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垃圾填埋场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1概论

1.1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云南省西贡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项目业主:西贡县环保产业科技开发公司

主管单位:西贡县建设环境保护局

委托单位:云南省环境保护局

设计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设地点:城市西南20km的前水沟

1.2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

1.2.1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云南省计委关于西贡县城市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江计投资[2002]1315号文

(3)云南省环保局《关于西贡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江环监发[2003]号文

(4)《泸水河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

(5)云南省计委关于印发《江西省泸水河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2001-2010)》的通知。云计投资[2002]942号文

(6)《国务院批转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几点意见的通知》。国发[1992]39号

(7)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5

(8)建设部、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加强垃圾处理科学技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建科[1991]663号

(9)《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环境卫生与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城建[1992]637号

(10)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关于印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城建[2000]120号(简称技术政策通知)

(11)《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01号

(12)《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云发[2000]8号文

(13)云南省建设厅发布《关于搞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工作的通知》。2000年8月24日

(14)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计价格[2002]872号

1.2.2基础资料

(1)《西贡县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及规划图纸 2000.5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西贡县计划建设环境保护局(2)《云南省西贡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2002.11

(3)西贡县垃圾处理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2.11 (4)西贡县垃圾处理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2.12 (5)西贡县1/100000地形图

(6)西贡县垃圾处理场1/2000地形图

(7)西贡县城垃圾处理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2.5 (8)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9)建设单位提供的环卫现状、垃圾成分、气象、价格信息等资料。

(10)西贡县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002.4 (11)前水沟垃圾场引洪渠设计说明书

西贡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1999.2 (12)《泸水河区小城镇垃圾处理场标准化纲要》

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专家组 2002.7.28 (13)《泸水河区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审查暂行规定(送审稿)》

1.2.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

(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

(3)《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 303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12349―90);

(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9)《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建标[2001] 101号”文;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1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

(1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

(15)《室外排水设计规程》(GBJ 14);

(1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

(1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

(18)《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 3039―1995);

(19)《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0840―99);

(20)《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08―11―99);

(2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22)《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 08–76―1999);

(23)有关市政、水利、给排水、电力等工程的其他设计、施工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

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3.1城市概况

西贡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西濒金沙江,东与莲花县毗邻,西和吉水县接壤。距东经104°03'27"~104°25'25",北纬26°22'15"~26°39'1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38km,南北最大纵距32km,国土面积438km2。

县城位于金沙江下游与泸水河汇合处,东经104°25',北纬28°38'。距省会昆明市786 km。西贡县2005年底总人口20万人。

全县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4亿元,第二产业96亿元,第

三产业88亿元。全年财政收入39亿元,财政支出38亿元。全县在巩固第一产业的发展

基础和提高增长质量外,加快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努力巩固和壮大水泥

建材、电力能源和煤炭、造纸等地方工业。

1.3.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西贡县地处高原山区盆地地带,四周山脉相连,属滇东北中山山原地貌亚区,地势西

南高,东北低,成阶梯状下降。金沙江由县境北缘自西向东而流,泸水河于县境西部汇入

金沙江,形成县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西南部多为山地,中部多为二半山区和深丘

陵区域,沿北部和东部多为河谷平坝与矮丘陵地区。

(2)气温与风向

西贡县地处云南高原山区盆地地带,是金沙江低海拔地区,季风环流是支配季节变化

的主要因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夏秋季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降水多、湿度大、温

度高、雨热同季;冬春季手极地大陆季风影响,降水少,温度较低,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虽有垂直高度的气候差异,但差异甚小,具有盆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气温高、降水多、湿

度大、日差较小。

多年平均气温23.6°C,极端最高气温达41.2°C,相对湿度64%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

(3)降雨量

历年平均降雨量869.7mm;最大年降雨量987.6mm;最小年降雨量508.9mm;一日最

大降雨量185.6mm。

(4)蒸发量

历年平均蒸发量1099.3mm。西贡县20年逐月平均降雨量如表1-1

表1-1 西贡县20年平均降雨量表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月降雨

量(mm)9.6 14.7 24.8 63.4 78.5 147.1 175.3 182.5 97.6 50.2 18.4 7.6 869.7 月蒸发

量(mm)36.2 42.1 63.5 119.8 153.4 129.7 155.6 152.4 99.2 61.8 51.9 33.7 1099.3 (5)水文

西贡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69.7mm。降水区实施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径流深度与降水

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径流深度为86.75mm,径流总量为3.48亿m3。县境附近主要河流

有金沙江和泸水河。

泸水河沿县境南部向西北而流,在距县城西边5km处汇入金沙江,流域面积242km2,据刘庄水文站资料,年平均流量11.8m3/s,洪峰为每年8月,流量25.12m3/s,枯水期为12月至下年元月,流量4.18~9.34 m3/s

(6)区域地质

区域工程地质

参照1:2万区域地质图和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结合场区及其周围地质调查,地层主要为:

场地内基岩裸露状况较好,地层时代为中生代侏罗纪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砂岩。沟中有少量第四系冲洪积、崩积块石、碎石堆积、结构松散,左岸谷坡上有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

区域水文地质

场地处山体斜坡整体倾向南东,山脊走向北东,场地分水岭最高处龙颈坡为826.5米,场地距分水岭1500米,沟谷上段无水流;本次调查时冲沟中下段总流量约2L/s。

(7)地质构造及地震

西贡县地处金沙江断裂带与横江断裂带的交汇处,地质活动较为活跃。场区区域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场区处于北东向横江褶皱带石城山向斜北西翼,裂隙不发育,地层整体倾向南东,区内未见活动断裂,为地震低频区。

场地处于7度抗震设防裂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3g,必须按此进行抗震设防。

1.4城市环卫设施现状

1.4.1垃圾清运

西贡县环卫工作由县环保产业科技开发公司负责管理,该公司隶属于县建设环境保护局。该环保局现有职工98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主要负责该县所在地中城镇的环境卫生工作。对西贡县主要街道的环境卫生实行定点定人,分片包干,每日早晨清扫一次,下午保洁,垃圾送至临时堆场堆放,除少部分作农家肥使用外,其余粪泥由吸粪车收集后,倾倒于泸水河内。

该县目前有垃圾车24辆,洒水车5辆,吸粪车8辆,人力车80辆。共设置垃圾收集点95个,街道上设置果皮箱210个。目前城市的日清运生活垃圾均露天堆放在泸水河边。

目前的收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垃圾收运作业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方式落后;垃圾收运车辆密闭性差,收运过程中存在垃圾散落和气味散发等问题,影响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

收运车数量不足,设备老化,急需更新;垃圾贮运设施小而分散、标准低、配套性差、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

