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笔记

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笔记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1、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

2、新石器时代,新闻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民和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个陶制的喇叭筒,是我国最早的面向大众的传播工具。

二、文字传播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1、 从周代到春秋战国,新闻传播仍然主要靠口头,不过峰火报警在传递军事信息上发挥了特殊作用。

2、 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始的。

秦代向全国发布新闻的传媒是皇帝的诏书。

3、 汉代继承了秦的传统,朝廷也是以诏书形式向地方发布官方新闻,还有更加明显的宣传目的。

4、 “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初唐,一位名叫孙处玄的官员。(第一个用新闻一词的人)

5、 为什么新兴传媒产生于唐代:因为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繁荣的朝代

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唐代产生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封建官报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朝报”

唐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中说在襄樊得到的简明朝政公报,并称”开元杂报”,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6、 朝报:是唐代朝廷发布的公告,它是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

7、 进奏院状:是唐代新兴传播媒介。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进奏官除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绝密消息。这种报告是进奏官只上呈给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阅读的半官方情报,带有”新闻信”性质,人称”进奏院状”。

8、 除了朝报和进奏院状外,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还有诏书、露布、观察使牒等。

9、 宋代邸报: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进奏官便成了国家的工作人员。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进奏官抄报的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因为抄录的都是进奏院公开发布的官文书,所以又称它为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

10、 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北宋(公元999年),皇帝下诏要进奏院将准备抄发的内容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抄报一次,由枢密院审查批准,产生诏报的样本,进奏官们遗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到了南宋,邸报由门下后省编定,由

该省的给事中”判报”后的”定本”才发给进奏院报行天下,这就是”定本”制度: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这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11、 朝报成了面向社会广大受众的商品。因为朝报是面向市民公开发售。(在宋代)

12、 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屡禁不止。是进奏官在编发合法官报的同时,又把”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材料另外抄录,编写非法新闻对外传播,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13、 小报还有一批专门的采访人员,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

14、 元代取消了进奏院,也没有中央级的封建官报,邸报制度到此中断,元代官方新闻的发布也倒退到汉唐时代的诏书和一般官文书的形式,只是传递上更加迅速。

15、明王朝建立后,恢复了宋代诏令章奏传报和官报制度,这使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原始形态的报纸——邸报在元代一度中断后得以恢复。

15、 批红:明朝设有通政司,通政司接到朝廷内外文武官员和政府各部门的章奏后,挑选特别重要的请皇帝审批。审批往往用朱笔,称为”批红”,批红后的章奏再交还内阁,内阁把它们交给皇帝的秘书机构六科。由六科抄发给有关单位,经审批编辑就成了邸报。

16、 明代对官文书控制的不太严。

17、 明代邸报的特点:明代邸报的主要内容还有诏书、章奏之类的宫廷动态,但在形式上有了重大的发展。

① 开始采用活字印刷;

② 仍以手抄为主;

③ 由于需要抄的邸报数量较多,京城有人专门以抄报为业,称”抄报行”。

④ 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邸报稿件,公开出售,人称京报。

18、 报房京报: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这种明未出现的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就获得了发展机遇。早在清初,北京就有官府中的文书小吏以刊刻抄发邸报作为自己的副业,也有人靠此营生,他们的办报活动是民间办报的先声(产生于明未,发展于清代)。乾隆中期后,朝廷解禁,允许抄印邸报内容的京报在民间出售。

19、 自办民间报房,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

20、 民办报纸除京报外,各省省会和重要府城还有自己的私营报纸辕门抄

21、 京报作用:京报虽参与了近代报刊的发展与变化,但始终没能成为它的有机组成部分,京报不仅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灭亡,同时也随着近代报刊的发展而消失,近代报刊取代了封建的邸报和民间报房发行的

京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1、 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进入19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当时中国,政治上是个封建统一的大帝国,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的外贸城市仅限广州一处,这就和急于扩大市场的英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英国的海外传教事业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是紧密配合的。产生中国的近代报刊。

中文报刊:

2、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外形就像中国的线装书,采用木版雕印,一直出版到1821年。内容除了宣传宗教,还发表了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文章,创造了 “孔孟加耶稣”的对会宣传模式。

《察世俗》中的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

如《月蚀》是最早的预告性的新闻;

《告贴》是最早的广告;

