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检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检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检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检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检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实际的临床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检查对于肝功能评估的效果的分析,研究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的应用优势。方法:通过患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设置对照组并通过Child-Pugh分级来确定患者肝硬化的情况以及对肝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应用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检查确实能够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肝硬化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结论:血清胆碱酯酶和CA125联合检查在实际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胆碱酯酶;肝硬化;CA125;肝功能

一、前言

在临床上往往肝脏病变以后进入到后期就容易病变为肝硬化以及肝功能的逐渐丧失甚至导致很多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在患者肝功能缺失的基础上严重的影响着肝硬化患者的生命。实际上在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用Child-Pugh分级情况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肝脏的手术甚至是移植。在Child-Pugh分级中是直接采用血清蛋白含量、胆红素含量以及凝血酶原的时间作为指标评判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都需要进行各种治疗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三个指标,而正是由于血清CA125和胆碱醋酶(CHE)作为指标确实能够保证不过多临床受治疗的影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有必要对血清CA 125和胆碱醋酶(CHE)联合检测的应用做一个探讨分析以有助于未来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诊断。

二、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的探讨主要是选取了三年内在笔者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测的50例健康患者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组,然后选取了出现肝硬化的患者共100例作为实验组,在实验组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并且平均年龄为58±3.4岁.所有患者经过Child-Pugh分级以后确定:A级有57人,B级有36人,C级有7人。健康组经过完整的体检以后确认没有肺、心、脑、肝等任何其他内脏器官疾病。并且还针对肝硬化患者中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与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之间也进行了CA125与CHE的对比分析。整个统计工作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的资料选用

都已经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并获得研究分析许可。

2、方法

所有的对象均为入院第一天早晨6点到8点间进行空腹的抽血,进行血清的分离以及CHE分离获取。CA125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且CHE采用速率法进行分析提取。使用的参考值为CA125<35U/L.CHE4.3-10.5 KU/L.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计算,资料的对比分析使用t检验确认p<0.05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的数据分析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结果

通过CA125以及CHE检查对比得到了表1的结果,发现在实际肝硬化患中分级越高其CA125的水平就越高同时CHE则相反分级越高而水平越低。从从结果中明显发现CA125以及CHE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情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尤其与Child-Push分级之间有明显的递增递减的联系,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能够真实反映情况。

表1 各组CHE , CA125水平情况

组别人数CA125(U/ml) CHE(U/L)

对照50 7.1±2.3 8678.0±

381.4

A 57 110.1±50.2 3765.0±

472.6

B 36 187.4±

103.1

2457.0±578.1

C 7 246.5±

167.5

1342.0±334.7

研究中也对肝硬化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与CA125与CHE之间的差异联系,针对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与没有并发症的患者之间也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两项指标确实比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高,但是并发症之间引起的CA125与CHE变化却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不能够具体判断并发症之间的联

系。

表2 并发症患者CHE , CA125水平情况

组别人数CA125(U/ml) CHE(U/L)

无并发症63 87±20.1 4017.0±

271.3 肝性脑病17 141.1±47.2 2486.0±

116.6

上呼吸道感染13 156±37.7 2576.0±

137.1

出血7 177±48.7 3101.0±

268.3

四、讨论

1、肝硬化功能检测概述

首先,在肝病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控制不断发展以后晚期就会出现肝硬化,针对肝硬化而言在临床治疗检测中多采用Child-Pugh分级,该分级能够准确的判断肝硬化患者实际是否出现了腹水以及肝性脑病,并且能够有效依据采用血清蛋白含量、胆红素含量以及凝血酶原的时间作为指标对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在肝硬化检测指标中血清蛋白含量、胆红素含量以及凝血酶原的时间是最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其作用意义重大所以必须要保证该三项指标不能够受到治疗中输血或者其它治疗影响。于是在临床治疗中发现CA125 ,胆碱醋酶的指标不会受到治疗过程中使用抗凝药物以及输血的影响,同时也少受治疗环境情况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血清CA 125与胆碱醋酶(CHE)

胆碱醋酶(以下简称CHE)实际上是肝脏细胞合成以后自然释放到血液中的一种醋酶并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这种酶的半衰期非常短一般情况下最多有lOd 且能够非常敏感的发映出肝脏的合成功能情况。一般来说在肝脏受到损伤以后其组织细胞的合成功能就必然受到影响呈下降趋势,所以CHE也就会随着肝脏合成功能的减退从而开始减少所以能够预判肝功能的损伤情况。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就发现实际上造成CHE减少的原因除了肝脏的细胞因为病变逐渐坏死以外还有肝

细胞的纤维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等等一些情况。通过实际的临床试验也确实证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的对照组相比CHE的活性明显较低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也充分证明了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CHE指标确实是肝硬化程度预测指标中有效的灵敏指标。

而血清CA 125(以下简称CA 125)实际上是一种用于卵巢上皮细胞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肿瘤标记物,CA 125其作用实际上已经在卵巢癌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有目共睹。所以近年来在CA 125得到很好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很多相关医疗研究工作者开始关注CA 125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通过验证我们也发现CA 125水平确实能够有效的反应肝硬化患者的的肝病严重程度,肝病严重则CA 125的含量也就会随之升高。并且使用CA 125指标还能够对肝病患者的腹水消长进行有效的检测。所以说在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判断中CA 125指标能够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3、试验的探讨

