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枯枯禅,多义项解释:1、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因其长坐不卧,

枯枯禅,多义项解释:1、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因其长坐不卧,

枯枯禅,多义项解释:1、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因其长坐不卧,
枯枯禅,多义项解释:1、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因其长坐不卧,

枯-枯禅,多义项解释:1、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因其长坐不卧,

枯(kū)禅(chán)。枯(kū)禅(chán)。

多义项解释:1。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kū)禅(chán)。因其长坐不卧。呆若枯木。故又称枯木禅。2。枯(kū)禅(chán)是游戏《天龙八部2》里的天龙门派技能的第六本技能书的名称。旗下包括万岳朝宗。非枯非荣。百步穿杨等三个心法技能。

中文名,枯(kū)禅(chán)。别名,枯木禅。属于,游戏技能。

词语解释。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kū)禅(chán)。

因其长坐不卧。呆若枯木。故又称枯木禅。武侠小说中认为坐枯(kū)禅(chán)亦可增加内力。少林寺渡厄。渡劫。渡难三老僧坐枯(kū)禅(chán)经年。佛学与武学均有极高造诣。枯《新华字典》电子版【枯(kū)禅(chán)】1.指老僧。 2.

枯坐参禅。

游戏介绍。《天龙八部OL》是由搜狐畅游自主研发的次世代武侠网游旗舰巨作。

游戏围绕慕容复。王语嫣。段誉。乔峰。虚竹等主角人物展开一段新的故事。续写宏大的金庸江湖。十大门派激情共武。慕容世家重现江湖。以其流畅画面。剧情交互副本。全局式战斗体系以及颠覆传统的江湖视角。续写金庸经典原作。为玩家创造一个超越想象的全方位立体化武侠新世界。枯(kū)禅(chán)是游戏《天龙八部OL》里的天龙门派技能的第六本技能书的名称。

旗下包括万岳朝宗。非枯非荣。百步穿杨等三个心法技能。天龙寺世代相传的神功。静坐参禅。心无旁骛。枯佛法与内功均能至臻化境。修习之后可以提升天龙弟子的气上限。万岳朝宗简介:真气纵横捭阖。如高山仰止。令万岳朝宗。使用之后可以对目标发动充满霸王之气的一击。详细描述:单体远程

《项羽之死》逐只逐句的翻译

《项羽之死》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扎营驻守,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重重包围。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 於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这时候,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 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竟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项羽)鞭策着马逃跑。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诗悟和禅悟及其现代解读

诗悟和禅悟及其现代解读 姚鹤鸣 内容提要 本文从禅悟介入诗艺的缘由说起,简要概括了唐宋时期这一文化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心理学基础。然后详尽地分析了诗悟和禅悟这两种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内涵:在对象和主体的关系上、在心理活动的自觉和非自觉关系上、在“意”和“言”的关系上,都有程度不等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再对东方诗学顿悟和西方审美直觉两个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明晰地界定东方“诗悟”概念所特有的内涵特征。 关键词 “悟” “诗悟” 东方“悟” 西方“直觉” “悟”此语,来自禅宗。禅宗顿悟,本不讲言语道说。因此,要将“悟”这种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 ,也许会有不着边际之感。但是,理论最终毕竟要讲概念、判断、推理,要讲逻辑演绎,正如西方“直觉”术语,虽然界说时众说纷纭,但还要界说下去一样。我想,诸多现象,尤其是心理现象,包括艺术创作的心理现象,大抵都是如此,各人探求的相对真理,正是走向绝对真理的必由之路。 禅悟介入诗艺的缘由 中国文化精神,在先秦经过角逐之后,后来无疑奠定了以儒家学说为主导、儒道互补为经纬的文化格局。但是,外来的佛学逐渐渗透进中国文化,并最后能获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结果,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现象。其过程,文化史家们多有研究,笔者在此不论。 禅悟介入诗艺,是中国文化推演变化在文艺上的一种表现,是印度佛学逐渐中国化的一个结果。然而,印度佛学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何以经历数百年之久,至唐宋时才提出禅悟和诗悟似相 一致的问题,那就不能不从当时的历史条件讲起。 禅宗构建于南朝宋末,至唐初分裂为南北两宗。武则天与唐中宗时代,北宗禅颇为鼎盛,安史之乱之后,南宗禅一下子压倒了北宗禅,文人雅士狂热礼赞南禅宗,形成了风靡士林的禅悦之风。“四方学者云集(南禅宗)座下”①,“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慕心向道”②。禅宗在中唐之后之所以受到士大夫的热烈欢迎,其原因在于南禅宗教义与这一时期的士大夫心理正相合拍。其一,安史之乱,社会动荡,绝大多数士大夫产生了沉重的失落感,心理的不平衡,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促使他们往彼岸世界去寻找内心的安宁和平静;其二,禅宗之南北两宗,各有主张,南禅宗主顿悟,北禅宗主渐悟,南宗易行,北宗难求,渐悟须坚守空门,遏止情欲,顿悟不须坐禅苦行,一顿悟便可成佛了道,两相比较,对于心系世俗荣华富贵的士大夫来说,自然南禅宗更有吸引力;其三,南禅宗佛学暗通儒学,它的所谓“本心清净”之说,“业障”之说,“直指本心”、 “即心即佛”之说,都和孟子之学的“性善”论,“后天染恶”论,“求其放心”论有着极为相似的趋向,这就为士大夫们既能满足心 071