《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是最早的新闻图画。

《察世俗》的宣传方式,对以后的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外形很像《察世俗》,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也是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进行宣传的。目的:《东西洋考》就是为更快地打开中国的大门,为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服务的。内容:宗教内容虽然还有,但不像《察世俗》列为根本要务,伦理道理的分量也逐渐减弱,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科学文化的内容大大增强。在业务上:设立新闻专栏,还选录《京报》,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 1833年12月该刊第5期所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 稿件末尾的“编者按语”是中文近代报刊首次出现的内容。总之,在业务上,《东西洋考》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了。于1838年停刊。

外文报刊:

4、《蜜蜂华报》: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是当时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的政府机关报,由进步的立宪派军人巴波沙创办。

5、《广州纪录报》:1827年11月8日,英国鸦片商人马地臣和美国商人伍德在广州创办了英文版的商业性报刊。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

一家英文报刊。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迁往香港出版,改名《香港纪录报》,1863年停刊。

6、《中国丛报》:1832年5月在广州由裨治文出版和主编的英文月刊,主张采用强有力的决定性的 “炮口的交锋”来使中国屈服。是西方武力侵华的舆论阵地,对英美的侵华政策有明显的影响。

7、鸦片战争前后,在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共同处:其内容以提供军政情报和商业信息为主,目的是为武装侵华服务,在业务上,采、写、编、评已达到近代报刊的应有水平。

香港报业:

8、香港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

9、1842—1860年间是香港报纸在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即《中国之友》、《香港纪录报》、《德臣报》、《孖剌报》。

10、《香港纪录报》曾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在报上连载。

11、《德臣报》:初为周刊、后为日报,创办人是肖锐德和德臣,自1845年2月在香港创刊到1858年都是香港政府的官方出版机构。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该报主笔黎德曾参加起草对外英文宣言。第一次广州起义时,该报曾发表文章支持革命活动。1974年8月停刊,历时129年。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12、《孖剌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57年10月在香港创刊。创办人是英商莫罗。莫罗和《中国之友》的台仁特一样,敢于揭露英政府的弊端和官员的腐败行为,该报也是香港历史悠久影响很大的一家英文报纸。1941年停刊。从时间和影响上看,《德臣报》和《孖剌报》都超过了香港其他的英文报纸。

13、《遐迩贯珍》:是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53年9月3日创刊,由伦敦布道会对华文教机关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以后的主编是奚礼尔和理雅各。1856年5月1日停刊。

《遐迩贯珍》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的目录,这是中文报刊的创举。

《遐迩贯珍》总体上都是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立场,但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还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1855年起,《遐迩贯珍》还增出附刊《布告篇》,刊登各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14、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是1858年1月由《孖剌报》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主要刊登商情、船期和广告,1864年该报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上海报业的崛起:

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

15、《北华捷报》:是上海第一家报刊。1850年8月3日由英商奚安门创办并主编的英文周刊,英

国商行字林洋行负责发行。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信息,言论反映在华英商利益。1856年增出《每日航运新闻》,被视为 “英国官报”。

16、1864年7月1日,《每日航运新闻》扩为日报独立出版,定为《字林西报》。(由来)

《字林西报》重视新闻,曾一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1951年3月31日停刊,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它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

17、19世纪60年代以前,上海外报发展程度是赶不上香港的,而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则后来居上,报业的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上海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中心的反映。

到了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18、外报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法国人在上海出版的中文报刊《益闻录》、《圣心报》。

上海早期的教会报刊:

19、上海最早的教会报刊是1857年1月创刊的《六合丛谈》,由伟烈亚力主编,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月刊。

除宗教内容外,还有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

20、《万国公报》:影响最大的要数《万国公报》。《万国公报》的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出版的《教会新报》,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和主编,1874年9月改名《万国公报》。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各国新闻,此外还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维新变法开始后,《万国公报》曾用大量篇幅刊登了维新派的《强学会序》,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介绍西学。报道时事、宣传维新变法等方面,客观上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1883年7月停刊,1889年2月复刊,成了基督教在华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广学会的机关报,月刊出到1907年12月最终停刊,前后发行34年。

21、1861年11月由字林洋行创办、由美国传教士伍德主编的《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化报纸。

22、 《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等人创办的,它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

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改革:

一是发表政论文章。创刊时头版就刊载 “论说”。

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还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连续报道 “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

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的文字。

四善于经营副业:一是创办文艺期刊《瀛寰琐记》,1875年后又先后出版《

四溟琐记》和《环宇琐记》,这些都是我国近代早期著名的文艺期刊。二是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3月,《申报》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三是编印画报。《瀛寰画报》实为中国画报之祖。1884年5月又出版了《点石斋画报》。四是印书

