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第二节a

第六章第二节a

第六章第二节a

1.目的

对酒店所需物品的采购进行控制,保证所购物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酒店所需物品的采购。

3.引用标准

ISO9001:2000 采购

4.职责

总经理负责审批有关采购控制的文件资料。

财务部负责对酒店所有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采购计划。

财务部成本组与采购部负责对物品价格、质量的控制。

5.标准要素要求

各部门根据生产服务需要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采购标准,填写申购单,送集团采购部。

集团采购部根据申购单,对物品进行询价,并提供供货商及报价。

采购部落实采购计划,并与选定的供货商签定合同,合同由财务部保管。

当采购专业性较强的物品时,应由使用部门组织专业人员随同采购人员到供货商处进行采购物品验证,并事先在报给供货商的采购文件中予以说明。

采购物资到酒店后,由验收组按验收规程验收。

财务部成本组定期对价格进行市场调查,确定鲜活食品的进价。

6.相关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YZ/IH-QB010/200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案

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 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 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新课教学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质量(克)体积(厘米3)质量/体积(克/厘米3) 木块1 5 10 0.5 木块2 10 20 0.5 石块1 10 4 2.5 石块2 20 8 2.5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2019年精选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二节 中东中图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十六

2019年精选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地区第二节中东中图版练习题【含答案 解析】十六 第1题【单选题】 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差别是( ) A、少了阿富汗,多了埃及 B、少了巴基斯坦,多了土耳其 C、少了土库曼斯坦,多了埃及 D、少了格鲁吉亚,多了土耳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下表为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前十位主要来源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原油进口前十位主要来源国多数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 C、中东

D、拉丁美洲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运往中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2017年开始,沙特阿拉伯为减少对原油收入的依赖,进行经济转型。从因地制宜的角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对原油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②发展水稻种植业,提高农业产值 ③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 ④发展玩具制造,促进就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奉为圣城的是( ) A、耶路撒冷 B、麦加 C、开罗 D、大马士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淡水贵于油”是中东地区的真实写照,关于“淡水贵”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B、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水资源制定的一项节水措施 C、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规模最大 D、石油多,所以石油显得比较便宜,而淡水就显得贵了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出口到西亚地区的下列商品合适的是( ) A、石油、煤炭 B、猪肉等农产品 C、石油钻井设备 D、羊毛衫、羽绒服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 中图版

第六章第二节中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记住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原因,宗教类型,文化的差异和矛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通过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产生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 4.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产生的原因。 5.通过学习,能总结出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养成关注世界上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观念,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运用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2.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3.正确看待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一些有关战局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今天老师就选了一些,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说出其中提到了哪些国家?

(播放课件中收集的有关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战局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这些国家) 总结:看来这个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这个地区有一个专有的名字,你们知道人们通常叫它什么地区吗? 提问:中东为什么一直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为什么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战乱? 生:石油、宗教、土地、种族、水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位置!!请同学们看地图,你来描述一下中东的位置特征! 生:纬度位置,相邻位置 师:用四个字概括:五海三洲之地!我们再来看一下丝绸之路的地图,你来描述一下,中东地区的位置重要性! 生:东西方文化、物质交流的中转站! 师:是的!通过土耳其海峡,就可以连接欧洲、亚洲;跨过苏伊士运河,就到达非洲大陆!这也是自古以来兵家相争的原因,从波斯帝国,到阿拉伯帝国,无不在这里留下痕迹! 中东战乱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争夺石油发生的战争有哪些呢? 生:海湾战争,美伊战争等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东地区的石油分布图,哪里的石油分布最多? 生:波斯湾地区 师:请同学们打开填充图册13页,并翻开书本28页,根据提供的资料,分析以下问题:(1)为什么中东地区的经济被称为“石油经济”? (2)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 (3)石油输送的路线经过哪些地方? (4)“石油经济”对中东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前景有什么影响? 生:略 师:说到时候,我们不得不提一个控制世界大部分石油生产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生:略 师:这节课我们分析了中东战乱的两个原因,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二下第六章第二节

