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缩窄性心包炎32例的外科治疗

缩窄性心包炎32例的外科治疗

缩窄性心包炎32例的外科治疗
缩窄性心包炎32例的外科治疗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是各种原因引起心包脏壁层炎症、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积,并逐渐机化增厚挛缩甚至钙化,压迫心脏和大血管根部,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从而导致右心房、腔静脉压增高及心排出量降低等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导致这方面炎症最多见的原因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疾病概述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由结核性心包炎所致。急性化脓性心包炎迁延不愈而成者约占10%,其他亦可由风湿、创伤、纵隔放疗等引起,占极少数。我国导致这方面炎症最多见的原因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 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缚心脏,全身各脏器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胸水等征象。结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后3~6个月出现症状。常见的有疲乏、气短、尿少、腹胀、食欲减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肿者,呼吸困难加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右心导管检查可诊断。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一旦确定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术前应根据病人情况作好准备工作。如限制钠盐、适当应用利尿剂(速尿,双氢克尿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小量输血或血浆、结核性病人抗痨治疗,以及适量排除胸水腹水等。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其病因作我国仍以结核性为最常见,其次也见于心包外伤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霉菌或病毒感染未及时得到治疗,也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有许多缩窄性心包炎病人虽经心包病理组织检查也不能确定其病因。心包肿瘤和放射治疗也偶可引起本病。 在临床上缩窄性心包炎有时可见到由急性心包炎发展而来,但多数病例急性阶段起病隐匿,难于发现,故在就诊时就已成为缩窄性心包炎而失去原有的病理特征,使病因常难确定。在能肯定的病因中,欧美和日本以特发性心包炎为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但现以结核性占首位,其次为化脓性、创伤性;并认为非特异性、尿毒症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也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肿瘤性、放射性和心脏直视手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者在逐年增多,偶有血吸虫、阿米巴等寄生虫感染、心包异物、乳糜性心包炎、胆固醇性心包炎、透析治疗、肾移植和抗凝治疗后心包积血引起缩窄性心包炎的报道。 编辑本段病理生理 病理

【实用】-缩窄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缩窄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慢性炎症形成坚厚的纤维组织,使心脏在舒张期不能充分扩张,从而引起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重度右心衰竭,头面部及上肢肿胀,肝脾大、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下肢水肿,心音弱,多有奇脉,静脉压明显增高。 【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1.1、健康史:一般资料、过敏史、既往病史,本次疾病的诊疗及用药过程。 1.2、身体状况 1.2.1、局部表现:患者有无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腹胀等表现。 1.2.2、全身表现:全面体格检查,了解重要器官功能状态,评估病人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判断其对手术的耐受力。 1.2.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及其它特殊检查。 1.3、心理社会状况 1.3.1、认知程度: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治疗方案、手术风险、术前配合、术后康复和预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1.3.2、心理状态:评估病人对接受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生理功能的变化和预后是否存在焦虑、恐惧和无助心理。评估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识别并判断其所处的心理状态。 1.3.3、社会支持系统:评估病人家属的经济承受程度。 2、术后评估 2.1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名称和麻醉方式,术中情况。 2.2、身体状况 2.2.1、生命体征 2.2.2、循环和呼吸功能 2.2.3、伤口及引流情况 2.2.4、意识情况 2.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心理感受,评估有无术后心理变化。

