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诗歌的意象比较

中西诗歌的意象比较

中西诗歌的意象比较
中西诗歌的意象比较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

中西诗歌文化异同 2

中西诗歌文化异同 中西之间的差异毫无疑问是显而易见的。西方人讲究精准确切,而中国人虽说离不开客观事物,但却更注重一种意境上的领悟。 中西诗歌的差异 一、情感表达差异 英文诗歌大都表达热切,感情激烈,以求再现此情。而中国的古诗词则文字简洁,意境悠远。诗人将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七八分后,便会打住,留白出来以给人遐想的空间。 李白的那首闻名的《静夜思》便是中文诗歌中的一个典型。通篇文字都很简单,描绘的情景其实也很简单。不过是看到夜晚起床之后看到空中一轮明月后,开始思念了家乡。但这一仰头一低头之间的风致却打动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吸引了一代代的国人竞相传唱。而这种感情在西方人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的。 Tr. W. J. B. Fletcher在翻译静夜思时,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两句译做了“On her clear face I gazed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Fletcher显然没能理解到诗中的那种思乡的感觉。而另一个人Tr. S. Obata则翻译成了“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moon, 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off home.”相比较许渊冲的“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我们可以发现,Tr. S. Obata相较Fletcher 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对思乡的把握仍是不到位的。 这跟中文诗歌中的意境不无关系。在中国文化里,月往往是悲情的,不完满的。月的形象总是跟短暂与变幻联系在一起。睹月思乡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宣泄。除此之外,王建曾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白居易也曾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之叹。 除了思乡之外,“月”在中国文化中,也用于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而这种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比较中西诗歌史诗与爱情诗的异同

比较中西诗歌史诗与爱情诗的异同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总是以倾吐心灵的婉曲、精神的归宿和赞颂壮美自然景观以及物质家园为亘古不变之主题。本文主要是从中西诗歌史诗创作和爱情诗歌方面来比较异同。 一、比较中西诗歌在史诗创作上的异同。 中国诗歌应说是从《诗经》开始的,它所收录的诗歌几乎全部是抒情诗,可以这样说,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抒情诗歌的国度;而世界的另一条古老而深蕴的诗歌长河——“西方诗歌”则是从“史诗”开始的,它对西方诗歌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谓深远,一直延伸到当今的西方诗歌。 西方诗歌中的史诗传统,尤其是英雄史诗,特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两部著名德史诗成为西方诗歌的先驱,也开创了西方诗歌的史诗传统。 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英国一直都很注重史诗和戏剧的发展,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叙事诗篇,其中最早的和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主要有《贝奥伍尔夫》。在十七世纪,弥尔顿三大篇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雪莱德《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诗篇,都是史诗类的代表名篇或戏剧。在欧洲,尤其是西欧各民族的英雄史诗则更多(翻翻西方的文学史便可成串地枚举,在此不再详说)。而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学史的中国,遗存各类佳作如海,却为何没有类似的英雄史诗呢?难道说自古至今中国就没有一位值得称颂的英雄吗?

