5、Folklore为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由民俗学开创者()率先提出,它本是Folk与lore合成的。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的乡下民众。汤姆斯(Thomas 6、《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本尼迪克特 7、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 )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金枝》 8、有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游 9、我国早期婚俗中,()普遍实行族外婚姻。黄帝时代 10、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邬丙安 12、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的载体历史典籍 13、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崇拜14、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传播。多种载体结合 15、(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民风民俗是贴身的“老棉袄”,外国人来中国最喜欢搜罗那些民风民俗的残迹和余物,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久远的民族个性。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逐渐减少了。但是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它们会大规模卷土重来,这些日子主要是指传统的节日,尤以春节最为重要。如今民风民俗仍在,但也许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它在于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证明,重新体验一种“回老家”的感觉,或者在这个年关的时候怀念那些已经过完了的岁岁年年。 在许多地方,比如在浙江青田,进矿挖煤,不可说“洞”字,而老鼠却成了矿工们的吉祥物。他们认为“老鼠”代表着安全。而民间向来有老鼠娶亲的吉祥画。这里面也许有科学依据,因为在矿井下,如果有很多老鼠,也许能证明这里有通向外面的孔穴,因此有利于安全。 由此看来,许多民俗其实具有着某种科学的成分,但是这种科学的成分是以非科学的包装而出现的,因此它就远离了科学的本性了。而有些民族禁忌,则有着某种心理学的解释。有些禁忌是古老的信仰,人们信仰万物有灵论。人们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有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动植物,就是茶杯、茶壶等也有自己的生命,所以它们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好多人制造了一些禁忌,比如茶壶的嘴不能对着自己的客人,因为茶壶的谐音是“茶虎”,如果对着客人自然就是冒犯他了。再如客人第一次来你家,你可不能让他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滚烫的滑溜的,吃饺子难道是让客人快点滚不成?今天看来,这些鸡零狗碎的细节,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比如一个拙于言语的人不能向自己的客人用话语表示亲近和好感,他就可以利用这些小细节来让客人体会到主人对他的尊重。这不也给平凡的生活添加了很多神秘的乐趣吗? 为什么说民俗不仅仅是“文化遗留物”? 它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当地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当地文明的一部分。 托姆斯(Thoms)在他的民俗概念和民俗研究中吸收了海德?D格林(Herder-Grimm)的把民俗定义为民族遗留物的观点,但它也受到了“泰勒的科学”的进化观的影响。1871年爱德华?莫莱特?泰勒(Edward Murnett Tylor)在他的作品《原始文化》中声称文化是泛人类野蛮过去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可以由一些“遗留物”?D?D风俗和思想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 1.一般了解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科学的专有名词首先出现于(英国),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于1846年用萨克逊语的两个词合成的。原来这个名词的含义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掌握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 3.了解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①经济的民俗:它是以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 ②社会的民俗:它是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的; ③信仰的民俗:它是以传统的迷信与俗信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的; ④游艺的民俗:它是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第二章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 1.了解民俗学的性质。 ①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②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 2.掌握民俗学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第三章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1.一般了解民俗学的方法。 ㈠调查方法㈡研究方法 2.重点掌握民俗学的作用。※ ⑴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可以丰富世界人文科学宝库,积极推进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 ⑵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振兴中华的勇气和自觉性。 ⑶民俗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自觉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工作,发挥它应有的改造社会的作用。 ⑷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落实党与国家的政策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⑸民俗学的研究,在国际间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各国人民的相互团结。 第四章民俗的主要特征 1.掌握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特征有三,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⑴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 ⑵阶级、阶层的差异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作业二 1.阐述中西饮食习俗观念的差异。 答:中国人的饮食习俗: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西式餐饮:法国,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法国名厨辈出,烹怔菱也很我,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却趋于保守,发展较为缓慢。 意大利,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 美国,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得当地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 俄罗斯,俄式菜受法式菜影响较大,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菜式的一些特点,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逐渐形成顾具特色的俄式菜。 德国,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从而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可对这些新鲜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饮食的确值得一尝,绝对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2.民俗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从根本上说,民俗文化的传播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纵向的传播,即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或人类生活的改善规律依序地由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到现代社会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进行传播。民俗文化的纵向传播仅仅是一种传播的形式,在纵向传播的形式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叫做模式。根据传播方式和介体的不同,把它分为链式传播模式、相互传播模式、根式传播模式三种模式。 另一种是横向传播,即由一个族群向另一个族群,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向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由近向远(或有时也存在跳跃式)的传播。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是民俗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表达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民俗文化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不同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的相互碰撞和交往以及吸收和保存。 3.为什么在流传过程中,民俗分向本土偏移? 答:当两种文化相遇的时候,相撞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文化,或者说一种比较强的文化,向他自己靠拢。碰撞的时候不是偏向他往往就是偏向他。很少有一种平等的,大家平起平手,这种叫做文化的偏移。文化的偏移就是向外偏移或者向内偏移。站着本土立场上,我们所指的本们偏移其他的一种文化,比如说外国的文化,江苏的文化到上海来了。比如说外地人来到上海,当他溶入了上海这个文化圈以后,形成了和当地文化的一种偏移。我们本为天性的,光说是没用的,还要看实际中的―――。在上海本位偏移的事情很多。上海你什么菜肴都可以吃到,但是你要吃某一个地方的正宗菜肴,或者说这种菜肴在上海真的要生根,要落脚,要有生意,它不得不发生本们偏移,这是最典型的事情。有