首先,要确认在健康对照组与病患组之间进行检测时有明显的差异性,健康组的CA 125指标以及CHE指标相比肝硬化的患者指标都明显占优,试验组的人数足够且病患之间的有可比性的情况下确实能够证明CA 125与CHE指标能够有效地指示肝病患者的肝硬化程度。也说明CA 125指标与CHE指标同肝硬化患者的肝损伤的程度以及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也正是由于两项指标能够随着肝硬化患者的病变情况也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确实能够应用到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测中来。

虽然在检测过程中也发现出现了由于肝硬化导致的并发症的患者CA 125与CHE这两项指标确实相比无并发症患者较高,但是也确实发现两项指标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以及特异性所以不能够用在患者的并发症的检测诊断中去。只是必须要承认并发症出现也会导致CA 125指标与CHE指标出现一定的升高能够判别预估并发症的出现,只是无法判断具体为哪种并发症。

CA125实际上是由于门脉高压导致的腹腔产生的积液刺激到腹膜间的上皮细胞从而高速进行合成的,而门脉高压的出现往往就是由于肝脏的受损导致的,这也就能够说明为何肝脏受损CA125的水平会上升的较为剧烈从而能够评估肝脏受损的情况以及检测腹腔积液的情况。曾有学者认为CA125发展到肝硬化的阶

段时能够发映出实际的肝硬化程度,尤其是在患者由肝炎发展到肝硬化的过程中CA125的水平会随之明显升高,腹水的情况也能能够随之得到反映。并且CHE指标水平随着患者肝功能的减退而出现快速的下降,能够反映出患者肝功能受损的情况于是就反面反映出患者的肝功能的现状。

五、结束语

通过探讨分析,以及资料病例的研究发现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血清CA 125以及胆碱醋酶(CHE)确实能够有效的对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并且通过该预测还能够进一步的评估肝硬化患者的以及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水平情况。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应用价值较高,尤其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并且具有特异性,只是还需要再临床使用过程中更多的进行探讨以完善该方法,从而让血清CA 125和胆碱醋酶(CHE)联合检测法能够发挥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滕光菊,李保森,赵军,张伟,常彬霞,孙颖,黄昂,邹正升. 近10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特点及变化趋势[J]. 肝脏. 2014(05)

[2] 吕旸,王伽伯,嵇扬,赵艳玲,马致洁,李奇,邹正升,梁庆生,滕光菊,鄢丹,张萍,肖小河,喻长远. 提取溶剂对何首乌肝细胞毒性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20)

[3] 王伽伯,肖小河,杜晓曦,邹正升,宋海波,郭晓昕. 基于转化毒理学的中药肝损害客观辨识与早期诊断[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01)

[4] 单晓辉,孙颖,李保森,邹正升. 老年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06)

[5] 常彬霞,王华,邹正升,李保森,高斌.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理和新的治疗靶点[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4(02)

[6] 郝书理,张纪元,金磊,孙颖,李保森,冯国华,王福生,邹正升.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21水平及重组IL-21对LX-2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影响[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4(01)

[7] 邹正升,赵军,王晓霞,黄昂,孙颖,常彬霞,滕光菊,李保森,李进. 住院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疾病特点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4(01)

[8]张志远.肝硬化及并发症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03)

肝功能检测与评估

肝功能检测与评估 肝脏的生理及生化功能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检测肝功能的手段众多,但尚无十分有效的特异性试验,且肝脏贮备功能大,即使有明显的肝细胞损害,某些肝功能试验仍可正常或接近正常。因此,对肝功能的评估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以便正确估计肝脏功能代偿能力及其能否耐受手术麻醉。临床对于肝功能的评估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㈠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 1.血浆蛋白质的测定血浆总蛋白测定对评价肝功能有重要临床意义,血浆中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等均由肝脏合成。肝脏还将糖和脂肪转变为氨基酸,为进一步合成蛋白质提供原料。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减退,血浆蛋白量和质均可发生改变。临床上常用检测血浆或血清蛋白含量及各种蛋白的比例来判断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但由于白蛋白的半衰期为20~26天,且肝脏代偿能力强,只有当肝损害达到一定程度,且经过一定病程后,才有可能出现蛋白质量和质的改变。 血浆总蛋白正常值为60~84 g·L-1,白蛋白35~50g·L-1,球蛋白为25~34g·L-1,A/G比值为1.5~2.5:1。急性肝脏损害早期或病变范围较小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A/G比值可在正常范围内。慢性肝病,肝功能损害严重时,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可因炎症所致的免疫反应合成增多,含量反而增高。总蛋白含量可在正常范围内,但A/G比值下降,甚至倒置。白蛋白含量低于25 g·L-1时,说

明肝功能显著障碍或营养不良。另外,一些肝外疾病也可引起血清蛋白质质和量的改变,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可因蛋白的丢失过多,而引起血清总蛋白或白蛋白减少。某些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甲亢、长期慢性发热等可因蛋白质消耗过多,营养不良时因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等均可引起白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减少。而血吸虫病、红班狼疮等免疫性疾病可致血清球蛋白含量增高。 2.血浆凝血因子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和Ⅹ因子均在肝内合成,其中Ⅱ、Ⅲ、Ⅳ、Ⅹ因子的合成常需维生素K参与,当肝脏病变肝功能受损时,上述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且其生理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低,临床上可出现出血倾向。常用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来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凝血酶原时间用Quick一步法正常值为12~14秒,如超出正常对照3秒有临床意义。时间延长可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病,前者用维生素K 治疗有效,后者维生素K治疗无效。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正常值为200~400mg/dl-1,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少,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 (二)胆色素代谢功能测定 1.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由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组成,正常值<1mg·dl-1(<17nmol·L-1),其中结合胆红素为0.1~0.8mg·dl-1(<3.4nmol·L-1)。总胆红素>3mg·dl-1(>51.3nmol·L-1)时,临床上出现黄疸,提示肝功能障碍。但对肝病性质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如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

