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目录:

一、有桨时代

二、前风帆时代

三、大帆船时代

四、蒸汽装甲时代

五、从铁甲到无畏

六、伟大战舰时代

七、导弹时代

八、全面海军时代

一、有桨时代:

船是所有水面交通工具的总称。最初的船是有桨的,比如独木舟。没有自身动力的水面漂浮物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为了在水面行使具有实际性,施加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一两个人、一点随身物品,一根大木头挖一个洞,找根树枝随便划拉几下这就是船。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船上的人越来越多,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划船的意义降低了,不能依赖所有船上的人都参与驾驶,毕竟有的人只是乘客,没有任何经验,操纵船只是件严肃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因此,单纯依靠划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大约在3500年以前,欧洲的帆船开始出现,作为商业运输,这样的船只是非常合适的,毕竟这样的运送成本比较低廉,不需要太多的船员。军事用途的船只也使用帆,但是相对于商业用途的船只来说,帆的面积很小,使用的频率也要少一些,因为军舰更多考虑的是快速和冲击力,携带比较多的船员是非常必要的,使用成本不是主要考虑的内容。在古希腊甚至出现了三层有桨战舰,而且是作为标准战舰来使用,这种战舰也有帆,但是很小,说明这种战舰对于速度和机动性的要求十分突出,要求瞬间实现能量释放,这是单纯依靠帆的船只不能实现的。这主要是当时战术的要求,冲角战术是普遍使用的,首要攻击手段。没有一定的速度和灵活的机动能量,是无法实现的。大量的船员用于驾驶,少量的船员用于战斗是必须的。而且,地中海面积狭小,居民居住地相对比较集中,对于航程的要求也比较低,不需要很多的远程机动。根据现在发现的资料来看,这种三层有桨战舰大约需要170名划桨船员,但是作战人员只有14人。它的速度估计可以达到至少大约12节的最高航速(这还是保守估计,根据实物考古,航速可以超过20节),这在当时普遍速度只有4~5节的各种船只来说,就是快艇,而且是现代巡洋舰排水量级别的大型快艇。单纯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今天的所谓科技发展,真是令人汗颜,我们甚至还没有达到古代的标准,今天军舰的速度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比例。举例来说,三层有桨战舰的最高时速已经超过欧洲中世纪重甲骑兵的冲击速度;反过来看现在的巡洋舰却不能达到38节以上的最高航速,根本无法超越当前的坦克越野速度(德国豹2达到70公里\小时)。说明我们的科技水平还没有真正达到宣传的那样神奇,现在还没有一个实质性的飞跃。

但是这种战舰的航程实在是非常有限,实际有效的作战距离不会超过400~500公里。因为这种船为了满足高航速和战术机动性必须制造得非常细长,船身宽度很小,划桨手和战士拥挤在一起,携带的淡水、食物只能满足很短的自持力。古代的航运主要是沿岸进行,保护繁忙的沿海水域就是当时海军的主要任务。通常的作战形式基本是确定在陆地视线的范围内,岸上的士兵们亲眼目睹海面上“惊心动魄”的战斗,为了他们海军的胜利而欢呼,同时还随时准备着跳入水中营救落水的战友或者砍杀敌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海战目的是摧毁敌方战舰,因此,自己的战舰上只要保持一定的自卫力量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作战方式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投射武器的发展改变了这种依靠快速机动遂行作战的方式。弓箭、掷弹器可以轻易穿透软木结构的船体,杀伤里面的人员,如果划桨手不能保持协调一致,哪怕是几秒钟的停顿,都会造成冲击战术的失败,从而给对方投射武器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杀伤自己。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桨战舰不得不扩大体积,安装更多的投射武器,携带更多的人员。亚历山大以后的时代甚至出现了六层有桨战舰,达到40排船桨的规模,全舰包括2850名划桨手和400名作战士兵,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怪兽。这种战舰在战斗中几乎是坚不可摧的,但是他的弱点也十分突出,首先是航速急剧下降,根本不具备快速冲击对方的能力;其次,有桨战舰自持力不高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如果不在海岸线附近活动,这样的战舰就不可能参加战斗了,几天的航程下来,由于缺乏淡水和食物,3000多人差不多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作战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冲角战术已经逐渐被淘汰,海战的目的不再是摧毁敌人的战舰而是消灭敌人战舰上的人了。

二、前风帆时代:

利用风帆行使船只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发明,欧洲也很早就开始使用风帆。可以定论的考古发现表明,风帆的使用已经有5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开始使用不代表具有一定规模,真正的风帆时代还是在中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帆船开发比较早,但是定型也比较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丝毫的变化。欧洲人从帆桨并用开始逐步在海洋上拓展。首先是维京人的海盗开发,过去的神话传说现在已经得到了一些证实。维京人是世界上比较早的海洋民族,足迹踏遍欧洲。在英格兰他们被称为丹麦人;在法兰克他们被称为诺曼人;在俄罗斯他们被称为瓦兰几亚人……,他们征服了冰岛、格陵兰岛甚至还在北美洲登陆,这种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说明维京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在当时是比较领先的。维京人的船制作比较简单,没有使用已经被广泛采用的平接法,而是塔接法,这在当时来说并不是先进的做法。简单来说平接法就是船板要平接合缝,用沥青填补缝隙,船底比较光滑,利于行驶;塔接法就是船板互相叠加,每隔一段就用绳索捆扎起来,不使用金属钉子加固。这样的方法船底的平滑程度不高,但是相对的会增加整体结构的弹性,在高海况条件下船只的生存性更大一点,这也许就是维京人完成远航的一个客观因素吧。维京人的航海热情激发了传统海上贸易国家的兴趣,在地中海地区,意大利人、希腊人、拜占庭人等等,在传统的海船基础上,结合维京人、中东人的技术,开始制造全新的船只样式。现在的发现表明,维京人的船只是没有甲板的,吃水也比较浅,干舷也很低,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惊涛骇浪里面活过来了。9世纪开始,地中海周围国家开始制造一种双层甲板,安装2~3个桅杆的帆动力船只。这个时代开始,商船、战舰变得模糊不清,样子没什么差别。船上都有首楼、尾楼,使用大三角帆,配置一排划桨手,在有风、无风的环境下都可以使用,排水量达到500吨,有个游戏叫《大航海》其中有一种船叫威尼斯炮艇,就是参考这种船的样式。随着船舵、风帆索具、锚、航海定位装置的逐步引进,欧洲船只开始逐渐发展以来。海洋贸易不再是沿岸贸易,开始向大海深处走

去。灵活的运用风力,准确的掌握方向,这时候欧洲制造了很多种样式的帆船,共同的特点

都是:机动灵活、操纵方便、适应多种海洋条件、安装火炮、商战混用。随着大航海时代的临近,一个全新的大帆船时代到来了。不过,和同时代中国的欧洲的船只吨位还是偏小,还是无法和中国帆船相提并论,哥伦布、达*伽马的远航还使用的是几百吨的快帆船。不过,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西方开始重视海军的独立作用,并开发出海上封锁战术,在世界范围内,海军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国家力量,欧洲人的触角开始向世界伸展。