民俗学在线作业三

论述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字数要求1000-3000字之间。 1.考察当地某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事象。方式:对当地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了解这一民俗事象形成的原因;关注当地人对这一民俗事象的各种解释。观察当地人是如何完成这一民俗事象的。 2.讲述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侧重讲述过程和文化内涵)分值:100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自古以来,无论是公祭人文初祖,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宗法文明传承史的国家。古人认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准备工作 ?1、案头准备 ?2、选点 ?3、物质准备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2)田野作业选题 ?(3)形成假设 ?(4)撰写论证计划 ?(5)编制日程表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民族志档案资料 ?历代民族志、民俗志,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等 –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志、历代笔记等 ?《新疆图志》 –考虑调查方向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97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 ?首批启动的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300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450册,约5亿字。 1、案头准备 ?(2)田野作业选题 –尽可能完整地对他者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集中注意力,对他者文化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探讨 –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案头准备 ?(3)形成假设 –可进一步更改 1、案头准备 ?(4)撰写论证计划 –选题题目 –内容 –价值

–研究基础 1、案头准备 ?(5)编制日程表 –出发时间、集结地点、旅行方式、进入方式 –食宿安排 –调查分工 –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2、选点 ?在原调查地开辟新点 ?回访选点 ?通过阅读文献选点 ?通过实地考察选点 ?根据对象要求选点 ?根据课题随意选点 3、物质准备 ?经费、票证、 ?资料(地图、计划、日程表、相关文献资料等) ?书写工具(红蓝笔等) ?技术设备(拍摄、录音、录像) ?食宿用品 ?礼品 ?通讯设备 ?办公设备 3、物质准备 ?红头文件 ?盖章介绍信 ?联系人 ?见面礼 ?办一件对方认为重要的事 ?跟领导打招呼 ?秘密认同 ?恢复旧关系 ?勿犯旧错误 二、调查方法 ?1、与地方信息提供者合作 ?2、参与观察 ?3、现场访谈 ?4、绘图与照相 ?5、转写技术(括号) ?6、答谢原则 –不当审讯者、支配者、监视者和旁观者三、整理资料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2010-07-20 1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A )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 C )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 B )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 A )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 A ) A.聚族而居 B.设有堂屋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 A ) A.满月 B.洗三 C.抓周 D.百碎 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 C )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 D )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剧 C.民间歌谣 D.民间文学 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 A ) A.占验习俗 B.岁时习俗 C.生产时序 D.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BC )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BCDE ) A.类型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功能性 E.科学性 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 CE )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民俗学在线作业三

