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名画鉴赏

外国名画鉴赏

外国名画鉴赏
外国名画鉴赏

关于《拾穗者》的再认识

摘要:米勒将风景画的新突破带入到人物画里,致力于观察田野、大地,尽量捕捉他在乡间的所见所闻,哪怕是别人眼中极微小琐碎的事物,米勒也富于感情地把它表现出来,铭记在心并强烈地传达给别人。在米勒作品面前,多情的人会闻到野草和土地的气息,夹杂着牛粪的味道,会对着画面上一个土疙瘩掉眼泪,而勾起对乡村生活无限美好的畅想。

关键词:拾穗者、田园、劳动者

1849年,35岁的米勒举家迁往巴黎郊区的巴比松,在那里度过他的余生。在这段时间里,他对农村生活有了更深刻、详细的理解和认识,并对劳动者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每天需要长时间参见田间劳动,然后空闲的时间呆在家里作画。除了一些田间的劳动成果,他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但这些并没有使他放弃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如果没有钱买颜料,他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拾穗者》就是在这一时期的这种生活状态下完成的。

《拾穗者》便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在这幅画中,米勒没有正面描绘这些劳动者的表情,甚至没有清晰的刻画他们的面部。但沉着的色彩和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在淳朴浑厚中,具有憾人的力量。此画完整的捍卫了农民的高贵与尊严,有着古代雕塑般的魅力。

米勒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我们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但我们知

道田园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的,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预示着生存的重压。正是这种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拾穗者》生动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农村生活的场景。画家在画面中以农场场景为背景,以三名正弯着腰繁忙地捡遗落在地上的麦穗的农妇为主要描绘对象。表面上看去,是一幅以农民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油画。但无论在绘画技法的运用或画面的构思上,还是在绘画语言和画家审美情感的表达上来讲,此画绝不是平庸粗浅之作,而是一幅寓意深长,发人深思的杰作。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米勒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在艺术创作上的影响。《拾穗者》也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现了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特色。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三名农妇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三个人的动势被画家描绘得各不相同,这既体现了在现实劳动中的各种不同姿态,也显露出米勒在人体素描方面扎实精湛的基本功。通过画中人物的衣服,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人物在劳动中形体的姿态与动势。如果没有大量的练习和对解剖学的研究,就不可能把人物在不同姿态下的结构关系描绘得如此精准。三个人物在场景中的位置也是由画家精心安排的。很明显,画中人物的位置是与画中光源走

向之间有默契搭配的。光源自画面后方左上角而来,直接向前偏右照射过来。人物的站位也随着光源的走向一字排开,因此,由于光源的变化,三个人物身上受光的强度及光在人身上造成的明暗对比度也略有不同。此外,由于人物在画面中离观众的远近也是不同的,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则,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也是有差异的。再次,加上米勒对背景的精彩处理。当然,对背景的处理也是在与画面中光源走向和画面中描绘对象所处位置相协调的原则下处理的。在远处的背景部分由于离光源近,所以较离光源较远的画面前方在色彩明度上较亮。

而在描绘对象位置处理上,画家把像草垛、树木和农舍等物体放在了画面背景后方,把农妇们画在画面前方。这又体现了透视及近大远小等在绘画中基础并实用的原则,然而却被很多人忽略。即使运用了,也很少有像米勒这样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由于在画面中离观众的位置近,三个农妇与远处的在绝对比例上要比她们大得多的背景对象相比,三位主人公在视觉上显得更大。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拾穗者》整个画面中充满了对比的元素:主体人物劳动场面中充满的生气活力,与农场后方像草垛、树木和农舍等无生命力的物体的死寂的对比画面中远近色彩名度的对比,和通过透视形成的任务与劲舞之间大小的对比。这些解读在今天看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然而,在这幅《拾穗者》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仅是它的题材本身,就足以引发一场革命。当作品在沙龙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舆论界的广泛关注。一些评论家认为米勒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画面上农民的劳作传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而将这样的作品拿到巴黎的沙龙里展出,无疑是底层民众对上流阶层的挑战和呼声。因此有人讥讽米勒的作品中暗含着农民的暴力革命。面对种种过激的评价,米勒在一封书信中为自己的艺术作了辩护:“有人说我否定乡村的美丽景色,可我在乡村发现了比它更多的东西——永无止境的壮丽;我看到了基督谈到过的那些小花,‘我对你说,所罗门在他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那山林间的一朵百合花呢!’”米勒相信,“艺术是一种爱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当他表现穷人的痛苦时,并不是向富人阶级煽起仇恨。”他所要做的,只是尽力弄懂如何用平凡细微的东西去表现崇高的思想,因为那里才蕴藏着真正的力量。而要将这一切和谐、自然地表现出来,不仅需要画家的眼睛和手,更需要他的整个身心。