肝储备功能的评估

肝切除术 二、肝储备功能的评估 肝切除术后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是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它一旦发生往往导致病人死亡,是肝切除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衰的发生常常是由于对不能耐受肝切除的肝脏施行了肝切除或由于切肝量过大、超过了肝脏的代偿能力所致。正常肝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可以耐受75%的切肝量。但在我国乃至亚洲,肝切除的主要适应证是肝细胞性肝癌(简称肝癌),而80%左右的肝癌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发生硬化的肝脏还有多少储备功能、还能耐受多大范围的肝切除?这是在施行每例肝癌肝切除术前所要回答的问题。事实上,人们一直在研究精确的肝储备功能检测方法,希望籍此在术前能够确定安全的切肝量。目前临床上,在肝切除前除了作常规的肝功能试验外,越来越多采用新的更加敏感的肝功能指标来评估肝储备功能,以指导肝切除手术适应证和切肝量的掌握。 (一)常规肝功能检查 常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白/球蛋白比、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蛋白电泳、凝血酶原时间等。 1.胆红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储备能力较大,因此,一旦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则表明肝功能受损较重。一般认为胆红素>50μmol /L,不宜行任何类型肝切除;胆红素40~50μmol/L,经保肝治疗后降至30μmol/L以下,而其他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可行肝楔形切除、单肝段切除;胆红素20~30μmol/L,可行双肝段切除。需要指出的是,不可将肝癌伴有黄疽均判为肝功能失代偿而放弃手术治疗,部分病例是由于肿瘤压迫、胆管癌栓等阻塞胆管而引起的黄疽,临床上须注意鉴别,此时胆红素升高以结合型为主,多伴有肝内胆管扩张、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这类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也往往能耐受手术。 2.白蛋白和球蛋白:血清白蛋白>40g/L常表明肝储备功能良好,肝切除不受限制;白蛋白在正常值的低限(35g/L),则表示肝储备功能有限,肝切除范围应限制在2个肝段以内;白蛋白在31~34g/L之间,经保肝、补充白蛋白治疗后能上升至35g/L以上,可行单肝段或肝楔形切除;白蛋白≤30g/L,则表明肝功能已失代偿,不宜作任何类型肝切除。在考察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低时应结合球蛋白一并考虑,后者是反映肝硬化是否存在及严重程度的指标。血清球蛋白<25g/L,白/球蛋白比值>1.5,一般表示肝脏无硬化,肝切除不受限制;球蛋白>30g/L,白/球蛋白比值<1.5,表示可能有肝硬化存在,肝切除应限制在半肝以下;球蛋白>35g/L,一般表示有明显肝硬化存在,若白/球蛋白比值>1.0,则可行单肝段或肝楔形切除,若白/球蛋白比值<1.0,则应放弃肝切除。 3.ALT 和AST:ALT 和AST 不是反映肝储备功能的指标,但二者升高常表示肝硬化处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组合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组合 功能检测项目: 肝功能五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 肝功能十四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腺苷脱氨酶、总胆汁酸、胆碱脂酶 肝功能十八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腺苷脱氨酶、总胆汁酸、前白蛋白、甲胎蛋白、5-核苷酸酶、胆碱脂酶、a-L-岩藻糖苷酶 肾功能检测项目: 肾功能五项:肌酐、尿素氮、尿酸、二氧化碳、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九项:肌酐、尿素氮、尿酸、二氧化碳、β2-微球蛋白、胱胺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微量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a1微球蛋白。 血脂检测项目: 血脂七项: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 血脂八项: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 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全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 氢酶、α-羟丁酸、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同型半胱胺酸。 血脂类及心血管类检测项目: 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全量程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胺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糖尿病检测项目: 葡萄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β-羟丁酸。 胰腺疾病检测项目: 淀粉酶、脂肪酶 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 D-二聚体 风湿三项: 抗‘O’、类风湿、C-反应蛋白 微量元素及电解质: 铜、铁、锌、无机磷、镁、钙、CO2-CP

肝功能检测仪器生化分析仪

肝功能检测仪器生化分析仪 肝功能检测能够反映肝脏的生理功能,临床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方面问题时,都会需要检测肝功能,只不过在实际检测时,不同的需求生化分析仪的检测项目也不相同。下面是海力孚总结的一些检测项目 肝功检查项目: 1、肝细胞损伤检查: 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 2、肝脏排泄功能检查: 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 3、肝脏贮备功能检查: 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 4、肝脏间质变化检查: 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肝功能的检测尤为对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判断极为敏感和重要。当这些病变时,首先影响到肝脏的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合成功能等,使得这些及其敏感的指标在肝功能检查中体现出来。同时肝功能检查也有一定局限性,肝功能检查只能作为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肝功能,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对于生化分析仪肝功能检查的价格根据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地区、不同的消费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肝功能检查的价格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检查肝功能最好的去正规的大型医院比较好,这样可以避免造成误诊。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 应正常值列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一氧化碳定性)(—)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血清白/球蛋白)~2-3g (高密度脂蛋白〕~ mmol/L (低密度低蛋白)~ 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mg/ml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免疫球蛋白)~ ml (铁蛋白) 20~200 ng/ml (蛋白电脉) 3~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纤维蛋白原) 2~4g/L () 44~133 µmol/L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血糖)~ mmol/L (血淀粉酶) 40~160 U (补体)~L (抗链O) 1:400以下 (类风湿因子)(—) (肥达氏反应)(—) (外裴氏反应)(—) (癌胚抗原)<5mg 血生化 项目结果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 尿素~ 7 mmol/L 血肌酐 40 ~ 130 umol/L 血尿酸 180 ~ 410 umol/L 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脂~ mmol/L 葡萄糖~ mmol/L 总胆红素 3 ~ 24 umol/L 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心肌病变、