2.4、判断预后:评估病人和家属对疾病预后的了解,康复训练和早期活动是否配合。 【主要护理问题】 1、心排出量减少:与心功能不全有关。 2、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3、活动无耐力:与心功能不全、手术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限制患者活动量,防止长期心排出量减少引发心衰。 1.2、饮食:低盐、高蛋白质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1.3、用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衰。注意观察用药反应: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注意测患者的脉率、心律,并观察有无恶心、食欲减退、头晕、黄视、绿视等毒性反应,特别要注意有无室性期前收缩或室上速的心脏毒副作用。如果出现洋地黄中毒应立即停药,查血钾,并根据血钾情况补钾,有心律失常出现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利尿剂,治疗心衰。教会患者认真记录 24小时出入量。应用排钾性利尿剂(氢氯噻嗪)应补钾,并复查电解质情况;有结核病者,须坚持抗结核治疗,按时服药。 1.4、大量腹腔积液患者可间断适量放腹腔积液,每次应小于2000ml ,注意无菌操作,并静脉补充蛋白质。 2、术后护理 2.1、同心脏术后护理。 2.2、预防心衰:监测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控制液体人量,避免短时间内补液过多、过快。 2.3、低盐饮食:<3g/d 2.4、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收缩剂(多巴胺),以降低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应用洋地黄控制心率。同时注意每日监测血钾含量,及时补钾。 2.5、术后3日开始床旁活动,2周内限制活动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6、协助测量腹围,观察腹腔积液消退情况。 【护理评价】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1、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 2、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所包围,使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的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症。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心包炎:胸口疼痛、呼吸困难以及发热、出汗、疲乏等一些全身症状。心包摩擦间是典型体征。 2、缩窄性心包炎:呼吸困难、腹部膨胀、下肢浮肿。主要体征为颈静脉始终。(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术前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关。 (2)疼痛胸痛,与心包炎症有关。 (3)体液过多与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有关。 (4)体温过高与心包炎症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结核、肿瘤等病因有关。 (7)焦虑与病因诊断不明、病情重、疗效不佳有关。 2、术后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力衰竭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手术、麻醉、呼吸机的使用、术后伤口疼痛、不敢咳嗽等有关。 (3)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感染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后呼吸不畅、伤口疼痛等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配合、康复知识。 (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观察T、P、R、BP基本生命体征。

(2)观察活动耐力及活动量。 (3)观察饮食,营养状况。 (4)观察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情况及痰液量、颜色、性状。(5)观察水肿程度,胸腹水量,测量腹围。 2、术后 (1)循环系统监护。 (2)呼吸系统监护。 (3)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4)肾功能监护。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 (6)引流液的监测。 (五)护理措施 1、术前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指导进高蛋白、低盐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3)活动:限制患者活动量,防止心肌做功加强而引发心力衰竭。 (4)遵医嘱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按专科药物护理常规。 (5)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准确记录出入量或尿量。 (6)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7)腹水量多者,每日测腹围,观察体重变化。 (8)加强皮肤护理,水肿、腹水患者预防压疮发生。 2、术后转入CICU 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3、术后转出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转出CICU一般护理常规。 (2)遵医嘱应用利尿药和血管收缩药(多巴胺),以降低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使用洋地黄,控制心率,注意监测血钾含量。 (3)可能出现传导阻滞者,应及时启用起搏器或输入异丙肾上腺素。 (4)控制液体入量,避免短时间内输液过多过快。