米勒出身于农民家庭,在他眼里,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壮观”。他曾因他的“乡下佬模样”和质朴的画风被巴黎沙龙中的某些同行冠以“森林中的野人”的绰号。米勒在这幅画中试图把我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她的沉重与充实,倾听她深沉宁静的呼吸,体会她朴实顽强的生命,体会土地与土地上的农民自然般运行的命运。

米勒的这幅《拾穗者》,本来是一幅描写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平凡的场面,可是它在当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远不是画家所能意料的。

比起《蒙娜丽莎》的神秘,比起《日出印象》的朦胧。比起古典派的优雅宁静和现代派的奔放怪诞,我总觉得只有现实派的画作能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无数的美女俊男从画纸上匆匆而过,无数的风景山色虽美却遥不可及。渐渐地,我感到自己对精致的描绘和绚丽的色彩开始变得麻木,变得冷淡,好像对美的感受能力在不知不觉间缓缓消逝。

《拾穗者》的出现是一个意外。其实画面的主体说来很简单,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不知为何,那柔淡的光芒,金色的麦田,和辛劳的妇女在忍着烈日和疲惫弯腰捡起一束束麦穗的景象,却在我的脑海里投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关于这幅画的内涵,我听说过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表现劳动妇女的勤劳朴实,连一点点劳动果实都不放弃。另一种则认为妇女捡的麦穗是农场主不要的,他们没有食物,只能靠这些捡来的麦穗艰难度日,食不果腹。不知为什么,我更愿意相信第二种解释,这种解释让这幅画有了一种悲剧的美。背后农场主丰硕的成果堆得仿佛垒入天际,然而,这些成果其实不是来自农场主的双手,而是来自广大劳动人民。而劳动人民们,却只能靠捡拾土地上散落的麦穗勉强维持生命。这种悲伤的情景似乎与我们国家旧社会的地主与农民完全一致,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

写实人物绘画的观看视角和人物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画面意境的心理构造。米勒以旁观的方式观察不被打扰的活动中的人物状态。并巧妙地以不同的形态描绘出妇女捡拾麦穗的整个过程,实在是匠心独运。我不懂太多美术鉴赏的手法,也说不出什么构图运笔方面的见解。但我不得不说,米勒的确是位伟大的画家,不但画艺精湛,运笔流畅,而且富有一个敏锐的思想与一颗善良的心灵。他留给了我们每一个人美好与启迪。

中外美术经典作品赏析作业

不管是富于意向性的中国山水画,还是善用明快色彩的西方油画都给我们提供了一扇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门。在欣赏完中国与外国的美术作品后我不经问自己我得到了什麽?粗看之下中外美术绘画作品只是在给我们展示一幅幅山水和人物,并没有向我们展示任何其他的东西,但细想之下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超越作品单纯表现之外的含义。那不仅仅在是一幅幅的山水和人物,而是整个世界甚至是无所不包的宇宙了。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我发现了以往经常被我们忽视的那些东西,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众所周知,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我之所以选了中外美术经典作品赏析这门课其实原因很简单,我自小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记得曾经看过一幅油画,画面上描述了优美的风景,当时只是觉得那很美,想要表达些什麽但却又不知如何说起。后来在上完这门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看过的那幅作品竟是西方最著名的风景画的代表,作者就是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而这幅作品就是他的《孟特芳丹的回忆》。我尝试着用我在这门课上的心得来再次欣赏这幅作品时,从整幅作品的构图、基调、色彩和透视技巧等方面来再次欣赏,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受,整幅作品是那样的动人和生动,柔和的颜色充斥于整个画面,渐渐的我仿佛融到了画面之中许久不能自拔,我想这就是美术的魅力之所在吧。当然我懂的还不是很多,但我能稍微懂得作者的心情与这幅画所要表达的感情,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在我看来美术作品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我们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我们的身心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犹如一首淡淡的歌一般,美术已经渐渐的融进了我的身体之中了,它给我的身体带来了养料,在欣赏时我可以完全的投入其中暂时不去思考现实之中的种种不快,美术就是拥有这种令人痴迷的魅力。最后感谢胡老师您了,是你带着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并用语言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发现美的事物。谢谢!

100幅世界名画赏析

100幅世界名画赏析音乐:古诺--圣母颂

?世界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这些名画极大的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也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欣赏、了解一些世界名画。从名画中,我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进而提升艺术修养,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为了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欣赏、了解世界名画,编者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最终选出100幅代表世界绘画最高成就的名画,辑录出本书。编者有机结合文字、图片、编写体例等要素,为读者打造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摘自《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画》一书

1./野牛图/洞窟岩画 ?画名:《野牛 图》 作者:马格德 林人(西班牙) 时间:距今约 1.5万年 类别:洞窟岩 画 尺幅:全长 195cm 收藏:西班牙, 阿尔塔米拉山 洞

2./捕禽图/陵墓壁画 ?名称:《捕禽 图》 出处:埃及底 比斯内巴蒙墓 出土 创作工夫:约 前1400 年 尺寸:高 81cm 类别:陵墓壁 画 收藏:英国, 伦敦,大英博 物馆 ?这幅壁画绘 制于古埃及新 王国时期一个 贵族——内巴 蒙的陵墓,描 画的是死去的 内巴蒙和妻子 儿女在河畔打 猎的情形。