答案不言而喻,饱含战争之苦炎黄子孙,古往今来,涌现出不计其数可歌可泣并令华夏儿女永生追忆难忘的英雄人物,其中有许多至今仍被人们摆在神龛中以神的形式盛誉地供奉着。中国古今众多的文学作品对其都有颂扬、立传。只是中国文人极少用诗歌的形式来颂扬,而是多采用其它的文学样式留世后人的。具体地说,中国的英雄人物多是通过散文和小说等文学样式来描述和颂扬的。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记载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得以保存流传至今;明清经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是专门写侠盗和英雄的事迹的。可是,中国强大的抒情诗的传统,却较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和小说的创作,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有些历史是用文学的笔调写成的,就是说在写历史和小说的过程当中,也将抒情诗融入其中,使历史具备了一种极为独特而西方少有的文学色彩。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许多篇章,是用韵文写成的。《史记》虽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同样也是极为优秀的传记文学专著;《水浒》中会随时地插入一段抒情诗;《三国演义》则以一首《临江仙》开头,意境颇为潇洒和独特。 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不用史诗的文体形式来歌颂英雄,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文人自古认为,诗的功能在于抒情,在于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感情。这正如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依据朱熹的解释:“兴、观、群、怒”四字的意思分别是“感发志气”、“考见得失”、“和而不群”、“愿而不怒”。既然诗的目的在于抒发志气,和合群众,反映哀愁,表达爱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 一、诗与poem 中西方诗歌根本地差异大概源于诗"与“poem地区别.中国古代对诗"地经典论述是诗言 志",而在西方根据“poem”一词地希腊词源,我们得到“poem is something made诗是某种制作)地说法.[1]<26 )虽然我们最终将诗”译成了“poem,但是诗”地内涵仍然不是像做一双 草鞋或一张桌子那样地制作”,它地定义在其本质上是与人地思想相联系地,绝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手艺活儿.b5E2RGbCAP “‘ poem'诗'在定义上地这一差异产生了严重后果:它影响到中西传统怎样理解和讲授人 与文本之间地关系;而且它也影响到诗人在这两个传统中地表现.” [1]<26在西方传统中,作者们将文本作为制作”之文,将其看为作者地意志对象,它和作者地关系仅仅是制作与被制作地主客关系.即使在浪漫主义浪潮之后,大量地西方写作者开始向类似诗”地“poetry写作靠拢,但他们在观念中永远也抹不去诸如面具”、角色”、距离”等与艺术控制相关地名词 在中国地传统中,当我们将文本看作用以言志”或者缘情”地诗”时,作者地技艺就不是决定性因素了,作者不能像西方文论中地诗人那样宣称他对自己地文本具有绝对地控制权,因为诗”不是作者地客体”,文如其人”,诗”就是作者本人内心本性地外在显现.[1]p1EanqFDPw 诗”不仅不完全是“poem'将中国诗歌地非史诗、非叙事传统简单归入西方地“lyric抒情诗)概念中也是不合适地.因为在西方,不论“poen”” “poetry还是“lyric,其观念本身都没有暗含着诗是人内心地东西”这一主题,它们都仅仅作为一种技艺存在,标志着作者身上地某种天才能力,而非作者本人.DXDiTa9E3d 不仅诗"和“poem”具有内涵上地巨大差异.作诗"地作"字与西方地“fiction虚构)、 “ creation仓创造)等也不可混为一谈.动词作'被普遍用于文学创作始自汉代或更早.作'地早期意思与古圣人以及经'地形成有关” [1]<80,古代圣人地作”,是把世界地运作方式放 入语言之中”.[1]<81 )与亚里士多德所说地情节地制作者”相比,作”更接近经验层 面”.[1]<81 )亚里士多德地制作者根据故事应该地样子’来重写故事;而圣人式地作者所系 统表达地既有事物应该地样子也有事物历史上实际地样子.” [1]<81)虽然中西方这些上古概念在后来地历史演进中其内涵都被弱化和泛化,但其源头地差异却决定了这些概念即使在东 西方已经知己知彼、交流密切地今天也仍不可等量齐观.RTCrpUDGiT

