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轨道根数与位置、速度矢量的关系

轨道根数与位置、速度矢量的关系

轨道根数与位置、速度矢量的关系
轨道根数与位置、速度矢量的关系

轨道根数与位置矢量、速度矢量的相互关系: 1. 由轨道根数计算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建立轨道坐标系,记为''''''O x y z -。其中''x 轴与近地点方向重合,''z 轴与h 重合,''y 轴与''x 轴和''z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在轨道坐标系中,若已知任何时刻t 时卫星的r 和f ,则有:

''''

''cos sin 0x r f y r f z ?=?=??=?

根据惯性坐标系与轨道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可得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的表达式为

cos sin (cos )r r f p r f q a E e p E q =?+?=-?+?r r r r r

E E r p q r r

=-?+?r r r &

其中,p r 、q r

分别为''x 轴、''y 轴的单位向量,它们是三个轨道根数,,w i Ω的函

数,具体表达式如下: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x x y y z z p w w i q w w i p w w i q w w i p w i q w i

??=Ω-Ω=-Ω-Ω??=Ω+Ω=-Ω+Ω????==?? E 为偏近点角,其定义是以地心为圆心,半长轴a 为半径所作的一辅助圆内,过

f 时刻卫星位置作一垂直于近地点方向线op 的垂线qR ,交辅助圆于q ,交近地

点方向线op 于R ,则qoR ∠即为偏近点角。

2. 由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计算轨道根数

通过简单推导可得卫星的面积积分公式r r h ?=r r r &,其中h r 为积分常矢量,其

在惯性直角坐标系中表达为:(),,x y z h h h h r

。则h h ==r 。

在以h r 为'z 轴,r r

方向为'x 轴的轨道坐标系中有()0,0,h h r 。再由惯性直角坐标系和轨道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可得:

sin sin cos sin cos x y z h h i

h h i h h i

?=Ω?

=-Ω??

=? 则可直接计算:

cos z

h i h

=

tan x

y

h h Ω=

- 再由()r re r h r

μ+?=

r r r r &推导公式有: r h

r e r

μ?=

-r r r &r e r 在惯性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为:(),,x y z e e e e r

,则可求出e 即

e e ==r 再按下式计算w :

()tan sin cos sin z

y

x e w e

e i

=

Ω+Ω

由圆锥曲线的公式可以知道a 与h 的关系,计算如下:

()

2

2

1h a e

μ=- 再按下式计算u ,u 称为纬度幅角,其定义为在轨道平面内由升交点到卫星位置相对地心的角距:

()

tan sin cos sin z

u y x i =

Ω+Ω

故真近点角f 按下式计算:

f u w =-

偏近点角与真近点角的转换关系如下:

22E f tg ????= ? ???

??

再由开普勒方程可求平近点角M ,M 是在轨道平面内,从近地点起算,卫星以平均角速度运行的角度:

sin M E e E =-

加速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加速度——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钟兴勇 1.设计思想 加速度是高中力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学习运动学的基础。在学习加速度之前已经学习了位移和速度的概念,因此借助于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可以类比帮助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与速度不同的是,加速度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学生在生活当中很难直接感受到加速度,所以,可以先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速度的变化和变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再引出速度变化的快慢。 在列出一系列的现象中,要体现出迫切地需要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这正是引入“加速度”的必要性。在加速度的定义过程中,注意类比速度的定义,即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与a 对于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应该从矢量相加减的角度,通过始末速度的相减得到v 的方向相同。 对于v t-图像,重要的是使学生能从图像当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速度,加速度,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图像的倾斜程度等),这些信息能反映物体的哪些运动特征,而这些信息当中加速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并没有实验,实际上加速度的建立过程中,课堂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并不能有效的反映出“速度变化快慢”这一特征,而生活中的现象及实例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能力 2.1.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2.1.2 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判断运动性质。 2.1.3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建立过程,体会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1.4 学会认识v t-图像 2.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3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完全不同。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上次总数*100%=增长率。如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那么该种群在当年的增长率为(b-a)/ a。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 时间=增长速率。同样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其种群增长速率为:(b-a)/1年。 即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增长率不能等同于增长速率。因此,“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增长速率是要改变的。“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增长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 种群中“S”型曲线中,“K/2”时有一个拐点,此时“增长速率”最大,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K/2”。“增长率”不是一个点的问题,是某两端相比较。不能把增长速率等同于增长率。 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应该是逐渐增大。增长速率是增长的数量除以时间。在“J”型增长曲线中也就是曲线的斜率。从课本图中可发现曲线的斜率在不断增大,而每年的增长率(λ)是不变的。 J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2011-01-08 9:40 增长率和增长速度这两个概念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度,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而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

