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彩2015--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精彩2015--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精彩2015--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精彩2015--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四述评四精彩2015

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Top10cardiac arrhythmia researches in2015

张澍

科学在进步,技术在革新,心律学科发展迅速三缤纷的2015年,心律学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三如同既往,‘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会同我国同行回顾了

2015年全球心律学领域发表的文献,推荐出10大最具影响的临床研究三这些研究可能对未来几年心律失常的诊治产生重大影响三

第一二无导线起搏系统应用安全有效一[N Engl J Med,2016,374:533-541(2015年11月在线发表);N Engl J Med,2015,373:1125-1135]

无导线起搏近年来成为全球的关注热点三2015年在N Engl J Med连续发表两项关于无导线起搏的前瞻性二非随机二多中心研究三11月在线发表的经导管Micra TM起搏系统研究(阜外医院参与该项研究)入选了725例患者以评价Micra TM经导管无导线起搏系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三研究通过6个月随访是否发生无导线起搏系统相关及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来评估其安全性,通过观察是否具有较低(电压?2V,脉宽0.24ms)且稳定的起搏阈值(阈值增加<1.5V)来评估其有效性三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Micra TM起搏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别为96.0%和98.3%(基于永久性起搏器数据所设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标分别为80%和83%)三另一项研究(N Engl J Med2015,373:1125-1135)入选了526例患者评价Nanostim经导管无导线起搏系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6个月随访植入成功率95.8%,有效性和安全性分别为90.0%和93.3%三这两项临床研究结果都证明了无导线起搏系统在人体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为无导线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三第二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后低射血分数老年患者死亡风险(JAMA,一一DOI: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6.01.003

作者单位:100037一中国医学科学院一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一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一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2015,313:2433-2440)

JAMA在2015年6月刊登一项研究,在10318例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二年龄?65岁(平均年龄78岁)且符合指南推荐接受ICD 一级预防的老年患者中,只有8.1%的患者在心肌梗死后1年内植入ICD三相比较未植入ICD的患者,植入ICD的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史二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史及出院2周内因心脏病就诊次数,有更高的肌钙蛋白峰浓度三随访2年,植入ICD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未植入ICD 患者(15.3%对26.4%),死亡风险相对降低幅度(36%)与MADIT II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31%)一致三该研究结果表明ICD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后老年心功能不良患者的死亡风险三

第三二50年来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趋势(Lan-cet,2015,11:386:154-162)

2015年7月Lancet发表一项研究,分析了50年来心房颤动(房颤)的患病率二发病率二危险因素及病死率的趋势三该研究纳入9511例自1958年至2007年Framingham Heart研究的参与者,以10年间隔分组,50年间通过心电图二动态心电图和监护仪等确定1544例新发房颤患者(女性占47%)三相比1958年至1967年,1998年至2007年间男性房颤患病率从20.4/1000人年增至96.2/1000人年,发病率从3.7/1000人年增至13.4/1000人年;女性房颤患病率从13.7/1000人年增至49.4/1000人年,发病率从2.5/1000人年增至8.6/1000人年(P<0.0001)三仅通过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房颤患病率50年间明显增加,但针对新发房颤的检出率50年间无显著变化三在房颤诊断后20年的随访中, 1998年至2007年组的脑卒中发生率较1958年至1967年组降低74%,病死率降低25%三该研究结果显示房颤患病率50年来明显增加,发病率的增加则与检测手段有关,降低脑卒中和死亡风险需要尽早

检出房颤及相应增强的危险因素控制和预防措施三第四二改进心房颤动筛查手段可提高心房颤动检出率并增加口服抗凝药治疗比例(Circulation,2015,

131,2176-2184)

有研究显示无症状房颤占房颤人群总数的1/3,也是造成隐源性脑卒中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改进房颤筛查手段提高房颤检出率并相应加强口服抗凝药治疗显得十分必要三2015年4月Circulation 发表了STROKESTOP研究,对瑞士2个地区半数的75~76岁人群(7173例)采用手持单导联心电记录仪每日2次或有心悸不适时记录心电图,进行连续两周的监测三房颤定义为检测中至少有1次持续30s或以上的房颤心电图或两次持续10~29s相似的房颤心电图三筛查结果显示房颤患病率12.3%,其中9.3%有房颤病史,3%为新检出的房颤三新检出的房颤患者中只有0.5%通过单次心电图或普通动态心电图确诊,而连续多次心电记录监测将房颤检出率提高4倍三有房颤病史患者中2.1%未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加上新检出的房颤则未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率达5.1%,筛查后3.7%的患者启动抗凝治疗三该研究结果提示应重新思考目前的房颤筛查手段二真实的房颤患病率及抗凝治疗率三

第五二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弃用桥接抗凝治疗不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并减少出血并发症(N Engl J Med,2015,373,823-833)

