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

毛特概论第1、3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与时俱进 B、改革开放 C、执政为民 D、四项基本原则

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7.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8.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依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革命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9.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0、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时间是()

A、辛亥革命以后

B、1917俄国十月革命以后

C、1919年五四运动

D、1921年共产党成立之后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E、它们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E、科学发展观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毛泽东说过的每一句话

5、党进入21世纪面临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

A、推进现代化建设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不断发展共同发展

D、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完成祖国统一

6.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

B、武装斗争

C、群众路线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E、革命力量大有回旋的余地

8.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D保护民族工商业

E没收官僚资产阶级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9.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独立自主 E党的建设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1、官僚资本主义具有的特性是()

A、软弱性

B、买办性

C、封建性

D、垄断性

12、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3、中国共产党区别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

三、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重要意义?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我党历史上“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的错误是什么?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论述题

1、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2.试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3、试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和可能性。

毛特概论第2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

D、与时俱进

5、毛泽东对事实求是的科学界定是在()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实践论》

C、《矛盾论》

D、《论十大关系》

二、多项选择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归宿

E、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是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枯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E、从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

3、实事求是是()。

A、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B、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C、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马列主义的精髓

E、党的基本路线

三、辨析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2、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四、简答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是什么?

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5、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

毛特概论第四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2、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6、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建立的初级社属于()。

A.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B.新民主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半社会主义性质

7、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个别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A.加工定货

B.统购包销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没收地主的土地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应始终坚持采取“四马分肥”

E.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4、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A.和平赎买 B.委托加工 C.计划订货 D.统购包销

E.委托经销代销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一五”计划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近代中国国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决定的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

B.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C.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E.属于资本主义体系

7、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C.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

E.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三、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四、简答题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2、简述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简述适合中国特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五、论述题

1、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毛特概论第五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作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著名论断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4、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C.党的十三大上 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5、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判断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社会和谐

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发展市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表述的内容,包含()。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

A.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B.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在动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E.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

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E.社会主义必须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4、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C.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E.市场经济的要求

5、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目的却不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是()。

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

C.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E.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辨析题

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论述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2、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毛特概论第6章习题

一、单选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A、1949年 B 1952年

C、1956年

D、1976年

2、提出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A、八大

B、九大

C、十大

D、十一届六中全会

3、二十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但这个小康还是()

A、低水平

B、不全面

C、发展不平衡

D、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4、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会议是()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C、十四大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6、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第一次()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

二、多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

历史阶段,这个初级阶段()

A、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D、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社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主要是指()

A、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坚持计划经济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5、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里的革命是指()

A、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

B、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6、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有()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三、辨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样的。

四、简答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

4、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

5、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论述

1、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了如何概括?

2、十七大对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和概括

毛特概论第7章习题

一、单选

1、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里的革命是指()

A、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B、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8年报12月

B、1999年报12月

C、2000年报12月

D、2001年12月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

A、稳定和发展

B、对外开放和改革

C、稳定和改革

D、对外开放和发展

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解决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B、解决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以阶级斗争为纲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进外资规模达到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格局

6、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的是()

A、十一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二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二届四中全会

7、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公平合理,互利互惠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8、我国在利用外资上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调节余缺,互通有无

B、长短期贷款相结合

C、吸收国际组织贷款为主

D、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二、多选

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C、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

C、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D、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3、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包括是否()

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 A 、资金不足 B 、科学技术落后 C 、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D 、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

5、对外开放所说的宽领域是指对( )的开放 A 、国际商品市场 B 、国际资本市场 C 、国际技术市场 D 、国际劳务市场

6、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方式有( ) A 、直接投资 B 、对外工程承包 C 、劳务合作 D 、科研合作 三、辨析 1、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 四、简答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如何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4、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五、论述 1、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一、三章习题答案 一、单选 1、A 2、B 3、A 4、D 5、A 6、A

