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提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提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提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提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装置。

1. 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2.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称为“电子管时代”体积大、速度慢、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3年),称为“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1964年~1970年),称为“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1971你~1990年),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体积小、速度快、容量大。

第五代计算机(1991年至今),称为“新一代计算机”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

二. 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功能强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具有自动运行功能(这是计算机与其它任何计算工具最本质的区别)

可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和信息(图形、声音、文字、数字数据、模拟数据)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按照工作原理分类: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2、按照应用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按照系统指标分类: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

四、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信息处理(占全部计算机应用的80%以上)指计算机对外部设备送来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类、统计、加工、传递、检索等综合分析工作

3、实时控制

4、网络应用

5、计算机的辅助功(CAD/CAM/CAE/CIMS/CAT )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6、办公自动化

五、计算机的信息表示(重点部分)

无论哪一种数据在计算机中都是用二进制数码表示的。即是用0和1来表示的。

如果数制只采用R个基本符号,则称为基R数制,R称为数制的 "基数",而数制中每一固定位置对应的单位值称为权

各种进位制的特点

十进制数(0、1、2、3、4、5、6、7、8、9十个数字符号)基数为10。逢10进1。权为10n

二进制数:(0、1两个数字符号)基数为2。逢2进1。权为2n

八进制数:(0、1、2、3、4、5、6、7八个数字符号)基数为8。逢8进1。权为8n

十六进制数:逢16进1(0~9、A~F十六个数字符号)基数为16。逢16进1。权为16n

2、各种数制间的转换

(1).R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将各位数字与位权相乘求和,所得和数即为转换结果。即展开求和。例如,

(101)2=1×22+0×21+1×20=(5)10

(2576)8=2×83+5×82+7×81+6×80=(1406)10

(2).十进制数转换为R进制数

转换规则:

整数部分: “除R取余法”,先余为低位,后余为高位. 即用十进制数反复地除以R,记下每次得的余数,直至商为0。将所得余数按最后一个余数(作最高位)到第一个余数(作最低位)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即为转换结果。

小数部分: “乘R取整法”,先整为高位,后整为低位.

如某个十进制数既有整数又有小数,可分别按上面介绍的方法将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后再合并起来。(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记住:每一位八进制数可用三位二进制数表示,每位十六进制数可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

3、数据存储和信息编码

(1)、数据的存储单位

⑴位(Bit):一个二进制数的1位

⑵字节(Byte):简称为B

8位二进制数称为1个字节

即:1B=8bit

1KB=1024B1MB=1024*1024B=1024KB1GB=1024*1024*1024KB=1024MB

⑶字长(word)

计算机一次存储、加工和传递的数据长度,是计算机性能指标之一

(2)、计算机中的编码

⑴ BCD码

⑵ ASCⅡ码 7位二进制数组成

⑶汉字编码占两个字节

六、计算机病毒

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它隐藏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中,利用系统数据资源进行繁殖并生存,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并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途径进行传染。

病毒特点:传染性、隐藏性、破坏性、潜伏性。

根据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可将其分为磁盘引导区传染的病毒、操作系统传染的病毒及可执行程序传染的病毒。

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渠道主要有:通过软盘传染、通过机器传染、通过网络传染。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

1. 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硬件:机器设备的总和(显示器、键盘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1.存储器:存放实际和程序的部件。

2.运算器:完成加减乘除及逻辑运算的部件。

3.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指挥部件,全机的指挥控制中心。

4.输入设备: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如键盘、鼠标、光笔……

5.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

人们习惯上把微型机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外设)两大部分。

主机=CPU(中央处理单元)+内存储器外设=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

其中:CPU=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

以上几个术语大家要记清楚。

软件:程序的总和

程序: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操作指令的有序集合

2.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硬件必须在软件的控制下才能正常工作,计算机的一切行动都要听从程序的指挥

1. 诺依曼思想:

a、数据运算与存储应以二进制为基础

b、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方式工作

2. 计算机的结构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3.指令:向计算机提供有关的控制命令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

4.程序:操作指令的有序集合

5.程序设计:编制程序的过程

6.程序设计语言:用以编制程序的计算机语言

(一)硬件

1、主机(核心部分)

a、CPU:计算机的“大脑”(Central Progr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说明:286、386、486、Pentium、PⅡ、PⅢ、PⅣ,是指CPU的型号

b、主存储器(内存):容量小、速度快

随机存储器(RAM):可随时读写信息

说明:任何信息要运行,必须先进驻RAM

2. 外部设备

a、软盘系统

5.25英寸盘:已基本退出市场

3.5英寸盘:1.44MB(高密 HD)