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得体会

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得体会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因炎性病变纤维组织沉积,逐渐增厚和硬化,心包间隙被纤维组织所填塞,压迫心脏和大血管,使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受限,心功能逐渐减退,因而在临床上形成一系列循环障碍症状,需要及时外科手术治疗。2004年至2010年我科共收治缩窄性心包炎26例,全部使用外科手术治疗,现将临床经验分享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2~65岁。其中发热伴心包积液6例,胸腔积液18例,有结核病史8例,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气促乏力20例,腹水、水肿18例。查体发现颈静脉怒张26例,蛙状腹17例,肝肿大22例,脾肿大7例,腹部移动性浊音20例,双下肢水肿12例,心电图示心房纤颤8例,胸部X线平片示肺淤血15例,主动脉弓缩小8例,心包钙化影9例,心脏彩超心动图示心包粘连20例,心房扩大6例,胸部CT检查发现心包增厚21例。术前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18例,Ⅳ级5例,术中发现心包内干酪样物质8例。 1.2方法 全组病人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平稳后胸骨正中劈开入路,先切开左心前区增厚的心包纤维组织,切开脏心包显露心肌,然后沿分界面仔细剥离左心室前壁和心尖部,再游离右心室,最后予以切除。切除范围:两侧达膈神经,上方超越大血管基部,下方达心包膈面。有5例患者术中发现上、下腔静脉入口处形成瘢痕组织环,一并剥离切除,7例患者纤维板钙斑与心肌粘连紧密难以剥离,不强行剥离,切除大部分心包后留下局部钙斑。 2结果 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压下降5~16cm H2O,术后第3天1例患者死于严重心率失常,死亡率为3.8%,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病理检查:非特异性炎症病变11例,干酪样结核、结核性肉芽肿15例。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心功能恢复到Ⅰ级者18例,心功能恢复到Ⅱ级者8例,15例病理为结核者全部继续规律抗结核治疗,无缩窄复发病例。 3讨论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临床上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隐匿缓慢,惟一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1],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非特性炎症占首位。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是结核,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出现使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发病率有所抬头[2],本组病例结核性心包炎15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纤维增厚、粘连收缩,限制了心室舒张,造成心排量减少、静脉回流受阻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肝大及腹水。X线检查常见心包钙化,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包增厚、钙化及双房增大。主要治疗方法为尽快进行手术,以解除心包对心肌的束缚。二病因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各种心包疾病的最终结果,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性和化脓性心包炎。但国外报道结核性已减少,而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则明显增多。 三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罹病,但30~50岁居多,无性别差异。 1.症状 起病较缓慢,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轻度胸痛、疲劳、乏力、食欲减退,是由于低排血量所致。因心包缩窄,右心输出量受限,因此,夜间阵发呼吸困难较少,很少发生肺水肿。 2.体征 (1)颈静脉怒张因回心血量减少,体静脉压持续增高所致。可出现吸气时颈静脉充盈更明显的Kussmaul征,一般强心利尿、限钠治疗效果不佳。 (2)心脏体征心尖搏动消失、心音减弱、第二心音分裂和心包叩击音。后者为心室舒张受限,流入心室的血液突然中止,引起振动所致。心尖搏动常不能触及,心浊音界通常不扩大,若心脏明显扩大应考虑合并其他疾病。 (3)肝大、腹水早期即可出现淤血性肝大,肝大伴有压痛,并发心源性肝硬化时出现腹水,腹水出现早且量大。部分病人可有脾脏肿大,此为晚期表现。 (4)奇脉其特点是脉搏细小,吸气时减弱,甚至消失。若测定患者血压可发现吸气时血压下降10~20mmHg,而正常人吸气时亦有血压下降,但<10mmHg。奇脉是心包缩窄的一个特征性表现。(5)胸腔积液可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积液多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和发绀。 四检查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障碍和低蛋白血症肝功能检查示肝功障碍,有时可有黄疸,主要因肝淤血所致。由于肝功能障碍、胃肠淤血和蛋白丢失性肠病可导致低蛋白血症。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心脏大小正常或缩小,偶有轻度增大。常可见胸膜肥厚、胸腔积液,但肺野清晰,

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是各种原因引起心包脏、壁层炎症、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积,并逐渐机化增厚、挛缩甚至钙化,压迫心脏和大血管根部,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从而导致右心房、腔静脉压增高及心排出量降低等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那么,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表现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心包缩窄形成的时间长短不一,通常将急性心包炎发生后1年内演变为心包缩窄者称急性缩窄,1年以上者称为慢性缩窄。演变过程有3种形式: ①持续型,急性心包炎经治疗后在数天内其全身反应和症状,如发热、胸痛等可逐渐缓解,甚至完全消失,但肝大、颈静脉怒张等静脉淤血体征不减反而加重,故在这类患者中很难确定急性期和缩窄期的界限,这与渗液在吸收的同时,心包增厚和缩窄形成几乎同时存在有关,因此难以区分两期的界限;

②间歇型,心包炎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可在一定时间完全消退,患者以为病变痊愈,但数月后重新出现心包缩窄的症状和体征,这与心包的反应较慢,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缩窄有关; ③缓起型,这类患者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较轻甚至无病史,但有渐进性疲乏无力、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在1~2年内出现心包缩窄。 1.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为腹胀、下肢水肿,这与静脉压增高有关,虽有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其并非由心功能不全所致,而是由于腹水或胸腔积液压迫所致。此外患者常诉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等。 2.体征

①血压低、脉搏快,1/3出现奇脉,30%并心房颤动。 ②静脉压明显升高,即使利尿后静脉压仍保持较高水平。颈静脉怒张,吸气时更明显(Kussmaul征),扩张的颈静脉舒张早期突然塌陷(Freidreich征)。Kussmaul征和Freidreich 征均属非特异性体征,心脏压塞和任何原因的严重右心衰竭,皆可见到。 ③心脏视诊见收缩期心尖回缩,舒张早期心尖搏动。触诊有舒张期搏动撞击感。叩诊心浊音界正常或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心包叩击音,无杂音。 ④其他体征:如黄疸、肺底湿啰音、肝大、腹水比下肢水肿更明显,与肝硬化相似。 预防缩窄性心包高热量饮食是在平常饮食基础上,另外供给

