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温远光

(广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或biological diversity)是近十多年来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生物多样性一词的理解却各有不同。世界资源研究所等(1992)认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及生态复杂性,它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综合概括。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1992)中,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钱迎倩等(1994)认为,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如基因、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每个等级或水平上都存在着多样性。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则认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综合各家的观点,作者认为: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及其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报告,生物多样性可在3个概念层次上进行讨论,即: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和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我国的一些学者提出可从4个层次进行讨论(钱迎倩和马克平,1994;马克平,1993;彭少麟和黄忠良,2000):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孙儒泳院士(2001)认为“基因多样性通常称作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蕴藏在全球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中。它是种内的基因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间和同一种群的遗传变异。种内遗传变异的来源主要有突变、重组和染色体畸变,最根本的是突变,它是所有生物

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整个地球上所有空间的物种,从细菌、病毒、原生生物至多细胞的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主要是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一定地区内物种的现状进行研究。据估计全球生物约有500万~5000万种,但科学描述的仅有150万种(May,1992)。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物、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89]、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其中生境主要是指构成生态系统要素之一的无机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水文等,它不仅是生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且生境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则包括各种各样生存着的生物群落,各群落彼此之间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变化。生态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等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这也是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或变异性。景观是一个大尺度的宏观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依形状和结构的差异,可分为基质、廊道和镶嵌体。景观的格局和过程、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的测度、人类活动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景观规划与管理等是景观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上述不同水平层次的生物多样性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上一级水平的多样性是由下一级生命实体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的。遗传的多样性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则决定了生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又左右着景观的多样性。然而,在所有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中,物种多样性是最基本的,这不仅在于物种个体是承载各种生命现象的有机单位,而且在从微观到宏观的多样性带谱中,物种是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目前,很多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报道主要指植物物种多样性(温远光等,2004)。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公益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价值可分为直接利用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利用价值指生物资源可供人类消费的作用,如作为食物、燃料、建材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指其维护生物圈的功能,如作为生态系统的巨大生产力、保护水源、保护土壤、调节气候、处理废物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包含丰富的信息,预示着某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物种与物种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是其环境的一部分,它提供人们娱乐与生态旅游、教育和科学活动等。然而,由于人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们研究发现,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当今世界生物灭绝速率为自然灭绝速率的1 000多倍(Wilson,1988)。从而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忧虑。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生物多样性研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重大科学热点之一,国际科学界已将其列为重大科学领域(Wilson,1998)。

1.2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错综复杂,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3个方面。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森林病虫害和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都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深刻影响。气候是森林植被分布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自然也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占地球面积7%的热带雨林生存着70%以上的物种(马克平等,2004),热带雨林中生物多样性的富有性是与其光热水资源的丰富性相联系的,气候变化引起森林分布改变,必然伴随着森林动植物区系成分变化。广西一些热带动植物分布范围的缩小甚至绝迹也气候的变冷是密切相关的(李治基,2001)。2008年我国南方特大冰冻灾害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也不轻,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在冰雪灾害中死亡,对某些物种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经济因素主要是大面积森林采伐,刀耕火种、毁林开荒和栖息地片断化,对经济价值高的资源生物的过度利用,大面积森林火灾及人工炼山造林,大规模人工造林及外来入侵种的影响,转基因作物和优良无性系的大面积推广,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及环境污染。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对资源需求量的无序增加,经济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口过快增长、政策因素和战争影响。虽然政策因素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是间接的,但影响是巨大的。林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不同时期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决定着林业的主要特征和社会属性。林业属性的实质性改变,主要取决于经济和政治环境,以及由此而决定的认识水平。林情服从于国情,是历史的必然(周生贤,2003)。我国在1958年、“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初期三次大的政策变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历史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所遭受的战争横祸同样严重,两广军阀混战、广西遭受日本侵略等,不少大好的森林遭受到摧残和破坏,对森林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温远光等,2004)。

2工业人工林的基本特点及桉树发展观的争论

2.1工业人工林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人工林(plantation forests)是相对于天然林(natural forests)而言,指由播种、栽植或扦插等人工种植方法营造的森林。根据人工林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一般人工林、速生丰产林(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fast-wood plantation)和工业人工林(industrial forests,

industrial plantation)。一般人工林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林,管理粗放,经营周期长,以培育大中径级木材为主的人工林。速生丰产林是指选择较好的立地,采用较集约的技术措施,经营周期较短,以培育中小径级木材,达到较高的速生丰产指标的人工林。工业人工林,又称工业用材林(industrial timber forests)、工业原料林(industrial material forests)等,目前对其概念的理解,存在颇多分歧。有人认为工业人工林是继一般人工林、速生丰产林之后人工林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区别于一般人工林、速生丰产林的一个概念。而另一些人认为,工业人工林是人工林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有特定的产业关联方式,并采用定向培育技术的速生丰产林。由于全球现有人工林的90%左右是为工业用材而营建的,因此,亦有学者将人工林与工业人工林等同看待(张守攻和张建国,2002)。作者认为:工业人工林是人工林和速生丰产林的一个分支或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是现代林业适应工业化、原料基地化和社会生态化发展要求而产生的,采用优良无性系、集约化、定向培育、短周期经营,专为特定工业部门提供工业原料的一种新的人工林经营方式(温远光等,2005)。

工业人工林除了具有与人工林和速生丰产林相似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6大特征(温远光,2008):①时代特征。20世纪中后期是工业人工林大发展的时期,此时正是工业化加速发展,人口过快增长,天然林资源急剧减少,而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社会的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时代;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对林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木材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的设备对原料的同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获得快速、稳定、高产、优质的木材原料,工业人工林出现了大发展。因此,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化、原料基地化和社会生态化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②资源比较优势和利益最大化特征。工业人工林具有明显的资源比较优势,它不仅能满足原料生产者的效益目标要求,也能满足木材加工企业的效益要求,实现利益的最大化。③外来种化、良种化、集约化特征。外来种化、良种化和集约化是工业人工林的又一显著特征。据估计[18],在世界热带地区有85%以上的工业人工林是应用外来树种营造的,如桉树、杨树、相思、松树等,并且建立在良种化和集约化经营基础之上,以选择优质林地和优良树种、种源、无性系,采取集约化经营、高投入、高产出为其经营方略。显然,工业人工林又深深地打上了外来种化、良种化和集约化经营的烙印。④生长快、产量高、短轮伐。工业人工林一般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短轮伐的特点,例如,生长好的桉树,造林头两年树高的年生长量达8m以上,胸径8cm以上;生长一般的桉树年树高生长量达4~5m,胸径4~6cm,广西桉树人工林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超过18.0m3/(hm2·a),少数地区年平均生长量达到30 m3/(hm2·a)以上,东门最优的桉树人工杂交家系(DH4,9年生)试验林分的蓄积生长量为70.3m3/(hm2·a),与巴西桉树典型试验林分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70m3/(hm2·a))相当,成为世界林分蓄积生长量较高的林分。工业人工林的轮伐期很短,两广的桉树人工林为5~7年,而且随着林木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轮伐期还将进一步缩短。

⑤专门化、定向化培育特征。工业人工林从规划造林起就具有了明确的经营目标,即是培育

木浆造纸用材林,还是人造板用材林、大径级(实木)用材林、能源林,不同的培育目标在立地、树种、密度、管理和轮伐期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⑥具有极强的生态、经济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特征。为了满足专门化和定向化经营目标,工业人工林一般采取单一纯林作业,因此,其生态结构单一、稳定性差。由此可见,工业人工林具有其自身显著的特征,而与传统的一般人工林和目前的速生丰产林都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我国的工业人工林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速生丰产林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两者有时难以截然分开。

2.2桉树发展观的争论

“桉树争论”最早发生在印度。早在1981年,印度学家Vnadana Shiva等在研究了印度地区桉树人工林后,指出:“桉树大量地抽取水分,可能导致水资源枯竭”(Shiva et al.,1981)。在此后的25年间,桉树争论从学者间扩大到整个学术界,从国外蔓延到国内,从局部发展到全球。正如沈国舫院士所说,“桉树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世界性争论的话题”(造纸信息编辑部,2005)。以至在桉树发展观问题上,在不同发展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巨大分歧,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桉树发展观(温远光,2008)。

2.2.1不同学者间的桉树发展观

林业专家和人士大都持肯定态度,部分生态学家和社会人士持否定态度。广东、广西、海南是我国大规模发展桉树人工林较早、面积也较大的省区,大多数林业专家和人士对发展桉树人工林持肯定态度。例如:(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研究员认为:桉树的水分利用并不比其他树种大,桉树人工林水分利用在雷州半岛不是问题,桉树人工林涵养水源的作用明显(徐大平和张宁南,2006)。(2)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指出:把桉树说成“绿色沙漠”是失之偏颇的。桉树作为一种生长快的树种,养分消耗大些属于正常,但不能片面地认为它是“抽水机”,“抽肥机”(造纸信息编辑部,2005)。(3)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首席专家陈少雄研究员认为:“巴西是目前世界各国中桉树发展最快、人工造林水平最高、利用率最高的国家,种的桉树远比我们多(占人工林面积的65%),什么问题也没有”(造纸信息编辑部,2005)。同时指出,澳大利亚90%种的都是桉树,也没有带来土地肥力下降,反而土地越种越肥。这说明不是桉树本身的问题,而是经营的问题。那些所谓反对种桉树的专家不是桉树专家,不太清楚,看了几个林地就匆匆下结论,这不是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的态度是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发挥它的优势、克服它的劣势(造纸信息编辑部,2005)。(4)广东省林业局专家认为(莫要文,2006),桉树不是太多而是还较少,指出: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kg生物量(干重),松树要消耗1 000L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需要800L水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L水。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高,桉树生长快,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点,但并不构成危机,不会造地下水减少;林业专家还指出,不单是桉树,所有人工林树种,实行集约经营,都会造成一定的地力衰退,原因是人工林生长快,密度大,吸收的矿质营养多,种植桉树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侯元兆研究员在全面分析桉树的比较优势后指出:“只