《项羽之死》翻译及文言知识

项羽之死司马迁〔两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 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 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 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 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 ī,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 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 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 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 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 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 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 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 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 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 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 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 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 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 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 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 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 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 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 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 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实词释义: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 3、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4、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 5、直夜溃围南出:名词作状语,向南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 7、田父绐曰:欺骗 8、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9、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 10、此天之亡我:使动,使,, 亡 11、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 12、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 13、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 14、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 15、汉军皆披靡:溃散 16、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 17、亡其两骑耳:失去 18、骑皆伏曰:通“服”,心服 19、乌江亭长檥(打不出来,原字请看课文)船待:通“舣”,使船靠岸 20、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21、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 22、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 23、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24、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 25、所当无敌:遇到 26、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 2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 28、若非吾故人乎:你 29、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 二、重点虚词: ①乃: 项王乃大惊曰:于是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汉军乃觉之:才 ②则: 项王则夜起:于是 ③以故汉追及之:因此 无以渡:没有 ,, 的办法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 ④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 ⑤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 ⑥之: 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顶尖计划”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3题。 所谓诗话,就是评述有关诗歌问题所写的随笔式著作。其内容繁杂,结构松散,涉题广泛,记述往事,评头论足,笔调轻松,表达灵活。诸家诗话虽各有偏重,但兼及其他内容是其共同点。 北宋中叶是诗话的起始时期,欧阳修《六一诗话》是诗话体著作的开山之作。书中固然不乏真知灼见,但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是开创了“诗话体”,此后一倡百和,仿效者不绝于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北宋中期以后,江西诗派及其追随者活跃于诗坛,出现了一些带有这派倾向的诗话著作,如吕本中《紫薇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洪刍《洪驹父诗话》、范温《潜溪诗眼》、周紫芝《竹坡老人诗话》等。至南宋,由于有了前面诗话的积累,出现了诗话总集一类著作。如《诗话总龟》,开创了以内容性质分类的诗话体例,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 南宋后期,诗话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诗论之作,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理论性和系统性。书中分别论述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从论述中看出,“以禅喻诗”是其诗论的命脉和基调,尊唐抑宋是其诗评标准和基本倾向。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以禅喻诗”“妙悟”等学说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主张“学诗以识为主”,有“识”的能力才能辨别“体制”的艺术特征,进入悟境。作者将这些主张和观点贯穿于全书之中,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标志着宋代诗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儒家静坐法