7、B

8、C

9、C 10、C 二、多选 1、ADE 2、ABCDE 3:BCDE 4、ACD 5ABC 6、 ACE 7、CD 8、 BCE 9、BCE 10、ABCD 11、BCD 12、ABCD 13、ABC 三、辨析 1、答案:本命题错误。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其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主要创立者,其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他党的卓越领导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2、答案:本命题错误。第一、“三个代表”的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不仅仅是简单的表述,而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丰富的内涵。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和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3、答案:本命题错误。(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而言,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3)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就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进而走向社会主义。 四、简答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

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4、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的错误 第一,“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二者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左”的政策。 第二,“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5、三大法宝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五、论述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农村包围城市的依据和可能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占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

第四,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和矛盾冲突,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发展并取得胜利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巨大缝隙和机遇。

第五,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条件。

第六,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第七,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第四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D;

5、A;

6、D;

7、D;

8、D;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DE;

3、ABC;

4、BCDE;

5、CDE;

6、ABC;

7、ABCD

三、辨析题

1、该命题错误。第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这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处于领导地位,从而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该命题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四、简答题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3、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4、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五、论述题

1、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

2、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第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B;4、D;5、D;

6、D;7、D;8、B;9、B;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2、ABCDE;

3、ABCD;

4、ABCD;

5、ACDE

三、辨析题

1、该命题错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优越性所在。但是,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理解为同步富裕,它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部分个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该命题不全面。(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统治阶级又运用所掌握的政权极力维护旧制度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开辟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所以命题“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是不全面的。

四、简答题

1、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第一,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第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第三,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3、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第三,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五、论述题

1、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第六章答案

一、单选

1、C

2、D

3、D

4、C

5、C

6、D

二、多选

1、BCD

2、AC

3、ABC

4、ACD

5、BC

6、AB

三、辨析

1、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社会生活是否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的经济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很低,但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四、简答

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1)经济纲领: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有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政治纲领: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文化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3、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十七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五、论述:

1、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括:

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十七大概括: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改革还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好、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7)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第七章答案

一、单选

1、C

2、D

3、B

4、C

5、A

6、C

7、B

8、D

二、多选

1、ABCD2、ABC 3、ABC 4、ABCD

5、ABCD6、ABC

三、辨析

1、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

本命题错误。

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两个重要

观点。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如资金不足、科技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开放。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但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

四、简答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外贸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五、论述

1、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2)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3)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勃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测试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测试 章节测试每个题型随机抽取10道题,请同学们认真答题,考试只有一次机会,请认真阅读完绪论相关的学习内容再考试。 单项选择题 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属于()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劳动人民的一部分 C、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D、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C 2 知识分子是中国()的一部分。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正确答案:B 3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属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A、知识 B、劳动 C、创造 D、人才 正确答案:B 4 新时期,统一战线要在()旗帜下,实现最广大的团结。 A、爱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爱共产主义 D、爱和谐社会 正确答案:B 5 ()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民族和谐 正确答案:B 6 ()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心。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科学化 正确答案:C 7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 A、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础之上 B、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之上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之上 D、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之上

正确答案:B 8 各民主党派在中国是() A、参政党 B、在野党 C、反对党 D、执政党 正确答案:A 9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B、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 C、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D、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正确答案:D 1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 D、加强民族团结 正确答案:A 多项选择题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有()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的社会阶层 D、知识分子 E、人民军队 正确答案:A,B,D 2 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年轻化 B、革命化 C、现代化 D、知识化 E、正规化 正确答案:B,C,E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D、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C,E 4 我国知识分子是()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C、文化、教育、科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D、科技兴国的主力军 正确答案:A,B,C,D 5 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政策是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体是指()

毛特概论(一)复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形成、科学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 4、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基本依据、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5、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了解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贡献? 3、正确认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4、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5、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全面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4、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 5、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全面正确认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2、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 4、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认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问题的论述。 3、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4、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了解确定对外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的依据。 考核题目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五、材料题(共1题,20分)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