要科学合理地种植桉树,就可以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桉树种植值得大力推广”(侯元兆,2006)。(6)Davidson(1993)在FAO组织的桉树问题专家评议会(曼谷)上发表了他们的专门综述,总的结论是桉树种植后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坏。很多媒体反映的问题并不是桉树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没能合理和科学地发展和经营桉树人工林。

与上述观点相反,部分生态学家和社会人士对桉树发展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例如:(1)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认为:对我国南方部分省市来说,发展林纸一体化产业实现纸浆大部分自给,发展桉树人工林是最好的选择。他在肯定桉树发展的同时指出,“桉树不能大面积连续种植,并且决不能侵占天然林。作为一种外来树种,桉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也要充分评估” (造纸信息编辑部,2005)。例如,在桉树的故乡澳洲,其他地被植物也能在桉树林中生长,但在我国大部分引种桉树的地区,桉树林中往往寸草不生。这是因为桉树是一种耗水量很大的作物,而且会散发出一种有杀菌作用的刺激性气体,不仅会改变地理景观,也会导致土地干化,并且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部分地区、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不给土地施肥,并且把落叶、枯枝等作为燃料,人为切断了桉树林地的养分循环。(2)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杨宇明教授指出:中国种植桉树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减少已确实存在,只是不同地区程度不同而已。如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等华南热带亚热带平原,这种影响并不十分突出,但在山地特别是原有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热带山地,这种影响尤其明显。而云南作为以山地为主和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省份,境内至今还没有大规模营造大面积桉树纯林的成功范例,一旦大规模地推广营造桉树工业林基地,将会对林地生产力和本地优良树种(如思茅松)的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造成重大影响。云南南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其中物种和遗传基因是我国战略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的减少是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而生态系统的改变将危及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林浆纸一体化选择尚有争议的桉树作为主要造林树种是不妥当的(造纸信息编辑部,2005)。(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解焱研究员认为:桉树在原生地澳大利亚,它的生存特性和生态习性跟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物种是协调的。即使在澳大利亚,桉树也多生长在水源较充沛的地方,中部干旱地区很少。一个物种一旦离开原产地到了异国他乡,它原来那些优良的生物学特性(比如适应性强)就有可能变成有害的特性。桉树自身分泌毒素,因此有很强的抗病力。它对异地的原生物种有极大的排抑性,生长迅速,其他物种都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在桉树长起来的地方,原生植物慢慢退缩,最后桉树林地上没有任何草灌木和小乔木(造纸信息编辑部,2005)。(4)中国科学院汪松研究员指出:世界上曾有很多国家引种过桉树,但现在各国科学家都已对引入桉树会产生严重危害有了一致的结论。就连离澳大利亚很近的新西兰也早已全面清理掉引种的桉树。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就已停止了对桉树种植项目的贷款和援助(造纸信息编辑部,2005)。(5)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院长李思东

在2005年给广东省政协的提案中呼吁,赶紧控制桉树种植的发展趋势,否则将出现生态被破坏、耕地被蚕食的局面。李思东在提案中介绍,桉树是速生丰产林,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同时,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因此,如果继续不加限制地扩大桉树种植范围,甚至在农田里也间种桉树,将出现耕地被逐步蚕食的结果(莫要文,2006)。

2.2.2不同部门或学术界的桉树发展观

林业部门和林学界大都持肯定态度,部分政府部门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持肯定态度的例子有:(1)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针对桉树的生态问题组织有关专家专门进行了研究,并于1985年出版了《桉树的生态影响》一书,认为:“桉树人工林对贫瘠土地有恢复作用,对轮伐林地没有不可转变的地力衰退现象”,同时指出:“试验表明,有些桉树品种并没有抑制作用,桉树人工林并不像常被人们指责的那样不适于鸟类生活”,对桉树的生态作用作了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FAO,1985)。(2)2004年以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组织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中国林科院等方面的生态学专家在南宁、钦州、北海等地开展桉树人工林对社会、环境影响监测评估工作,指出:“从目前情况看,我区发展桉树人工林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3)2004年下半年,国家林业局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和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生态专家和桉树专家进行研究讨论后,认为“桉树不是生态灾害树种,可在我国华南地区大力发展”。(4)2006年6月举办的“广西(贺州)桉树发展论坛”上,桉树专家认为,“为解决我国林产品供求矛盾问题,南方林区应大力发展桉树人工林”,同时还指出,“在桉树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出现一些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桉树本身,而在于经营方式不够科学”、“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桉树对土地、其他作物和人类健康产生有害影响”(侯元兆,2006)。(5)作为桉树主产区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5省区的林业主管部门认为,“由于桉树生长量高、轮伐期短等优点,是解决目前木材短缺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普遍支持根据自然气候条件积极发展桉树。广西林业局将发展桉树人工林及其产业作为实现林业强省的战略工程来实施。为平息对桉树的争论,2007年3月29日,邀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广西桉树人工林项目进行评估,经过专家现场考察和评估,对桉树的环保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以消除群众的疑虑。广东省林业局近两年在回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和质询时,坚持认为“发展桉树,只要做到科学规划、适地适树、合理经营,桉树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解决”。2007年8月,广东省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明确了支持发展桉树的态度(钱国钦,2007)。(6)2005年9月,中国造纸学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组织了20多位国内外林业、纸业专家对桉树人工林涉及的生态问题进行论证。国家

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召集了包括林业、生态、水文、地质、其他专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认为:“桉树由于其具有速生、干直、耐瘠薄、抗逆性强、可萌芽更新等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是中国南方经济效益高、创汇能力强、用途广,可以大面积进行种植的标志性树种”(杨民盛,2005)。

面对社会各界对桉树种植的广泛质疑,我国广东省部分县市对发展桉树持明确的否定态度。如:(1)广东省人大代表、云浮市委书记郑利平明确表示,云浮已经作出决定:不种桉树(莫要文,2006)。因而,云浮成为我国首个做出行政决定不种桉树的地级市。云浮市位于广东省西北山区,其生态林是广州以及珠三角地区的生态屏障。据介绍,近年来,造纸原料的涨价驱动了桉树等经济林木在云浮的种植,严重破坏了云浮的生态林,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云浮市委、市政府最近组织了一次林业工作检查专项行动,目的就是要刹住这股风。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而云浮是个缺水地区,土壤也很贫瘠,桉树种植会对云浮的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云浮不适宜种植桉树。(2)海南省林业局2003年8月的工作报告称,海南省中部山区和沿海市县的沙化土地不宜种植桉树。(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也在2003年4月间作出不再发包山地种植桉树的决定。

2.2.3林农的桉树发展观

多数林农积极参与桉树造林,少数林农持怀疑和反对态度。据在广西钦州桉树重点发展地区的调查,80%的林农赞成发展桉树,其中60%的林农直接或间接参与桉树经营。近年来,一些农民通过种植桉树迅速致富,如福建省长泰县某村,全村929户,人口3430人,种植巨尾桉533hm2,种植户年增加收入4 000元,全村农民因种速生丰产林增加收入近300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近千元。南安市某一个体户2003年营造一片桉树人工林,面积约100 hm2,2005年转让金额为200多万元,3年净赚100多万元(钱国钦,2007)。据调查,桉树主伐年龄6年,扣除营造林投资、采伐成本、税金等费用后,纯利润可达13 500~22 500元/hm2。因此,桉树成为闽南一带群众普遍接受并获得广泛认同的树种。又如在广西的良凤江森林公园、七坡林场、黄冕林场、东门林场等单位,积极动员林场职工,通过集资合股大力开展场外造林,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提高了林场职工的经济收入。

此外,不少林农乐意土地出租,认为租金可以提高收入,更期望带来就业。对于林地出租,造林大户和普通农户的态度截然相反。据陈冬冬等(2007)的调查,农户林地出租,根据地块平整度不同,价格在150~1 200元/hm2之间,但桉树年公顷平均收入一般在6 000元左右,所以对于有能力投资的造林大户而言,宁愿自己投资自己造林,也不愿出租林地给国际林浆纸业公司或者国营林场。但对于普通农户,由于桉树收益虽高,但投资大,且管理繁杂用工量多,自身无力种植,与其荒山不如出租,每年稳定的租金可以提高家庭的收入。

诚然,不同社会群体由于出发点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及认知能力不同,对能不能发展桉树、要不要发展桉树、怎样发展桉树的态度不一,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应该说,社会对发展桉树的强烈关注,对改进桉树造林方式、促进桉树科学发展是件好事,但由于一些林农受自