优点:可取、携带方便

缺点:速度慢、容量小、易损耗

b、硬盘系统

容量:20MB、40MB、100MB、1GB、20GB、30GB

优点:容量大、速度快

缺点:移动不方便,不便于与外界交换信息

c、光盘系统

特点:容量较大、可移动

d、 U盘

特点:容量大、便于携带

3、输入和输出设备(I/O)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磁带输入机、磁盘输入机、图像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4、总线用于在各部件之间传递信息和数据

(二)软件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DOS、Windows)和应用软件(office、Photoshop)

二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语言:人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的语言

1、机器语言

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的机器指令(0、1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2、汇编语言

用一些有意义的符号作为编程用的符号语言

3、高级语言

用英文单词、数学表达式等易于理解的形式,并按严格的语法规则和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的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存储器(分类和区别)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部分。内存储器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根据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和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两种。

rom和ram的区别

1、ROM是一种只能读不能写入的存储器,断电后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用来存放计算机的少量固定程序。

2、RAM可随时进行读出和写入,但只是临时存储信息的地方,一旦计算机断电,所存储的信息全部丢失。

3、RAM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场所,程序必须调入内存,才能被执行。RAM的空间越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强。

磁盘磁道同心圆等概念

新盘在使用之前,用户需要用DOS命令将其格式化。格式化磁盘的工作是将磁盘的存储空间做适当的划分,做好写入信息的准备。格式化时,DOS把磁盘划分成许多不同半径的同心圆,这些圆形轨道被称为磁道,这些磁道被连续编号,序号由外向内递增,最外边是第0磁道。按盘的密度大小可划分为40个磁道或80个磁道。每个滋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

第三章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windows桌面组成

(1)桌面图标

我的电脑可以查看计算机上的所有资源。

我的文档是桌面上存放文件、图形的默认文件夹。

网上邻居浏览网络上的计算机,共享网络中的资源。

回收站用于暂时存放被删除的文件或其他项目。

Internet Explorer 用来定位和访问网络信息的浏览器程序或工具。

2)“开始”按钮

程序:用以运行指定的应用程序

文档:用以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

设置:根据个人喜好设定任务栏,开始菜单和控制面板等

搜索:根据文件名、文件大小、日期等查找文件(夹)

帮助:打开windows联机帮助系统

运行:提供一种通过输入命令字符串来启动程序、打开文档以及浏览web站点的方法

关机:提供退出windows的各种方法

(3)任务栏

“任务栏”上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快速启动区:当鼠标指针停在某一个图标上时,会出现对应的提示信息,单击这些图标,可快速启动相应的应用程序。

程序显示区:用多个按钮来显示同时打开的多个应用程序,需要切换某个应用程序为当前窗口时,只要单

击任务栏上的相应按钮。

状态栏区:在计算机启动时加载的一些程序,如系统时间、输入法和音量控制等。

Windows的文件、文件夹(目录)、逻辑盘、路径的概念

文件:是操作系统用来存储和管理信息的基本单位

文件夹:也称目录,是文件的集合体

逻辑盘:是为了便于管理数据,把硬盘划分成的几个部分,用盘符(C、D等)来标识

路径:描述文件位置的一条通道。

Windows的剪贴板

剪贴板实际上是Windows在计算机内存中的一个临时存储区。用于在Windows程序之间、文件之间传递信息。当对选定的内容进行复制剪贴或粘贴时要用到剪贴板。

按下【PrintScreen】键,可将整个屏幕信息以位图格式复制到剪贴板中。

按【Alt+PrintScreen】键,可将当前活动窗口的信息以位图格式复制到剪贴板中。

Windows文件夹与文件的使用及管理

(1)文件命名规则及长度

可以使用汉字

不能包含以下字符:\/ : * ? “< > |

不区分大小写:如MY FAX与my fax相同

至多255个字符 (包括空格)

2、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要创建文件夹,应先打开的菜单是文件。

将鼠标指针移到窗口的标题栏位置上拖曳,可以移动窗口。

在Windows中,用户建立的文件默认具有的属性是存档。

Windows中,“写字板”是一种字处理软件。

Windows2003的活动窗口切换可通过任务栏方式进行。

永久删除文件可以按shift+del 快捷键。

复制文件的快捷键是Ctrl+C,粘贴文件的快捷键是 Ctrl+v。

在Win2003中通过那些途径可以运行应用程序?

