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dovvwus新课_标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dovvwus新课_标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

| You have to believe, there is a way. The ancients sai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rying to enter". Only when the reluctant step by step to go to it 's time, must be managed to get one step down, only have struggled to achieve it.

-- Guo Ge Tech

新课标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摘要:通过当前高考和新课标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提出了英语阅读策略的认知和培养;在

分析学生的各种不良阅读习惯及其原因后,介绍阅读中常用的有效策略;叙述不同层面阅读策略的培养,不同学习情况下阅读策略的差异,提出综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技巧的培养;最后结合新课标和高考,倡导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知识性和欣赏性阅读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测试性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策略,为其终身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理解阅读策略不良阅读习惯知识性阅读欣赏性阅读心象境界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中占分40分,国家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在语言技能八级目标中对读提出要求如下:

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5、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提高阅读效率,如何进行成功的英语阅读,一直是英语老师们悉心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或EFL)阅读的研究(Rod Ellis 1999)。阅读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单词识别和阅读理解。阅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2)图式理论和背景知识;(3)文化对阅读的影响;(4)激活图式的技巧;(5成人阅读训练等[1](P283-288)。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正是在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加强对英语阅读策略的认知和培养,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理解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文章的句法与语义的线索的研究,读者就能够了解作者的意思。通过与作者相比较,读者可以很容易地印证他自己的知识与观点,他可以从作者那里获得新的信息和理念。由于读者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情感与作者的知识、观点和情感相互作用,读者也许会产生新的见解,从而超越作者。

一.了解学生不良阅读习惯,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阅读理解如此重要,然而目前,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却存有许多问题,如: 1、逐字阅读,过度依靠视觉信息。这样会大大减慢阅读速度,妨碍对文章的理解。2、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所谓的语言点与语法分析上。3、过度注意细节问题,结果是迷失主题或一叶障目。4、由于掌握

的词和短语数量少,学生不得不依靠词典查找词义。5、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文章就意味着背诵,对他们来说似乎掌握一篇文章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背下来。于是他们就采用模诵(模仿和背诵)法。6、知识面窄,有些学生对他们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7、阅读速度极慢,无论阅读何种文章,均采取同一种方法,对所学语言接触太少。8、阅读课上,教师们越俎代庖,做了本应由学生们做的工作,结果是学生们对老师依赖性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越来越少,而最终成为被动的接受者。9、母语翻译。学生过多的依靠汉语,理解文章靠汉语翻译,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10、心读。在阅读时虽然不读出声,但却在心中一个词一个词地默读,速度和理解程度都很底。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是传统的课文分析法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阅读技巧。传统的课文分析法是一种广为流行的语言教学方法,它把语言教学看做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把学习语言看成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把文章的语法结构分析同对文章的充分理解等同起来,教师大部分时间都进行精读教学,因为精读是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对阅读材料中词汇、语法、修辞、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于是学生在阅读中也形成了过多的语法分析,过多依赖字典,复读次数过多等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极易造成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不完所有试题的现象。把大量的精力集中到每个词甚至标点上,过分拘泥于细节,最终只能导致延误信息的传递、妨碍对文章的理解。加上老师在阅读理解的讲解中过多的运用中文翻译,让学生误以为翻译是进行阅读理解的重要手段从而过度依赖母语,形成了错误的English—Chinese—English 的阅读理解方式,等等。

二.掌握有效阅读策略,认识培养策略的差异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阅读理解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阅读策略就是阅读中的计策、谋略,它是指阅读主体为保证阅读任务的完成,阅读效率的提高,对阅读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谋略[2](P307)[3](P18)。