身所处的环境条件、利益关系等的限制,信息输入的极度不对称,造成对桉树人工林的片面理解,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有发生。如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Kamataka)的一些地方农民,由于担心桉树对水资源环境的破坏,在一些媒体和当地环保组织的鼓动下,将政府桉树苗圃和桉树林中的苗木和树木拔掉(钱国钦,2007)。同样的不幸事件,在今天的广东、广西个别地方重演,如在广东梅州市个别地方出现了农民上山拔桉树树苗的行为,致使种植公司损失巨大;高要市白土镇某村村民听信谣传,认为喝了桉树林的水源水后生出的小孩会畸形,一夜之间将上万株桉树全部砍掉,造成毁林犯罪案件;东源县某镇农民以上游镇种植桉树会影响水源水质为由,到县政府上访,造成社会不安定(钱国钦,2007)。由此可见,桉树造林所引发的争论已超出学术范畴,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

2.2.4新闻媒体与生产企业的桉树发展观

一些新闻媒体持质疑、否定态度,生产企业持肯定态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桉树争论的范围很小,大多是不同学者间在学术期刊上的学术争论。伴随新闻媒体的参与或介入,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迅速和广泛,桉树争论迅速蔓延开来。国内较早的桉树争论,是广东学术界在报刊杂志公开批评大面积桉树造林,1995年,《广州信息》曾反映某农业专家认为不宜大面积营造桉树林,以免付出土壤破坏和造纸污染的双重代价(莫要文,2006)。1995年12月31日,《广东农村报》头版刊登了广东省地质矿产局杨超群研究员提出大面积种植桉树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的观点。应该说,这时期报刊杂志只是刊登不同专家对桉树人工林的一些不同意见和观点,对发展桉树还是持比较中立的态度。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4年印尼金光集团意向投资数十亿美元在云南建设174万hm2桉树速生丰产原料林的事件经媒体(《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8日)披露后,众多媒体加以抨击。《新闻周刊》发表署名文章,把以桉树为主的外来树种人工林说成:绿色沙漠,会带来生态灾难等;《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7月19日)《警惕:绿色荒漠化》一文中指出,专家们认为:大规模的“造桉工程”不亚于在怒江建坝,弄不好有可能成为“绿色沙漠化”等等。网络上有关桉树的报道更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一时间好像桉树成为“瘟疫”和“洪水猛兽”。这对桉树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企业的观点与之相反,认为桉树是优良的制浆造纸阔叶树,木浆适应性好,纤维含量高,可制造各种高档纸,颇受世界各大型浆纸企业的青睐,纷纷营造浆纸原料林基地。如巴西三大造纸公司阿拉克鲁兹、苏查诺和冠军浆纸公司分别拥有13万、5万、4万hm2桉树人工林。近十余年来,世界各大浆纸企业争相在我国投资造林建厂,如在广东,印尼金光集团亚洲浆纸公司已营造桉树人工林8万hm2,泰国顺和成4万hm2,香港嘉汉木业5万hm2;在海南,印尼金光集团已拥有桉树人工林7万hm2(钱国钦,2007)。近年来,广西成为桉树发展的热土,已有印尼金光、芬兰斯道拉恩索、日本王子、香港嘉汉木业等多个国际浆纸业公司进驻,签订了桉树造林协议,印尼金光和芬兰斯道拉恩索分别计划在广西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

15万、16万hm2。新加坡金鹰集团规划在福建省发展桉树人工林20万hm2,目前已接地2万多hm2,已完成造林0.6万hm2。不仅外企对发展桉树有很高的积极性,国内一些林场、民营企业等都在大力发展桉树人工林,表现出生产企业积极、坚定的桉树发展观。

2.2.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桉树发展观

发达国家种植桉树较少,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人工林的发展极不平衡,据FAO的统计,世界人工林面积最大的10个国家是:中国24.14%,印度17.45%,俄罗斯联邦9.29%,美国8.70%,日本5.72%,印度尼西亚5.29%,巴西2.67%,泰国2.63%,乌克兰2.37%,伊朗1.22%。这10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已占全球人工林面积(18 673.3万hm2)的80%(FAO,2005)。诚然,人工林的发展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全球现有桉树天然林约0.4~1.0亿hm2,热带亚热带地区引种栽培的桉树人工林面积约为1 786万hm2,约占世界人工林的10%。世界桉树人工林以亚洲最多,面积达1 099.40万hm2,占世界桉树人工林面积的61.76%,其次是南美洲,约为477.6万hm2,占26.83%,非洲179.90万hm2,占10.11%,中北美洲19.80万hm2,占1.11%,大洋洲最少,只有3.30万hm2,占0.19%(FAO,2001)。世界桉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印度为500万hm2(王豁然,2006),其次为巴西,360万hm2,中国居第三位,为200万hm2(温远光等,2005)。据初略统计,发展中国家的桉树人工林约占世界桉树人工林的90%以上,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其桉树人工林面积只有约20万hm2(侯元兆,200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不同发达国家桉树发展观的区别。

2.2.6桉树发展观的争论焦点

桉树发展观的争论焦点是生态环境问题和利益分配不公。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桉树发展中的正反两方面的报道不断涌现,并在桉树发展观上逐渐演变为两大阵营。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桉树具有耐干旱瘠薄、速生、优质纤维和相对高的木材密度等特点,被誉为造林“先锋树种”、纸浆工业的“绿色黄金”、“战略性林木”,因此,应大力发展。持否定态度的人则认为:桉树生长快,对水分和养分消耗大,林分结构单一,可能存在化感作用而对其它植物种产生抑制,桉树人工林所形成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等,因而认为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空中绿化”、“林下不见草,林上不见鸟”、“远看绿油油,近看光溜溜”,甚至认为桉树人工林是“绿色沙漠”等,因此提出反对甚至禁止栽种桉树。显而易见,社会上桉树发展观的争论焦点是桉树的生态问题,且主要集中在:①过度消耗水分;

②过度消耗养分;③减少生物多样性并可能导致外来生物入侵;④病虫害严重;⑤生态稳定性差。与此同时,桉树人工林发展中各方利益分配不公,还引发了新的生态哲学和社会问题(温远光,2008)。

3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3.1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根据我们在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的调查结果,在2 000m2的调查样地内,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存在明显差异(图1)。其中:原生性的常绿阔叶林物种最高,达156种,甘蔗地的最少,只有13种。桉树人工林与马尾松林相似,为100种左右,明显低于常绿阔叶林,但也明显高于杉木人工林、湿地松人工林和相思人工林等。这与不同植被类型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受干扰程度不同有关。原生性的常绿阔叶林受到的干扰最小,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而甘蔗类型受到的干扰最大,物种丰富度也最低。

图1 不同植被类型物种丰富度比较

3.2同一地区不同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为了排除由于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2006年我们在广西玉林大义林场,对自然条件和经营管理措施相似、空间分布范围在2km2内的马尾松、杉木、桉树和红椎4种人工林进行了实地调查,乔木样方采用典型抽样法,样方面积20m×20m,每种人工林设置3块样地,乔木样方内分别四角和中心设5个4m×4m灌木和草本样方,共设乔木样方12个,灌木和草本样方各60个。结果表明,4种人工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组成是相似的。马尾松林群落灌木层的植物种类为29种,优势种是荷木和三叉苦,它们的重要值分别是61.97和50.15,其它重要值在10以上的物种有:玉叶金花、海金沙、樟树和桃金娘。杉木人工林群落灌木层植物有33种,优势种是三叉苦(IV:80.07)和大青(IV:34.67),其它重要值在10以上的物种有:野桐、荷木、水锦树和樟树;巨尾桉人工林群落灌木层物种数为51种,以三叉苦和盐肤木的重要值较高,分别为37.49和25.95,其它重要值在10以上的种类有:杉木、华南毛柃、越南悬钩子、樟树、木姜子、海金沙、玉叶金花、大青;红椎人工林灌木层的物种数为39种,以火力楠和荷木为优势,重要值分别为77.79和22.35,

其它重要值在10以上的还有9种,即三叉苦、大青、玉叶金花、金粟兰、九节、鸭脚木、红椎、五脚紫金牛和破布叶。可见在相似环境和管理措施之下,四种人工林群落中的常见种和优势种类是相似的,且桉树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较丰富。

对4种人工林群落草本层植物的重要值分析,可以看出,马尾松人工林以铁芒萁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高达194.84,次优势种为东方乌毛蕨,重要值为33.55;杉木人工林却明显以东方乌毛蕨为优势,其重要值为129.60,次优势种为金毛狗(56.89);巨尾桉人工林群落草本层植物以东方乌毛蕨和铁芒萁为共优势,重要值分别为103.08和80.94;红椎人工林群落草本层优势种明显不同,其优势种是淡竹叶,重要值99.15,次优势种为蔓生莠竹,重要值40.19。