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第十二章习题答案new

1分析电子衍射与X衍射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 ①都是以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 ②两种衍射技术所得到的衍射花样在几何特征上大致相似。 不同点: ①电子波的波长比X射线短的多,在同样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它的衍射角很小,约为10-2rad o 2 而X射线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角最大可接近-o π ②在进行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增加了倒易阵点和爱瓦尔德球相交截的机会,使衍射条件 变宽。 ③因为电子波的波长短,采用爱瓦尔德球图解时,反射球的半径很大,在衍射角θ较小的 范围内反射球的球面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平面,从而也可以认为电子衍射产生的衍射斑点大致分布在一个二维倒易截面内。 ④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它对X射线的散射能力,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摄取 衍射花样时曝光时间仅需数秒钟。 2、倒易点阵与正点阵之间关系如何?倒易点阵与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答:倒易点阵是与正点阵相对应的量纲为长度倒数的一个三维空间点阵,通过倒易点阵可以把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直接解释成晶体相对应晶面的衍射结果,可以认为电子衍射斑点就是 与晶体相对应的倒易点阵某一截面上阵点排列的像。 关系: ①倒易矢量g hkι垂直于正点阵中对应的(hkl)晶面,或平行于它的法向N hki ②倒易点阵中的一个点代表正点阵中的一组晶面 ③倒易矢量的长度等于点阵中的相应晶面间距的倒数,即g hki=1∕d hki ④对正交点阵有 a*∕∕a , b*∕∕b , c//c , a*=1∕a, b*=1∕b , c*=1∕c。 ⑤只有在立方点阵中,晶面法向和同指数的晶向是重合的,即倒易矢量g hkl是与相应指数 的晶向[hkl]平行 ⑥某一倒易基矢量垂直于正交点阵中和自己异名的二基矢所成平面。 3、用爱瓦尔德图解法证明布拉格定律。 证:如图,以入射 X射线的波长λ的倒数为半径作一球(厄瓦尔德球),将试样放在球心 0 处,入射线经试样与球相交于0*;以0*为倒易原点,若任一倒易点G落在厄瓦尔德球面上, 则G对应的晶面满足衍射条件产生衍射。 令入射方向矢量为 k (k = 1∕ λ),衍射方向矢量为 k,,衍射矢量为g。则有g = 2ks in θ。 ■/ g=1∕d ; k=1∕ λ ,??. 2dsin θ = λ。即厄瓦尔德球图解与布拉格方程等价。

毛特概论考试卷E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期末(课内)考试卷(A 卷) 班号 515806 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毛泽东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实事求是?? B 一切从实际出发??C 理论联系实际?? D 解放思想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农民问题 B. 工农联盟问题 C.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 统一战线问题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 ) A .坚持党的先进性 B .坚持执政为民 C .坚持党的阶级性 D .坚持与时俱进 6、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 A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 .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 .商品经济不发达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8、我国的国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根据课Array本中的知识原理回答下列问题。简明扼要,观点正确。 9、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0、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1、十七大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简要回答什么是 创新型国家?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

第十一章应激与相关疾病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主要表现。 2.掌握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及适应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 3.了解应激、应激源的涵义,了解常见的应激源包括哪些,了解影响个体对心理、社会应激源认知与评估的因素。 4.了解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Selye的应激学说。 5.了解人类需要的分层和动机冲突受挫的常见表现形式。 6.要求学生懂得应激可以导致新的疾病或加重已有的疾病,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抚慰,处处体现人文主义关怀。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1.掌握处于应激状态的个体的主要表现。 2.了解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3.了解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变化),了解应激与健康的关系(适度应激有益健康,应激过度则会致病)。 4.了解Selye的应激学说(全身适应综合症的三个阶段)。 5.了解常见的心理应激源;了解需要受挫、动机冲突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个体对应激源做出反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应激相关障碍 掌握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及适应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 第三节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 掌握此类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三、练习题 【选择题】 (一)A型题 1.有关刺激与反应以下哪一项最正确 A.物理刺激产生物理反应 B.化学刺激产生化学反应 C.语言刺激只引起心理反应 D.抽象刺激的作用强度大于物理刺激 E.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最复杂的人类,都有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能力 2.有关应激与应激源以下哪一项不对 A.应激即指对应激源作出的反应 B.应激源指导致个体出现应激的原因 C.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常有内环境的紊乱 D.应激源有正性与负性之分 E 心理健康的个体是因为他们较少碰到应激源 3.以下哪项不是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的表现 A.体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B.体内神经内分泌发生改变 C.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D.可表现精神异常 E.常表现交感神经抑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 4.有关动机与冲突以下哪项不对 A.动机就是唤起、推动与维持行为去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B.动机的产生源于个体需要与主观愿望 C.动机的实现还要受到许多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 D.动机的好坏是引起应激的根源 E. 动机受挫,就有可能产生应激 5 以下哪项一般不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特征 A.情绪不稳、易激惹 B.表情茫然 C.激情发作 D.焦虑不安、慌张恐惧 E.情感淡漠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心因性反应的特征 A.可出现意识障碍 B.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 C.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 D.病程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第十二章习题答案new