3./渔夫/爱琴海地区壁画 ?名称:《渔夫》 创作时间:约前1500 年 类别:壁画 收藏:希腊,国立考古学 博物馆 ?一位年轻的捕鱼人手 里捏着捕获的海鱼。画面 表现方法朴实、简洁。当 时的爱琴海诸岛已与埃及、 两河流域有一定的交往, 因此在绘画上常常可见互 相间的影响。这幅作品中 人物的头和脚为侧面,人 体的上半身与眼睛却是正 面,无论人物的表情还是 身上的曲线,我们都会觉 得比严格遵守正面律的埃 及壁画优美得多

世界名画欣赏500幅

世界名画欣赏500幅 第31 页【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花卉名画300幅欣赏7750×899世界精品名画欣赏700×1240《艺图_世界名画欣赏_第一辑_文艺复兴大师作650×921世界名画欣赏(二十二)_元令2013_新浪博客 550×454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 荐!)(1286×1848【品味经典】世界名画欣赏- 墨海雪浪的日志480×320高清晰世界名画图片欣赏750×526世界名画欣赏(38):女士肖像-佩鲁其诺_学习天地550×274世界名画欣赏-毕加索(欧版明信片)-se2146231211×314欣赏一下世界名画- 日志- 老陈画室- 雅昌博客651×381★世界名画荷兰艺术家梵高名画欣赏(四)★虔诚600×481【引用】世界名画欣赏(四) - 天边云(原夕阳红)600×790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荐!)(446×1000★世界名画:希施金-俄国风景画大师名画欣赏(二600×378欧洲古典名画欣赏(十一)690×534艺术欣赏-世界名画(1)_沈阳小站_新浪博客490×607【图片+介绍】世界名画欣赏_骷骨髑髅吧_百度470×690世界名画: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作品欣赏- 曦然600×334六一儿童节家长带幼儿欣赏气球上的世界名画525×382世界名画欣赏1 - 汕头四中- 汕头市第四中学419×500olivia的相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世界名画欣赏

600×262第32 页世界名画欣赏_达·芬奇- 〖娱乐灌水区〗- MA426×480【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梵高向日葵名画欣赏_世界名画梵高向日葵_梵610×455世界名画:弗雷德里克·莱顿作品欣赏- 曦然的346×800世界名画,名画欣赏,世界著名油画,凡高油画图片192×279昭君 出塞图名画欣赏,名画欣赏,世界名画欣赏 1859×25001920×1200桌面(世界名画) - 『数码影像』- 凉1920×1200世界精品名画欣赏640×675世界名画欣赏| 视觉中国180×291世界名画鉴赏】梵高精选名画欣赏-摄影俱乐部960×1314【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名画欣赏(111):纺纱女-委拉士贵支_学习天640×424【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荐!)(1200×1600★世界名画荷兰艺术家梵高名画欣赏(二)★虔诚500×386世界名画欣赏(转载)|人文纪实篇- 深圳市振兴会546×731【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法国卢浮宫名画欣赏》- 中国名画欣赏- 外国400×266走进油画的世界欣赏世界名画-书画鉴赏专区壹328×600【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第33 页世界名画壁纸第二辑图片专题,世界名画壁纸第1024×640世界传世名画欣赏(1) - 蓉的日志- 网易博客389×520星夜设计图_高清世界名画_绘画书法_文化艺术1024×862世界名画欣赏(105):情书-维米尔_学习天地_

东西方名画鉴赏论文

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东西方名画欣赏课程 论国画形式的油画作品 ——浅析《学贯江海图》 课程编码:______ G20351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学时/周学时: 32学时(11周) 开课时间: 2014年3月31日第五周至第十五周 学生姓名:__ 翟瑞星 __ 学生学号:_ 1202170111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_ 轮机工程2012-1_____________

摘要: 国画即中国画,是相对于西方画而言的。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尤以山水,花鸟为长。油画是西洋画绘画形式的一种方式,它不同于水墨画的方式。用油画的绘画方式来画国画,是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哲学思想与美学价值,亦有崇高的道德情怀。本文仅对《学贯江海图》这一作品的哲学思想,美学价值,道德情怀进行简单赏析。 关键词:表现手法哲学思想美学价值道德情怀