近年来对于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操作时是否需要肝素桥接抗凝治疗争议不断三2015年N Engl J Med发表了针对该问题的BRIDGE研究(随机二双盲二安慰剂对照)三该研究将1884例需要择期外科或介入手术且服用华法林超过3个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3的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低分子肝素桥接组(n=934)和安慰剂组(n=950),所有患者术前5d停用华法林并在术后24h内重启华法林治疗三试验组术前3d开始每日2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术前24h,术后再应用5~10d三对照组则使用安慰剂三术后30d随访发现安慰剂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与桥接组相当(0.4%对0.3%),而桥接组主要出血事件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2%对1.3%,P=0.005)三该研究结果显示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房颤患者围术期弃用桥接治疗不增加栓塞事件,还减少出血并发症,对未来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指南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三第六二右心室高位室间隔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不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Eur Heart J, 2015,36:856-862)

先前研究显示较高比例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可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高位间隔(RVHS)起搏因起搏点接近传导系统而被认为更生理,可能对心功能的影响更小三Eur Heart J2015年发表了Protect-Pace研究(国际多中心二单盲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选240例高度房室阻滞(心室起搏比例>90%)且LVEF>0.50的患者,随机接受RVA起搏(n=120)或RVHS起搏(n=120),随访两年发现,RVA组(0.57?0.09对0.55?0.09,P= 0.047)和RVHS组(0.56?0.10对0.54?0.10,P< 0.0003)的LVEF较手术前均有降低,但因心力衰竭住院二死亡二房颤等事件的发生率及血脑钠肽(BNP)水平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RVHS起搏组导线植入时间[(70?25)min对(56?24)min,P< 0.0001]和X线曝光时间[(11?7)min对(5?4)min, P<0.0001]均长于RVA起搏组三该研究未能发现RVHS起搏对高比例RVA起搏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目前RVA起搏仍是高度房室阻滞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三

第七二肺静脉隔离外的附加消融未显优势(N Engl J Med,2015,372:1812-1822;Eur Heart J, 2015,36:1812-1821)

无论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有术者提出在肺静脉电学隔离(PVI)基础上附加其他心房基质改良策略可提高消融成功率三2015年发表的两篇研究却证实这些附加消融未能显出更多优势三N Engl J Med发表的STARAFII研究(邵逸夫医院参加了该研究)入组589例首次接受导管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按1?4?4随机分配至单独PVI组(67例)二PVI加碎裂电位(CFAE)消融组(263例)和PVI加左心房顶部及二尖瓣峡部线性消融组(259例)三1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PVI二PVI加CFAE消融和PVI加线性消融3组间的单次消融后无持续30s以上房颤复发比例相似(59%对49%对46%,P=0.15),其他房性心律失常及两次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率3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三Eur Heart J7月发表的Minimax研究入选23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PVI组(Minimal)和PVI加静脉间嵴(IVR)消融组(Maximal)三随访(17?8)个月发现,7d动态心电图评估的无房颤复发者在Minimal 组并不劣于Maximal组(70%对62%,P=0.25)三

而亚组分析发现Minimal组44%的为达到肺静脉电学隔离于IVR处补点消融的患者无房颤复发的比例反而低于未行IVR消融的患者(57%对80%,P<

0.01)三该研究结果显示阵发性房颤PVI加IVR消融并不能进一步降低远期房颤复发率三

第八二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不劣于射频消融(Circulation,2015,132:1311-1319)目前尚缺乏充足的数据比较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三2015年Cir-culation发表一项随机二对照二前瞻性二非劣效研究入选315例患者,随机分到射频消融组(n=159)或冷冻球囊组(n=156)三6个月随访时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组单次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3.1%和64.1%,12个月随访时包括部分2次手术后的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分别为70.7%和73.6%,均证实了冷冻球囊治疗的非劣效性三但相比射频消融,冷冻球囊组围术期并发症更常见(5.0%对12.2%,P=0.022),膈神经麻痹的比例更高(0对5.8%,P=0.002)三该研究显示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性不劣于射频导管消融,而作为新技术,还需要逐步减少手术并发症三第九二全皮下ICD安全有效(J Am Coll Cardiol, 2015,65:1605-1615)

全皮下ICD(S-ICD)系统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S-ICD的导线及脉冲发生器均位于皮下,除颤导线不经静脉接触心脏三J Am Coll Cardiol在2015年4月发表了对IDE和EFFORTLESS两大前瞻性注册研究数据进行的荟萃分析,评估了S-IC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通过对882例植入S-ICD患者随访(651?345)d,观察到59例患者共发生111次自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事件,首次电转复的成功率为90.1%,5次以内电转复成功率为98.2%三植入后30d内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5%, KM法估算3年累计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全因死亡率4.7%,误放电事件发生率13.1%三随着医生植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误放电二感染及器械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降低三该研究证实了长期应用S-IC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将使更多的猝死高危患者受益三

第十二阿哌沙班治疗中-重度瓣膜性心脏病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华法林同样安全有效(Circula-tion,2015,132:624-632)