1、分析电子衍射与X 衍射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 ① 都是以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 ② 两种衍射技术所得到的衍射花样在几何特征上大致相似。 不同点: ① 电子波的波长比x 射线短的多,在同样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它的衍射角很小,约为10-2rad 。 而X 射线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角最大可接近 2 。 ② 在进行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增加了倒易阵点和爱瓦尔德球相交截的机会,使 衍射条件变宽。 ③ 因为电子波的波长短,采用爱瓦尔德球图解时,反射球的半径很大,在衍射角θ较小的 范围内反射球的球面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平面,从而也可以认为电子衍射产生的衍射斑点大致分布在一个二维倒易截面内。 ④ 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它对x 射线的散射能力,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摄取 衍射花样时曝光时间仅需数秒钟。 2、倒易点阵与正点阵之间关系如何?倒易点阵与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答:倒易点阵是与正点阵相对应的量纲为长度倒数的一个三维空间点阵,通过倒易点阵可以把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直接解释成晶体相对应晶面的衍射结果,可以认为电子衍射斑点就是与晶体相对应的倒易点阵某一截面上阵点排列的像。 关系: ① 倒易矢量g hkl 垂直于正点阵中对应的(hkl )晶面,或平行于它的法向N hkl ② 倒易点阵中的一个点代表正点阵中的一组晶面 ③ 倒易矢量的长度等于点阵中的相应晶面间距的倒数,即g hkl =1/d hkl ④ 对正交点阵有a *//a ,b *//b ,c *//c ,a *=1/a ,b *=1/b ,c *=1/c 。 ⑤ 只有在立方点阵中,晶面法向和同指数的晶向是重合的,即倒易矢量g hkl 是与相应指数 的晶向[hkl]平行 ⑥ 某一倒易基矢量垂直于正交点阵中和自己异名的二基矢所成平面。 3、用爱瓦尔德图解法证明布拉格定律。 证:如图,以入射X 射线的波长λ的倒数为半径作一球(厄瓦尔德球),将试样放在球心O 处,入射线经试样与球相交于O*;以O*为倒易原点,若任一倒易点G 落在厄瓦尔德球面上,则G 对应的晶面满足衍射条件产生衍射。 令入射方向矢量为k (k = 1/λ),衍射方向矢量为k ,,衍射矢量为g 。则有g = 2ksin θ。∵g=1/d ;k=1/λ,∴2dsin θ=λ。即厄瓦尔德球图解与布拉格方程等价。

2009毛中特 概论 试卷及答案 A卷

总分核分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A)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作答一律无效。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党的 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 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 A.六大 B.七大 C.八大 D.十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3. 1943年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第一 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 ) A.王稼祥 B.刘少奇 C.陈云 D.刘伯承 4.毛泽东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 系,其核心和精髓是( )