通过对4种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分析,得出玉林市大义林场人工林林下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15个4m×4m(240m2)样方内的植物种类都在50种以上,而且巨尾桉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达62种,是所调查的四种人工林中物种数最多的。调查区的人工林都是经过炼山清理后实施造林的,幼林的抚育管理措施基本相同,经过16~21年的恢复,各种人工林林下植被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植被覆盖度都在80%以上,特别是巨尾桉人工林,其恢复期只有5年时间,但是其种类组成和覆盖度都明显高于恢复期更长的马尾松、杉木、红椎人工林。说明桉树人工林下植被是可以恢复的,而且恢复的速度比较快。桉树人工林密度较小,林冠结构稀疏,有利于林下植被恢复。马尾松、杉木、红椎人工林的郁闭度较大,其林冠郁闭、自然整枝、自然稀疏的过程比较长,因此,林下植被的恢复较慢。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把物种数、个体数、分布特性等信息结合起来的一个统计量,能定量反映群落或生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因此,可以用多样性指数来定量表征群落和生态系统特征。上述4种人工林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的变化在0.6915~2.9972之间,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巨尾桉人工林,最小值出现在马尾松人工林。人工林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四种人工林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均高于草本层的多样性;灌木层的多样性比较接近,变化在2.7985~3.3037之间,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巨尾桉人工林,最小是红椎人工林;草本层的多样性变化较大,在0.2626~1.8930之间,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杉木人工林,最小是马尾松人工林(表1)。

表1 4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结果

层次项目

群落类型

马尾松林杉木林巨尾桉林红椎林

S 57 59 62 54

群落H′0.6915 2.9839 2.9972 2.4295

J SW0.1710 0.7318 0.7262 0.6091

S 46 44 51 39

灌木层H′ 2.9974 2.8740 3.3037 2.7985

J SW0.7829 0.7595 0.8403 0.7639

S 11 15 11 15

草本层H′0.2626 1.8930 1.5771 1.7888

J SW0.1091 0.6991 0.6577 0.6606 3.3连栽对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前,中国约有200万hm2桉树人工林,广西约有80万hm2,其中有60%~70%采用短周期连栽方式。为了阐明连栽对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我们于1998年开始在广西东门林场,雷卡分场9号和11号林班设立第1代、第2代和第3代桉树人工林试验样地,1998年4月造林,每种立地各设置3个重复,每个样地面积600m2,将每个样地再细分为6个100m2中样方,分别于1998年4月和2005年8月对各中样方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此外,为了了解一个经营周期内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在每个样地各设立3个2m×2m小样方,每年11~12月调查样方内植物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经营周期,第1代桉树人工林的物种丰富度为71种,第2代林为49种,第3代为58种。由于可见,连栽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第2代林比第3代林的物种多样性降低更明显,主要是第2代林在第1代桉树林经营中采取了机耕翻犁和间种木薯,使林地遭受更为严重的干扰所导致的结果。

表2 1998和2005年不同连栽代数桉树人工林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第1代第2代第3代合计

灌木层

1998年出现的物种数11 2 5 14 1998 到2005年消失的物种数 3 0 0 3 1998 到2005年新增加的物种数38 27 33 65 2005年出现的物种数52 29 38 82

草本层

1998年出现的物种数 5 4 2 6 1998 到2005年消失的物种数 1 0 0 1 1998 到2005年新增加的物种数13 16 18 27 2005年出现的物种数19 20 20 34

物种数是1 800m2样地的统计结果。

从不同连栽代数林地的植物多样性动态中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4年,第1代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第2代林,而与第3代的差异不显著,第2代与第3代林除2003年和2004年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的差异不显著(图2)。短周期高强度干扰会加剧植物多样性的显著下降。

3.4桉树取代马尾松林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在广西沿海地区,目前营造的桉树人工林约有50%~60%是在马尾松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了说明桉树取代马尾松林后植物多样性的变化,我们采用实地调查方法研究了常绿季雨林、马尾松林和桉树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在广西钦州钦南区的大番坡、久隆设立了马尾松林、桉树人工林(种桉树前为马尾松林)和常绿季雨林的调查样地,在选定的群落类型中各设置3块600m2的调查样地,将每块样地再细分为6块10m×10m小样方,每个群落类型共分为18个试验小区。以每个实验小区为基本单位,逐个记录各实验小区内所有植物的种名、高度、个体数和覆盖度。

对1 800m2样地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常绿季雨林的物种数为101种,其中乔木层的组成植物为15种,灌木层82种,草本层18种;马尾松林的物种数62种,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种类分别为1种、46种和16种;桉树人工林的物种数为90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分别是1种、70种、20种。

图2 1998~2004年不同连栽代数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常绿季雨林乔木层中组成最多的是红椎和红车辕,其重要值分别为85.15和83.88,是主要建群种;其次是樟树、南亚松,其重要值分别为24.16、21.32;重要值在10以上的种类还有长叶山竹子(13.71)、鸭脚木(13.32)、越南油茶(12.81)和乌榄(10.67)。由于马尾松林和桉树林都是单优纯林,其乔木层的重要值分别为马尾松和巨尾桉所占。

不同群落灌木层植物组成(包括灌木、乔木幼树和藤本植物),在常绿季雨林中,重要值在30以上的植物为链珠藤(41.11)、离瓣木犀榄(35.17)和假鹰爪(30.00),是林下植物的主要建群种群;其次是鸭脚木、红车辕、红椎、越南油茶、九节,重要值在10~15之间,是林下优势种群;狭叶海桐、草珊瑚、地桃花、长叶山竹子、黄栀子等的重要值在5~10之间,也是林下较重要的种群;其余种群的重要值均在5以下,其种类数达69种,占灌木层植物的84.15%。在马尾松林中,重要值在前3位的是岗松(96.16)、桃金娘(48.97)和总状山矾(28.56),是林下植被的建群种;其次是酸藤子、铺地蜈蚣、马尾松、百眼藤、无根藤,重要值10~15,为林下优势植物种群;重要值在5~10之间的有烂头钵、红灯笼、黄栀子3种,其余35种的重要值均在5以下,占76.09%。在桉树林中,烂头钵(67.21)、桃金娘(29.70)、鸡眼藤(22.53)、黄牛木(21.60)为桉树林下灌木层的建群种;其次是总状山矾、鸭脚木、红灯笼、红叶藤、酸藤子、春花木、羊角扭、山乌桕、九节,其重要值在5~10之间,也属于林下较重要的植物种类;其余58种植物的重要值在5以下,占82.86%(温远光,2008)。

不同群落草本层植物组成(包括草本植物、禾草和蕨类植物),在常绿季雨林中以弓果黍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为129.46;其次是淡竹叶、土麦冬,其重要值分别为32.03、23.04,也是林下草本植物的建群种;扇叶铁线蕨、铁芒萁、艳山姜、五节芒和黑莎草也是林下草本植物的重要成分,其重要值为12~18之间。马尾松林草本层植物组成,以铁芒萁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高达214.19;五节芒、东方乌毛蕨、山菅兰的重要值在11~13之间,是较重要的草本植物种群;纤毛鸭嘴草、扇叶铁线蕨、团叶铁线蕨、铺地景的重要值在5~10之间,也属于较常见的种群。桉树林的草本植物组成,也是以铁芒萁占明显优势,其重要值为181.32;其次是五节芒和东方乌毛蕨,其重要值分别是35.31和26.31,是林下草本植物的优势成分;其它较常见的有凤尾蕨、山菅兰、纤毛鸭嘴草、艳山姜,重要值在5~10之间(温远光,2008)。

从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在常绿季雨林中,平均100 m2样地内的植物种数为34.83±7.16,平均个体数为388.44±241.74,Shannon-Wiener指数为2.54±0.35,生态优势度为0.16±0.07,均匀度为0.72±0.08;在马尾松林中,平均100m2样地内的植物种数为20.22±3.30,平均个体数为3898.28±525.25,Shannon-Wiener指数为0.40±0.27,生态优势度为0.85±0.23,均匀度为0.13±0.08;而桉树人工林的相应为:植物种数27.00±4.42,平均个体数1359.83±749.28,Shannon-Wiener指数0.85±0.47,生态优势度0.72±0.17,均匀度为0.26±0.14。

研究表明,在广西沿海地区,其地带性植被为热带季雨林。由于人为活动的过度破坏,地带性植被几乎完全消失,而演变成以先锋种马尾松为优势的群落。北热带属于马尾松分布

区的南缘,高温环境不利于其生长,一般生势差,加之受人为活动的不断干扰,形成大面积的马尾松疏林。马尾松疏林由于林冠郁闭度小,林内光照强烈,加上在20世纪70~80年代,当地群众到马尾松疏林下割取灌草相当普遍,一般为每2~3年割1次,使得马尾松疏林形成以岗松和铁芒萁为优势的林下植被。1997年将马尾松疏林改造成巨尾桉人工林,林下植被的植物多样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调查,在1 800m2样地内,桉树林下植物种类为90种,马尾松疏林只有62种,提高45.16%;按平均100m2样地统计,马尾松疏林的植物种数为20.22±3.30,而桉树林的相应为27.00±4.42,提高35%;桉树林的生态优势度下降、均匀度提高,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提高112.50%。究其原因,马尾松疏林,林冠郁闭度太小,为0.3~0.4,林内光照强烈,特别是疏林下铁芒萁的覆盖度很高,在95%以上,其100m2样地内的平均个体数高达3898.28±525.25,铁芒萁覆盖下的过于荫蔽的环境,对植物的入侵、定居和生长极为不利,特别是铁芒萁地下茎形成密集的盘根错节的网状,对林下植物的更新和生长也不利。因此,马尾松疏林下植物多样性较低、恢复较慢。桉树人工林形成中采取的炼山清理、整地、抚育和施肥,打破了马尾松疏林原有的植被结构,密度适中,林冠郁闭度为0.5~0.6,林冠结构比较合理,既有利于较喜光植物的生长,也有利于较耐荫植物的定居、繁衍,因此,桉林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恢复较快。但其物种多样性不及恢复期为50年的常绿季雨林(温远光,2008)。