第二节 我爱爷爷奶奶 人的青春会失去,人的生命会终结,友情的绿叶会凋零,但唯有亲情是永远割舍不断的。人老隔辈亲,爷奶疼爱孙。人间天伦乐,这是中国人。这几句话则是对爷爷奶奶疼爱孙子孙女们的最好描述。 一、阅读训练 ●我记忆中的爷爷 去年清明节,我随父亲一起回老家给爷爷奶奶扫墓,当我跪在爷爷奶奶的墓前,儿时的记忆顿时充满了我的脑海。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在部队工作,妈妈在医院上班,他们都没有时间照看我,只好把不到半岁的我送给爷爷奶奶抚养,直到我快三岁时,爸爸才把我接回济南。尽管我对在农村的三年记忆有些模糊,但对爷爷奶奶呵护我、给我讲故事、带我到田野里捉小虫的一些片段,是我一生也难以忘怀的。 当我刚会走路时,奶奶在家做饭,爷爷就拉着我的小手,到家北边的河堤上去玩耍。爷爷边走边鼓励我,不停地为我加油,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一步、两步、三步……。当爷爷数到一百步时,爷爷似乎怕我累了,便弯腰将我举到他的头顶,然后让我骑到他的脖子上。 来到河堤上,爷爷先给我摘了几颗又大又黑的桑果,那桑果真甜啊!现在想起来,口水都想往外流。爷爷指着堤边的大河给我讲,这条河的故事可多了。这条河叫汶河,以前有个叫乾隆的皇帝从京城到江南去微服私访,就是从这条河里乘船过去的。晚上,皇上要睡觉,河里的蛤蟆哇哇地叫个不停,吵得他难以入睡,于是就让大臣刘罗锅传他的圣旨,不准蛤蟆再叫了。刘罗锅向河中的蛤蟆宣读了圣旨。从此,汶河里的蛤蟆再也不叫了。 爷爷虽然不识多少字,但爷爷知道的事情很多,田野里的各种小虫他都认识,哪些是害虫,哪些是益虫,他都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对

田野里的各种花草和野菜,爷爷也是一清二楚。每次他带我到田野里去玩耍的时候,回家时总是带回一大把野菜,奶奶用蒜泥一调,全家人吃得可很开心了。 爷爷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可他那魁梧的身材、慈祥的面孔、温馨的笑容和对我的爱,永远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认真阅读上面范文,然后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文中作者的爷爷是住在城市还是住在农村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的童年是在谁的身边度过的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不在爸爸妈妈身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对爷爷都有哪些记忆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爷爷对你怎么样?请你简单地描述一下你的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阅读上面范文,然后填空。 1.当我跪在爷爷奶奶的_______,儿时的__________顿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2.我在农村的三年记忆虽然有些______,但我对爷爷奶奶呵护我、给我________的一些片段,我一生也忘不了。 3.爷爷拉着我的小手出去玩耍。爷爷总是边走边________,不停地为我________。 4.小时候记忆中的桑果_______啊!现在想起来,______都想往外流。 5.爷爷认识田野里的各种小虫,哪些是______,哪些是______,他都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东(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

《中东》(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东地区的气候以及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2)了解中东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中东的宗教类型、差异和矛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差异和宗教矛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树立民族平等观,反对战争,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中东地区气候对水资源和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说明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签定互换和销售水资源协议》(学生观看视频) 过渡:通过观看视频,我们了解到中东地区水资源相当匮乏。是什么原因造成中东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呢?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东地区的气候。 二、新课学习 (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 活动: 中东的气候类型以什么为主?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中东的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这种气候特征表现为全年炎热干燥。 展示图片: 科威特水塔:科威特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严重缺水。1979年科威特建成了集储水与观光为