1、通过在磁盘上找到应用程序,双击打开

2、从“开始”展开的菜单中的找到应用程序

3、在桌面快捷方式打开。

4、在运行框中输入文件名。

第四章Word文字编辑

Word的主要功能

1.文字编辑功能:可以进行文字的输入、修改、删除、移动、复制、查找、替换

2.文字校对功能:可以进行拼写与检查、自动更正等操作

3.格式编排功能:可以进行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及页面格式的编排操作

4.图文处理功能:可以绘制和插入图形、图片、艺术字等,可以编排出图文混排的版式,还可以设置三维效果

5、表格绘制功能:可以创建或修改表格,可以将文字转换为表格,也可以将表格转换为文本

6.帮助功能:系统提供的office助手可以为用户排忧解难

Word的启动

方法一:选择“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Word”命令,启动 Word。

方法二:选择“开始”菜单→“新建Office文档”,弹出“新建Office文档”对话框→双击“空白文档”,启动Word。

方法三:如果已经在Windows桌面上建立了Word快捷方式图标,双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可以快速启动Word。方法四:使用在Windows环境下打开文件的方法打开一个Word文档(即Word文件),可以启动Word,同时打开指定的文档。

Word的退出

方法一:单击Word主窗口的“关闭窗口”按钮(×),关闭当前Word文档。

方法二:选择“文件”菜单→“关闭”命令,关闭当前Word文档。

方法三:单击Word窗口的“关闭”按钮(×),退出Word。

方法四:选择“文件”菜单→“退出”命令,退出Word。

方法五:Alt+f4

常用的视图方式

常用的视图方式有:普通视图方式、页面视图、文档结构图、大纲视图、Web 板式视图、全屏显示

注:注意掌握普通视图方式、页面视图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Word文字编辑

Word介绍

word是Microsoft office(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 )中的字处理软件。

word生成的文档的扩展名为.doc

Word中,如果要插入页眉和页脚,首先要切换到页面视图方式下。

在Word中,要改变行间距,则应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

Word的“文件”菜单下部一般列出4个用户最近用过的文档名,文档名的个数最多可设置为9个

Word 的剪切板中可以保存最近12次次复制和剪切的内容。

Word 只有在页面视图方式下才能看到分栏效果。

利用Word工具栏的撤销按钮,可否定前一次乃至前几次的操作。

在Word 的文档编辑过程中,如果先选定了文档内容,并将其拖放至另一位置,相当于完成选定文档内容的移动操作。

步骤复制移动

1选定要复制的文本选定要移动的文本

2进行“复制”操作,或Ctrl+C、Ctrl+鼠标拖动进行“剪切”操作,或Ctrl+X、直接拖动3将光标插入点移到目标位置将光标插入点移到目标位置

4进行“粘贴”操作,或Ctrl+V进行“粘贴”操作,或Ctrl+V

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

工作薄与工作表的概念

工作簿:

Excel保存的文件称为工作薄.xls,每个工作薄包含若干个工作表,默认3个,由工作表标签Sheet1,Sheet2,Sheet3表示

一般由3张表格组成一个工作簿,最多255张。

工作表:

(电子表格)位于工作薄的中央区,由行号,列号和网格线构成。单击行号1上A左的方块,显示工作表行号和列号。当前单元格(活动单元格)单击即可,右下角的黑色小方块为填充句柄,拖动填充单元格数据。

1.选定工作表

①若要选中一张,则直接单击该工作表的标签即可。

②若要同时选中多张连续的工作表,则应按住Shift键单击第一个工作表标签和最后一根工作表标签。

③若要选中多张不连续的工作表,则应按住Ctrl键单击要选的工作表的标签

2.插入工作表

①鼠标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工作表”命令

②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菜单,然后选择“工作表”菜单命令

Excel电子表格

1. 工作簿:一般由3张表格组成一个工作簿,最多255张。

2. 工作表:工作的主要对象,由行、列组成的表格。列 A,B...,IV(256);行 1,2...65536。

3. 单元格:行和列的交叉,表格的最小单位。

选定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

单击——选定单元格(活动单元格);

选定单元格区域——单击起始单元格并拖动鼠标到目的单元格;

选定不相邻的多个单元格区域——选定第一个后,其余的按Ctrl+单击或拖动;

选整行或整列——单击行号或列号;

选整个表——单击行列表的交叉处或单击“全选”命令。

选取行或列区域——先选定第一个行或列区域,Shift+其他行或列。

选取不相邻的行或列区域——先选定第一个行或列区域,Ctrl+其他行或列区域。

数据引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

公式:

Excel工作表中的公式最多可以有1024个字符组成,公式以“=”开头,后面由5种元素组成:运算符、单元格引用、数值或文本、工作表函数和括号

单元格地址

相对地址:A1, A2, B1, B2, ...