加速度(教案)讲解

东南教育用心做教育,给孩子以改变未来力量授课学案 【自主学习】 (一)加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 2.单位: _______ 3.加速度是 ___量,方向与 ________方向相同。

a与v方向相同→________ 直线运动;a与v方向相反→ ______直线运动。 4.匀变速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Δv与a的区别 ⑴速度:描述 _________________,对应于某一时刻。 ⑵速度的变化:,描述 ________________,对应于某一过程。 ⑶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东南教育用心做教育,给孩子以改变未来力量 速度—时间图象是以 ____轴为横轴,以_____为纵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时间图象 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所设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所设正方向相反;斜率不变,表示加速度不变。 一、加速度 [问题设计] 下列三种车辆起步后:自行车在5s内速度增大到14m/s;小型轿车在20 s内速度增大到30 m/s;旅客列车在100s内速度增大到40m/s.通过计算分析,哪种车辆速度变化大?哪种车辆速度增加得快? v=14m/sΔ旅客列车速度变化大,自行车速度增加得快.因为:自行车速度增加,答案1vv=40m/s,旅客列车速度增加Δ小型轿车速度增加Δ,所以旅客列车速度变化=30 m/s32大; v14Δ1自行车1s内速度增加=m/s=2.8 m/s t5Δ1v30Δ2小型轿车1s内速度增加=m/s=1.5 m/s t20Δ2v40Δ3旅客列车1s内速度增加=m/s=0.4 m/s t100Δ3vvvΔΔΔ321>>,所以自行车速度增加得快.tttΔΔΔ312[要点提炼] vΔa=.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tΔ2-2. m·s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或 3.物理意义a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 vΔtaav填“有关”或“无的大小与Δ(、.4Δ=无关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tΔ关”). [延伸思考]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物理: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内容,它是今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概念, 2、学情分析 加速度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物理概念,爱因斯坦就曾经指出:“精确建立加速度概念的公式,并且认识它的物理意义,该显示出多大的想象力”。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并且在学生的生活语言里没有与加速度概念相关的语言,这些都为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带来很多困难。 由于学生已经熟悉了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也就是比值定义法,因此本节课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引入加速度概念。这样既能降低本节课的难度,又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 二、重点、难点 根据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 (1)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它的矢量性 学好高中物理离不开数学知识,图像的充分利用就体现了这一点,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是: (2)利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 2、难点 (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加速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方向学生更是难以判断,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是:(2)加速度方向的判定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出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让学生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有四点: (1)知道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和物理含义。 (2)会根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直线运动的运动性质 (3)掌握运用矢量公式的一般解题步骤(4)会利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的应用 (2)通过例题探析过程,让学生掌握运用“矢量公式”的常规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发现物理的兴趣和自觉性。 四、教法、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主要采取下面教学方法。 1、教法:

速度变化规律

速度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加速度表达式推导得出速度公式,理解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2.经历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速度公式的应用和运动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用公式法和图像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前复习】 1._____是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表达式_____ 2.位移、速度、加速度均是_____,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当加速度与出速度方向_____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_____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学习过程】 学习引入 看图思考下列问题: t/s0123456 v/(m/s)024681012问题1:汽车的速度在如何变化? 问题2:汽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么?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m 2m/s 1s 4m 9m 2s 4m/s 3s 6m/s