一体的塔群。 明确:中东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水资源极其匮乏。 阅读:水资源之争 约旦河流经叙利亚、以色列和约旦等国家,年平均径流量约6亿立方米。由于蒸发和渗漏,约旦河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约旦河北部的戈兰高地在叙利亚境内,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中东水塔”之称,同时又是中东地区的战略要地。为了争夺戈兰高地,以色列于1967年占领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并对那里的水资源进行控制。以色列30%的水资源来自戈兰高地,如果以色列从那里撤出,将不得不放弃至少3.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因此,以色列不愿放弃戈兰高地。这就意味着戈兰高地将长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活动:读图分析中东人口分布和水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中东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绿洲以及有泉水的地方。中东人口的分布,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提问:有人说:“20世纪,中东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为水而战”,也有人说:“中东一直在为水而战”。中东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呢?(学生发言)明确:中东各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办法主要有:海水淡化、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等。 介绍: 海水淡化:目前,海湾六国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800万立方米,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国。 节水农业:以色列是世界节水农业最显著的国家,主要的措施是喷灌和滴灌。 拓展延伸: 想一想:根据以色列节水农业的启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时,可以向以色列借鉴哪些经验?(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假如我国采用以色列的节水技术,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将会得到更快发展。 (四)种植业和畜牧业 提问:中东地区在水资源如此匮乏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会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 明确:由于气候干旱,中东地区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提问:中东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农作物?(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香料、萱麻和纸莎草等。

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立体结构.doc

百度文库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 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 空间构型间的关系。 4、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5、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6、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7、进一步增强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知识】: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回顾思考】 1举例说明什么叫化学式? 2举例说明什么叫结构式? 3举例说明什么是结构简式? 4举例说明什么是电子式? 5举例说明什么价电子? (第一课时)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阅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35 到 37 页“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处。在阅读过程中勾出你认为重要 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课本中相应地方。认真读图2-8、 2-9、2-10、2-11、 2-12 和 36 页的知识卡片等去认识分子的多样性,自己动手制作几种分子的模型体验 分子的空间构型。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思考1】 完成下表 化学式结构式键角分子的立体构型备注CO 2 H2O CH2O NH 3 CH 4 P4 1、原子数相同的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相同吗? 2、请你利用身边的易得材料参照课本35、36 页内容制作CO2、H2O、NH 3、CH2 O、CH4

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 ;并用书面用语描述它们的分子构型。 3、你如何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 4、写出 CO 2、 H 2O 、NH 3、 CH 2O 、CH 4 的电子式; 5、观察上述分子的电子式,分析 H 、 C 、N 、 O 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你知道 原因吗? 6、如何计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成 σ键电子对、未成键电子对)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阅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 37 到 39 页“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处。在阅读过程中勾出你认为重要的 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课本中相应地方。认真读图 2-15、表 2-4、 2-5, 对比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构型。然后思考下列思考问题。 【阅读思考 2】 1、中心原子:指出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 H O CO 2 NH 3 CH 4 BF 3 CH O 2 2 2、价层电子对: ( 1)根据上表中分子的电子式,指出下列分子里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H 2O CO 2 NH 3 CH 4 BF 3 CH 2O ( 2)根据你对价层电子对现有的知识,价层电子对可分为哪几类?如果计算? (二)认识 VSEPR 模型 1、VSEPR 模型(用于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结合 CH 4 、 CH 2O 的立体结构的球棍模型理解 VSEPR 模型(重点是从键角的 角度理解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 【思考】 VSEPR 模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一样吗? 2、分类 第一类: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全部为成键电子对。如: CH 4 CO 2 等。 价层电子对的排斥力:价层电子对相同,排斥力相同; 价层电子对不同,叁键>双键>单键 判断方法: 分子的立体结构 σ键电子对数 立体结构 范例 ABn 2 直线型 CO 2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

引入新课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一一密度 新课教学 1. 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2 )分析数据 A. 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 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 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 )建立概念 A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p B .密度公式:p =m/V; 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 .密度单位:千克/米3 4 3 5(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 3=103kg/m3 (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 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 X 103kg;V=0.25m 3 求:p 解: m 1.97 103kg - / 3 7.9 10 kg/m V0.25m3 答: 铁块的密度是7.9 X 103kg/m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 X I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X 103千克。 3. 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p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义。 V 4. 巩固练习:《学物理》 小结: 达标测评 3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应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第2节 (第2课时)