儒家静坐法 自序 静坐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修身功夫。先儒习静坐,可溯源自《庄子·养生篇》所载颜回的“坐忘法”。宋明以还,理学昌盛,儒学的视野从外在知识的积累,扩大至内在心境的修炼。宋初诸儒自诵习辞章外,亦把静坐作为重要的修身工夫。张载言:“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及二程建构理学体系,在心性论中发扬孟子的“养气说”,静坐工夫遂成修身的“第一要紧事”。程颢曾训诫弟子,“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若要躬行孔孟之道,“且静坐”。程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入南宋,理学形成朱陆并峙的局面,两者虽在心性论上有巨大分歧,但皆以静坐为修身之阶。陆九渊主“宇宙即吾心”,“六经皆我注脚”,教弟子不必拘束于词章,以静坐发明本心。朱熹谓静坐可存心,“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至明代,心学之言盈沸天下,经陈献章、王阳明、高攀龙、刘宗周等推广,大江南北的学子率皆静坐,甚者出现束书不读、流入“狂禅”之弊。静坐之功,经先儒数百年的修习,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儒、道、佛皆有静坐法,但目的不一、修炼各异,三家的静坐路径迥然不同。道家求坐化升仙、佛家则禅修入定,而儒家静坐,“非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使毋走于烦思虑而已。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心”(朱熹语),只要学者“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如此一二年后,不患不进。 愚今辑各家语录及文章为集,勉乎吾侪修身之志,以虞诸同道不时之需。古人言治国“道”、“术”不可或缺,修身亦然。本集先辑诸儒语录,明儒学静坐养心之道;再论静坐之具体法,后汇相关论文供参考,以求“道”、“术”兼备,无有偏废。 一、先儒谈静坐 张载(横渠):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子全书》卷六)

调息静坐养生法

调息静坐养生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调息静坐养生法》的内容,具体内容: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调息静坐养生方法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 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调息静坐养生方法 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养生学家!在《上皇帝书》中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养生理论:"人之寿夭在元气......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东坡先生养生观的要点在于培养元气,使五脏六腑功能强健,相互协调。为此,他采取了散步、旅游、搬砖等种种健身法,但坚持最久且颇见成效的还是静坐调息法。 方法如下: 时间不限,选一处安静的地方,端身正坐放开衣带,使全身放松。两目垂帘,似闭非闭,用舌头在嘴里上下左右搅几次,同时张口吐出浊气,再从鼻孔吸进清气,这样十四五遍后把口中的津液咽下,然后叩齿数次,舌抵上腭,静静地数呼或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再由十数到百,一定要专心,记清数目。这样坐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不想再坐,可以先放松手足,

然后再缓缓起身。如此长期坚持,必可使身体健康无病。 这种静坐调息法是一种很简便而有效的气功,练功者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呼吸之数上,自然就进入了入静状态,全身高度放松,使机体充分休息,自我调节,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东坡先生坚持静坐几十年,得以在那么凄苦坎坷的宦途中活到66岁,这实属难得了。 调息静坐养生功 静坐调息功亦属内家功夫,是通过静坐调整气息,除去杂念,定神养气,达到健身益体的作用,久之自可除疾去病。 此功法依佛家参禅入道之法简化而成,现流行多种静坐功法,但均以除虑精心调息为宗旨,大可不必拘于形式,握固形像。静坐调息是其中之要义。下面介绍的静坐调息功法,简单又易行,男女老幼皆可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达到静心、健身的目的。 一、择选静地。 选一安静清洁之地,如无专门的静坐之室,在卧室床榻亦可。床榻以硬板加褥垫为佳。早晨行坐要开窗通风,冬季通风后闭窗再坐。 二、凝神定意。 双腿单盘而坐,两手按在膝头,气息缓缓出入,舌尖轻抵上齿,脊椎自然正直,臀部平稳自正,收敛杂虑清心。 三、双盘调息。 单盘凝神片刻之后,杂念已除,可将两腿双盘,双手改为金刚手印(即右手放在左手之下,手心向上微曲,两大拇指尖轻轻相触),置于丹田之处。先由口中吐出浊气一口,随之自鼻缓缓吸入新气,徐徐咽下均入丹田。