血液生化检验参考范围及意义

1. 血液生化检验参考范围及意义 项目名称参考范围检验意义 肝功能 血清总蛋白TP62.0-85.0g/L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血清白蛋白ALB35.00-55.00g/L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血清球蛋白GLO15-35g/L 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白蛋白/球蛋白A/G1.00-2.50 减低: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治疗后白蛋白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A/G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故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可估计肝脏疾病的病情核预后。 总胆红素T_BIL 5.11-17.1umol/L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谷丙转氨酶ALT 0.0-40.0U/L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谷草转氨酶AST 0.0-37.0U/L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肾功能 尿酸UA 143.0-416.0umol/L 增高: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

肝脏生化试验的分析与监测共识意见

肝脏生化试验的分析与监测共识意见(草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肝脏生化试验(liver biochemical tests,LBT;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方法。常用肝脏生化试验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检测项目。为帮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和正确解释常规肝脏生化试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消化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并邀请部分临床检验医学专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肝脏生化试验的分析与监测共识意见(草案)》。 一、肝脏生化试验(LBT)检测值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影响肝脏生化试验的因素诸多。在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不同批次和不同实验室检测的差异;在留取标本的过程中,存在标本贮藏方法及是否溶血的影响;在不同个体,存在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BMI)等因素的差异;在同一个体,存在检测时间及是否剧烈运动等的影响。因此,通常不能仅凭一次化验结果异常就急于做出诊断或进行各种检查,特别是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仅有肝脏生化试验轻度异常者。临床医生应全面采集患者信息,并与实验室充分沟通,以作出恰当评价。 为保证实验室指标检测准确,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对检验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的检验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运送和储存,分析中的检测系统(仪器、试剂、分析方法)校正、质量控制、参考区间,分析完毕后的结果核送等。应制定各种管理性、技术性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完善的肝脏生化试验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实验室和相关临床科室之间、不同实验室之间无缝衔接,从而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甚至差错。在实际工作中,建议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在检测质量控制方面,应保证实验检测的总分析误差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20%; 2.肝脏生化试验检测标本最好在早晨空腹时采集,待测时间一般≤3 天; 3.宜分别设立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肝脏生化试验正常值范围。对儿童和60岁以上人群的 肝脏生化试验正常值范围应有所区别; 4.偶然发现的或在剧烈活动后出现的肝脏生化试验异常,应适时重复检测。 5.所有异常肝脏生化试验结果均必须结合临床进行解释。 6.高度怀疑实验室检查有误或仅有单项肝脏生化试验指标轻度异常者,应及时重复检测。 7.当有 2 项以上肝脏生化试验检测指标出现异常,或反复持续异常时,患肝病可能性 很大。 二、常用肝脏生化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其评价要点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 血清氨基转移酶(以往称为转氨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其次为心肌、脑和肾组织中。组织中ALT位于胞浆,其肝内浓度较血清高3000倍,血清半寿期为47±10小时,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存在于胞浆和线粒体两个部位,线粒体型AST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80%左右。成人血清AST和ALT比值的正常值约为0.8。心肌梗死和慢性酒精性肝病等情况下以线粒体型AST活性升高为主,血清中AST/ALT比值升高;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时,若肝细胞损伤加重和(或)累及线粒体,则AST/ALT比值也可明显升高。 对血清ALT和AST的正常值上限(ULN),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正常情况下,血清ALT和AST的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ALT (谷丙转氨酶)0~4O IU/L CO2Cp (二氧化碳结合力)2O~30 mmol/L AST (谷草转氨酶)0~45 IU/L CO (一氧化碳定性)(-) TP (总蛋白)60~80 g/L HBDH (a羟丁酸脱氨酶)90~22O IU/L ALB (白蛋白)35~55 g/L CPK (磷酸肌酶激酶)25~170 mmol/L ALP (碱性磷酸酶)40~160 IU/L LDW (乳酸脱氢酶)40~100 mmol/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0~50 IU/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0~16 TBIL (总胆红素)1.7~17.1μmol/L A/G (血清白/球蛋白)3.5~5.5/2-3g DBIt (直接胆红素)0~6.0 μmol/L HDL (高密度脂蛋白〕1.14~1.91 mmol/L Crea (肌酐)44~133 µmol/L VLDL (低密度低蛋白)0.11~0.34 mmol/L Ua (尿酸)90~360 µ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1~3 mmol/L UREA (尿素氮)1.8~7.1 mmol/L CRP (C反应蛋白)(-) GLU (血糖)3.61~6.11 mmol/L IgA (免疫球蛋白)0.9~4.5 mg/ml TG (甘油三脂)0.56~1.7 mmol/L IgG (免疫球蛋白)9~23 mg/ml GHO (胆固醇)2.84~5.68 mmol/L IgM (免疫球蛋白)0.8~2.2 ml Mg (血清镁)0.8~1.2 mmol/L SF (铁蛋白)20~200 ng/ml K (血清钾)3.5~5.5 mmol/L α(蛋白电脉)3~4.9 % Na (血清钠)135~145 mmol/L β(蛋白电脉)3.1~9.6 % Cl(血清氯)96~108 mmol/L γ(蛋白电脉)6.6~13.7 % Ca (血清钙)2.2~2.7 mmol/L δ(蛋白电脉)9.5~20.3 % P (血清磷)0.97~1.61 mmol/L Fdg (纤维蛋白原)2~4g/L

