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问题对策与实现形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问题对策与实现形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问题对策与实现形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问题对策与实现形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问题对策与实现形式

作为与产业经济有着天然联系的职业教育,当前困扰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首要任务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其办学主体多元化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热议,有的认为混合所有制办学“大有可为”,应积极试点、大胆探索;有的则认为在现有政策不清晰和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宜太冒进”。根据网上公布的各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全国近20个省份在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任务(项目)承接一览表显示,有22个省(区、市)提出关于“混合所有制”的项目。然而,分析各地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的文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实际政策推进相对缓慢,很多都还停留在文件或计划上,真正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不多,很多探索在遇到核心问题上时因政策不明朗而停滞不前。民办教育先发地温州市原本计划在全市职业教育会议上印发《关于职业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实施办法》,但最终也因为条件不成熟而搁置,一些职业院校探索二级学院股份制改革最终也因为“或多或少存在关联交易和灰色套利行为”而取消。

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是职业院校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校企合作瓶颈的必由之路,实行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有利于职业院校更加贴近产业的需求、跟上社会的步伐。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首先要把握提升人才培

养质量这一基本核心要求,着力解决办学性质、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三大问题,在现有政策条件下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和途径。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核心要求

关于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诸多讨论,很多是从办学投入视角来研究的,即更多的关注如何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所谓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可以理解为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所有制主体通过以资本、场地、设备、人员等有形或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共同举办的职业院校,即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私有资本、外资等不同资本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共同举办职业院校,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其核心要素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二是混合所有制的主体必须为独立法人,参与各方按出资比例享有相应股份,产权明晰,实行董事会管理等等。而实际上,国家鼓励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虽然有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的初衷,但主要还是从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高职《行动计划》在“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条目中则以办学体制改革为主,多次提到激发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扩大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其核心要求在于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参与合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制度创新,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以现代大学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在办学中的职责与权益,真正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使校企合作以一种更加权责明析的现代治理结构形式固化下来。从这

个意义上说,在确保国有资本不流失的基础上,只要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任何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办学都是值得尝试的。

实践已经证明,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办学体制,有利于推进管办评分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从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更快地转变办学机制,并能更好地限制公办职业院校容易碰到的不当的政府干预,提高办学自主权;有利于职业院校和各种投资者,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更大范围更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为了发展更好地融资及整合各种资源,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尤为关键的是有了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参与,有利于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把企业最前沿的知识技术和资讯吸收到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从而真正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这种体制机制强化了市场主体地位和发展空间,当然有利于职业院校与产业同步发展。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在国家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地职业院校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科学论述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理论创新,也为职业院校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要着力破解以下三大问题。

一是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办学性质问题。

法人属性是决定一个组织及其组**员地位、待遇的根源性依据。现行《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机构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和社会团体

法人。理论上说,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既不是传统的民办院校,也不完全等同于公办事业单位,其办学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一些学校,如南通理工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虽登记为事业法人,但学校教职工不具备事业编制;而有些混合所有制院校虽然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却又核定了事业编制。这些法人定性导致学校既享受不到作为国家公益事业应当享受的优惠政策,甚至在一些地方还要作为企业被征收各种税收,在办学中受到各种歧视。由于法人属性界定不清,使得社会和政府部门对是否使用公共财政支持混合所有制办学存有疑虑,认为支持混合民有制办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关于法人属性问题,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院校是相对单一所有制学校而言的一种办学类型,不应将其列为既非“公办”又非“民办”的第三种办学类型。在法人登记上,建议职业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身份应进行分类登记,营利性混合所有制院校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放松准入制度;非营利性混合所有制院校登记为事业法人,根据国有资产所占比例不同可以分为公办事业法人和民办事业法人,与纯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同时,明确规定国家对混合所有制学校的经费支持,根据其办学绩效实行“分级”经费补贴,办学绩效的考核指标包括在校生人数、本地就业人数、社会服务收入等。

二是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产权归属问题。

当前,参与混合所有制的非公办学主体都有投资办学的心理,希望在公益奉献和资产积累方面实现双赢。但是,由于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质,导致个人或企业主无法从混合所有制办学中取得合理报酬。《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应实施条例均规定,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社会资本与公办院校进行混合,一般都有利益回报要求,举办者迫切希望在办学积累、合理回报、产权流转等方面能够拥有充分权益,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也认为要健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举办者利益诉求的获取办法。

2010年以来的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明确规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从办学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奖励出资人”。建议各地可探索出台相关规定,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允许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在剔除国家政策性补贴后,拿出当年办学收益的20%作为合理回报,但回报的年奖励金额不宜超过出资人累积出资额为基数的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同时,要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产权保护和流转制度。首先要进行产权界定,明晰产权归属,可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学校资产尤其是无形资产进行正确评估与核算,明确资产存量与价值。只有在产权清晰的情况下,才能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调动民营资本投资积极性,明确院校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价值,为产权变更和股份制改造提供有效依据。其次是要探索建立适宜于教育的产权交易市场,为学校合并、股份转让等资本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搭建公平竞争、流通有序的平台,实现投资者的利益回报和资本高效率流转。