2015年欧洲心律学会(EHRA)更新了非维生素K拮抗剂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的应用指南,强调非瓣膜性房颤的定义为 不合并人工机械瓣膜或中-重度二尖瓣狭窄(通常为风湿性)的房颤 ;同时明确NOAC禁忌用于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治疗三ARISTOTLE试验已证实阿哌沙班能减少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及栓塞事件并降低死亡率,且大出血风险较低三另外,ARISTOTLE研究入选了较大样本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排除了有人工机械瓣膜或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三Circulation于2015年8月发表了ARISTOTLE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在入选的18201例患者中,有4808例有中至重度瓣膜性心脏病,相比较无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脑卒中二栓塞二出血和死亡风险更高,但两组患者应用阿哌沙班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预后相似三对于瓣膜性心脏病,在脑卒中及栓塞风险(HR= 0.7,P=0.38)二死亡风险(HR=1.01,P=0.1)二和出血风险(HR=0.79,P=0.23)方面阿哌沙班均不劣于华法林三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重度瓣膜性心脏病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阿哌沙班抗凝治疗与华法林同样安全有效三

纵观2015年,全球心律失常领域的研究包括疗法二策略和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三在此,杂志 借花献佛 ,供同道们了解和学习三期待2016年中国的心律学专家和同道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齐心协力,共创中国心律学事业美好前景,造福广大患者三

利益冲突一无

(收稿日期:2016-02-28)

(本文编辑:林娜)

ACCAHAESC关于诊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指南(下)

ACC/AHA/ESC关于诊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指南(下) 方丕华 编译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100037) 4.5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人群中可以用心电图检测到预激波(Δ波)的比率是0.15%~0.25%。而存在旁路传导患者的第一代亲属中可以检出的比率为0.55%。根据旁路所在的部位、旁路的传导类型或是否有前传或逆传功能等,可对旁路进行分类。大约有8%的旁路具有递减性前传或逆传。永久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速(P JRT)是指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综合征,其特征包括旁路呈慢传导隐匿性旁路,通常位于后间隔。在Ⅱ、Ⅲ、aVF导联上P波倒置,RP长于PR。 只有逆传的旁路称为“隐匿性”旁路,而具有前传的旁路称为“显性旁路”。显性旁路通常都有前传和逆传功能,单纯只有前传的旁路少见,而单纯只有逆传的旁路很常见。心电图上有预激波而且有心动过速的患者可以诊断为WPW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可进一步分为顺传型和逆传型。逆传型AVRT 仅占WPW综合征患者的5%~10%。 对于WPW综合征患者,AF是一种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心律失常。如果旁路的前传不应期短,AF时就会导致快速的心室反应,继而恶化为室颤。据统计大约有1/3的WPW患者也有AF,旁路似乎在AF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病理生理作用。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旁路通常可以同时消除AF和AVRT。 WPW综合征患者猝死和危险性分层:据估计, WPW综合征患者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是0.15%~0.39%(3~10年随访)。回顾性研究有心脏骤停史的WPW患者,发现下列情况增加患者的危险性:①自发或诱发的AF时,最短的R-R间期<250ms;②有症状的心动过速;③多条旁路;及④Ebstein畸形。家族性WPW的猝死发生率也高,但表现为家族性WPW综合征患者相当罕见。间歇性预激和普鲁卡因胺可使预激消失的患者的危险性较低。 急诊治疗:对于逆传型AVRT患者,可选择作用于旁路或房室结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对于逆传通过另一条旁路传导的逆传型AVRT患者,房室结阻滞剂无效。慎用腺苷,因为它可诱发AF和快速的心室反应。依布利特(ibutilide)、普鲁卡因胺或氟卡胺因可以减慢旁路的传导,应作为首选药物。同样,预激综合征房颤亦可静滴上述药物治疗。 长期药物治疗:主要作用于房室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地高辛,维拉帕米,β阻滞剂,腺苷和地尔硫 。主要抑制旁路传导的药物包括I类药物(如普鲁卡因胺、丙吡胺、普罗帕酮和氟卡胺)和III类药物(如依布利特、索他洛尔和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正逐渐被导管消融所取代。 预防性治疗:目前尚没有关于AVRT预防治疗的临床对照试验。可用于治疗AVRT的药物包括改变房室结传导(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β阻滞剂、地高辛)或改变心房、心室和旁路传导的药物(如Ⅰa、Ⅰc、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尽管没有临床试验的资料,长期口服β阻滞剂可以用于治疗WPW综合征,特别是电生理检查已证明旁路不能快速前传的患者。 小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普罗帕酮、氟卡胺和索他洛尔口服可有效地预防AVRT复发。由于胺碘酮具有公认的器官毒性作用,除了有器质性心脏病而又不适合做导管消融者以外,一般不用胺碘酮治疗存在旁路的患者。维拉帕米和地尔硫 不应单独用于治疗AF 时能够产生快速传导的患者。同样,地高辛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应使用。 单剂量口服治疗:对于不常发作的心动过速患者,可以采用单剂量治疗,即只有在心动过速发作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没有预激、发作不频繁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动过速患者。联合应用地尔硫 (120mg)加普萘洛尔(心得安)(80mg)可使81%门诊随访患者在2小时内终止PS VT。单独应用氟卡胺的效果要比联合应用地尔硫 和心得安明显差一些。 (5)急性肾衰竭伴肝性脑病:持续性肾替代治疗可以清除氨、伪神经递质、酚、硫醇、芳香氨基酸及游离脂肪酸等,增加脑脊液中C AMP的含量,改善脑内能量代谢及临床症状。 (6)老年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衰竭:采用持续性肾替代治疗有利于血管内的再充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 (7)肾外领域:包括心肺旁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心力衰竭、预防严重创伤病人发生急性肾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 (2003212210 收稿)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静息心率超过100bpm的心律称为室上速。 ---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 指南 二、分类 广义分类: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动过速 狭义分类:特指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这两者一般在心电图上难以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三、机制 折返机制 四、病因 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五、临床表现 1、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2、大部分有心悸、心慌、胸闷 3、少数有胸痛、晕厥 4、心衰、休克 六、心电图特点 1、节律规则,频率150-250次/分 2、P’波不易辨认 3、QRS波形态正常 七、治疗 1、迷走神经刺激 迷走神经是12对颅神经中的第10对神经。迷走神经占主导而心率降低。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它所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胆碱能M受体。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及减少Ca2+内流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延缓,甚至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效应。迷走刺激主要作用在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及减慢传导。 1、诱导恶心在舌咽神经的下方有许多附于延髓的根丝集合成干。 2、按摩颈动脉窦迷走神经经颈静脉孔颅腔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每次5-10s,按摩前需要先听诊,确保无杂音