中西诗歌对比

摘要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更是一个民族情怀的体现。它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在体式、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对中西诗歌进行对比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关键词: 引言 诗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文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等的不同,形成了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也没有可能)完全隔绝。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中西诗歌进行对比来阐释它们之间的异同: 一、中西诗歌的渊源与诗歌传统上的差异。 中国诗歌应说是从《诗经》开始的,它所收录的诗歌几乎全部是抒情诗,它开始了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千百年来,我国的诗歌一直沿着这个传统曲折走来。 从《诗经》、《楚辞》、汉魏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戏剧、散曲等几乎都是抒情诗篇,可纵观中国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却鲜有叙事诗篇,而史诗更是少之又少(最近听说在我国的西藏、蒙古等地区发现了长篇的叙事史诗,现在正在加紧整理发布,心里甚是高兴。可是,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历史进程中,却少有人知晓,发掘和利用的太晚,对中国诗歌的历史发展变化影响可能是甚微),可以这样说,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抒情诗歌的国度;而世界的另一条古老而深蕴的诗歌长河——“西方诗歌”则是从“史诗”开始的,它对西方诗歌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谓深远,一直延伸到当今的西方诗歌。 二、中西诗歌的传统缘由。 西方诗歌中的史诗传统,尤其是英雄史诗,特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两部著名德史诗成为西方诗歌的先驱,也开创了西方诗歌的史诗传统。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写了部著名的《诗学》,他在书中也是大谈西方的史诗和戏剧以及史诗对戏剧的影响。 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英国一直都很注重史诗和戏剧的发展,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叙事诗篇,其中最早的和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主要有《贝奥伍尔夫》。在十七世纪,弥尔顿三大篇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雪莱德《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诗篇,都是史诗类的代表名篇或戏剧。 在欧洲,尤其是西欧各民族的英雄史诗则更多(翻翻西方的文学史便可成串地枚举,在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1.总体文学就是比较文学。(X ) 错误。总体文学虽然与比较文学有密切的联系,但比较文学不等同总体文学。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而总体文学是将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如从世界的角度来研究戏剧和小说的发展,以寻找规律性的现象。 2.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 (X)错误。这种说法将比较文学的“互识”和“互证”功能混淆了。题中所说的是比较文学的“互识”功能,而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是指以不同的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在具体的某部(篇)文学作品中,题旨可以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X ) 错误。题旨是题材中所蕴含的旨意。在一部作品中,它是局部的、有限的、相对稳定的,不象主题那样覆盖全局,也不象主题那样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 4.“在远东国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按照类属对文学现象进行过系统的分类!”(X )答:这种说法不够确切的。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已经对诗歌进行了风、雅、颂的分类,后来,班固、曹丕、陆机、挚虞等都进行过分类。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功能”为标准,建立了三十四种文类的系统,同时,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的提出了“体性”的新的研究层面。因此上述说法是不确切的。 5.哲学思想可以离开文学而存在,文学却不可能完全离开哲学思想而独立。(V )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文学家是人,是思考着的人,他必然受到某一时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也必然对遭遇的一切进行思考。好的作品必然在某些方面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6.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化的互识、互证、互补。(V) 7.中西方比较文学,应避免将西方理论当做“解牛之刀”,把中国文学文本视为“被解之牛”,因为这种做法是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V ?)正确。因为这种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是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文学,但是并不真正构成比较的基础,所以要在中西文学比较中避免。 8.文学翻译与一般文字翻译不同,不只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观念的传递,翻译涉及译者的个性因素,更涉及译者的文化心理积淀,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创造性叛逆”。 (??V) 正确。因为时翻译文学不可能脱离译者的文学再创造而存在,翻译家的责任不仅是有创造性地再现原意,而且在两种语言相切的地方,吸取外来语言的优长,发展本土新的语言,形成新的文字因素,所以正确。 9.比较文学人类学缺类研究发现,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这类文学作品,而这恰恰是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精品。(?V ?) 正确。西方文学传统中有许多优秀的史诗,例如《荷马史诗》等,而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这类文学作品(虽然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存在),所以正确。 1 0.中国传统诗歌主要是抒情,西方传统诗歌则有大量叙事。(?V) 正确。在中国,诗歌传统是以抒情为主,那些作品传承着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文化传统;在西方,古代诗歌最初以史诗的面貌叙说人间英雄和天上英雄,讲述各种冒险故事。因此上述说法是正确的。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一: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体现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意境。这样的例子在中西方十个人中屡见不鲜。 相同点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