浅论唐诗中的禅宗意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9974406.html, 浅论唐诗中的禅宗意象 作者:杨玉楼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12期 内容摘要:“自唐以来,禅学日盛,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间。”由于禅学在当时已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以禅喻诗、以禅为创作和审美的标准在唐朝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中唐以后,社会日益黑暗。时代的动乱不安,个人道路的坎坷难达,使诗人们由先前的向外扩张的道教迷狂渐渐转向了冷静凝敛的禅宗内省。其笔下也就常常表现自然山水那种最神奇、最微妙的动人之处,反复运用那些具有空、寂、静、净等美学象喻的意象。 关键词:唐诗禅宗意象意境情趣 禅,本意为沉思、静虑,汉魏时译为禅定。禅宗自菩提达摩于南朝梁时从印度来中土传法后,便开始与中国的诗歌相结合。到了唐代,禅与诗之融合最为突出,成就也最好。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禅与诗的密切融合不仅与禅师们的大力弘扬有关系,而且诗人们在其中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它与唐王朝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也密切相关。 “自唐以来,禅学日盛,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间。”由于禅学在当时已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以禅喻诗、以禅为创作和审美的标准在唐朝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中唐以后,社会日益黑暗。时代的动乱不安,个人道路的坎坷难达,使诗人们由先前的向外扩张的道教迷狂渐渐转向了冷静凝敛的禅宗内省。较之初、盛唐,他们对国事的关心少了,而对个人的考虑增多了,从外在的事功转向了内在的心境。其笔下也就常常表现自然山水那种最神奇、最微妙的动人之处,反复运用那些具有空、寂、静、净等美学象喻的意象。 唐诗中的禅宗意象大都由生活中的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山,原应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处处闻啼鸟,群芳烂不收。但王维却写其静谧。“春山空”突出春山静得像空无一物。“空”是虚笔,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实写桂花、明月、山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烘托出春山的静谧。桂花本是一种花型细小的花,但它的飘落居然可以使人仿佛听到。月亮升起,月光射进山谷,竟然惊醒了山鸟,表现了春山寂静无声。而山鸟时鸣又衬托出春山之幽静。这恰如皎然所说的“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狖未鸣,乃为意中静”。而这“意中静”则正是禅悟。禅悟之悟,在于体悟自身佛性,“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也正是在静虑求真、体悟人生、获取解脱等方面上,禅的境界往往也借助艺术的表达,禅便进入了诗;而诗的境界往往也具有禅的境界,有时还需要禅意来拓诗境,诗便接纳并且包容了禅。

霎哈嘉瑜伽静坐法初阶

霎哈嘉瑜伽静坐法初阶 《霎哈嘉瑜伽静坐法初阶》 Sahaja Yoga Meditation Beginners Guide 旧版封面(1999, 2003 繁体) old cover新版封面( 2006修订版)(繁、简体) new cover 修订版序

这本小书所记载的主要来自霎哈嘉瑜伽(Sahaja Yoga)的创始人锡吕?玛塔吉女士(Shri Mataji Nirmala Devi)的教导,也结集了一些练习者的意见和心得。到暂时为止仅供内部流通,以方便有志学习的人。 本书的前身是1996年以简便钉装内部传阅的影印本小册子。到1999年经增补后,《霎哈嘉瑜伽静坐法初阶》才正式交印刷厂付印成书。到2003 年再版后及2005年末酝酿集体修订,这书的演变也记载和见证了霎哈嘉华人群体在这方面的成长历程。这次再版修订得深圳、北京和香港多位 练习者提供了丰富而且宝贵的意见,改动不少,相对于从前只有两三位香港人参与有很大区别。本书也为了满足广大同胞的需求,2006年版开始繁体和简体版同步付印。 本书从10 年前着手编纂到近日的修改,过程中都贯彻了一个精神,就是尽量使用和保留锡吕?玛塔吉原有的言论教诲,以切合华人的言语铺排出 来,即使书中列举的比喻和例子也如是。参与者都觉得,有责任确保准 确地反映锡吕?玛塔吉所教导的知识,好使在流传的过程中准确无误。 其实,相对于书本的知识,实践「自觉」才是霎哈嘉文化中最重要一环。如果读者对书中内容有疑问,欢迎提出。集体里还有其它数据及书籍, 读者可自行联络就近的练习中心。况且,霎哈嘉里的精要知识都在集体 里流传,来到集体修行才是锡吕?玛塔吉指示的方向;整个人类的大规模 升进才是她的心愿。希望有缘的您也能来到集体,一起交流和成长。 霎哈嘉瑜伽中文出版组(2006年4 月)

