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全风险评估表 设备技术管理部热控

安全风险评估表 设备技术管理部热控

安全风险评估表 设备技术管理部热控
安全风险评估表 设备技术管理部热控

设备技术管理安全风险评估表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分

级/

风险标

主要防范措施填报人

1

温度表设备的巡查和卫生清扫悬空设备检查易造成

高处坠落伤害

将伤亡事故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

辆伤害;(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5)触电;

(6)淹溺;(7)灼烫;(8)

火灾;(9)高处坠落;10)

坍塌;(11)冒顶片帮;

(12)透水;13)放炮;

(14)火药爆炸;(15)

瓦斯爆炸;(16)锅炉爆

炸; 17)压力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19)

中毒和窒息;(20)其他

伤害。

(1) 照明不足的地方暂不去清扫。

(2) 工作人员不应有妨碍暗处作业的病症。

(3) 临走时,注意地面是否有孔洞,不可跨越起重钢丝绳。

2 流量计当检查到高压设备

时,防止漏水、漏汽

造成人员烫伤

(7)灼烫

当检查到变送器(特别是工汽流量表)或水位测量如有泄漏时,

禁止用扳手直接拧紧,此时要开好工作票,关闭一次门,打开排污

门,确定无压无汽后,再作业。作业结束,设备投入运行后离开。

如果一次门关不严,要与分场有关领导联系,待机组停运后再处理

3 汽轮机高调节

汽门位移

传感器更换

烫伤:调节汽门及附

近设备温度高,烫伤

人员

(7)灼烫

(1)做好高温作业的安全措施,戴手套和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

(2)避免靠近和长时间停留在可能烫伤的地方。

4 汽轮机高调节

汽门位移

传感器更换

碰伤:调节汽门位置

相距很近,故障位移

传感器更换后,调节

(3)机械伤害

(1)在机组工况允许的前提下,运行人员应尽量保持机组负荷稳

定,不要使相邻调节汽门大幅度移动。

(2)调节汽门调试时,工作人员站在调门侧面,远离调门的活动

部位,并保持通信畅通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分

级/

风险标

主要防范措施填报人

汽门调试过程中,检修人员离调节汽门活动部位太近。相邻调节汽门动作,碰伤检修人员

5 汽轮机ETS

系统压力

开关更换

1.触电:汽轮机ETS

压力开关接在110V的

跳闸回路中,压力开

关拆接线时,发生人

身触电

5)触电

汽轮机正常运行时,不能断开ETS电源,可从ETS接线端子处,

甩开压力开关的进线,将拆下的线逐根分别用绝缘胶布包扎,并

作好记录。在压力开关进线处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继续进行工

6 汽轮机ETS

系统压力

开关更换

2.外力:EH油压开

关更换时,EH油(高压

抗燃油)泄漏喷出,造

成人员伤害

(1)物体打击

(1) 关闭一次门,并悬挂“禁止操作

有人工作”标志牌,缓慢松动压力开关接头,确认开关接头处介质

无压力后,方可拆除压力开关。

(2)

更换压力开关时,选择合适的密封圈,上紧压力开关接头,微开

一次门,检查压力开关接头无滲漏后再全开一次门。

(3)

皮肤接触EH油后,必须使用肥皂进行彻底清洗;眼睛中溅入EH油

,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送医院急救。

7 炉膛负压变送

器仪表管疏通坠落:在检查、疏通

、吹扫取样管路工作

中存在落物伤人

(9)高处坠落

(1)

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工具袋,工具和材料要用绳子上下传递,严禁

上下抛掷,较大的工具和材料要用绳子绑牢,防止落物伤人。

(2)

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方行走和

停留。工作地点的下面应有明显的围栏,悬挂“当心落物”的标志

牌。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须有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他

隔离措施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分

级/

风险标

主要防范措施填报人

8

汽包水位

变送器检修

烫伤(7)灼烫

(1)

在拆装汽包水位变送器前,必须首先请运行人员隔离汽包水位变

送器系统,关闭汽包水位变送器一次门,悬挂“禁止操作

有人工作”标志牌;检修人员缓慢打开排污门,对变送器进行放水

消压,确保消压彻底,确认没有高温高压蒸汽。如果长时间消压

不彻底,则说明汽包水位变送器一次门关不严,不能进行检修作

业。

(2)

为了防止图纸错误或汽包水位变送器标识错误,必须认真核对图

纸和汽包水位变送器标识,确认无误。

(3)

在检修汽包水位变送器前,必须对变送器进行彻底放水消压,确

保消压彻底,确认没有高温高压蒸汽,才能进行检修汽包水位变

送器的作业.