中西爱情诗比较探究及其文化渊源文献综述

《中西爱情诗比较探究及其文化渊源》文献综述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中西概莫能外。中外诗人们用饱蘸情感的笔墨,书写着他们对爱情的渴望;描摹着心目中爱人的完美形象;抒发着得到爱情的幸福、愉悦以及与所爱之人生离死别时的悲痛、哀伤。这是中西爱情诗的共同主题,但中西爱情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西方爱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诗尤其是古典诗歌以爱情为题材的数量不多,比例所占亦较小。同时,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中西爱情诗也体现出不同特点。这当然与中西不同的社会历史状况、民族文化语言、哲学美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在本课题中,笔者将致力于深入探究中西爱情诗的差异以及文化渊源,为了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个课题,笔者有针对性地查找了一些权威文献。借用现代互连网这一信息平台,浏览、查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网站,通过输入关键词“中西爱情诗”“中西爱情”共搜到论文与相关文章30余篇,其中对笔者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有10余篇。经过整理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从诗歌内容、方式、风格、精神价值等方面进行比较 1.诗歌内容上:慕与怨 中西诗歌的表达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点,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为主要内容。而中国爱情诗更加出彩和使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表达恋人之间的相思别怨和悲欢离合的名篇。众多西方爱情诗大半写婚约之前对爱的渴慕,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多,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雪莱和勃朗宁诸人的短诗。中国爱情诗写婚前热恋的少,大半写婚姻之后之情。其中绝大多数是抒发相思别恨之情,所以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古代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中西方诗歌就其内容整体而言,西方爱情诗中充满的是轻松活泼的爱情气息,无论这种爱情存在与否;而中国爱情诗中怨的成分远远多于积极明快的成分。 2.表达方式上:直接简明和含蓄委婉 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诗中对爱人和爱情追求和赞美可谓是直白露骨。西方诗歌往往表意直观明了或激烈张扬,其情感奔涌如暴风骤雨,汹涌澎湃,常常是以主体感发而始,虽然也借物渲染烘托,但目的均在凸显主体,创造出一种显性的“有我之境”。而中国传统诗歌往往讲

(完整word版)比较文学期末复习题.doc

判断题 1. 总体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错误。总体文学虽然与比较文学有密切的联系,但比较文学不等同总体文学。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研究文学与艺术、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而总体文学是将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追溯文 学的发生和演进,如从世界的角度来研究戏剧和小说的发展,以寻找规律性的现象。 2.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 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 (╳) 错误。这种说法将比较文学的“互识”和“互证”功能混淆了。题中所说的是比较文学的“互识”功能,而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是指以不同的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 同或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 在具体的某部(篇)文学作品中,题旨可以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 错误。题旨是题材中所蕴含的旨意。在一部作品中,它是局部的、有限的、相对稳定的,不 象主题那样覆盖全局,也不象主题那样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 4.“在远东国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按照类属对文学现象进行过系统的分类!”(╳)答:这种说法不够确切的。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已经对诗歌进行了风、雅、颂的分类,后来,班固、曹丕、陆机、挚虞等都进行过分类。特 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功能”为标准,建立了三十四种文类的系统,同时,他在 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的提出了“体性”的新的研究层面。因此上述说法是不确切的。 5. 哲学思想可以离开文学而存在,文学却不可能完全离开哲学思想而独立。(∨)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文学家是人,是思考着的人,他必然受到某一时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他也必然对遭遇的一切进行思考。好的作品必然在某些方面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6.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化的互识、互证、互补。(∨)7.中西方比较文学,应避免将西方理论当做“解牛之刀”,把中国文学文本视为“被解之 牛”,因为这种做法是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 正确。因为这种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是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文学,但是并 不真正构成比较的基础,所以要在中西文学比较中避免。 8.文学翻译与一般文字翻译不同,不只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观念的传递,翻译涉 及译者的个性因素,更涉及译者的文化心理积淀,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创造性叛逆”。 (∨) 正确。因为时翻译文学不可能脱离译者的文学再创造而存在,翻译家的责任不仅是有创造性 地再现原意,而且在两种语言相切的地方,吸取外来语言的优长,发展本土新的语言,形成 新的文字因素,所以正确。 9.比较文学人类学缺类研究发现,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 这类文学作品,而这恰恰是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精品。(∨) 正确。西方文学传统中有许多优秀的史诗,例如《荷马史诗》等,而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 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这类文学作品(虽然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存在),所以正确。10.中国传统诗歌主要是抒情,西方传统诗歌则有大量叙事。(∨) 正确。在中国,诗歌传统是以抒情为主,那些作品传承着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文化传统; 在西方,古代诗歌最初以史诗的面貌叙说人间英雄和天上英雄,讲述各种冒险故事。因此上述说法是正确的。 名词解释

