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镜下治疗外伤致胰腺囊肿3例护理体会

内镜下治疗外伤致胰腺囊肿3例护理体会

内镜下治疗外伤致胰腺囊肿3例护理体会

内镜下治疗外伤致胰腺囊肿3例护理体会目前腹部创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合并胰腺损伤的患者亦逐渐增多。大约20%[1]胰腺损伤的患者合并胰腺囊肿,目前其治疗多采取外科手术引流或切除。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了3名因腹部闭合性外伤导致胰腺巨大囊肿的患者,经内镜下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3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2、28、32岁,均有腹部闭合性外伤史,均表现为上腹胀痛,入院后化验淀粉酶分别为385U/L、399U/L、431U/L(正常值小于215),均经抑制胰酶分泌及对症治疗后CT或MRI发现外伤后并发胰腺囊肿时间分别为4d、20d、1m不等,影像学检查囊肿大小分别为:128x128mm、240x130mm、220x160mm。病例1患者首先行外科手术治疗,1个月后复发进而行内镜下治疗;另外2例为经对症保守治疗无效而行内镜下治疗。

1.2方法采用超声内镜扫描胰腺,能清楚显示假性囊肿,在胃腔选择胃壁与囊肿最近距离和最佳穿刺点并避开大血管插入穿刺套针,拔出针芯,吸引出囊液后顺穿刺针插入导丝至囊肿腔,留置导丝,使用Cytome囊肿针刀电切,然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鼻胆引流管引流囊液并动态观察囊腔缩小情况。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_杨尹默

文章编号:1005-2208(2011)09-0788-04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杨尹默,马永蔌,高红桥,庄岩 【摘要】慢性胰腺炎的典型临床特征为持续性不可逆的炎症过程、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和进行性丧失的胰腺内分泌与外分泌功能。其病理学改变包括胰腺实质的纤维化、胰腺导管的解剖性狭窄与扩张、可并发胰腺实质的钙化或胰管结石等。酗酒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评价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效果的标准是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术式包括引流手术(Peustow手术,Partington and Rochelle手术等)、不同范围的胰腺切除手术以及上述两种术式的联合(Beger手术,Frey手术等)。由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及影像学表现的复杂性,治疗上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随意而为,在选择内科、内镜或外科特别是外科何种术式做为病人治疗的途径时,应对上述方式有非常清楚的理解,个体化应用,使病人最大获益。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内镜治疗;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吗:A The surgical managements for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cedures YANG Yin-mo,MA Yong-su,GAO Hong-qiao,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The First 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angyinmo@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9788349.html, Abstract Chronic pancreatitis is usually characterised by a persistent inflammtory process,recurrent painful attacks and progressive loss of pancreatic endocrine and exocrine function. Its pathological change encludes fibrosis of the parenchyma, anatomic stricture and dilatation of the pancreatic duct,with or without calcification or stone.It is most commonly caused by the abuse of alcohol.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a successful treatment is the degree of symptomatic relief.The surgical management aimed at the pancrease includes simple drainage procedures(Peustow procedure,Partington and Rochelle procedure,et al),resections of different extents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Beger procedure,Frey procedure,et al). F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mptomatology,pathology and radiology,the managements would be diversified.Whether surgery,endotherapy or other modalities are applied, individu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should be kept in mind. Keywords chronic pancreatitis;surgical management; endotherapy;individualization 慢性胰腺炎以胰腺不可逆的的纤维化为形态学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及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所致的相应症状。西方国家70%~90%的病人为酗酒所致,此外尚有胆石、自身免疫、高能量饮食摄入、吸烟等致病因素,仍有部分病人原因不明,称之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较前虽有明显增加,但较另外两种胰腺疾患即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而言,无论在发病率或危害程度方面,慢性胰腺炎均不及前者,故而重视不足,在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较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有较大差距。此外,病人由于病因及病理机制的差异,形态学学表现各异,临床症状也是轻重不一,且与影像学表现多有不一致之处,加之病人多有酗酒等精神依赖性表现,导致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复杂性。此症病人据不同症状及形态学表现可分别经消化内科、内镜及外科医师诊治,致使目前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混乱。各种治疗手段有各自优势,但也均有缺陷,根本原因在于胰腺纤维化的不可逆,即所有治疗手段仅为对症性质。在去除病因后,理想的治疗方式在改善症状的前提下,或可会阻止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 1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指征 多数病人在去除病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后,经内科治疗多可改善症状,但也确有部分病人病理改变严重,内科治疗疗效差或无效,需要外科治疗。(1)顽固性腹痛的病人,表现为镇痛药物依赖,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酗酒者以酒精的麻醉作用缓解痛感,恶性循环。(2)因压迫或炎性反应导致的梗阻症状,如胆管下端因压迫或炎性反应狭窄,进而出现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受压可致消化道梗阻;肠系膜上静脉特别是脾静脉受压可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出血;胰管也可因狭窄、胰石等导致远侧胰管梗阻扩张。(3)胰腺假性囊肿内镜治疗失败或难以内镜治疗者。(4)继发于假性囊肿的内瘘或胰源性腹水。此并发症少见,约占慢性胰腺炎病人的4%。内瘘中以胰胸膜瘘较为常见,少见者有胰液腐蚀漏入纵膈或支气管等。(5)胰腺病变不排除有恶性可能者,特别是对于胰头部炎性包块病人,经术前及术中检查仍难以与胰腺癌鉴别时,亦有外科干预的指征。 关于慢性胰腺炎病人的手术时机,相关文献不多。Nealon等[1]报告,相比于保守治疗的病人,外科引流手术可减缓胰腺功能损害的进度,故提倡早期外科干预。Ihse 等[2]报告,对于梗阻性慢性胰腺炎病人,在其出现营养及代谢障碍之前手术,可使病人获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34通讯作者:杨尹默,E-mail:yangyinmo@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9788349.html,