1.不同层面阅读策略的培养

何广铿在《英语教学法基础》中提出的英语阅读理解三个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相互作用”模式;它们分属三个层面,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所以我们进行阅读策略的培养时要辨证地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分别遵从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相互作用模式。古德曼认为:阅读效率高的读者应该是有弹性的,会根据具体篇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因此,怎样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在阅读中恰当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程的驾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的方法之一就是描述和讨论其在阅读中所使用的策略。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意识,有研究者参照Oxford [6](P162-163)于1990年总结的策略类型,设计阅读策略培养问题如下: (1)阅读前策略:在进行篇章阅读之前,先放松一下;就篇章题目展开思考,比如:对此题目有什么了解或认识等;通过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了解哪些内容;通过图片、图表可以了解什么;审视篇章的长度估计阅读所需时间; (2)阅读中策略:思考与此题目相关的已知认识对帮助篇章理解的程度及作用;猜测新词语的意义。比如:通过句子结构来理解新词、忽略新词,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仔细阅读每一段略,并找出每一段的主要大意;阅读的同时,扫视图片、图表等;边阅读,边标记主要观点;找出与主题相关的词汇; (3)阅读后策略:思考读后的感觉,比如愉悦、悲伤等;总结篇章的大意;思考阅读中所获取的新信息以及已知信息;向其他同学咨询生词的意义;同他人讨论阅读内容。(4)读后进行反思。回顾阅读中所使用过的策略;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策略;这些策略是否有用;如果阅读相类似的文章,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策略,为什

么要这样选择等。

2.阅读中常用的有效策略

根据H. Douglas Brown,常用的有效阅读策略有十种[1](P292-296):

(1)识别阅读目的。读者对阅读目的应十分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排除潜在的干扰信息。

(2)默读。默读适合中、高级水平的快速阅读。阅读中,不必读出(心读)每一个单词;不要一次仅注意到单个词语,而是一个短语或一个意群;如果某个单词对于整体理解不是特别关键的话,将其忽略过去,或者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3)略读(skimming)。属于快速阅读,学生为了达到阅读的目的,在阅读的过程中通常只注意内容大意而忽略文章的细节。在略读过程中,学生通常会使用以下策略:阅读文章的主标题、副标题。仔细阅读文章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注意每一小节的首句和末句。略读是通过对整个篇章(一个章节、一篇文章)的浏览去获得文章的大意。略读可以使读者预测到篇章的目的、主题、主要信息,甚至主要观点。

(4) 寻读(scanning)寻读是一种有目的的快速阅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需找到特定的信息,没必要理解文章的全部。和略读不同,学生在进行该种阅读时,也会相应的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通常包括提前了解文章所提问题。学生在进行寻读时,往往会迅速浏览文章所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做是为了了解文章的测试部分,节省阅读时间。快速阅读文章直到发现所要解答问题的答案,然后结束该问题并进入下一个问题答案的寻找。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必要阅读文章的所有内容,只要寻找和问题相关的字句即可。就是在阅读中有意去获取篇章中某个具体的信息,如:名字、某个日期、表格、概念、事实等,而没有必要进行通篇累读。

(5)绘出语义图或者语义丛,通过图示,归类,推测出一篇文章的顺序、结构和级别。

(6)猜测。阅读是一种猜测游戏(Goodman,1970),应充分利用各种技巧做出合理的、近乎准确的猜测。猜测可分为:猜测词义、语法结构、语篇关系;推测暗含含义、内容信息等。猜测应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上,比如:词义分析、词语联系、篇章结构等。

(7)单词分析。单词分析是有效的猜词方法。通过其前缀、后缀、词根、语法语境、语义语境等,可获得对某个生词的更多信息。

(8)辨认字面意思和引申义。要运用自上而下的语言处理技巧,而不是仅通过字面、句子表层结构来对具体信息进行处理。

(9)抓住篇章信号词来处理句子关系。准确地理解信号词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信号词主要有六大类型[4](P254)、[5](P63):表达顺序\时间先后的: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one, two, for one thing / for another, to begin with, finally, in the end等;表示递增的: again, then again, also, moreover, equally, likewise, in the same way, now, by the way等;表示因果关系的:so far altogether, over all, therefore, in short, as a result, as consequence 等;表示解释的:namely,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rather等;表示举例的: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表示对比、比较:alternatively, or rather, on the other hand, conversely, instead then, on the contrary, anyway, however, in contrast, unlike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对篇章进行自下而上解码时,可利用字形规则和词语范型。了解字形规则和词语范型可帮助初学者识别字形和音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有助于进行歧义处理和消除。

3.不同学习情况下阅读策略的差异:

(1)不同学习阶段阅读策略的差异

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策略运用方面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对翻译手段运用的多少、对词典依赖性的大小及根据上下文的猜测词义策略运用的多少上。有10.8%的中级水平学生在学