论国画形式的油画作品 ——浅析《学贯江海图》中国油画的产生来源于西学中用,当油画这个舶来品传入中国后,逐渐被众多国画艺术家接受并运用和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流派——中国油画。《学贯江海图》长4.5米,是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张仕春老师作为献给学校60周年校庆的作品,在视觉上气势磅礴,冷暖相接;在内容上意境优美,虚实结合。是一幅优秀的山水画。 此幅油画在视觉上采用由近及远的绘画手法,着眼于近处,高山之嶙峋,草木之繁茂,色彩之浓,清晰地跃然于人们的视线内,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感,仿佛置身于其中,沐浴着春风,其喜洋洋者也。每一个观摩此作品者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着橘子洲头,指点江山的气势,欣赏着虫鱼草木的生命气息,感受着流水浮云之自然灵气。此乃画之动也。远处以暗色描绘飘渺的山峰和山天相交的恢宏意境,亦是创作手法静的表现。作品的动静结合,表现出一种旷远,豁达,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这哲学思想下,亦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莘莘学子殷切盼望之情。 国画素来讲究意境须臾飘渺,给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感觉。此作品亦不失传统国画之风格。纵观全图,由近及远,由真切到飘渺,使作品显得栩栩如生,看那瀑布,涓涓潺流,线条与线条得搭配得当,色彩与色彩的交相辉映,便使之有一种灵动感。观那远处的高山,所谓云锁山腰一半高,到底山有多高,作者没有具体描绘,而是云雾缭绕锁山腰,这就更能体现山之高不可测,和辛弃疾的“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这样一种虚实相接的表现手法,使画的意境表现地富有诗意一般的美妙。既有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豪迈,又有王摩诘悠然自得的飘逸。画之美,美在意象,是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的一个意象世界,有着超越人们理性审美的精神活动。体现了中国传统之美学观念,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值此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张仕春老师鼎力巨献该作品,更是表达了对学校 的衷心祝福之情。作品取名《学贯江海图》,意在表明学校会秉承着:“学贯江海,德润方厚”的校训蒸蒸日上,大展宏图。那涓涓潺流的瀑布象征着海大人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那挺拔险峻的高山亦是道德的象征,古人素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说法,在这种哲学思想的熏陶下,我海大学子必定会独树一帜,有所作为。总之,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意。 作者以油画的绘画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意境恢宏,富有深意的国画形 式的油画作品,在欣赏作品,大饱眼福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在哲学、文艺、道德方面的造诣,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外国古代名人

外国古代名人 篇一:外国名人资料 外国名人 1比尔·盖茨 事例:在一年内进行60多个捐款项目,捐款数目比美国政府还多3亿。表现:扶贫济困的人道主义精神。 备注:比尔盖茨是全球首富。 名言:每个人都有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尔盖茨。 2哥白尼 事例:动摇封建神学基础地心说,提出地心说后被烧死。 表现:勇敢坚持真理,不畏强权。 备注:本是波兰一个大教堂的神职人员,当时教会的观点是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谁怀疑这个观点,就是大逆不道的。但哥白尼通过对天体的长期观察和科学的论证,发现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于是不顾教会的迫害,大胆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确立了太阳中心论的观点。地心说的提出为近代科学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 3爱迪生 事例:1勒于思考、善于提问。2坚持不懈、废寝忘食,试灯丝八千多次。表现:研究问题要执著的追求,不要轻易放弃;要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并多加思考。备注:一生发明多达千件,灯泡的发明

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重大贡献。 4贝多芬 事例:勤奋刻苦,练习钢琴时手指被磨烫。 表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取得成功就要付出努力。 备注: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和纯粹的追求使他成为一代音乐大师。 5狄更斯 事例:有每天边逛街边认真记录素材的习惯,这些素材对他的文学创作大有帮助。表现: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要学会认真观察生活。 备注: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著有。 6马克思 事例: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留下深深足迹。 表现:有恒心和毅力。 备注:是科学公产主义创使人,著有。 7爱因斯坦 事例:勇于坚持真理并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表现:虚心、平易近人。 备注:提出著名的相对论。 8果戈里 事例:朗诵自己文章时,发现听众睡着就烧毁文章。 表现: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对自己严格要求。 备注:果戈里是俄国自然派领袖,是使俄国文学具有独立地位的开山鼻祖之一。 9拿破仑

世界名画鉴赏介绍

名称:马拉之死 时期:1793年 创作者:雅克-路易 达维德法国 规格:162cm×125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党的领导人之一,1793年7月13曰,被当时的右翼吉伦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谋害,被害时正在浴缸里边洗浴、边工作。这里,达维德满怀悲愤,描绘了马拉被刺的情景。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一年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达维德将此画转移。直到1893年,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名称:1879年8月23曰,维苏威火山爆发 时期:1881年 创作者:路易斯 埃克托尔 勒鲁法国 规格:190cm×303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第戎美术馆藏 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远处是黑暗中爆发的火山,滚滚的尘埃遮蔽了天空和地面,更加突出了身着白衣逃难的女性。这幅作品运用古典的手法,刻画了女人们的表情与神态,体现出古典式的理性与严谨。

名称:荷拉斯兄弟之誓 时期:1784年 创作者:雅克-路易 达维德法国 规格:330cm×425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巴黎卢浮宫藏 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了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关系。在这场战争中,荷拉斯兄弟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达维德表现的正是个人感情服从国家利益的场面--老荷拉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