A.事实就是 B.以人为本 C.与时俱进 D.解放思想 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 A.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B.先富带动后富的 人 C.官二代和富二代 D.社会边缘化的群 体 6.“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在 写的《汉书· 河间献王传》中。( ) A.班固 B.班超 C.司马迁 D.蔡文 姬 7.邓小平发表的 重要讲话,是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 D.《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8.新旧民主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其相 同点不包括:( ) A.社会形态相同 B.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C.革命任务相同 D.指导思想相同 9.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民族的文化 B.科学的文化 C.大众的文化 D.草根的文化 10.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 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以下关于三个法宝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统一战线 B.为人民服务 C.一致对外 D.艰苦奋斗 11. 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定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

毛特概论第十三章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第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 ) a. 和平与发展 b. 改革和开放 c. 竞争和协调 d.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 2.( )决定了我国不仅自己永远不称霸, 而且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世界格局 b.综合国力 c.地缘政治 d.社会主义性质 3.邓小平提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应该建立在( b )基础原则的基础上.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平等友好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判断,认为( ) a.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b.世界大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c. 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世界大战是不可能避免的 5.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最根本的原则是( ) a.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独立自主 c. 互相尊重 d. 完全平等 6.和平与发展反映了( ) a.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b.世界形势发展的趋势,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愿望 c.世界科技进步的趋势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迫切要求 7.邓小平说:中国本来是个穷国,为什么有中美欧日大国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 ) 国家 a. 独立自主 b. 社会主义 c.人口第一 d.热爱和平 8.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 地区冲突 b. 霸权主义 c. 单极世界 d. 社会制度 9.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 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国际恐怖主义 c. 核军备竞赛 d. 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 10.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 a. 和平问题 b. 发展问题 c. 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 d. 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和命运 11.两极格极已经终结,世界正朝着( ) a. 多极化方向发展 b. 超级大国主宰的单极化方向发展 c. 和平方向发展 d. 大国集团主宰的方向发展 12.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 ) a. 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上 b.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 c. 充分发挥联合国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d. 世界各国的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 13.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 ) a. 性质决定的 b.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c. 国际环境决定的 d.政策决定的 14.国际竞争的重点正在转向( ) a. 科技的发展 b.经济力量的发展 c.军事力量的发展 d. 综合国力的发展 15.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毛概第十一章练习题

毛概第十一章练习题 _、啊通择题 1、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在() A、2002年六大 B、2003年六届三中全会 C、2004年六届四中全会 D、 xx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中共六大作为金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 A、经济更加发展 B、民主更加健金C、科教更加进步D、社会更加和谐 3、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具体内容B、方针政策C、指导思想D、行动纲领 4、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 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 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经济基础B、政治基础 C、阶级基础D、社会基础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B、根木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木要求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党的七大报告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纳入() A、经济建设的内容 B、政治建设的内容 C、文化建设的内容 D、社会建设的内容 9、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金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1

专题五:《毛特概论》试题精选

《毛特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B.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党的建设 C.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统一战线 D.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6.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命题是()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发展 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是非题(蓝色为正确答案)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辨证的统一体。

《毛特概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XXXXXXXXX大村计划生育 现状调研 学院:物理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XXXXX 任课教师:赵华琛 选课班序号:5 二0一四年三月