1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2课时) 【学习重点、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合作探究】 1、请仔细观察以下脱水缩合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 脱水缩合过程中,脱掉的水中H 原子和O 原子分别来自于什么基团? 2) 甘氨酰甘氨酸叫做几肽?含有几个肽键?请写出肽键 3) 图示脱水缩合过程脱掉了几分子水?2个甘氨酸的分子总数和甘氨酰甘氨酸分子总数相比 较,N 、H 、O 的数量分别有什么变化吗? 4) 甘氨酰甘氨酸中的羧基、氨基分别有几个?并观察它们的位置 2、请模仿以上脱水缩合过程写出1个丙氨酸、1个半胱氨酸、1个丝氨酸脱水缩合后的产物。 脱水缩合的过程: 脱水缩合的产物: 1) 脱水缩合过程脱掉了几个水?同时形成几个肽键?含有游离的氨基几个?游离的羧基 几个?脱水缩合的产物叫做几肽? 2) 整理脱水缩合的规律完成以下表格

3、蛋白质的多样性如何体现? 练习: 1、形成蛋白质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⑤多肽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①→⑥→⑤→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构成该化合物每个氨基酸的R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写出肽键___ _____。(4)图中有个_________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5)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需_________个分子的水。 (6)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的。 3、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 1 D、799、11和9 4、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 A、63个 B、62个 C、17个 D、16个 5、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个四肽、2个三肽和2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 B、5、18 C、5、17 D、6、17 6、下列物质 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 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数目依次是() A、3、3、2 B、2、2、3 C、3、2、2 D、3、4、2 C—C CH CH3= 2

高中化学选修3第2章 第1节 共价键 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2)授课班级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w.w.w.zxxk.c.o.m 重点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难点键角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l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通常取正值。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三、等电子原理 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复习]σ键、π键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过渡]今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板书]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问]电离能概念。 [讲]在第一章讨论过原子的电离能,我们知道,原子失去电子要吸收能量。反过来,原子吸引电子,要放出能量。因此,原子形成共价键相互结合,放出能量,由此形成了键能的概念。键能是气态基态原子形成l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例如,形成l mol H—H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436.0 kJ,形成1 molN三N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946 kJ,这些能量就是相应化学键的键能,通常取正值。 [板书]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l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离子共存的问题。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思考】:在下列物质中: ①CH3COOH ②HCl ③NaOH ④Cu(OH)2 ⑤AgCl ⑥Na2CO3⑦C2H5OH ⑧H2O ⑨SO2⑩Fe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答案】: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③④⑤⑥⑧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⑦⑨ 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②③⑥ 导入新课 因为电解质溶于水可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推进新课 一、离子反应 定义:离子之间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探究活动】:实验步骤1.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NaCl 溶液。 2. 向盛有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BaCl2 溶液。 现象:第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二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CuSO4溶液与NaCl 溶液不反应,CuSO4溶液BaCl2 溶液发生了反应。【分析】:CuSO4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观察不到现象,是因为CuSO4溶液电离出Cu2+、SO42-和NaCl溶液电离出来的Na+、Cl-没有反应。而CuSO4溶液BaCl2 溶液发生了反应,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如下: CuSO4+ BaCl2 ===BaSO4 + CuCl2 。 CuSO4和BaCl2 都是盐,在水溶液中都发生了电离。CuSO4电离出了Cu2+、SO42-,BaCl2 电离出了Ba2+、Cl-。当两溶液混合时,Cu2+、Cl-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Ba2+、SO4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因此这个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 === BaSO4 。 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二、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思考】: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呢? 以上述反应为例分析: 【分析】:第一步,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 BaCl2 ===BaSO4 + CuCl2 。 第二步: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出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用化学式表示。 Cu2++SO42- + Ba2++2Cl-===BaSO4 + Cu2++2Cl-。 第三步: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六章第2节《平面向量的运算》解答题 (12)(含答案解析)

必修二第六章第2节《平面向量的运算》解答题 (12) 一、解答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60.0分) 1.已知三个点A,B,C的坐标分别为(3,?4),(6,?3),(5?m,?3?m),若△ABC为直角三角形, 求实数m的值. 2.已知m→=(√3sinωx,cosωx),n→=(cosωx,?cosωx)(ω>0,x∈R),f(x)=m→?n→?1 且f(x)的图 2 . 象上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π 2 (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7,f(B)=0,sinA=3sinC,求 a,c的值及AC边上的中线. 3.已知向量a?=(?2,1),b? =(x,y). (1)若x,y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 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a?·b? =?1的概率;