中西诗歌文化异同

中西诗歌文化异同 前言 中西之间的差异毫无疑问是显而易见的。西方人讲究精准确切,而中国人虽说离不开客观事物,但却更注重一种意境上的领悟。 在饮食上,西方注重营养与科学,烹调要求规范化,相同的菜肴在地区之间差异并不大。而中国则更注重味觉,也更随意,厨师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对菜品进行加工改进,并不遵从菜谱上的配料比例。 在绘画上,西方的传统是极度写实的素描与油画,注重透视的准确及光与影的再现。而中国则是水墨画,或缥缈或厚重,跟实物相差颇多,但对神韵的把握则是共同的。 在哲学上,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过西方的科学发展:“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西方的哲学强调形式逻辑,强调推导论证。而中国则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悟”,一种感觉。正如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究竟道是什么,很难有人给出一个标准答案。道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是一种悟出来的感觉。又如在中国影响深远的哲学观点“天人合一”。我即是天地,天地即是我,两者是统一起来,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这种哲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自然更注重主观的感受,而逻辑性上缺乏重视。这个区别在文化上的反应是直观的。 中西诗歌的差异 一、情感表达差异 英文诗歌大都表达热切,感情激烈,以求再现此情。而中国的古诗词则文字简洁,意境悠远。诗人将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七八分后,便会打住,留白出来以给人遐想的空间。 李白的那首闻名的《静夜思》便是中文诗歌中的一个典型。通篇文字都很简单,描绘的情景其实也很简单。不过是看到夜晚起床之后看到空中一轮明月后,开始思念了家乡。但这一仰头一低头之间的风致却打动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吸引了一代代的国人竞相传唱。而这种感情在西方人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的。 Tr. W. J. B. Fletcher在翻译静夜思时,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两句译做了“On her clear face I gazed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Fletcher显然没能理解到诗中的那种思乡的感觉。而另一个人Tr. S. Obata则翻译成了“I raised my head and

浅论中西方诗歌中意象之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711785747.html, 浅论中西方诗歌中意象之差异 作者:唐霞 来源:《牡丹》2018年第30期 意象一词是诗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西方诗学体系中意象有其各自不同源头和发展轨迹。从中国古代典籍中,人们可以寻出意象发展的源头。《周易·系辞》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其表明了先秦思想家孔子对意、象、言三者关系的看法。其中的“象”即客观事物,是思维的材料;“意”即作者主观的思想、观点、意识,是思维的内容。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曰:“循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意象作为诗 歌形象的表述第一次出现在诗歌理论中,诗人按照一定的声韵格律选择适合表达自己意思的词语时,出现在他脑子里的就是與词语相对应的意象。 西方意象论就没有我国意象论那样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西方,意象最开始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和知觉的经验在心中的复现和回忆。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克罗齐认为,艺术是由直觉在心灵中产生的“纯粹意象”构成的。人们应该把意象看成有机组合的整体。他强调杂多的意象必须综合为整体,杂多需归为整一,明确提出了“意象体系”的思想。除此之外,叶芝、波德莱尔等人先后对意象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一、中西方对意象一词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诗人、文艺理论家对意象一词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思想的长期发展中,占据主流的是概念理性和形而上学的探索方式。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被称为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诗学著作,其中提出了摹仿说,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心物二元论构成了西方诗学的重要基础。在西方文论中,与意象相应的“image”指的是肖像、形象、写生等含义,它是诗人认知和想象的对象。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 强调“意象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这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很少看见的。中国思想的主线从一开始就踏上了一条与西方概念哲学不同的道路,中国的诗学从心讲到诗言志讲到诗缘情,它以抽象的感受作为贯穿始终的方法,追求物我如一、情义与外境相融合的审美境界。如果说西方诗学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那么中国诗学的则是同构。中国诗学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中国诗学的精髓是由文字构成却又超越文字的意象空间,着重研究构成意象空间的不同发生境界,以及读者对此的体会,强调对“言外之意”的意会,重在直观感受和浑然妙悟。例如,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容洲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可容易谈哉?” 象外之象正是诗歌意象最独到之处。第一个象指客观实在的形象,第二象乃指主观内心世界。内心世界之象又分为两点:其一指性情,其二指虚境。在语言介入之前,心处于空灵的状态,虚境与实境的结合,最终通向人心与世界万物相契合,写眼前实境,乃是为了境外之意。