三、大帆船时代:

在中世纪的帆船时代,海军的战术开始沿袭消灭人员的做法,现在不同了,火炮的使用,使海战重新回到了摧毁战舰的战术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海军的作用,海军的比重逐渐增加,全索具帆船成为欧洲的主要船只样式。这种船的航海性能十分突出,适应了正在兴起的欧洲贸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认真考虑了火炮战术在海军的应用,在船舷安装火炮,由于设计当中已经注意了承受火炮的冲击力,机构特别结实;同时,为了尽可能多的安装火炮,甲板设计也被认真考虑。巨大的、“威尼斯炮艇”式的单层甲板平底战舰退出了海军的主要装备名单。毕竟,这种搭载3000人以上的军舰(比当时一个欧洲村庄的人还多)消耗的费用太高,航程也非常有限,需要沿岸星罗棋布的港口、补给基地的支持。没有巨大的财政支持,保持这样的一支舰队几乎就是自杀,不需要打仗,也可以拖垮一个国家。1571年著名的勒班多海战就足以说明问题。欧洲基督教联合海军的战舰数量和土耳其海军几乎相差无几,但是凭借火炮优势(联军1815门火炮,土耳其军750门火炮)才勉强取得了胜利。一般的介

绍认为,这场战役遏制了土耳其向欧洲的拓展,凭借海军优势,联军保卫了基督教国家,是划时代的重大胜利。但事实上奥斯曼帝国当时忙于平定巴尔干内乱,放弃进军欧洲是万般无奈,毕竟是无暇顾及。在强大帝国财政支持下,土耳其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恢复了它的海军,同等战舰数量迅速达到战役以前的水平,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完全是由于政治原因,土耳其才没有恢复继续作战,不然,欧洲的末日就要到了。建造威尼斯炮艇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拥有无数的熟练工匠、丰富的木材资源,还有数不清的船坞。但是,没有火炮的战舰,令土耳其十分忧虑。这场战役的真正意义在于,结束了人员摧毁战术,回归到船只毁伤的战术上来。风帆全动力的时代到来了。说到这个时代,容易让人联想到英国海上霸权的崛起,其实,在这个时代,虽然英国打败了号称无敌的西班牙舰队,但是,它自身也不断受到蹂躏。西班牙人没有做到的事情,荷兰人做到了,海上马车夫们不但打败了英国海军,还占领了伦敦,着实让英国人喘不上气。

战列舰的时代来了。世界各国建造了越来越多的所谓主力战舰。1666年圣詹姆斯日海战的结果表明,保持一支海军舰队是阻止敌人进攻的最好办法,至少欧洲认识这样认为的。9英里长的战列线,88艘战舰没完没了的相互轰击,结果双方只有三艘战舰沉没。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进攻都变得毫无意义,海军变成了巨大的威慑力量。在这个时代,英国并不是世界海军发展的引领者,法国才是真正的先锋,并且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英国所做的就是紧紧跟在法国人后面,拼命的学习和利用。不过,对于英国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为了能够装下一百门重炮,船就得造得大,船大了帆就得增加,不然就跑不起来了,同时还得保证不能占用太多的船员,节省下来用于打仗。在这些方面法国人做了不少工作,他们甚至成立了建造委员会,在每一个船坞具体指导建造工作。很快,法国海军在舰船技术方面开始处于领导地位。“74型”主力战舰和快帆巡航舰成为法国海军的标志,也很快成为西方世界的标志。但是法国人的技术浪漫没有转化为实力,在一系列国家政策失误以后,英国人才慢慢确立起海上霸主地位,虽然在这个时候英国海军还没有什么创新性的举动。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霸主,其实原因很简单。除了英国以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必须同时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力量来保卫自己,而英国只需要建立一个大陆联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陆军方面英国花费的费用最小,欧洲其他各家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来摧毁英国的海军,对付大陆上的英国同盟者就已经是很麻烦的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的海上霸权好像没有不成立的理由了。

四、蒸汽装甲时代:

告别风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儿,也是一件无奈的事儿,更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儿。当大家沉浸在纳尔逊的特拉法加辉煌当中的时候;当欧洲正在欢呼平定了那个小矮子而带来的和平的时候。工业的革命悄悄的站在了海军的身边,正在得意的微笑。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面貌,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很快就影响到了军事领域。步枪、火炮的新技术变革已经开始,但是,相对于陆军,海军对新技术的就显得小心翼翼,甚至是有些排斥。毕竟几个世纪发展起来的风帆战舰已经达到成熟,战舰制造、战术使用、人员训练等等日臻完善,轻易改变这些听起来确实有些“不现实”。19世纪初的木制风帆战舰达到了顶峰,设计和制造工艺已经没有什么改进的余地。然而,“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中国古语“物极必反”。一场海军的巨变正在酝酿当中。不过,平心而论,19世纪初期的蒸汽机械确实不尽人意,体积太大、消耗太多、功率太小;几乎无法达到风帆战舰的水平。而且,在螺旋桨发明以前,蒸汽动力推动的船只使用的是所谓“明轮”,笨拙的明轮和突出机件都得安装在水线以上部位,火炮数量不得不随之减少,并且很不安全,极容易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世界各国海军不愿意接受作为战舰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作为运输船只,蒸汽动力船只还是有一定优势,至少它不需要特别考虑风向的影响。但是,惊

人的燃料消耗也是蒸汽动力船只的重要弊端,为了保证足够的航程,必须设置大量的加煤站。如果从英国航行到中国,使用风帆船只需要5个月时间的话;使用蒸汽动力船只则可能不超过三个月,但是加上中途添加煤炭、锅炉检修等时间,实际上也差不多需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样说来,蒸汽动力还不是一种成熟动力,确实还需要改进才能被世界海军接受。