1.4.2垃圾成分

(1)现状

根据环保局提供的资料及对西贡县生活垃圾成分的调查分析,得到西贡县生活垃圾成分:玻璃、塑料、金属、织物、废电池等废品占5%,煤渣土砂石等无机物为68%,厨余物等有机物为27%左右。其垃圾成分有以下特点:城市垃圾多以煤渣土砂石为主,玻璃、塑料、金属、织物、橡胶等可回收物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按以上垃圾成分特点,经与新兴发达城市,以及贫困县的垃圾成分进行类比分析,在初步设计阶段暂以上述资料为基础进行技术分析。建议西贡县城建、环卫等部门对城区生活垃圾成分进一步进行调查分析,提供全面、准确的现状垃圾成分分析资料和垃圾成分变化预测值。

(2)垃圾成分变化趋势

根据一般规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液化气的进一步普及,城区生活垃圾的成分还会发生以下变化,即:有机物含量会提高,无机物含量相应下降;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的含量会逐年上升。

1.4.3现有垃圾场

西贡县城现有垃圾堆放场位于城西南10km的瘦狗岭,占地面积90亩,有农家3户。现有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利用天然河道进行简易堆放.垃圾堆场由于没有进行任何环卫工程处理,导致蚊蝇孳生,老鼠横行,垃圾渗沥液下溢,污染地下水和下游水体.

1.5建设的必要性

1.5.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混堆,垃圾场没有规范的工程处理;垃圾堆场臭气随风飘散,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又导致蚊蝇孳生,给疾病的传播带来隐患;垃圾渗滤液四处流淌,破坏了周围的环境卫生和生态,附近居民意见很大.垃圾及渗滤液下雨时流入金沙江,严重污染了泸水河、金沙江水质。

(2)市区城乡居民杂居,城区与乡村犬牙交错,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处死角多,污染大。垃圾收运车辆、人员、经费等均不足。

1. 5. 2 建设的必要性

(1)是保护金沙江水系及长江三峡库区水质安全的需要。西贡县作为三峡库区上游

涉及的城市,城市的楼坝镇紧邻金沙江、泸水河,目前垃圾未经任何处理,部分直接进入泸水河、金沙江,对金沙江及三峡库区水质造成污染,城市垃圾对泸水河、金沙江的污染、直接而严重,必须尽快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工程,确保三峡库区及上游区水质安全。

(2)是西贡县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西贡县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省化工基地之一,滇东北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国家未来的水电基地。作为发展中城市,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环境卫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城市垃圾处理工程是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发展经济,顺利实现城市规划目标,吸引投资,加快旅游、水电等产业的发展,必须抓紧建设垃圾处理场等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完善垃圾收运系统。

(3)现有的垃圾随意堆放,导致蚊蝇孳生,给疾病的传播带来隐患,同时垃圾渗滤液四处流淌,严重破坏了周围环境卫生和生态。目前城市没有环卫专用车辆停车场、环卫车辆修理场等环卫设施,其他环卫工程设施、环卫专用车辆的配置及机构等均不完善、不齐备。

(4)从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来看,国家投资向西部地区和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加大了投资力度,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国家地区、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较易得到国家和云南省资金支持。

(5)建设厅《关于搞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将该县城建设成重点风景名胜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就西贡县而言,当务之急是着手编制西贡县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并在环卫专业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环卫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建设。垃圾处理场的兴建可减轻垃圾对城市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西贡县的投资环境;为今后逐步达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打下基础;为县城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可确保三峡库区及上游区水质安全。其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

2总体设计

2.1基本规划

2.1.1服务人口

据调查统计,西贡县2005年末人口为20万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8%,机械增长率为1.48%,预计2032年总人口将达到38.55万人。

2.1.2垃圾产生量

西贡县环卫站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清运城区垃圾共6.72万t,城区垃圾产生量约为184t/d,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92kg/人2d,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与城市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燃料结构、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等有关。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均日产垃圾量已达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参照国内中小型城市垃圾量的变化规律,西贡县的垃圾产生量将在近期内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2年人均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051kg/人2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人均垃圾产生量又开始下降,预计到2032年云水县的人均垃圾产率将降到1.159kg/人2d。

依据上述公式和数据,垃圾填埋场设计年限内计划垃圾处理量计算如表2-1

表2-1 垃圾产量预测表

项目

年份人口

(个)

人均垃圾日产

生量

(kg/d2人)

生活垃圾日

产量

(t/d)

生活垃圾年产

(t/a)

生活垃圾累计

(万t)

2008 215126 1.019 219.22 80015 8.00 2009 220418 1.054 232.32 84797 16.48 2010 225840 1.090 246.17 89852 25.47 2011 231396 1.149 265.87 97043 35.17 2012 237088 1.211 287.11 104795 45.65 2013 242920 1.276 309.97 113139 56.96 2014 248896 1.345 334.77 122191 69.18 2015 255019 1.418 361.62 131991 82.38 2016 261293 1.495 390.63 142580 96.64

2017 267721 1.576 421.93 154004 112.04

2018 274307 1.661 455.62 166301 128.67

2019 281055 1.751 492.13 179627 146.63

2020 287969 1.846 531.59 194030 166.03

2021 295053 1.946 574.17 209572 186.99

2022 302311 2.051 620.04 226315 209.62

2023 309748 2.042 632.46 230848 232.70

2024 317368 2.023 642.04 234345 256.13

2025 325174 1.994 648.40 236666 279.80

2026 333173 1.907 635.36 231906 302.99

2027 341369 1.824 622.66 227271 325.72

2028 349767 1.709 597.75 218179 347.54

2029 358371 1.601 573.75 209419 368.48

2030 367187 1.438 528.01 192724 387.75

2031 376220 1.291 485.70 177281 405.48

2032 385475 1.159 446.766 163070 421.79

2.1.3 处理规模

根据垃圾产生量预测表,现状(2005年)垃圾日产量184t/d,近期2022年为620t/d,远期2032年为446.8t/d,规划期内平均产生量为459t/d。参照垃圾产生量预测值最大日产量得出本工程的设计规模为650t/d,年均垃圾处理量23.73万t/a,规划年限(2008—2032年)内垃圾总量为421.8万t。

据省计委对可研报告的批复,建设规模为日均处理垃圾650t/d。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标准》,本工程属Ⅲ级(共分四级)。

2.2处理方法及选择

2.2.1处理方法概述

纵观国内外有关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熟且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堆肥化、焚烧、填埋和回收利用4种。这4种处理技术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不同的城市或地区,由于具体情况各异,在实施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组合模式。例如:有的城市采用单一的填埋技术;有的城市同时采用填埋和焚烧或填埋和堆肥化两种技术;也有的城市同时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化3种技术。而回收利用技术目前仅在我国

少数几个城市中进行试点工作,应用实例不多。现将这几种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概况简述如下。