定义:_____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1.加速度保持不变且方向与速度方向 _____ 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加速度保持不变且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随堂练习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B.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 思考:汽车以2m/s的初速度,做加速度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问2s时 汽车的速度达到多少? 根据得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满足表达式: v t=________ 三、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t/s0123456 v/(m/s)024681012 思考作图:请绘制图像来描述汽车速度的变化。 t v v a t0 - = s m v2 = 2 1s m a= t=0s t=2s ? = t v a

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接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5.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以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不同的运动,快慢程度并不相同。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你还记得初中有哪些方法吗? 初中所学的速度与高中所学的速度完全相同吗? 二、讲授新课 (一)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位移 出示动画:小车的运动 教师总结: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2)相同位移比较时间 出示动画:小车的运动 教师总结: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的越快 思考讨论:如果时间和位移都不同,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呢? 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2.速度 (1)定义: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2)定义式:v=Δx/Δt v 表示速度;Δx 表示物体在Δt 内的位移 (3)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时(km/h )、厘米每秒(cm/s )等。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5)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 的方向是由对应Δt 时间内位移Δx 的方向决定,正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针对练习: 1.说出下面速度方向并比较大小 1 5 m/s v = 220 km/h v = 38 m/s v =- 解答:1 5 m/s v =和220 km/h v = 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 38 m/s v =- 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123v v v <<

加速度

第五节 加速度 (1)速度改变量 初、末速度:选择一段研究过程, 这个过程的最开始叫作初位置,初位置具有的速度叫初速度(v 0) 这个过程的最末尾叫作末位置,末位置具有的速度叫末速度(v t ) 例如: 研究从A 到B 的过程时,v A 就是初速度,v B 就是末速度 速度改变量: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为:0v v v t -=? 注意:速度变化量是矢量,“+”“-”表示的是方向 【例】一艘游轮以20Km/h 的速度一直向东运动,10分钟后速度达到40Km/h ,则该10分钟内,速度改变量为多少? 【例】一艘游轮以40Km/h 的速度向东运动,10分钟后速度达到20Km/h ,方向向西,则该10分钟内,速度改变量为多少? 【例】打网球时,网球以30m/s 的速度飞过来,被你以30m/s 的速度击回,请问在击球的过程中,网球的速度改变量为多少? (2)加速度: 定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矢量。 大小:物体的速度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 表示,单位是m/s 2 ; 方向:现象上与速度变化方向相同,本质上与质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一致; 总结:什么的快慢,就是什么率,就是什么除以时间。 定义式:a=t v v t v t 0-=?? 加速:加速度与瞬时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 减速:加速度与瞬时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v 、v ?、a 之间的关系 方向上的关系:①a 、v ?方向一定相同(同正或者同负) ②a 、v 方向如果相同,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③a 、v 方向如果相反,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大小上的关系:、v ?、a 在大小上没有任何关系 易错点: (1)瞬时速度v 、位移s 、加速度a 三个物理量的大小方向无关; (2)判断加速减速是看瞬时速度v 与加速度a 的方向是否相同,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大小变化; (3)求加速度之前首先要设定好正方向! 加速度概念理解 【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B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速度的变化率增大,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D 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例】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速度变化量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速度变化量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在后面的机械振动、电和磁、能量守恒、动量等内容都会涉及到。所以讲好这节课让学生理解加速度这一概念对以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矢量和标量、物体运动路程、位移、速度、有了足够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但是,虽然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很多,但是平常人只关注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忽略加速度这一现象,所以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本节课先通过有趣的视频让学生感悟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可以发生变化,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从而巧妙的引出课题;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有效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深对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能力层面:另外,经过两年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现在引入加速度概念,也是比较合适的。 三、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要求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去观察、分析、归纳、应用等,在参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与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联系力和运动的重要桥梁,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容易忽略加速度这一现象,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课题引入要巧妙,一定要引人入胜,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同学们比较直观的体验感受,如图表对比,举贴近生活的例题等。 教学以汽车启动和刹车的视频引入“加速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并将其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引入速度变化量的概念。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加速度、速度和速度变化量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并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老师点评并进一步阐释三者的关系,然后讲解一些经典习题加深学生的印象。演示竖直上抛和下抛运动,做相关习题让学生认识到加速度是矢量。让学生观察学习能加深印象并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案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案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