西方名画鉴赏作业

西方名画鉴赏 -----穷困潦倒大画家米勒及作品 作者:张晓宏选修《西方名画鉴赏》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丰富了我在西方绘画技巧、著名画家、绘画风格、美术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鉴赏水平以及文化交往能力。让我通过多途径的学习培养了兴趣,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了更多的智慧。 在学习期间,我对让·弗朗索瓦·米勒尤为感兴趣。1814年出生于法国诺曼第半岛格鲁什村的米勒是一个贫穷的耕农家庭的孩子。童年时曾帮助父亲在田间劳动。1831年17岁的米勒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次年得到瑟堡市向两位当地画家的赏识并跟随其学习绘画。1837年23岁的米勒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到巴黎美术学院向浪漫主义派画家德拉克罗瓦学习。米勒也常常去罗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1840年米 风俗画《筛谷的人》。 1849年《十枯草的人》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夏天时,

的巴比松村定居。这是他最贫苦潦倒的时期,一边在画室创作,一边又必须为了生计在田里耕作。1850年米勒画出了《播种者》。 峰之做。现如今这幅画收藏在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大班艺术教案世界名画欣赏

大班艺术教案:世界名画欣赏 “六一”时我们班级开展了“花香画语”艺术展,展出了孩子的绘画作品及插花作品。展出后,幼儿园里立刻沸腾了起来,家长、老师们为孩子们超乎寻常的想象而惊叹:这么美的画出自一群5、6岁的孩子手中!就是的,我们也欣喜地感受到了从我们开展班级主题《亲近艺术大师》,让孩子进行名画欣赏后收到的效果!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许多…… 主题的生成 名画欣赏作为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仍就是当今幼儿园教育中的“死角”,一直未被深入挖掘。虽然《纲要》中有提出,但就是真正将名画欣赏作为一条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艺术的熏陶在目前还就是少之又少。许多老师认为名画与幼儿欣赏能力水平相差甚远,孩子不理解,无法取得共鸣,也有的认为最棘手的就是如何选材……其实,关键就是缺乏指导的方法。由此造成名画欣赏活动逐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销声匿迹。我们在选择《亲近艺术大师》这一主题活动时也曾经有不少的疑惑:开展名画欣赏就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特点?这一主题定位在哪?应如何开展?它的意义又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中班下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名画欣赏活动,我们的主题活动《亲近艺术大师》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与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开拓她们的视野,使她们对周围美好事物与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能够掌握简单的艺术术语,有叙述与谈论作品的能力;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主题的实施: 认识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 1、认识印象派画家凡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 2、认识印象派画家修拉及其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安尔涅浴场》。 3、认识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梦》、《三个音乐家》、《哭泣的女人》、《镜前的少女》、《格尔尼卡》。 4、认识抽象派画家米罗及其代表作《绘画》、《托儿所的装饰画》。 5、认识蒙德里安及其代表作《红黄蓝构成》。:临摹画家风格。临摹创作:《向日葵》、凡高《星月夜》、凡高《麦田上的群鸦》、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抱鸽子的孩子》、毕加索《梦》、《三个音乐家》、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创作出自己的作品。静物水粉写生《盆栽与水果》、水粉色彩练习《我的第一幅作品》、水粉《我的星期天》。:制作画家知识剪报。搜集各种关于画家凡高、修拉、毕加索米罗、蒙德里安、达·芬奇的资料,将文字、图片与自己的话、作品剪贴成成一张报纸。 前期准备 布置与主题相联系的主墙饰,使幼儿能置身于美的环境,感受艺术的熏陶。与孩子、家长共同搜集打印有关凡高、修拉、米罗、毕加索、蒙得里安等画家的详细介绍及画家的画像。搜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画家代表作并彩喷成大图片。在班级里布置“班级情报站”,方便与家长交流主题的开展工作。在班级中布置“艺术博物馆”、“艺术创作馆”两个区域,展出画家图片及幼儿临摹、创作的作品。在图书角中投放美术欣赏书籍,让幼儿平时可以欣赏、阅读。 家长工作 这个主题开展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作为主题实施的一部分。在班级中布置了版块“班级情报站”,其中包括关于最近认识的画家的介绍、代表作等制作成的剪报、孩子的优秀作品等。使每个家长能了解我们主题的内容,开展的程度,孩子学习的情况,才能更好地配合我们主题开展的工作。我们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如:有的家长帮我们搜集了许多有关的画家的资料、图片,并打印,有的熟悉电脑的家长,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美术欣赏的网站,有的家长帮助我们进行彩喷图片等。

中西方名画鉴赏鉴赏——《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

中西方名画鉴赏 鉴赏《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一学期的美术鉴赏课即将要结束了,我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甚至都觉得美无非就是漂亮,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美的内涵。它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而在这些作品中,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记忆颇深的,也是大家都所熟知的《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一西一中两幅名画。 《最后的晚餐》是由达芬奇先生所创作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发明家、医学家、建筑