(4)

在检修汽包水位变送器复装完成后,必须检查汽包水位变送器排

污门和二次门关闭严密、平衡门打开,请运行人员缓慢开启汽包

水位变送器一次门,在确认无泄漏后开启二次门,关闭平衡门,

将变送器投入运行

9 电动执行器

检修

触电:送执行器的工

作电源为交流220V,

检查执行器电源回路

时未停电

(5)触电

检查执行器电源回路时,应断开电源开关,并悬挂“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标志牌,验电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

10 DCS系统机柜

停机检修

DPU机柜清灰使用电

动风葫芦,发生人身

触电

(5)触电

(1)

使用电气工具和用具前,必须检查是否贴有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电线是否完好,有无接地线;使用时应接好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和接地线;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绝缘不良或带电部

分外露时不准使用。

(2)

工作现场所用的临时电源盘及电缆线绝缘应良好,电源盘应装设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分

级/

风险标

主要防范措施填报人

合格的漏电保护器,电源接线牢固。临时电源线应架空或加防护

罩。

(3) 有接地线的电气工具和用具必须可靠接地。

(4) 使用电气工具和用具时不得提着导线或转动部分。

(5)

不熟悉电气工具和用具使用方法的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

(6) 使用电钻等电气工具时须戴绝缘手套。

(7)

在金属容器(如汽鼓、凝汽器、槽箱等)内工作时,必须使用24V以

下的电气工具,否则需使用II类工具,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

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且应设专人在外不间

断地监护。漏电保护器、电源连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器外面

(8)

使用行灯时,行灯电压不超过36V。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属金属

导体的地方工作时,如在汽鼓、凝汽器、加热器、蒸发器、除氧

器及其他金属容器或水箱等内部,行灯的电压不超过12V。行灯

电源应由携带式或固定式的变压器供给,变压器不准放在汽鼓、

燃烧室及凝汽器等的内部。

(9)

电气工具和用具的电线不准接触热体,不要放在湿地上,并避免

载重车辆和重物压在电线上

11 2.DPU机柜使用220V

AC电源,不停电就进

行电源供电部分测绝

缘等检修工作,造成

检修人员有触电的危

(5)触电

在DPU机柜检修前,对DCS电源柜内电源停电,并在电源开关

上悬挂“禁止操作有人工作”标志牌,验电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工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分

级/

风险标

主要防范措施填报人

12 给水自动控制

系统输出卡件

更换

给水控制系统卡件更

换完成后,当汽包水

位和设定值存在较大

偏差时投入给水自动

,造成给水流量波动

,汽包水位异常

(20)其他伤害。

在汽包水位测量值和给定值的偏差满足要求(一般应该小于10m

m)后,经相关领导同意,并办理给水自动投入手续,投入给水自

动。工作人员确认自动已投入

13 DEH系统

VPC(VCC)

卡更换

VPC(VCC)卡更换完毕

,送电自检通过后,

需调试该VPC(VCC)卡

的电气零位、满度和

运行值。调试过程中

,阀门开关速度过快

,造成机组负荷突变

(20)其他伤害。

更换完VPC(VCC)卡后,打开该调节汽门伺服阀油系统手动隔离

门,以每次不大于5%幅度增减该阀门指令;调整位移传感器的零

位与量程,零位量程调完后,阀门开至50%,调整偏置。最后,

将阀门开启到当时机组负荷所对应的理论开度,放开该调节汽门

指令,使该调节汽门投入正常运行

14 DEH系统AI

卡件更换拔卡件或卡件恢复时

,造成卡件上其他通

道的模拟量数据异常

,导致对应的自动调

节失灵,保护误动

(20)其他伤害。

(1)工作前,将与该卡件测点相关的自动调节回路切至手动。

(2)退出相关的联锁保护。

(3)强制相关的AI测点数值为安全值。

(4)换上新的AI卡,在端子板侧测量示值正确,AI卡工作指示灯

正常,然后逐一将强制的测点恢复。

(5)在CRT上观察测点显示正确后,投入自动及保护

15 称重式给煤机

控制系统检修

外力:给煤机称重传

感器检查更换时,给

煤机突然启动,转动

的皮带挤伤检修人员

(3)机械伤害

更换给煤机称重传感器时,断开给煤机控制柜内电源总开关,

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分

级/

风险标

主要防范措施填报人

16 汽轮机ETS系

统AST电磁阀

线圈更换

汽轮机AST电磁阀线

圈接在110V的跳闸回

路,AST电磁阀线圈

进行拆接线时,发生

人身触电

(5)触电

汽轮机正常运行时,不能断开ETS电源,可从ETS接线端子处,

甩开电磁阀线圈的接线。从ETS柜拆除电磁阀接线时,应注意以下

事项:

(1) 应使用完好、无损伤的绝缘螺丝刀,穿绝缘鞋

(2)

避免裸手接触带电导线,禁止同时接触两根导线,或一只手接触

导线,另一只手接触金属外壳。

(3)