胰腺外伤

胰腺外伤 1、胰腺外伤的分型 胰腺闭合伤均系外界暴力所致,暴力的大小、方向不同,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类型也不同,了解胰腺损伤的类型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对胰腺外伤的分型国际上有以下几种方法:Lucas分型法、Smego分型法、道见弘分型法、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型法。在现有的各种胰腺外伤分型方法中,以AAST所制订的分型方法应用最为普遍。 1.1Lucas分型法Ⅰ型:胰腺轻度挫伤或裂伤,无大胰管损伤; Ⅱ型:胰腺远侧部裂伤,可疑有大胰管损伤; Ⅲ型:胰腺近侧部分(胰头)挫裂或断裂伤; Ⅳ型:严重的胰十二指肠损伤。 1.2 Smego分型法Ⅰ型:胰腺挫伤或被膜下小血肿; Ⅱ型:胰腺实质内血肿,但无大胰管损伤; Ⅲ型:胰腺实质挫裂或断裂伤,有大胰管损伤; Ⅳ型:胰腺严重挫裂伤。 1.3 道见弘分型法Ⅰ型(挫伤型):胰腺点状出血或血肿,被膜完整,腹控内无胰液漏出; Ⅱ型(裂伤型):无主胰管损伤的各类胰腺损伤; Ⅲ型(主胰管损伤):(1)胰体、尾部主胰管损伤; (2)胰头部主胰管损伤。 1.4 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型法Ⅰ型:小血肿、浅表裂伤,无大胰管损伤; Ⅱ型:较大血肿、较深裂伤,无大胰管损伤; Ⅲ型:胰腺远侧断裂伤有大胰管损伤; Ⅳ型:胰腺近侧断裂伤或累及壶腹部,有大胰管损伤; Ⅴ型:胰头严重毁损,有大胰管损伤。 2、胰腺损伤的诊断 胰腺位于腹膜后,解剖部位深而隐蔽,单纯胰腺损伤时少量出血和胰漏仅局限于腹膜后间隙,无明显的腹腔内出血和腹膜刺激征;若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常被其它脏器的症状和体征所掩盖,导致术前确诊率低,延误治疗。结合病史、体症、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对胰腺损伤尽早做出诊断;怀疑有胰腺损伤的病人应该尽早行剖腹探查。 2.1 病史及体症 对胰腺损伤有足够的重视可减少漏诊、延诊。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查体判断受伤部位,对于上腹部撞击伤尤其应该警惕。胰腺损伤临床症状出现迟缓且不具特异性,随着病程的进展,胰酶激活刺激腹膜可使大量的血浆渗入腹腔,致使腹膜刺激征和腹胀进行性加重,同时低血容量等全身反应亦渐进明显。进行性腹胀是胰腺损伤较有意义的症状,应予以足够重视。 2.2 血清淀粉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对胰腺损伤的确诊作用目前观点不一,血清淀粉酶增高并不表明一定有胰腺的损伤,而胰腺损伤患者手术前血清淀粉酶并不一定都升高。腹部外伤后若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或在连续反复测定中呈进行性升高趋势,可作为胰腺损伤的重要依据;若有明显的胰腺损伤的症状体征,又有血清淀粉酶升高,则可确立胰腺损伤的诊断;若腹部症状不明显,仅有血清淀粉酶升高,则不能肯定胰腺损伤的诊断。因此不能完全依据淀粉酶增高来诊断胰腺损伤,更不能依据淀粉酶正常来除外胰腺损伤,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但对上

急性胰腺炎及其治疗方法

急性胰腺炎及其治疗方法 【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尽管近年来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有关急性胰腺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故临床上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本文主要就急性胰腺炎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作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变的轻重加以选择。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两类: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多数病患为轻型(80%),不需要手术治疗,原则上以内科处理为主;而少数重症胰腺炎,起病2周之内为全身炎症反应期,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于重型的胆源性胰腺炎及其继发病变,如胰腺脓肿、假性胰腺囊肿等则需要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下面将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作一阐述。 一、非手术治疗 1、禁食和胃肠减压 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丧失消化和吸收功能。禁食可以有效地减轻腹胀、缓解疼痛,减少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分泌,减少了胰腺各种酶类的分泌,使胰腺处于“休息”状态。禁食的时间根据病情需要来决定,通常为1-2周。轻症患者可进少量清淡流汁,忌食脂肪、刺激性食物,重症患者需严格禁饮食,以减少或抑制胰液分泌。病情重笃或腹胀明显者,应行胃肠减压,可抽出胃液,减少胃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使胰液分泌减少,并可防治麻痹性肠梗阻。禁食期间应予输液、补充热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钙、低镁、酸中毒和高血糖等。必要时可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以维持水电解质和热卡供应。 2、抗休克 重症患者早期常出现休克,主要由于大量体液外渗,可使循环量丧失40%,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是早期死亡原因,故依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红细