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现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他的天赋或许比同时期的其他人物都高,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以表示人们对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尊敬和怀念。 而这幅《最后的晚餐》也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唯妙唯肖。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作品题材。犹大向官府告密,基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基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基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基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坐

世界图画书经典阅读与欣赏-笔记

世界图画书经典阅读与欣赏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图画书? 2、图画书具有哪些特质? ·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也称绘本,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英文名称是“picture book” 所谓图画书,指的是一种完全或主要通过图画来表达内容的书 ·图画书的兴起 社会教育观儿童观改变 儿童书籍插画艺术品质提升 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 社会经济文化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儿童图书市场的繁荣与成熟 ·图画书的分类 能够归属到图画书一类的图书种类很多,包括婴儿书、玩具书、字母书、数数书、概念书、模型书、图画故事书等 根据内容,可以分作认识和文学两大类;根据读者对象年龄区分,可以分作儿童图画书和成人图画书两大类 ·图画书的分类 成人图画书(如几米、桑贝、寂地等人的作品系列) 儿童图画书 ·文学类图画书: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y book 属于文学类图画书(包含教育元素) 主要用图画讲述故事 有别于传统的插画配图读物 文字量依据需要多少不等 有完全无字的图画书 ·图画故事书 图画故事书的图画 图画故事书的文字 图画故事书的故事 图画故事书的整体构成 图画故事书的阅读 ·图画书的特质 作为一种符号,图画直观、生动、通过空间和视觉印象,表达作者特定的思想和意义 推荐书目: 《图画书:经典与阅读》彭懿 再版多次,有精装、平装、缩印三种不同的版本选择,虽然价格贵些,但是内容多信息量大,也算是超值之选了,各网上书店都有售,折扣也比较大。不过需要提醒一点,彭懿也不是图画书方面的专家(毕竟人家的本职是儿童文学作家,帮助翻译推广图画书只是副业),他在书中介绍的很多是自己帮助翻译的书籍,虽然都是经典之作,但并不见得都适合普遍的阅读兴趣哦。另外其中也有一些解读是受专业人士质疑的哦(这也是难免的),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自行甄别,尽信书不如无书嘛。另外小书房制作过电子书,上篇(即对图画书阅读

世界名画赏析

世界名画赏析 名称: 缠毛线 年代: 1878年 创作者: 洛德·莱顿英国 规格: 100.3cm×161.3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 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风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体,一幅稚气。莱顿以古典手法去表现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并且流露出缺少真实情感表现的缺陷。

名称:马拉之死 时期:1793年 创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法国 规格:162cm×125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党的领导人之一,1793年7月13日,被当时的右翼吉伦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谋害,被害时正在浴缸里边洗浴、边工作。这里,达维德满怀悲愤,描绘了马拉被刺的情景。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一年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达维德将此画转移。直到1893年,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名称:1879年8月23日,维苏威火山爆发 时期:1881年 创作者:路易斯·埃克托尔·勒鲁法国 规格:190cm×303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第戎美术馆藏 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远处是黑暗中爆发的火山,滚滚的尘埃遮蔽了天空和地面,更加突出了身着白衣逃难的女性。这幅作品运用古典的手法,刻画了女人们的表情与神态,体现出古典式的理性与严谨。

外国名画赏析:《春》

《春》赏析 【名称】桑德罗·波提切利《春》图 【类别】木板蛋彩画 【年代】1476~1478年 【作者】桑德罗·波提切利 【规格】此画约203×314厘米 【属地】意大利 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是代表生命之源的女神。画面左上方是风神,他拥抱着春神,春神又拥着花神,被鲜花装点的花神向大地撒着鲜花;画面中间立着女神维纳斯,

在她头顶处飞翔着手执爱情之箭的小爱神丘比特;维纳斯的右手边是三美神手拉手翩翩起舞,她们分别象征“华美”、“贞淑”和“欢悦”,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画面的右下方是主神宙斯特使墨丘利,他有一双飞毛腿,手执伏着双蛇的和平之杖,他的手势所到,即刻驱散冬天的阴霾,春天降临大地,百花齐放,万木争荣。这是一幅描绘大地回春,欢乐愉快的主题。然而,画中人物的情态,画面并无欢乐之气氛,像春天里吹来一阵西北风,笼罩着一层春寒和哀愁;若有所思的维纳斯,旁若无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三美神的舞姿似乎是受命起舞,颇有逢场作戏的感觉,令观赏者不解。自文艺复兴始,人文主义精神渗入文艺创作,画家往往借助于宗教神话题材和神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思想情感,传达自己的理想,在波提切利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中,都寓含着对现实的惶恐不安。画家当时体弱多病,抱病从命作画,这种心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自然也就忧郁哀伤了。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春》