三是混合所制职业院校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高校党委为高校最高权力机构,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院校一般应建有董事会或理事会,如果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则与公办院校党委领导直接冲突。从目前看,现有探索普遍忽视办学主体的实质性重组,没有理清党委会与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关系,缺乏在法人治理结构优化方面的系统思考。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需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董事会制有机结合,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董事会监督”的治理模式。具体而言,党委为最高决策机构,职业院校重大事项有学校党委会或**会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就学校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内部重要领导干部任免、年度预算决算等事务进行科学决策。校长为学校行政长官,全面领导高职院校发展,负责学校日常管理。董事会为审议监督机构,一方面,董事会对党委作出的重大事项保留审议权,通过审议在决策阶段加强监督;另一方面,董事会对学校行政进行监督,通过审议和监督能够有效预防决策失误以及职权滥用现象的发生。

三、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主要实现形式

发展职业教育的事权在地方,在职业教育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家层面不可能一下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可能很快建立起学校产权制度和产权交易市场。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实现方式、管理模式、产权交易与收益分配等,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办

学主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在多元投入、多方治理、多样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通过地方的成功实践形成案例和制度,从而为最终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法律的出台积累宝贵经验。

相对于单一所有制高职院校而言,根据不同所有制所占股份的比例不同,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可以分为两种:公有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和以非公有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从不同办学层次上的混合,可以分为:学校层面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另一种是学校内部二级办学机构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即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并以法人资格出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混合,笔者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不仅是民办职业院校的需要,其中更多应该是公办职业院校的努力方向,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核心价值正是为了激发公办职业院校办学活力3。鉴于此,在国家法律尚未明确的前提下同,各地职业院校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去探索:一是公办职业院校引入社会资本;二是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引入国有资本;三是不同资本合作投资新办职业院校。本文试对上述三种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主要的实现形式。

1.公办职业院校引入社会资本。

公办职业院校通过改制主动引入民营、个体等社会资本,举办混合所有制的职业院校,以充分激发公办职业院校的活力。此种模式一般是以“公有为主、民有为辅”的混合所有制,其优点是虽然采取混合所有制办学,但并不改变学校原有的公办学校性质,学校原有的财政拨款渠道不变,原有教师身份可保持不变;缺点是产权归属不清,公办职业院校领导担心混合

所有制改革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改革失败是否被追责;民间资本也有顾虑,因为不处于主导地位,怕失去话语权,往往会缺乏积极性和失去动力。在这里,还需要探索建立社会资本准入职业院校“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确规定哪些职业教育领域社会资本不能进入,哪些领域允许社会资本参股,以此打破垄断壁垒,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大作用,激发社会力量投资职业教育的活力。主要有以下三种实现形式:

(1)优质公办职业院校吸引社会资本实现不同层面的混合。

优质公办职业院校引进企业优质资源,形成产权关系上的“混合”。此种模式可以在学校层面上实行混合办学,也可以是二级学院层面的混合。目前,各地探索的主要还是二级学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比如江西计划预算投入2000万元建设4个省级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福建2016年试点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办学机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鼓励举办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鼓励建设股份合作制度工作室”等,即“通过将土地、校舍、设备等要素以作价入股的方式,将公办职业院校的某些专业或系部交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举办”,从而组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利有限公司、友嘉实业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建达利女装学院、友嘉机电学院等7个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引入民营资本6500多万元,与其共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等。

(2)公办职业院校改制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行动计划》提出试点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职业院校改革。这里的“办学活力不足”主要是指相对薄弱或是生源困难的公办职业院校,参照国有企业的改制办法,由举为方牵头对公办职业院校进行资产清算,将其部分股权让渡给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管理者和教职工拥有管理权及收益权,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办学自主权改革,从而推动办学机制的创新。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建院初始,该学院属公立性质,后经三次改制,学院股东由企业集团、学校管理团队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等六方组成,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政府引导、管理团队积极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改制”不是改变公办职业院校的所有制,也不是简单的变卖学校资产。这其中主要目的是将学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从而实现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

(3)公办职业院校接管弱势民办职业院校。

对于经营不善、办学困难或是生源不足的民办职业院校,可以由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对其资产进行清查,并责成办学较好的示范性职业院校接管。民办职业院校可以校舍、设备等资产折合成股份入股公办职业院校5。合并之后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原来的公办主体不变,管理决策权、处置权均不变,民办部分按其折合股份的占比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合并之后的院校中原民办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公办院校教师可享有同等待遇。例如,公办厦门理工学院以持有69%的股份入主民办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混合所有制办学。

2.社会力量举办职业院校引入国有资本。

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优势和途径,吸引国有资本投资共同举办混合所有制的职业院校。此种模式一般是以“民有为主、公有为辅”的混合所有制,其优点是产权相对清晰、办学机制灵活,社会资本参与办学积极性高;缺点是学校办学性质不清,财政拨款渠道不畅,国有资本如何保值增值,缺乏法律保障和动力,原有公办院校教职工担心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自己的事业编制身份是否改变,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待遇是否会随之消失,等等。民办高职院校担心因股比缩小或稀释而失去对学校的控制权,以往的投资被同化,失去话语权,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企业担忧在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办学属性、管理体制、退出机制,以及相应的资产管理、收益分配、质量监控、风险防范等具体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企业在混合所有制办学中“利益共享易、风险共担难”。主要有以下两种实现形式:

(1)国有资本直接注资民办职业院校。

当前,民办职业院校一直缺少国家财政的支持,很少能够享受财政专项和生均拨款政策。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比如:2015年重庆市对民办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保持在1400-2000元;山东省开展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教师社会保障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等;各级各类财政专项也面向民办高职院校开放申报。所谓国有资本直接注资民办职业院校,是指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对所辖范围内对当地经济贡献度大的特色优质民办职业院校注入国有资本,并享有民办职业院校的一定股份。以南通理工学院(原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该校建校初始为民办性质,后引入江苏教育发展投资中心(系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1000万元资金作为国资参股办学,其出资占股为5%,此外,江海科教开发公司持股58.64%,原举办者个人持股36.36%。2013年4月获得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后经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2)民办职业院校托管低效公办职业院校。

当前,一部分省份职业教育适龄人口呈现逐步萎缩趋势,个别公办职业院校面临生源危机。对办学效率不高的公办职业院校,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其资产进行清查,按就近原则将资产以股份的形式变卖给区域内优质民办职业院校,使之成为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学校。合并之后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原来的民办主体不变,管理决策权、处置权均不变,公办部分按其折合股份的占比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并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民办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接受委托,代管公立黑龙江省甘南县职教中心,前者选派管理团队进入后者,并植入先进的管理模式。

3.不同资本合作投资新办职业院校。

公办院校、社会资本、外资等不同资本共同投资新办一所混合所有制的职业院校。此种模式以国有资本所占比例来区分办学性质,其优点是新办院校,可以按混合所有制的要素来设计办学,参与各方办公主体以土地、设备、知识、管理等要素作价入股,参与办学并享受有相应的权利;新办职业院校可采用全新的治理结构、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要有以下三种实现形式:

(1)地方政府、公办院校和行业企业混合办学。

在一些经济发达但尚无高等职业院校布局的县级市,可以根据产业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由政府出资征地、建校舍,吸引市级优质公办高等业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参与组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地方政府以土地、校舍入股,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以教师、人才、管理和专利等入股,并可享受原有公办生均拨款,行业企业则以真实的生产设备入股,这样地方政府、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又各能取所需。地方政府吸引人才集聚,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复制扩大人才培养效应并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投入实训设备培养适用人才,从而实现多方共赢。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瑞安市人民政府及区域骨干企业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瑞安学院,瑞安市政府划拨土地并完成2.5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前期投入2000万元开办经费,并以优质管理和师资团队入驻办学,行业企业出资建设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各方根据协议承担责任并享有相应的权利。

(2)地方本科、职业院校和行企企业混合办学。

当前,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主动向应用本科转型,可以根据区域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由地方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混合所有制职业集团,本科院校发挥学科优势注重理论教学,职业院校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行业企业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三方共同组建以行业为纽带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

的培养。例如,民办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淮北矿业集团控股)与公办淮北师范大学和淮北神华理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方以40%、30%、30%的比例投资举办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的协议,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同时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筹备组建包含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和职业培训四大教育实体的教育集团。

(3)职业院校与境外职业教育机构开展混合办学。

国际化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寻求与境外职业教育机构或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服务企业走出去培养当地本土化人才,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混合所有制办学,可以在境内外办学,形成一批高水平国际化职业院校。如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亚龙集团共同出资在泰国大城府大城学院建立的“鲁班工坊”就是很好的一种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尝试。

当然,参照经济领域已经公布的各省市国资国企改革文件,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可以有改制重组、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员工持股等多种实现方式。2015年底作为第一家纯粹意义上的全日制高职院校举办者湖南金侨教育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股转公司的同意挂牌函,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尚未修订完成的前提下正式登录新三板,给职业院校进入资本市场扫除障碍。但是,职业院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更需要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举办方的实践探索、试点突破。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我的教师职业发展目标