2堆肥化处理

堆肥化处理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堆肥化处理,我们可以将有机物转变成有机肥料或土壤调节剂,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转化,且这些堆肥的最终产物已经稳定化,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因此,堆肥化是有机废弃物稳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1925年,当时在印度的一位英国农艺学家埃2霍华德发明了一种生产腐殖质的堆肥方法,即所谓的“印多尔法”。从此堆肥法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建成堆肥厂30多座。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由于化肥的工业化生产,速效、方便、廉价的化肥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而同时,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垃圾中不可生物分解的成分如塑料、织物等日益增多,导致堆肥产品的品质差、生产效率低等。由于这些原因,堆肥逐渐不再为人们所重视,这给堆肥生产带来了困难,使得许多堆肥厂陆续停产关闭。

近年来,由于垃圾填埋场地的缺乏和垃圾焚烧可能导致的大气污染,垃圾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方法在某些方面受到了较多的限制,堆肥处理又受到了较多的重视。同时,由于长期大量化肥的使用,造成了土壤结构的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还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日趋增加,有机肥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变化使得垃圾堆肥化技术又重新受到了重视,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焚烧处理

垃圾焚烧是对垃圾进行高温热处理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高温焚烧炉内(800~1000℃),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高温的燃烧气和性质稳定的固体残渣,并放出热量的过程。

固体废物经过焚烧,一般体积可减少80%~90%;在一些新设计的焚烧装置中,焚烧后的废物体积只是原体积的5%或更少。一些有害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可以破坏其组成结构或杀灭病原菌,达到解毒、除害的目的。此外,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热能还可以回收利用。可见,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一条重要的废物处理处置方法。

自20世纪以来,不少国家已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垃圾。目前全世界已拥有近2000多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工厂,其中仅日本就有300多座,美国有200多座,西欧各国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热能的工厂近200座。由于垃圾焚烧设备投资较大,尾气处理要求严格,运行管理难度大、费用高,因此,垃圾的焚烧处理在发达国家使用较多。目前,我国的深圳和上海等地已建或正在建设垃圾焚烧厂。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大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是可以优先考虑的垃圾处理方法之一。

2垃圾填埋

我国现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分3个等级。

(1)简易垃圾填埋场

这种填埋场的特征是,基本上没有考虑环保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这类填埋场可称为露天堆置场或简易堆场,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几十年来在中国一直沿用这种填埋场,目前国内还有相当数量的这种生活垃圾填埋场。

(2)受控填埋场

这类填埋场目前在我国也占较大比例,其特征是,有部分环保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然有比较齐全的环保措施,但不能全部达标。

(3)卫生填埋场

卫生填埋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地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它不是简单的堆、填、埋,而是一种按照工程理论、土工标准和环保要求,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控管理的综合性工程方法。它是利用自然地形或人工构筑而成的空间,将产生的垃圾贮存在其中,待空间充满后封闭,再恢复其原貌。卫生填埋场设有完善的防护衬层和渗滤液、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可有效地避免垃圾及其降解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垃圾被填埋后,在微生物的活动和其他物理化学作用下,垃圾被分解转化,产生渗滤液和填埋气等,最终使填埋场达到稳定化。

2. 2. 2 处理方法选择

在选择垃圾处理方法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国家的有关技术政策、当地垃圾成份、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垃圾综合利用的市场前景和城市总体经济实力等。

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是:“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使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

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以发展焚烧处理技术;积极发展适宜的生物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根据《技术政策》,依据“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的原则,本工程垃圾处理方法选择结论意见如下:

(1)垃圾焚烧法:如进行焚烧处理,一方面需要较高的设备投资;另一方面还需要添加燃料助燃,运行费用也将十分昂贵;此外,还需要投资建设不能燃烧的部分垃圾和焚烧残渣的卫生填埋场地。因此基建总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将高于卫生填埋。这显然不符合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云南省西贡县的实际情况,近期不宜采用。

(2)垃圾堆肥法:西贡县垃圾成份中有机物的含量比较少,比较适宜堆肥。目前垃圾堆肥厂运行完全依赖于销售情况,肥料主要用于绿化用肥。堆肥厂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产品销售情况。由于堆肥投资很大,经过分选不能用于堆肥的垃圾仍需要建设填埋场,总投资将高于卫生填埋。因此采用堆肥工艺的风险较大,国内近年建设的一批机械堆肥厂大多倒闭、闲置,属于三峡库区的四川省近一两年建设的垃圾机械堆肥厂由于堆肥市场和运行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一般都无法正常运行,国家对机械堆肥厂的审查把关控制也很严。

(3)垃圾综合利用:该法适于垃圾中无机成分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目前这一生产技术本身正处于起步阶段,生产的建材产品品种单一,规模有限,市场不大,其推广使用宜持慎重态度。

(4)西贡县地处山区,拥有山谷沟壑,具有垃圾卫生填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些山谷距离城区不远,大度为荒山,土地征用和拆迁费用较低,采用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易于实施的卫生填埋法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合适的。

根据以上分析,本设计决定采用卫生填埋法。

2.3 场址选择

在可研及初设阶段,由西贡县建设环境保护局委托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先后完成了提交了西贡县垃圾处理厂选定场址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2000地形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等。根据《西贡县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及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2003]5号文件的批复,场址选在距城市西南20公里处的前水沟。

2.3.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结论

(1)本次工作阶段属场地适宜性调查,是环境评价的前期工作,目的是对场地适宜

性作出定性分析评价。通过调查认为:场地适宜建设。

(2)垃圾场位于一斜坡冲沟中,整体斜坡较稳定,场地地形结构单一,无断层通过,地质环境较简单。

(3)场区为补给径流区,汇水面积28.93万m2,场区地质属于弱透水层,水文地质简单。

(4)场区出露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属碎屑岩软硬相同岩组,岩性为泥岩、粉沙质泥岩。深部岩体完整、渗透性弱,利于垃圾建设。浅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存在侧向渗漏问题,须切实做好防渗。

(5)场区地质灾害总体不发育,现状条件下冲沟两岸边坡较稳定,局部地段有小型崩滑体或掉块,对工程建设威胁很小,场地适宜建设。

2.3.2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结论

综合评估: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地质灾害不发育,局部少量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无危害。工程建设的少量挖方、切坡、由后续水利工程砌石衬砌,不会形成新的地质危害,属地质危害危险性小的地区。垃圾堆放场场区分布地层为泥岩,泥质粉沙岩,为不透水地层,地表水体被拦洪坝、引洪渠引至下游,不会产生污水下渗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垃圾覆盖后,对城市及大气环境也不会产生危害。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结论:

(1)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地质灾害类型不发育,局部小型崩滑,滑坡对工程建设无影响,属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区,适宜建设。

(2)工程建设不会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3)工程建设不会对周边地质、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3.3场址主要特点

(1)距县城20km左右,垃圾运距合适,运输经济。

(2)需要修建的进场道路不长。

(3)库容大,使用年限长。

(4)场址为荒山和非耕地,无成片森林,不占良田耕地,不毁林,还可绿化荒山。

(5)对县城供水无影响。

(6)供水、供电、交通均比较方便。

2.3.4 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

环评报告对照《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对前水沟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选址的环