论述 1.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字数要求1000-3000字之间。1.考察当地某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事象。方式:对当地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了解这一民俗事象形成的原因;关注当地人对这一民俗事象的各种解释。观察当地人是如何完成这一民俗事象的。2.讲述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侧重讲述过程和文化内涵)分值:100 剪纸艺术被喻为“母亲的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异之花,成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在湖南西部云贵高原东部末端的武陵山区,湘西苗族妇女用心灵和锉刀创造出具有湘西特色的剪纸品种,锉花艺术,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剪纸艺术,但是它和一般的汉族剪纸有着很大的区别。苗族锉花以独特的制作工艺,锉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纹样,传承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一、湘西苗族锉花的功能分类 苗语称剪纸花样为“本”,剪纸称为“锉本”。分别用作衣裤花边、围裙、鞋花、帽花、帐檐花、枕头花等处的刺绣底样。湘西苗族剪纸按其实用性可分为服饰类纹样和日常物品类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站纹样两大类。 二、湘西苗族锉花的主要纹样 湘西苗族锉花纹样概括起来有六种代表类型。 1.龙凤纹样 2.狮子纹样 3.蝴蝶纹样 4.花鸟组合纹样 5.动植物组合纹样 6.其它纹样 三、湘西苗族锉花的艺术风格 作为锉花艺术,苗族与汉族存在着较大的风格差异。一是工具及制作方式不同,汉族剪纸用剪刀“绞花”,“绞花”是拿在手上剪成的,作品一次只加工一张或三五张。苗族锉花是用特制的刻刀“锉”成的,“锉”花是在特制的蜡板上刻锉而成的,一般刻锉10层,最多可刻锉20层,所以生产是批量的。二是用途不同,汉族剪纸用于窗花和喜庆等装饰,以世俗生活为主体营造热闹气氛,必须用红纸或彩色纸。苗族锉花只用作刺绣底稿,只用白纸并且有刺绣针法提示。三是图案主要构成元素不同,汉族以人事生活为主体,苗族以动植物为主体。四是艺术风格不同,汉族剪纸注重写实,多取平面视角构图,苗族锉花注重写意,

民俗学在线作业

单选 1.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A )、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分值:4 A. 饮食 B. 言语禁忌 C. 婚礼习俗 D. 生养习俗 2.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 A )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分值:4 A. 《金枝》 B. 《民俗学概论》 C. 《什么是民俗》 D. 《原始文化》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 D ) 分值:4 A. 长城 B. 颐和园 C. 圆明园 D. 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 C )的一种表现。分值:4 A. 天地崇祀 B. 水火崇祀 C. 动物崇祀 D. 鬼神崇祀 5.有学者称(D )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分值:4 A. 腊八节 B. 乞巧节 C. 端午节 D. 春游 6.民俗内容变异的规律不包括(D )。分值:4 A. 累积沉淀 B. 实存形亡 C. 化旧立新 D. 形存实亡 7.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D )传播。分值:4 A. 口承载体 B. 心意载体 C. 心意载体 D. 多种载体结合 8.我国早期婚俗中,(D )普遍实行族外婚姻。分值:4 A. 神农时代 B. 炎帝时代 C. 远古时期 D. 黄帝时代 9.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 B )、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分值:4 A. 汕头 B. 潮州 C. 东莞 D. 佛山 10.《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B )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分值:4 A. 弗罗伊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利奇 D. 泰勒 11.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B )分值:4 A. 神话、巫术 B. 崇拜 C. 图腾 D. 禁忌 12.( A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分值:4 A. 干拦式建筑 B. 四合院 C. 木屋 D. 堂房 13.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A)的载体分值:4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学作业一 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饮食 2、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潮州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的一种表现。动物崇祀 5、Folklore为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由民俗学开创者()率先提出,它本是Folk与lore合成的。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的乡下民众。汤姆斯(Thomas 6、《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本尼迪克特 7、"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金枝》 8、"有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游 9、我国早期婚俗中,()普遍实行族外婚姻。黄帝时代 10、"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邬丙安 12、"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的载体历史典籍