胰腺外伤的手术治疗

胰腺外伤的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12-08-09T15:22:09.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王楠 [导读] 胰腺外伤的探查性手术最好选用上腹部旁正中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 王楠(黑龙江省医院普外 150036) 【中图分类号】R6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296-02 胰腺属于腹膜后脏器,这一特殊的解剖部位致使胰腺通常不易受到外伤,只有当外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造成胰腺外伤,因而胰腺外伤与腹部其他实质性脏器损伤比较,其发病率相对较低,约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1%~2%,但其又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腹部损伤。它可由闭合性上腹部直接暴力所致,又可为锐器贯通伤引起,国内以腹部钝性伤为主,多为飞轮、车把、方向盘等突然撞击上腹部所致,西方国家则以枪弹、锐器等引起的穿透性伤多见。医源性胰腺外伤则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十二指肠憩室手术及脾切除术时,容易造成胰瘘。胰腺外伤常常有合并伤存在,尤其在穿透性胰腺损伤中,其中肝脏是最常合并受累的脏器,其次为胃、脾、结肠、十二指肠及腹部大血管如下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胰腺外伤手术后与胰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25%,死亡率达12%,因而胰腺外伤的外科处理较为复杂。 1 胰腺外伤的探查性手术 胰腺外伤的探查性手术最好选用上腹部旁正中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也可根据腹部体征最明显的部位及影像学检查提示的胰腺外伤部位选择切口。剖腹探查原则上应先探查肝、脾等实质性脏器,同时探查膈肌有无破损;接着探查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及其系膜、盆腔脏器等。探查胰腺时应在直视下探查胰腺的头、颈、体、尾部,不能仅满足于一处损伤的存在。为了提高胰腺外伤手术探查的全面及准确性,Asensio等于1997年描述了胰腺外伤手术探查的统一手法:首先行Kocher切口显露十二指肠二、三段,钝、锐性结合游离十二指肠与侧腹壁粘连,如有大的腹膜后血肿,可将胃管插至幽门以下十二指肠内作为牵引,以此帮助避免十二指肠的不慎撕裂,此游离应足够大,以便术者能用手触摸整个胰头部直至肠系膜上静脉。这一步主要探查十二指肠二、三段前后壁,并能显示胰头、胰钩突及下腔静脉,此过程需注意避免医源性损伤及右侧精索(或卵巢)静脉汇入腔静脉处。探查的第二步是切断肝胃韧带进入小网膜囊,直视下探查胰腺上缘,包括胰头体部及沿胰腺上缘走行的脾动静脉。第三步再切开胃结肠韧带,探查全段胰腺的前面和胰下缘。合并脾损伤时,血肿常影响脾门及胰尾的探查,此时应彻底游离脾周韧带,将脾向右侧翻起以有利于显露脾及脾血管和胰体尾后壁。第四步,切断胰腺下缘与腹膜后粘连,向头侧双手翻转胰腺可显露胰体尾的后壁,这在穿透性伤伤及胰腺前面,确定有无主胰管损伤时有重要意义,此操作要仔细小心,避免伤及肠系膜上静脉。另外,当探查中发现胰腺外伤时,切不可放弃对全腹腔脏器的一般性探查,以及时发现是否合并存在其他器官损伤,如胰头外伤合并的十二指肠损伤,胰体尾部外伤合并的脾损伤,以及胃、结肠和胰周血管损伤等。 胰腺外伤手术探查中,确定有无主胰管损伤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步骤,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意义。术中判断有一定准确率但也常常极易漏诊,胰液外溢、中央部穿孔及严重的胰腺挫裂伤均提示主胰管损伤的可能。病情允许时可于术中行ERCP或经Vater壶腹置管的胰管造影,在不能判断有无主胰管损伤时,可用lml美蓝加入4ml生理盐水,注入损伤远端的正常胰腺组织内或切开十二指肠降部前壁,经十二指肠乳头肝胰壶腹插管注射美蓝观察有否外溢及外溢部位。 