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子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肉瘤:恶性肿瘤来自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 癌: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 肿瘤标志物:肿瘤细胞或癌组织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和合成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宿主对肿瘤进行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生化分子,它提示了肿瘤在宿主体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癌基因的活化程度。 化疗:广义的化疗是指应用化学药物杀灭体内外病原体或新生物,抑制其生长繁殖的化学治疗过程;狭义的化疗则是指应用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根据病人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肿瘤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大咯血:24h内咯血500ml以上,或出血至呼吸道,对生命造成威胁时叫大咯血。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癌前疾病:是指一些可能转变为癌症的疾病或情况。(而癌前病变是指各种组织的上皮出现不典型增生或称异型增生,是可能癌变的病理情况。前者是一个临床概念,后者是一个病理概念) 多发性骨髓瘤(MM):亦称浆细胞骨髓瘤,是由于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所致的肿瘤性疾病,属浆细胞肿瘤的一种。 二.知识点 1.浸润是肿瘤播散的主要方式,是恶性肿瘤细胞转移的基础和前奏。 2.在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内外之因联合作用而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痰湿或邪毒蕴积,发生局部气滞血瘀、痰凝湿聚、邪毒内蕴等一系列病机变化。 3.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人口老龄化、吸烟、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污染等。 4.病理学检查是肿瘤最可靠、最具有价值的诊断方式。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5.中西医结合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最具有优势与特色的疗法之一。 6.肿瘤治疗存在的问题:①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②临床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规范③药物临床应用尚欠合理④不良反应的防治重视不够⑤中西医结合切入点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7.化疗药物可有效治疗肿瘤,但同时也成为医源性因素可引起其他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 8.单纯疱疹病毒-2(HSV-2)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宫颈癌 EB病毒——鼻咽癌HBV,HCV——肝癌 9.TNM分期: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T),淋巴结(N)受累情况,肿瘤转移情

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三级预防 石家庄市鹿泉人民医院肿瘤科杨新书 肿瘤的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198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 1/3癌症可以预防。 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剩余1/3癌症病人通过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第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其目的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一、避免吸烟 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熟知的致癌因素,与30%的癌症有关。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3-4苯丙芘,多环芳香烃、酚类、亚硝胺等。 当烟草燃烧的烟雾被吸入时,焦油颗料便附着在支气管粘膜上,经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癌变。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吸烟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例如女性乳腺癌。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青少年吸烟,规定纸烟中烟焦油要降至每支15mg以下等。现在北京从2015年6月1日已经严厉控烟。 二、饮食结构 美国饮食、营养及癌委员会(DNC)的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 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的预防均有效果。 要提倡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和C水果;富含纤维的食品。 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癌的作用,例如: (1)花椰菜、白菜等,富含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能对抗自由基对细胞的伤 害。