比较文学

2013年秋期开放教育(本科) 《比较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外文学比较的问题,提高文学现象分析的能力。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乐黛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2003年8月第1版)。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比较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熟记,并能运用文学理论对中外文学进行比较研究。 6、试题类型及结构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20%);判断说明(20%);简答(40%);论述(20%)。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的范围与要求 第一章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 一、重点掌握 1、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 二、一般掌握 1、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比较文学概念,国别文学、总体文学的内涵,比较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功能。 3、比较文学的起源,比较文学产生的心理基础。 第二章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 一、重点掌握 1、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 2、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 二、一般掌握 1、文化发展中的“认同”和“离异”作用,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关系。 2、20世纪后半叶的“文化转型”的原因;互动认识思维方式的意义;文化中心论的弊端。 3、比较文学在发展多元文化,展开不同文化对话中的作用。 4、互动认识思维方式的意义。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历史 一、重点掌握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中的主要观点。

从《游子吟》与《Mother's Hands》的对比中看中西诗歌比较

从《游子吟》与《mother’s hands》的对比中看中西诗歌比较 《游子吟》是中国唐朝诗人孟郊的经典之作,成功展现了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慈母原型”和“孝子原型”,在中国的母亲颂歌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Mother’s Hands》是美国诗人W. Dayton Wedgefarth称颂母亲的诗歌。两首诗都以子女的角度赞扬了母亲的伟大,表露出了母爱是至高无上的思想情感。但是,这两首从不同地域、文化孕育出的诗歌,也让我们看到了中西诗歌的不同之处。 一、内容形式上的比较: 首先,两首诗均是以赞美母爱为题材,但在内容角度上的选择不同。《游子吟》从一个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出发,“密密缝”表现了母亲的动作,“意恐”表达了母亲的内心感受,从“衣”和“线”的关系中,表现了“母”与“子”不可分割的关系,更融进了“母”对“子”的深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将母亲的动作与心理结合起来,描写了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孩子的担忧,为全诗增加了更为真挚的感情。最后两句,诗人用反问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一个孝子内心的感受,儿女们如小草受到如春天阳光般的母爱的滋养和哺育,这种恩情是无以报答的。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眼前就能浮现出那幅生动的画面。《Mother’s Hands》则是建构了一幅温馨的画面:“Dear gentle hands have stroked my hair”母亲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发。作者在全诗中只写了母亲这一个动作,随后就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赞美。所以从风格上来说,《游子吟》在情感的表达上是委婉含蓄的,即通过母亲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让作者去揣测那份深情;而《Mother’s Hands》则是直率的表达出了浓烈的情感,让读者一看就能明白那种对母爱赞美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游子吟》通过写景而抒情,而后者则是注重描写景在人心里所唤起的反应,例如当母亲的手触碰到“我”时,“那些隐蔽了我的天空的稍纵即逝的情绪和犯错误的想法,在他们的代祷之下迅速融化流逝”。 其次,从形式上看,《游子吟》篇幅较短,构建出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典型性中国诗歌形式,而后者则将所有心理活动都描写透彻,篇幅较长,言与意都完全的表达了出来。造成这种不同之处,主要是因为孟郊与Wedgefarth思维模式上的不同,也就是说中国诗人与西方诗人在诗歌表达上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中国诗人往往注重“表现”,而西方诗人则注重“再现”。所以在中国就创造出了“意境说”,追求一种“不言尽”的诗歌艺术境界,让读者去想象去揣摩去体会。西方奉持的是“典型说”,直接表达主观意识,给予读者的空间较小。 二、意象之比较: 《游子吟》中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线”与“衣”是贯穿全诗的两个意象。