13、"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崇拜 14、"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传播。多种载体结合 15、"()是xx的传统民居样式: 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是xx的传统民居样式: 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民风民俗是贴身的“老棉袄”,外国人来中国最喜欢搜罗那些民风民俗的残迹和余物,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久远的民族个性。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逐渐减少了。但是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它们会大规模卷土重来,这些日子主要是指传统的节日,尤以春节最为重要。如今民风民俗仍在,但也许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它在于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证明,重新体验一种“回老家”的感觉,或者在这个年关的时候怀念那些已经过完了的岁岁年年。 在许多地方,比如在浙江青田,进矿挖煤,不可说“洞”字,而老鼠却成了矿工们的吉祥物。他们认为“老鼠”代表着安全。而民间向来有老鼠娶亲的吉祥画。这里面也许有科学依据,因为在矿井下,如果有很多老鼠,也许能证明这里有通向外面的孔穴,因此有利于安全。 由此看来,许多民俗其实具有着某种科学的成分,但是这种科学的成分是以非科学的包装而出现的,因此它就远离了科学的本性了。而有些民族禁忌,则有着某种心理学的解释。有些禁忌是古老的信仰,人们信仰万物有灵论。人们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有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动植物,就是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 1.一般了解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科学的专有名词首先出现于(英国),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于1846年用萨克逊语的两个词合成的。原来这个名词的含义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掌握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 3.了解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①经济的民俗:它是以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 ②社会的民俗:它是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的; ③信仰的民俗:它是以传统的迷信与俗信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的; ④游艺的民俗:它是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第二章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 1.了解民俗学的性质。 ①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②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 2.掌握民俗学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第三章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1.一般了解民俗学的方法。 ㈠调查方法㈡研究方法 2.重点掌握民俗学的作用。※ ⑴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可以丰富世界人文科学宝库,积极推进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 ⑵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振兴中华的勇气和自觉性。 ⑶民俗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自觉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工作,发挥它应有的改造社会的作用。 ⑷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落实党与国家的政策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⑸民俗学的研究,在国际间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各国人民的相互团结。 第四章民俗的主要特征 1.掌握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特征有三,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⑴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 ⑵阶级、阶层的差异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讲课稿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准备工作 ?1、案头准备 ?2、选点 ?3、物质准备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2)田野作业选题 ?(3)形成假设 ?(4)撰写论证计划 ?(5)编制日程表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民族志档案资料 ?历代民族志、民俗志,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等–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志、历代笔记等 ?《新疆图志》 –考虑调查方向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97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的编纂工作。 ?首批启动的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 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300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450 册,约5亿字。 1、案头准备 ?(2)田野作业选题 –尽可能完整地对他者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集中注意力,对他者文化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探讨 –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案头准备 ?(3)形成假设 –可进一步更改 1、案头准备 ?(4)撰写论证计划 –选题题目 –内容

–价值 –研究基础 1、案头准备 ?(5)编制日程表 –出发时间、集结地点、旅行方式、进入方式 –食宿安排 –调查分工 –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2、选点 ?在原调查地开辟新点 ?回访选点 ?通过阅读文献选点 ?通过实地考察选点 ?根据对象要求选点 ?根据课题随意选点 3、物质准备 ?经费、票证、 ?资料(地图、计划、日程表、相关文献资料等)?书写工具(红蓝笔等) ?技术设备(拍摄、录音、录像)