癌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癌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王现军 在当前这种工业化的社会、都市化的生活中,癌症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成为癌症的受害者。 一旦患上癌症,就必须承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经济的损失以及丧命的风险。所以,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努力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对于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专家就提出了癌症三级预防的概念。 癌症的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也叫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也称为临床前预防)、三级预防(也称为康复性预防)。其中的“一级预防”,就是“未病先防”,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其实,“三级预防”的概念古已有之,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癌症的发病机制不外乎来自人体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就外部而言,长期作用于人体的一切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污染和不良刺激,都能成为引起癌症发生的致病因素。而在人体内部,一些经久不愈的慢性疾病(例如病毒感染、溃疡、炎症等)、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和不良嗜好、长期抑郁或焦虑的心理状态,也都会导致自身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为癌症的发生提供便利条件。如果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同时长期存在,那么发生癌症的几率则会更高。 要做好癌症的一级预防,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建立起必要的健康防癌意识,远离各类污染和刺激,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应该能够显著的降低癌症发病率,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但是对于一些癌症的高危人群,例如长期密切接触致癌化工产品、自身的乙肝、幽门螺杆菌等控制不佳、生活在癌症高发地区、有长期大量抽烟饮酒的嗜好、精神心理状态长期不好的人们,除了尽量做到常人的那些预防工作之外,最好再经常寻求一些医学方面的帮助。 癌症的难治,其难以早期发现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无论哪种类型的癌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就越理想。为了尽早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我们最近与北京市疾控中心签订了“P53基因检测”项目合作协议,这在济南尚属首家。通过该项目的检测,我们可以实现各类癌症的“超早期发现”,从而实现对于癌症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中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引言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127例/10万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170万人,总数估计在450 万人左右。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恶性肿瘤致死率为94. 71/10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全球癌症状况将日益严重,今后20年新患者人数将由目前的每年1000万增加到1500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也将由每年600万增至1000 万。癌症成为第一位致死疾病,死亡率最高的10种癌症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更高,为104.01/10万,居全部死亡疾病之首,其中死亡率最高的10种癌症分别是肝癌、胃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来自乳腺、肺、结肠、前列腺、卵巢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从这些器官来源的肿瘤通常转移至局部淋巴结和其他器官,如肺、脑、肝和骨。转移癌通常出现在原发肿瘤之后,且有一定的转移途径和规律,一般不难判定。大部分转移癌可通过临床及各种辅助检查寻找到原发灶,但是大约5%-15%的患者经过仔细全面的检查后仍然无法发现原发灶[1.2],这就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困扰。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尚无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因此存在很多争论。一般来说,原发灶的检出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最为合理的治疗策略,既能将原发部位作为治疗靶区,又能避免对非原发部位进行不必要的治疗,减少治疗的并发症,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康复也有积极的影响[3]。 免疫组织化学问世以前,寻找不明转移癌的肿瘤原发灶的困难重重,不明来源肿瘤原发灶的确定对于肿瘤学家和病理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常需长期随访观察,反复检查方可发现,甚至始终未能发现。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新型肿瘤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及使用,使一些原先诊断为MUO 的病例有可能发现原发灶,为临床有针对性的治疗及对于患者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效帮助。比如,CK7抗体识别的是相对分子质量为54000的一种碱性细胞角蛋白,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的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中,一般非上皮来源的细胞无表达。卵巢浆液性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乳腺腺癌、肺腺癌中呈阳性反应,另外在宫颈肿瘤、胆管癌、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也为阳性表达。而胃肠道的腺癌、卵巢粘液性腺癌阴性,在鳞状细胞癌、肝细胞和肝细胞癌、前列腺和前列腺癌、肾上皮性肿瘤中均为阴性。现通常认为CK7是腺癌和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比较特异性的标志。CK20抗体存在于正常的胃肠道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中。在胃肠道、Merkel细胞癌、胰胆管癌、唾液腺小细胞癌、小肠类癌、卵巢粘液性腺癌阳性表达。而在乳腺腺癌、子宫内膜癌、肺腺癌和鳞癌、除唾液腺和Merkel细胞肿瘤以外的小细胞肿瘤、卵巢非粘液性肿瘤、肾细胞癌、精原细胞瘤、胸腺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组织中阴性表达。此抗体在原发癌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是一致的。villin抗体是一种分子量为95000的细胞骨架蛋白,正常分布于肠上皮和肾近曲小管上皮,可用于肠上皮来源肿瘤与非肠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亦可作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参考指标。 我们知道,众多转移癌的原发灶不可能用单一抗体检测,数个抗体的联合应用可增加敏感性,从而缩小肿瘤原发灶的寻找范围。[34,35]已有学者研究ck7,ck20

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有什么-

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有什么? 各种各样的肿瘤疾病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与威胁,那么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有什么?任何一种肿瘤疾病,都需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既要从病因入手,避免接触各种诱因,还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当然了即便在治疗期间,各方面的预防措施也是不可少的。 第一道防线是病因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对已知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职业暴露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如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青少年吸烟,另外还要提高机体抗癌能力,进行预防接种或化学预防。改善饮食和营养亦是病因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应减少盐腌、盐熏和硝制食品。要提倡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和C及富含纤维的食品。 第二道防线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亦称为2级预防措施。这是一条防患于开端的措施,即肿瘤刚开始发生时,