拆下的导线逐根分别用绝缘胶布包扎,作好记录,并对电磁阀线

圈验电,确认已停电后方可更换

(4) 严格执行双人监护制度。

17 汽轮机ETS系

统AST电磁阀

线圈更换

误将另一通道AST电

磁阀引线解除,泄去

AST油压,汽轮机跳

(20)其他伤害。

工作人员准备ETS接线图纸,并保证图纸正确。根据图纸,从E

TS柜内确认对应AST电磁阀的引线,由监护人核对无误后,工作人

员从端子上先拆除故障电磁阀线圈中的一根引线,用绝缘胶布包

扎完毕后,再拆下另一根引线并包扎

18 循环水泵出口

液控蝶阀控制

系统检修

外力:

(1)蝶阀开启或补压

过程中,因高油压保

护开关定值调校不准

,高压油管路或蝶阀

油缸有泄油伤人的危

险。

(2)拆卸运行循环水泵

的压力开关时,未做

隔离措施,高压油喷

出伤人。

(3)机械伤害

(1)压力开关定值校验准确,检查开关接点通断良好;调试中密

切监视系统油压,出现油压异常升高时,立即停油泵电动机电源

(2)关闭压力开关一次门,并悬挂“禁止操作

有人工作”标志牌,缓慢松动压力开关接头,确认开关接头处介质

无压力后,方可拆除压力开关。

19 循环水泵出口

液控蝶阀控制

系统检修

蝶阀的行程开关检查

或更换时,使“蝶阀关

(20)其他伤害

检查正在运行的蝶阀的行程开关时,解除“蝶阀关跳泵”保护,

并与运行人员保持通信畅通,发现蝶阀关时,马上联系运行人员

,停运该泵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分

级/

风险标

主要防范措施填报人

跳泵”保护发出,造成循环水泵跳闸

20 汽包电极式水

位计电极更换

烫伤:检修前汽包电

极式水位计测量筒一

次门关闭不严密,或

电极更换安装不正确

高温高压汽水泄漏伤

(7)灼烫

(1)检修前,运行人员关闭汽包电极式水位计测量筒汽、水侧一

次门,然后打开排污门将测量筒泄压,确认压力完全泄掉并且测

量筒冷却后,才可进行电极的更换工作。

(2)拆装电极时,应站在所更换电极的侧面,缓慢拧松电极,确

认电极接口无泄漏后,拆下需更换的电极;拆装电极时避免敲打

(3)电极应正对安装孔拧入,不可偏斜,应使用退火紫铜垫片。

21 汽包电极式水

位计电极更换

2.外力:电极在高

压状态下有飞出危险

,造成人员伤害

(1)物体打击

检修人员避免人身正面和电极相处,在确定无压的情况下进行

电极拆除工作

22 主蒸汽温度元件更换1.烫伤:由于主蒸

汽温度元件安装地点

靠近高温管道,因此

拆除、安装主蒸汽温

度元件时,接触到高

温管道造成人员烫伤

;接触刚拆下的主蒸

汽温度元件热端,造

成人员烫伤

(7)灼烫

拆除、安装主蒸汽温度元件时戴防护手套,不要接触高温管道

,不要触摸未冷却的主蒸汽温度元件热端

23 敷设电缆1.坠落:部分电缆

桥架位置高于1.5m以

上,需要搭设脚手架

(9)高处坠落

(1)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

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凡发现工作人

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学会

触电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并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风险分

级/

风险标

主要防范措施填报人

和梯子,攀登脚手架、梯子或在脚手架上工作行走时存在高处坠落危险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如在高处工作,抢救时必须注意防止高处坠落。

(2)

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好脚手架,脚手架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才能使用。

(3)

凡能在地面上预先做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做好,尽量减少高处作业。

(4)

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在没有脚手架或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安全带的挂钩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挂安全带的钢丝绳上。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5)

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工作可以使用梯子。使用梯子前,应先检查梯子的结构是否牢固,有无缺陷。使用时,梯子与地面成60°角。使用梯子须采用可靠的防止下部滑动的措施,要用人扶牢。在通道和门口使用梯子,还要采取防止有人突然开门的措施。如需在电缆桥架上工作,应先检查电缆桥架的牢固度能符合施工人员在电缆桥架上工作的要求。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11单位:1111系统安全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我们单位名 日期