3.5全垦机耕翻梨和施用除草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沿海地区栽培的桉树人工林通常采取全垦机耕翻梨方式,这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毁灭性的威胁。据我们2000年起在合浦山口林场五年的监测,在600 m2样地内的植物物种数不足10种,且主要禾草(如鹧鸪草、镰刀草等)。近年来,由于在桉树人工林下大量施用除草剂,使得林下的植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优势种已被外来入侵种——唇形科的山香(臭草)所取代。可见经营管理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很大的。

3.6桉树人工林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景观多样性是经历长期演化形成的。广西南部地区的原生森林植被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17世纪以前,几乎所有土地都为森林所覆盖。大约于100年前原生植被开始大量消失,森林植被片断化,20世纪50年代前后森林覆被率降至20%以下(李治基,2001)。广西第6次(1995~2000)森林资源清查表明,森林覆被率达到41%。到2005年,由于桉树和其他速生树种人工林的快速增长使森林覆被率达到50%以上,到2008年,广西的森林覆盖率达54%。

关于桉树人工林发展与景观多样性,根据王豁然(2006)的研究认为:从历史上看,广西南部地区自然景观的改变在大规模营建桉树人工林之前就已经开始。自20世纪60年代广西南部开始建立国外松人工林、木麻黄防护林、橡胶和八角等经济林;大片甘蔗和木薯等农作物也迅速发展。这些热带经济林木和农作物的发展,逐渐改变广西南部的森林地理景观。

实际上,玉米、甘蔗、木薯(Manihotesculenta)和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都是从热带美洲引种的经济作物。随后窿缘桉(E. exserta)、柠檬桉(E. citriodora)和相思(Acacia spp.)在沿海地区用来营建防护林带。在20世纪60~70年代,主要是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加勒比松大规模取代马尾松,成为重要的人工用材林树种。集约经营的桉树无性系人工林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根据广西林业发展规划,森林面积达到1 050万hm2,森林覆被率51%;其中人工用材林300万hm2,生态公益林550万hm2,分别占30%和50%;2010年,桉树、相思和国外松等外来树种人工林将达到100万hm2,接近森林资源的10%,不到全区土地面积的5%。如果单从面积比例来看,桉树人工林不会对全区的自然景观产生显著影响。

王豁然(2006)指出,景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城市化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引起的。专家调查和Leopold矩阵综合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对景观影响及其与景观要素相互作用程度与重要性对土地利用模式产生轻度影响。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导致一些乡土树种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使树种发生变化,树种的变化必将引起局部地理景观的变化。但是,这种判断往往取决于观察景观的视角,如果站在桉树或其他外来树种人工林内部,必然会认为原有的自然景观被完全改变;如果从大的地区着眼,肯定会认为由于不同树种人工林的镶嵌交错,外来树种使本地区的传统地理景观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景观多样性。

根据作者多年的观察,虽然目前广西桉树人工林的面积(约80万hm2)还不足全区有林地面积的10%(实际上已占8.53%),但在桂南和沿海地区,桉树人工林正在成为这些区域景观的重要成份,在一些地区甚至成为主要的森林景观。

3.7桉树人工林对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与真菌是反映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常用指标。据在钦州市大番坡的研究,从桉树萌芽更新林、桉树植苗更新林、灌草从和马尾松林土壤中分离到10种主要的细菌、3种自生固氮菌、3种放线菌和12种主要的霉菌,4种林地均未分离到酵母菌。从结果可以看出(表3),桉树萌芽更新林和桉树植苗更新林的细菌、自生固氮菌、放线菌和霉菌数量均不少于灌草丛和马尾松林的,其中桉树植苗更新林的细菌和霉菌数量明显大于灌草丛和马尾松林的,这可能是桉树人工林施肥,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缘故。可见种植桉树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表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原核微生物多样性比较

土层深度

/cm 桉树萌芽

更新林

桉树植苗

更新林

马尾松林桃金娘灌丛

微生物种类数15 15 13 10 13 35 13 11 11 12 55 14 11 7 11

多样性指数15 0.759 0.686 0.484 0.751 35 0.645 0.754 0.646 0.702 55 0.687 0.767 0.504 0.664

均匀度指数15 0.645 0.616 0.484 0.674 35 0.579 0.724 0.620 0.651

根据作者等在广西东门林场不同连栽代数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结果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都是以细菌为主,除了第3代0~20cm土层变化较大外,其他的相差较小。

图3 不同连栽代数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比较

3.8桉树人工林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动物科数(已鉴定和未知)高于马尾松林和桃金娘灌丛,但其动物个体数明显低于马尾松林和桃金娘灌丛。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较高而密度较低。

表4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多样性比较

植被类型鉴定科数未知科数个体数(头)

桉树萌芽林19 66 466

桉树实生林20 59 521

马尾松林14 37 605

桃金娘灌丛18 33 728

*基于9个50cm×50cm样方,4个层次,即枯枝落地层,0~5、5~10和10~15cm土层的调查结果。

4讨论和基本结论

4.1桉树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桉树本身无关,主要取决于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措施。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如炼山、机耕全垦、大量施用除草剂等)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4.2连栽导致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下降,尤其是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会加剧植被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除草剂的大量施用还将改变林下植被的组成和结构。

4.3桉树人工林大面积连片种植将降低区域的景观多样性,适度小规模(如100hm2左右)可增加区域景观的多样性。

4.4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桉树人工林对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在种类上影响较小,而在个体数量上呈减少趋势。

4.5可持续经营管理(如不炼山、局部带状整地、局部抚育、合理密度、合理施肥、保留冲沟和行间植被等)可以减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退耕立地、灌丛地或马尾松疏林地栽种桉树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略)

种植业可行性报告范文

种植业可行性报告范文 篇一:农业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农业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农业是基础,种植业是国家始终大力扶持的产业,天然绿色食品将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改变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的粗放式经营的特征,建设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较好地实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组合的模式,有着深远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意义。 在种植基地的建设中,除考虑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通过新型农业设施以及高新技术常年进行名特蔬菜瓜果的种植,同时还可通过农事参与、农业休闲、垂钓娱乐等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好去处。 ……… 一、项目背景 二、市场需求 三、基地优势 四、设施配备及种植模式 五、经营模式 六、发展与提高 七、种植品种

八、政府支持 九、附表 武汉普思商业计划书扣扣八二四三九一三七 篇二:果蔬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果蔬种植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果蔬种植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果蔬种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果蔬种植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果蔬种植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果蔬种植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果蔬种植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果蔬种植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果蔬种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果蔬种植项目建议书 果蔬种植项目申请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环评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果蔬种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果蔬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

【关键词】果蔬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 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 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 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徐宗俦(1947~),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遗传育种。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徐宗俦 (安顺市科学技术协会安顺561000) 摘要:本文针对一些业务技术干部、群众甚至专业技术人员对生物多样性的误解和似是而非的认识,重点对生物多样性的提出、含义、内容和发展方向,作了较系统的介绍,以引起人们的理解和广泛关注。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研究 1 生物多样性的提出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要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不仅要对所涉及的物种的野生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而且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者说,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早在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著名的“人与生物圈计划”。1980年由IUCN 等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编制完成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正式颁布,该大纲提出了要把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观点,对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世界许多国家都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我国领导人也参加了这次盛会。会上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以往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入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由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2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由这些生物组成的系统的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自然世界的资源: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得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同样也包括构造出生命的重要基石——遗传物质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可以说造就了世界的超级市场。人们赖已生存的食物诸如土豆、稻、玉米、小麦、棉花、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等,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产物;通俗讲,“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当大的生态区域内,各种生物间、各种生物与环境间的相处状况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反映状况。可见,“生物多样性”并不是有些人所想象韵就是把籼稻、糯稻间杂种植在一块田那么简单。 据可靠的数据表明,地球上大约每天有100多种生物在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不同物种生存的环境。比如,热带雨林是一个生态系统,就是城市中心的公园也可视为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有森林或者海边的沙滩、红树林,以及沿海河口这样的沼泽、湿地,都是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健康时,它是许多物种,包括植物、昆虫、鸟类、大型高等动物等的家。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识别了175万个物种,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实际上地球上存在有