尽早筛检出来予以治疗,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级预防措施,实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早期发现,即医务工作者深入到人群中去,用有效的筛检手段发现早期癌症病人;二是对筛检发现的可疑病人,医生尽可能及时、准确地给予确诊和治疗。对2级预防比较有效果的癌症是宫颈癌和乳腺癌。 第三道防线为康复预防,亦称3级预防措施,对肿瘤患者经各种方法治疗后进行康复工作,使其减少并发症,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对晚期病人施行止痛和临终关怀。总之对癌症病人应该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予以关怀。 关于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有什么,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预防各种肿瘤的出现都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些高危疾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医治好的,遵守防治结合的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而且对人体健康的保障也能有所提高。

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

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 14个癌种科普信息:高危对象、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高危对象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注: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

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二、乳腺癌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1.请简述霍奇金淋巴瘤(HL)有哪几种亚型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①淋巴细胞为主型(LP) ②结节硬化型(NS) ③混合细胞型(MC) ④淋巴细胞衰减型(LD) 附带: 在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ABVD方案中,A 指什么?B 指什么?V 指什么?D 指什么? Answer: A 指阿霉素ADM ,B 指博来霉素BLM, V 指长春花碱VLB,D 指氮稀咪胺DTIC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CHOP方案中,C 指什么?H 指什么?O指什么? P指什么? Answer: C 指环磷酰胺CTX,H 指阿霉素ADM, O 指长春新碱VCR,P 指强的松PDN。 2.简述多药联合化疗原则 ①药物作用的机理不同、 ②药物作用的周期&时相不同、 ③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不要叠加、 ④联合化疗方案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 3.简述肺癌化疗策略

①SCLC(小细胞肺癌)一旦确诊,不论临床分期如何; ②NSCLC(非小细胞肺癌)依不同分期而定 术前新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 晚期肺癌姑息化疗 腔内注射 3.甲状腺癌病理分类 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和非分化型两大类,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性腺癌,非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4.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特点 最常见,占60-70%;40岁以下女性多见;恶性度低,发展缓慢;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出现早、范围广、发展慢、囊性变;预后好,5年生存率90%以上。 5.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甲状腺肿物或结节 (2)局部侵犯和压迫症状 压迫气管:气管移位、呼吸困难 侵犯气管:咯血、呼吸困难 压迫食管:吞咽困难 侵犯喉返神经:声嘶、呛咳 巨大甲状腺肿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3)颈淋巴结肿大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原癌基因的突变、扩增和(或) 抑癌基因的丢失、失活等基因表达失常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2.癌: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3.肉瘤: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4.肿瘤转移:是指已浸润脱落出去的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病灶,通过某些途径和渠道被带到与原发病灶不相连 的部位(组织或器官),又生长出与原发病灶病理类型相同的肿瘤。 5.噎嗝: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复而纳出疾患。 6.反胃: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疾患。 7.细胞学诊断IV级:即发现有癌细胞,但不够典型。或有极少数典型癌细胞,需进一步证实。 8.肝转移性肺癌:是指原发于肺部的癌肿通过直接浸润、气道种植或血管淋巴管转移至肝部继续增长,形成与原 发瘤同样性质的癌肿。 9.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指能杀死各时相的肿瘤细胞,包括G0期细胞的一类抗癌药物。这类药物包括烷化 剂、抗癌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 10.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在肺段以上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二、填空题 1.祖国医学主要把对肿瘤的病因主要概括为六淫致病、七情伤、饮食劳伤、体质虚,而把对肿瘤的病机主要 概括为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毒邪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 2.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途径主要有淋巴道转移、血行转移、种植性转移、局部蔓延转移和医源性转移。 3.窥镜在检查恶性肿瘤的优点主要有:直观、照相、刷取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和直接活检等。 4.支气管肺癌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咯血和血痰、胸痛、气短和发热。 5.现代医学认为胃癌的前期状态主要有肠上皮化生、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部 切除术后残胃。 三、简述题 1.简述我国目前甲胎蛋白(AFP)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 答:①AF P≥500μ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和转移性肝癌等; 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而不见下降;③AFP≥200μg/L的中等浓度水平持续8周以上。 2.简述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答:①癌细胞对控制正常的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调理因素不能正常发生反应,而表现为持续性增生和分化不良;②癌细胞对邻近组织和细胞间的异常关系,从而改变正常组织的结构形式,常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和形成远处转移;③癌细胞可将上述两个特性遗传给其子细胞。 3.简述胃癌的诊断方法。 答:⑴临床症状诊断:①40岁以后开始出现中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且无明显节律性,并伴有明显的食欲不振或形体消瘦;②胃溃疡严格科抗溃疡治疗任务明显好转;③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经科治疗无效;④中年以上患者出现不明显原因的贫血、消瘦和粪隐血阳性。 ⑵实验室检查:①RBC下降,Hb下降;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③胃液分析出现游离胃酸低。 ⑶X线检查⑷纤维胃镜⑸细胞学检查⑹生物学检查⑺超声胃镜检查⑻CT检查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复习题及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中医肿瘤学复习资料