“线”表达的是母子间情感的千丝万缕即难舍难分,“衣”与“依”相通,刻画出的是子女依偎在母亲怀里的画面,母亲也像衣服一样拥护着自己的儿女。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草”和“三春晖”则是象征了子女与母亲。在此处,作者将子女的形象缩小,升华了母亲的形象,如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让整首诗的意境更为广阔悠远。在《Mother’s Hands》中的意象并不十分明显,作者将母亲的触碰比作是消除尘世苦难的“balm”即“止痛药膏”或着就是“安慰、慰藉”,通过这一意象,让我们体会到来自母爱往往能带给我们平和,在母亲的手的触碰中,我们能够冷静下来。总的来说,孟郊塑造的意象具有突出的特点,而Wedgefarth则更注重的是通过对于情感细节的描摹而自然而然的表达出一种意象。 三、语言之比较: 中西诗歌最大的区别就是语言的不同,在建构一篇诗作时也会受到来自语言本身的诸多限制,诗歌顺其自然的要符合各自语言的特点。 首先,唐诗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度一致即每句字数相同,诗型整齐。《游子吟》就是典型的五言诗。西方诗往往长短错落不一,字数不尽相同,《mother’s hands》带有明显的错落层次感。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1.总体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错误。总体文学虽然与比较文学有密切的联系,但比较文学不等同总体文学。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而总体文学是将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如从世界的角度来研究戏剧和小说的发展,以寻找规律性的现象。 2.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 错误。这种说法将比较文学的“互识”和“互证”功能混淆了。题中所说的是比较文学的“互识”功能,而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是指以不同的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 在具体的某部(篇)文学作品中,题旨可以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 错误。题旨是题材中所蕴含的旨意。在一部作品中,它是局部的、有限的、相对稳定的,不象主题那样覆盖全局,也不象主题那样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 4.“在远东国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按照类属对文学现象进行过系统的分类!”(╳)答:这种说法不够确切的。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已经对诗歌进行了风、雅、颂的分类,后来,班固、曹丕、陆机、挚虞等都进行过分类。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功能”为标准,建立了三十四种文类的系统,同时,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的提出了“体性”的新的研究层面。因此上述说法是不确切的。 5. 哲学思想可以离开文学而存在,文学却不可能完全离开哲学思想而独立。(∨)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文学家是人,是思考着的人,他必然受到某一时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也必然对遭遇的一切进行思考。好的作品必然在某些方面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6.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化的互识、互证、互补。(∨)7.中西方比较文学,应避免将西方理论当做“解牛之刀”,把中国文学文本视为“被解之牛”,因为这种做法是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 正确。因为这种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是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文学,但是并不真正构成比较的基础,所以要在中西文学比较中避免。 8.文学翻译与一般文字翻译不同,不只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观念的传递,翻译涉及译者的个性因素,更涉及译者的文化心理积淀,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创造性叛逆”。(??∨) 正确。因为时翻译文学不可能脱离译者的文学再创造而存在,翻译家的责任不仅是有创造性地再现原意,而且在两种语言相切的地方,吸取外来语言的优长,发展本土新的语言,形成新的文字因素,所以正确。 9.比较文学人类学缺类研究发现,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这类文学作品,而这恰恰是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精品。(?∨?) 正确。西方文学传统中有许多优秀的史诗,例如《荷马史诗》等,而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这类文学作品(虽然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存在),所以正确。10.中国传统诗歌主要是抒情,西方传统诗歌则有大量叙事。(?∨) 正确。在中国,诗歌传统是以抒情为主,那些作品传承着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文化传统;在西方,古代诗歌最初以史诗的面貌叙说人间英雄和天上英雄,讲述各种冒险故事。因此上述说法是正确的。 名词解释