速生桉树的种植技术

速生桉树的种植技术 1 、品种 桉树属桃金良科,原产澳大利亚,树种多达945种,分布跨度大,表现差异也大。我省引种栽培表现良好、速生丰产、适应强、推广面积较大的有巨尾桉、尾巨桉优良无性系和巨桉、赤桉优良种源。赤桉较耐寒、抗风。 2、特征特性 (1)巨尾桉、尾巨桉两者均为杂交品种,前者以巨桉为母本、尾叶桉为父本,后者以尾叶桉为母本、巨桉为父本。它们喜光、生长迅速、干形好,耐-3℃短期霜冻,抗风力弱;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地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巨尾桉综合了巨桉生长快,纸浆得率高和尾叶桉对低海拔干旱土壤的适应性和抗溃疡病能力强的特点。无性繁殖容易。在闽南表现良好的有DH33-27、DH33-22、Dm2-29、DH32-27、DH32-22、DH32-10、DH32—13、Ec1、Ec2等无性系。 (2)巨桉为高大乔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极喜光,但不耐炎热,可耐-5℃的低温。主要适生地区为南亚热带及热带高地,年平均温度15—25℃, 年降水量1000—1800mn,元台风的地带。立地条件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各类壤质土或较粘土壤生长最好。在我省闽南山地表现较好的无性系有G2、A3等。 (3)赤桉为大乔木,干形通直,树高20—45m, 适应性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耐周期性水淹,在较干旱贫瘠而土层深厚的地上也能正常生长。能耐-5℃短时低温。强阳性树种,具早期速生的特性,在光照不足或庇荫的情况下长势不良。赤桉根系较深,主根发达,树干坚实,叶较稀疏,小枝下垂,因而抗台风能力强,能抗11-12级台风。 3 、栽培要点 (1)优良无性系选择:在闽南、闽中、闽西表现较好的优良无性系主要有巨尾桉的DH32-29、DH32-27 、DH32-22、DH33-27以及尾巨桉的Ec1、Ec2、巨桉的G2、A3等,应使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或扦插苗造林。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 提倡就地培育扦插苗,就地栽植,以免长途运苗造成苗木的损伤。 (2)造林技术 造林地选择: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较高,坡度25°以下,海拔600m以下,交通方便的丘陵、台地、平原和低山下部。造林地绝对低温应大于-5℃,否则易受冻害。 林地清理:应在造林前一年的7-9月份完成, 主要进行劈草炼山, 挖除杂灌头和五节芒头。炼山时应注意防火和保持水土。 白蚂蚁防治:在造林前一年的9-10月投放灭蚁灵诱饵剂,每公顷投放225-400包,以“品”字形均匀投放于造林地,造林地周围应适当多放,投放点挖10-15cm 深小坑,铺薄层枯草,连袋放入药剂1-2包,覆土压实即可。在已炼山未整地的宜林地上投放,防治效果最好;如果造林前未及时防治,也可在造林当年的4月投放诱饵剂,但造林时必须在根区施驱蚁药保护。 整地:应在造林前一年的年底前完成,一般采用块状整地,挖明穴回表土,规格为70×40×35cm。种植点成“品”字形排列。 施基肥:桉树对肥料十分敏感,施基肥是营造丰产林的重要措施。在造林前一个月左右回表土时施长效的钙镁磷或钙镁磷与等量尿素混合肥、桉树专用肥,每穴

桉树种植承包合同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桉树种植承包合同 发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发包方(甲方): 地址: 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职务: 承包方(乙方): 地址: 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职务: 甲乙双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云南省红河州政府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就绿春县营盘山速生丰产林桉树种植承包达成合同如下: 第一条工程项目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地点: 三、项目编号: 四、项目范围和内容:荒山清理、桉树等速生丰产林种植。全部项目、种植面积14777亩。(各单项工程详见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五、项目造价: (一)清理林地(砍杂地、确树、烧山、防火带、第二次清理渣)人民币55元/亩。 (二)挖坑(包括回土填坑)150元/亩。 (三)栽植(施肥、放药)70元/亩。 (四)抚育(补苗、砍草、锄草二次)25元/亩。 (五)伐木(造材规格:要求直径10公分以上;长度1.6米—2.2米,包括装车)人民币60元/m3。 第二条工程期限 一、开竣工日期:经双方商定,本合同工程开竣工日期如下: 全部任务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开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竣工。(各单项工程详见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二、种植前各项准备工作,双方应根据本合同第三条的规定,分别负责按时完成。 三、在种植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况,可顺延工期。顺延期限,应由双方及时协商,签订协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1、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而被迫停工者; 2、因甲方变更计划或变更施工作业计划,而不能继续施工者; 3、因甲方不能按期提供施工图、种苗等必需材料,然后不能顺利开工、被迫停工者。 第三条种苗、肥料供应 一、本项目所需的种苗、肥料由甲方提供。 二、本条第一项所需的种苗、肥料由甲方运输至车辆能到达的位置,经甲乙双方验收确认后交由乙方保管。甲方提供的种苗、肥料等发生丢失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均由乙方以实际经济损失十倍进行赔偿。 三、项目所需种苗、肥料等,如因供应部门规格、品种或材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必须以其他规格、品种代替或加工处理时,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和甲方同意,并由三方签订协议后实行。 四、凡应附有合格证明的种苗、肥料等,在进场时必须由甲方负责验证;如无合格证明,必须经甲方试验合格后乙方准使用,其试验费用,应由甲方负担。 四、由甲方负责供应的种苗、肥料等,如未按期供应或规定、质量不符要求,经甲乙双方努力仍无法解决,因此造成乙方的损失,应由甲方负担。 第四条工程验收、成活保证期及成活率 一、乙方在阶段种植任务完成前5日将验收日期以书面通知的方式通知甲方届时进行初步验收,如甲方不能按时参加初步验收,须提前以书面通知的形式通知乙方,并与惭方协商另订初步验收日期,但甲方须承认阶段任务完成日期。如甲方再不按时参加初步验收,其所发生的管理费和各项损失均由甲方承担。并偿付给乙方按预算造价每日万分之一的逾期违约金。 二、成活保证期为所有种植任务结束且各阶段任务初步验收合格后90天。在成活保证期内,乙方应对其施工幼苗进行合理养护。成活保证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甲乙双方应对整个工程进行最后验收并确定成活率。 三、乙方应按甲方提供的《工程作业说明书》进行施工,在甲方提供的树苗、肥料等合格的情况下,乙方保证成活率达到100%。 四、工作验收合格,从验收合格之日起3天内,乙方向甲方移交完毕。如甲方不能按期接管、致

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篇:富明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篇:油茶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篇:烟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篇:关于蔬菜种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篇:中药材种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一篇:富明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阳泉市富明种植专业合作社 可 行 性 报 告 二o一四年五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相当多的城市向小康社会挺进,绝大多数农村脱离贫困,与城市一道向小康社会挺进。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应该看到,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总

体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均大大落后与城市,这些问题引起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14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全面启动,本项目正是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着眼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增加农民收入而提出。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2014年开始,我们自行动用大型机械来平整荒山近100余亩,近年来,累计投资机械、人工、灌溉、道路平整,治理水土流失累计投资70余万元,后续资金还需要150余万元,在原 有种植核桃100余亩的基础上,再开发500余亩预种植核桃树苗,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品。 本项目在实施中,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农户在退耕还林土地上,从事集中连片核桃种植,形成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帮助农户购买苗木、肥料生产资料,农户投入进行核桃种植与管理,合作社对核桃种植过程进行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基地归合作社所有,通过与种植户签定核桃收获后的出路,使农户利益得到保障。 本项目的实施,合作社和农户均达到双赢的局面。合作社有了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原料供应的数量、质量提高和生产成本控制;农户核桃种植有专人进行指导,有利于提高核桃产出和品质,且核桃收获后,由合作社进行集中收购,避免了农户单枪匹马闯市场面临的销售风险,使农户收入得到保障。 项目区基本情况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2014年10月20日) 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的核心主体,为广西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我国木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与杨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目前,桉树在世界5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面积达到2亿多亩。我国引种桉树有110多年历史,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南部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和福建等17个省(区)。2012年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成为资源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被企业、林农普遍接受的首选树种。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但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窿缘桉、柠檬桉、野桉、大叶桉,其次为广叶桉、赤桉、细叶桉。2000年起,随着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和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 桉树得以快速发展。到2013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左右,

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近一半,桉树蓄积量1亿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桉树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全区有桉属树种90多种,但主要种植品种为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如广林9、DH924、DH3327、DH3229、DH19-6、U6、韦赤桉3号等。形成了以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为主体的桉树大产业,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支撑了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量引种、零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引种试种为主。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类似,非常适合种植桉树。早在1890年法国传教士就从法国引进细叶桉在龙州栽种,后来在柳州、南宁、北海等地也陆续引种过。柳州的沙圹在20世纪30-40年代曾引种过多种桉树。1954年合浦县创办山口桉树林场,带动全县营造窿缘桉60多万亩。窿缘桉、细叶桉、柠檬桉等也开始在广西南部和沿海地区部分县的村屯周围、道路两旁零星种植。由于未经良种选育,这个阶段6年生桉树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仅约0.4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约2-3立方米/亩,且木材基本没有什么用途,主要发挥绿化、防护作用,并提供部分薪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群众生活能源难题。 第二阶段:系统引种、规模发展阶段(20世纪60-90年代)1965年在广西南部地区成立了由东门林场、渠黎林场、跃

中国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_郭良栋.