境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前水沟场址不在西贡县城市规划范围内,位于城市饮用水源的下游,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城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率较高),垃圾填埋场位于城市的西南,不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选址符合“标准”有关风向的要求。

(3)场址位于居民稀少的小沟内,距场址最近的村庄为刘家庄,城市距离为20km,符合标准规定的不在居民密集居住区,在人离居栖点500m以外的要求。

(4)垃圾场与西贡县之间有山峰相隔,不在城市的视觉范围内,不会影响城市的景观。

(5)场址不属于地下水补给区,活动的坍塌地带及溶岩洞区,区内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总体不发育,冲沟两岸边坡较稳定、谷口狭窄、利于建坝。但根据《垃圾处理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资料,场址岩体表层风化强烈、风化裂痕发育、透水性较好,场址内尤其是冲沟底部存在浅层侧向渗漏问题。防渗不当、降雨的淋滤液以及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垂直溶入裂隙道后,治岩层和风化裂隙面侧向扩散污染地下水,进一步污染泸水河水质。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场址符合城市总规,远离人畜居栖点,位于县城主导风向的平行风向等优点,符合选址要求。但因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风险,因此应根据地质条件采取防渗措施,消除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

3垃圾收运系统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是一个系统的操作过程,一个完整的收运过程通常由三个操作过程组成.首先是垃圾的存放与贮存,由垃圾产生者或收集工人从垃圾产生源头将垃圾存放到贮存设施中暂时贮存起来.其次是垃圾的收集与运输,用清运车辆沿一定路线收集清除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运至中转站,或当近距离时直接送至垃圾处理处置场.第三为垃圾的转运(中转),当垃圾运输距离较远时,通过中转站将垃圾转载到大容量运输工具上,再运往远处的处理处置场.

在规模较小的城镇也可即收即运,不设转运站,直接用垃圾收集车或压缩式垃圾收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场。

3.1垃圾收运体系

3.1.1 垃圾收运规划总体原则

(1)坚持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2)坚持"环卫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

(3)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4)坚持"规划先行,管理并重"的原则

(5)坚持"科学设计,适当超前"的原则

3.1.2垃圾收运模式

根据西贡县的实际情况,近期垃圾收运体系采用多种方式并存:

(1)对于居民区、商业区的垃圾在实现袋装式的前提下,保证垃圾不落地时定点收运。

(2)对于商业区和企事业单位及工厂、学校产生的垃圾的收集,采用单位内部的垃圾容器定点收集。

(3)上述居民区、商业区和企事业单位及工厂、学校收运体系中,当中转站及运输车配置不足时,采用收运车直接送往垃圾处理场。

收集流程如图3-1所示。但是这种收集模式投资较大,日常运行费用也高,应该逐步淘汰,采用图3-2的新型收运模式。即:将散乱的垃圾收集后送至压缩中转站进行压缩,然后有大型中转车集中运到填埋场处理。

小车

直接运输

垃圾定点垃圾容器垃圾收集站处理场

直接运输

流动垃圾容器(上门收集)

图3-1 现有的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示意图

生活垃圾120L垃圾桶1吨垃圾收集

垃圾填埋场8吨中转车垃圾压缩中转站

图3-2 改进后的垃圾收运系统示意图

3.2垃圾收集

3.2.1收集方式

城区推广垃圾袋装化,对于主要街道和商业大街继续取消垃圾桶,实行定点定时收集;一般次要街道和居民区、企事业单位设垃圾间,部分偏僻地段保留垃圾桶。

由于城区距垃圾处理场不远,考虑到现有的垃圾收运设施及其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近期城区垃圾仍然由垃圾收集车运至中转站,再由垃圾车运往处理场。5年以后再考虑采用大型的垃圾运输车。今后条件适宜时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

3.2.2收集车

考虑到西贡县垃圾收集方式和收集车辆现状,近期仍然在部分地区保留人力车收集垃圾的方式,以后逐步向机动车收集过渡。

目前有垃圾车24辆,人力车80辆,共设置垃圾收集点92个,街道上设置果皮箱210个,今后根据需要再逐步增加垃圾收运车辆。

3.2.3洒水车、吸粪车

现有洒水车5辆,吸粪车8辆

3.3垃圾中转站

3.3.1位置

近期在城市的东、西两个城区各设置一个中转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大,再

逐步增加。

3.3.2转运型式

设计原则:转运工艺符合当地实际,满足收集转运需要;简便实用;符合环境卫生要求。

方案比较:

方案A:压缩方案转运站内不设地坑,放置垃圾压缩箱,将垃圾投放入箱后进行压缩,装满后由液压装置将箱体升起,由垃圾运输车运往垃圾处理场。

方案B:不压缩方案(地坑式)在转运站内挖地坑,放置垃圾集装箱,将垃圾直接投放集装箱,装满后由吊车装上改装过的垃圾集装箱转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场。

表3-1 垃圾转运型式比较表

方案A(压缩式)方案B(地坑式)

优点 1.垃圾密闭,卫生条件

好;

2.垃圾运输效率高,费

用低。1.投资较低;

2.转运设备运行费用低。

缺点一次投资大,转运设备

运行、维护费高。卫生条件差,扰民;垃圾运输费用高。

转运站另一种型式为爬背式(拉臂车式)。在转运站内修建坡道和中转平台,平台上设料斗,垃圾收集车(包括人力车)驶上平台,将垃圾卸入料斗,再卸入垃圾自卸车运往填埋场。和集装箱地坑式转运站相比,省去了吊车和集装箱吊装一道工序,操作较为简单,但其占地面积大,土建投资多,人力收集车上中转台比较困难,如管理不善易造成二次污染。本设计不考虑这种转运型式。

根据两种转运型式的特点和县城的实际条件,转运站采用压缩式,不采用二次污染严重和扰民的地坑式。

3.3.3压缩式转运站设计

(1)主要设备

由于压缩式转运站一次投资大,设计考虑每个中转站先只配两个压缩箱和两辆垃圾运输车,今后再逐步完善配套。

中转站主要设备如下:

8吨运输车 2辆;8吨压缩箱 2个;液压站 2个;吊架 2个。

(2)土建

中转站建筑下层为转运间,上层是管理间和厕所。

(3)配套设施

给排水:直接与市政排水管网相接。

供电:考虑两路低压380/220V电源供电,一用一备。总装机容量约30KW。

消防:中转站属五类生产类别,建筑物耐火等级一、二级,按规定设置室内灭火设施。

通讯:设对外直拨电话一部。

3.3收运系统近期建设项目汇总

根据工程实际条件,近期建设的垃圾收运系统项目为:在城市的东、西两个城区各设置一个中转站,中转站主要设备如下:

8吨运输车 2辆;8吨压缩箱 2个;液压站 2个;吊架 2个。

3.4其它垃圾收集

医院垃圾、涉外宾馆垃圾等危险垃圾,无论近远期均必须由其自行送焚烧炉焚化,安全处置;建筑垃圾,应由施工单位按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和要求运输和倾倒,严禁随意倾倒,经协商可以运至垃圾处理场作为填埋覆盖材料;工业垃圾,应由产生单位自行处理、处置,接受环卫部门监督。

4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

卫生填埋场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区、垃圾渗滤液处理区(简称污水处理区)和生活管理区三部分。随着填埋场资源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它还将包括综合回收区。

卫生填埋场的建设项目可分为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装备、配套设施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三大类。

4.1 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装备

包括场区道路、场地整治、水土保持、防渗工程、坝体工程、洪雨水及地下水导排、渗滤液收集、处理和排放、填埋气体导出及收集利用、计量设施、绿化隔离带、防飞散设施、封场工程、监测井、填埋场压实设备、推铺设备、挖运土设备等。

(1)配套设施

包括进场道路、机械维修、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通讯、监测化验、加油、冲洗、洒水等设施。

(2)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包括办公、宿舍、食堂、浴室、交通、绿化等。

4.2 卫生填埋场

(1)库容

本填埋场属沟谷型,为了取得初始填埋库容,需要在冲沟下游的沟谷口建垃圾坝一座,用于填埋场运行初期垃圾的填埋和确保整个填埋场垃圾填埋体的稳定。由于填埋场地形变化较大,为了取得尽可能大的库容,整个填埋场区应充分利用地形,往冲沟上游高空发展,自垃圾坝顶以上垃圾逐层堆积压实加高至填埋终场高程。

考虑到场区地形、场内道路和作业道路修建等方面的因素,本工程确定的填埋场最终填埋标高为604m。根据上述参数和填埋场区的地形图,计算出填埋场库区实际库容为625.51万m3。计算方法见设计计算说明书。

由于每日覆盖和终场覆盖需要需要占用一部分库容,填埋库有效库容约为总库容的80%左右,本填埋场的有效库容为500.4万m3。

(2)填埋场服务年限

垃圾经过填埋压实和自然降解,体积减少,密度增加。根据国内已建成垃圾填埋场调查资料,填埋垃圾的最终压实密度约为0.75t/ m3。

规划年限内平均日垃圾产量为459t。从2008年 8月起,填埋场垃圾开始进场填埋,

至2032年 8月,城区城市生活垃圾累计产量约为421.8万t,总计需要净库容703万m3。由于本填埋场只能提供500万m3的有效库容,所以填埋场的实际服务年限只能到2029年。

4.2.2填埋工艺

垃圾填埋采用“分区-单元式”填埋方式。填埋场投入运行后,从垃圾坝处依次往上分单元、分层进行填埋,直至设计高程。垃圾堆体外坡设计坡度为1:3,每升高5m留有一条3.0m宽的马道平台,以减缓坡面径流的冲刷、便于作业机械的运行和边坡维护检查。(1)填埋单元

填埋单元根据日产垃圾实际入库量确定,每天作业一单元,每个单元填成斜棱体,高度2.5m,底面长度和宽度视垃圾入库量不同而改变,其斜坡坡度不大于1:3(高:水平)。近期按650t/d的垃圾处理量计算,每个填埋单元的尺寸为15m310m32.3m。

(2)填埋中间层

填埋中间层覆盖厚度0.3m,每个填埋中间层由两层填埋单元组成,高度5m,实际填埋垃圾压实厚度4.6m。

(3)填埋分层作业

垃圾填埋采用分层压实方法进行操作,每层厚度0.3~0.4m。每日垃圾经过压实后净累计厚度为2.2~2.3m,再进行单元式覆盖,覆盖材料采用自然土。垃圾覆盖层压实厚度0.2m。填埋单元总高度2.5m。每完成二层填埋单元时,即形成一个中间层。

(4)终期封场

按“分区单元式”填埋作业的方式依次重复操作至设计填埋高程时,需进行终期覆盖封场,其目的在于土地的综合利用、减少雨水的渗入。终期覆土由下至上由三部分组成:下层覆土为粘土(渗透系数≤10-7cm/s),粘土层压实厚度0.3m;中间覆盖贫瘠土,压实厚度0.5m,其主要功能为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渗层而导致渗水;最上层为营养土,压实厚度0.2m,以种植草皮或浅根植物。封场后顶面坡度不小于2%,以利于降雨的自然排除。

4.2.3覆盖材料

垃圾填埋过程中所需要覆盖土包括:单元覆盖贫瘠土、终期覆盖粘土、终期覆盖贫瘠土和终期覆盖营养土。填埋场库区及周边土层很厚,覆盖土源丰富。

垃圾填埋过程中所需要覆盖土的土源为:单元覆盖土和终期覆盖贫瘠土,主要来自于库区场地平整的清理,部分来自于库区周边;终期覆盖营养土采用库内挖方耕植土或自场外运进;终期覆盖粘土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取用(若来源困难,可以用HDPE膜代替)。

4.2.4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项目背景 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选址的考虑因素 选址的程序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填埋区基底工程 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防渗材料 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渗滤液收集系统 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填埋气的组成 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7.终场覆盖 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生活垃圾概述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

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Content 前言 (1) 1、绪论 (3) 1.1生活垃圾概述 (3)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4) 2、工程概况 (5) 2.1工艺选择 (5)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6) 2.3项目设计要求 (8) 3、填埋场的选址 (8) 3.1场址禁设地区 (8) 3.2选址条件 (9) 3.3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9) 3.4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10)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12) 4.1防渗工程 (12) 4.2水平防渗 (12) 4.3垂直防渗 (16)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18)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18)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18)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19)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19) 5.5工艺选择 (21) 6、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21) 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21) 7、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22) 7.1推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22) 7.2压实设备的选择 (22) 7.3取土设备的选择 (23) 7.4喷药和洒水设备的原则 (23) 7.5其他设备的选择 (23) 8、封场工程 (24) 8.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 (24)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25) 9、环境保护与检测 (26) 附图 (27)

前言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认识,通过工程设计训练,强化课堂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堆填规划平面布置图);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包括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封场);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工艺流程选择、主要构筑物尺寸、主要设备选型)。 三、设计条件 1、设计题目:阳江市60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规划用地总面积247400平方米,填埋高度45米。 四、主要工作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 4、绘制符合规范的工程图; 5、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设计

垃圾处理场 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 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硝化+反硝化 +MBR+NF+RO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 1. 水质 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采用一套50t/d渗滤液处理设备,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变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7)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监测方案

XX县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 监测方案 一、现状监测 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 评价区域布设3个大气监测点,监测布点说明见表1。 表1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 本次环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时间为7天,采样频率按《环境影响评价 、PM10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①SO 2 测日均值,NH3、H2S测一次值;②同时进行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当天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常规气象参数。保证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每次监测采样同时测定风向、风速、气温和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与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有关部分进行。 2、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收集XX县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的地表水监测数据,如果XX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下游在近三年内做了监测,那么收集其监测数据,如果没有,则进行实测。 (1)监测点位 W1 :垂直项目所在地XX河上游2800米(不管XX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下游有没有监测数据,此点均需测) W2 :XX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米 W3:XX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000米 W4:XX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3000米