但是,一个另外的新生事物却让世界各国海军迅速接受下来,那就是装甲,具体说是铁甲。爆破弹无情的摧毁了脆弱的木制战舰,第一场爆破弹战斗甚至被描述成了一场“屠杀”。在锡诺普海战当中,俄罗斯海军猛烈射击腐朽的土耳其舰队,让海军认清了木制战舰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在接下来的克里木战争中,法国人首先制造了三艘铁甲浮动炮台,“雷鸣”号、“熔岩”号和“毁灭”号,这是未来铁甲舰的雏形,是最早用于舰队行动的铁甲战舰。在对俄军要塞既定目标的攻击中,顺利完成了任务,而自身几乎没有损伤。克里木战争——从战争自身来说,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东西。但是现代战争和传统战争的分水岭,从这次战争以后,世界军事进入了现代科技战争时代。在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中,蒸汽动力战舰也第一次现露出勃勃的生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已经有螺旋桨出现在军舰上。一个题外话,关于螺旋桨的发明一般的说法是某个国家的某个人发明了螺旋桨,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宣称自己发明的螺旋桨:比如奥地利的捷克发明家约瑟夫?雷塞尔、英国人弗朗西斯?史密斯等等,这些人都将螺旋桨用于了实践性活动。如果说比较出名的话,英国的轻型炮舰“响尾蛇”似乎要更加引人注目,其轰动性效果在当时几乎是无人不知,而非今天我们说的那个国家的那条小船儿。这说明在一个全新时代到来的时候,技术的进步必定是多元的,也只有多元化才有可能促进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而决非一两个人、一两件事儿,甚至一两个国家可以左右的。言归正传,克里木战争催生了科技在战争中的大量应用。世界各国海军很快认识到将蒸汽推进系统和装甲结合起来才是未来战舰的希望,并且,很快开始了实践。克里木战争结束10年后,检验新式战舰的机会来了,这就是亚得里亚海上的利萨海战。这场战斗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斗,本来不应该发生,完全是由于意大利的头脑发热(这次战争是意大利和普鲁士结盟进攻奥地利,历史上好像意大利和德国结盟从来都是失败,不知道意大利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范围内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优秀军队,相比较之下,奥地利则缺乏足够的实力来维持其海上力量。双方为数不多的新式装甲战舰展开了交锋,奥地利舰队用异乎寻常的楔型横队来对抗意大利的常规纵队,结果竟然是意大利海军失败。本来,这场战斗只是一次小小的检验,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世界海军的舰船制造和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舰首主炮加上冲角成为世界各国军舰的标准样式。虽然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但是,渴望新技术的海军们还是纷纷仿效这样的打法。很快,下一个验证出现了——甲午海战。

五、从铁甲到无畏:

甲午海战受到世界海军的关注,原因在于,这是一场在当时来说海军舰队的完整阵容出场的战斗,关系到整个海军事业的进程。1880以后的世界海军正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各种流派纷纷登场,众说纷纭,到底谁的理论是正确的呢?甲午海战就是最好的检验。不过,多数海军国家倾向于大清帝国获得胜利,毕竟清帝国海军是比较系统的获得西方海军的精华,在把握海军发展动向上也比较准确,一只脚已经迈进世界海军强国的大门,而另一只脚也差不多快要进去了,相对于日本的超市购物方式,感觉要好得多。清帝国海军各种军用舰船齐备,指挥人员的素养也受到西方海军强国的首肯。虽然我们现在说当时的清朝武器是万国造,但是和日本比较起来却是要系统的多。关于这次战役勿需多言,各国海军惊

讶的发现日本人的一个小便宜居然取得了大战果。就阵型来说,双方都没有错误。清帝国海军接受利萨海战的经验,按照自身舰队的特点,排列了横队;日本舰队速度较快,按照英国海军的经验,以纵队展开进攻。唯一不同的是,清帝国舰队显然缺乏足够的协调应变能力,阵型虽然没有问题,但是遭遇突发事件(炮口阵风造成主帅不能指挥),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变成了各自为战,很快陷入混乱。再有,速射火炮优势突现。中国的8门305毫米主炮射速太低,只能命中对方2发,日本的3门320毫米大炮更是一炮没打着,还当场卡住。依靠大口径主炮没有让双方取得任何战果,反倒是中等口径速射火炮异常活跃,射速和命中率成为致胜的关键。面对薄弱装甲甚至无装甲的巡洋舰,中等口径火炮惊人的破坏力引起了全世界海军的重视。没有人员和动力的军舰即使装甲完好也是一艘废船,如果引起火灾,沉没则是早晚的事情。但是,真正的全装甲战舰的生存力还是毋庸置疑的。面对日本战舰疯狂的射击,甚至是抵近射击,清帝国的两艘铁甲舰依然如故,全身而退。防护巡洋舰脆弱的防御力引发了大规模的装甲巡洋舰竞赛,甚至一直对此保持鄙夷态度的英国也加入进来。相对于威力巨大但射速极慢的大口径主炮,惟有装备更多的副炮,也就是大量的中间火炮,在最短时间内打瘫对手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从此,多炮塔形象成为主要战舰的标准像,并一直延续下去。

此次战争,也结束了中国成为世界海军强国的梦想。从当时的发展趋势来看,19世纪中期以来,凡是系统参加海军建设的国家,无不成就了海军帝国的梦想,乃至顺利延续近百年。老牌的英、法;后来居上的美、日,无不如此,唯独中国是个例外。以清帝国当时的财力、海军领导人的远见,以及区区防护巡洋舰的低门槛起步,居然未能顺利毕业,甚至从此败落,与世界海军无缘,于今日看来,岂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而时至今日,一个新海军变革的历史性机会又在向我们招手,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正当大家疯狂设计建造以装甲巡洋舰为代表的多炮塔怪兽的时候,远东的一阵炮声,改变了世界海军的态度。日俄战争的一系列海战,尤其是对马的代表性,让全世界回到了主炮观念上。在对马海战中,完善的快速纵队抢占战位战术进一步证明,这还是主力对决当中唯一的致胜法宝。而面对对方快速机动,杂货铺一样的多口径炮群根本不可能有效的协调统一,在大口径火炮的有效射程内,一切问题都已经解决,中间火炮毫无作用。而一旦失去主要战斗力,对方的水面雷击战队则可以毫无顾忌的给予最后一击。伟大骑士死于卑鄙小人之手,面对这样的事实,世界陷入一片迷茫。如何完善解决火力、装甲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引发思考。终于,一种完全抛弃无用副炮,最大限度发扬主炮威力的快速全装甲战舰出现了,这就是无畏。关于这种全新战舰的文章已经很多,在此,我们不做更多赘言。需要强调的是,无畏战舰产生的意义在于,从此主流海军建设变成富人俱乐部的专利,一般国家再也没有机会染指,更没有任何机会撼动海军帝国的地位,除非是他们自己之间的内讧。

六、伟大战舰时代:

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以无畏战舰为标志的大英帝国从此引领世界海军的发展潮流。英国财力雄厚、人才辈出;法国已经陷入一片混乱,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危险英帝国。类似意大利这样的池塘海军还忙于整理内务。美、日还刚刚开始起步,对英帝国只有示好的份儿。暴发户德国在一次大战中挨了一闷棍,基本失去竞争的实力。大炮巨舰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拥有战列舰的国家,“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从日俄战争到二战结束,战舰的发展开始全面细化。以战列舰为核心,战列巡洋舰、巡洋舰、驱逐舰,乃至航空母舰都是围绕着主力舰队决战展开设计制造。百家争鸣的时代结束了,世界海军都在老老实实的制造自己的战列舰。海战战术也回归风帆时代的战列纵队方式,由于前一个世纪末几次海战的教训,即使数量众多,在队形混乱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取胜的可能,所以,战列舰舰队变得墨守成规,严格执行队形变换法则,而不敢稍微懈怠。