生物多样性 2012, 20 (5): 572–580 Doi: 10.3724/SP.J.1003.2012.10129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8885177.html, —————————————————— 收稿日期: 2012-06-13; 接受日期: 2012-08-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930005)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guold@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8885177.html, 中国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郭良栋*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摘要: 微生物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生命形式, 几乎分布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境, 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 跨越热带至寒温带, 气候条件多样, 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类型复杂, 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已开展了大量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并证实我国多样的生境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目前我国已报道真核微生物(菌物)约14,700种, 其中包括真菌约14,060种、卵菌约300种、黏菌约340种, 而真菌中有药用菌473种、食用菌966个分类单元。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免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我国存在丰富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本文概述了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原核微生物(古菌、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真菌、卵菌、黏菌)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物种多样性, 培养方法, 分子技术 Progress of microbial species diversity research in China Liangdong Guo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ycolog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Abstract: Microbes with rich speci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are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various habitats in the world. China possesses a variety of climate zones, geographic environments, and complex ecosystems, which play a large role shaping the complex biodiversity of this country. Microbial diversity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well document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For example, a total of ca. 14,700 eukaryotic microbe species have been recorded, including ca. 14,060 fungi, ca. 300 oomycetes, and ca. 340 slime molds. Within the Fungi, there have been 473 medicinal fungal species and 966 edible fungal taxa recorded.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much high species diversity of prokaryotic microbes using molecular tech-niques, which have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y level of microbial diversity in China. This review paper sum-marizes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bial (i.e., archaea, bacteria, fungi, oomycetes, and slime molds) di-versity in China based on traditional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Key words: eukaryotic microbe, prokaryotic microbe, species diversity, cultivation method, molecular technique 微生物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生命形式, 几乎分布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境, 可利用各种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等作为能源, 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 在寒冷的极地、高达100℃的热泉或高盐碱度等极端环境中生活。微生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 并以高度的变异性适应不同的生境。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循环、生态系统的演替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 在直 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同时, 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 Woese 和Fox(1977)以核糖体RNA(rRNA)的小亚基(原核生物的16S 、真核生物的18S 基因)序列为依据, 提出了独立于真细菌(Eubacteria)和真核生物(Urkaryotes)之外的第三种生命形式——古菌(Archaea), 认为它和真核生物以及真细菌是从一个具有原始遗传机制的共同祖先分别进化而来。随后Woese 等(1990)提出了三域(Domain)分类系统, 将

桉树的种植:

页面 | 1 桉树的种植: 一、适宜的环境 桉树喜温暖气候,但不耐湿热,气候过热生长不良;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带,耐寒性不强,仅能耐短暂时间的-7℃左右的低温,如果在-5℃下经2-3天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害,轻者小枝枯死,重者会全株枯死。桉树性喜光,稍有遮荫即可影响生长速度。喜肥沃湿润的酸性土。1年苗可达1.5-2米高,3年生高达9米,10年生高约20米,20年生高约30米,以后生长渐慢,6年生即可开花结实,15年后进入盛果期。 二、播种 于11-12月采种,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种,当年播种。每100千克果实可获种子1.5千克,千粒重蓝桉为2.8克、直干桉为1.5克,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 1、母床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种,精细整地理墒,墒宽1.2-1.6米。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种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细粪土覆盖1-2厘米厚。浇足水后盖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湿润、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小苗长至5-10厘米高时,揭膜炼苗;苗长到30-40厘米高时,宜选阴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区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最佳。 2、营养袋育苗。营养土装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 再覆盖一层细粪,浇足水后盖膜,注意通风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长期间定苗,拔出弱小苗,每个营养袋留1株。待小苗长至10-2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进行移栽。 3、苗床管理。待幼苗出苗后,拔除苗床的所有杂草。桉树幼苗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敌克松500倍液(每亩用100千克药液),喷淋或浇泼苗床2-3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天。 三、移栽及幼树管理 1、移栽。6月上旬雨季开始后进行移栽,塘深40厘米,直径40厘米,每亩植300株(株行距1×2米),栽后浇足定根水,培土要高于地表,防止积水烂根和土壤板结,利于幼树成活生长。 2、施肥及虫害防治。成活后,每亩用复合肥50千克或普通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于塘周施用。桉树易受黄蚂蚁为害,在移栽成活后,用10%二嗪磷颗粒剂每亩500克或3%辛硫磷每亩1千克拌在化肥中,施于塘周与土壤拌匀,可防治黄蚂蚁的危害。 3、幼树管理。成活后的幼树林应禁止放牧,及时铲锄树苗周围的杂草,有条件的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树苗长至2-3年后,每年进行修枝1次,修除下层细弱枝,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持树苗的成长。4年后即可采叶提取芳香油。 综上所述,桉树的栽培管理中壮苗的培育和移栽后1-2年的幼树管理很关键,第3年后的管理主要是修剪枝条、培育树干成材。因此,种植桉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具有广阔的前景。

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篇一:火龙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火龙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火龙果实相当有益健康,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他命族群,另外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蛋白、花青素和高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原产中美州,是热带、亚热带植物,果实营养丰富,且有食疗、保健功能,对预防便秘、降低血糖、血脂等,效果显著。 一、项目概述 火龙果是近年开发和正在开始投入生产的新、特、优、高农业项目,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地方优势产业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1)物种资源新。火龙果。原产中美洲,是热带、亚热带的著名水果之一。后传入越南、泰

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台湾省,目前大陆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也进行了引种试种。(2)产品风味独特。火龙果同时具备蔬菜、水果、花卉的生理特点,但又绝不是单一的蔬菜、花卉或水果,而独立于传统所有植物种类以外,尤其难得的是其集这三类常规作物的优势和经济价值于一体的独特的作物种类。 (3)产品质量优。与蔬菜比较,火龙果枝不仅营养价值高、产量不俗、食用口感特佳,而且没有明显的产出季节性;与传统水果比较,其无可比拟的花青素含量和不含蔗糖和焦糖而具备较高的含糖量所至的口感,以及独有品位对未来市场和高尚人群口感、饮食习惯的前瞻性,远非传统水果能及。尤其重要的是其上市期长、贮存方便,长达8个月的新鲜产品上市和独特艳丽的外观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内质,实现了火龙果非同凡响的价值构成。(4)生态效益好。红肉火龙果是迥异于传统植物的特殊植

物种类,其正常生长对空气环境、化肥、农药使用有特殊的要求,既是不使用化肥农药和在环境污染小、昼夜温差大的地方才可以满足健康生长的要求。配合优美、独特而普遍的自然风光,对于旅游资源,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 (5)果肉火龙果吃法与西瓜类似,直接掰了皮吃即可;果肉内含数千至1万多粒芝麻状种子,将整颗果肉加上蜂蜜、鲜奶、冰块打成果汁,种子打碎后香味溢出,异常美味可口。根据个人口味,除了打成果汁饮用味道可口甜美,做冰淇淋或果冻更是风味绝佳。果肉酿制成的水果酒香味芬芳。现在有一种果肉是红色的火龙果,红色火龙果含有花红素,火龙果的称呼,各 地不一,且因肉色而异。红肉亚种称红龙果,白肉亚种称玉龙果,黄肉亚种称黄龙果。火龙果的果茎及果皮洗净后可配搭海鲜及肉类清炒,味爽可口。是夏日下饭的佳肴。 二、项目的基础设计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曲艺, 栾晓峰, 倪宏伟, QU Yi, LUAN Xiao-feng, NI Hong-wei 作者单位:曲艺,倪宏伟,QU Yi,NI Hong-wei(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哈尔滨,150040), 栾晓峰,LUAN Xiao-feng(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黑龙江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年,卷(期):2013,4(9) 参考文献(14条) 1.Myers N;Mittermeier RA;Mittermeier CG Biodiversity hotspots for conservation priorities[外文期刊] 2000(6772) 2.Knight AT;Smith R J;Cowling RM Improving the key biodiversity areas approach fo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planning [外文期刊] 2007(03) 3.马克平;钱迎倩;王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995(01) 4.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Edition 2) 2006 5.Margules CR;Pressey RL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外文期刊] 2000(6783) 6.Heller NE;Zavaleta ES Biodiversity management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A review of 22 years of recommendations[外文期刊] 2009(01) 7.Frankel OH;Soule' ME Conservation and Evolution 1981 8.Nina-Masie EL A Systems Approach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ning 1998(2-3) 9.徐海根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000 10.Chardon JP;Adriaensen F;Matthysen E Incorporating landscape elements into a connectivity meaaure:a case study for the speckled wood butterfly(Pararge aegeria L.) 2003(18) 11.Pressey RL;Cowling RM;Rouget M Formulating conservation targets for biodiversity pattern and procese in the Cape Floristic Region,South Africa 2003(1-2) 12.Cowling RM;Pressey RL;Rouget M A conservation plan for a global biodiversity hotspot-the Cape Floristic Region,South Africa 2003(1-2) 13.舒俭民;王家骥;高吉喜雅鲁藏布江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1997(02) 14.俞孔坚;李迪华;段铁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期刊论文]-生物多样性 1998(03) 引用本文格式:曲艺.栾晓峰.倪宏伟.QU Yi.LUAN Xiao-feng.NI Hong-wei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黑龙江科学 2013(9)