报告编写人: 日期: 批准人:日期: 版本号:第一版本日期 第二版本日期 终板

目录 1概述 (5) 1.1项目背景 (5) 1.2工作方法 (5) 1.3评估范围 (5) 1.4基本信息 (5) 2业务系统分析 (6) 2.1业务系统职能 (6) 2.2网络拓扑结构 (6) 2.3边界数据流向 (6) 3资产分析 (6) 3.1信息资产分析 (6) 3.1.1信息资产识别概述 (6) 3.1.2信息资产识别 (7) 4威胁分析 (7) 4.1威胁分析概述 (7) 4.2威胁分类 (8) 4.3威胁主体 (8) 4.4威胁识别 (9) 5脆弱性分析 (9) 5.1脆弱性分析概述 (9) 5.2技术脆弱性分析 (10) 5.2.1网络平台脆弱性分析 (10) 5.2.2操作系统脆弱性分析 (10) 5.2.3脆弱性扫描结果分析 (10) 5.2.3.1扫描资产列表 (10) 5.2.3.2高危漏洞分析 (11) 5.2.3.3系统帐户分析 (11) 5.2.3.4应用帐户分析 (11)

5.3管理脆弱性分析 (11) 5.4脆弱性识别 (13) 6风险分析 (14) 6.1风险分析概述 (14) 6.2资产风险分布 (14) 6.3资产风险列表 (14) 7系统安全加固建议 (15) 7.1管理类建议 (15) 7.2技术类建议 (15) 7.2.1安全措施 (15) 7.2.2网络平台 (16) 7.2.3操作系统 (16) 8制定及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9附录A:脆弱性编号规则.. (17)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评价,增强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雾剂公司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管理 3、职责 3.1各科、组\车间:负责分管区域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 3.2安管科:负责编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表,指导各科、组\车间开展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负责各科、组\车间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有效性验证。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经理: 3.3.1负责组织分管部门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 3.3.2负责审核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 3.4执行董事: 3.4.1负责组织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 3.4.2负责审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 4、内容与要求 4.1公司建立风险评价组织,组织成员由执行董事、经理、安管科长、各科、组\车间主管和基层班组长骨干组成。 4.2风险评价和控制以各科、组\车间为单位进行,各科、组\车间在安管科的指导下实施。审核由执行董事、经理、安管科负责。 4.3评价依据风险评价准则,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分析。 4.4各级员工应积极参与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主动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掌握基本分析评价方法,能自行评价。 4.5同一个项目涉及多个部位作业的(如设备、电气、仪表、几个施工单位等),由各部门自行分析评价后,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总。 4.6风险分级管理 4.6.1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分级。 4.6.2各科、组\车间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6.3作业风险: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管科负责人复审签字后,报执行董事批准;较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管科审核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核批准。 4.6.4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门作为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按照《安全生产重点部位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所在的

信息安全系统风险评估服务

1、风险评估概述 1.1风险评估概念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参照风险评估标准和管理规,对信息系统的资产价值、潜在威胁、薄弱环节、已采取的防护措施等进行分析,判断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提出风险管理措施的过程。当风险评估应用于IT领域时,就是对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从早期简单的漏洞扫描、人工审计、渗透性测试这种类型的纯技术操作,逐渐过渡到目前普遍采用国际标准的BS7799、ISO17799、国家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测准则》等方法,充分体现以资产为出发点、以威胁为触发因素、以技术/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为诱因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合方法及操作模型。 1.2风险评估相关 资产,任何对组织有价值的事物。 威胁,指可能对资产或组织造成损害的事故的潜在原因。例如,组织的网络系统可能受到来自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威胁。 脆弱点,是指资产或资产组中能背威胁利用的弱点。如员工缺乏信息安全意思,使用简短易被猜测的口令、操作系统本身有安全漏洞等。 风险,特定的威胁利用资产的一种或一组薄弱点,导致资产的丢失或损害饿潜在可能性,即特定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评估,对信息和信息处理设施的威胁、影响和脆弱点及三者发生的可能性评估。

风险评估也称为风险分析,就是确认安全风险及其大小的过程,即利用适当的风险评估工具,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去顶资产风险等级和优先控制顺序。 2、风险评估的发展现状 2.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在美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60-70年代)以计算机为对象的信息阶段 1067年11月到1970年2月,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委托兰德公司、迈特公司(MITIE)及其它和国防工业有关的一些公司对当时的大型机、远程终端进行了研究,分析。作为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风险评估。 特点: 仅重点针对了计算机系统的性问题提出要求,对安全的评估只限于性,且重点在于安全评估,对风险问题考虑不多。 第二阶段(80-90年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对象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阶段 评估对象多为产品,很少延拓至系统,婴儿在严格意义上扔不是全面的风险评估。 第三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以信息系统为对象的信息保障阶段 随着信息保障的研究的深入,保障对象明确为信息和信息系统;保障能力明确来源于技术、管理和人员三个方面;逐步形成了风险评估、自评估、认证认可的工作思路。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为对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以确定重大危险源,进而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以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全过程中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与管理。 3 支持/相关文件 3.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 3.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 4 职责和权限 4.1 各职能部门负责识别、评价、控制和管理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因素,确定重大 风险源,制定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 4.2 各项目部负责识别、评价、控制和管理与本单位相关的风险因素,确定重大风 险源,制定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 4.3 各职能部门、各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展,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的辨识、评价和控 制。 4.4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编制、修订、解释,部门负责人审核、常务 副总经理批准。 5 定义重大危险源根据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分级,可以按 下标准分为4级: 5.1 一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0 人以上(含30 人)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含 100 人)重伤,或者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2 二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10 人~29 人死亡,或者50 人~99 人重伤,或者 造成5000 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3 三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人~9 人死亡,或者10 人~49 人重伤,或者造 成10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4 四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 万 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6 程序 6.1 工作步骤 6.1.1 选择活动、过程和服务 6.1.2 进行活动、过程和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 6.1.3 进行危险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胜达集团 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 胜达集团 二零一六年一月