深入了解农村生育观的变化 --XX村居民生育观念现状调研 年前的寒假,我走进家乡--XXXXXX村,对乡民生育观的变化展开了为期多日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对于家乡近几年的生育观变化进行了调查,深入村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村民们生育观的变化,从他们的口中我真切的感受近几年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走出学校大门,我们进入社会。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在社会实践这一方面的经验是远远不足的,我们走进社会,亲身体验,才能让自己更进一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跨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这个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实。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人口问题也一直是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例非常巨大,因此,农村的生育问题也受到了关注,关注农村人口问题对国家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是关于生育的意愿、价值、知识、行为等观点、看法和认识的综合,内容包括生育的需求、动机、意愿、偏好。生育观念构成生育文化的观念层面。生育观念、生育动机、生育意愿和生育偏好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生育观念整体体系,从人们生育数量,何时生育子女等生育意愿和生育性别偏好可以推断出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某种生育行为,选择某种生育行为的目的何在及其基本动因是什么,这就构成了人们的生育动机。生育动机又是个人或群体生育行为的外部或内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育需求以及影响人们产生某种生育行为背后的利益导向。人们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求共同决定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偏好。 在长达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完全是一种重男轻女的格局。那时的男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体家庭的经济状况乃至整个家族的兴蓑。但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这种封建思想仍有存留,妇女主内,处于从属地位,社会地位低下,有的甚至无什么社会地位。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传统农村社会存在很严重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和多子多福的观念。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逐步走向非农化,机械农业日益普及,极大地弥补了女性劳动力在生产上的劣势。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农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广大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我正是利用了此次寒假,对家乡部分农民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生育观的调查和访问。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让我切实的了解一些近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在我们父亲这一代,少说也有两三个兄弟姐妹,在老一辈的人们眼里,孩子越多越好,而且要生男孩,男孩既可以传宗接代也可以养家糊口,在农村可以很大程度上可以承担体力活,这样就可以减轻家庭的压力。这种观念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根植在人们的思想里,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农村的信息交流贫乏,所以“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观念便由此而一直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村民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育观念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了,正在逐步向国家的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靠近。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在农村,生育观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了家乡,展开了我的调研活动。经过多份调查问卷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取得了很大成效,农村受到信息化的熏陶,

第十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导尿前需要彻底清洁外阴的目的是(D) A 防止污染导尿管 B 使患者舒适 C 便于固定导尿管 D 清除并减少会阴部病原微生物 E 防止污染导尿的无菌物品 2、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错误的一项是(C) A 指导患者行盆底肌锻炼 B女患者可采用橡胶接尿器 C 对长期尿失禁患者可采用一次性导尿术 D 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 E 多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3、下列疾病的患者中排出的尿液含有烂苹果味的是(D) A前列腺炎B尿道炎 C 膀胱炎 D 糖尿病酸中毒 E 急性肾炎 4、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C) A 500ml B 800ml C 1000ml D 1500ml E 2000ml 5、胆红素尿呈(D) A 酱油色 B 红色或棕色C金黄色 D 黄褐色 E 乳白色 6、多尿是指24h尿量超过(E) A 1000ml B 1600ml C 1800ml D 2000ml E 2500ml 7、当患膀胱炎时,患者排出新鲜尿液有(C) A 硫化氢味B烂苹果味 C 氨臭味 D 粪臭味 E 芳香味 8、成年女性导尿时,导尿管插入长度是(B) A 2-3cm B 4-6cm C 7-8cm D 7-9cm E 9-10cm 9、男性患者导尿,导管插入的深度应为(E) A 12-14cm B14-16cm C 16-18cm D 18-20cm E 20-22cm 10、正常尿液的pH值是(E) A中性 B 酸性C碱性 D 弱碱性 E 弱酸性 11、为尿潴留患者导尿的目的是(D) A 测膀胱容量B、鉴别有无尿闭C、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 D 减轻患者痛苦 E 记录尿量、观察肾功能 12、当患者胆道完全阻塞时,因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呈(D) A 鲜红色 B 暗红色 C 柏油样便D陶土色 E 果酱样便 13、当患者患有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其粪便为(E) A 暗红色 B 鲜红色C柏油样便D陶土色 E 果酱样便 14、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用液量为(D) A 200-500ml B 250-600ml C 300-800ml D 500-1000ml E 1000-1500ml 15、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其灌肠液的温度常为(D) A 30-40℃ B 35-45℃ C 38-43℃ D 39-41℃ E 40-45℃ 16、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约(B) A 40-50cm B 40-60cm C 45-60cm D 50-60cm E 60-70cm 17、行大便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内约(B)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职业道德》第十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第十二章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 1. 下列的说法中国,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A、节约就是吝啬、小气、怕花钱 B、勤俭节约是指人们勤劳、简单、朴素、淡泊的生活态度 C、勤俭节约的人在吃饭、穿衣和用物等方面不嗜奢华,量入为出,反对铺张浪费 D、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勤俭节约的范围很广,如: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时间、爱护公共财物等 2. 关于勤俭节约的现代意义,你认为正确的是(C) A、不懂得享受生活的表现 B、不符合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要求 C、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D、对腐败现象不起任何作用 3. “俭以养德”指的是(B) A、注意节约 B、俭朴生活能培养人的情操 C、俭朴是治国之法宝 D、俭朴是持家之本 4. 关于“节约”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D) A、节约是美德但不利于经济增长 B、节约是物质匮乏时代的需求,现在过时了