特点:

在公式中使用相对地址引用,公式复制过程中引用地址(值)随位置而变;比如C1中“=A1”复制到C2,公式将自动地变成“=A2”,如果复制到D1,公式变为“=B1”,

绝对地址:$A$1, $A$2, $B$1, $B$2, ...

特点:

在公式中使用绝对地址引用,公式复制过程中引用地址(值)保持不变。比如C1中“=$A$1”复制到任何位置都是“=$A$1”。

混合地址:$A1, $A2, B$1, B$2, ...

特点:

在公式中使用混合引用,$A1、 $A2只有在纵向复制公式时行号,如C1中“=$A1”复制到C2,公式改变为

“=$A2”,而复制到D1则仍然是“=$A1”,也就是说形如$A1、 $A2的混合引用“纵变行号横不变”。而B$1、 B$2恰好相反,在公式复制中,“横变列号纵不变”。

Excel 操作

在Excel中,进行自动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对数据清单进行排序。

在Excel中,单元格地址是指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位置。

能够表现一段时期内数据变化的图表类型是柱形图。

在Excel 中,一个工作表由65536 行,256列组成。

当启动Excel时,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主文件名Book1,扩展名为.xls 的空白工作簿。

第六章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

PowerPoint 特点窗口的组成

演示文稿的制作:使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使用“模板”建立演示文稿建立空白演示文稿

使用不同视图观察演示文稿

在Powerpoint幻灯片视图下编辑文本时,输入的位置是在文本框里。

演示文稿类型的扩展名是.ppt

在幻灯片切换中,不可以设置幻灯片切换的颜色 .

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

计算机网络定义:是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系统。

网络的主要功能

(1)硬件资源共享(2)软件资源共享(3)信息交流

按网络的拓扑分类

用连网电缆将文件服务器和客户机等设备在物理上连接起来的连接方式。

总线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

按通信距离分类

局域网 (LAN) 城域网 (MAN) 广域网 (WAN)

按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使用有形的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等连接通信设备和计算机

无线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大气空间包括卫星进行的

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专指一个跨越国界范围,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将多个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时就形成了互联网,又叫因特网。

工作方式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系统(Client/Server System)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叫作服务器,使用资源的计算机叫作客户机。

WWW:World Wide Web (WWW)被称为万维网,全球网。WWW 通过超文本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因它使用HTML超文本语言,用浏览器软件能方便的阅读WWW提供的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象,声音,电影等。

TCP传输控制协议

规定了对传输信息怎样分层、分组和保证在线路上无差错传输。

IP网际协议

IP协议定义了Internet上计算机之间的路由选择,把各种不同网络的物理地址转换为 Internet 地址。域名与IP地址

IP地址是Internet网络中为每一台主机分配的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唯一标识符,一般8位一组,分成四组,每组译成相应的十进制数如:202.99.96.140 用小数点隔开,为了好记给每个主机起个名字称为域名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

地址范围

A类0.0.0.0~ 126.255.255.255

B类128.0.0.0~ 191.255.255.255

C类192.0.0.0~ 223.255.255.255

常用机构域名

com商业网 edu教育网 gov政府机构 mil军事网 net网络机构org机构网URL 地址

web上每一页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些地址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这是在Internet 上寻找资源,获取文件,用E-mail 通信以及在网络新闻组中和全球各行各业专家交流经验所必不可少的.

[ur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9244805.html,/index.htm[/url]

Internet主要应用

1.信息浏览2.文件传输3.电子邮件4.远程登录5.信息搜索6.电子公告牌与网络新闻

电子邮箱

一是向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申请.