静坐养生法

靜坐真气运行养生法: 前言 在目前及将来的社会中,各种型态的团体组织,例如政府、企业、社团、学校等等,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在组织中掌握各项资源,综合运用使其发挥高度的效能,完成设定的目标与使命,主要的关键,决定于专业经理人有效的经营与管理。 有效的专业经理人,必须具备充分的专业学识与实务,杰出的企业管理知识与经验,以及卓越的领导力、统御力和执行力。由于所须因应的人际关系十分错综复杂,所须处理的事务又常繁复多变,除上述条件而外,专业经理人个人更须努力锻炼健壮的身体与旺盛的精神,以便从容应付繁剧长时沉重的工作;以及修养完美的人格与高超的素养,使在处理人与事时得以圆融通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使林木繁茂青山更青,以免“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并使组织的社会使命更有效地发挥,专业经理人非持续不断地努力从事各种身心修炼不可。 静坐的原理及功效 专业经理人身心的锻炼,目前盛行各种运动,例如打球、慢跑与游泳等等。这些运动,就身体健康而言,对于身体外层的皮肤肌肉筋骨的健康强壮,确具有直接的功效;但对于身体内部的内脏、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健康,及密切相关的种种精神作用与人格素养,却仅有间接的作用,而且效果十分有限。 身体是否健康,精力是否充沛,以及生命是否长寿,真正决定性的关键,在于人体内部的内脏与内部系统,而非外部的肌肉筋骨。即以生病而言,皮破肉烂骨折均无大碍,但内脏衰弱破洞戒内部系统不正常,必然立即发生重大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运动的方法,确可达到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的功效。但内脏是不随意肌,又和内部系统一样都受自律神经控制,无法用一般的方法加以运动。如果要对此达到直接运动的效果,同时兼具培养人格素养和开发潜力智慧的功能,自古所发展出来的“静坐”,是目前所知最佳的方法。 静坐俗称“内功”或“气功”,经数千年来的发展,由于入手及修炼的方法不同,派别甚多,各有优劣,所能达到的层次与效果也各不相同。静坐的方法,主要是以意念来带动和修炼人体内的“真气’,在初期并须配合以腹式深呼吸为主的“吐纳”方法。

《项羽之死》文白对译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 项羽驻扎军队垒营壁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 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 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夜晚,汉军四面都唱著楚国地方的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 民歌,项羽于是大惊失色地说:“汉军都已经攻占了楚地吗?这里为 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 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于是夜里起来,在军帐中喝酒。有个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 美人叫虞,受到项王宠爱,经常跟在身边;有匹骏马叫骓,经常骑著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 它。于是项羽就悲伤地唱著歌,情绪愤激高昂,自己作诗道:“力能 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能怎么办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呢?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安排?”唱了好几遍,虞姬也应和著他一起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 唱。项羽眼泪落下来好几行,身边的侍卫也都流淌著眼泪,谁也不能仰视。 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骑马跟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 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 包围,往南冲了出去,纵马飞奔。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项羽突围,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 命令统率骑兵的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 兵能跟上的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达到阴陵(秦县名),迷了方向, 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 找不到道路,向一老农询问,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 就陷进了一片大沼泽中。因为这个缘故,汉军追赶上了项王。项羽又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 率兵向东走,到达东城(秦县名),才剩下二十八个骑兵。汉军骑兵 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 追击的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对他的骑兵说:“我从起 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兵打仗至今八年了,亲历七十余次战斗,凡是所遇上的敌人,我都打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 败了;我所攻击的,也都降服从了,于是称霸,占据天下。可是 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今天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指挥战争的过错

《项羽之死》逐字逐句翻译

《项羽之死》翻译 本课虚词积累:其、以、而 【第一段】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扎营驻守,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重重包围。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 於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这时候,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 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段解】写项羽在垓下被围的困境,刻画出项羽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 【第二段】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于是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项羽)鞭策着马逃跑。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动词,率领)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 左,乃陷大泽中。以(介词,因为)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