2 手术处理原则 胰腺外伤总的手术原则是创面严密止血、切除失活组织、胰周充分引流、正确胆道减压及合并伤处理和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胰腺组织脆弱,对其出血处理时应区别于一般的脏器出血,宜用不吸收细线作多个与创面平行的间断褥式浅缝合,缝线打结不能过紧。清创要求充分彻底,不遗留失去生机的胰腺组织以避免并发术后胰瘘或胰周脓肿,但也应考虑到尽可能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胰腺外伤手术后各种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大多与胰液外溢及腹腔继发感染有关,充分有效的腹腔与胰周引流是保证胰腺外伤治疗效果和防治并发症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较常选用的引流管有硅胶管或双腔引流管,可置一条或多条于胰头十二指肠后、胰体尾上下缘或后方、肝下、膈下及盆腔等处。引流管一般至少保留5~7天,若考虑胰瘘、十二指肠瘘或胆瘘发生,引流管通常需保留更长时间甚至需维持数月之久。此外,较为严重的胰腺外伤有学者提倡补加“胆囊造口术”或“胆总管T管引流术”行胆道减压,以此降低胰管内压力,减少胰液分泌并利于胰腺外伤的愈合。多发性腹部脏器损伤的处理时应首先处理易构成生命威胁的血管损伤、肝脾破裂以及污染腹腔较重的消化道破裂等急症,胰腺外伤这时可留在最后处理。 3 胰腺外伤的术式选择 应根据胰腺外伤的部位、范围和是否合并主胰管和邻近器官(十二指肠、脾)损伤,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 (1)胰腺轻度挫裂伤的手术处理:包膜完整的轻度胰腺挫伤,若无明显的胰腺组织出血及其他脏器的损伤,仅在损伤部位周围放置引流管即可。若有胰腺包膜下血肿或胰腺周围血肿,应切开包膜,清除血肿,用细丝线缝合浅裂伤并确切止血后作充分有效的引流术。 (2)胰腺严重挫裂伤的手术处理:对主胰管未损伤的病例,应清除血肿严密止血,仔细清除失活组织。胰腺撕裂伤的边缘应细心重叠缝合,但不应缝闭以免术后形成假性囊肿,损伤处周围或小网膜腔充分引流。 (3)胰腺断裂伤的手术处理:为胰腺实质的严重损伤,通常并有主胰管的破裂及完全断裂,其术式因损伤胰腺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胰尾部、胰体尾部部分或完全断裂伤均应采用胰尾部切除加胰头侧断端缝合修补,胰头侧断端缝合修补时应予适当的清创处理以防术后并发胰瘘及假性囊肿。胰体部严重外伤怀疑胰头侧主胰管已遭破坏,或考虑术后可能发生残存胰腺组织炎症致胰管狭窄,影响胰液向十二指肠内引流时,在切除胰尾时可行胰头侧断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以免发生胰瘘。因顾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保留的需要,对胰体、颈交界处断裂伤的处理可选择多种术式,其最理想的术式为胰管的一期吻合,胰颈体部断裂处缝合修补,为防术后胰管狭窄发生,可于胰管内置入硅胶管从十二指肠引出体外。此外,尚可选择胰头侧断端缝合修补、胰体尾侧断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也可与十二指肠升部行端侧吻合或作胰体尾侧断端与胃吻合术)。胰头侧断端缝合修补、胰体尾切除术是处理胰颈体部断裂伤的最简单安全、合并症少的术式,但其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故不应作为胰颈体部断裂伤的首选术式。单纯胰头外伤少见,合并主胰管损伤时,如有可能最好在清创止血后行胰管吻合修补及胰腺组织修补,但该术式在施行时有较大困难。除此亦可作胰头大部切除、近端胰管结扎、胰体尾侧断端行胰空肠Roux-en-Y吻合。合并十二指肠损伤者应视十二指肠损伤程度选作修补和胃造口、逆行空肠置管造口以及空肠高位置管维持引流和营养。积极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在急诊条件下因手术复杂、且多数合并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手术死亡率较高,可达30%~