作于1478年,正值他37岁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 波提切利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的色彩、流畅轻灵的线条,以及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数代艺术家,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春》从绘画技法来讲由于没有采用当时已在法兰德尔流行的油画技法,而是采用传统的蛋清画法。画面上华丽的装饰效果反而更加强烈。由于蛋清干后会使颜色形成坚硬的一层,是一种透明的颜色,因此在这幅画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接近水彩画的纯净,透明的效果。 在绘画史上,有许多作品描绘春天,然而还没有一幅作品能于波提切利的这幅《春》相媲美。可以这么说,这幅画已经尽善尽美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波提切利在这幅画里,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了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上一共九人从左至右一横列排开,没有重叠、穿插,并且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安排了恰当的动作。作为主角的女神维

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

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 蒙娜丽莎达.芬奇油画1503-1506年77×53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 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晚钟? 米勒1850年×66厘米巴黎卢浮宫藏?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 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 这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感,这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这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贫乐道的基督徒形象,这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没有在宗教境界修炼到一定程度,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 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

名家名画赏析部分

名家名画赏析部分 1、通过欣赏图片,了解美术名作的基本信息; 2、分析作品的表现内容; 3、分析作品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4、阐述作品的主题和审美价值。 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春牧图》、《青蛙》、 《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 油画:《开国大典》、《在激流中前进》、《星月夜》 《乌鸦群飞的麦田》、《自由引导人民》 《浪子回头》、《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夜巡》 《教皇英诺森十世》。 壁画:《格尔尼卡》 素描:《血衣》 版画:《面包》 示例: 请从美术作品的作者、作品名、类别、基本 内容和艺术特色 几个方面分析这幅作品。 作品名:《格尔尼卡》 其它代表作: 《亚威农少女》 作者:西班牙 毕加索 立体主义画派 《舞蹈者》 类别:壁画 《三个音乐家》 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作者运用阴冷的色彩,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 的血型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作品名:《面包》 作者:珂勒惠支 国籍:德国 类别 (画种):石版画 画面内容:画面表现了饥饿的儿童和极度痛苦的母亲形象,沉痛的揭露了战争借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艺术特点:画家用简练的线条把痛苦的母亲形象尽显在画面上,把母子三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形象真切动人,使人久久难忘。 作品名:《血衣》 作者:王式廓 国籍:中国 类别:素描 画面内容及艺术特点: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作品名:《星月夜》 作者:梵?高 国籍:荷兰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后印象主义画派 画面内容:作品展示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 艺术特点:画家运用旋转、跳动和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激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个性。 作品名:《乌鸦群飞的麦田》 作者:梵?高 国籍:荷兰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后印象主义 画面内容: 画面描绘的是暴风雨过后风吹麦田的情景。绿色的小路的在黄色麦田中深入 远方,增添了不安和激愤情绪。 艺术特点:1、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激情的火焰,倾注着他的内心激荡 的情感。 2、画面上动荡不安的构图、明暗对比强烈的色调、粗野狂乱的笔触,流露出画家内心孤独、压抑、郁闷的心情。 作品名:《自由引导人民》 作者:德拉克洛瓦 国籍:法国 画种: 油画 艺术流派:浪漫主义画派 画面内容: 作品取材于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画面以高举着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的自由女神引导法国人民进行巷战的场景。 艺术特点: 1、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2、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于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处的位置。如此人物众多,宏伟而又动荡的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3、整幅作品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画派的风格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生动地表现力法国人民为自由而战的精神。 作品名:《浪子回头》 作者:伦勃朗 国籍:荷兰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荷兰现实主义 画面内容:这幅画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油画,深刻地表现出父亲对回家浪子既悲伤、痛恨,又惊喜、怜爱的那种复杂的父子深情,同时也刻画了几个旁观亲属的不同心态。 艺术特点: 画家独到地运用明暗,灵活地处理复杂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 作品名:《夜巡》 年代:1638——1642年 作者:伦勃朗 国籍:荷兰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荷兰现实主义画派 画面内容: 这是一幅群像肖像画,最初为画家所接的阿姆斯特丹民防队总部定制的18个人的群体肖像画。 艺术特点: 1、采用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没有用传统群像的画法,主次人物突出。 2、画面明暗对比强烈,但又极富层次感,体现伦布朗的艺术风格。 3、以其独有的光彩成为17世纪欧洲绘画的经典名作。 作品名:《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作者:戈雅 国籍:西班牙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18世纪浪漫主义画派 画面内容: 作品描绘的是法国侵略者枪杀西班牙革命者的场景。 艺术特点: 画家特地用一盏方形灯笼造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起义者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侵略者的杀人罪行。 作品名:《教皇英诺森十世》 作者:委拉斯凯兹(委拉斯贵支) 国籍:西班牙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西班牙巴洛克式画家 画面内容: 权威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精致的宝座上,眼神威严又隐含着凶狠和狡诈,教皇的相貌和性格特征都被画家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 艺术特点: 画面用红白色彩的对比和写实的手法来,注重光影的变化。 画家其它代表作:《纺织女》、《宫娥》