冈田静坐法

此法系冈田虎次郎生前创始的一种心身修养法。想要学习此静坐的人,首先必须知道两件事:一是姿势要调正;二是呼吸要调好。这是练静坐的两大法门。姿势和时间冈田式静坐法主要采用日本跪坐式练功,上身要求正直,腰臀下沉,入力小腹。跪坐中,脚麻痛,可活动活动,换换脚,坚持静坐数日后即可克服。跪坐时,臆想自己像个不倒翁,入力小腹,上虚下实。但肘骨最下部分要放松,要含胸,这样才能小腹充实。含胸,和立正时的胸的姿势正相反。静坐时,两手放的位置和握法不拘,但要放松,不可用力握手。头正直,眼轻闭,闭口,要鼻吸鼻呼。静坐的时间愈长愈好,但起码每次要坐三十分钟,每天坚持,必有显效。练功可在早晚或其他方便时间内进行,但最便于入力小腹的时间是在饭后(关于日本跪坐,还有不少细则要求,这里从略,其余部分均全译——译者注)。晚睡前,哪怕进行短时间的静坐,然后入睡也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如果能坚持在早晨起床后静坐为主,晚间睡觉前静坐为辅,每天坚持进行两次练功,则更有效。静坐时胸、腹、臀的姿势,在日常行、住、坐时也要保持不变,时刻注意。平时要心平气和,意念集中,这样身体方能松沉,血液循环才能旺盛,静坐也才会最舒适。否则,意念散漫,身体姿势自然不整,从而血液循环也必然不畅,感觉不适。呼吸方法姿势和呼吸,对静坐来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呼吸如果不健全,亦即呼吸未调好,不可能体会到静坐的真正的妙趣。冈田式静坐法的呼吸,与大多数日本人的习惯正相反,所以首先要练好呼吸。冈田式呼吸法,在呼气时,小腹凸出,坚实,有力,而胸部是虚的,亦即要虚胸实腹,使气呼得缓慢匀调。在吸气时,要扩胸收腹,亦即胸膨胀,小腹微内收。但扩胸时,小腹也并未虚,重心仍在小腹,仍要不断充实小腹。冈田式呼吸法,吸气时间短。整个呼吸如做得正确,异常平静,别人却不易觉察出来。日本大多数人的呼吸与此相反,即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所以练静坐首先必须改变呼吸习惯(即把顺腹式呼吸改为逆腹式呼吸——译者注)。静坐的呼吸与深呼吸完全不同,它不像深呼吸那样要求多吸气,故意使胸部伸缩(相反,对扩胸是不加意进行的)。吸气要领:吸气要短促,但鼻息不可出声,吸气时扩胸并适当收腹,收腹要自然,不可人为地加意进行。吸气时不必力着肋骨最下部,也不可用力勉强扩胸。呼气要领:呼气要细长匀静。至于多长为好,并无一定,只要求量力而行。呼气细长得使人觉察不出来为上策功夫。呼气时,脐下一寸五分(约5厘米——编者注)处是全身力量的集中点,并随着呼气的进行,向此处用力的强度也要逐步加大,同时推进。静坐反映:一旦姿势摆好进入静坐,就不要想任何问题,就不要有任何期求。例如想治好病、想增进健康的想法以及其它一切杂念,都应摒弃,只专心致志于入静,无思无念。静坐日久,体内可能发生一种动力,使身体自然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