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

加速度教学设计

课题: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物理》必修(人教版)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是高一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之间的桥梁。即力是通过加速度这个物理量与速度、位移建立了数量的关系,加速度还是演绎推导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中间过渡的重要物理量。因此,讲好上好加速度这节课,对学生能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乃至后面力学知识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节是概念课,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为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应更讲究教学策略。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一般对概念课的教学方法有:(1)直接给出概念或定义,然后对此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2)提供一大堆数据或物理现象,归纳出共同点,然后给出概念,再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对加速度概念的得出应采取第二种方法较好,因为,它是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 【学习者分析】 加速度概念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速度的概念以及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速度是通过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学生在初中物理中也学过诸如密度、压强、功率等通过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在数学中也已经学习了诸如增长率、发芽率等问题。所以,通过类比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加速度这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与加速度对应的词语。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里不会自发地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观察生活实例体会其现实意义,通过思维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较少关注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了不少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b.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c.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加速度,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类比法的探究推理,掌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1.三个概念的比较 2.判断直线运动中的“加速”或“减速”方法 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 (1)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 ?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加a 增大,v 增加得越来越快 a 减小,v 增加得越来越慢 (2)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 ?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或反向增加)a 增大,v 减小(或反向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减小(或反向增加)得越来越慢 例4 (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可能运动情况为( ) 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答案 AD 解析 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时,a = v -v 0t =10-4 1 m/s 2=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A 正确,B 错误;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时,a =v -v 0t =-10-4 1 m/s 2=-14 m/s 2,方 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 错误,D 正确. 变式5 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

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答案 A 解析 “房价上涨”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速度增加”,“减缓趋势”则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度减小”. 变式6 (多选)(2018·湖北荆州调研)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v 1、v 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 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 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 答案 AD 解析 从表格中可得火车的加速度a 火=Δv 火Δt 火=-0.51 m/s 2=-0.5 m/s 2,汽车的加速度a 汽= Δv 汽Δt 汽=1.2 1 m/s 2=1.2 m/s 2,故火车的加速度较小,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A 正确,B 错误;由于汽车和火车的速度一直为正值,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都增加,C 错误,D 正确.

八年级物理:速度的变化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速度的变化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初二物理公开课教案 时间:XX、9、29。课时: 1课时 地点:物理多媒体实验室。授课人聊天。 课题:§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具:停表、米尺、斜面、小球、挡板等。 教法:讲解、讨论、实验、交流 课型:科学探究课 释疑知识点: 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是有区别的。不能将科学探究简化为实验,实验过程是探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究活动的计划,评估和交流显得更为重要。 一、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教师引导) 例题: 如图,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⑴提出问题:小球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吗? 你提出的问题是:⑵猜想与假设:小球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你的猜想是: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想搞清楚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可以将斜面分成两段,分别利用测量的方法测出小球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较。 ①由速度公式可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小球通过每一段的及所用的,

2加速度及矢量的方向性

2.加速度 一、加速度的大小 1.公式: 2.v-t图像 例1、在数学上,定义直线的斜率k=y2-y1/x2-x1=tanα,α为直线与横轴的倾斜角。 (1)求出K a= k B= k C= k D= (2)从图中观察出,斜率越大则直线的倾斜角。 二、加速度的方向 1.与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2.与速度方向可以相同(加速),可以相反(减速) 例题2.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 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B.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三、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1.意义上对比: 2.联系点: 例题3.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不可能 ...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小 C.速度向东,加速度向西D.速度向东,加速度向北 四、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1.做题之前规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2.与正方向相同则矢量为正值,与正方向相反则矢量为负值。 3.题目中若给的适量是大小为多少时,应考虑矢量的多种可以性 例题4.一个质点,初速度的大小为2 m/s,末速度的大小为4 m/s,则() 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8 m/s 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1 m/s 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练习 1.关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C.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D.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3.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5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这 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8.0 m/s2B.5.1 m/s2 C.2.2 m/s2D.1.6 m/s2 4.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不一定减小 C.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 5.某物体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 A.任意1s的末速度都是该1s初速度的2倍 B.任意1s的末速度都比该1s初速度大2m/s C.任意1s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2m/s D.任意1s的初速度都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 6.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 A.谁的加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7.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 8.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2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本节课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思路与方法 平均加速度的定义学生接受起来困难不太大,由平均加速度过度到瞬时加速度又一次应用极限思想,可让学生联想瞬时速度来理解瞬时加速度。教师可引申说明速度是质点位置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一个变量的变化率常常是很有意义的,让学生阅读教材的“科学漫步”栏目中变化率的一段叙述,自然的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砝码等. 五、课堂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说明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2、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3、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4 、能用V-t 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说明,体现研究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示例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展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4、能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对于运动的描述,首先从物体位置变化入手。关于位置变化、位置变化的快慢,物理学是通过哪些物理量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用比值法研究问题的思路,为本节课定义加速度做铺垫) 看课本“思考与讨论”并回答其中的问题 1、那个物体速度增加的快?平均每秒增加多少?