3. 乏氏动作憋气声门10~30秒,相当于胸内压增加30~40mmHg,摒气期间由于胸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心脏回流减少.使心排出量及血压下降。此即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及血管收缩;在停止动作后,心排出量回复正常,血压则因血管收缩而短暂地较动作前升高,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减慢。用力呼气,此时腹肌应是收缩的 4、眼心反射可将冰冷的湿毛巾放在面部,或让患者面部浸入10℃的水中,也有终止室上速的 作用。 5、因压迫眼球的方法有潜在危险,故已屏弃不用。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的成功率为27.7%,而做乏氏动作比颈动脉窦按压更为有效。 2、用药 腺苷ATP三磷酸腺苷给药剂量:首次6mg腺苷,快速推注并盐水冲洗,观察1~2分钟无效时,再给12~18mg的腺苷快速推注。原来已有一度以上的房室阻滞、病窦者,或预激者禁用腺苷。此外,腺苷不能和地高辛或异搏定合用。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维拉帕米 胺碘酮 洋地黄类毛花苷丙 低血压者间羟胺 食管心房调搏术 经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包括经食道心房调搏through esophagus atrial pacing(TEAP)和经食道心室调搏through esophagus ventricle pacing (TEVP)。 食道和心脏解剖关系密切,都位于纵隔内,心脏在前,食道在后,食道的前壁与左心房后壁紧贴在一起。利用这种解剖关系,应用食道调搏仪,经放置在食道的电板导管,间接刺激心房和心室,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这样便可以对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进行测量,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诱发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体表心电图某些图形的分析、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并可终止某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 食管调搏仪选用苏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设定输出电压约为(10~25)V,脉宽10ms,以能够完全夺获心房的最低电压为佳。行心动过速的诱发终止检查者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内容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内容 2015心肺复苏指南核心更改 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更改 2015指南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流程由“检查反应→检查呼吸→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检查脉搏→CPR”更改为“检查反应→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CPR”。CPR的顺序仍为“按压(Compression)→气道(Airway)→通气(Breathing)”。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BLS流程更改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快速高效地进行评估,尽早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尽早开始胸外按压。这一流程的更改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这一更改可使胸外按压较2010指南版本提前5~10秒。另外,在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这一环节,强调施救者如条件允许,可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比如通过手机拨打求救电话,拨打电话时应尽量开启免提功能。在进行胸外按压前施救者应当知道是否已经确切地启动了应急反应系统,否则应再次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除颤和CPR的优先顺序 2015指南建议对于有目击者的成人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CPR,并尽可能早地使用除颤器/AED,并且持续进行CPR至除颤器充电完毕或AED分析节律。 这一点与2010指南基本一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在除颤之前先进行~3分钟的CPR和尽早除颤两种方案对结局有影响。 2010指南中提到,对于院外无目击者的心脏骤停,在尝试除颤之前可考虑先进行~3分钟的CPR,而在院内有监护的患者发生室颤,应在3分钟内完成除颤。 3、关于胸外按压速率的更改 不论成人BLS还是ACLS,2015指南胸外按压速率更改为100~120次/分,而2010指南为至少100次/分。 初步数据表明,过快的按压速率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是按压深度下降。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显示,过快的按压速率尤其是超过140次/分时,将导致明显的按压幅度不足。当按压速率在100~119次/分之间时,大约有35%按压深度不达标;在120~139次/分之间时,不达标率上升至50%;当按压速率超过140次/分时,70%按压深度不达标。基于这些数据,2015指南给出了按压速率120次/分这一上限值。 4、关于胸外按压深度的更改

室上性心律失常概述(doc11)