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中国古代禅诗的意境

中国古代禅诗的意境 摘要:情(意)、景(境)结合而有意境,以中国古代禅诗为例:作为我国诗史上的奇葩,禅诗始于南北朝,兴于唐宋,由最初毫无诗意的偈颂逐渐发展为具有无穷意境美的禅诗,曰:虚无空灵、寂照清静、淡泊冲和。由于禅宗对诗歌的渗透,禅诗的三种意境往往互相交融,密不可分,共同交织了一个令人无限回味的意境。 关键词:禅诗;意境;虚无空灵;寂照清静;淡泊冲和 所谓意境,无非是诗人主观的“意(情)”与客观的“境(景)”两个方面的交融,也可叫做有情之境,具有使读者动情而神游象外的艺术魅力,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则包孕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禅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禅诗的意境进行初步的探讨,宗白华先生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1](68)因此,对禅诗意境的探讨也是无穷尽的。 一 从历史上看,禅诗真正成熟和兴盛应在禅宗开创很久以后,大约是晚唐,若宽泛来讲,恐怕从南北朝起诗中带点禅意的“禅诗”就出现了。禅诗大多为僧人和士大夫文人所作。僧人写诗始于东晋,历宋、齐、梁、陈、北周、隋诸朝,代有其人,康僧渊、支道林、慧远等成为中国第一代诗僧。宋人姚勉在《赠俊上人诗序》中说,汉僧译,晋僧讲,梁、魏至唐初,僧始禅,犹未诗也,唐晚禅大盛,诗亦大盛。士大夫文人以谢灵运、王维、贾岛、白居易、王安石、黄庭坚、苏轼等人为代表。佛教在中国的兴盛,使士大夫文人接触到佛经,尤其是禅宗的偈颂以后,不可避免地受其内容形式的影响,正是对偈颂禅理的心慕手追,士大夫文人自觉创作了不少意境深远的禅诗。 禅诗始于佛教的偈颂,但早期诗偈完全是在阐述佛教哲理,没有丝毫诗意可言,陷于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如马祖道一的示法偈: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再如南岳怀让的示法偈: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中唐以后诗意越来越浓,不少禅师已自觉提倡语言修饰,反对不讲修辞的野谈俗语,文益禅师《宗门十规论》里的观点就集中代表了这种倾向: 稍睹诸方宗匠,参学上流,以歌颂为等闲,将制作为末事。任情直吐,多类于野谈;率意便成,绝肖于俗语。 偈颂的诗化使其干瘪的意境逐渐演变成具有无尽意境美的禅诗。按照周裕锴的说法,诗对偈颂的反馈或渗透有三:一是仿拟大作家、点化前人诗句,用典故成语;二是“诗歌体制与风格的演变”;三是“不少禅诗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2](30-32)由此,禅诗摆脱了说教诗的痕迹,以禅入诗,以禅喻诗,诗禅弥合无间,生成无限可能的耐人寻味的意境。 二 意境属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意,标示主观,是指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境,标示客观,是指客观生活形象的反映。”[3]意境萌芽于先秦《易传》的“立象尽意”,庄子的“言不尽意”说,用于文学批评,形成文论术语,则始于唐代诗论,扩展于宋代以后,在今天的文学评论中,更广泛用于各种文学创作。托名为唐代诗人王昌龄所撰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成为文论观念“意境”可见的最早论述。 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禅的诗人熟悉禅宗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艺术思维习惯,他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和诗人酬唱、吟诗,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关照和理解。据近人覃召文所考,王梵志是隋末唐初开始大量为诗的僧人,作品多达三百余首,以后寒山有六百首,拾得有五十余首,诗僧作品

养生之静养的最佳方法静坐

养生之静养的最佳方法静坐 中医认为,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反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所以说,“静养”是一种精神上的“健身运动”。静养的最佳方法就是静坐。静坐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平静、祥和地面对压力,让心灵得到净化和休息。 静坐,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简便易学。静坐首先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练习时需脱掉鞋子,找一个你认为舒服、无人干扰的地方,闭上双眼,注意呼吸调节,感受空气进入和离开你的身体。静坐时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上,试着感觉冷、热、刺痛和其他的感觉。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到臀部,先感觉坐垫,再感觉逐渐腾空。如觉得紧张就试着深呼吸,直到紧张感消失。再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背部,先感受脊椎、肌肉;后慢慢往下移到腹部、骨盆。在你一呼一吸的节奏中,注意你的腹部会跟着起伏;再把注意力移到胸腔,注意胸腔也会跟着呼吸而起伏;继而把注意力集中于放在大腿上的手,注意每一根手指,手掌,手背;接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手臂、肩膀、脖子、脸,感受你的五官和整个头部。 不同的情绪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睡前恐惧、忧思、恼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绵绵,以致难以入睡。任何情绪变化都会导致气血运行紊乱,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要防止任何情绪的过度。平心静气,气血调达,则睡眠安稳。

胃不和则卧不安 “早饭宜早,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晚饭吃的太多,睡前仍感觉有饱胀感,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 临睡前进食更容易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入睡,又有碍健康。因此,晚餐只要吃七分饱就可以了,如果睡前感觉饿,可以喝一杯牛奶,活动一会再去睡觉。 过多言谈难安眠 中医认为“阳入阴则寐”,睡前需要静神,不可扰动阳气,阳入于阴人即安睡。人的任何活动都需要阳气的鼓动,睡前多言语扰阳气运行于外,不能内收,则不易入睡。 睡觉前说话过多会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入睡,导致失眠。躺下之后,可能还会对睡前的谈话引起思索,可能彻夜不能入睡。 眠睡闭口保元气 闭口夜卧是保养元气的最好办法。清代养生家石成金《长生秘诀》中说:“夜卧常习闭口,最是固养元气。若开口,则走失元气,且邪恶从口而入,有生血绝诸症。凡夜卧开口,其牙齿为出入之气所触,后必病齿,但睡而张口者,牙齿无补早落,可以验之。”张口呼吸,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会刺激咽部。若睡眠环境比较干燥,张口呼吸会导致口腔及咽部干燥不润,对肺部的刺激也比较大,容易发生肺部疾病。 鼻腔内的鼻毛,鼻粘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分泌粘液,对吸入