血清生化25项检查指标表名称的词解释及病理

血清生化25项检查指标表名称的词解释及病理 一、总卵白 总卵白,英文缩写TP。正常范围:成人60~80g/L。 一般解释:血清卵白质是血清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物质。 临床意义: 一、增高: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卵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高度脱水而至血液浓缩,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推血浆出现浓缩现象。 2、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打针过多的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卵白降低。 肝功能障碍,则肝脏合成卵白质减少,白卵白下降就明显。

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卵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患而至接收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总卵白偏高的原因:一、日常平凡身体的正常心理性升高例如:剧烈运动后也是引起总卵白偏高的原因。二、总卵白偏高的原因是因为某种疾病引起的偏高,常见的原因有: 1.慢性肝脏疾病:包孕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卵白偏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如果发现总卵白偏高时因为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就要经由过程用药来控制,降低总卵白。 一、总卵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时,因为病毒的连续存在,导致免疫系统的增生,球卵白的连续增多,如果这时肝脏的功能还比力好,能够合成足够量的白卵白,以这时的化验成果往往是白卵白正常,球卵白增加,总卵白也增加,白/球比例谷氨酰转移酶偏高可正常或轻度下降,公式表示:T=A G(总卵白=球卵白白卵白)

二、总卵白偏高的原因的分析,总卵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总卵白偏高的原因一、心理性升高:剧烈运动后也会引起总卵白偏高。2、是因为某种病因引起的偏高,常见的原因有:1.自身免疫性疾病2.慢性肝脏疾病:包孕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卵白偏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如果白卵白尚能保持正常,申明肝功尚还有一定的储备能力,这时即使是球卵白升高,导致的白/球比下降也不能认为是肝功恶化。如果白卵白明显下降,低于35克/升,则提示肝功较差,储备能力不足,是肝功能恶化的表现。 二、白卵白 白卵白(又称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主要受血浆中白卵白水平调节。白卵白的主要心理作用如下:(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2)血浆白卵白的运输功能(3)浆白卵白的其它心理作用 肝功能第六项白卵白:50.4g/L 偏高怎么调理?卵白偏高临床意义不大,白卵白浓度可以受口腹

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

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血糖、血钠,钾等。一般抽血后一天就能做出来。 检验中生化项目多,至于8项目要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规定的,项目均可自由组合.如血脂四项(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离子四项(钾,钠,氯,钙),肝功能9项(蛋白,酶类等).至于尿素和尿素氮的问题:尿素测定是肾功能评价应用最广的实验,它经常和肌酐联合使用来鉴别诊断肾前性高尿素血症(心脏代偿失调,脱水,蛋白分解增加),肾性高尿素血症(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多囊肾,肾硬化,肾小管坏死)和肾后性高尿素血症(尿路梗阻). 早期通过定氮法测定尿素中含氮量来表示尿素的含量(这就象化肥中尿素含量以含氮量表示其有效成份一样),故称之为尿素氮,即“尿素之氮”.后来一些方法虽然测定的是完整的尿素(特别是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的酶法),但由于习惯,还是经常以尿素氮代表尿素的量,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尿素和尿素氮之间的区别mg/dL尿素氮×0.0357=mmol/L尿素 每年查一次有病早发现 六项体检不能漏 专家认为50岁左右的人体检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项: 首先,体检时一定不要忽视前列腺检查。有资料表明,中年男子 65%有前列腺疾病肥大、增生、发炎和癌瘤等。因此,体检查前列腺应是重点检查项目。 其次,不可小视肛门指检。我在做体检小结时,在体检表的肛门指诊栏,经常见到写有“本人拒检”。其实,肛指简便易行,发现病变几率高,应是中年人必检项目。一组资料统计,直肠癌80%发生在直肠中下段,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指检查发现,直肠癌漏诊者80%是因大夫未做肛指检查或病人拒检所致。可见,肛指检查十分重要。 第三,体检应注意发现丙肝。中年易“发福”肥胖,是脂肪肝的好发者。资料表明,许多中年人B超检查感觉完全符合脂肪肝的症状,谷丙转氨酶也有增高的现象,

肝功能检验

第十三章肝功能检验 掌握:黄疸的发生机理、类型及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肝功能实验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和重点项目的测定方法及评价。 (一)胆红素代谢障碍(黄疸) 黄疸分类: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二)胆汁酸代谢障碍 1、胆汁酸合成障碍、 2、胆汁酸向肠道排出障碍、3.胆汁酸肠肝循环紊乱、4.胆汁瘀积病变时胆汁酸代谢紊乱 (三)血浆酶异常 1.肝脏合成酶类:胆碱脂酶、凝血因子、铜蓝蛋白;2. 肝细胞内酶: ALT、AST 3.肝脏阻塞性疾病酶活性改变:ALP、GGT;4.肝硬化疾病酶活性改变:单胺氧化酶(MAO)(四)血浆蛋白异常 第二节肝功能试验 ?血清(浆)蛋白 ?血清酶测定 ?血清胆红素测定 ?血清胆汁酸测定 ?血氨测定 一、血清(浆)蛋白测定 (一)总蛋白、白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 1.总蛋白测定:化学法(双缩脲法)、物理法、染料结合法、电泳法 2.白蛋白测定:染料结合法(BCG、BCP)、沉淀法 3.A/G比值 【参考范围】 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35~55g/L 球蛋白:15~32g/L A/G比值:1.5~2.0/1 临床意义:血中白蛋白(总蛋白浓度)减少: 见于严重肝病、肾病; A/G比值减少与A/G比值倒置: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 (二)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因子Ⅰ) 测定方法:分为三大类 ①根据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学特性测定方 ②根据纤维蛋白原理化性质而建立的测定方法。 ③根据纤维蛋白原免疫学特点而建立的测定方法。