室上性心律失常 一、概述 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一组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纤颤(Af)、心房扑动(AF)、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等,当它们难以鉴别时,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 .2%~0. 3%,且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60~90岁年龄组,发病率为5%~9%。心房扑动的总发病率是0.088%,其中58%的患者也有心房纤颤。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由房室旁路(包括预激综合征)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一般由房室结双径路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是2.25/1000人,而发病率是35/100000人/年。发作可与某种特定的诱发因素有关,可继发于某些疾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和慢性肺部疾病等),也可无明显病理性改变。所有快速心律失常都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机制所致,包括冲动形成和冲动传导障碍。前者指自律性异常,后者则指折返。触发活动是与复极异常有关的一种心动过速的机制,在复极过程中,后除极达到足够的幅度就会达到心肌细胞的“阈值”,从而触发早期动作电位的产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机制是折返。形成折返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单向阻滞,二是慢传导。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药物和导管消融。 二、临床表现 除与原发病有关的症状外,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症状包括心悸、乏力、头晕、胸闷、呼吸困难、近似晕厥或晕厥及休克等。晕厥可见于大约15%的患者。心率可能为逐渐加快并逐渐减慢;心律可能规律,也可不齐;心悸可能为突然发作、突然停止;症状可持续数秒钟至数小时、甚至数日不等。 三、诊断 1,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症状可以提供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线索。 医生应注意患者的心悸是否规则。不规则的心悸可能是早搏、房颤或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所致;突发突止的规则而阵发性心悸常常是AVRT或AVNRT。相反,窦性心动过速发作和终止则是缓起缓止。晕厥亦可见于房颤时通过房室旁路的快速传导,或伴有器质性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或脑血管病。当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数周到数月,并伴有快速心室反应时,会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时进行常规体检并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如果有不规则的大炮A波和(或)S1的强度呈不规则变化,则强烈提示规则的心动过速是室性心动过速。 2,诊断性检查 心电图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如果患者有阵发性规则的心悸, 同时患者的静态12导联心电图上有预激波,则足以诊断AVRT。如果患者心电图上有预激波,而又有不规则的阵发性心悸的病史,则强烈提示患者是房颤发作。这样的患者可能出现猝死,需要立即行电生理检查。因为预激综合征(WPW)有可能发生致命的心律失常,所有患者都应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是阵发性的,但12导联心电图不能明确其机制时,在做有创性电生理检查和(或)导管消融前没有必要再做其它的诊断性检查。对于持续性PSVT患者,应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对于频发(如每周数次)而短暂的心动过速,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不太频发的心律失常,可携带式心律失常记录器(wearable loop recorder)要比24小时动态心电图更有用。对于发作很少(少于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最新资料推荐------------------------------------------------------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第28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代表了一大系列的心律失常,临床较为常见。 本章所涉及的主要类型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和心房扑动(简称房扑)。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也属最常见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因另有章节专述故未包括在内。 这些心律失常虽然大多为非致命的,但发生率高,容易反复发作和药物治疗困难,使患者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下降或使心功能恶化、基础心脏病加重。 因此正确诊断和给予患者最佳治疗选择非常重要。 将各类型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诊断要点、临床特征、发作时的处理、预防复发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可能的并发症及预后等做简明介绍,做为临床诊断治疗的参考依据。 一.室上性心动过速折返机制和自律性与触发活动异常是主要的发病机制,绝大多数室上速的机制为返返。 常见的折返性室上速有 AVRT、 AVNRT、持续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与房扑等。 而房速则以自律性或触发活动机制多见。 1.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经常无症状,阵发性心悸是重要的 1 / 24

诊断线索。 表现为有规律的突发突止的发作特点,而窦性心动过速则为非阵发性,逐渐加速和逐渐减慢可做鉴别。 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可以终止的心动过速通常提示有房室结参与的折返机制。 室上速发作时除心悸症状因心房肽分泌增多可伴多尿现象。 室上速病人如发作时心室率极快或心动过速突然终止时出现较长的心脏停搏间歇可发生晕厥。 晕厥也可因房颤通过房室旁路下传引起,或提示伴有心脏结构的异常,如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或有脑血管疾病。 症状轻重常取决于心室率、有无心脏病基础、室上速的持续时间及病人的自我感觉。 持续数周或数月的室上速并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可以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2.诊断描记完整的心动过速时与窦性心律的 12 导联心电图对心动过速诊断极为重要。 至少应记录到 1 次发作时的 12 导联心电图。 12 导联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并不可靠,常作出错误的心律失常诊断。 对于频发短暂心动过速者常规心电图往往难以捕捉应行 24 小时 Holter 检查。 发作次数少的患者采用事件记录器或可携带循环记录器更优于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解析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 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以下简称《指南更新》),2015《指南更新》是基于国际证据评估流程,由来自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成。指南更新要点如下: 新AHA 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分级体系 2015《指南更新》中使用的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均依据AHA的最新定义。最新版定义中的3级建议有所更改,3级:无益,当证据显示,有高质量或中等质量研究(证据水平LOE分别为A或B)表明某项策略的效果并不优于对照组时,不常使用。证据水平也有所更改。LOE B 现分为LOE B-R(随机研究)和LOE B-NR (非随机研究)。LOE C 现分为LOE C-LD(有限数据)和C-EO(专家意见)。