1目标 胜达集团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自评估工作,发现本局信息系统当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边检查边整改,确保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2评估依据、范围和方法 2.1 评估依据 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对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的通知》(信安通[2006]15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对电力行业有关单位重要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的通知》(办信息[2006]48号)以及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公司的文件、检查方案要求, 开展××单位的信息安全评估。 2.2 评估范围 本次信息安全评估工作重点是重要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等, 管理信息系统中业务种类相对较多、网络和业务结构较为复杂,在检查工作中强调对基础信息系统和重点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具体包括:基础网络与服务器、关键业务系统、现有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策略、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情况评估。2.3 评估方法 采用自评估方法。 3重要资产识别 对本局范围内的重要系统、重要网络设备、重要服务器及其安全属性受破坏后的影响进行识别,将一旦停止运行影响面大的系统、关键网络节点设备和安全设备、承载敏感数据和业务的服务器进行登记汇总,形成重要资产清单。 资产清单见附表1。 4安全事件 对本局半年内发生的较大的、或者发生次数较多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汇总记录,形成本单位的安全事件列表。安全事件列表见附表2。 5安全检查项目评估 5.1 规章制度与组织管理评估 5.1.1组织机构 5.1.1.1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 5.1.1.2现状描述 本局已成立了信息安全领导机构,但尚未成立信息安全工作机构。 5.1.1.3 评估结论

公司风险评估的管理规定

制度索引号:SFJD-FD-AQ-C2/2017-024 公司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工作规索引 1.外部规 (1)《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版) (2)《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能源局2014年) (3)《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第二版) (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GB26164.1-2010》 (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GB 26860-2011) (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7)《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8)《风险管理术语》(GB/T 23694—2009) (9)《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27921—2011) 2.部规 (1)《发电企业风险综合分析方法使用导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修订版) (12) 本单位机组设计标准

公司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明确和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生产业务运营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工作,促进评估方法的有效运用,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和方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有效监控危险源,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规定了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评估的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三条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一)危害因素(简称“危害”):是指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伤害、损失、不良影响等发生的条件或行为。 (二)危害识别:是指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三)风险: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 (四)风险评估:是指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的全部过程。 (五)外因综合风险分析法:包含设备故障风险评估、生产区域风险评估和工作任务风险评估三种模式。

生产车间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验厂用)

1.编制依据 1.1相关标准 1)G BT/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2)A Q/T 9006-20101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3)G 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Y C/T 384.1.2.3-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标准 5)G B 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6)其他安全标准 1.2设备的有关资料 1)使用说明书 2)设备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 3)其他资料 2.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文是对车间各工段主要设备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自查到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 3.安全风险自查分析 车间主要设备有:配电、锅炉、制冷、空压、真空、除尘及载货电梯等。持有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的员工有7x人,其中有5x人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资格证;车间设备管理人员中有4人持有特种设备管理资格证,车间领导、安全管理员、技术员及班组长共11人持有安全管理员资格证。形成了一支由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维修及操作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人员组成: 评估小组从动力锅炉、配电、制冷空压、真空除尘、污水及电梯等主要设备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应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的形式实施,并采用分工段开展分析。

3.1锅炉工段安全风险自评 4.表1:锅炉工段主要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表2: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非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为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规范、完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升安全风险预控水平~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厂专门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工作的开展。 组长:***副组长:*** 员:**** 成 组长对此项工作负总责~负责全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与考核监督。 副组长负责人员协调和物资供应~为安全风险评估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和物资支持。 副组长负责各项制度措施的编写完善、现场评估的考核与隐患问题的解决~为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各成员负责组织做好本车间各岗位的风险评估工作的宣传、排查评估、记录填写等工作。 二、安全风险评估内容 定期对全厂生产设备设施、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制度措施等安全可行性和重大灾害、重大危险源等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 2、日常作业的人员、环境、系统、设备设施等。 3、检维修及特殊条件作业。