W5:垃圾填埋场旁边水塘 (2)监测因子 pH、COD、BOD5、SS、TN、NH3-N、总磷、粪大肠菌群、As、汞、Cd、Cr6+、Cr、Pb。 (3)监测时间和频次 一期现场采样监测,连续监测3天,每天1次,同期记录水深、流速、流量、河宽等水质参数。 3、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位:根据地堪结果,布设如下点位。 D1:填埋场场地地下水上游(30-50)米处 D2:XX组居民井水 D3、D4:垂直填埋场地下水走向的两侧各(30-50)米处 D5: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m处 D6: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50m处 (2)监测因子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酚类、氰化物、As、汞、六价铬、Pb、Cd、氟、Fe、Mn、Cu、Zn、粪大肠菌群。 (3)监测时间和频次 一期现场采样监测,连续监测3天,每天1次。 4、声现状监测 (1)监测点位 在填埋场场地布设1个声监测点N1。 (2)监测项目 等效连续A声级L Aeq (3)监测时间与频次 监测2天,分昼夜和夜间两个时段,各测一次。 (4)监测方法 测量方法与仪器噪声测量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测量,测量仪器为HE6250型噪声统计分析仪。测量前后均经校正,前后两次校正灵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篇一: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第1条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二、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三、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四、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五、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第2条填埋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一、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填埋容量必须达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六年。 二、应有一定的施工设备,如汽车、布料机、装载机、推土机、碾压机等。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按填埋工程量、作业实际需要而定。

三、能在全天候条件下运行。 四、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五、不引起空气、水和噪声污染,不危害公共卫生。 六、技术工艺简单而科学,填埋工程处理垃圾的成本低。第3条填埋场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交通方便,运距较短。 二、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 三、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 四、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 五、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六、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 七、远离水源。一般设在地下水水流向的下游地区。 第4条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 二、洪泛区。 三、淤泥区。 四、居民密集居住区。 五、距公共场所或人畜供水点800m以内的地区。 六、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七、地下水水面与坑底距离2m以内者。 八、活动的坍塌地带、地震区、断层区、地下蕴矿区、灰

XXX县垃圾填埋场及封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XX县垃圾填埋场及封场生态修 复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一、XX县概况 (1)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 (1) 三、行政区划 (2) 四、项目背景 (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 一、填埋场概况 (5) 二、现状问题分析 (8)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9) 第三章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编制依据及规范 (10) 一、编制目的 (10) 二、设计依据 (10) 二、设计标准和规范 (10) 三、设计原则 (11) 第四章填埋场封场工艺方案比选 (13) 一、填埋场封场工艺方案介绍 (13) 二、填埋场封场方案比选对照表 (16) 三、填埋场封场方案比选对照表 (18) 第五章垃圾堆放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方案 (21) 一、堆放场面层垃圾分选处置 (22)

二、填埋场可燃性垃圾外运及处置方案 (31) 三、填埋场垃圾挡坝的建设 (33) 四、填埋场整体封场及生态修复 (36) 五、生态修复后的植被的管养及维护 (42) 六、封场后垃圾渗滤液处置提升改造 (48) 七、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及处理系统建设 (53) 八、填埋场封场后环保监测方案 (55) 第六章工程投资费用估算 (59) 一、填埋场垃圾分选处理费用 (59) 二、可燃类垃圾外运及处置费用 (63) 三、填埋场封场建设费用(包含垃圾坝建设、填埋场封场、渗滤液处理站提标改造、开方燃炬系统) (67) 四、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总费用 (69) 五、后期运营管养费用(渗滤液处理、绿化管养、环境监测) .. 70 第七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73)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XX县概况 XX县是福建省福州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中国橄榄之乡”和福建省著名侨乡,素称“八闽首邑”。1913年由闽县和侯官县合并而成。位于福建省福州西南侧,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重溪风景区等。 截至2010年末,XX县下辖15个乡镇街道(1个街道、8个镇、6个乡)313个行政村(居),县人民政府驻甘蔗街道。常住人口为66.2万人,以汉族为主,有畲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旅居国外华侨11.6万人,港、澳、台同胞5.5万人,是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 XX县是福建省福州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位于福建省,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重溪风景区等。 XX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XX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

垃圾填埋场设计开题分析报告

垃圾填埋场设计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堰桥地区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加,日产生活垃圾460吨,年清运生活垃圾17万吨,过去的生活垃圾处理以自然堆放、简易堆肥为主,并且处置设施较滞后,原有的杨楼垃圾堆放场处理工艺及设计规模均不满足现在日产近500t 生活垃圾的需求,并且对地下水、大气、环境等造成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使废弃物的处理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为使堰桥城市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先进的中等城市,尽快投资兴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场底平整问题。目前对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场底平整的一般做法是按原有山谷地形对场底进行简单的压实平整。但是, 当山谷的原始坡度比较陡时, 若只对场底进行简单的压实处理, 则由于防渗膜的内摩擦角小、垃圾堆体和中间覆盖层抗剪强度低, 会引起垃圾堆体的滑移或底部防渗层系统的剪切破坏。因此, 对原始坡度较陡的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 可设计成阶梯型场底, 即沿着填埋场谷底方向平整出一段缓坡、一段陡坡相结合的阶梯型场底。 (2)雨水导排和防渗问题。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的降雨汇水,

除了填埋库区面积外, 通常还有比库区面积大得多的场外汇水面积通过设置环库截洪沟, 可以防止场外雨水进入填埋库区, 并及时排放掉库区表面径流, 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当填埋场所在山谷地形较陡时, 可通过逐渐增大截洪沟断面和设置跌水等措施, 确保截洪沟能有效地截流场外雨水。场外雨水经截洪沟截流后汇入填埋库区下游自然冲沟。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主要由填埋库区防渗层和地下水导排层组成, 以尽量减少垃圾渗滤液的渗漏量, 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内, 造成二次污染。对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来说, 一般采用单复合衬里的防渗结构即可, 地下水可由地下水导排沟排出。 (3)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导排问题。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由于具有良好的自然地形, 且渗滤液量较少, 只要沿填埋场谷底开挖一条渗滤液收集主盲沟, 在两边开挖支盲沟, 盲沟内铺设HDPE 穿孔管, 就能有效地收集和导排渗滤液。在垃圾填埋过程中, 垃圾填埋气体是主要的降解产物之一。填埋气体在垃圾堆体中的无控制迁移, 不仅可造成大气污染, 而且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目前, 大中型垃圾填埋场一般通过设置横向和竖向导气石笼来达到对填埋气体的排放和控制。山谷型小型填埋场由于规模小, 产气量少,可考虑采用水平导气管和边坡石笼相结合的填埋气体排放控制方式。 (4)渗滤液处理问题。垃圾渗滤液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大、氨氮含量高和部分COD 难以生物降解等特点, 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处理工艺, 一般采用以生化处理为主, 生化与物化、土地处理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完整版)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毕业设计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2.3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2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方案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态休闲度假基础设施项目——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 主管单位:洛阳市人民政府 项目承办单位:洛阳小浪底西霞院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项目法人代表:郭志红 建设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 1.2 设计依据 1.2.1 编制依据的基础资料 (1)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关于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 (3)《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4)《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5)《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6)《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 (7)《洛阳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