总的来说,复苏学的证据水平和建议级别都较低,2015 版的所有建议中仅1%(315条建议中有3条)基于最高证据水平(LOE A),仅25%的建议(315条建议中78条)被认定为1级(强建议)。2015《指南更新》中的大部分建议(69%)都只有最低证据水平的支持(LOE C-LD 或C-EO),将近一半(315条建议中有144条,45%)被定为2级(弱建议)。 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2015《指南更新》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审视救治体系的新视角,区分了院内心脏骤停(IHCA)和院外心脏骤停(OHCA)。要点包括 ?救治体系通用分类 ?将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救治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救治体系 ?检视有关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最佳证据的评估,集中在心脏骤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卒中问题上。

2015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

2015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Circulation)上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指南针对医务人员的有何提醒呢?又与此前2010版指南有何变动呢?以下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部分供大家学习。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更新):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旧):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胸外按压的强调事项* 2015(更新):医护人员应为所有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提供胸部按压和通气,无论这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而且,医务人员比较实际的做法应是,根据最有可能导致停搏的原因,调整施救行动的顺序。 2010(旧):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理由:建议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因为这种方式相对易于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医护人员理应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才能够有效实施按压和通气。但是,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在单独行动时,仍应是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给予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顺序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改变,比如在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取得并使用AED时。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2015(更新):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而且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0(旧):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立即可取得AED,施救者应从胸部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在现场有AED或除颤器的医院和其他机构,治疗心脏骤停时,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在AED/除颤器可供使用后尽快使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9763876.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9-29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2期供稿文/纪建君 (大兴安岭图强职工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3 [导读]大多数患者常呈短阵发作,可自行终止发作或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发作 【中图分类号】R54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2-0142-0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应包括:①终止发作;②预防复发;③根治治疗。任何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均应把PSVT发生的机制和选用方法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结合起来考虑。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PSVT选择药物治疗。 1 终止发作 大多数患者常呈短阵发作,可自行终止发作或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发作。持久发作而症状明显者可用药物治疗,极少需要直流电转复或电起搏治疗。 1.1兴奋迷走神经的治疗 1.1.1适应证兴奋迷走神经可使房室结内慢径路传导减慢直至终止发作,或使频率减慢。由于迷走神经刺激后房室结前向传导阻滞,使前传型房室旁路折返中断。适应证为无器质性心脏病、无高血压病史、窦房结功能良好的年轻人,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开始发作时可采用此方法。 1.1.2方法(1)乏氏动作:嘱患者关闭声门后用力呼气,最好能使胸腔内压保持在 40mmHg正压,并维持10~20s。成功率可达54%。(2)压迫眼球:嘱患者眼往下看,露出占大部分的巩膜,用拇指加压于一侧眼球的巩膜,以刺激球后副交感神经末梢,持续压迫时间不超过15s。切忌过分用力压。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禁用。老年人不宜应用。(3)按压颈动脉窦:让患者取卧位,触及颈动脉搏动,用手向颈椎横突方向加压并按摩。一般先压右侧,一次加压时间不能超过15s。在按压过程中应同时听诊或进行心电监护,如心动过速终止或出现室性早搏或出现窦性停搏时应立即停止按压。切忌同时按压双侧颈动脉。有颈动脉病变者、颈动脉区有血管杂音者、有颈动脉过敏史者及老年人不宜采用。(4)注射升压药物:通过升压反射使迷走神经兴奋。适用于发作时血压降低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患者。常用的升压药有新福林(去氧肾上腺素)0.5mg稀释于20ml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推注;或用美速克新命2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或用阿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静滴,开始为25μg/min,逐渐增加剂量至血压达160/100mmHg左右水平。用药过程中必须连续监测血压,也即边测血压边增加浓度,也应监测心电活动。如出现头痛、恶心、血压达预定水平时(舒张压为90~100mmHg,收缩压不超过180mmHg)或心动过速终止应立即停药。严重不良反应有颅内出血、心室颤动、肺水肿等。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者及老年人禁用。切忌快速注射,这类方法已较少应用。 1.2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2.1普罗帕酮(心律平) 为首选药物。文献报告心律平对AVNRT的转复律为100%,北京阜外医院报告为54%;有文献报告AVRT的转复率为81%,北京阜外医院为94%。剂量1.5mg/kg静脉注射后,10min后血药浓度达高峰,20分钟后即下降一半,药效可持续3~4h。一般成人使用首剂70mg,或1.0~1.5mg/kg,用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注射时间应大于5min,通常在5~7min。当10min后无效可再重复第2剂量,总量不超过350mg。有效后可改为静脉滴注,0.5~1.0mg/min,或改为口服150mg,一日三次。应在心电监护下用药。如果心律平未能转复,其平均心率也会被减慢。QRS时间延长