C、财富的产生主要靠节约来实现 D、节约不仅具有道德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 5. 下列做法违背勤俭节约的要求的是(D) A、勤勉敬业 B、爱护公物 C、节约资源 D、为了充分满足自己的需求,长期占用公共财物 6. 关于工作与勤俭节约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 A、工作是个人的事情,与勤俭节约没有什么关系 B、敬业是最好的勤俭节约之道 C、把工作做准备就是最好的节俭 D、提高工作效率是勤俭节约之王道 7. 古人云:君子以俭德辟难。关于其理解,不正确的是(D) A、一个懂得节俭的人,不仅可以避免危难,而且还会得到上级的重用 B、一个懂得节俭的人,将是一个可信赖的人,对公司忠诚的人 C、节俭不仅仅是一种优良传统美德,更是优秀员工的基本素质 D、员工只要做到节俭,就一点会得到上级的重用 8. 在职业活动中,为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坚守节约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做法不对的是(A) A、限制消费 B、爱护公物 C、节约资源 D、艰苦奋斗

2016年10月毛特论试题和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26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革命统一阵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A.革命性质问题 B.革命动力问题 C.领导权问题 D.革命前途问题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A.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5.在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中,居于主导地位是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表明 A.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B.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已进入共产主义 7.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认清 A.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B.历史发展和风俗习惯 C.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 D.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 8.实现社会主义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除两极分化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国家软实力 10.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充分就业 B.共同富裕 C.老有所养 D.病有所医 11.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 A.改革开放 B.民族复兴 C.祖国统一 D.科教兴国 1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高水平、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 D.全方位、高规格、宽领域 13.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A.法律制度 B.政治制度 C.社会制度 D.经济政策和管理 14.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制 B.承包制 C.租赁制 D.合作制 1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主导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辅导性作用 D.协调性作用 16.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17.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竞争力 B.领导力 C.控制力 D.影响力 1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博爱、仁义、自信、独立 20.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普及和发展教育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推动和促进就业 D.改进和完善医疗 21.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管理学》习题第十一章 激励(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激励 (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期望理论,在( )的情况下激励力量为0。 A. 效价等于0 B. 效价等于1.0 C. 期望值等于1.0 D. 期望值等于0.5 2. 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 A. 自尊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安全需要 D. 以上都不是 3. 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在城门口立了一根木杠,声称能将木杠从南门移到北门者,奖励五百金,但没有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 )。 A. 五百金的效价太低 B. 居民对得到报酬的期望很低 C. 居民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很低 D. 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尝试 4. 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在贡献和报酬上会相互参照攀比,你认为员工最可能将哪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 )。 A.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B. 员工们的顶头上司 C. 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 D. 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 5. 如果职工甲认为,与职工乙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职工甲会采取的行为是( )。

A. 努力增加自己的投入 B. 减少自己的投入 C. 努力增加乙的报酬 D. 使乙减少投入 参考答案:1.A; 2. B; 3.B; 4.D; 5.B; 二、多项选择题 1.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取决于( )的乘积。 A. 动机 B. 行为 C. 期望值 D. 效价 E. 目标 2. 最近某大学分房排队,年轻的骨干教师想法颇多,认为工资太低,分房无望且不公平,教学没有积极性,结果有的在外兼职,有的干脆辞职下海。你认为这一现象用以下哪个理论可以合理解释?( )。 A. 强化理论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 弗隆的期望理论 D. 公平理论 E. Y理论 3. 研究挫折产生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最终目的还在于找出对待受挫人的有效方式方法。一般采用( )。 A. 采取宽容的态度 B. 提高认识,分清是非 C. 改变环境 D. 精神发泄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