当然,这其中也要细分几个小阶段。包括无畏时代、超级无畏时代和高速战舰时代等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我们更多记忆的是高大威猛的战列舰;与此前相比,我们可能对战役和将领如数家珍;现在,战舰的名字似乎更加亲切,甚至出现了很多只有战列舰和多炮塔党人才明白的昵称。这也难怪,首先是时间距离我们比较近,很多见证还历历在目;更主要的是,这个时代的战列舰日臻完善,几乎达到了火炮战舰的最高境界。两次大战的锤炼,划时代人物的出现,造就了这一时期的巨型战舰。西方的纳尔逊、俾斯麦;东方的长门、大和……。航母的出现其实并未引起任何骚动。曾经以为航母替代战列舰是一种进步,是历史的必然,其实完全是偶然。在海军界的心目中,航母只是一种辅助舰种,是对战列舰的补充和掩护。除了其自身携带的飞机具有无可替代的远程打击能力以外,其实并无优势可言。脆弱的装甲、低劣的适航性、数量庞大的资材消耗......。与一些人认识不同的是,航母从来都是辅助舰种,从一开始就没当作过绝对主力使用。对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大规模使用,实在是无奈之举。相对于航母,战列舰造价太高,建造周期太长,只有在时间、金钱和战况允许的情况下,战列舰的制造才能顺利实施。应该说,即使美国这样财大气粗的国家都会犹豫,就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战争的模式已经转向拼技术、金钱和时间,一个国家的承受能力已经相当脆弱,总体作战的条件下,单一量产某种武器的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这恐怕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决策者敢想敢干的事情。航母还算不上继任战列舰以后的海上霸主。至少在今天,航母的作用还分为两派,而在双方激烈争论尚无结果的时候,航母就已经蜕变成另外一种面目全非的战舰了。

值得注意的是,潜艇作为一种并不算先进的武器系统,和当初的鱼雷艇一样,在这个阶段异军突起。在还没有足够技术支持的条件下,依然给海军和世界足够的震惊。这种武器是如此的原始,以至于从技术角度来看,完全不适宜作为一种合格的进攻武器出现,甚至到了今天,常规潜艇还作为防御性武器出现。通过二战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进步和军事技术的发展总是跑在人类思维的前面,甚至是被奉为潜艇战大师的邓尼茨也是沿用了18世纪的战争方式,采用的却是20世纪的技术。英国人的忧虑是真实存在的,但却无意抵消他们对潜艇的蔑视,以至于他们和德国签订了海军协定,居然大大放宽了德国拥有潜艇的数量和比例,说明英国对当时的潜艇技术始终是怀疑的,事实也证明这种怀疑是正确的。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国也已经竭尽全力,但是依靠潜艇依然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这就如同无法依靠轰炸机一样,技术还不十分完备,这种依靠是不可靠,是危险的赌博。

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刺激了军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加速了人类对军事技术的依赖。以至于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人宣称军事历史的发展就是军事技术的发展,在军事技术面前,任何军事思想都变得微不足道,或者说,不服从最新军事技术,只有缴枪投降的份儿了。诚然,军事技术,尤其是海军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但是,任何军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陷入停滞以后,都会转而依附在军事思想之下,这是二战的闪击战术已经证明了的,海军也不例外。航母的出现表明,新的海战方式已经出现,战列舰可以寿终正寝了。

八、全面海军时代:

在可预见的未来,海军作战舰艇的排水量将向小型化发展,节省下来的能量空间将用于提高单舰作战和舰队协同作战能力,从而达到海军作战舰艇新的质的飞跃。其具有的意义将同“无畏舰”一样是划时代的。在未来的战争中,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敌对双方对领土的需求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在以美军为首的所谓军事强国中尤为流行。海军的作用也有原来的最终确保对岸作战能力转变为最终确保沿岸作战能力。相对于全球海军国家的转变,全面海军国家作战模式的变革也已经势在必行。作为区域强国海军的主要任务不是与全球海军国家争夺大洋的控制权而是在强大国土海岸防御线为依托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近岸水域和浅海专属区域。海军舰艇不需要考虑张显武力,而是更加重视实力,特别是瞬间打击力。

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高功能化,包括自动驾驶设备内的各种智能化设备日趋完善,无人机越来越表现出比有人机更具有优势。无人机制造成本低、使用费用低,其制造成本仅相当于有人机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十几分之一,并且不必使用专门的机场,对起降设施的要求很低。无人机可以实时地获取战场信息,使用时仅需要几名操作人员。而有人机除了需要驾驶员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地面后勤保障人员。无人机外形尺寸很小,发动机功率也相应降低,红外辐射弱,噪音小,不需要特别的隐身设计,就不易被雷达、红外探测仪和音响探测器发现。因此,无人机的生存能力强于有人机,易于遂行各种作战任务。也正是因为没有驾驶员,无人机可以长时间滞留在空中而不必考虑人员的疲劳问题。同时,无人机的最大机动过载可以超过12g,在结构设计上其安全系数也不用达到有人机的级别,更适于执行有人机不容易承担的任务。在接下来的50年里面,无人机全面取代有人机将成为一种必然。

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舰种,航母开始变得多余,并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只有目前中等驱逐舰大小的新型区域制空战舰,配合武库舰之类的瞬间高强度打击战舰,在敌对国家临近水域作战。相对于庞大笨重的航母,这种新型战舰应对打击的能力成倍增加。微弱的可探测性和灵

活的战术机动性,以及对数量庞大、密如飞蝗的无人机的可操纵性,使得这种战舰变成未来

真正的核心战舰。即使母舰沉没,其所掌控的无人机依然可以由位于深远位置的类似巡洋舰大小的大洋战舰操控,不间断地执行作战任务,作战的持续性几乎可以无限延伸。

美国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国家,善于策划阴谋,比他的前任英国更加狡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为了保持自身的霸主地位,美国不惜把老二们引入歧途。现在,美国大力宣传诸如“频海战斗舰”、“武库舰”、“视距外打击”、“数字化部队”等等,对其核心战舰—区域制空舰却只字未提,而围绕这种战舰的全新作战模式更是深莫如晦。对于普通军事爱好者,无法看清这层迷雾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对于职业军人来说,就是不可原谅的。