4、工作流程、生产工序、技术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设施、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6、其他需要安全风险评估的事项。 三、生产系统及装备安全风险评估 在生产系统、装备投运前、运行中、停运时等各阶段~全过程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1、设备、物资购置及验收。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物资购置前~要对设备、物资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进行安全、技术选型论证~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设备、物资入库前~应对其完好情况、技术参数、安全性能等进行评估验收~符合要求方可入库。材料、配件、工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出库投入运行前~使用人员应对其完好情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评估~确认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运行。 2、生产环境及系统运行。定期组织对运行中的生产系统、装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估。经分析评估认定为隐患的~按照《南屯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监控治理。 3、生产系统及装备停运。因放假停产或其他因素影响需停运系统、装备时~要对其安全停运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内容包括:停运存在的风险因素~对运行系统的影响,安全隔离措施,停运后安全管理等。 4、生产系统及装备重启。重新启用长期停运的车间、生产线、装备等~或非正常停工、停产系统及长期停运的系统、装备前~要对其安全投运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5、“四新”试验。在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试验前~由技术人员对其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危险因素、 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方面进行安全性能检验、鉴定~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与编制依据 1.1 编制目的 为规范公司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的评价管理,及时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为制订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制度。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ZS-AWH-SMP-146-01,2009)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ZS-AWH-SMP-01,2009)2.主题内容 本制度规定了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评价准则,规定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的工作程序,明确了相关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 3.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风险评价工作管理。 4.职责 4.1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为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订风险评价计划,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常规活动的风险评价,并负责协调、指导、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4.2 安全环保部(以下简称“安环部”)负责协助组织风险评价,编

制评价报告,制订风险控制措施,并参与措施落实工作的组织与监督。 4.3 生产、研发、中试、设备动力、分析技术、行政等部门参与风险评价,负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参与本制度的编制与修订。 4.4 本制度由安委会组织编制、修订。本制度经公司管理程序审核、批准后,由行政部颁布实施。安环部负责将本制度及其修订版本报行政部备案。 5.术语与定义 5.1 风险 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5.2 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5.3 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主要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5.4 常规/非常规/异常活动 常规活动为日常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的活动,具有周期性、重复性的特点,如生产原料的采购和储存、生产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清洁、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使用等;非常规活动为不经常出现的市场经营活动,如新项目的建设或生产工艺改造、新设备或新装置的安装使用等;异常活动为非正常情况下所采取的各类应急措施。 6.风险评价基本要求 6.1 评价范围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表

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年月日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检查办法 检查评议 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1 基础 管理 1、主要生产设备应建立台帐。 2、特种设备应建立台帐,并有定期检查记录。 3、消防设备、设施应建立台帐,并有定期检查记录。 查资料 2 缺陷 处理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有相应的详细记录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 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由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查资料 3 运行 管理 1、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3、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上级领 导组织处理。 4、设备管理部门要依据设备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并制定检修计划。 查现场 看资料 查记录 4 现场 管理 1、车间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 2、设备卫生管理达到无油污、设备见本色 3、备用设备随时可以启用,并达到运行参数 4、各转动装置安有防护装置; 5、各动、静设备密封点无漏点 6、设备铭牌完整、无损 查现场 5 维修 管理 1、日常维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做好维修记录。 2、设备检修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并做好维修记录。 3、设备备品配件按计划提交采购申请。 4、相关方管理记录(安全维修协议等)。 查记录 备注:每季度检查一次

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年月日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检查办法 检查评议 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1 基础 管理 1、主要生产设备应建立台帐。 2、特种设备应建立台帐,并有定期检查记录。 3、消防设备、设施应建立台帐,并有定期检查记录 查资料 2 缺陷 处理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有相应的详细记录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 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由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查资料 3 运行 管理 1、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3、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上级领 导组织处理。 4、设备管理部门要依据设备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并制定检修计划。 查现场 看资料 查记录 4 现场 管理 1、车间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 2、设备卫生管理达到无油污、设备见本色 3、备用设备随时可以启用,并达到运行参数 4、各转动装置安有防护装置; 5、各动、静设备密封点无漏点 6、设备铭牌完整、无损 查现场 5 维修 管理 1、日常维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做好维修记录。 2、设备检修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并做好维修记录。 3、设备备品配件按计划提交采购申请。 4、相关方管理记录(安全维修协议等)。 查记录 备注:每季度检查一次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识别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 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 风险,以确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 3.1评价组织及职责 (1)本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组长为本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 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办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办成员。 (2)职责 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 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负责风险评价 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 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 (1)危害识别 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 为 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 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 境; 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 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 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②直接与间接危险; 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 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 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