桉树种植承包合同

发包方(甲方): 地址: 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职务: 承包方(乙方): 地址: 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职务: 甲乙双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云南省红河州政府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就绿春县营盘山速生丰产林桉树种植承包达成合同如下: 第一条工程项目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地点: 三、项目编号: 四、项目范围和内容:荒山清理、桉树等速生丰产林种植。全部项目、种植面积14777亩。(各单项工程详见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五、项目造价: (一)清理林地(砍杂地、确树、烧山、防火带、第二次清理渣)人民币55元/亩。 (二)挖坑(包括回土填坑)150元/亩。 (三)栽植(施肥、放药)70元/亩。 (四)抚育(补苗、砍草、锄草二次)25元/亩。 (五)伐木(造材规格:要求直径10公分以上;长度1.6米—2.2米,包括装车)人民币60元/m3。 第二条工程期限 一、开竣工日期:经双方商定,本合同工程开竣工日期如下: 全部任务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开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竣工。(各单项工程详见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二、种植前各项准备工作,双方应根据本合同第三条的规定,分别负责按时完成。 三、在种植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况,可顺延工期。顺延期限,应由双方及时协商,签订协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1、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而被迫停工者; 2、因甲方变更计划或变更施工作业计划,而不能继续施工者; 3、因甲方不能按期提供施工图、种苗等必需材料,然后不能顺利开工、被迫停工者。 第三条种苗、肥料供应 一、本项目所需的种苗、肥料由甲方提供。 二、本条第一项所需的种苗、肥料由甲方运输至车辆能到达的位置,经甲乙双方验收确认后交由乙方保管。甲方提供的种苗、肥料等发生丢失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均由乙方以实际经济损失十倍进行赔偿。 三、项目所需种苗、肥料等,如因供应部门规格、品种或材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必须以其他规格、品种代替或加工处理时,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和甲方同意,并由三方签订协议后实行。 四、凡应附有合格证明的种苗、肥料等,在进场时必须由甲方负责验证;如无合格证明,必须经甲方试验合格后乙方准使用,其试验费用,应由甲方负担。 四、由甲方负责供应的种苗、肥料等,如未按期供应或规定、质量不符要求,经甲乙双方努力仍无法解决,因此造成乙方的损失,应由甲方负担。 第四条工程验收、成活保证期及成活率 一、乙方在阶段种植任务完成前5日将验收日期以书面通知的方式通知甲方届时进行初步验收,如甲方不能按时参加初步验收,须提前以书面通知的形式通知乙方,并与惭方协商另订初步验收日期,但甲方须承认阶段任务完成日期。如甲方再不按时参加初步验收,其所发生的管理费和各项损失均由甲方承担。并偿付给乙方按预算造价每日万分之一的逾期违约金。 二、成活保证期为所有种植任务结束且各阶段任务初步验收合格后90天。在成活保证期内,乙方应对其施工幼苗进行合理养护。成活保证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甲乙双方应对整个工程进行最后验收并确定成活率。 三、乙方应按甲方提供的《工程作业说明书》进行施工,在甲方提供的树苗、肥料等合格的情况下,乙方保证成活率达到100%。 四、工作验收合格,从验收合格之日起3天内,乙方向甲方移交完毕。如甲方不能按期接管、致

生态农业观光园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湖南行寅贤生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1.1.2项目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位于湘潭市湘潭县云湖桥镇史家坳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 项目建设单位:湖南行寅贤臵业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彭瑛 1.1.4项目主管单位 湘潭市林业局 1.1.5项目性质 新建、私有、生态公益性 1.1.6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增强保护、科研和公众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成一个融科学研究、产业化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多效益的科技示范园,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1.1.7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养殖基地、四季果园、工业原材料林基地、附属设施。其中生态养殖基地包括一个养猪场(建筑面积4000㎡)、一个50亩的养鱼垂钓塘、散养10000只土鸡等;四季果园种植基地包括美国脐橙、桃、杨梅、柑橘、枣、柿、胡柚、无花果等优质水果1000亩;工业原材料林基地包括国外松、桉树、桤木等速生树种3000多亩以及珍贵药材金银花50亩、珍惜树种引种区10亩;附

属设施包括建设1栋办公楼和会所(建筑面积1000㎡)、1个40个车位的停车场(面积600㎡)以及道路10km,并购臵科研、办公设备器具及住宿餐饮用品。 该项目整体开发山地5500亩左右,其中核心区500亩,辐射区5000亩,以推广高效农林业品种及技术为主,开展农业观光生态休闲项目。 1.1.8 项目建设期 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其中核心区工程期为2年,即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 1.1.9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562万元。按投资来源划分,需申请国家基本建设投资 224.8万元,占总投资的 40%,地方配套资金112.4万元,占总投资的20%,湖南行寅贤臵业有限公司出资224.8万元,占总投资的40%。 1.1.10 项目效益 本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后,将在园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科研、养殖的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示范区的科技生产水平,有利于带动湘潭地区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效益。同时,项目建成投产后,生态养殖基地可年获纯收入90万元,四季果园年获纯收入50万元,工业原材料林基地年获纯收入40万元,全园年纯收入达170万元,4-5年即可收回投资。 1.1.11 编制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设计咨询研究院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8885177.html,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罗来凤 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3期 摘要:分析了广西境内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状态,将桉树与其他当地种植树种进行了经济比较,总结了桉树经济效益,并对广西区内各个地区桉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展开了评估,评定了广西桉树人工林优势生产区域,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关键词:桉树;经济效益;广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S7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0102 1引言 1982年实施“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以来,速丰生产林的高效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广西先后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家引进了200多个桉树树种,500多个种源,2000多个家系。目前,广西桉树的基因库收集了大量的桉树基因,已筛选优良树种9 个,优良种源100多个,优良家系500 个,优树2000株,获得了桉树杂交新种50个,杂交家系260个,培育出了高产无性系100多个,获得国家林木良种审(认)定1个,推广造林使用的优良无性系30多个。广西桉树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桉树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100%。 2广西桉树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桉树每年以13.33万hm2的速度快速发展,广西已成为我国速生桉树的重要生产基地。“十二五”(2010-2015年)以来,广西实施南方速生丰产林工程,桉树人工林得到迅速发展,造林面积逐步扩大。2010年,广西桉树种植面积为123.3多万hm2;2011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153.64万hm2,蓄积量约为5793.2 万m3;2012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170.2万hm2,蓄积量约为6853.8 万m3;2013年底,广西已营造桉树人工林面积达185.23万hm2,蓄积量8026.3万hm2。据项东云研究\[1\],2014年广西全区桉树面积为201.26hm2,蓄积量为9911.0万m3,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桉树种植面积的38%),其中桂中和桂东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面积达120多万hm2,占全区桉树面积的75%,约占当地森林面积的39.5%;2015年,广西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224.36万hm2,桉树商品林高达48.21%;总蓄积量接近10000万m3,为全部树种蓄积的45.32%。桉树人工林 面积、生长量、蓄积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 2000年以前,广西桉树大面积造林仅限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南宁、崇左、钦州、北海、防 城港、玉林、贵港、梧州等8个市。近年来,随着栽种效益的凸现、选育水平的提升和抗寒品种的推广,速丰桉逐步向北扩展,如今全区14个市102个县(市、区)都有种植\[2\]。

桉树项目可行性报告

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标准文本 项目名称林业扩产项目 项目属性扩大生产规模 申报单位(签章)申报日期2010年11月 1

一、项目申报书 1.项目名称扩产项目 2.项目单位类别○林业龙头企业○林场○苗圃○国有森工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业职工○农民●其他3. 项目属性○新建○续建○改建●扩建 4.申请金额申贷总额 2500 万元,当年贷款额 2500 万元 5.项目单位名称 6.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电话:E - mail:邮政编码:网址: 传真号码地址: 7.申请理由 1、为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经济因素等各种原因,搞活县林业发展,种植按树林,充分利用了当地林业资源,响应国家政策,发展三农经济。 2、随着我国人造板工业、家具业以及其他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快速发展,我国木材市场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县内林木主要销往本市及佛山、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的木材加工厂和造纸厂,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该项目实行后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增加国家税收,增加当地农民工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注:林业龙头企业指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1.项目概要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经营宗旨:是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依托,实现科研、生产、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行一体化经营,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经济发展及相关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经营模式:是“政府扶持、高效参股、农户加盟、企业管理”为主体发展思路;创立新型的林业科技产业企业。 ②项目建设内容 公司通过租赁林地,在租赁的林地种桉树并对桉树进行必要的抚育,1.规划造林密度和修路;一般采用1.5×2米,220株/亩。2.整地和施基肥,整地一般在造林当年2-3月进行,然后进行回土,回土每亩施普钙50-100公斤。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每株5克硼砂。在桉树定植后的两周就要进行第一次除草,拔除幼树周围的杂草,桉树栽植的当年要进行3~4次抚育除草,第一次是在定植后的两周,在施足基肥,要及时追肥,然后就要扩穴培蔸,经过5-6年后桉树就可以砍伐。还要定时除虫,到4年后抚育间伐。 ③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需写明项目总投资规模、资金构成及计划申报当年投资规模) 公司通过租赁林地,进行规划生产以扩大生产规模。项目的总投资规模为16366亩,桉树抚育基地主要位于德庆官圩、高良及莫村镇,各种林木约140万株,其中桉树有11204亩约100万株。申报当年投资规模为14344亩。 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4300万元,资金来源:1.向银行贷款2500万元;2.企业自筹资金1800万元。 ④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按每亩平均产木材9立方米、木柴4吨,木材的销售价格530元/立方米,木柴300元/吨,则每亩桉树可获产值为5970元(木材9立方米×530元+木柴4吨×300元)2014年总收入=5970元×2022亩=12071340元。2016年收入=5970元×14344亩=85633680元,每年的平均收益为16284170元;每100亩可增加农民工就业5个 ⑤项目建设年限: 从2010年至2016年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