【临床意义】(1) 纤维蛋白原增加:①感染;②无菌炎症;③其它。 (2) 纤维蛋白原减少: ①严重的肝脏疾病;②其它疾病引起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疾病。(三)甲胎蛋白(α1-fetoprotein,AFP)测定 测定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斑点免疫结合法、火箭电泳放射自显影法、酶联火箭电泳法等 【参考范围】成人10~30g/L 、>400g/L作为肝癌诊断标准 【临床意义】(1)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标:400g/L(400ng/ml) ; (2)活动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其它肝病病人的诊断. (四)其它 1.铜蓝蛋白测定 【原理】铜蓝蛋白具有氧化酶活性 【参考范围】52.9~167.7 IU/L 【临床意义】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和遗传性色素沉积症. 2.转铁蛋白 【原理】双联吡啶法 【参考范围】TIBC 男50~77μmol/L 女54~77μmol/L , 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3.0%~ 35.0% 【临床意义】遗传性血色素沉积症铁沉积 二、血清酶测定 ?(2)方法评价 ?①赖氏法的实验结果需与卡门分光法的结果对比后求出; ?②NaOH的浓度对显色有影响; ?③该法的重复性差。 【参考范围】5~25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ALT轻度增高(100~200IU),或属正常范围. ALT测定连续监测法(速率法) (2)方法评价: ①存在着两个副反应,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A、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NADH。 B、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氨存在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 ②双试剂法,因温育期长,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反应,测定准确性高,是ALT测定的首选方法;③血清不宜反复冰冻保存,以免影响酶活性;避免使用溶血标本。 3.赖氏法测定AST (1)原理与方法评价(类似ALT测定) 【参考范围】8~28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心肌梗死、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和各种肝病病人 4.连续监测法测定AST (2)方法评价 误差来源 内源性干扰:主要来自血清中高浓度丙酮酸和L-谷氨酸脱氢酶(GLDH)。 外源性:干扰来自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AST。

肝功能检验项目选择原则与评价

肝功能检验项目选择原则与评价 核心提示:肝脏功能检查目的是:①寻找肝脏疾病的病因和病原,从而做出筛选;②检测损伤的类型和定位,了解肝脏损伤程度,评估预后和观察病情;③了解和监测肝脏功能状态;④判断疗效和对手术的耐受性;⑤健康咨询,帮助了解各种理化和环境因素对肝脏的损害; ⑥其他系统 肝脏功能检查目的是:①寻找肝脏疾病的病因和病原,从而做出筛选; ②检测损伤的类型和定位,了解肝脏损伤程度,评估预后和观察病情; ③了解和监测肝脏功能状态;④判断疗效和对手术的耐受性;⑤健康咨询,帮助了解各种理化和环境因素对肝脏的损害;⑥其他系统疾病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和损伤。 二、肝功能实验项目的选择原则与组合 (一)选择原则 理想的肝脏实验室检查项目应是:①对筛选肝功能异常的诊断灵敏度高;②对肝脏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强;③对不同疾病鉴别的选择性好。目前尚难找出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实验项目,临床上应尽可能选用相对灵敏和特异的实验项目。 遵循的原则:①根据实验项目的性质和特点;②按临床实际应用的需要;③结合具体病情及所在医院的实验室条件。 (二)实验项目的合理组合与筛选 肝功能实验的选择应该允许临床医生回答以下问题:①肝病是否存在?②存在何种类型?③肝病的严重程度?④能否进行治疗监测?

⑤预后如何? 组合并筛选肝脏实验项目为:①转氨酶(ALT,AST)反映肝细胞损伤状况;②CHE或清蛋白,代表肝脏合成功能;③γ-GT和ALP有助于判断有无肿瘤、再生和胆道通畅情况;④总胆红素测定,代表肝脏的排泄功能;⑤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可粗略提高肝脏有无炎症等(表9-12)。 表9-12 肝功能实验基础 类型内容 以肝脏产生或合成的物质为基础清蛋白、胆碱酯酶、凝血因子以肝脏代谢物质为基础药物、异源性物质、胆红素、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以受损组织释放或合成增多AST、ALT、ALP、γ—GT、5ˊ—NT等 的物质为基础 以肝脏清除排泄物质为基础内源性:如胆汁酸、胆红素、氨等 外源性:如吲哚绿、半乳糖、BSP等 三、肝脏功能实验的评价 (一)实验结果的非特异性 大多数肝脏功能检查结果并非肝脏所特异,其他非肝脏疾病或生理变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肝功能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 TP 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检验项目白蛋白 英文缩写 ALB 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检验项目球蛋白 英文缩写 GLO 正常参考值 15-35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检验项目白/球比值 英文缩写 A/G

血生化正常值!