业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第3章业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3.1 风险评估概述 3.1.1 背景 该业务系统风险评估的目标是评估业务系统的风险状况,提出风险控制建议,同时为下一步要制定的业务系统安全管理规范以及今后业务系统的安全建设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 需要指出的是,本评估报告中所指的安全风险针对的是现阶段该业务系统的风险状况,反映的是系统当前的安全状态。 3.1.2 范围 该业务系统风险评估范围包括业务系统网络、管理制度、使用或管理业务系统的相关人员以及由业务系统使用时所产生的文档、数据。 3.1.3 评估方式 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其生命中期内完成相应的使命。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方式使系统在其生命周期内稳定、可靠地运行是系统各种技术、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本项目的评估主要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从识别信息系统的资产入手,确定重要资产,针对重要资产分析其面临的安全威胁并识别其存在的脆弱性,最后综合评估系统的安全风险。 资产划分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在所有识别的系统资产中,依据资产在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安全属性的价值不同,综合判定资产重要性程度并将其划分为核心、关键、中等、次要和很低5个等级。 对于列为重要及以上等级的资产,分析其面临的安全威胁。 脆弱性识别主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采取人工访谈。现场核查。扫描检测。渗透性测试等方式,找出系统所存在的脆弱性和安全隐患。 对重要资产已识别的威胁、脆弱性,根据其可能性和严重性,综合评估其安全风险。 3.2 该业务系统概况 3.2.1 该业务系统背景 近年来,由于数据量迅速增加,业务量也迅速增长,原先的硬件系统、应用系统和模式已渐渐不适应业务的需求,提升IT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经过仔细论证之后,信息决策部门在IT管理系统升级上达成如下共识:更换新的硬件设备,使用更先进和更强大的主机;在模式上为统一的集中式系统;在系统上用运行和维护效率较高的单库结构替换原有多库系统;在技术上准备使用基于B/S架构的J2EE中间件技术,并且实施999.999%的高可靠性运行方式;在业务上用新型工作流作为驱动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引擎,真正达到通过以客户为中心来提升利润及通过高效智能的工作流来提高每个行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外部的竞争。 3.2.2 网络结构与拓扑图 该系统的网络包含应用服务器组、数据库服务器组、业务管理端、网络连接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业务系统网络通过一台高性能路由器连接分部网络,通过一台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到其他业务系统。其中业务系统网络内部骨干网络采用千兆位以太网,两台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位骨干交换机。网络配备百兆桌面交换机来连接网络管理维护客户机。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 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减少安全风险的影响,以合理有效的管理行为获得最大安全保障。为做好本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组织机构及相应职责 成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 组长:胡振潮 副组长:李国英杨彦岭戈红雷于浩利杜鹏毅 梁辛酉李卫兵 组员:王瑶孙延峰李子强吴海香闫培隆 杨志杰刘世杰孟伟钟亚军 组长负责安全风险评估的全面领导工作。 副组长负责指导组织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编制以及施工中的动态风险管理工作。 组员负责制定计划和策略,确定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风险等级标准和接受准则,提出风险识别和评价方法,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具体落实本制度规定的相关内容,积极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组员有权要求其他相关部门参与配合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 第二条风险评估与管理原则 1、隧道风险评估应主要对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财产损

失、工程经济损失、工期延误等风险事件进行评估; 2、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工作内容,风险管理是风险评估的目的,均应随着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推进而动态地进行; 3、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目标为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工期风险等; 4、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第三条风险评估 1、确定风险的来源并分类,建立适合的风险指标体系。风险识别应提出风险指标和风险清单等结果。风险识别方法可采用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2、风险估计和评价应建立合理、通用、简洁和可操作的风险评价模型,并按下列基本程序进: (1)对初始风险进行估计,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目标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风险概率难以取得时,可采用风险频率代替; (2)分析各风险因素对目标风险的影响程度; (3)评价初始风险等级; (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案和措施;

机械加工厂风险评估报告

XXXX机械加工厂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XXXX机械加工厂 编制日期: 2018年05月

目录 1. 前言................................................... 2.总则................................................... .编制原则 .......................................... .编制依据 ..........................................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范围...........................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程序........................... 3.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与风险识别.........................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 .事故类型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现有安全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4.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程度分析............................... 5.结论...................................................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目的与适用范围 第二条公路桥梁和隧道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居高不下,一直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工程实施前,开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特大事故发生。 第三章评估范围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可由各地根据工程建设条件、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管理模式,以及当地工程建设经验,并参与以下标准确定。 第三条桥梁工程 一、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二、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 三、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岩根河大桥); 四、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五、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六、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第四条隧道工程 一、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 二、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三、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Ⅵ、Ⅴ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 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四、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五、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六、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完整版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17年8月 xx有限公司 XX有限公司文件 安(2017)19号 关于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88号令)和《临沂市关于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法》的通知》(临安监发[2016]136号)的相关要求,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特此通知。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企业简介 XX有限公司是一家包装纸箱印刷生产企业,建于2007年,位于临沂市罗庄区罗庄街道,法人宋振刚,现有职工15人,主要生产销售纸箱、纸板、箱板纸、牛皮纸、包装纸箱等,主要设备有印刷机、模切机、粘箱机、钉箱机、覆面机、环保水处理机、燃气锅炉、变压器等。 1.2公司工艺流程简介 公司生产工艺为: 原纸→出版→切边→印刷成型→粘箱→打包→外售。1.3危险源与主要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危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原料堆场的不稳定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害和机械设备的损失;运输车辆因违章操作或运输道路不符合有关要求导致车辆伤害;现场管理不善,违章