我的教师职业发展目标 教师,一个平凡的岗位却承载着不平凡的一代育人事业;一个好老师不仅可以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还可以在一个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我的职业发展目标如下: (1)师德目标方面: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2)学识目标方面: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老师学习,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写好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3)教育教学方面: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去感受学习的乐趣,去体会学习的方法。新课改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就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以及收集到的新的知识信息,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把学生的想法、问题进行交流,达成新的知识资源,不断综合、完善新的知识体系。多向互动,通过师生之间、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育科研方面:加强人文底蕴,增强人文精神,做有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及时积累个案,归纳资料,撰写有实效的专题论文。 我相信,只要对待工作像一个母亲对孩子般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不断努力,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李云琴 一、个人现状分析 1.优势方面 教学方面:本人毕业十六年,能够胜任高中各年级政治教学工作,多年担任高三政治老师,担任备课组长,对老教材以及新教材、高考都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教学成绩良好。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工作之余不忘充实自己,喜欢阅读与研究,包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能吃苦,有上进心。 教科研方面:参加工作以来能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反思及针对某些教学中的问题撰写的论文等,新课程中,能积极和学生合作完成研究性学习和课题研究。 2 不利因素 平时忙于上课、班级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和教材深入研究的时间不够宽裕。 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理论学习还远远不够,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因为不太了解一些科研方法而困惑,不了解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或者是自己思考较少,没有想过那些课题适合自己去研究,去调查。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实施,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较弱,还存在守旧思想。教学活动中常常缺乏新的变革,教学过程缺乏深入思考,精美问题提得不够多,引导学生思维方面做得还不够。 二.职业发展目标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对教师的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做计划如下: 1、总体目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立足岗位,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学以致用,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利用3—5年时间,成为研究型教师。 2、具体目标 (1)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先进的事迹,接受新课程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功能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真诚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把教育教学真正作为事业,踏踏实实奉献教育,诚心诚意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2)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全面提升整体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通过学习逐步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创新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2019-2021年) 我是聊城市莘县乡镇的一名六年级语文老师,我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如下:一、自我分析 优势 (1)专业知识 我基本具备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十余年,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课改为契机,教学中能注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潜心备课之外,也善于取他山之石,巧为自己之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专业技能 能自主对教材进行较灵活的处理,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能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授课,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级部主任,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有自己的思路与做法,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形成良好班风。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适当的改变。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的教育。 (3)专业情意 对教师工作能认真对待,对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对工作群体有合作、交流意识,肯于奉献。 可提升空间 (1)专业知识 今后还要学习了解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懂得教育规律,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育理论。面对课堂教学应有“还能更好吗?”这样的追求。(2)专业技能 练习基本功,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做到板书工整。教学中还要做到语言幽默,加强自我修养,养成读书与学习后的落笔成文的习惯,特别是现代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上,要多总结和反思。在教育科研方面,不但要确立研究课题,还要充分的进行实践,争取有成果。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探索钻研精神,抓住教育教学中细小的环节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级部工作还要善于调动教师、学生的主动性,较好的与家长形成有效的家校联系,对个别生的教育机智与韧性待加强。 (3)专业情意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有坚定的信仰和文明的行为。以平常心去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有教育智慧,又要有足够耐心。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有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堂实践中努力提高驾驭课堂能力和亲和力,提高反思能力。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师德水平。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好教师。 四、具体措施 师德计划 1、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学生表率的教师,首先要建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只有真心实意献身教育事业,才能够严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前言: 青春是美丽的,我的青春是流光溢彩的。在经过20年的工作磨练中,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人生到了某个阶段,是需要回眸的,回眸走过的路,不是要和过去做一个了断,而是为了珍藏记忆中的脚印,更清醒地把握现在,前瞻未来。一路走来,我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就是愈挫弥坚,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很少考虑个人的得失,在工作上只想干个痛快!虽然显得有些身单影孤,有时会情绪低落,但我不会消沉……但最近一年来,对比新教师的快速发展,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感到自己的发展进入了“高原期”,就象处于长跑中的“极限”,前进的步伐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工作20年了,虽然有过计划,有过打算,却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给自己的职业好好的规划一下,我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因此认真地规划了一下自己的未来。 一、个人简介 1995年于湖南第三师范学校(现衡阳师专)毕业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工作整 二十年,现年39岁,音乐大专学历,高级职称。企业改制,从城市步入农村职于高新区板塘西塘学校一线工作也有八个年头,在校担任少先队辅导员一职,主要从事语文、音乐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 二、理性思考 1、学识水平:师范三年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大专三年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函授学习,很好地充实了我的文化水平,为我从事音乐、语文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经常研读《音乐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注重自己对于新教法的学习。了解社会动态及教育教学最新信息、最新教学理念;坚持练发声、练基本功,保持自己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 我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与

同行网友互通信息,切磋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向音乐界的泰斗们请教,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多年对于音乐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我也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区级奖励。 2007年代表岳塘区参加了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省级培训,在顺利取得毕业合格证的同时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3年撰写的《校园文艺大观园》获得省级“文艺导师”光荣称号。 2016年代表高新学区参加湖南省湘潭市德育工作者访名校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 2、教学方面:我的课堂教学有了质的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教学经验的不断增加,能较好调度知识。工作积极热情,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3.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在专职辅导员岗位上忙碌了也近二十个春秋。从城市步入农村整整八年,深切体味到基层辅导员工作的艰辛,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需要具备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执着。“慎独”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时,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言行符合优秀辅导员员的要求。善于密切联系群众,尽可能和老师们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团结关爱,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改进。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我更要强化自己的慎独意识。基于切身体验,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定要脚踏实地,甘为人梯,树立终生服务少先队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我要求自己既当一名优秀辅导员,又做一名模范教师,把本职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经过个人的不懈努力曾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 4.教学研究方面:重视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平时善于积累总结,科研意识也有所增强,科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其次,课堂教学能力尚可。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缺乏新意。 三、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