船舶发展史

船舶发展史 船舶1132 陈伟强 摘要:本文就世界上所造的船一一论述,分析了造船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船舶的历史意义。从古至今有许多交通工具,但因为科技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为什麽船舶不断翻新一直留在历史的舞台,本文为你一一揭晓。 关键词:船舶影响启示意义 一引言 古今中外,古往中来,人类至少在五六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无以数计的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财富,除了文字记载下来的文化历史和一些艺术珍品外,其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珍品,绝大部分都已经灰飞烟灭。只留下一点遗迹,而船舶就是其中之一。而正是船舶的发展推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开拓了贸易,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了世界,是世界连为一体,从而推动世界及海洋的发展,可见船舶的影响及意义。 二远近代的船舶发展 在荷兰格罗宁根的庇斯地区发现最古老的北欧独木舟,碳测为公元前6315年。据考证,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已出现横帆船,到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已成为世界性的造船中心,所以说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造出真正意义的船。 古希腊为西方海洋文明发源地,三层浆战船作为这一时代的主要战船,在海战中起主要作用,这些船也被广泛用于经商,运输以及开辟殖民地。 公元8世纪,中国出现最早使用水密舱壁的古船。它能使船体如竹子般坚固,从而船越造越大,航行越来越远。是唐朝的水运事业空前发展,不仅畅行日本海而且通航南洋,开始进入印度洋。到了公元1405年,明朝造船业大力发展,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遍及亚非30余国,堪称世界帆船航海史上伟大壮举,最远到比刺、孙刺。沟通了东西洋的海上航路,就此联合亚非大片海域。率先为人类的远航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把中国的航海事业推向鼎盛。 公元1588年,英、西海战中,英军使用上层建筑战船的创制,开启了纵列海战的先锋。 1870年。美国富尔顿建成第一艘半用明轮推进蒸汽机船“克莱蒙拓”号。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功率为58.8千瓦,1894年英国的帕里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班尼”号上,在泰晤士河上适航成功,航速超过360km/h。 早期汽轮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在1910年出现齿轮减速,电动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装置。1902年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船。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成为运输船主要动力装置。1947年。英国首先安装汽油机,主功率为1837千瓦。6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用燃汽轮和蒸汽机联合动力装置。 三现代船舶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稳定增长,航运持续发展,市场兴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许多先进制造技术在造船领域得到应用。现代造船技术正朝着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发展。自动焊接技术,成组制造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等都在广泛应用,从而使船舶制造为千吨乃至万吨位。现代有许多新的造船技术可使船更坚固,行得更远。比如:精度造船技术,模块造船方法,船体分造技术等及一些新型的造船理念。从而使船舶性能高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现代发展核能技术,核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可以使船跑的快且不用常换燃料。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努力研究新型船。 四启示 对于船舶行业来说,21世纪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已经提出了要在新世纪变成造船强国,因此必须要掌握先进造船技术,缩短与外国技术差距,推动技术创新研究,跟踪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推广道路,结合实际情况把握机遇,不断用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摘要 (2) 关键字 (2) 前言 (2)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3) 二、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历史 (4) 三、中国与发达国家汽车差距 (7) 四、中国汽车发展展望 (8) 五、参考文献 (8) 摘要:时下,对于居住在都市和乡陌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已再是什么新奇之物了,但是对中国汽车历史的经过却少为人知,本文对中国汽车自古及今的历史简单介绍,并综合中外汽车的现状略加分析,了解中国汽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关键字:座驾中国汽车汽车历史现状差距发展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座驾,意即有人坐有人驾驶的代步工具。 每天迎着晨曦,眺望满街的车水马龙,汽车像蝗虫一样塞满了街道,开车的,乘车的满脸焦虑,汽车已经主宰了交通工具市场。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车”的世界里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车代步发展到如今,是否还可以激发起人们对车的怀旧情结?那些原始和落后的交通工具,伴随乘车人、拉车人那份怡然自得的心理却又是十分难得的。 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从它的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我无法考证其“车”的沧桑巨变,据说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时英雄好汉驰聘沙场是骑马,留下了几多惊险神话。后来皇上出游或战争需要,人们发明马(或牛、驴)拉的两轮车,这可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可以证实。《苟子“解蔽》:“奚仲作车”。“奚仲,夏禹时车正。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轩,就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啸嗷东轩下”、“月上轩而飞光”的情境是多么令人景仰。杜牧《阿房宫赋》: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车骑塞巷,宾客盈座”,又是另一般场景。辒,乃古代兵车之一种,四轮车,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又能往来运土填堑,以攻城为主要任务。辒车,是古代一种卧车,据说秦始皇在外驾崩,就是用辒车运回宫的。辎车,则是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后汉书》载:“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不由入想起杜甫《兵车行》里车辚辚,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 玉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在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玉文化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但是按照统治阶级使用玉的用途来分,中国玉的发展可以分为神玉、王玉、民玉。按种类来分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和在清朝慈禧后盛行的缅甸“翡翠”。 旧石器时代到周时期,玉都是被人们奉为巫玉,它被当作一种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玉具有通灵的法力,因为它是神灵、天地、祖先神奇法力的象征。因此玉在我们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可谓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推动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力量就是神明。那时候的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祭祀天神。所以这个时期的玉被认为是神玉的存在。 而后的封建皇朝里,玉成为了王玉。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工具。这时候的玉是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的宠儿。玉不再只是用于祭祀天神,玉成为了封建礼制里德的载体。统治阶级给玉赋予了非常多的美好寓意。玉是“石之美者”,玉有“六德”。这使得玉得到了王权和士大夫儒士的喜爱。将玉来表达自身的品德的高尚,代表国家的形象。在清朝时英吉利使者访华,清朝就赠了玉如意给使者。这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也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爱玉之国。同时,玉也是皇权的象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而且玉也是政治的象征,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随着朝代的更迭,人民不变的不仅仅有中华的文化,还有中华人民对玉的喜爱。因为玉代表了“六德”是儒士的风雅之物,同时玉也有吉祥祥瑞之意。人们认为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同时相信玉有使人长生不老的功能,相信通过食玉和服用玉类可以实现永远年轻的目的。这一观念宣扬和使用得最多的大约要推道家的学术和法术了。但是其实要用玉达到保健作用,必须用玉做餐具才可以。随身佩而且随着历朝玉雕技艺的改革创新,玉饰品一直是人们的主要饰品之一。玉镯、玉簪、玉佩、玉冠等等,而且造型多种多样。而且玉在中国的价值一直很高,金玉金玉,古代因为玉的挖掘的运输的困难,使得玉的价格不菲.现在因为玉资源的日益匮乏,使得玉的价值越来越高。现在玉的价格比清朝时期高了千倍不止。同时随着时代的改变,玉也开始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所以直到现在,玉,这个中华民族的精灵,成为了民玉。这不是玉的地位下滑,反而是一种升华。现在的玉不是祭祀神明的工具,不是皇权的象征,而是美的象征,民族的象征,历史的印记。 玉随着中华原始文明诞生,她一直都在中华历朝历代的历史中存在着。中国的文字几经变化,中国的道家、墨家、儒家、法家,各大学派都衰弱或者湮灭了,多少书画作品都不见踪影。中国这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她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玉文化一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即使古时人们喜爱的和田玉已经越来越少,四大名玉已经有后起之秀----翡翠。美玉,可以分为A货、B货、C货、B+C货。