另一种是在网上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信箱

E-mail地址:用户名@主机域名

如有一用户为abc他的信箱放在一台名为

[ur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9244805.html,[/url]的计算机上,他的E-mail 地址是: [email]abc@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9244805.html,[/email]

文件传输协议(FTP)

FTP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是因特网的一项传统应用,目前仍然使用的十分广泛。

FTP用于在因特网下载(Download)和上载(Upload)文件。

FTP服务器一般使用的端口号21.

实现FTP文件传输必须有FTP服务器和FTP客户软件。

Internet第一代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的应用是E-mail。

HTML语言可以用来编写Web文档,这种文档的扩展名可以是.html和.htm。

考试题型介绍

1、单项选择题(30分)

2、多项选择题(20分)

3、填空题(20分)

4、判断题(15分)

5、汉字录入(15分)

考试准备和注意事项

1、认真学习和掌握知识点的内容。

2、复印的练习题必须要看的。

3、认真复习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熟悉汉字输入的标点符号,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掌握网络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常识。

最后祝同学们都取得好成绩!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8个 B.16个 C.128个 D.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磁盘 B.硬盘 C.内存 D.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102 B.210 C.103 D.28 7、RAM代表的是(C)。 A.只读存储器 B.高速缓存器 C.随机存储器 D.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B.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D.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D)。 A.1011 B.1100 C.10111 D.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受到极大挑战,教学模式的变革变得非常迫切。作为一种国外引入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正好符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与我国教育界一直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改革方向一致,因此,翻转课堂在我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中迅速普及开来。然而,注重理论探讨缺乏实践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的通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着力将现有的翻转课堂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探讨翻转课堂的设计及应用。 ●翻转课堂概述 早在19世纪早期,美国西点军校的General Sylvanus Thayer将军就尝试让学生在上课前对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提前学习,到上课时,教师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要组织开展小组解决问题的互动活动。然而,这种方式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进行推广。[1]翻转课堂真正被提出并流行开来是在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来帮助缺席

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教师逐渐开始让学生在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学习本来应该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从而腾出课堂时间来完成作业,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逐渐传播开来。随后,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也成功运用了这一模式来辅导他的一位亲戚,并创建了可汗学院。2011年,他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将翻转课堂介绍给了全世界。从此,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来自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将传统教学中课中知识传授、课后知识内化的流程进行颠倒,学生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其他学习材料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中教师首先为学生解决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任务等实现知识的内化。[3]翻转课堂的翻转不仅指学习场所的变化和教学流程的颠倒,也指师生角色的改变,其本质是教学流程翻转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4]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论,我们在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了翻转课堂的实践。下面从课程总体设计、学生分析、翻转流程设计和应用效果等四部分来阐述。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课程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本课程定位与性质 本课程是中级技工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层次,本课程除了要 求学生通过结束课程考试外,还要求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办公软件中级考证。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办公软件文档的排版 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3.为今后的后继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任务 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 Windows7 的使用方法, 具有操作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2.了解计算机文字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3. 掌握 Word 2003 文字编辑软件、 Excel 2003 表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Word 和 Excel 综合应用。 (四)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 1.本课程适:中级技工学校各专业一年级 2.开课时间:第一学年(两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学分要求 本课程总共105 学时(理论44 学习,实践61 学时)见附表--学时分配表

附: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学时 讲授实践第一单元Windows 系统操作1055第二单元文字录入与编辑1046第三单元Word 格式设置与编排1046第四单元表格的制作与设置844第五单元Word 文档的版式1046第六单元Excel 工作簿操作1055第七单元Excel 数据管理1257第八单元Word 与 Excel 综合应用1055其他期中、期末、等级考试复习25817 合计105446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该怎么拟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1】 现阶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都是90后,而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早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如今作为一门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各级各专业的开设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 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让每位同学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后,最起码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证的一级证?这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师要思考的。 以下是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在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中的一点心得: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知 识的学习情境。如:每次上课时,我首先会向学生展示案例的效果,将课前精心准备好的PPT文稿式样用计算机演示出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将要学习的而 且要求每人完成的,以增进学生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让他们有个准备。 2、设立互助小组,组织学生讨论: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呢?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迅速传递的信息时代,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就不能够抓住快速传递的信息的能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位 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应该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 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教会学生编辑排版文章、处理表格,甚至图形等, 学生往往觉得很有用、很有趣。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习过度共同探讨, 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又决定做些什么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我们计算机教师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觉 得他们所学的东西有用有价值,一方面要逐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 要让学生有更多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我发现,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以致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些作用往往是教师所无法取代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中。 1、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总称为( ) A)CPU B)MPU C)主机D)RAM 2、(188)10转化为十六进制数应该是( ) A)(DB)H B)(CB)H C)(BD)H D)(BC)H 3、完成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管理的系统软件是 ( ) A)操作系统B)CPU C)主机D)语言处理程序 4、下列属于易失性存储器的是( ) A)ROM B)RAM C)磁盘存储器D)闪存 5、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 ) A)8 B)Y C)a D)A 6、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B) 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 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7、1MB等于( ) A)1000KB B)1024KB C)1024B D)1000B 8、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 A)实用软件B)数据库软件C)应用软件D)编辑软件 9、GB18030-2000采用单/双/四字节混合编码,收录的汉字和藏、蒙、维吾尔等主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总数有( ) A)1.6万个B)2.7万个C)7445个D)3755个