项羽之死 直译,详解

项羽之死详细翻译 第一段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壁:本义军垒,名作动,设营驻守 尽:完,没有了。重:量词,层。 译:项羽的军队在垓下驻扎,士兵很少,粮食耗尽,汉军及各个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围困起来。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夜:名作状,在夜晚 乃:于是楚歌:名作动,唱楚歌。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是:指示代词,指代汉军译:夜晚,听到汉军在四周都唱起了楚歌,项羽就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则:乃,于是幸:被宠幸从:使……跟从 译: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喝酒,有一位美人名字叫虞,常常受到(项王)宠幸而跟随(他);有一匹骏马名字为骓,(项王)常常骑着它。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乃:于是慷慨:古义:悲愤激昂;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为:作盖:胜过,超过 奈何:怎么办若:你 译:在这种情形下,项王就悲愤激昂地唱起了悲歌,自己作了一首诗:我的力量可以撼动山河呀我的气势举世无匹,天时不利啊我的名骓也失去了奔驰的雄姿!名骓不能奔驰啊我将怎么办!虞姬虞姬呀我将你怎么安排呢?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歌:名作动,唱阕:乐曲每终了一次叫阕,可译作“遍” 泣1:眼泪泣2:哭 译:(项王)连唱几遍,虞美人应和着和他(一同唱歌)。项王的眼泪一行行落下,左右的军士都哭了,没有人能够(忍心)仰视。 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用四个字概括第一段的情节要点:垓下被围 第二段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jì) ,麾下壮士骑(qí)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麾下:部下 直:当溃:沖破(包围)

静坐方法

静坐前的准备 (一)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二)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软厚,以便于久坐。(三)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一、静坐时的两腿 (一)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先将左胫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将右胫板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双盘膝,也叫做双跏趺;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左右前后的倚斜。不过这种坐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二)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胫加于右股之上,那末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胫加于左股之上,那末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倾斜。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但须注意姿势端直,能使身体不倾斜,那末功效还是一样的。 (三)初学盘腿的时候,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以后,自然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假使再不能忍受,那末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听其极端麻木,斯至失去感觉,此后它能反应,自然恢复原状,经过这样的阶段,几次之后,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二、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一)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膈膜松驰。胸内肺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在胸部两胁间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窝。我们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膈闭塞不舒。这是说明心窝没有下降,这时可用下面所说的调心一节,系心脐间或脐下的办法使横膈膜松驰,心窝处轻浮而着力,久后自能降下,而得调适。 (二)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的形状,本来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所以坐时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外凸,可依循自然的姿势。 (三)腹的下部宜宽放镇定,镇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三、静坐时的两手 (一)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安放在脐下跏趺之上。 (二)假使单跏趺,是右胫加在左股上,那末应将右掌安放在左掌上。 (三)两手这样安放,既自然、安适,且最能助长定力。 四、静坐时其他部位 (一)头劲正直,但须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二)两耳宜如不闻。 (三)眼宜轻闭。也有主张两眼微开的,这叫做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的,宜用这个方法。 (四)口宜噤闭,舌抵上颚,也是使筋骨团结的意思。 (五)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六)坐时臀部也可垫高一二寸,以各人的舒适力度,并须使肾囊不受压迫。 (七)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稳地端正而坐,因为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也正。 (八)坐毕将起,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否则以后坐时,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然后渐渐动身及舒放两臀,并将两手搓热,抚摩面目,然后放足,用手按摩足部毕,缓缓起身。 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一、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与我们生活机能,关系很大,一般人只知饮食可以维持生命,不饮不食,势必饿死,实不知呼吸比饮食更为重要。不过由于饮食非金钱不能获得,所以觉得可贵,而呼吸是摄收大气中的氧气,是“取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