1.血糖【正常值】3.6—6.1mmol/L【临床意义】对于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过多有鉴别意义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2.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24--32mmol/L。【临床意义】对于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有一定意义。 3.尿素氮(BUN)【正常值】2.8—8.2mmol/L。【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减低。 4.肌酐【正常值】44---135μmol/L。【临床意义】对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5.尿酸【正常值】150--440μmol/L。【临床意义】增高:临床多见于痛风、急性及慢性肾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6.钾【正常值】3.5--5.1mmol/L。钠【正常值】135--147mol/L。.氯【正常值】95--108 mol/L。【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7.钙【正常值】2.1--9mol/L。【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8.总蛋白【正常值】60-80 g/L。白蛋白【正常值】35--55g/L。【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9.血清总胆红素【正常值】5.5--19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正常值】1.7—6.8μmol/L。【临床意义】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心血管疾病、中毒时升高 10.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8—40U/L【临床意义】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变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11.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5--40 U/L【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增高 12. .r--谷氨酰转移酶或转酞酶(r--GT)【正常值】8--53 U/L。【临床意义】肝胆系统病变特别是肝癌时明显增高。 13. 肌酸磷酸激酶(CK)【正常值】25-195U/L。【临床意义】骨胳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塞时显著升高。 14. 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115--220 U/L。【临床意义】心、肝、肺等组织急性损害时明显增高 15. .碱性磷酸酶(AKP)【正常值】42--140 U/L。【临床意义】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肺癌、骨肉瘤、肿瘤骨转移等明显升高。 16. 胆碱酯酶(CHE)【正常值】4.2—12.6 ku/L。【临床意义】有机磷中毒,严重而广泛的肝实质性损害时减低。 17. 淀粉酶(AMS)【正常值】0--103 U/L l。【临床意义】诊断胰腺炎、胰腺癌的主要指标之一。流行性腮腺炎甲期,胰腺附近的胃穿孔,也常增高。 18. 总胆固醇【正常值】2.9--6.0mmol/L。甘油三脂【正常值】29. --6.0m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脂代谢情况,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甲状腺机能减退等诊断有意义。

肝功分级评分临床应用

CTP分级和MELD评分在肝脏病中的应用及意义如何? CTP分级(Child-Turcotte-Pugh分级),由Pugh将40余年前Child和Turcotte创立 Child-Turcotte分级予以完善并形成的。 分数 1 2 3 脑病无1~2 级3~4 级 腹水无轻~中度张力腹水 对利尿药有反应对利尿药反应差 血清胆红素(μmol/L)* <34 34~51 >51 白蛋白(g/L) >35 28~35 <28 PT(延长秒数) <4 4~6 >6 或国际标准比值(IRN)<1.7 1.7~2.3 >2.3 总分:A 级 5~6分, B 级 7~9分, C 级≥ 10分。 CTP分级的优点: (1)相关指标为常规检查,数据易取得,计算方便; (2)考虑了门脉高压的并发症对病情的影响。 CTP分级是预测肝硬化患者首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后1年内死亡的重要因素。肝硬化患者首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1年内的平均病死率:CTP分级A 级者5%,B 级 25% ,C 级50%。 CTP评分的不足之处: (1) CTP 分级中使用了腹水、肝性脑病等主观性指标,使分级随判断者的不同而变化较大; (2) CTP 分级仍存在不精确性,对于同一分级内的病人,病情可能差别很大,CTP 分级已不能区分病情的轻重; (3) CTP 分级中使用的白蛋白容易受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凝血酶原时间不同实验室而差别很大—容易造成分级不统一的情况; (4) CTP 分级狭窄,这对判断病情和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尤其是从候选名单上筛选肝移植病人造成困难。 MELD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由Mayo Clinic的Malinchoc和Kamath 于2000年创立的一个判断终末期肝病的评分方式。MELD 计算公式:R = 3.8ln[胆红素(mg/dl)]+11.2ln(INR)+9.6ln [肌酐(mg/dl)]+ 6.4(病因:胆汁淤积性和酒精性肝硬化为0,其他

肝切除术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

肝切除术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 肝切除术后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是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它一旦发生往往导致病人死亡,是肝切除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衰的发生常常是由于对不能耐受肝切除的肝脏施行了肝切除或由于切肝量过大、超过了肝脏的代偿能力所致。正常肝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可以耐受75%的切肝量。但在我国乃至亚洲,肝切除的主要适应证是肝细胞性肝癌(简称肝癌),而80%左右的肝癌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发生硬化的肝脏还有多少储备功能、还能耐受多大范围的肝切除?这是在施行每例肝癌肝切除术前所要回答的问题。事实上,人们一直在研究精确的肝储备功能检测方法,希望籍此在术前能够确定安全的切肝量。目前临床上,在肝切除前除了作常规的肝功能试验外,越来越多采用新的更加敏感的肝功能指标来评估肝储备功能,以指导肝切除手术适应证和切肝量的掌握。 (一)常规肝功能检查 常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白/球蛋白比、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蛋白电泳、凝血酶原时间等。 1.胆红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储备能力较大,因此,一旦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则表明肝功能受损较重。一般认为胆红素>50μmol /L,不宜行任何类型肝切除;胆红素40~50μmol/L,经保肝治疗后降至30μmol/L以下,而其他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可行肝楔形切除、单肝段切除;胆红素20~30μmol/L,可行双肝段切除。需要指出的是,不可将肝癌伴有黄疽均判为肝功能失代偿而放弃手术治疗,部分病例是由于肿瘤压迫、胆管癌栓等阻塞胆管而引起的黄疽,临床上须注意鉴别,此时胆红素升高以结合型为主,多伴有肝内胆管扩张、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这类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也往往能耐受手术。 2.白蛋白和球蛋白:血清白蛋白>40g/L常表明肝储备功能良好,肝切除不受限制;白蛋白在正常值的低限(35g/L),则表示肝储备功能有限,肝切除范围应限制在2个肝段以内;白蛋白在31~34g/L之间,经保肝、补充白蛋白治疗后能上升至35g/L以上,可行单肝段或肝楔形切除;白蛋白≤30g/L,则表明肝功能已失代偿,不宜作任何类型肝切除。在考察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低时应结合球蛋白一并考虑,后者是反映肝硬化是否存在及严重程度的指标。血清球蛋白<25g/L,白/球蛋白比值>1.5,一般表示肝脏无硬化,肝切除不受限制;球蛋白>30g/L,白/球蛋白比值<1.5,表示可能有肝硬化存在,肝切除应限制在半肝以下;球蛋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列表