民俗学作业考试卷

《中国民俗学》复习题 一、填空 1、主要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民俗学 2、创用“民俗学”名词Forklore概念是哪位学者汤姆斯(W·J.Thomas) 3、人民集体创作、集体传承的口头文学样式叫做民间文学 4、中秋节最恒定的主题是阖家团圆 5、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6、下列哪项与其它三项的题材不同 D A、《后羿射日》 B、《女娲造人》 C、《黄帝战蚩尤》 D、《鹿回头的传说》 7、下列不属于民间叙事长诗的是 C A、《嘎达梅林》 B、《阿诗玛》 C、《我的幺表妹》 D、《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8、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 纳斯》 9、钟敬文奠定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基础,素有“中国民俗学之父”之称。 10、周岁礼是诞生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也是标志着小孩子进入人群、得到家族承认 的仪式。 11、我国南方天气炎热,潮湿多雨,故常采用干栏式的建筑方式。 12、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所举行的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是为纪念屈原。 13、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性,被称之为民俗文化的历史延续特征。 14、唐代《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灰姑娘类型的故事。 15、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学术活动在北京大学发起, 后来扩展到杭州、广州等地。 二、名词解释: 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学题目答案

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居住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异彩纷呈的特点,显示了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各式民居中我们也可探知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l)实用性民居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人工产物,因此,它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像一切社会文化事物一样。现在的民居,也是一种历史进化的产物。由于各地人群生活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天我们大陆上,既有数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还有洞穴式的窑洞,或用茅草、竹木盖成的小屋,但不管什么形式,它的作用是住人,是为人们生活的安全、舒适服务的。因此,它是一种最实用的文化,任何人都不能缺少的。所以在现在的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的足迹存在,就必然会有这种文化产物,尽管形态是那么复杂多样。(2)艺术性民居既是一种实用的文化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的文化产物(或者说,多少带有一定审美意味的文化产物)。即使是很简陋的民居形式,跟它的实用性一起存在,在我们感觉上多少要产生一些审美作用。因为,它在形体的构成和材料的选择、安排等方面,制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遵循了某些美学的法则。例如蒙古包,它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的住宅。不管它的内部安排怎么样,单就它的外形来看,它那四周圆形和穹形的屋顶等,不就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吗?——特别是把它放在大草原和蓝天的背景之中去看,更是如此。至于那些较高层次的楼房建筑以及附有各种装饰点缀的住宅,它的审美意义就更为丰富了。(3)伦理性一般民居,除了体现了它的有用和美观性质外,还体现着一种社会伦理的性质。就我国汉族的情形来说吧。一家民居,大部分为几个房屋,在名称上有正房,有偏房,有前房,有后房。有的还有附带房室,如厨房、厕所、仓库等。在那些正式的房间里,谁住正房,谁住偏房,谁住后房……大都有一定讲究,不能随意搞乱的。有的还有一定禁忌,如女儿的闺房,不但外人,就是家人如兄弟等也不能随便进入。外来客人的接待和留住也有一定的房室。这种住居上的安排,伦理色彩是相当浓厚的、这种居室的伦理意义,在少数民族也有相似情形。谁住正房,谁住偏房或楼房的上、下、各民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按照自己民族的伦理逻辑加以安排,决不容许错乱。总之,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什居房室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的伦理观念和准则。4)宗教性在传统民居中,跟它体现着审美的、伦理的性质的同时、也体现着民间宗教信仰的性质。在许多民族建筑物中.有不少是专门为宗教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如中国各地民间的祖宗祠堂、坟墓、佛寺道观以及各种神庙等。但是,在这之外,民居也大都具有这种宗教的功能。在过去汉族的建筑物中,不但供奉祖先牌位,还供奉其他神灵,小灶神、财神,乃至天、地、君、亲、师的综合神位的。 1、风水与民居民居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民居的建筑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如何理选民居,新居落成之后如何入住,在我国各地、各族中都很有讲究,而对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所谓的“风水术”定下的一套范式。“风水术”为中国之独创,在各民族中都有广泛地流行和应用,但汉族作为始作俑者乃冠各族之首。 如果从东汉后期形成开始算起.“风水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风水术”利用中国传统的易经哲学,论述了上至天象,下至地理,中贯人文的驳杂内容。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其中包含的居住民俗中有三个宗旨: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入口 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及华北地区传统住房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以硬山式居多,次要房屋则用平顶或单庇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重。房屋和院落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大门多位于住宅东南角。分内、外院。内园北面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周围以走廊联系。正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