概论 发展简史 1.早期(孕育)阶段——殷商至隋唐 35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记有“瘤”的病名——中医最早记载肿瘤的文献 《周礼》记载与治疗肿瘤相关一类疾病有关的专科医生——疡医 治疗中最早使用“有毒药物”,主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黄帝内经》——对肿瘤类疾病较系统的认识,奠定中医肿瘤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难经·五十五难》论述“积”与“聚”的区别,提出五脏积的病名、症状、病理等。“积”是固定的,由五脏精气之所生;“聚”是活动的 《中藏经》认为肿瘤的发病不单是因为营卫之气的壅塞而引起,更重要的是由脏腑“蓄毒”所生。 对于肿瘤的本病和兼证的辨证论治规范成熟于《伤寒杂病论》 《针灸甲乙经》载有大量针灸方法治疗肿瘤疾病;《诸病源候论》论及肿瘤类疾病病因证候,详细和准确记载了很多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等。 2.学科理论形成阶段——宋元时期 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第一次使用“癌”字并论述“癌”的证治,把癌列为“痈疽”五发之一。 金元时代,四大学术流派的形成促进了肿瘤学术的进步。 3.专业学术成熟阶段——明清 温补派代表张景岳《类经》《景岳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对积聚的辨证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将治疗积聚癥瘕的药物归纳为攻、消、散、补四大类。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强调治疗肿瘤不仅仅治疗表面的病灶,要内外治疗并重,外科的治疗应以调理脾胃为要,善用以毒攻毒法。 4.中医肿瘤学发展时期——近代 吴师机《理瀹骈文》采用外治法治疗各种肿瘤性疾病 王清任用化瘀与补虚法相结合治疗肿瘤积块 肿瘤的中医命名 一、以患者的症状特点命名的病名 1、失荣、失营(恶性淋巴瘤、鼻咽癌等) 2、噎膈(首见于《内经》,相当于食管癌、胃底 贲门癌)3.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4、肺积、息贲(相当于肺癌或肺癌淋巴管转移) 二、以患者的体征命名的病名 1、臌胀——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四肢瘦削为特征(相当于腹腔积液) 2、翻花 疮(相当于皮肤癌。癌性溃疡、黑色素细胞瘤) 三、以病因病机命名的病名 1、恶核、痰核(恶核出自《肘后备急方》相当于软组织良性肿瘤、淋巴结核、淋巴结炎症 等非肿瘤病变)2、癥瘕(主要是指腹部的恶性肿瘤)3、积聚(包括腹部胃、肠、肝及脾等良性肿和恶性肿瘤等)4、脏毒、锁肛痔(直肠癌、直肠息肉等) 四.以病灶局部的形状特征命名的病名 1、茧唇 2、舌菌(舌癌) 3、口菌、牙蕈 4、喉菌、喉疳、喉岩、单松果症、双松果症(咽部的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之类) 5、耳菌、耳挺、耳蕈、黑疔、耳痔(外耳道的肿瘤) 6、阴蕈、阴茄、阴痔、阴菌、阴中息肉(相当于子宫、宫颈、阴道及外阴部恶性肿瘤) 五、以病灶的质地命名的病名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试卷(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5*2分=10分 1、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子长期作用下所 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2、肉瘤:恶性肿瘤来自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 癌: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 3、肿瘤标志物:肿瘤细胞或癌组织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和合成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宿主对肿瘤进行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生化分子,它提示了肿瘤在宿主体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癌基因的活化程度。 4、Honer综合征: 5、Krukenberg瘤:胃粘液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后,可脱落到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官腹膜上。有时在卵巢形成转移性粘液癌,称Krukenberg瘤。 二、填空题:30*0.5分=15分 1.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途径主要有淋巴道转移、血行转 移、种植性转移、局部蔓延转移和医源性转移。 2.内窥镜在检查恶性肿瘤的优点主要有:直观、照相、刷 取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和直接活检等。 3.支气管肺癌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咯血和血痰、胸痛、气 短和发热。