习的早期阶段主要运用翻译手段,而到了学习的后期阶段只有 1.8%的学生运用翻译手段,而15.7%的初级水平学生在学习的早期阶段习惯于把材料翻译成母语进行阅读,而到达了后期阶段只有3.2%的学生仍使用这种阅读策略。无论是初级水平还是中级水平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后期阶段通常对词典的依赖性都相对小得多。相反,他们更多的是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词义。

(2)不同学习水平阅读策略的差异

阅读策略不但在阶段上有差异,而且在水平上也不同。最大的差异表现在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这一策略的运用上。中级水平的学生对这一策略的运用要比初级水平的学生多一些。甚至有一些初级水平的学生即便是到了四年级还没有完成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阅读过程的转变。许多初级水平的学生在运用寻读和略读的方法查找文章关键词和大意时还有困难。而中级水平的学生在此方面要比初级水平的学生做得好。他们可以轻松地运用这些策略作出更为准确的推断,从而概括文章的大意。

(3)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

表现在他们的阅读量上(既包括第一语言材料,也包括第二语言材料)。中级水平学生的阅读量要比初级水平学生的阅读量大。而初级水平学生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也是完全可以提高阅读水平的。而那些不能够积极完成阅读作业的学生在阅读考试中的成绩则不甚理想。另外,经过调查发现阅读书籍的页数与阅读成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大量的书籍和做各种各样的练习无疑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读的内容,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学生还必须注意他们所运用的阅读策略及方法是否正确。一些课本有理解部分的练习,但用于泛读教学的课本却没有这样的练习。因此,在阅读结束之后,与其他人进行谈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像讲故事和辩论这种合作形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清楚的表达思想,而且对他们的听说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综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技巧的培养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方式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可见,阅读课不仅仅要教学生理解单词、词组及句子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这些词及表达方式,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因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在比单纯理解单词、词组及孤立的句子等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就是在教会学生遣辞造句、正确使用英语的基础上还要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自觉地理解课文的内部含义、交际意义、句间关系、段落关系、语篇布置及主题思想上。一篇文章的分析包括两个层次的工作:对句子的分析和对段落乃至对整篇文章的分析。每篇文章,教师应该力求采取以下步骤教学::

1、找段落大意。应该让学生了解阅读某些文章时没有必要去了解细节性的内容,而是主要弄清其中心意思。阅读报纸、杂志及一些参考资料就属于此种情况。另外,还要告诉学生一个段落通常有一个中心意思,把握它,是理解文章的开始。为训练这一技巧,教师应引导学生:(1)阅读速度要适当加快,但要比略读慢些;(2)少注意像人名、地名、日期、数字等过分细节化的内容,把主要精力放在作者的主要思路上;(3)在文章后面给出的三或四个选项中,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选项加以核实。

2、找主题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段意常常通过主题句表达出来。大多数情况下,段落的起始句就是主题句,但有时也可能出现在段落的中间或结尾部分。能够找出主题句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该段的段意。

3、找论据。段意总有一到几个论据来加以证明,如事实、例子或针对论点进行的解释等。一些学生掌握了判定中心思想的技巧,教师就应该再提供一些阅读练习以培养学生找论据的能

力。

4、理解全文。一篇课文往往由几大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又是由相关联的段落结合在一起的。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对整篇课文的理解是关键。要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 Kathleen T Mcwhoiter 认为,要按四步走:首先,必须充分理解组成这一部分的每一个自然段,它包括能够找出它们的主题句,段意;其次,必须明白这一部分要说明的主要内容;第三,要识别出作者是如何阐述其中心内容的。每一自然段又是怎样为中心思想服务的;最后,还必须找出组成这一部分的段与段之间又是用了哪些词连接的。

5、弄清篇章结构。作者写文章传递给读者什么信息,在他下笔前就已考虑好了。这一信息或许是一组事实,或许是一个故事,或许是一种观点等。要把这些信息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要决定先从哪里着笔,遵循什么顺序,哪些地方该着重强调等。他不但要清楚讲什么,还要选择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这一切就是指这篇文章的篇章结构。