中国近现代轮船发展史与中国现代船舶类型

世界近现代轮船发展史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现代帆船始于荷兰。1660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长将一条名为"玛丽"的帆船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1662年查理二世举办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帆船比赛。 仿古帆船:哥德堡号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 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

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后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开始采用了减速传动方式。 早期的汽轮机船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1903年,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然后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60年代先后,又出现了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 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在民用船舶中,燃气轮机因效率比柴油机低,用得很少。 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动力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1954年,美国建造的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功率为11025千瓦,航速33公里;1959年,前苏联建成了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功率为32340千瓦;同年,美国核动力商船“萨瓦纳”号下水,功率为14700千瓦。 俄罗斯核潜艇

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比奇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4月份,第一家中美合资比奇洁具公司注册成立; 2005年9月份,成立杭州博杰卫浴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份成立比奇进出口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份成立比奇电梯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份与杭州创新科技公司签合同,创建了“中国卫浴网”。 2006年年终春节团拜会上,总经理倪文校先生提出公司要实现集团化管理。在管理上要从“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最终实现“文化管人”的内部管理目标。 2006年11月份,成立浙江比奇厨卫设备有限公司 200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比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浙江比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比奇旗下的各家子公司实行集团化管理。 2007年的12月份在长兴县泗安镇买下了绍兴振宇箱包厂,用以建造比奇酒店。 2007年的10月份与杭州双峰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实现了对双峰电子的控股,使杭州双峰电子有限公司成为比奇旗下的子公司。 2007年年底,制订出集团公司四年发展规划: 1、实现工业和置业年产值达到"双十亿"目标。 2、管理水平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 3、集团公司所经营的项目中,要有一个板块上市。 2008年7月份,成立长兴比奇假日酒店 2008年11月,完成比奇厨卫设备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十二月份举行了开工典礼,开始投入生产。

2008年12月,安徽农业科技公司的办公区、宿舍区、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2009年7月,比奇集团收购黄石章畈温泉休闲服务有限公司,使该公司成为比奇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持续近两年的黄石温泉开发项目的谈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正式进入了项目规划与实施阶段。 2009年7月,杭州比奇实业有限公司成立,由浙江比奇控股集团和塞舌尔共和国的拓尔美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3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预计2010年年底建成投产。借助外方的技术优势生产各类新型低耗节能智能电梯,抢占国内外中高档电梯市场。 2009年9月,比奇集团在河南信阳的房产开发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5月正式开盘对外出售。 2010年1月,比奇集团在湖北黄石章畈的温泉度假村项目奠基。 2010年1月7日,比奇集团与罗马尼亚大运河进出口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入股罗马尼亚大运河公司,并代理该公司在中国境内的部分进出口贸易。 2010年9月25日,湖北黄石黄金山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成立。该项目预计投资18亿元。由一座五星级温泉酒店和温泉小镇、大型水上娱乐园,高级温泉会所,温泉主题公园和休闲旅游地产等项目组成。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具魅力的温泉景区,也将成为华中地区最令人向往的五星级休闲住宅区。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完成以下操作: 1.标题设置为黑体三号居中,其它各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 2.设置纸张大小为A4纸,方向为横向。 3.设置上下左右边距为1.5厘米。 4.设置为2栏。 ※※※※※※※※※※※※※※※※以下为答题区※※※※※※※※※※※※※※※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 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 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 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 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 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 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 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 之一。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5.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它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 二、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 (CPU为8086)。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第四阶段便是从1983年开始为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相继推出80386、80486。386、486微型计算机是初期产品。1993年,Intel 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现在Pentium III(也有人称P7)微处理器己成为了主流产品,预计Pentium IV 将在2000年10月推出。

汽车发展史简介

汽车与科技 张浩清1202072013 国外的汽车引领着世界的汽车潮流,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好地前进。本章将从汽车的诞生,汽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以及日本等亲爱车大国的发展介绍汽车工业的进程。 人类使用汽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车辆一直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直至18世纪发明了动力机械后,才出现了机动车。 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迅速推广,揭开了工业革命的篇章。1769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蒂·古诺把蒸汽机装在一辆木质的三轮车上,制成了最早的机动车。这也是最早的机动交通工具,成为古代交通运输与近代交通运输的分水岭 蒸汽机是外燃机,燃料在汽缸之外燃烧,热效率很低,并且蒸汽车辆庞大笨重,操纵不灵,安全性差。1809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本提出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原理。1860埃蒂内·列诺尔制成了煤气机并成批量生产,是内燃机商品化。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制造出往复活塞四冲程内燃机,并为现代汽车内燃机发展奠定了四冲程工作循环的理论基础。当时热效率大12%-14%,之后人们放弃了热效率只有3%左右的煤气机而使用奥托内燃机。 18世纪真正的汽车诞生了。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一个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和一辆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获得了专利。1886年德国工程师哥特里布·戴维斯将自制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装在一辆改装的马车上,也制成了汽车。奔驰和戴维斯随后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小规模的批量生产内燃机和汽车。他们二人首先把汽车与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并把汽车推向了历史舞台,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绩。 从那时起,汽车迅速跃升为道路的主角,很快便淘汰了马车。 汽油内燃机以其功率的不断升高,轻巧等优点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汽车的主要动力。随后一大批汽车生产厂在欧洲崛起,标致、欧宝、雪铁龙等品牌先后涌现。汽车的春天到来了。 汽车虽然诞生在欧洲,但在美国依靠自然条件以及宽松的政策,又利用欧洲在当一次世界大战遭受破坏的时机,迅速崛起并超过了欧洲。此后数十年,美国的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雄踞榜首。 从汽车开始大批生产至20世纪30年代末,被称为汽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那时,汽车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由于汽车速度提高,道路建设亦渐趋完善。社会对汽车的大量需求,使汽车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各项研究蓬勃发展! 汽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差不多承担了战争的全部陆上运输任务,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和后勤供应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和日本遭受巨大创伤,其汽车生产一落千丈,而没有遭受战火的美国则以其绝对优势填补了世界汽车市场的空白。1950年美国汽车产量比英、苏、法、德、意、日6国的产量总和还多好几倍。由于社会经济的影