心肺复苏2015更新

2015《指南更新》中有关心脏骤停后救治建议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 1.对于所有 ST段抬高的患者,以及无 ST段抬高,但血流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疑似心血管病变的患者,建议紧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2.有关目标温度管理的建议有所更新。新的证据表明,一定范围内的温度都可作为心脏骤停后一定时间段内的目标温度。 3.TTM(目标温度管理)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尽管有关 TTM(目标温度管理)结束后发热危害的观察性证据存在矛盾,但仍然认为预防发热是有益的,因此应该预防。 4.在复苏后,建议立即确认并矫正低血压症状。 5.现在建议必须在TTM(目标温度管理)结束72小时后才能做预后评估;对于未采用TTM 的患者,应当在恢复自主循环72小时后做预后评估。 6.所有初次心脏骤停后发展为脑死亡或循环死亡的患者都应视为可能的器官捐献者。 7.不建议把入院前在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对其快速输注冷静脉注射液降温作为常规做法。 8.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者都应采用T TM,目标温度选定在32°C到36°C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高级心脏生命支持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1.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而且,给予加压素相对仅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为了简化流程,已从成人心脏骤停流程中去除加压素——2015《更新》。 2.经过20分钟心肺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 (ETCO2) 仍然较低的插管患者复苏的可能性很低。尽管不能单凭此项指标进行决策,但医护人员可以把 20 分钟心肺复苏后低 ETCO2 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帮助确定终止心肺复苏的时间。 3.类固醇和加压素与肾上腺素一起做综合干预,治疗院内心脏骤停可能有益。尽管不建议在以后的随访研究中常规使用此综合治疗,但医护人员在治疗院内心脏骤停时仍然可以使用。 4.ECPR快速实施时,可以延长可用性,因为可以争取时间治疗潜在的可逆病症,或为传统CPR 未能复苏的患者安排心脏移植。 5.对于心律不可电击,转而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建议尽早使用肾上腺素。 6.有关 ROSC 后使用利多卡因的研究存在矛盾,不建议常规使用利多卡因。但是室颤 /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导致心脏骤停,在出现 ROSC 后,可以考虑立即开始或继续施用利多卡因。 7.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施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比不用 β受体阻滞剂效果更好。尽管这项观察性研究还不足以成为将其建议为常规疗法的有力证据,但因室颤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脏骤停而入院后,可以考虑尽早开始或继续口服或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 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 括下列内容: 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B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 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按压深度和频率有了上限 原创2015-10-15文韬 美国心脏协会(AHA)今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汇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I47.113)。 行药物复律或直流电复律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病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50%以上为预激综合征患儿),也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如Ebstein畸形等。多数发作时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小婴儿表现可不典型,无特殊症状或仅有纳差等。持续发作较久者可有休克、心力衰竭。

2.临床特征: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心率常在160–250次/分之间,心律绝对规则,刺激迷走神经的机械方法和药物可终止发作或使心率减慢。 3.心电图检查。 (1)快而规则的QRS波群。 (2)心律规则,频率在160–250次/分之间。 (3)可见直立或倒置的异位P波,或难以辨认。 (4)部分病例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当伴有预激发生逆传型室上速、心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阻滞时,则QRS波宽大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查找引起室上速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2015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要点

《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与之前的《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有许多不同之处,而且这一版是一份“更新”,而非原指南的全面修订。 AHA呼吁,迅速采取行动,团队合作实施CPR,在这版中,重申了2010版的建议:复苏系统应对急救系统建立持续性评估和改进。对于院外的非专业施救者及社区人员,指南强调和鼓励识别心脏骤停征象,及时打急救电话呼救并立即开始徒手CPR(心脏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对于专业医护人员,主要强调通过专门的监控系统,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及时进行早期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同时强调了给予高质量CPR的重要性:以足够的速率和深度(5~6cm)按压胸部,允许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指南也指出,应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指南中具体做了哪些修改呢? 修改1:及早识别、立即呼救 新指南指出,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修改2:胸部按压 所有心脏骤停患者 胸部按压的强调事项是医护人员应为所有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提供胸部按压和通气,无论这是否因心脏病导致。而且,医护人员比较实际的做法应是根据最有可能导致停搏的原因,调整施救行动的顺序。 深度

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以至少2英寸(5cm)的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同时避免胸部按压深度过大(>2.4英寸),否则会造成损伤。但在不使用反馈装置的时候,难以判断按压深度,往往是过浅而不是过深。 频率 对于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施救者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研究表明,当按压速率超过120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会由于剂量依存的原因而减少。 胸廓充分回弹 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原因是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会妨碍胸廓回弹,导致胸廓内压力增大,减少静脉回流、冠状动脉灌注压力和心肌血流,影响复苏存活率。 尽量不间断 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尽可能增加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停顿越频繁、时间越长,达到的实际效果越小。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复苏的患者,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为至少60%。 修改3:人工通气 医护人员可以每6秒进行1次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持续胸部按压(即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将成人、儿童和婴儿都遵循这个单一的频率可以更方便学习、记忆和实施。 修改4:先电击还是先心肺复苏? 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反之,先进行心肺复苏,而且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但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准备就绪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新指南还强调心肺复苏的多人配合,当有多名训练有素的施救者时,可以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而不是依次完成。 修改5:加压药物

2015心肺复苏指南七大更新要点总结

2015心肺复苏指南七大更新要点总结 看点时隔5 年,新版《美国心脏学会CPR 和ECC 指南》终于在2015 年10 月15 日隆重登场啦!AHA 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又有哪些颠覆性的观点出现? 现在,请听我们为你娓娓道来。1快速反应,团队协作施救者应争分夺秒,同时进行抢救步骤,如同时检查脉搏与呼吸,缩短开始首按时间。2生存链「一分为二」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3先电击or 先按压2010 版指南(旧)中,AED 就绪时应先行1.5 - 3 分钟的CPR 再除颤。最新版指南则提出: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AED 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AED 时开始心肺复苏,在取得设备后及早除颤。4别再「瞎」使劲儿了!2010版(旧)指南规定胸外按压:频率≥ 100 次/ 分、深度≥ 5 cm。临床上普遍存在按压过度的问题,并可能发生如胸骨和肋骨骨折等情况。同时施救者消耗大量体力亦无法保证后续按压质量。