4.现代医学认为胃癌的前期状态主要有肠上皮化生、胃粘 膜上皮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部切除术后残胃。 5.在肿瘤临床病理分期中,T代表大小及范围,N代表局 部淋巴结,M代表肿瘤转移情况。 6.乳腺癌的扩散与转移途径是: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 行转移。 7.恶性淋巴瘤病理分类复杂,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分为: 霍奇金淋巴瘤(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8.肝癌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 破裂出血、继发感染。 三、判断题:10题×1分/题=10分 1、直肠癌早期症状为排便习惯和粪便性质改变。(是) 2、根据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方案,癌痛病人应坚持按时给药的原则。(是) 3、某些肿瘤,即使出现远处转移灶仍不能归为晚期。() 4、吗啡类止痛药在使用时具有封顶反应。() 5、按病理分型可将肺癌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非) 6、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依次是骨、肺、肝、软组织、脑。(非) 7、凡AFP升高即可诊断为肝癌。(非) 8、细菌感染与肿瘤发生无密切关系。()

中医“治未病 理论指导糖尿病三级预防

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第3卷第24期(89、91页) 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糖尿病三级预防 王坤锋1张定华2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未病状态包括“无病状态、病而未发、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治未病”的内容有四方面: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就萌,防微杜渐、己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1]。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总患病人数达9240万以上,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48亿以上。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总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因此,防治糖尿病刻不容缓。“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糖尿病的预防分为三级:预防健康人群发病、预防已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 “治未病”理论所提倡的预防、治疗思想与现代医学所提出的糖尿病三级预防不谋而合,可以用来指导糖尿病的防治。 1 “治未病理论与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治未病”中的“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就萌,防微杜渐”相当于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即预防健康人群发生糖尿病前期一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进而进展为糖尿病。这一阶段属于“无病状态”和“病而未发”。 针对健康人群,现代医学提出的预防策略是: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遗传因素)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糖尿病前期属中医“脾瘅”范畴,它的发病原因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遗传)因素、劳欲过度。“治未病”理论针对“无病状态”和“病而未发”,阐述了明确的预防原则:①调节情志: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勿使七情太过。情志失调,长期郁怒,能导致气机郁结,气血逆乱,郁久化火,伤津耗液,最终导致糖尿病。因此,预防糖尿病首先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减少焦虑及激动。②饮食有节:注重饮食调养,使脾胃功能调和。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厚味,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同样,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化不利,留滞不行,也可发生糖尿病。③劳逸适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扶正御邪。起居失常会导致人体气机逆乱,损伤正气,燥热之邪侵袭,则阴液耗伤,发生糖尿病。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都指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心理的调摄、生活习惯的合理化等因素至关重要。 糖尿病前期是单纯使用中药有效的优势病种。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对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2 “治未病理论与糖尿病的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重点