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完整版)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进展 院系: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学科:外科学 姓名:杨兵 学号:T2012009014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指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多数患者属于轻型,病程呈自限性,多在一周内缓解,病死率低于l%。但有20%~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棘手,严重威胁生命,称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pancreatitis,SAP),其病死率与胰腺是否感染、感染程度有密切关系,有报道指出达10%~30%¨。近年来,随着对SAP发病机制和自然病程认识的深入.以及综合治疗水平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SAP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仍朱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早期重症监护治疗是SAP的主要治疗手段,这是全球共识。但手术治疗仍是SAP治疗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微创手术逐步发展、成熟,使传统的开腹手术受到挑战,有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的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SAP的外科手术干预进行了一系列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问题:“该不该行手术干预?什么时候进行手术干预?进行怎样的手术干预?”。即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问题。本文重点就SAP手术治疗的现状及其展望予以综述。 l关于SAP手术治疗的争论 自从1889年F11Zp’提出早期手术对SAP有较好治疗效果的观点以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面,对于SAP治疗方案的探索和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每一次对SAP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自然痛程及转归的新认识,都会不断改进、完善SAP的治疗方案。Fitz提出早期手术清除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可预防致死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然而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SAP的治愈率并未因早期手术而获得明显提高,甚至反而降低,因为早期手术不能阻断SAP的病理生理过程。也不能防止胰腺坏死和感染的发生。随着重症监护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对SAP全病程的深入认识卜J,国内外专家就SAP早期手术治疗的观点达成共识15。认为在SAP的早期,采取以重症监护、维持器官功能为中心的非手术治疗,除非出现坏死感染、脏器功能进行性恶化等特殊指征,否则外科手术应延期进行。尽管国内外对SAP的治疗策略趋于一致,但对手术时机、手术指征的把握仍然存在争论,有待进一步明确。 2 SAP的早期处理 由于绝大多数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胰腺组织均属无菌坏死,此时主要是激活的胰酶自身消化造成胰本身损伤的同时,由于毒素吸收激活体内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促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主要表现为循环不足的低血容量休克、肾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这是SAP早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早期手术容易诱发创伤和急性应急反应,可加重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且容易诱发感染,而SAP一旦感染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Braddley等[3]认为,清除坏死性胰腺对器官衰竭或改善临床症状是无补的,因为腐胰可以通过自行包裹、吸收,而手术则增加感染机会。因此现在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比较赞同张圣道等提出的SAP 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坏死胰腺有感染需要手术治疗,若未感染则应做非手术治疗。黄建贤[4]的一组研究发现:死亡23例中,有17例(73.9%)死于发病后7d内(12例)或8~15d(5例)的早期急性全身反应期,其中14例死于早期手术治疗;只有6例(26.1%)中后期继发感染等因素致死。SAP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休克、肾衰竭、ARDS以及脑病等并发症[5]。提高SAP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早期加强保护脏器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防治各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从本文中A,B两组的比较可以看出,与早期手术治疗组相比较,早期非手术治疗明显减少了SAP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P<0.001);因此重视加强早期监护、及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努力维护和防治器官功能障碍、预防感染等非手术措施可明显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选择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7月第32卷第7期 力和腹腔高压发生率亦显著低于接受延期肠内营养的SAP 病人,当腹腔压力<2.0kPa(15mmHg)时病人的EN耐受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腹腔压力>2.0kPa者,提示轻度腹腔高压的SAP病人完全可以安全进行EN。 3.2早期EN的途径现已证实“如果将营养管置于空肠内,EN不会刺激胰腺外分泌功能”。在现有文献中,尽管有一关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研究,并且认为急性胰腺炎病人经鼻胃管EN是可行的[8],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组研究病人系较轻的急性胰腺炎。目前多数学者都认为空肠营养比较安全,多个指南也明确指出,应将喂养管放置到Treitz 韧带下方。目前最常用的途径是鼻空肠管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两种途径。临床实践中,内镜引导下或X线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已经成为当前比较实用而成熟的操作,新的床旁无线电导航技术避免了搬动病人,在床旁更舒适地实现了鼻肠管放置,有经验的操作者可在床旁无引导下盲放。 3.3早期EN的输注及改善EN耐受性(1)首先要有EN 蠕动泵来控制速度,速度顺序渐进,逐渐达到目标剂量10 4.7~12 5.6kJ/(kg·d)[25~30kcal/(kg·d)];(2)实施遵循序贯原则,先氨基酸或短肽型配方,后整蛋白型配方;(3)要有一个护士可执行的操作流程;(4)EN持续输注;(5)床头应抬高至30~45?;(6)使用促进胃肠运动的药物或消化酶,如促动力药(胃复安和红霉素)或镇静药拮抗剂(纳洛酮和爱维莫潘)。 3.4SAP早期EN的安全性空肠喂养对胰液分泌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早期EN过程中病人常常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同时SAP病人有时可能出现机械性肠梗阻、腹腔高压、肠系膜血管血栓,甚至肠坏死等情况,如不监测、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问题。因此,在早期EN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病人EN的耐受情况。监测内容包括:(1)病人的主诉症状;(2)病人的腹部体征;(3)有时需要腹部平片或腹部CT。 停止EN指征:肠道出血、机械性肠梗阻、腹痛、腹胀明显加重;伴有一般情况恶化;膀胱压>2.7kPa(20mmHg)。 参考文献 [1]Mirtallo JM,Forbes A,McClave SA,et al.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therapy in pancreatitis[J].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2,36(3):284-291. [2]李维勤,黎介寿.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阶段性营养支持策略[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6(2):96-99. [3]何长生,李维勤,虞文魁,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4):219-222. [4]Nathens AB,Curtis JR,Beale RJ,et al.Management of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rit Care Med, 2004,32(12):2524-2536. [5]Liu H,Li W,Wang X,et al.Early gut mucosal dysfunction in pa- 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Pancreas,2008,36(2):192-196.[6]童智慧,李维勤,虞文魁,等.早期肠内营养添加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肠外与肠 内营养,2009,16(5):264-268. [7]Al-Omran M,Albalawi ZH,Tashkandi MF,et al.Enteral versus parenteral nutrition for acute pancreatitis[J/OL].Cochrane Da- tabase Syst Rev,2010,20(1):CD002837. [8]Eckerwall GE,Axelsson JB,Andersson RG.Early nasogastric feeding in predicte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 clinical,ran- domized study[J].Ann Surg,2006,244(6):959-965. (2012-05-02收稿)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7-0535-04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 时机及方式选择 张太平,李建,赵玉沛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涉及多学科、多系统的复杂疾病,关于其治疗方案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论。随着重症医学及SAP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治疗的天平不断偏向非手术治疗,越来越多的SAP病人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虽然如此,但在胆源性胰腺炎、暴发性胰腺炎等特定类型的胰腺炎及坏死感染、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出血等并发症的治疗中,外科手术仍然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握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提高SAP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Timing and relevant kinds of surgery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ZHANG Tai-ping,LI Jian,ZHAO Yu-pei. Department of Surgery,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10073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O Yu-pei,E-mail:zhao8028@263. net Abstract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is a complicated disease related to multiple departments and systems.With regards to the treatment stragtegies of SAP,there are controversies all the time.With the giant advances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field and researches about relevant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f SAP,the pendulum of treatment gradually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赵玉沛,E-mail:zhao8028@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9788349.html, · ·535