10、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 ) A)编译程序B)解释程序C)编辑程序D)应用程序 11、Flash的元件包括图形、影片剪辑和( ) A)图层B)时间轴C)按钮D)声音 12、下列不属于多媒体静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 A)GIF B)AVI C)BMP D)PCX 13、下列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 A) 98.62.53.6 B) 130.53.42.10 C) 200.245.20.11 D) 221.121.16.12 14、以下正确的E-mail地址是( ) A)用户名+@+域名B)用户名+域名C)主机名+@+域名D)主机名+域名 15、下列属于我国教育科研网的是( ) A)CERNET B)ChinaNet C)CASNet D)ChinaDDN 16、在缺省情况下,下列属于C类网络的掩码是( ) A)255.225.255.255 B)255.255.0.0 C)255.0.0.0 D)255.255.255.0 17、WWW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通常采用的传输协议是( ) A)SMTP B)FTP C)SNMP D)HTTP 18、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 ) A)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B)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D)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19、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先进先出B)都是先进后出 C)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D)没有共同点 20、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名的是( ) A) 文件B) 处理C) 数据存储D) 控制流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版)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熟练操作技能。下面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篇一现阶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都是90后,而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早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如今作为一门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各级各专业的开设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让每位同学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后,最起码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证的一级证?这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师要思考的。 以下是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在2012年--2013年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学习情境。如:每次上课时,我

首先会向学生展示案例的效果,将课前精心准备好的PPT文稿式样用计算机演示出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将要学习的而且要求每人完成的,以增进学生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让他们有个准备。 2、设立互助小组,组织学生讨论: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呢?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迅速传递的信息时代,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就不能够抓住快速传递的信息的能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位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应该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教会学生编辑排版文章、处理表格,甚至图形等,学生往往觉得很有用、很有趣。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习过度共同探讨,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又决定做些什么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我们计算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觉得他们所学的东西有用有价值,一方面要逐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有更多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我发现,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以致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些作用往往是教师所无法取代的。 4、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结合实用需求,讲解课本外的计算机知识.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期末考试题

1、在Windows启动后,要执行某个应用程序,下列方法中,___ D __是错误的。 A.在资源管理器中,用鼠标双击应用程序名 B.利用“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 C.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应用程序,击Enter键 D.把应用程序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启动”组中 2、在Word中,系统默认的中文字体是(B)。 (A)黑体 (B)宋体 (C)仿宋体 (D)楷体 3、在Excel中,使用“保存”命令得到的文件格式为___ D ____。 A、.doc B、.exe C、.txt D、.xls 4、在PowerPoint中,可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状态是(C)。 (A)幻灯片视图状态 (B)备注页视图状态 (C)母版状态 (D)大纲视图状态 5、IP地址是由一组长度为(C)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 D.20位 6、下列IP地址中,不正确的是(C)。 (A)192.42.34.212 (B)202.116.37.228 (C)202.116.38.256 (D)222.200.132.253 7、下面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部分的是(D)。 A.网络服务器 B.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C.网络接口卡 D.调制解调器 8、网络传输的速率为8Mbit/s,其含义为(B)。 A.每秒传输8兆个字节 B.每秒传输8兆个二进制位 C.每秒传输8000千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输800000个二进制位