23、《字林沪报》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还于1897年11月24日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24、19世纪90年代上海报坛已形成 “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在报业发展上上海后来居上,取代了香港、广州而成为全国新兴的报兴中心。

外报在华的扩展和影响:

25、《中外新闻七日录》创刊于1865年2月,是广州最早的中文报刊。

26、1871年外国传教士组织了 “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1872年该会机关刊物《中西闻见录》在北京创刊,由丁韪良主编。外国人的办报活动就突破了中国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禁区。

27、《时报》1886年8月在天津创刊。重视北方新闻和言论。1890年英国传教士李堤摩太任主笔后,发表了一系列变法主张,该报成为政论性报纸。这时天津的《时报》和上海的《万国公报》是外国人在华办的最有影响的两大中文报刊。

28外报的影响:在华外报的出现及其由东南沿海向北伸展和向中国内地步步深入是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鸦片战争前,使用精神鸦片和物质鸦片同时输入中国的方法,实际上都是侵略,赤裸裸地鼓吹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在鸦片战争中,外报及主编积极为武装侵略服务。鸦片战争后,这些外报又为帝国主义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也有个国报刊对中国持友好态度,如英商台仁特主持的英文《中国之友》报。

尽管外报本身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的一种表现,但客观上也对我们产生过重要影响,如:

一、 带来了近代报刊,体现了民主观念。它由私人或团体主办,有独立的撰稿人,记者、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

二、 介绍西方文化,开拓读者视野。

三、 促进中国人自办报刊,推动了中国报刊的发展。把西方的报刊观念带到中国,使中国认识到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还培养和锻炼了中国人,为以后自办报刊打下了基础。

四、 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

1、 林则徐是最早认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并开始实践的人,他的译报编辑活动是国人自办报刊的先声。

2、 洪仁玕的新闻思想:一、 “设新闻馆”;二、准卖新闻篇;三、 “兴新闻官”有

相对独立性;四 “只需实写”主张新闻必须真实。

3、 王韬:专论如《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提出:

一、 办报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

二、 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

四、 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

王韬的这些新闻观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的康梁等人影响很大。

4、 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中有篇名为《日报》的论文,提出报纸可以 “通民隐”、 “达民情”,是新闻法制思想的萌芽。

5、 林则徐、洪仁玕江、王韬、郑观应,对为什么要办报和如何办报等问题分别作了阐述,他们的报刊观点冲破了历史上民不议政的传统的封建观念,表现出要求政治改革、言论出版自由和实行民主政治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近代中国新闻理论的奠基人。

国人早期自办的报刊:

6、 近代国人最早进行办报活动的:林则徐。将重要的信息和言论译成中文,提供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海关监督和军方,同时抄报朝廷,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这种翻译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相当于现在的《参考消息》。但不公开发行。

7、 1873年8月8日,艾小梅在汉口创办了《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8、 1874年6月容闳出版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日报《汇报》。容闳是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之一。

9、 1884年4月,《述报》在广州创刊,这是中国人在广州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是我国较早的石印报纸之一。

10、 《循环日报》:在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1874年在香港由王韬创办并主编的《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以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1959年最后停刊。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立言”强调变法自强为其思想内容的特色。

11、 王韬:1857年参加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74年2月4日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治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以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影响极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被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12、 从1895年到1898年间,全国出版的报刊达120种,80%以上是中国人办的,它们遍

及全国许多城市,形成了我国第一次报刊出版高潮。(是在维新变法时期)

13、 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康有为独资创办,梁启超、麦孟华分别负责编辑和出版发行,职能:宣传富国强兵之道,宣传必须维新变法。京师强学会成立以后,1895年12月16日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由梁启超、汪大燮任主编,这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从内容到形式,《中外纪闻》都是《万国公报》的发展。1896年初,在李鸿章的策动下,被迫停刊。

14、 《强学报》:1896年元月12日创刊,由康有为的学生徐勤、何树龄主编。《强学报》的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更浓。首先、采用孔子纪年而不用清朝的年号;其次、它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第三、它明确提出 “明定国是”、 “开设议院”的政治主张;第四,阐述了报纸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强学报》的第三期还未来得及发行就被迫停刊。

15、 《中外纪闻》和《强学报》历史意义:

首先、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从王韬就开始的变法维新宣传已经变为有组织的政治活动;

其次、维新派三家报纸的出版,冲破了封建统治的言禁,开创了民议朝政的局面,拉开了国人办报高潮的序幕;