世界名画中的优雅女性

世界名画中的优雅女性 摘要:经过一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欣赏到了许多东西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绘画风格,对东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尤其是西方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对女性的绘画和歌颂。我对这方面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优雅女性鉴赏能力 蒙娜丽莎 我想世界名画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创作的《蒙娜丽莎》了,她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画中人那“神秘的微笑”。只见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袒露的胸部显示了这位妇女的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在背景处理上,达?芬奇运用的是“空气透视法”,让后面的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都推向遥远的深处,仿佛这一切都被笼罩在薄雾里,以此来突出形象的地位。 到了今天,蒙娜丽莎已经成为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于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就这样,一幅画成了一门学科,许多人愿意耗费毕生的精力。未来的科学研究也许会为我们解答许多关于此画的疑问。但一幅画能做到如此的地步,已经足够了。 泉 再来看另外一幅——《泉》。他是安格尔在76岁高龄时的作品。安格尔一生在裸体素描上下过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当面对裸体模特儿时,他的现实主义真知灼见才显现出来。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安格尔竟酝酿了26年的时间。它通过一个抱罐倒水的裸体少女形象,表现了画家终身追求的古典美。这幅作品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它匠心独具地表现了少女的纯洁,在画面上创造出了一种恬静、思雅和抒情诗般的意境。 实际上,画中少女上肢的姿态并不符合人体的动态规律。安格尔为了使少女的动态看起来更美,为她编造了这样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动作。这幅作品对于水的表现非常神奇。从水瓶中倾泻而出的泉水是宁静的画面上最具动态的因素。但经过画家的巧妙处理,飞泻的清泉非但没有打破画面的宁静感,还使之平添了一种流动的韵律。安格尔曾说:“标准的美——这是对美的模特儿不间断观察的产物”,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20幅经典名画赏析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20幅经典名画赏析 《蒙娜·丽莎》——达·芬奇 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富商,蒙娜.丽莎的丈夫)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这幅画在法国的缘故。

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变化。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象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陷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欧洲经典油画作品赏析 6(165-219)

欧洲经典油画作品赏析6(165-219) 欧洲经典油画作品赏析6(165-219) 原标题《一生必知的传世美术经典》来源/ 老阿更的收藏原创/ 不祥复制·编辑/ 塞上其翁165、《维纳斯与战神》作者:波提切利(1445—1510)意大利【年代】1485年【藏处】英国伦敦国家画廊维纳斯扮演着大自然和人类之母的角色,而不是充满情欲的爱的女神。画中的她穿着朴实无华的洁白长袍,长袍绣着金边,和她浓密的金发相互辉映;而战神则脱去了令人生畏的形象,正暧洋洋地睡着,为了加强这种平和的气氛,森林之神农牧神则在他身旁嬉戏,一个玩弄着丢在一旁的甲胄,一个朝着酣睡的战神耳旁用力吹螺,画家发挥了高度的想像力,用轻松诙谐之笔画出古代天神休憩的状态,整个画面充满一种安宁。这幅作品色泽纯洁鲜明,人物形态完美,谑而不虐,笼罩着一片和谐气氛,是波提且利最优美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波提切利神话画作中,惟一未收藏于意大利的作品。166、《诽谤》作者:波提切利(1445—1510)意大利作于1490年;藏于意大利佛 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波提切利的这件著名的传世作品取材 于古希腊画家阿贝列斯的一幅画中的文字记载。描绘的是在宽敞的罗马建筑大厅里,有三个女子和一个男子,正把一位裸体男青年拖到国王面前审判。被黑色风衣包裹着的男子是

“诽谤”,他的手势伸向国王,竭尽诽谤之能事;手持棍棒,揪着裸体男子的正是“叛变”,她出卖了同伴,并把他交给国王;裸体男青年是孤立无援的“无辜”,他合掌向上祈求真理能拯救他免遭诽谤的命运;后面两个女子,一是“虚伪”,另一是“欺骗”,也有说是“妒嫉”和“仇恨”,她们俩正在为“叛变”者梳理头发;在宝座上坐着一位长着两只驴耳朵的国王,昏庸无能,愚蠢无知到极点,听信诽谤,同时在他两边分别是“无知”和“轻信”,不断地向他的耳朵里灌输无知和轻信;画面的另一边站着一位被黑色长袍包裹着的“悔罪”,他正向着立在身后的全裸体女神,那就是“真理”,希望她能出面拯救“无辜”者。可是站立不稳的真理,手指上天,意思是说:“对于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我也无能为力,去找上帝吧。”这件作品是一件寓意深远的作品,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现实社会中罪恶都是用美丽的形象乔装打扮以欺骗人民的,统治者听信坏人之言,正直好人总是落难,而面对这一切,真理也是无能为力的①“真理”,②“悔罪”,③“叛變”,④“無辜”,⑤“虛僞”,⑥“欺騙”,⑦“誹謗”,⑧“國王”,⑨“無知”,⑩“輕信”。167、《帕拉斯和人头马神》作者:波提切利(1445—1510)意大利 创作时间:约1482年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帕拉斯和肯陶洛斯》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宙斯劫夺欧罗巴来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