(职业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要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是生涯、职业生涯、教师职业生涯。 何谓“生涯”?就是一生重要工作的综合,是以以职业为中心,但又不仅仅限于 职业层面,还包括所有人生角色,如家庭:子女、配偶、父母;学校:学习者;职业:生产者;社会:公民、消费者、休闲者、退休者。是自我认知、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 生涯规划即一个人生涯过程的妥善安排。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职业经历过程,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承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 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 教师的职业生涯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流行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专业素质各个方面(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一起成长,也指一个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和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是一个意思。它们的区别,只在于生涯比较中性,而发展带有目标和价值性。 为什么做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印象而言,中学教师的工作稳定,步调规律且单纯,还需要有生涯规划吗?答案是肯定的。教师的生涯发展是为自己规划出自己的「心灵蓝图」(MindMap),也是一种「虚拟实境」的演练。 在教师的生涯发展方面,必须作系统的思考,从整体观照,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进行生涯思考,这样教师会自觉地、妥善地完成生涯规划,实属重要。 (一)终身教育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理念日受重视,生涯发展的研究,已不只偏重个人的职业选择方面,进而扩大到个人自我潜能的发挥。 如何使人生各阶段的潜能达到最大实现的可能性,逐渐成为生涯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换言之,不仅要使个人乐在工作;而且也要使个人能安享晚年。教育工作者受到此种理念的冲击,逐渐感受到生涯发展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教师逐渐体会到在职进修的必要性,光凭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实很难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地进修,吸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知识,以扩大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 所以,教师生涯能力的规划与发展,越来越凸显其迫切性。 (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系于教师能否将教学工作当作终生的志业,或是将教学工作当做一生

浅谈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浅谈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本文试图通过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了解国内外职业院校职业化发展现状,阐述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标签:职业院校国内外教师专业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院作为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如何更好地加强教师专业和实践能力,提高学院“双师型”人才质量,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好地提高学院办学水平,为区域经济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 1.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一个人在接受专业教师教育之后,具备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教师的专业化是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策略》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其职业的要求与条件都比较独特,还要制定专门的培养与管理制度。具体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1.2 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业教育内容和措施。 1.3 专业人员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国家对教师资格有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1.4 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教师,必须要经历长期训练,且坚持参加在职进修;专业教师的工作在发展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她主要是服务于社会中大多数群体。因此,从事教师职业,就必须要强调教师的服务精神与职业道德。

(完整版)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自身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提出的要求相对较高。大学教师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任务。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设计出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了未来几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确切的说来我毕业才只有几个月,至今还未站上讲台,日常就是在教务科做做教务工作兼职班主任。根据学校对新进老师的培训听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师教师的课,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想法。日后自己将要用一种怎样的风格讲课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第一: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实现角色转变 作为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手教师,首先要明确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同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首先,我需要的就是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学校拜老教师为师,积极听课、说课,在师傅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进行学科教学,掌握教学规律,从实践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成长。 其次,需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向老教师学习,向同行教师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能力,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源泉,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才能获得进步。 第二:专业水平的提高。 作为理工科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如何将学习知识与社会工作需求紧密衔接等都是值得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我深感自己的专业知识仍然不够扎实。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认真学习领会新课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 培训学员使用手册 目录 一、说明事项 (2) 二、用户注册与登录 (2) 三、基本信息和状态 (3) 1. 资料修改 (4) 2. 密码修改 (5) 3. 消息中心 (6) 四、培训班报名 (6) 五、我的培训班 (7) 六、我的日志 (8) 七、培训资料 (9) 八、作业列表 (9) 十. 讨论组 (10)