中华宝玉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中华宝玉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一) 中华宝玉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其起源和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石至玉、再至宝的持续发展演变过程,经历了二万多年的萌芽、起源、形成、发展和繁荣的不同时期。由远古时代的祭祀鬼神、充当礼仪、美身、殓葬至中古时代的权贵、品德、财富的象征;以及实用、玩赏、陈设、艺术化的升华,呈现了从古到今、由少数权贵利用宝玉石至君子必佩玉,再至官民皆可利用宝玉石的发展历程,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人类文明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中华宝玉石文化之所以如此令世人瞩目,源于中国盛产宝玉石,被石誉为“玉石世界雕刻之乡”;源于中国人爱玉、崇玉,玉以温润被颂为“君子之德”;源于世人把宝玉石作为历代王朝财富的象征、权力标志、道德的楷模;源于中国玉雕工艺精湛,被为“东方艺术”;源于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宝玉石,在朝迁规定了一整套利用宝玉石的制度,作为官吏等级的标志。源于儒家十分崇尚玉,提出: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来美化和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在宗教上教化,在政治上权力化,在伦理上权力化,在伦理上道德化、人格化,从而根深蒂固地深入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领域的各个角落,融入神学、佛学、道学、儒学的各个方面。 所谓宝玉石文化,狭义地说是指人类社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开发利用自然界玉石而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和物质、精神产品的总和。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既具有继承性,也具有创造性。 中华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起源最早而又一直延续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中华宝玉石文化按社会发展时期划分为萌芽时期、起源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繁荣时期五期。 萌芽时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新人类阶段。公元前3-1万年。原始人以狩猎为生,主要是打制石工具,在打制石器的过程中,遇上美观的石头、玉,便拾之以玩赏。1933年在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穿孔砾石、石珠(原始首饰、项链)距今约19000年,它可能就是我们宝玉石文化的源头。1983年在岫岩县仙人洞遗址发现三件由岫玉制作的砍斫器,距今约12000年。其他还有山西朔县峙峪村文化遗址发现钻孔石墨装饰品和河南安阳小南海文化遗址发现带孔石饰。以上这些或许就是宝玉石文化的源头。 起源时期 新石器时代(玉器时代)。公元前10000-4100年。 这个时期宝玉石文化为要特点是美身和神化,它起源于原始人对神灵崇拜、大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对原始宗教崇拜(巫师活动)。目前在全国约7000多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约20万件宝玉石器物。最早发现的玉器是内蒙古赤峰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一对白玉块,距今8200年。此期其特点以中国东部南、北二地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代表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有人又称之为中国宝玉石文化的摇篮。在中国东部,此期玉器多以片状圆方形为主,理论源于天圆地方之说。 新石器时代出土这样多的宝玉石器物,其根源在于“质美”、“神物”。 1、神灵崇拜与宝玉石文化的起源 由于宝玉石的质美、色润,原始氏族的人们,把它当作具有神灵的物质看待,视为天地之精华。《管子》云:“玉者,阴之阴也”;《墨子》云:“譬若良玉处而不出,有余精”;《荀子》云:玉“在山而草木润”;《庄子》云:“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越绝书》,风胡子说:“夫玉亦神物也”。 古人认为利用这种具有神灵性质的宝玉石,雕刻成崇拜祭奉之物,佩戴可以增神力,驱灾

三星集团发展史

美国博客回顾三星发展史:最初为食品出口商 2013年02月11日08:49 新浪科技微博我有话说(232人参与)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周日刊文称,过去1年半中,三星成为了科技行业最具权势、认可度最高的公司之一。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三星能够与最重要的科技公司苹果、Facebook、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相提并论。那么,作为一家生产各类电子产品的公司,三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Business Insider为此回顾了三星的发展史。 以下为文章全文: 1.李秉哲于1938年在韩国大邱创立了三星。该公司最初是韩国一家食品出口商,向中国出口鱼干和面粉等商品。 2.三星于50年代至60年代开始涉足其他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和纺织。 3.三星电子创立于1969年。该公司最初生产电视机。三星的首款黑白电视机于1970年面市销售。 4.三星于70年代进入更多领域,包括石化。此外,三星也开始生产洗衣机、电冰箱和微波炉。

5.三星于80年代开始进一步关注电子行业。该公司开始生产彩电、个人电脑、视频摄录机和录音机。与此同时,三星开始向北美市场出口更多商品。 6.1989年,三星与英国石油(BP)合作,成立三星BP化学。该公司在韩国销售化工产品。 7.90年代初期至中期,三星开始生产用于个人电脑的内存及硬盘。目前,这仍是三星的一项重要业务。 8.1995年,三星推出了第一款手机,但无法正常工作。有报道称,三星董事长李健熙当时前往了生产这款手机的工厂,并将所有产品焚毁。 9.在最初的失败之后,三星于90年代末开始更认真地对待手机业务。1999年,三星发布第一款支持连接至互联网的手机。手机最终成为了三星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 10.90年代末,三星在电视机领域取得了更多进展。1998年,三星发明了全球首款能够量产的数字电视。1999年,三星推出了完整的数字电视产品线。 11.三星于21世纪初开始生产高清电视机。该公司随后开始生产蓝光播放器和其他家庭影院设备。目前,三星拥有市面上最好的高清电视机产品。

手镯在我国各朝代的发展历程

手镯在我国各朝代的发展历程 刘秀丹 142102 20101000977 指导老师:张荣红 摘要 手镯在我国的发展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手镯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今形态各异精美手镯饰品。因此。手镯发展史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一段过往。手镯,亦称“钏”(图1)、“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手镯的原型之一——玉璧(图2)。镯原型之二——玉琮(图3)。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遗址,和位于山东曲阜西夏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便发现了陶环(图4)、石镯(图5)等古代先民用于装饰手腕的镯环。这种“跳脱”式臂环,可戴于手臂部,也可戴于手腕部。玉镯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而各个时期的玉镯各有不同。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而明清玉镯,多见装饰。 关键词:手镯朝代玉工艺 手镯在我国的发展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手镯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今形态各异精美手镯饰品。因此。手镯发展史是非常值得

我们去了解的一段过往。 手镯,亦称“钏”(图1)、“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其质料除了金、银、玉之外,尚有用植物藤制成者。手镯由来已久,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古代不论男女都戴手镯,女性作为已婚的象征,男性则作为身份或工作性质的象征。此外,在古代社会,人们还认为戴手镯 可以避邪或碰上好运气。图1 手镯的发展: 手镯的原型之一——玉璧(图2)。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扁圆形的实体部分;“好”指中央的孔。时至今日,在我国南方一带,仍有将手镯称为手环的说法,可以确切的说,目前国人所佩戴的手镯从形制上讲源于玉璧。 图2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影集团、CFGC,是中国大陆最具实力的电影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是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 1999年成立的中影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端,成为带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以下我们将从中影集团的发展概况,发展过程中所贯彻的战略,发展规模,以及它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来展示中影集团的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发展概况: 中影集团公司成立之初,将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单位揽入旗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创作、生产、发行都各管各的,没有内在的关联导致唯有及时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势必要成为中影集团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中影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凤凰涅盘,专攻不同领域的8家单位合并以后通过优势互补,表现出惊人的文化创造力和市场掌控能力。同时在牢牢控股的前提下,大胆吸纳来自海内外的投资与先进管理优势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本进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成为当务之急。中影集团通过发行债券,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企业债券的文化企业。并在2008年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国内电影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中影集团成立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了资源统一开发,人事、财务统一管理。形成了影视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境内外合拍影片管理、协调和服务,院线经营管理,数字制作,数字影院的建设与管理,洗印加工,影片进出口,电影器材营销,后电影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运营,广告,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主业突出、多种产业门类共同发展的链条式经营模式。目前,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2011年5月13日,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 近年来,中影集团不断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规模、经营实力和融资能力不断增强,以其巨大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相继与中外多个知名公司合作。中影集团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推进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船舶发展史

