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管理学填空题(最终版)

公共管理学填空题(最终版)

一、填空题任务
1. 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 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 (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 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 (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 (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 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说明了我国政府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
11. 公共政策的功能突出体现在导向性作用、制约性作用和(调节性作用)。
12.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 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14. 所谓(政策方程),就是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高度关注的已经得到初步建构的公共问题正式成为纳入讨论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5. (科教文卫政策)是针对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指导意见。
16. 公共政策的执行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17. 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18. 教育不公平问题是典型的(结构性)公共问题,是由社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19. 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

再分配性政
策)。
20. 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对于政策问题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的过程。
21. 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22.(寻租) 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行为和活动,是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以获得拥有租金的特权。
23. 制定政策的关键因素是(政策问题),其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发现到建构、直至最终确立的过程。
24. 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主要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25. 狭义的公共政策制定可以理解为政策的形成过程,即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及其合理化的过程。
26. 公共组织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提供(公共服务或物品)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27.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上任为标志。被看作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公共行政改革,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
28. 鉴于公共政策的动态稳定性,在政策制定时,需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政策、(修正政策)等不同环节。
29.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利)的组织和个人。
30. 从政策评估的主体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31. 我们可以将当代所有的社会组织划分为两大类,即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又可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将非政府组织中的非营利性组织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
32. 一项政策的执行会涉及到四个层面的因素:政策本身层面、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和沟通层面。
33.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4. 在众多的政策执行理论中,(行为理论)认为政策的执行是政策组织作用的结果,强调组织机构、组织原则、组织措施等因素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
35. 公共部门绩效的内涵包括公共部门的业绩、活动成本、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等。政府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结交)、政治绩效。
36.(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
37 国家预算的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国家预算的执行)、国家决算。
38 衡量公共部门领导决策的质量,主要有方向标准和(优化标准)两方面的指标。
39 (知情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政府

工作、政府有关活动进
行了解和获得相关资料的权利。
40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理论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4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工作部门、国有企事业组织等,根据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目标,科学预测、分析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得以满足的管理活动。
42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
43 公民个人作为评估主体,体现了政府绩效评估中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即 (用户满意)原则。
44. 在形式多样的公共组织中,(政府)是最典型的公共组织。
45.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始于政务公开,而政务公开的工作则是从“(村务公开)”起步的。
46 行政组织在纵向结构上的层级数目就是(管理层次)。
47. 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动,主动地对自己原有的状态加以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48. (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公共需要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49. (植物分析)指收集所有与某一特定工作有关的重要信息,并对其所具有的性质、任务、职责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科学的系统描绘,最后作出规范性记录的过程。
50.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确保国家秘密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51. 一般来说,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政府自身、(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52.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包括两个主要的维度:公共管理的(制度论理)和公共管理者的道德定位。
53. 我国在总结长期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有效做法,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作为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
54. 在某一特定规模的公共组织内,公共组织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关系。
55. 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56. 从制度层面讲,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主要通过奖惩、(职务的升降与任免)、薪酬的调整、培训安排等形式体现。
57. 公共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
58.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售出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物品的出售价格

高于该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形
成了( )。
59. 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公共组织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是(结交评估)。
60.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进行规划、录用、使用、培训、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通过科学管理,谋求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提高人的能力。
61.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转移到网络上运作和完成,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的制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它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62. 从纵向结构来说,目前我国整个行政组织体系分为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和(市)四级。
63. 公共管理责任机制主要包括: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
64 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对象与内容来看,可分为(从资源培训规划)、人力资源调配规划和人力资源补充规划。(5-2)
6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
66. 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发展、(激励)、维持和研究五项基本职能。
67. 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68.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指公共部门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以改善员工在现有的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整个公共组织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69. 公共管理伦理是一种特殊领域的伦理,是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伦理准则。公共组织对于(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立场是公共管理伦理最为重要的内容。
70.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决策功能,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分析、加工、存储、整理和传播的系统过程,其用于管理决策,作用是提高管理效能。
71. (规模报酬递增公共部门绩效)行业是指某些行业如供水、电、气、电话服务等,其具有经营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小、经济效益越好的特点,因而独家经营的经济效益远胜于多家竞争。
72 (公共组织)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7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人员的招募、甄选与录用,(考核与激励),

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六个方面。
74. 预算会计大
致可分为两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
75. (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年度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
76 公共管理的公正包括公共管理的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主要方面。
77. (公共管理偷制度化)是将公共管理领域中达成社会共识的伦理取向以硬性的法律、规章等形式规范化、系统化,形成相关表述。
78. 1993年8月,《(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标志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终确立。
79. (政府审计)是政府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益的专业性活动。
80. (公共部门绩效) 指公共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的业绩、效益及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是公共部门在行使其职能,实施其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管理能力。
81. 1984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确定(知情权)为基本人权之一。
82. 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后者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83. (预算会计)是国家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和检查账目等一系列会计特有的活动,对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活动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及时、系统、连续的核算、反映和监督,以促进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会计活动。
84. 在公共组织的各构成要素中,(职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连接点,没有它,就谈不上职权和职责。
85. 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涉及(管理幅度)问题,它是指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或某一行政领导直接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
86. 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国家预算)、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