一、说明事项 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包括6类用户,分别是学员、培训班负责人、机构、管理部门、教育部、系统管理员。学员是指参加国培计划的院校教师;培训班负责人是机构分配的用来进行培训班管理的人员;机构是指培训项目的具体申报和实施单位,如示范校、骨干校、企业等;管理部门为省厅或区域培训中心。 本手册为面向培训学员用户的使用说明文档。本手册主要介绍了平台功能以及参加培训的操作流程。现需将有关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1)在撰写本手册时,所使用的数据均为测试数据,不代表或部分代表某个学员的数据。您在使用平台时,请认真填写相关数据。 (2)使用本手册时请您留意内容中的加粗部分。 (3)学员参加培训班的基本流程为:注册->培训班报名->培训班负责人审批并通过->参加培训班(撰写日志、提交作业、参加讨论等)->培训班结束后填写培训反馈表。 (4)在进行相关删除操作时请您慎重,由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当删除一个数据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数据的使用。 (5)由于平台将不断完善和改进,因此请您关注最新的使用说明手册。二、用户注册与登录 学员在报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注册。在首页点击“用户注册”链接,注册界面如下。学员注册时是以邮箱为基本凭证的,在填写资料时,请务必认真选择所在省份和所在学校,对于宁波市、厦门市、新疆建设兵团的用户请选择对应的选项。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 .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职业的产生 具有专门特性的教师职业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 五帝时代的“成均”和虞舜时代的“庠”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萌芽。 我国古代教师职业的特点表现为: 第一、官师合一。 第二、各类“学科”教师承担教育任务。 第三、教师地位悬殊。 第四、形成了“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传统。 古代西方,总体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在古希腊文中,教师由“教仆”演化而来。他们通常是奴 隶中一部分专门侍侯和陪伴贵族、奴隶主子女上学的人,后来才把从事教育的人称为教师。教师之间的地位悬殊也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 2、教师职业的发展 自教师职业产生后,其发展是缓慢的。这是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缓慢的缘故。 17世纪义务教育在西欧各国的普遍推行,意味着教师量的增加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发展需要,加之学校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善,开始了教师职业的大发展。 “废科举,兴学校”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政治和教育制度的变化使教师职业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教师职业中不再存在政府官职的教师,有官职者若在大学任教也只是兼职教师。其次,普及教育的提倡,中小学的大量开设,师范教育的兴办,使教师群体的数量激增。第三,近代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重大更新和分科教学的加强,使教师传授学科知识的意识得到强化。 进入20世纪后,各国普遍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第二,扩展师范教育中教育学科的门类,加强教育实习。第三,开辟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脱产进修。 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迹象表明,教师职业正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尽管目前教师职业还不能与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性职业,但它已具备了作为专业职业的基本特征和条件。作为从教者的教师已是一种其他职业劳动者所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 教师职业的发展经过了独立化——专门化——专业化的发展过程。纵观教师职业的产生和演进特点,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将伴随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始终。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制约教师职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政治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教师职业的发展状况。 (5)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观念的不断改变。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2018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2018年4月参加工作,我从一开始对教育事业的激动迷茫转变为现在的冷静清晰。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一个行业,它关系到国家、学校以及自己还有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与进步的职业。既然要进步就要做好自身规划。教师的职业规划是教师进行终身教育的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确立发展目标,从而应对未来的行业竞争与社会需求。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 一、自我认识 2018年9月开学之后就被分配了教学任务。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不过关,专业著作的阅读欠缺,尤其是学科之内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任务中,有时会出现思想上的惰性,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上课的时候不能做到每次提前五分钟,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严谨,虽然自身认为责任重大,但是由于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会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感。也在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困惑。 二、岗位认知 入职时是教师专技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要做到将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以教学为主,长期在教学的第一线上,并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任务大责任大。我所入职的是山西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院现在重点是“十三五”学科攀升计划---数学重

点学科的建设计划。我院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学科交叉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可观的,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学科建设的思路非常清晰:人才引进有计划,人才培育有去向,学科攀升计划与申博工作关系有协同,学术交流有目的。现在有幸加入这个大家庭,正处于发展的洪流,一定借着学院发展的东风,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自己的人才价值,联系团队,协调好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之间的关系。 三、目标定位 学习是终身的观念,一定要以学习为中心,抓住平时的空闲时间不断学习新内容,了解新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动态,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知识的底蕴,成为学习型的教师。在对待教学上,认真备课,做好教材与课堂的结合,做到多思所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在科研上,认真了解自己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动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一个研究型反思性教师。不断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特征,学习他们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总而言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研读教学理论专著,定期阅读本学科专业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尤其是写好深刻的学习心得。

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的三性

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的三性 时代在发展,新媒体技术、新教学理念不断出现,而中职教育在生源、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保有的知识渐渐成为“旧知识”,我们拥有的技能在社会的更高要求面前有些捉襟见肘了。不进则退,因此,我很重视学校安排的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也使我对教学工作的各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参加培训后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中职学生不像普通高中学生那样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因此,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还需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具有师范性、职业性和技术性的“三性”有机结合。 首先是“师范性”,“师范性”是指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性,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育工作与其他劳动者工作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态度、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教育对象。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率,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榜样。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对学生起着示

范作用,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情操、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声的“身教”更胜于有声的“言教”,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給学生以示范。这就要求我们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从而给予学生无限正能量,这就是“师范”的作用。 再说“职业性”,教师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需要具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职业知识。当前,中职工科专业课教师主要来源于工科院校,工科院校毕业生虽然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但缺乏教师教育专业的基本训练,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职业教育教学之要求。要实现向职业化教师的转变,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生必须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的统一学习考试并达标,以弥补他们在“职业性”教书育人方面的短板,较好地适应中职教育。另外像本人这一类的师范教育类毕业生,大学期间学习目标主要是面对普高学生,对职业教育接触不够,那我们就应该更多更早地深入职业教育一线,了解、体验、感悟职业教育。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职校教师的重要途径,对于巩固其专业思想,陶冶其专业情操,培养从事技能,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切实重视教育实习的作用。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基石。文章结合经济转型升 级,对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成功与学生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做好顶层设计,理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规划职业生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科研水平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涯从讲台新手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社会各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专业发展,如何有效引导高职院校教师根据学校发展、专业建设要求,结合专业背景、研究优势与行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是深化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facul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而言,可以从狭隘或广义的角度去理解。狭隘的理解通常指促进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的提高;广义的理解则是指教师作为人、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心智特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国外对于教师发展研究的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到60 年代开始,美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影响急剧扩大,人们通常称这一时期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当时,美国高校教师的工资,从1959年至1969年,增长幅度连续十年超过物价指数的增长,这使得大批优秀人才被吸引到高校。这个时期的美国出现了“明星教授制度”(faculty star system)。 我国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相对较晚,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并加以介绍与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但很快成为教育理论界、教育决策者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对而言,教育界与学界对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较为成熟,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其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改革的深化,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十分关注的问题,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已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已从关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向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转变,这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时代要求。我国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就要从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1)