9、在一座办公楼内各室计算机连成网络属于(B)。 A.WAN B.LAN C.MAN D.GAN 10、PC机的(C)一般由静态RAM组成。 (A)外存 (B)CMOS系统参数存储器 (C)Cache (D)主存 11、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本质上就是(A)的过程。 A.读指令、解释、执行指令 B.进行科学计算 C.进行信息交换 D.主机控制外设 12、微型计算机常用的针式打印机属于(A)。 (A)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B)击打式字模打印机 (C)非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D)激光打印机 13、操作系统是(A)。 (A)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B)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C)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D)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之间的接口 14、“32位微机”中的32指的是(B)。 (A)微机型号 (B)机器字长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 15、要表示从0到99999的所有的数,至少需要用(D)位二进制数。 (A)14 (B)15 (C)16 (D)17 1、在Windows中的“任务栏”上显示的是(A)。 (A)系统正在运行的所有程序 (B)系统后台运行的程序 (C)系统禁止运行的程序 (D)系统前台运行的程序 2、在Word中,要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则应该选择“页面设置”命令中的(D)选项卡。 (A)页边距 (B)纸张来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

最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 §1、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我校理、工、农、医、文等类各本科专业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初步培养计算机意识,以便能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中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为后继计算机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用途,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掌握数制的概念、特点及常用计数制,二进制的加、乘运算及逻辑运算,二、八、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及它们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3. 计算机中的编码 掌握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如数的原码、反码及补码表示法,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法; 熟悉西文信息、中文信息的编码方法,不同编码的基本作用;理解ASCII码及编码形式;了解BCD 码和Unicode编码。 4.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构成。掌握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征。 5. 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基础(*) 了解命题的概念、基本的逻辑关系、逻辑代数,基本的逻辑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半加器”和“全加器”的设计。了解数字集成电路。 6.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具(*) 二、计算机系统 1. 硬件系统 1) 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硬件结构。 2) 中央处理器CPU。掌握微处理器(CPU)的两个基本组成部件的功能(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理解它们的工作过程。了解寄存器组。理解精简指令集技术和复杂指令集技术; 3) 存储器。掌握存储系统的组成。掌握主存储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存储容量及单位,位、字节、KB、MB、GB、TB、PB、字、字长、地址等概念;了解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理解高速缓冲存储技术;熟练掌握辅助存储器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理解虚拟存储技术。 4) 输入输出系统。理解输入输出控制方式;了解总线和接口的概念,了解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的概念;了解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5) 微型计算机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掌握主板、微处理器、内存、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优盘等)、电源、微机接口和插件(显示卡、声卡、网卡)等的有关功能,掌握主机与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如扩展槽和适配器,端口和外设连接。掌握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常用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熟悉USB接口总线的特点和应用。 了解并行处理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2. 软件系统 掌握软件的概念和软件的分类,各项系统软件的作用。 1) 操作系统 掌握操作系统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分类。 熟知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Windows NT,Unix、Linux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 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 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 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R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又称软盘速度慢容量小;硬磁盘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 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 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全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全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B.“我的文档”中C.内存中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A.有下级子菜单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控制总线B.地址总线C.传输总线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 D )三个层次。 A.数据层B.逻辑层C.用户层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 )。 A.外码B.内码C.ASCII码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 C )。 A.一个窗口B.一个文件夹C.一块内存区间D.一块磁盘区间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基础。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具有进行日常事务处理的能力,了解Internet的一般知识,具有使用网上常用工具的能力。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现代办公应用为主线,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四部曲展开。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而是将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应用办公软件能力。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做”为中心,教和学都围绕着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60,其中实践课时数为30。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Windows XP和Office 2003为工作平台,应用计算机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办公软件的水平。 职业能力目标: (1)能利用Windows XP进行文件管理、系统环境设置、Internet信息查询。 (2)掌握Word 2003排版的各种技术,并能对具有复杂结构的长文档进行排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复习大纲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普通专升本 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方法与考试时间 为满足准备报考我校普通专升本考生备考的需要,特制订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专业综合(一)考试内容含《计算机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200分,其中《计算机基础》占比70%,《C语言程序设计》占比3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计算机基础》,吴宛萍,魏媛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ISBN:978-7-302-50511-2 2、《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版)》,丁益祥,胡新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ISBN:978-7-03-039233-6 第二部分复习范围、考试重点及试题类型和分数分布 一、《计算机基础》复习范围与考试重点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 复习范围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计算机的运算基础及信息表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 2. 考试重点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 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3). 