(2)若x ,y 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求满足a ? ·b ? <0的概率.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已知A(?1,?1),B(2,?1),C(m,n)为三个不同的定点.以原点O 为圆心的圆与线段AB,AC,BC 都相切. (Ⅰ)求圆O 的方程及m,n 的值; (Ⅱ)若直线l:y =?x +t?(t ∈R)与圆O 相交于M,N 两点,且OM ??????? ?ON ?????? =?12 ,求t 的值; (Ⅲ)在直线AO 上是否存在异于A 的定点Q ,使得对圆O 上任意一点P ,都有|PA | |PQ |=λ (λ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及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设向量a ? =(cos?23°,cos?67°),b ? =(cos?68°,cos?22°),u ? =a ? +t b ? (t ∈R).(1)求a ? ?b ? ; (2)求u ? 的模的最小值.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二节 中东课后辅导练习六十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地区第二节中东课后辅 导练习六十 第1题【单选题】 有关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发祥地 B、居民主要是黄种人 C、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 D、本区盛产石油,主要输往日本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 )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开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中东地区的居民大多信仰(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为水而战是因为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造成本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浪费水资源 B、本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C、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多 D、石油资源过渡开采,地下水位下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东地区的阿拉伯男子,戴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而行,这些风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气候寒冷需保暖 B、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 C、地形崎岖 D、方便狩猎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为( )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15年3月27日,在经历了“两跌两涨一搁浅”之后,国内油价终于再次迎来调整,大多数地区的汽油零售价,重新回到五元时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波动剧烈,世界上出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位于( ) A、南亚 B、西欧 C、波斯湾及沿海地区 D、澳大利亚 该地区的产油国家,从出口石油中赚了很多钱,成为富裕国家。以下对石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只要加以保护,可不断再生

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第二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芳香烃(第二课时) 高二姓名日期:2014-1-8编号: NO.05 编制人:王志省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掌握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尤其为取代和加成反应。 二、【学法指导】1、内容:课本P38-P39 2、学法:参考课本及相关资料。 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 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互动策展示方 案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一、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后的产物 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个苯环,侧链都是(即碳碳键全部是单键) 3.通式:;物理性质与苯相似 4、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书写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苯环不变,变换取代基的位置及取代基碳链的长短。 例如C8H10对应的苯的同系物有4个同分异构体,分别为、、、 二、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苯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甲苯、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填 “能”或“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可利用此性质区分苯和苯的 | H

同系物。故含有结构的物质,可使酸性溶液褪色,被氧化成。 ②苯的同系物均能燃烧,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取代反应 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硝基甲苯的系统命名为,又叫(TNT), 色,溶于水,是一种烈性炸药 通过这个反应可以说明_______(基团)受_______(基团)的影响,使其某些位置变得更加活泼。 (拓展)苯的同系物发生取代反应的位置与反应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两个反应的发生各需要什么条件: ─CH 3 + Br 2 ①─CH 2 Br + HBr ①:________ ─CH 3 + Br 2 ②─CH 3 + HBr ②:________ 3、加成反应 甲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氢气发生苯环的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受甲基的影响,苯环是不是可以像烯、炔烃一样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呢?观察甲苯和溴水混合时的现象。 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1、芳香烃 房子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的烃,由2个或2个以上的苯环而成的芳香烃称为稠环芳香烃,如萘:蒽: 2、来源:1845年至20世纪40年代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自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通过获得芳香烃。【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书写等级得分 批阅日期 1.下列物质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2.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甲苯与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1 mol甲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的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为( ) 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多 B.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氧化 C.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 D.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均易被氧化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⑴学会分析图2-13、图2-14和图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⑵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⑶了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⑷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发展概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教学重点: 以学案为载体,以生活化的地理为突破口,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用具: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西游记》中我们看到唐僧取经的天竺气候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一年分三季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课本P43——P44并读图2-12、2-13、2-14、2-15,思考以下问题: (1)读图2-12、2-13,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 _气候 3-5月:____季,______ _; (2)特征:全年__,降水一年分三季6-10月:____季,________ ; 11月至次年2月:____季 (3)对比图2-14、2-15,南亚雨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和部,主要原因是①西南季风的影响②海陆位置的影响③山地迎风坡的影响④东北信风的影响 (4)思考:南亚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是怎样的 有利: 不利: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下图是“印度不同季节季风活动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箭头表示的风是 _____(旱季、雨季) 前后的季风活动, 风从_____(陆地、海洋) 吹向_____(陆地、海洋), 称_____季风。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南亚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1课时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活动建议: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例如,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进行专题知识竞赛。【教材分析】 从课程标准内容安排看,为了认识我国地理区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在学习分区地理(区域地理)之前,课标安排了“地理差异”这个课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总论,八年级下册讲述中国地理分论,因而本节内容可以视为中国地理总论和分论的衔接点,在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教材包括“秦岭-淮河线”和“四大地理区域”两部分内容。按照课标的设计思路,“秦岭-淮河线”正文内容简洁,扼要阐述了认识区域地理和地理界线的重要性,即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对秦岭-淮河线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则采用列表这种简明扼要的形式,给教师创造性的发挥留有余地。 在“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部分,教材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及划分。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材呈现了一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三条重要的界线便一目了然,更方便了教师深入讲解其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意义。 2.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3.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界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图、景观图片和图表,学会自行思考分析,继而总结归纳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初步学会梳理区域地理的思维框架,并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和小组活动,学会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总结规律,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提高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大的学习,让学生感知到不论南方地区好、还是北方地区好,都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部分,各有千秋,美美与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地理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难点