篇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我想教师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自我分析 教师的自我分析就是让教师明确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分析自己的特点,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清晰地发现自己的劣势。教师的自我分析可以包括教学、教研、管理、思想素质、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自我分析可以尽量全面而具体,并且要尽量客观、真实地分析当时的特点、优势和劣势。 首先,教师要了解自身现有的各种发展水平。教师生活离不开教室、办公室和家庭,那么教师的现有发展水平可以从课堂教学生活、同事交往生活及家庭生活三大部分加以考察,从而得出关于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师德等方面的一些量化或质性的结论。 其次,了解实际还必须指向过去。对现有水平的考察并不是自我了解的终结。教师还必须分析现有水平背后的原因,即为什么我在这些方面会比较优秀,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有会显得比较薄弱。不利因素是哪些?有利因素是那些? 然后,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潜力进行估计,这是了解自身的真正目的。发展潜力的估计立足于对发展原因的分析。有些方面虽然现在取得了某些优秀,但却是自己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赢得的,在这一方面教师的发展可能就潜力不大;相反,有些方面可能现在稍有不足,但教师可能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进步很快,而且也很有兴趣,这应该就是教师的潜力所在。 二、学校环境的分析 所谓学校环境包括学校运行制度、学校的办学思路,学校的发展目标。即学校愿景,我们学校的愿景是:构筑完整和幸福的人生。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应该尽可能的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协调。简单的说,个体的发展是脱离不开集体的。因此,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充分考虑集体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发展环境对教师的成长是重要的。 三、确立适合自己的近期及远期发展目标,即愿景 在对自身的实际和学校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成长的目标也就逐渐凸显出来。 篇二: 作为一名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我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我虽然能达到一些必要的工作要求,但在教学时还是认为离一个合格教师的要求很远,在课堂教学上还是会出现一些差错,不能那么的得心应手。侥幸的是我还年轻,能吃苦、有上进心。在未来的三年里我对自己制定的总目标是: 一、勤于学习,自我成长 教师们都有同感:教师每天都在吐出知识,如果不及时吃进新知是不行的。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教师争分夺秒地学习。 1、努力学习新教育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教育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既要教学又育人。使班级中每个孩子沐浴在课改的阳光雨露中,自信且成功地成长。 2、上课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进行教学。课后对每节课进行认真反思,写下教学后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题完整版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 标准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竞赛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 和。 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包括的维度有、 和。 4、学情分析是《专业标准》中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5、职业学校教师对职校生实施教学和育人过程中,要做到两个结合,即:与 相结合,与相结合。 6、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7、职业学校教师要始终树立、、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 与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8、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应掌握所教课程的、及。 9、了解职高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属于领域。 10、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要基于职业岗位工作 过程设计和,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 11、结合行业和需要,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参加 和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A.小学教师 B.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C.中学教师 D.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下列教学方式中,教学效果最差的是。 A.启发式 B.填鸭式 C.讲练结合 D.工学结合 4、在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并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特点开 展和德育活动。 A.心理 B.生理 C.教书 D.育人 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学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 A.具有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B.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C.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D.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 6、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部分构成。 A.二 B.三 C.四 D.五