量。 师: 由此可见“运动的快”是说 v 大,“速度变化大”是说 v2 v1大,而速度变化快是 化,和速度变 化快慢。我们先来学习下速度变化。 、速度变化量: 教师: 一个质点在 t 1 时刻的速度为 V 0,在 t 2 时刻的速度为 V ,那么质点在这段时间里的速 度变化量是多少? 学生: △ V=V-V 0 教师 :很好,一段时间速度的变化量由这段时间末速度减去初速度。那么来看一下,如果在 一个加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变化该如何表示?在一个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又如何表示? 说明:由图讲解速度变化的方向, 让学生感知加速时, 速度变化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减速时, 速度变化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总结矢量减法:同起点,从减数指向被减数。并可 总结得出速度变化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没有决定关系。 那么速度变化快慢又如何让描述呢?看课本 2、请你根据以下表格说明“运动的快” 速度变化大” “速度变化的快”是不同的物理 v 2 v 1 t 大, v 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引入新的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 学生:

加速度公式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 3.单位:m/s2(秒的平方之米) 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 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些。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Δv/t,其中的Δv是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计构造的类型 A车的加速度。显然,当速度变化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也就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注意: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例如:炮弹在发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赛车,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变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5.加速度因参考系(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6.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是正数;反之则为负数。特别地,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恰好等于90°时,物体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而是匀速率的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 7.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产生加速度,或者说力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说明当物体做加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当物体做减速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 8.加速度的大小比较只比较其绝对值。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3.根据a 与v 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加速还是减速 (1)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大a 增大,v 增大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增大得越来越慢 (2)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a 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 [典例] 两个物体A 、B 的加速度a A >a B ,则( ) A .A 的速度一定比 B 的速度大 B .A 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比B 的速度变化量大 C .A 的速度变化一定比B 的速度变化快 D .A 受的合外力一定比B 受的合外力大 [解析] 加速度a =Δv Δt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因此加速度a 大,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均不一定大,但速度变化一定快,故选项A 、B 错误,选项C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可知,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质量和加速度两个物理量有关,而题意中未涉及物体A 、B 质量的大小关系,因此它们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关系也无法确定,故选项D 错误。 [易错提醒]

1.[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方向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汽车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Δt以后,速度变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矢量,Δv是标量 B.图甲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 C.图甲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D.图乙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解析:选C速度、速度变化量以及加速度均是矢量,选项A错误;题图甲中汽车做加速运动,则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选项B错误,C正确;题图乙中汽车做减速运动,则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2.[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大小计算] (多选)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 B.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解析:选BD因火箭发射时,速度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故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0 m/s,选项A错误;汽车以108 km/h=30 m/s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则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0-30 m/s=-30 m/s,选项B正确;火箭 的加速度为:a1=Δv1 Δt1= 100 10m/s 2=10 m/s2,汽车的加速度为:a 2 = Δv2 Δt2= -30 2.5m/s 2=-12 m/s2,故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慢,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选项C错误,D 正确。 3.[速度变化规律分析] (多选)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值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此过程中,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加速度教案

§1.5《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 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