作业等事故。 主要有害因素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生产性噪声、局部振动及夏季露天高温等。 依据评估范围,针对生产过程、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分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型、伤害方式、影响范围及途径主要有1.3.1高处坠落 1、安全平台小于设计或不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存在设备、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 2、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其致因分析如下: (1)作业时,人员和设备在作业平台、台阶面作业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2)在高处作业的人员未使用安全用具(如安全绳、安全帽等),或因安全用具质量问题、使用不当、严重磨损等,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3)指挥失误。 1.3.2机械伤害 我公司机械设备较多,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 1、作业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其致因分析如下: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完整版本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对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过程中潜 在危险源及其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采取措施及时消除、减少和控制安全隐患,实现人、机、环、管最佳匹配,超前 预控各类风险,保证安全生产,依据《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 施指南》、《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单位安全风险 评估工作开展的依据,应用本规定可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工 作要点、工作方向,使安全风险评估更具可操作性。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实施、应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单位(包括在矿承包商施工队)。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成立矿风险评估管理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书记及助理级以上人员 成员:矿属各部门、各单位及外委施工单位负责人 第五条各区队 / 机关科室、承包商成立风险评估小 组组长:各单位一把手 副组长:区域代表 成员:队干部、内审员、班组长、急救员、消防员、

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力争全员参与(风险评估小组人数不得低于单位人数的30%) 第六条职责 (一)矿属各单位、承包商成立各自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生产活动、服务中的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检查监测。 (二)安管办负责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方法的培训,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给予相应指导。 (三)矿风险评估管理小组负责对危险源辨识及分级分类结果的审核。 (四)对不同类型、级别的危险源,各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落实到相关的作业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各业务部门、安全办进行跟踪监管,使其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五)各业务部门必须熟悉本部门监管的所有危险源,负责对危险源的检查监测。 (六)各业务部门和安管办在生产过程中负责督促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完善和补充。 (七)安管办每年年初要组织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评价,负责危险源的增减和升降级管理。 (八)各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员工岗位风险辨识计划,充分利用班前会组织当班人员进行本岗位风险辨识。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要求

工厂基础安全管理安全检查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90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工厂基础安全管理安全检查表(正式版)

工厂基础安全管理安全检查表(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安全组织 1.1 成立以厂长(经理)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委员 会,车间部门设安全领导小组,班组设安全员、企业 按规模及生产管理特点配备安技人员。 1.2 根据年度工厂方针,编制企业安全生产年度 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具体有四大内容:安 全教育计划:安全活动计划;安全检查及重大不安全 因素整改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3 企业每季在厂长领导下,召开一次安委会。 要有文字记载或会议记录。厂级生产调度会,要有安

全生产具体内容,并有记录。 每月可根据企业情况由安技部门召开安全例会,要有记录。 2. 安全教育 2.1 新职工入厂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做到不积压、不延迟、不补课、不遗漏,教育内容按有关规定进行,资料归档。 2.2 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应熟悉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接受主管、行业局(公司)、企业组织的安全知识考核。 2.3 厂领导应布置教育,设备、安技部门每年对班组长进行一定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班组安全知识及安全管理的业务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2.4 特殊工种操作者必须持有主管部门、专业部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 陈泽民:3080604041 信息时代既带给我们无限商机与方便,也充斥着隐患与危险。越来越多的黑客通过网络肆意侵入企业的计算机,盗取重要资料,或者破坏企业网络,使其陷入瘫痪,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要。企业网络安全的核心是企业信息的安全。具体来说,也就涉及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一套科学、合理、完整、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就成为网络信息系统设计和建设者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信息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设计的最终目标,信息系统安全的建立必须以一系列网络安全技术为摹础。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多层次之间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只从网络安全技术的角度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是很网难的,网络信息系统对安全的整体是任何一种单元安全技术都无法解决的。冈此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方案的设计必须以科学的安全体系结构模型为依据,才能保障整个安全体系的完备性、合理性。 制定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对于建造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系统是举足轻重的。网络上可采用安全技术例如防火墙等实现网络安全,软件开发上可选择不同的安全粒度,如记录级,文件级信息级等。在系统的各个层次中展开安全控制是非常有利的。在应用软件层上设置安全访问控制是整个应用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步骤。此外安全教育与管理也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就是以行政手段对系统的安全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并与技术策略和措施相结合,从而使信息系统达到整体上的安全水平。其实,在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中,技术性安全措施所占的比例很小,而更多则是非技术性安全措施。两者之间是互相补充,彼此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并不仅仅是技术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