第三、培养和锻炼了维新派骨干,为维新派以后的办报活动的全国展开打下了基础。

16、 梁启超: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在舆论界初露锋芒。1896年3月主持《时务报》笔政,并参与了《湘报》的筹办和撰稿工作,戊戌政变后逃记亡日本。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又在檀香山创办了《新中国报》,辛亥革命后回国。又创办了《庸言》等报刊。梁启超从1895年办《万国公报》开始,到1922年《解放与改造》停刊脱离报界,一共27年,在这27年中,他亲自创办或主编的报刊有11种,是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

17、 《时务报》:影响深远。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总编辑。

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作是《变法通议》。曾在《时务报》上连载。特点:

一、 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

二、 他的新闻思想的代表作是《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了 “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有耳目喉舌的作用。

三、 《时务报》和梁启超以及以梁启超的作品为代表的”时务文体”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

四、 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897年10月《时务报》遂完全落入汪康年之手,变成了洋务派的喉

舌。

18、 维新派其他报刊:《知新报》由康有为策划,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徐勤任总撰述,1901年2月自动停刊,是国内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也是维新派在华南的最重要的舆论阵地。

《知新报》特色:一、敢言《时务报》所不敢言者;二、以沟通中外信息、传播西方科技知识作为重要内容。是当时国内惟一的同封建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报刊。

19、 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湘学新报》1897年4月在长沙创刊。半年后改名为《湘学报》。

20、 《湘报》:1898年3月7日,由唐才常任主编。《湘报》已具有近代报纸的性质,它除报道各地维新运动的动态外,还发表大量政论,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宣传民权、平等学说等变法维新主张,其激烈程度超过《时务报》、《知新报》和《湘学报》。《湘报》卓有成效的宣传影响深远,除唐才常外,还要归功于主要撰稿人谭嗣同。

21、 在北方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国闻报》,它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主要创办人是严复。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在《国闻汇编》上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严复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国闻报》的特点:

首先,它以 “通外情为要务”。特别重视外国报刊、书籍的翻译介绍工作。大量译载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外电、外报的消息和评论。

其次,讲究办报的策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戊戌政变发生后,许多报刊都被查封,《国闻报》还能顶压力,如实的报道了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在北京 “视死如归”殉难的新闻。

第三,消息迅速,稿源茂盛。连续报道了胶州湾事件。

22、 第一次办报高潮的中国特色:

第一、 与外报相反的发展线路。外国人办报是由远到近,由沿海到内地。国人办报是由内地到沿海,由中国而外国。

第二、 与外报相比,国人所办的这些报刊均属政治家办报。

第三、 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

第四、 品种多样。如1896年清末著名小说家李伯元在上海创办的《指南报》,是我国最早的消闲小报;1897年罗振玉等在上海创办的《农学报》、黄澄源在上海主编的《算学报》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1898年康同薇、李惠仙等在上海创办的《女学报》是我国最早的妇女主编、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

第五、 办报与办学会、办学堂相配合。

维新派的报刊思想:

23、 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报馆应 “纵民开设”,强调报刊的政治作用。

24、 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一文中把

报纸的作用概括为 “去塞求通”。还把报刊比做人的耳目、喉舌。

25、 谭嗣同对办报有独到的见解。一报纸要 “日新”。二报纸就是民史国口。三报纸是维新变法的舆论工具。

26、 陈炽认为报纸是 “国之利器、不可假人”,吴恒炜认为报纸是 “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严复认为报纸的功能应 “以通外情为要务”, “以通下情为要义”。

27、 维新派的报刊思想是他们的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有为的 “通时务”、 “知新政”是和变法维新相连的,梁启超的 “去塞求通”也是想用资本主义思想去 “通”开封建主义思想之 “塞”,谭嗣同的 “民史”、 “国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这一切都反映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和经济利益,属于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范畴。但是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和封建思想、封建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思想又是在 “托古改制”的旗号下进行的。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与欧洲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言论自由的新闻思想比较,显然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

28、 维新派报刊宣传活动作用极大,表现在:

第一、 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 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

第三、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作出的主要贡献还有:

第一、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

第二、 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

第三、 创造了报刊新文体,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

29、“时务文体”: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用梁启超的话来说:1、纵笔所至,略不捡束。2、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3、笔峰常带感情。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 “时务文体”。

30、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中国办起了《新民丛报》,他的报刊政论在原来的时务文体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不仅思想新,文言成分也更加减少,人称 “新民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