ALT (谷丙转氨酶)0~4O IU/L AST (谷草转氨酶)0~45 IU/L TP (总蛋白)60~80 g/L ALB (白蛋白)35~55 g/L ALP (碱性磷酸酶)40~160 IU/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0~50 IU/L TBIL (总胆红素)1.7~17.1μmol/L DBIt (直接胆红素)0~6.0 μmol/L Crea (肌酐)44~133 µmol/L Ua (尿酸)90~360 µmol/L BUN(尿素氮)1.8~7.1 mmol/L GLU (血糖)3.61~6.11 mmol/L TG (甘油三脂)0.56~1.7 mmol/L GHO (胆固醇)2.84~5.68 mmol/L Mg (血清镁)0.8~1.2 mmol/L K (血清钾)3.5~5.5 mmol/L Na (血清钠)135~145 mmol/L Cl(血清氯)96~108 mmol/L Ca (血清钙)2.2~2.7 mmol/L P (血清磷)0.97~1.61 mmol/L Fe (血清铁)10.7~27 µmol/L NH (血清氨)0~58 µmol/L CO2 (二氧化碳)21~31 mmol/L CO2Cp (二氧化碳结合力)2O~30 mmol/L CO (一氧化碳定性)(—) HBDH (a羟丁酸脱氨酶)90~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25~170 mmol/L LDW (乳酸脱氢酶)40~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0~16 A/G (血清白/球蛋白)3.5~5.5/2-3g HDL (高密度脂蛋白〕1.14~1.91 mmol/L VLDL (低密度低蛋白)0.11~0.34 m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1~3 mmol/L CRP (C反应蛋白)(—) IgA (免疫球蛋白)0.9~4.5 mg/ml IgG (免疫球蛋白)9~23 mg/ml IgM (免疫球蛋白)0.8~2.2 ml SF (铁蛋白)20~200 ng/ml α(蛋白电脉)3~4.9 % β(蛋白电脉)3.1~9.6 % γ(蛋白电脉)6.6~13.7 % δ(蛋白电脉)9.5~20.3 %

肝功能分级

肝功能分级 1、现行的肝功能分级标准及比较 目前采用的肝功能分级标准有三种,即:Child-Turcotte分级(1)、Child-Pugh分级(2)和武汉会议分级(3)。见表1、2、3。 表1 Child-Turcotte分级(1964年) 项目A B C 血清胆红素(mg%)<2.0 2.0~3.0 >3.0 血浆白蛋白(g%) >3.5 3.0~3.5 <3.0 腹水无易控制难控制 脑病无轻度重度 营养好良好差 表2 Child-Pugh分级(1972年) 项目 1分 2分 3分 血清胆红素(mg%)<2.0 2.0~3.0 >3.0 胆汁性肝硬变<4.0 4.0~10.0 >10.0 血浆白蛋白(g%)>3.5 2.8~3.5 <2.8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s) 1~4 4~6 >6 腹水无轻重 脑病无 1~2度 3~4度 表3 武汉会议分级(1983年) 项目ⅠⅡⅢ 血清胆红素(mg%)<1.2 1.2~2.0 >2.0 血浆白蛋白(g%)>3.5 2.6~3.4 <2.5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s)1~3 4~6 >6 谷丙转氨酶(金/赖)(u)<100/40 100~200/40~80 >200 腹水无、少易控制多、难控制 脑病无无有 上述三种肝功能分级方法一方面大致反映肝细胞群减少,肝脏微循环和代谢过程损害造成的肝脏储备功能低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肝脏病变引起的全身变化,如营养不良、腹水及肝性脑病等。分别具有各自的特色,但也有不足之处。 1954年Child首先提出肝功能分级的概念,再次基础上,Child-Turcotte于1964年提出Child-Turcotte分级,即通常所称的Child分级。它以血清胆红素、血浆白蛋白、腹水、肝性脑病和营养为指标,估计肝功能状况,具有经典、简单、实用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肝功能分级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在应用中,该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营养状况级腹水为非量化指标,评价较为困难,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2)将相关指标分别列出,独立对待,以一项指标确定整个肝功能分级不够全面。白蛋白、腹水及营养状况是并存和相关的,不易简单重复;(3)未能针对不同病因予以考虑,胆汁性肝硬变、肝炎后肝硬变及酒精性肝硬变在上述指标上有不同的反映,采用相同的标准不全面;(4)缺乏凝血酶原时间这一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5)血浆白蛋白、血清胆红素不敏感,白蛋白半寿期为2~3周,不能及时反映肝功能变化,同时,血浆制品的广泛应用易造成临床上的假象,影响了肝功能的准确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