浅析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

浅析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9-11-18T15:04:10.52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7期作者:汪晨[导读] 探究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7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4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显效25例(占51.0%),有效20例(占40.8%),无效4例(占8.2%),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5/49),并发症发生率为2.0%(1/49)。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早明确诊断,适时采用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法;并发症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现抽选我科收治的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抽选我科2017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例(占20.4%),女性患者39例(占79.6%),年龄35~54岁,平均年龄(47.5±1.2)岁。2诊断 2.1典型病象 患者常有暴饮暴食史。典型的疼痛发作在餐后l~4小时,患者取坐位前倾时疼痛可减轻。 2.2轻重不一 临床表现随炎症的严重程度而定,轻重不一。 2.2.1轻者为轻度腹部不适,重者有严重休克伴低血压和低氧血症。90%以上的病人有中上腹痛,呈持续性,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和呕吐。30%为弥漫性腹痛。一般来讲,酒精性胰腺炎比胆石性重;男性胰腺炎比女性重;肥胖者胰腺炎比消瘦者重。 2.2.2发热37.8~39℃,心率l00~140次/分。 2.2.3多数患者有轻至中度的腹部压痛。重者可有腹部肌紧张、上腹肌卫、反跳痛和腹部剧痛。 2.2.4重症胰腺炎和胰腺坏死可引起腹膜后出血,大量液体丢失于第三间隙,出现低血容量、低血压、心动过速和ARDS。血液沿各层组织间外渗[2]。(1)血液渗入腰部组织时,左腰部出现瘀斑,此称Grey-Turner征。(2)血液沿肝圆韧带外渗时,脐部出现瘀斑,此称Cullen征。 2.2.5急性胰腺炎的胰源性腹水见于急性胰腺炎恢复期,以左、右胸腔积液为主,诊断中要与低蛋白血症或急性肝功能衰竭相鉴别。术前要行胰管造影判断胰瘘部位,这种手术死亡率高,术前要仔细计划。 2.3腹胀 胰腺炎症严重、渗出增多时可在上腹部扪及肿块,X线片可发现左侧胸腔积液、横膈抬高。 2.4黄疸 有些患者可因结石阻塞胆管或水肿的胰头压迫胆管而表现为黄疸。 2.5血淀粉酶(AMS) AMS是急性胰腺炎单项检查中最有价值的。AMS一般在症状出现后l~12小时内升高,2~5天后降至正常[3]。AMS持续处于高水平超过10天提示有并发症,如假性囊肿形成[4]。3手术治疗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方法很多。一般不主张行规则性胰腺切除术,这种术式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甚至有研究认为反增加死亡率。最成功的方法之一是坏死组织清除术。它要求依据术前CT所示的积液区和坏死范围小心地用手指清除坏死组织,但保留其他组织,不用剪刀,不做切除,手术尽可能简化,尽量不加重全身炎症反应。但在开放填塞和封闭式灌洗方面各家意见不一。 3.1开放填塞: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改善ACS,此外,还有利于后继大块坏死组织的再次清除;缺点是炎症区容易出血、加重全身炎症反应、愈合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易发生切口疝。 3.2封闭式灌洗:由Büchler倡用,它要求插入35~40 F大口径的管子至小网膜囊,用大量液体冲洗,每天可达24~48L。灌洗的平均时间为34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个月,再手术率为25%,死亡率约为20%[5]。 3.3在影像上和手术清创中要注意胰头后方、结肠沟后方、肠系膜、盆腔,甚至下纵隔等部位有无坏死。置入通畅的引流后关腹。除非近侧胰管有梗阻,胰瘘一般多能自愈。治疗方法有禁食、抑制胰腺分泌和营养支持。4结果 4.1手术治疗情况 4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8%。详见表1. 表1 49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n(%)] 4.2并发症情况

慢性胰腺炎诊疗指南

慢性胰腺炎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1.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60%~100%病人有腹痛,多呈间歇性发作,少数呈持续性; 2.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不耐油腻食物等,大便次数频繁、量多,色淡,有恶臭,此系蛋白酶、脂肪酶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长期腹泻致患者消瘦、营养不良及维生素A、D、E、K缺芝等症状; 3.胰腺内分泌不足的表现10-2026患者有显著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约5026患者发生隐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 (二)体格检查:消瘦、腹部包块;腹水及胸水体征;其他: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梗阻、梗阻性黄疸和门静脉高压等。典型病例可出现五联征:上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和脂肪泻。但临床上常以某一或某些症状为主要特征。