新指南提倡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应有足够的速率和深度:按压速率建议100 - 120 次/ 分钟;深度至少2 英寸(5 厘米),且不超过2.4 英寸(6 厘米)。5瘾君子的福音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予纳洛酮。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者,若无反应,呼吸正常有脉搏,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6 胸外按压需「有效」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为提高施救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重要。新版指南指出,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全程的目标比例至少为60%。7加压素被「除名」2010版(旧)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骨内推注的40 单位加压素可替代第一剂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而新版则指出,联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并无优势。给予加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 另重申施救C-A-B 顺序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南重申应遵循10 年版指南内容,即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 A-B),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2 次人工呼吸。内容作者:王妍

2006年ACC-AHA-ESC 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

2006年ACC/AHA/ESC 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于2006年9月正式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Circulation和European Heart Jo urnal杂志发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SCD)预防指南,AC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9763876.html,)、AH 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9763876.html,)、ES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9763876.html,)网站发布全文。这是第三个美国和欧洲联合发表的指南,其他两个是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和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该指南是美国和欧洲主要心脏病组织ACC、AHA、ESC合并和更新过去有重叠、差异的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和预防SCD的19个临床指南和4个专家共识,依据目前医学上能提供的最佳的医疗手段,共同制定的一个新的意见一致的指南,指南包括的诊断过程、治疗和管理或特殊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预防SCD的策略推荐均来自临床证据和专家共识。指南不推荐医疗实践者,像对待教科书一样,对室性心律失常和SCD风险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必须逐条按推荐执行。在具体执行指南推荐的治疗原则时,可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差异的情况有所改变。 指南的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指起源于心室的快速心律失常,常常会导致SCD。指南内容包括有或可能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评估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检查,包括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等。逐步介绍了药物治疗、ICD和CRT+ICD装置、导管消融(破坏受累区域)、外科手术和冠脉血管成型术的治疗选择;指南也指出,个体除了临床表现外,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症状负荷决定治疗和预后;指南除了详细的对特殊心律失常急性治疗策略推荐外,也论述了特殊病理、心肌病和心力衰竭以及遗传等情况下的策略推荐,还对心脏结构正常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孕妇、老人和儿童的治疗推荐。即指南从室性心律失常、疾病、患者、治疗手段几个方面交叉性的全面论述,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指南的一个关键的更新是对植入装置ICD、CRT+ICD的选择按射血分数划分,正常的左室射血分数范围是50-70%。 指南首先根据欧洲ESC和美国ACC/AHA发布的指南如ACC/AHA/NASPE 2002的埋置心脏起搏器及抗心律失常器指南、ACC/AHA 2004 ST抬高心肌梗死指南、ESC 2001,2003预

2015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

2015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内容

2015心肺复苏指南核心更改 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更改 2015指南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流程由“检查反应→检查呼吸→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检查脉搏→CPR”更改为“检查反应→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CPR”。CPR的顺序仍为“按压(Compression)→气道(Airway)→通气(Breathing)”。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BLS流程更改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快速高效地进行评估,尽早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尽早开始胸外按压。这一流程的更改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这一更改可使胸外按压较2010指南版本提前5~10秒。另外,在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这一环节,强调施救者如条件允许,可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比如通过手机拨打求救电话,拨打电话时应尽量开启免提功能。在进行胸外按压前施救者应当知道是否已经确切地启动了应急反应系统,否则应再次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除颤和CPR的优先顺序 2015指南建议对于有目击者的成人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CPR,并尽可能早地使用除颤器/AED,并且持续进行CPR至除颤器充电完毕或AED分析节律。 这一点与2010指南基本一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在除颤之前先进行1.5~3分钟的CPR和尽早除颤两种方案对结局有影响。 2010指南中提到,对于院外无目击者的心脏骤停,在尝试除颤之前可考虑先进行1.5~3分钟的CPR,而在院内有监护的患者发生室颤,应在3分钟内完成除颤。 3、关于胸外按压速率的更改 不论成人BLS还是ACLS,2015指南胸外按压速率更改为100~120次/分,而2010指南为至少100次/分。 初步数据表明,过快的按压速率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是按压深度下降。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显示,过快的按压速率尤其是超过140次/分时,将导致明显的按压幅度不足。当按压速率在100~119次/分之间时,大约有35%按压深度不达标;在120~139次/分之间时,不达标率上升至50%;当按压速率超过140次/分时,70%按压深度不达标。基于这些数据,2015指南给出了按压速率120次/分这一上限值。 4、关于胸外按压深度的更改 2015指南成人BLS按压深度至少5cm,如有反馈装置,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cm。而2010指南没有设置上限。胸外按压主要是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以及直接挤压心脏来产生血流,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