?2226?光明中医2009年11月第24卷第11期CJGMCM November2009.Vol24.11 [2]刘佐仁,陈洁楷,李坤平,等.七叶莲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ΠMS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5):519—520. [3]施大文,戴克敏,王志伟.七叶莲的生药学研究[J].中草药,1980,11(9): 416—419. 有作用较强的免疫调节剂[18]。 319心血管作用薯蓣皂甙在标准和钙培养基中可促进心肌细胞搏 动数增加或停搏,且能显著增加心肌细胞钙离子摄入。实验证明,重楼水提物可部分拮抗内皮素(ET)引起的小鼠卒死作用,并对ET引起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环收缩有内皮依赖的舒张作用,值得从其成分中进一步筛选ET拮抗剂,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3110治疗淋巴结核溃疡颈、腋窝淋巴结核,中医称鼠疮,多发于儿童 2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4]顾洪丰,瞿延晖.β2002,22(4):64—65. [5]何涛,李林松,康丽洁,等.七叶莲挥发油成分的GCΠMS分析[J].江西中 和青年,治疗较为棘手。成兴华等采用异烟肼、维生素B6,外敷重楼,淋巴结缩小,分泌脓液停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35%。临床疗效显著 [19] 医学院学报,2006,18(4):51. [6]FRMelek,ToshioMiyase,SMAbdelKhalikal.Triterpenoidsaponinsfrom Scheffleraoricola.407. [7],,等[J].中草药通讯, [8],Mpolyacetylenicfalcarinolasthemajorallergenin ,1986,25(2):529—530. [9,,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4卷)[M].北京:学苑出 。 3111治疗女性衣原体感染 311111重楼含多种甾体皂苷,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重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项永兵 第四讲生存资料单变量分析中危险率比估计 Logrank检验[1,2]是生存分析中最常用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在资料分析时,除计算假设检验统计量及相应P值外,还可以对研究因素的效应做出估计,即估计一些参数或指标,例如回归系数β或相对危险度RR。单因素分析中常用的参数是相对危险度(RR)。在生存分析中该术语经常被称为危险率比(harzard ratio,HR)。国人在生存资料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中仅报道假设检验统计量及P值,很少给出RR或HR的估计值,一般在Cox回归模型分析中列出它们的结果。所以如何在单变量分析情形下,基于logrank检验估计RR或HR,是本讲的主要内容。 一、统计方法:以最常见的二元协变量为例,即两组比较的情形。假定两组个体在时刻t时的危险率分别为λ1(t)和λ2(t),根据Cox的比例危险假设[1,2],存在下式 式中HR即危险率比。它不依赖于时间,是个常数。回到上一讲(第三讲)中关于样本资料的一些假定,例如2×2表,这里不在重复,请参考。首先看无效假设,即H0∶HR=1。而假设检验统计量则是常用的logrank 检验统计量,分别有Mantel和Peto氏统计量两种。即为上一讲中的公式(5)和(4)。为了叙述上的方便,这里重复这两个公式。Mantel氏统计量[1~7]和Peto氏统计量[1~5,8~11]分别为 其中Peto氏(简化式)统计量比Mantel氏统计量在假设检验上较保守[1,2,10~12]。在(2)式的基础上,估计危险率比的公式[8]为 式中分子为实际死亡数与期望死亡数的差,分母为方差。期望死亡数与