(8)《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9)《洛阳市西霞院旅游区总体规划》; (10)设计方案编制委托书; (11)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基础资料; (12)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态休闲度假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4)《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标准》(CJJ27-2005)(5)《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7)《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LJ/T29-91)(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3)(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6)(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3)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15)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某垃圾填埋封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某垃圾填埋封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项目经理部组成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第三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五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第八章、施工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第九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十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附图:01 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图:02 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项目部的组成 一、工程概况 某市郊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位于该市郊区,设计封场表面积为58200平方米,封场工程包括垃圾库区边界以上部分堆山作业中的边坡覆盖和最终的场区顶部覆盖。主要建设内容为封场覆盖系统、填埋场渗滤液填埋气收集及处理工程、封场防洪工程、场区道路、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通信、监控和绿化工程等,项目估算总投资1193万元。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根据某市郊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问题的答疑文件; 2、某市郊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图; 3、本工程施工现场踏勘情况; 4、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标准、施工验收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4.1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封场后维护及补救措施.doc

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封场后维护及补救措 施- 简介:垃圾填埋场封场及封场后的安全运行是卫生填埋场建设中重要却易被忽视的环节。本文从封场方案设计、封场后维护内容两方面论述了封场设计和封场后维护的重要性,并针对封场后易发事故提出其相对应的补救措施。 关键字:卫生填埋封场维护补救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量也与日俱增,由于垃圾处理不当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目前,卫生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理最为经济、适用、方便的处置方法,也是当前及未来50年内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 封场是卫生填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封场质量高低对于填埋场能否保持良好封闭状态至关重要,而封场后日常管理与维护则是卫生填埋场能否继续安全运行的决定因素。因此,为了确保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能够维持30~50年,国外许多国家立法要求垃圾填埋场运营商必须储备足够资金,以确保填埋场封场后各种设施能够继续运行30~50年;而在国内,封场设计与封场后的管理维护却常常被忽视,由此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工程实例时有发生。为了能够引起卫生填埋场设计、运营管理等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减少卫生填埋场封场后事故的发生,本文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设计及封场后工作中应该注

意的事项。 二、封场方案设计 现代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当填埋区垃圾达到设计填埋高度后必须进行封场覆盖。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渗滤液产生量、抑止病原菌及其传播媒体蚊蝇的繁殖和扩散、控制填埋场恶臭气体和可燃气体散发、提高垃圾堆体安全性、增加填埋场生态修复与开垦利用的速度。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能否安全运行是衡量封场方案是否具有实用性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封场方案设计过程中,封场方案必须对径流控制、填埋气控制及垃圾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长期规划。 填埋场封场覆盖层的主要功能是使入渗到垃圾 三、封场后的维护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虽然没有新鲜生活垃圾补充进入填埋场,但是封场覆盖层下面的原有生活垃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场地仍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垃圾渗滤液及填埋气会继续产生,因此,为了维护封场后的填埋场安全运行,必须进行封场后的各种维护。填埋封场后的维护主要包括填埋场地位置的连续视察与维护、基础设施的不定期维护以及填埋场内及周边环境的连续监测。具体内容如下: 制定并开展连续视察填埋场的方案,以便能够对填埋场封场后的综合条件进行定期巡察,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确保场地的安全。同时还必须制定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标准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 基础设施维护范围主要包括地表水排放设施、填埋气和渗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工程设计与概预算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 工程设计及工程概算 环工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主要由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渗滤液调节池、填埋气体导排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这几个部分组成,其工程概预算主要由,电费,水费,设备费,工人工资等部分组成 关键字: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工程概算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组成及填埋场作业工艺 拟建工程组成一览表 理工程及辅助设施、生活设施和场外工程。主要工程设计方案如下: 卫生填埋并非是简单的填埋处理,而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2001),采取在垃圾处理场底部、侧壁设置防渗层,设置污水汇集后提出设施及污水处理站,沼气要引出进行处理。避免填埋后垃圾对地下水

的污染及填埋后产生的沼气对空气污染。 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包括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渗滤液调蓄及回灌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辅助工程有综合楼、地磅房、洗车场、供水、供电与照明系统等。 1、填埋场防渗系统 防渗系统的设置是为了阻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防渗系统的形式主要有: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垂直防渗一般用于场底地下水贫乏及场底有不透水岩层地质构造条件。该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条件渗透性较差,不适宜采用垂直防渗,该项目设计采用水平防渗系统。 水平防渗是指防渗层水平方向布置,防止垃圾渗滤液向下渗透污染地下水;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体统材料主要有两类:天然防渗材料及人工防渗材料。 根据该项目岩土工程堪察报告:项目所在区域③类粘土厚度分布不均,局部夹粉土薄层,局部厚度小于2m,渗透系数>1×10-7cm/s;⑤类粘土渗透系数>1×10-7cm/s,局部缺失且层厚局部较薄。③、⑤类粘土均不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2001)规定的天然粘土类天然防渗层渗透系数≤1×10-7cm/s,厚度>2m的要求。该项目不宜采用天然粘土防渗层。 该项目采用土工膜防渗衬层,该方式技术成熟,国外应用普遍,国内如北京六里屯填埋场、天津双口填埋场、深圳下坪填埋场等也有应用。该项目采用二布一膜的土工膜防渗结构。 2、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主要用于排出渗滤液,减少填埋层内渗滤液积聚,从而减少对防渗系统的水压。垂直渗滤液收集管还作为填埋气体导排设施。 3、渗滤液调节池 根据同类地区的经验,在填埋场外设置一个渗沥液调蓄池。调蓄池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储存渗沥液,以确保填埋场运行期间暴雨季节渗沥液不外溢,不造成二次污染;二是确保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渗沥液量不会造成较大的冲击负荷,同时调节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 4、渗滤液回灌系统 根据最大年降水量,积水面积,结合梁山县年陆地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的实际情况,该项目决定采用回灌方式处理渗滤液。在渗沥液调蓄池西面设置回灌泵房一座,内设潜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一期土建工程投标文件

江门市大推车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一期-土建工程 施工招标 投标文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江门市大推车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一期-土建工程投标人:(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 日期: 2011 年 11 月 27 日

目录 一、投标函 二、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三、法人授权委托书 四、江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印制的《投标书》 五、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六、企业近三年类似工程业绩及证明材料 七、项目负责人工作经历表 八、工程承诺书 九、工程量清单报价书 十、注册造价工程师的相关资料 十一、投标保证金 十二、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其他投标资料