中西诗歌格律和音乐节拍特征之比较

78 收稿日期:2011-02-28 作者简介:杜亚雄((1945-),男,河北获鹿人,哲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艺术教育研究 院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学研究。①汉文诗歌中的韵主要出现在句尾,称为“尾韵”。出现在句首的韵称为“头韵”,汉文诗歌中不常见,如汉代之 《匈奴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此诗每句以“shi ”开始,便是押头韵。出现在句中的叫“腰韵”,也叫 “中韵”,是出现在一句或一行中间的韵。如“燕子飞得高又高,朋友离得远又远;千针万线绣荷包,千山万水一线连”中第一、二句的“得”和 “又”,第三句和第四句中的“万”就是“腰韵”。这种韵在汉文诗中很罕见,此例为裕固族人用汉语演唱的民歌。 ②“单韵”系指一节诗从头到尾只押一个韵,如AAAA 。“复韵”系指一节诗押两个韵,如AABB 。“阳韵”系指每句或每行最后一个字 押韵,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阴韵”指每句或每行的倒数第二个字押韵,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交韵”如ABAB ,“抱韵”如ABBA ,“随韵”如AABB 。 中西诗歌格律和音乐节拍特征之比较 杜亚雄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杭州310002) 摘要:诗歌的格律和音乐的节拍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中西诗歌格律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汉藏语系诸语言的单词都没有重读音节,故中国诗歌不能和西洋诗歌一样按照单词重音安排节奏单位,而只能按音 节的长短进行安排。中西传统音乐中的节拍也有所不同, 西洋音乐传统突出节拍重音,而中国传统音乐中却没有节拍重音,只有音高重音、时值重音和感情重音。了解中国诗歌的格律和语言的特征,不仅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节拍特点,同时也对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中国的传统音乐,具有积极的作用。关键词:诗律;节拍;重音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12(2011)04-0078-07 在无论使用何种语言演唱的声乐作品中,作为文学部分的歌词和作为音乐部分的曲调都是像“氯”和“钠”两种元素化合成“盐”一样,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物质,成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我们用声学仪器来测量任何人唱的一首单声部歌曲,得到的只有一行,而不是两行讯号。但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没有发明出将曲调和歌词记成一行的记谱法,我们便不得不将原本是一行的歌词和曲调在乐谱上分为两行加以记录。这种做法使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歌词和曲调原本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而不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一错觉也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致使一些音乐家以为可以脱离文学和诗歌来研究音乐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声乐作品在任何一个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也能认识到歌词和曲调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应当而且一定要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 诗的格律是指创作诗歌时在语音方面应遵守的种种规范和规则,一般包括全诗结构的安排、韵的安排和每句中节奏的安排等三方面的内容。结构的安排包括全诗有多少句、多少行,每句有多少个音节,各句音节的数目是统一的还是有多有少,在有声调的语言中,还可能包括各句中各音节在声调方 面的安排, 如汉族古典文学近体诗中关于平声字和仄声字的安排。诗不一定都有韵,但有韵无韵在许多语言中是区分诗和散文的标志。韵的安排包括韵的位置和押韵方式两方面,韵的位置包括在哪里 押韵和如何押韵等问题,如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押韵,①是所有的句或行都押韵还是“押双不押 单”等;在押韵方式方面有单韵和复韵的不同,前者包括阳韵、阴韵,后者又包括交韵、抱韵、随韵等。 ②节奏的安排包括节奏划分的原则、每句(或每行)有几个节奏单位。诗是语言的艺术,构成诗的格律的原则也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