方差的计算方法见上一讲。对数危险率比log(HR)的方差估计可以用下式 而与(3)式相对应的危险率比估计公式[9,14,15]为 上式分母中的期望死亡数除可用上一讲中的方法计算外,还可用下式 对数HR2的方差估计公式[2]为 或采用下式[1] Vrlog(HR2)=1/W ,(8) 式中 估计HR方差的目的,是为了能估计HR的95%置信区间(CI),或做假设检验。 二、实例说明:以Freireich白血病临床试验数据[1,2,16]为例,资料见表1。研究因素是治疗方法,即对照组(安慰剂组)和6-MP治疗组,也即两组比较的情形。目的是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期(预后)有没有差别,或者为了说明采用6-MP药物治疗的病人,其预后是否优于对照组。本文的重点在于估计研究因素的效应大小,即危险率比HR。表2是分析该数据的假设检验统计量、危险率比及其对数的方差估计值等。为了与Cox 回归模型[1,2]的分析进行对比,表中同时给出Cox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以logrank检验为例,对照组相对于治疗组的危险率比为5.15,且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表中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简化式统计量是较保守的。与Cox方法相比,基于logrank检验的参数估计值HR似有高估的倾向,而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复习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原癌基因的突变、扩增和(或)抑癌基因的丢失、失 活等基因表达失常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2. 癌: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3. 肉瘤: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4. 肿瘤转移:是指已浸润脱落出去的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病灶,通过某些途径和渠道被带到与原发病灶不相连的部位(组织或器 官),又生长出与原发病灶病理类型相同的肿瘤。 5. 噎嗝: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复而纳岀疾患。 6. 反胃: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岀的疾患。 7. 细胞学诊断IV级:即发现有癌细胞,但不够典型。或有极少数典型癌细胞,需进一步证实。 8. 肝转移性肺癌:是指原发于肺部的癌肿通过直接浸润、气道种植或血管淋巴管转移至肝部继续增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性质的 癌肿。 9.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指能杀死各时相的肿瘤细胞,包括G o期细胞的一类抗癌药物。这类药物包括烷 化剂、抗癌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 10. 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在肺段以上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填空题 1. 祖国医学主要把对肿瘤的病因主要概括为六淫致病、七情内伤、饮食劳伤、体质内虚,而把对肿瘤的病机主要概括为气滞血 瘀、痰凝湿聚、毒邪内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 2. 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途径主要有淋巴道转移、血行转移、种植性转移、局部蔓延转移和医源性转移_________________ 3. 内窥镜在检杳恶性肿瘤的优点主要有:直观、照相、刷取细胞做细胞学检杳和直接活检_____________ 4. 支气管肺癌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咯血和血痰、胸痛、气短和发热。 ________ 5. 现代医学认为胃癌的前期状态主要有肠上皮化生、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____________ 切除术后残胃。 简述题 1. 简述我国目前甲胎蛋白(AFP )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 答:①AFP > 500卩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和转移性肝癌等; 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而不见下降;③AFP > 200卩g/L的中等浓度水平持续8周以上。 2. 简述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答:①癌细胞对控制正常的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调理因素不能正常发生反应,而表现为持续性增生和分化不良;② 癌细胞对邻近组织和细胞间的异常关系,从而改变正常组织的结构形式,常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和形成远处转移;③癌细胞可将上述两个特性遗传给其子细胞。 3. 简述胃癌的诊断方法。 答:⑴临床症状诊断:①40岁以后开始出现中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且无明显节律性,并伴有明显的食欲不振或形体消瘦;②胃溃疡严格内科抗溃疡治疗任务明显好转;③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经内科治疗无效;④中年以上患者出现不明显原因的贫血、消瘦和粪隐血阳性。 ⑵实验室检杳:①RBC下降,Hb下降;②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③胃液分析出现游离胃酸低。 ⑶X线检杳⑷纤维胃镜⑸细胞学检杳⑹生物学检杳⑺超声胃镜检杳⑻CT检杳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复习题及答案(二) 名词解释

肺癌的三级预防措施

肺癌的三级预防措施 事实上,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是能够控制以及治愈的,肺癌和所有的恶性肿瘤一样能够导致肺癌发病的原因多少是存在于外界环境中 或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是可以预防的。 肺癌的预防应采取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目的是为了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一肺癌的一级预防 关于肺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比较充分,主要包括吸烟、环境空气污染、职业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等,并且肺癌进展迅速且预后不良,缺乏有效的二期预防措施,故对肺癌的预防应把一级预防放在第一位。 (一)控制吸烟 如前所述,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国,虽然有一些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实施了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立法,但还很不完善,同时,人们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远远不足,男性吸烟率居高不下,一些地方尤其在北方仍有相当比例的妇女吸烟。因此控制吸烟是一级预防的首要措施。

①加强宣传,有组织、有计划地在群众中开展吸烟有害健康、防癌就要坚决不吸烟和戒烟的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在课程中加进吸烟危害健康的内容。医务人员、学校的教师、文艺体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各级行政领导干部应该带头不吸烟,作为广大群众的榜样。 ②通过制订法律和相关条例,如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售烟给未成年人、禁止做烟草广告。 ③提高烟税和卷烟的价格。 (二)改善环境 改善室内外的空气质量是预防肺癌的另一重要手段,这方面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全社会的参与:我国生态大环境的改变要依靠国家政府部门加大生态环保力度,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对于预防肺癌和其他有关疾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小环境的营造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自身的努力,如加强居室内的有效通风,采用空气净化装置,选用环保型室内装修材料,烹调时选择合适的油类并使用油烟机,预防吸入有害气体等。 (三)开展劳动卫生和加强职业防护工作,预防职业性肺癌 ①政府部门对工矿企业要监督管理。 ②改革生产工艺,减少粉尘烟雾,降低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的程度,生产者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已知致癌因素。 ③加强个人防护,生产时注意正规操作,生产后换下工作服,洗淋浴,工作服不带回家。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治未病”起源与临床意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另见于《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