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起病隐匿,也可以在急性心包炎1~3个月内发生,增加了心 包炎急性期治疗的困难。判断心包缩窄的时间及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对于外科治疗及判断 其预后有意义。 (一)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最早期症状,是由于心排血量相对固定,在活动时 不能相应增加所致。后期可因大量的胸水、腹水使膈肌上抬和肺部淤血,以致休息时也发 生呼吸困难并伴有咳嗽、咳痰,甚至出现端坐呼吸。由于心排量降低、大量腹水压迫腹内 脏器或肝脾肿大,患者可呈慢性病容,有软弱乏力、体重减轻、纳差、上腹膨胀及疼痛等。 (二)体征 颈静脉怒张是缩窄性心包炎最重要的体征之一。Kussmaul征即吸气时颈静脉更加充盈,扩张的颈静脉在心脏舒张时突然塌陷。肝脏肿大、腹水及下肢水肿是常见的体征。心排量 减少使动脉收缩压降低,反射性引起周围小动脉痉挛使舒张压升高使脉压变小,脉搏细弱 无力。因僵硬的心包不受胸内压力影响,大约35%合并有心包积液患者可发现奇脉。心浊音界正常或稍增大,多数患者有收缩期心尖负性搏动,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舒张 早期额外音,即心包叩击音,通常发生在第二心音后0.09―0.12s,呈拍击样。心率较快,有时可出现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异常节律,与心包钙化和心房扩大有关,提示预后较差。 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起病隐匿,也可以在急性心包炎1~3个月内发生,增加了心 包炎急性期治疗的困难。判断心包缩窄的时间及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对于外科治疗及判断 其预后有意义。 (一)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最早期症状,是由于心排血量相对固定,在活动时 不能相应增加所致。后期可因大量的胸水、腹水使膈肌上抬和肺部淤血,以致休息时也发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路径(最全版)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路径(最全版) 一、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ICD-10:I31.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5年ESC心包疾病诊治指南。 1.临床特点: 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尿少、颈静脉充血/ 怒张、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胸水、腹水等心脏舒张功能受限所致的一系列循环障碍。缩窄性心包炎常由细菌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免疫介导、肿瘤相关性心包炎、心脏术后、放射治疗后等原因导致。 2.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首选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典型表现心包层增厚、钙化。但也有部分患者心包无增厚。心室活动受限以及随呼吸运动而发生的改变是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造影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重

要特征。心脏CT 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作为次选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心包受累的程度和范围。在其他非侵入性检查手段不能确诊时,可采用心导管检查。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ICD-10:I31.102)。 (四)标准住院日为2-3周。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 (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血生化检查、血象、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影像学检查:心脏CT/核磁共振心脏显像;

(2)心导管检查; (3)结核相关检查:PPD、TB-SPOT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主要的治疗是心包切除术; 2.特殊病因如结核性心包炎,推荐采用药物治疗预防其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3.一过性心包缩窄或由炎症因素导致的新近诊断的心包缩窄,可考虑经验性抗炎治疗; 4.体循环淤血严重者,可酌情应用利尿剂。 (七)出院标准。 舒张功能受限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稳定。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肿瘤、活动性结核、未控制的免疫系统疾病等其它系统性疾病所致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ICD-10:I31.101-I31.102)行心包剥脱术(ICD-9-CM-3:37.310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结核病史。 2.有明显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尿少、肝大、腹胀、水肿,肝淤血和腹水体征。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CT,心脏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年龄大于50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包剥脱术(ICD-9-CM-3:37.31004) (四)标准住院日≤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31.101-I31.102缩窄性心包炎疾病编码。 2.有明确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无其他心脏手术病史的患者。 5.年龄≤70岁。 6.心功能≤III级或EF≥45% 7.导致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不是放射治疗的患者。 8.非结核活动期的患者。 9. 不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 10.不合并需要手术矫治的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 11.不合并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50mmHg)。 12.不合并胸膜钙化的患者。 (六)术前准备7-10天。 1.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术前感染疾病筛查、血型+术前配血、;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CT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