教师职业生涯目标

教师职业生涯目标 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目标体系构成包括其确立和实施两部分。确立由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如何选择目标--制定职业生涯目标三者构成;实施策略包括目标分解、目标组合、可行方案三个部分。在目标分解中按性质分中有职业生涯的内、外之分,且是目标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关键词】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目标体系内职业生涯规划外职业生涯规划一、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应由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如何选择目标--制定职业生涯目标三者构成。 1.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教师生涯规划论认为,并不在乎你是否选择了教师职业,而是设立明确的目标没有,关键在于选择目标前应先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选择职业发展路线是指你要向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发展,还是向教书育人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不同的发展路线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同,影响到今后的发展阶梯也不同。当然,在路线抉择中可以扪心自问:想往哪一路线发展?适合往哪一路线发展?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每个人的基础素质不一样,适合的职业发展路线也不一样,有的适合做研究、有的适合做管理、有的适合做专职教师。总之,要综合考虑你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与社会组织环境条件,再权衡确定自己的发展路线。 2.如何选择目标。路线确定之后,接着就要确定目标。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较易制定,其要求应是堂堂(课)清、日日清、周周清,学期、学年目标也应算作短期目标;中期目标(3~6年);长期目标(10年左右);教师的职业人生目标(从23岁~55或60岁止)。人生目标是我们最终的理想。哈佛、耶鲁的调查结果说明,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所以,每一个教师应算计一下,有生之年,想做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取得什么成果?再结合自己的社会情况和实际情况,便可以确定你的人生目标。接下来,再考虑如何接近、实现这个远大的人生目标,这又要再度返回对内部个人因素、外部环境各因素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从内部来说,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以自己的优势为例,可用下面的问题来检测:你做过什么,即你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中有哪些方面能反映你的长处?学了什么,即专业、选修、自学了什么,有最成功处是什么,其成功的必然性是什么,其中能否归纳出自?什么独到的长处. 己性格的优势?从外部来说,要把握机会,还要规避威胁,避免造成设计目标体系的内耗。总之,有优势并能利用机会是最好的;居于劣势又无法把握机会的情况是应尽量避免的。3.制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最终是要落实在制定职业生涯目标上的。用什么标准来检验制定标准呢?专家提出的五条标准可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1)这种制定是自我认真选择的;(2)对每种被选择的结果,在选择时都曾一一不漏地做过评估;(3)你为自己的选择结果会感到骄傲,并充满信心,且愿意公开;(4)愿承诺并付诸行动来完成自己的选择结果会;(5)它适合你整个生活模式,符合你的价值观。这五条标准同样适合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一)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一)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的表层上,缺乏对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方面的深度挖掘。因此,探索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前瞻发展趋势,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特点与趋势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当前职教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旨在通过对教师专业意识的养成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其职业地位。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变革,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内涵不断获得丰富和充实的过程,也是不断从专业不成熟逐步走向专业成熟的动态生成过程。近年来,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保证,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 一、概念演变——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 以往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培养基本上是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把教师固化为一个静态完成的培养目标,不能够看到教师在他的专业成长中的不断追求及其意义生成过程,也未能从长远对教师的成长提供具有可能性选择的价值指导。鉴于此,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在教育研究中逐渐以专业发展代替教师教育或培训。近年来,又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引进“生涯发展”的概念,丰富和充实了“教师培训”的含义。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伴随着这一进程,也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它的内涵。可以说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上既注重了社会学维度上的培养要求,使教师成长为专业人员,并获得社会认可的价值,又兼顾从教育学维度上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后者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指出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上因不同追求而不断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转变,强调的是高职教师——这一特殊专门职业的从业者,在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并强调从适应岗位的要求或具备一般的工作胜任能力到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提高其工作动力的转变过程。 二、目标取向——从“经师”到“双师” 这里的“经师”特指具有一定资格从事文化课或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教师教育或培训基本上模仿普通教育的形式,反映在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规格上,囿于强调理论知识和一般技能的养成,培养的是只会讲知识而不能有效运用知识的“经师”,只懂理论不懂专业技术和行业发展情况又客观上承担着教师角色的人,有的教师虽有专业基本技能却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在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上无底蕴可言。总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或培训体系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缺乏对职业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也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课程培养方案,社会系统也未能通过教育机制对未来新教师提供明确的专业或行业发展要求的指导。正因为以往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偏狭,导致培养的教师质量和整体素质不能充分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的基本标准及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现状与之形成明显的悖论。教师专业发展期待教师专业素质或职业素养有一个现实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呼之欲出,成为新型职教师资的基本形态。 三、知识基础——从学术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 在过去的高职教师教育或培训中,注重的是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技能及策略的传授,教育或培训旨在让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各种与专业有关的现成知识,教师专业的发展异化为教师简单为获得新知识、技能而学的过程。教育或培训这种外在的塑造形式僭越了教师主体的个人需要,在现代性的教师教育的技术生产过程中,企图通过专业或行业的标准规范,批量制造模铸的具有教学能力的人。这样的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的增量,却未能有效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机械的培养机制和固化的课程内容难以在本可以生动的教育场景中生成其丰富的意义,僵化的教育方式又让教师脱离了工作的现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自身的素质和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设计出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师发展 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 教学水平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济工院迎来的建设“高水平高职学院和高水平骨干专业”的新时期。 对于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具体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个人现状分析 2018年7月,我来到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为一名教师。从忙乱 到适应,从紧张到淡定,慢慢地学到很多东西。从试讲到正式上课,再听老教师 的点评,我了解了我的不足之处,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在我刚踏上新起点的道路上,放眼教育理论改革的大潮,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是: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 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借此我对个人的发展进行有条理的规划,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并制定出个人成长计划,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 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素质。 二、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只有在道德上做出榜样,才能从细微处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要 认真学习十九大的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三、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以教促研 虽然目前我的工作内容是承担教学工作,我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同事多学习请教,争取利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成为一名能独立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应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提取灵感,找到科研兴趣,在三年之内争取能申请到一项科研项目,并按时完成科研任务。 四、以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督促自己进步 目前社会与学校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是双师型”教师。高校教师在基础领域要想适应社会的要求,就必须补足专业所需的其他技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利用工作之余补充自身欠缺的专业知识,以及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其他技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