船舶发展史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时代。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毕竟独木舟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接着,我们迈大了向海洋进军的脚部,迎来了木板船时代。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钢船时代的来临,为船舶的发展史刻写了新篇章。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从此在船舶的世界里发出一个又一个的惊叹号: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 8公里/小时; 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 ——————————————————————————————————————————————— 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开始采用了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第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 60年代先后,又出现了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动力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1954年,美国建造的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功率为11025千瓦,航速33公里;1959年,前苏联建成了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功率为32340千瓦。 现有的核动力装置都是采用压水型核反应堆汽轮机,主要用在潜艇和航空母舰上。 70,80年代,为了节约能源,有些国家吸收机帆船的优点,研制一种以机为主、以帆助航的船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联合控制,日本建造的“新爱德丸”号便是这种节能船的代表。船舶的世界多姿多彩,让我们一起启航,开启一段美丽而神奇的海之旅。 (信息时间:2009-6-4 阅读次数: ——————————————————————————————————————————————— 1015) 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在国防、国民经济和海洋开发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 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 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 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 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 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

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一:集团简介 融辉集团2004年9月创建于湖北麻城,注册资金16610万元。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投资开发为主导,跨地域、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集团已逐步形成以房地产为主业,以医药、美容养生、旅游休闲、度假村等多个健康新兴产业为辅业,主业与辅业“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良好态势发展壮大。 融辉集团以“诚信、务实、创新”为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在地产事业方面先后投资开发了融辉第一城、周口融辉城、银泉名座等多个高品位小区,并涉足商贸、酒店、建材、园林绿化、美容养生、文化传媒、商场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集团总资产规模已达50亿元。 融辉集团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达6000万元。集团先后获得全国爱心公益企业、中国房地产最具品牌价值企业、河南省园林小区、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集团成功投资开发的湖北麻城融辉第一城,现已成为麻城市商业中心和住宅典范。 2010年集团北上河南,开发建设豫东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周口融辉城;同年集团还投资开发了湖北咸宁银泉名座房地产项目。 2011年集团收购了湖北咸宁楚天瑶池温泉度假村,现为国家

AAAA级度假景区。 2017年集团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年旗下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又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集团生物科技 2017年6月,集团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已从3000万元增至12000万元,目前集团已累计在源华林业完成投资1.5亿元。源华林业在技术方面已拥有无患子种植省级标准和无患子皂苷萃取等三个国家发明专利,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 2017年10月,源华林业全资子公司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拥有牡丹蔻颜坊和御廷膜方等品牌,这些品牌涵盖美白、护肤、抗衰老等系列产品。 四:融辉集团三大板块——房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是融辉集团的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也是融辉一切战略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后盾。融辉集团将一如既往地重点打造商业中心都市综合体、娱乐教育宜居都市综合体、休闲养生产业都市综合体三大产品体系,将该核心板块业务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项目和新的业态。 五:融辉集团三大板块——生物科技

汽车发展史简介

第一章世界汽车的发展 国外的汽车引领着世界的汽车潮流,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好地前进。本章将从汽车的诞生,汽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以及日本等亲爱车大国的发展介绍汽车工业的进程。 1.1 前汽车时代 人类使用汽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车辆一直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直至18世纪发明了动力机械后,才出现了机动车。 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迅速推广,揭开了工业革命的篇章。1769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蒂·古诺把蒸汽机装在一辆木质的三轮车上,制成了最早的机动车。这也是最早的机动交通工具,成为古代交通运输与近代交通运输的分水岭 蒸汽机是外燃机,燃料在汽缸之外燃烧,热效率很低,并且蒸汽车辆庞大笨重,操纵不灵,安全性差。1809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本提出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原理。1860埃蒂内·列诺尔制成了煤气机并成批量生产,是内燃机商品化。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制造出往复活塞四冲程内燃机,并为现代汽车内燃机发展奠定了四冲程工作循环的理论基础。当时热效率大12%-14%,之后人们放弃了热效率只有3%左右的煤气机而使用奥托内燃机。 1.2 汽车登上历史舞台 18世纪真正的汽车诞生了。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一个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和一辆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获得了专利。1886年德国工程师哥特里布·戴维斯将自制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装在一辆改装的马车上,也制成了汽车。奔驰和戴维斯随后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小规模的批量生产内燃机和汽车。他们二人首先把汽车与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并把汽车推向了历史舞台,这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绩。 从那时起,汽车迅速跃升为道路的主角,很快便淘汰了马车。 1.3 西方的汽车发展 汽油内燃机以其功率的不断升高,轻巧等优点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汽车的主要动力。随后一大批汽车生产厂在欧洲崛起,标致、欧宝、雪铁龙等品牌先后涌现。汽车的春天到来了。 汽车虽然诞生在欧洲,但在美国依靠自然条件以及宽松的政策,又利用欧洲在当一次世界大战遭受破坏的时机,迅速崛起并超过了欧洲。此后数十年,美国的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雄踞榜首。 亨利·福特于1903年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推出了著名的T 型车,并于1913年在汽车行业率先采用流水生产线大批生产,是这种车型产量迅速上升和成本大幅下降,促使汽车这种只是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变为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经济实惠的产品。20年间T型车工生产了1500万辆,具有极大地社会影响力,福特亦被称为“汽车大王”。 1908年,威廉·杜兰特以戴维·别克的公司为基础,组建了通用汽车公司,合伙人包括兰森·奥兹、亨利·雷兰德以及后来的路易斯·雪佛兰等先驱者。通用汽车公司还在1925年和1929年先后兼并了英国的沃克斯科尔汽车公司和德国的欧宝公司。1923-1956年,杰出的企业家销阿尔弗雷德·斯隆长期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最高领导,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使该公司迅速上升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他提出了“分期付款、动态报废、年度车型更新、闭式车身”等促销措施,对美国汽车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沃尔特·克劳斯特原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级职员,1920年接任了濒临破产的麦克斯韦尔汽车公司的领导大权,励精图治,使该公司起死回生。1925年,克劳斯勒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合并了道奇、普利茅斯、地索多等汽车公司,发展成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当时定的德国政府为了使人民都买得起轿车,下达了生产一种大众化轿车并建立工厂的指令,由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主持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