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与存储(ASCII码、汉字编码) 4). 数制之间的转换 5). 软件系统的分类 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1. 复习范围 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Windows 7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考试重点 1). Windows 7系统界面与各组成元素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2).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选择、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恢复、设置 属性、设置显示方式及搜索等) 3). 资源管理器及其应用 4). Windows 7的系统设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卷)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学院: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中。 1. 计算机的发展通常认为经历了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A)电子管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 (189)10转化为十六进制数应该是( ) A)(CF)H B)(BC)H C)(DF)H D)(BD)H 3. HTTP是( ) A)文件传输协议B)一种邮件传输协议 C)超文本传输协议D)超文本标记语言 4. P4 1.4G/256MB DDR/40GB/DVD×16/声卡/1.44/15〞LCD,表示该计算机的CPU时钟频率是( ) A)256MB B)40GB C)1.4G D)16 5. 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一个是( ) A)y B)Y C)a D)A 6. 在40×40点阵字库中,存储一个汉字的字模信息需要的字节数为( ) A)40Byte B)200Byte C)1600Byte D)2Byte 7. 111000∨000111的运算结果是( ) A)000000 B)111111 C)000111 D)111000 8. GB18030-2000采用单/双/四字节混合编码,共收录了的汉字数有( ) A)16384个B)2.7万个C)7445个D)3755个 9. 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 ) A)编译程序B)解释程序C)编辑程序D)应用程序 10. 能从采样信号中重构原始信号,采样频率应高于输入信号中最高频率的几倍( ) A)二 B)三 C)四 D)一 11. 计算机病毒是指( ) A)设计不完善的计算机程序 B)已被破坏的计算机程序 C)编制有误的计算机程序D)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计算机程序 12. 根据域名代码规定,域名为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9244805.html,表示的网站类别应是( ) A)国际组织B)政府部门C)商业组织D)教育机构 13.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 A)工作站 B)网卡C)网络服务器 D)网络互连设备 14. 60台计算机组成的星型结构局域网中,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的最佳设备是( ) A)调制解调器 B)交换器 C)路由器 D)集线器 15. TCP/IP协议集中,网络层的核心协议是( ) A)ARP B)ICMP C)IGMP D)IP 16. 下列属于算法设计方法的是( ) A)数据流程图 B)列举法 C)判定树 D)数据字典 17. 测试的目的是( ) A)发现错误位置并改正 B)暴露错误,评价程序可靠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有的专业,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 程,主要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 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 于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操作应用能力以及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 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应用、系统组成、常用输入法、日常维护与故障处 理等基础知识;灵活的运用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网上浏览、电子邮件通信 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巧,为全面 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 础课程。要进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应该首先明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 教育目标,这个目标不同于专业教育目标,但它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 条件。它应该是一种计算机能力的教育,一种适应新技术环境、掌握新技术手段的教育,即技术与应用能力 的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应该重基 础( 够用为原则 ) ,重技能,重应用,应该为专业服务,实施计算机素质教育。 本课程就是根据上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思想而开设的。其强 调实用性及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取材合理,深度适当;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训练;教材图文并茂,编排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课程 内容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操作系统Windows;第三部分互联网的利用;第四部分Office 2010 应用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三、高二两个对口升学班的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计算机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期间,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二、计算机教学工作方面: 1、备课: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电子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学习《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分三个方面: 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

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备课教案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部分内容要上机完成,课前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上课时认真讲解,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三者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全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计算机基础(理工科)_闫巧_教学大纲

深圳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08600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 开课院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制订(修订)人:王志强 审核人:张席 批准人:明仲 2014年8月26日修订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总学时:56 其中:实验课 28 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无 教材: [1]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视角,第2版),陈国良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林少聪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0 参考教材: [1]大学计算机-信息、计算与智能,李波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可视化计算,程向前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授课对象:各学院所有专业一年级 课程性质:√综合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全校公选 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人类行为理解能力。 本课程围绕着使用计算手段求解问题的全过程来规划所要讲述的内容。首先,讲述问题能否利用计算的方法求解与求解有多复杂,即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问题;其次,讲述如何利用算法和程序来形

式表达和描述待求解的问题;最后,讲述如何选用合适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来具体实现待求解的问题。 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能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力求做到传承计算文化、弘扬计算科学、培养计算思维,使学生体验计算的愉悦、感悟计算之美。 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1+X”课程设置方案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 与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一样,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讲授计算学科中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的核心概念、方法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去。 “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理论与计算模型、算法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IT新技术以及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等。课程实验内容涉及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算法工具、计算机网络等,使学生能在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算法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