一、投标函 致:江门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1、根据你方招标工程项目编号为 {项目编号} 的江门市大推车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一期-土建工程工程招标文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规定,经踏勘项目现场和研究上述招标文件的投标须知、合同条款、图纸、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量清单及其他有关文件后,我方愿以“投标文件的商务部分”的投标总报价并按上述图纸、合同条款、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量清单(如有时)的条件要求承包上述工程的施工、竣工,并承担任何质量缺陷保修责任。 2、我方已详细审核全部招标文件,包括修改文件(如有时)及有关附件。 3、我方承认投标函附录是我方投标函的组成部分。 4、一旦我方中标,我方保证按合同协议书中规定的工期 120日历天内完成并移交全部工程。 5、如果我方中标,我方将按照规定提交上述总价 5%作为履约保证金。 6、我方同意所提交的投标文件在招标文件的投标须知中第15条规定的投标有效期内有效,在此期间内如果中标,我方将受此约束。 7、除非另外达成协议并生效,你方的中标通知书和本投标文件将成为约束双方的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 8、我方将与本投标函一起,提交人民币作为投标担保。 投标人:(盖章)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邮政编码:电话:传真: 开户银行名称: 开户银行账号: 开户银行地址: 开户银行电话: 日期: 2011 年 11 月 28 日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2.3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2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某生活垃圾处理填埋场工艺设计

武汉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深圳市某生活垃圾处理填 埋场工艺设计 姓名: 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概述 (2) 1.1工程概况 (3) 1.2 设计原则与范围 (3) 1.2.1编制原则 (3) 1.2.2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3) 1.3 设计依据 (4) 二、基础资料 (3) 2.1 城市概况 (3) 2.1.1地理位置 (3) 2.1.2交通运输 (3) 2.2 自然条件 (3) 2.2.1 地质构成 (4) 2.2.2 气候条件 (4) 三、垃圾量及人口数量 (4) 四、场址概况 (4) 4.1填埋场类型 (4) 4.2填埋场等级划分与规模确定 (4) 五、总图布置 (5) 5.1 设计原则 (5) 5.2 场区布置方案及特点 (5) 六、卫生填埋库区工程 (6) 6.1 防渗工程 (6) 6.2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10) 6.3 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11) 6.4 填埋作业技术 (11) 6.5 防洪工程 (12) 6.6 封场工程 (12) 七、渗沥液处理工程 (14) 7.1 处理工艺 (14) 7.1.1 渗沥液处理方案比较 (15) 7.1.2 渗沥液处理设计水量及水质的确定 (15) 7.1.3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对比 (15) 7.1.4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及选择 (17) 八、环境保护与监测 (19) 8.1 设计依据 (19) 8.2 环境污染来源及污染物分析 (20) 28.3 环境监测 (20) 参考文献 (23)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深圳某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项目场址: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下坪谷地(深圳北部) 总用地:1100亩 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 处理规模:平均1600吨/日 服务年限:14年 1.2 设计原则与范围 1.2.1编制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贯彻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指导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厂址和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二次污染并防止新的污染产生,使工程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本项目的编制原则是:1)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条例)和技术标准的同时,结合当地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生活垃圾产生情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对生活垃圾实行安全处置,使之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垃圾处理要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总体目标。 2)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态度,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确保各类设施互相协调,技术切实可行,降低垃圾处理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2.2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处理方案选择的原则是:技术成熟,工艺简洁,设备可靠,能适

最新版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项目经理部组成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第三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五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第八章、施工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第九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十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附图:01 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图:02 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项目部的组成 一、工程概况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位于**市**沟,设计封场表面积为 5.95万平方米,封场工程包括垃圾库区边界以上部分堆山作业中的 边坡覆盖和最终的场区顶部覆盖。主要建设内容为封场覆盖系统、填埋场渗滤液填埋气收集及处理工程、封场防洪工程、场区道路、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通信、监控和绿化工程等,项目估算总投资**万元。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根据延**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问题的答疑文件; 2、**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图; 3、本工程施工现场踏勘情况; 4、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标准、施工验收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4.1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垃圾填埋场封场要求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量也与日俱增,由于垃圾处理不当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目前,卫生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理最为经济、适用、方便的处置方法,也是当前及未来50年内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 封场是卫生填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封场质量高低对于填埋场能否保持良好封闭状态至关重要,而封场后日常管理与维护则是卫生填埋场能否继续安全运行的决定因素。因此,为了确保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能够维持30~50年,国外许多国家立法要求垃圾填埋场运营商必须储备足够资金,以确保填埋场封场后各种设施能够继续运行30~50年;而在国内,封场设计与封场后的管理维护却常常被忽视,由此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工程实例时有发生。为了能够引起卫生填埋场设计、运营管理等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减少卫生填埋场封场后事故的发生,本文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设计及封场后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封场方案设计 现代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当填埋区垃圾达到设计填埋高度后必须进行封场覆盖。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渗滤液产生量、抑止病原菌及其传播媒体蚊蝇的繁殖和扩散、控制填埋场恶臭气体和可燃气体散发、提高垃圾堆体安全性、增加填埋场生态修复与开垦利用的速度。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能否安全运行是衡量封场方案是否具有实用性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封场方案设计过程中,封场方案必须对径流控制、填埋气控制及垃圾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长期规划。 填埋场封场覆盖层的主要功能是使入渗到垃圾场的地表水达到最小化,从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因此垃圾填埋场覆盖层设计必须兼顾以下条件:(1)温度极限;(2)可能产生干湿交替从而导致土壤发生收缩龟裂,影响覆盖层系统稳定性的降雨极限;(3)可能会导致某些土壤的破坏或者其他覆材料损坏的不均匀沉降;(4)可能会导致覆盖层破坏的倾斜滑动;(5)植物根系、掘地动物、蚯蚓、昆虫等对土壤的穿透;(6)覆盖层上车辆的行驶;(7)地震引起的变形;(8)风力或水流对覆盖材料的侵蚀等,从而确保填埋场地表径流和融化水能够顺利及时地被排放出; 除此之外,填埋场设计还要结合垃圾填埋场当地的地形状况和附近花草植物的种类,使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与周边环境绿化相协调。因此,垃圾填埋场最终封场设计还必须考虑以下要素:(1)覆盖系统的整体结构;(2)覆盖层的渗透率;(3)地表的坡度;(4)景观设计;(5)场地下陷时的补救方法;(6)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 三、封场后的维护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虽然没有新鲜生活垃圾补充进入填埋场,但是封场覆盖层下面的原有生活垃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场地仍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垃圾渗滤液及填埋气会继续产生,因此,为了维护封场后的填埋场安全运行,必须进行封场后的各种维护。填埋封场后的维护主要包括填埋场地位置的连续视察与维护、基础设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