四、重视知识性欣赏性阅读策略,提高测试性阅读能力

从学生英语阅读的目的和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的阅读目的主要是满足测试要求、补充课堂学习不足或进行阅读欣赏;(2)各种类型进行的学生在阅读策略的选择上没有太大差别。可见学生的英语阅读主要是测试性阅读,而很少进行知识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

1. 测试性阅读。所谓测试性阅读(reading for test)就是平时所说的阅读理解。根据测试要求,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文章大意,并根据理解做出相应的回答。从对阅读材料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学生进行此类阅读就是为了获取信息。因此,在此类阅读中,学生会运用认知策略达到测试目的。

2. 知识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应用语言学中知识性阅读(content reading)可理解为阅读书本或其它的学习材料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要想更好的吸收、消化课堂所学,使之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在课外进行必要补充。但是所要补充的内容并不是随意的,必须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进行相关选择,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前面引用《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八级读的目标中也提到: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加上《英语课程标准》对于文化意识的强调同样要就我们重视知识性和欣赏性阅读,它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对文化意识作了详细的分级目标要求,如对八级的阅读要求:

1、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理解英语交际申常用典故或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而且现行高考英语“ 阅读理解”题共有五篇,平均每篇单词总量为250个左右,其生词率约占3%,要求在7分钟之内完成。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篇文章进行精雕细琢,逐词逐句阅读接受信息的话,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好答卷。仅凭测试性阅读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知识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的指导,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在知识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时,我们要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三种策略:

1、语言文字障碍的解决

学生在进行英语欣赏性阅读的时候,首要的问题是运用尽可能多的英语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已有的前结构(个体通过学习已经具有的语言文字知识)中的最熟知的内容,理解自己认知结构中最轻松的内容。只有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时,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语言文字障碍的解决有许多方法,例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句法结构猜测词义,根据常识推测词义等等。

2、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

欣赏性阅读不仅存在单词和意义融为一体的问题,而且存在语言表达方式的结构和语用方面的问题。表面看来,学生阅读的是语言文字,但文字背后是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学生阅读上的关键问题就是语言表达方式和用法上的习得与内化。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一方面是由文字到思想,另一方面是由思想到文字。文字的解码和歧义的消除,离不开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一个拥有讲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方面知识的人,在阅读有关内容的材料时,要比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人轻松的多,理解也会透彻的多,也就更容易进入角色,达到欣赏的目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的。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针对文字的意义,更多的是学习一种文化事实。

3、语象境界到心象境界的转化

语象境界是英语学习的较低境界。学生在此境界之下,受时间、阅读目的和心情的限制,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可能从心底真正地去品位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文化内涵。而心象境界则属于英语学习的较高境界。学生在此境界之下,精神处于超然状态,具有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心境,充分内化自己语言前结构知识,感悟文章的文化内涵,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进行心灵交流。进入该阶段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语言前结构知识和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己阅读品位和阅读能力的文章。一般而言达到此种境界的学生更多会关注英语文学名著。因为在文学名著中,性灵、神韵、思想、见识、知识、感情、语言是交织为一体的,学生可以自然而然的感受英语的魅力,由表层性的学习进入深层性的英语修养、文学修养、美学修养和哲学修养。

著名作家培根在《On Studies 》中说: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that is,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 others to be read,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也就证明了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同样在不同目的的支配下我们理所当然地要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找到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指导学生采取恰当的阅读策略,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真正做到读有策略、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那么阅读理解教与学的水平必将得到提高,为其终身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H. Douglas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Pedagogy [M]北京: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Andrew D. Cohen,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Language[M] . Addison Weslev Longman Limited, 1998.

[4]McKay. Ronald, Teaching the information一gathering skills [M] In Long, Mickael H, and Richards, Jack C.(Eds.) Methodology in TESOL: A Book of Readings. Newbery House Publishers. 1987.

[5] Sandra Silberstein, Techniques and Resources in Teaching Reading.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6]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7]《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平文江,《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效率》,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

[9]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10] 黄娟云,《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三种模式及其应用》,汕头大学学报,1999,1.

[11]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2]朱昱,《大学英语阅读策略浅谈》,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12.

[13]葛运河,《浅谈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10 .

[14]李丽,《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2003,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