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而,这“治未病”,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 还见于《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处“治未病”对医生的治疗经验和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要善于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综合各家说法,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因此,“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

肿瘤概述测试题

肿瘤概述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0~39岁时处于较低水平,( )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后达到高峰。(5分) A、50 B、40 D、35 D、45 2、() 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前列,( )成女性最大杀手。(5分) A、直肠癌、胃癌 B、直肠癌、乳腺癌 C、肺癌、乳腺癌 D、胃癌、乳腺癌 3、从目前各项研究表明,肿瘤在本质上是一种( )(5分) A、遗传病 B、染色体病 C、慢性病 D、基因病 4、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 )(5分) A、MRI B、病理学检查 C、CT D、肿瘤标志物 5、化疗周期是从使用化疗药物的第一天算起( )(5分) A、2-3周称之为一个周期 B、1-2周称之为一个周期 C、4-5周称之为一个周期 D、3-4周称之为一个周期

二、多选(共8道试题,共75分) 1、远期毒性包括( )(5分) A、致畸 B、早衰 C、第二次恶性疾病发生 D、生长迟缓 2、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在体内外各种有关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 )所形成的新生物。(10分) A、过度增生 B、幼稚细胞 C、排列紊乱 D、异常分化 3、大约有30%的癌症死亡源自五种主要行为和危险因素( )(10分) A、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 B、吸烟及酗酒 C、缺乏运动 D、高体重指数 4、肿瘤以组织发生为依据,按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分为( )(10分) A、癌症 B、肉瘤 C、恶性 D、良性 5、肿瘤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10分) A、种植转移 B、直接蔓延 C、血行转移 D、淋巴道转移 6、放射治疗对身体的损害包括:( )(10分)

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2011-04-14 04:45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 1、癌前病变:常见的癌前病变有慢性子宫颈炎、纤维囊性乳腺病、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慢性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结节性肝硬化、子宫内膜和支气管黏膜等处上皮非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本身并非恶性,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变为癌(或肉瘤)。中西医结合科在中医药治疗癌前病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采取辨证分型论治及基本方加减等形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预防复发与转移: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病人,防止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在此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思想。中医认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其他脏。故治疗肿瘤转移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以使疾病朝着痊愈的方向发展。 3、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结合 放疗的毒副反应多表现为治疗部位的放射性炎症,局部皮肤的破坏以及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的损害等。综合放疗的副反应的症状及证候,中医认为放疗易伤阴生热,滋阴清热之品在放疗过程的配合中显得尤其重要,但也要因病种和个体而异。头颈部的肿瘤放疗常发生口腔炎、咽喉炎等,养阴生津清热可用生地黄、玄参、沙参、麦门冬、天花粉、石斛等;咽喉部水

肿用蝉蜕、胖大海、射干、马勃、桔梗、甘草等。放射性食管炎,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理气,常用蒲公英、半枝莲、石见穿、仙鹤草、三七、枳壳、八月札等。发生放射性肺炎者多应用养阴润肺之品,玄参、沙参、麦门冬、百部、百合、紫菀、款冬花、金银花、杏仁、茯苓、枇杷叶、生甘草等。消化道反应严重者如伴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应与益脾健胃理气药相结合,可用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竹茹等。 4、中医药与化学治疗结合 1).骨髓抑制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乏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因此放化疗都不能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骨髓抑制是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所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其表现主要为外周血白细胞迅速减少,其次是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减少。中医治疗多采用补气养血、补肾益精治法,常用方剂有八珍汤、六味地黄汤及归脾汤等。我们发现在化疗过程中辩证配合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骨髓抑制反应,甚至可作为预防性应用。 2).消化道反应 消化道反应一般较骨髓抑制出现的更早。常见的消化道反应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泄,严重者可见到血性腹泻。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调和脾胃,降逆止呕之法,方剂多用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小半夏汤、六君子汤等。还可以针刺内关、足三里、天枢等减轻胃肠反应。 3).脏器损害 很多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作用,其中以蒽环类尤为明显,可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速效救心丸、冠心苏合丸、炙甘草汤等具有活血补心作用的方药,长期应用可改善症状。容易产生肾毒性的药物有顺铂,大剂量氨甲喋呤等,在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