(三)辅助检查 1.血尿淀粉酶急性发作时可升高。 2.粪苏丹III染色查中性脂肪进食正常膳食(脂肪含量>80g/日),每低倍显微镜视野超过10个脂肪球有意义。轻度脂肪痢(粪脂肪<15g/24h)时阴性,中度脂肪痢时阳性。 3.粪脂肪和肌纤维检查可见中性脂肪、肌纤维。进固定脂肪膳食(脂肪含量100g/日),收集72小时粪进行脂肪定量,脂肪排出量>6g/24h有意义。 4.胰功肽试验(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苯甲酸,简称BT-PABA试验)BT- PABA是一种 人工合成肽,口服后经胰液的作用可分解成PABA,自小肠吸收而从尿中排泄。根据尿中PABA排除率可反映胰腺腺泡功能。口服BT-PABA 0.5g,收集6小时内全部尿液,正常人回收率>60%,若<55%有意义。 5.血浆胰岛素浓度测定CP病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大多正常,口服葡萄糖或D860、静脉注入胰高血糖素后,血浆胰岛素不升高者,提示胰腙内胰岛素储备减少。

急性胰腺炎及护理

急性胰腺炎及护理 1.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女性高于男性(约2:1). 2.位置:胰腺横卧于第1-2腰椎前方,前面被后腹膜所覆盖,全长约15-20cm,宽3-4cm,厚1.5-2.5cm,分为头、颈、体、尾四部主胰管(Wirsung管)直径约2-3mm,约85%的人与胆总管汇合形成共同通路,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Vater乳头) 副胰管(Santorini管),一般较细而短,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 3.胰腺解剖学:胰腺是一个大的腺体,约15cm组成胰腺的大多数细胞可以产生为酶的消化性物质,它们沿胰管进入小肠以帮助降解食物,胰腺内还包括含称为胰岛的成簇细胞,它们分泌两种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这两种激素在人体血糖水平的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上腹部腹膜后器官,细长,横于胃和横结肠后, 在脾脏、左肾上级和十二指肠之间

4.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 1、胰腺外分泌:胰液,PH:7.4-8.4,分泌量每日约750-1500ml,胰液中含大量水以外,还有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 无机成分: 胰液中主要的阳离子:Na+、K+ 主要的阴离子:HCO3-、CL- 有机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由多种消化酶组成:淀粉水解酶、脂肪水解酶、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等)。 2..胰腺内分泌: 源于胰岛,在胰体尾部较多。 A细胞产生胰高糖素 B细胞最多,产生胰岛素 D细胞产生抑生长激素

D1细胞产生胰血管活性肠肽 F细胞产生胰多肽 5.概念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胰酶升高为特点。 6.病因 1、胆道疾病: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症等 2、胰管阻塞 3、酗酒和暴饮暴食 4、其他:手术与创伤、内分泌与代谢障碍(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感染 5、药物、遗传变异等 6、特发性胰腺炎 7..胆石症: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30%~60%可检出结石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有胆总管结石者高达60% 我国人群中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比例也在50%以上 8.乙醇通过刺激胃酸分泌,使胰泌素和缩胆囊素分泌,促使胰腺外分泌增加;乙醇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增加

慢性胰腺炎诊疗指南

慢性胰腺炎 【定义】 胰腺实质节段性或弥漫性渐进性炎症与纤维化病变,常伴有胰管狭窄及扩张,胰管结石、胰腺钙化,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伴有程度不同的胰腺外分泌与内分泌功能减退,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主要病因是胆道疾病和慢性酒精中毒,有一部分病人是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腹痛为最主要症状之一,平时为隐痛,发作时疼痛剧烈,呈持续性,但无阵发性加剧,疼痛位于剑突下或稍偏左,向腰背部放射,呈束腰带状,随着发作次数增加,间歇期逐渐缩短,以致疼痛持续不止,常有特殊体位,称为“胰腺体位”。 2、腹胀、恶心、呕吐 3、消瘦 4、不耐油腻和脂肪泻

5、糖尿病 6、黄疸:约20%病人出现该症状。 二、专科体检:中上腹轻压痛,并发巨大假性囊肿时可扪及包块,当胰头显著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下段,可出现黄疸。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尿淀粉酶:早期病例在急性发作期可以增高,后期病例,可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2)粪便脂肪球检查:可在显微镜下找到脂肪球,也可定量分析测定粪便中脂肪的含量。 (3)胰泌素试验:呈现胰液分泌减少,碳酸氢盐浓度下降,淀粉酶值低于正常。 (4)糖耐量试验:约70%的病人糖耐量试验异常,其中50%呈糖尿病曲线。 2、影像学检查: (1)B超:胰腺外形有局限性肿大或缩小,纤维组织增

生呈线状强回声,胰腺内钙化点和结石则有强光团后伴声影。 (2)CT:能显示胰腺形态的改变,有无钙化,胰管有无扩张、狭窄、结石,胰腺假性囊肿改变。 (3)MRI:能更清楚地显示胰腺内囊肿和胆胰管的形态和结构。 (4)ERCP:可以看到胰管有无阻塞、狭窄或囊性扩张,最典型的表现为胰管呈不规则的串珠样扩张 四、诊断标准 参考日本胰腺学会制订的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1)B超:胰腺实质内有强反射回声,其后伴声影,胰石形成。 (2)CT:胰腺实质钙化,胰石形成。 (3)ERCP: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程度不一。主胰管和近端胰管不规则扩张,完全或不完全梗阻。管腔内蛋白栓或胰石 (4)分泌试验:碳酸氢盐浓度和量、胰酶的量降低。