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练习题及答案 一、 1. 在国际比赛中,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常取得好成绩,其原因是( ) A.非洲人生活水平高,身体素质好 B.当地交通不便,人们出门都是步行 C.生活在高原,无氧耐力强 D.贫困地区的人比其他地区的人能吃苦耐劳 2. 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从长远角度看,需要解决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B.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C.肉类缺乏的问题 D.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 A.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人口过度稠密 4. 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长期的殖民统治 B.本区快速发展的经济 C.气候炎热,旱灾频发 D.人口增长过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5. 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埃塞俄比亚 C.南非 D.科特迪瓦查看答案 6. 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干旱、能源、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能源问题 D.宗教、资 源、环境问题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普遍遇到的生活问题是( ) A.“单一商品经济” B.粮食供应不足 C.气候炎热,水源不足 D.土地荒漠化严重 8、8. 世界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 A.南非 B.埃及 C.美国 D.中国 9. 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场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吹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B.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C.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D.大量开采矿产资源,破坏了土地 10、①土地荒漠化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粮食短缺是“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中未填写的内容,在图中至上而下应填写的内容,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第六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甲河下游国家每年的侨汇是其经济支柱之一,该国劳务输出人口主要迁往() A.美国B.西欧 C.西亚D.东南亚 2.该国人口迁移到上题所选地区的原因不包括() A.该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迁入地劳动力短缺 B.迁入地是发达国家,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C.该国与迁入地距离近 D.该国与迁入地的地区文化具有相似性。 解析:第1题,甲河为尼罗河,其下游国家为埃及,其国际劳务输出人口主要迁往西亚。第2题,埃及劳动力资源丰富,中东地区劳动力短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埃及距离中东较近,地区文化相似,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1.C 2.B 读“上海各圈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分布模式图”,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城区边缘部迁出人口主要选择圈内迁移和迁向近郊区,以迁向近郊区人口最多 B.近郊区和远郊区迁出人口主要选择迁向城区边缘部及近郊区 C.近郊区和远郊区同圈内的横向迁移人口比重都很高 D.都心部迁出人口主要选择迁向城区边缘部和近郊区,以迁向近郊区人口最多 4.图中人口迁移主要是迁向() A.近郊区B.远郊区 C.都心部D.城区边缘部 解析:第3题,比较图中数据可知,近郊区和远郊区同圈内的横向迁移人口比重都很低。第4题,由图可知,迁向近郊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因此,图中人口迁移主要是迁向近郊区。 答案:3.C 4.A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根据下表,回答5~7题。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5位人口流出地排序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既是流入大省也是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区均在东部地区 解析: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排除D,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