第三章病例分析——急性胰腺炎

第三章病例分析——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造成胰酶激活后所致的胰腺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可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 成年人居多,临床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见病因为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及特发性。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腹痛绝大多数患者有腹痛,常在胆石症发作后不久,大量饮酒或饱餐后产生。起病较急,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多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腹痛常涉及整个上腹部,上腹正中或左上腹多见,50%患者疼痛向腰背部呈束带状放射,弯腰抱膝或前倾坐位可能会轻微减轻疼痛。 2.恶心、呕吐多数患者起病即有恶心、呕吐,呕吐可频繁发作,或持续数小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呕吐后腹痛多无缓解。 3.发热 MAP仅有轻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SAP可呈弛张高热。 4.低血压及休克 SAP常发生低血压或休克,患者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弱。 (二)体征 MAP腹部体征较轻,仅有上腹轻压痛。 SAP有腹部压痛、肌紧张,可有明显的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膜炎时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胰腺与胰周大片坏死时出现移动性浊音。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时,上腹可扪及肿块。可见两侧胁腹皮肤呈灰紫色斑称之为Grey-Turner征,而脐周皮肤青紫称Cullen 征,提示预后差。常见脉搏>100次/分,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可因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造成暂时性梗阻性黄疸。

(三)并发症 1.局部并发症 (1)假性囊肿:多在急性胰腺炎起病2周后发生,4-6周成熟。

(2)胰腺脓肿:可发生在急性胰腺炎4周后。患者高热不退,白细胞持续升高,腹痛加重,高淀粉酶血症,CT见脓肿边界不清,低密度影,内可见气泡。 (3)胰腺坏死感染:多出现在急性胰腺炎2周后。 2.全身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一)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一)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凶险,病情千变万化,外科干预时熟练的手术技巧固然重要,但科学的临床思维、客观准确的判断、适宜的术式选择同样不可或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本病的诊治应遵循如下原则。1适时外科干预目前,随着对SAP发病和进展认识的深入,适时外科干预,结合早期炎症调控、脏器功能支持、液体治疗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的综合模式也已初步形成。尽管在发病早期应尽量避免外科干预,但出现下列情况时仍属必要:(1)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经短期保守疗法症状无缓解,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2)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者;(3)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坏死、胰周脓肿等感染并发症;(4)出现需要外科干预的急性并发症,如腹腔内出血或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关于SAP是否应施行外科干预,以下几点尤为重要:暴发性胰腺炎(FAP)的手术时机;感染的诊断;延迟手术的把握。就后者而言,以往普遍认为对胰周感染和胆源性胰腺炎并胆道梗阻应急诊或早期手术,国外有学者报道通过延长广谱抗生素应用和支持疗法,能治愈部分胰周感染,也有研究表明这一严重合并症非手术治疗即可康复。我们的经验是,处理这类患者应在ICU中严密监测,并积极施行机械通气、连续性肾替代血滤等措施,力争在综合评估全身和腹腔局部情况的基础上,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实施手术外科干预。2干预手段的选择SAP外科干预涉及的内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始终围绕如何更为理想地处理病灶、清除包含炎症介质的积液和化脓感染灶,总体上呈现出“巨创向微创过渡,内外科手段交织”的趋势。当前较常用且有效的术式是经腹和经后腰部腹膜外前后对吻式引流。随着微创时代的到来,开腹手术受到了极大挑战,针对SAP的外科干预自然着眼于简单、便利、有效上。同样重要的是,学科融合促使内科被整合加盟到SAP的外科治疗中。不断涌现的疗法使医生有了更多的适宜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技术又成为新的临床难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仍需辨证思维来指导。笔者的体会是:(1)治疗手段最好首先选择简捷、创伤较小的方法,若效果欠佳则再进一步采用相对复杂的术式;(2)重视多种干预方法的合理组合,如在胆源性胰腺炎LC术前施行ERCP或术中胆道造影,能提供病变基本信息并发现胆管异常,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3)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国际胰腺病学联合会关于急性胰腺炎外科处理的指导建议就是建立在大量的治疗经验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循证医学证据在新领域的积累,都需要按照循证要求做出客观评价。3干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认识到外科干预的局限性,如果缺乏对SAP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了解,试图通过外科手术“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根治病变”是不现实的。例如全胰腺切除术等巨创术式可能显著增加并发症几率和手术死亡率。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自发病开始,SAP就应被视为一种全身性而非局部性疾病,胰蛋白酶入血、白细胞过度激活等一系列变化,均会严重损害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国外有学者报道,高达72%的SAP患者可出现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一方面外科手术并不能完全阻断SAP的病程,术后胰腺炎症及其诱发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还会继续发展;另一方面,SAP的胰腺全部坏死很少见,大多为正常组织与坏死病灶交错存在,难于分辨,勉强分离会增加大出血或副损伤的危险,手术既不必也不可能完全清除无活力组织,但如果坏死组织自发或继发感染,大多需要再次手术。这些因素决定了SAP外科干预必然是一个曲折前行的过程,否则就会遭遇欲速则不达的尴尬局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