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

谜语诗词联赋常用别称大全目录

饮食别称 (1)

服饰别称 (5)

日常器用别称 (6)

国名地名别称 (8)

历代人物别名 (11)

杂艺别称 (18)

乐律别称 (19)

爵位的别称 (21)

农渔工商别称 (27)

军事类别称 (28)

国名地名异名 (29)

宫廷内室人物异名 (36)

地理类异名大全 (38)

卫生类别名 (42)

禽鸟类别名大全 (43)

天文气象类别名 (48)

农作物别名大全 (49)

古代帝王的异名 (50)

建筑类异名 (52)

交通类别称 (54)

百草类别名大全 (55)

百花类别名大全 (60)

果实类别名大全 (65)

竹木别名大观 (69)

瓜菜类别名 (72)

1 / 73

谜语诗词联赋常用别称大全

饮食别称

师公(厨师的别称)

灶下养(亦省称“灶养”。厨工的辱称)

仙厨(对皇家御厨的美称)

聋灶(行灶的别称)

济馋都护(对可以解馋的美食的谑称)

元宵(汤圆的别名)

玉团(粽子的美称)

餈筒(粽子的别名)

滫食(饭的别名)

双弓米(粥的别名)

云母粥(白米粥的美称)

笼炊(蒸饼的别名)

玉柱(馒头的别名)

笼饼(馒头的古称)

灌浆(馒头的别称)

餲(寒具的别名。又称馓子。一种油炸食品。)

不托(汤饼的别名)

馎饦(汤饼的别名)

水引(亦称“水引饼”、“水引面”、“水引馎饦”。面条的别称) 骨在(羹的俗称)

琼糜(亦作“琼靡”,山芋汤的别称)

毡根(羊肉的别名)

俏冤家(熏猪耳的别称)

凤爪(对烹调过的鸡脚爪的美称)

螳螂子(鲚鱼子的别名)

河祗脯(干鱼的别名)

琼酥(酥酪的美称)

刀圭(乳酪类食物的别名)

白沙龙(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别称) 玉卵(禽卵的美称)

白团(鸡蛋的别名)

白果(鸡蛋的别名)

变蛋(松花蛋的别称)

小宰羊(豆腐的别称)

白虎(豆腐的别名)

犁祁(亦作“黎祁”。豆腐的别称)

白玉板(豆腐干的别名)

草创刀圭(乳腐的别名)

香盐(盐的美称)

海砂(食盐的别称)

咸鹾(盐的别称)

马思哥油(酥油的别名)

八珍主人(酱的别称)

百岁羹(切细的腌菜或酱菜的俗称)

小耗(恶醋的别称)

忌讳(醋的别称)

苦酒(醋的别名)

云华(茶的别称)

云脚(茶的别称)

云腴(茶的别称)

水豹囊(茶的别称)

仙芽(茶叶的美称)

先春(茶的异名)

冷面草(茶的异称)

2 / 73

灵草(茶的美称)

苦口师(茶的别名)

金叶(茶叶的美称)

蔎(茶的别名)

晚甘侯(茶的异名)

森伯(茶的别名)

瑞草魁(茶的美称)

酪奴(茶的别名)

酪苍头(茶的别名)

槚(茶的别名)

橄榄仙(茶的美称)

玉芽(上品芽茶的美称)

叶家春(叶家白的别称)

金饼(茶叶饼的美称)

吕宋烟(雪茄烟的别称)

三酉(“酒”的隐语)

天禄(酒的代称)

五云浆(美酒的代称)

太和汤(酒的别名)

甘波(酒的别名)

扫愁帚(酒的别名)

欢伯(酒的别名)

红友(酒的别称)

含春王(酒的美称)

狂药(酒的别称)

君子觞(士大夫对酒的爱称) 钓诗钩(酒的别名)

香蚁(酒的别名)

般若汤(酒的别名)

黄娇(酒的代称)

甜娘(酒的异名)

渌蚁(酒的别称)

酥(酒的别名)

销忧药(酒的戏称)

福水(酒的别名)

露(酒的代称)

青田酒(美酒的代称)

青州从事(美酒的代称)

圣人(清酒的别称)

玉友(白酒的别名)

白烧(烧酒的俗称)

汗酒(烧酒的别称)

阿剌吉酒(亦省称“阿剌吉”、“阿剌酒”。烧酒的别称) 黄花酒(菊花酒的别称)

索郎(酒名。桑落酒的别称。亦泛指酒。)

顾建康(醇酒的美称)

错煮水(亦称“错认水”。薄酒的谑称)

平原督邮(劣酒的隐语)

贤人(亦作“贤人酒”。浊酒的别称)

玉饴(麦芽糖的美称)

百花醴(蜂蜜的别名)

螫乳(蜂蜜的别名)

玉鼎(古代炊具的美称)

百味(旧木砧的别称)

金瓮(瓴的美称)

玉缸(酒瓮的美称)

瑶瓮(酒瓮的美称)

玉罍(酒器的美称)

桂樽(酒器的美称)

琼卮(酒器的美称)

3 / 73

茶戍(茶匙的别名) 瑶卮(酒器的美称)

金舠(一种容积大的酒器的美称)

金斝(斝的美称)

玉壶(酒壶的美称)

玉钟(玉制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别称)

玉斝(酒杯的美称)

仙樽(酒杯的美称)

红螺(酒杯或酒的代称)

金瓯(酒杯的美称)

金盏(酒杯的美称)

金觥(酒杯的美称)

金樽(酒杯的美称)

滟海(酒杯的别名)

瑶盏(玉制的酒杯。亦用为酒杯的别名)

瑶斝(玉制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美称)

瑶樽(酒杯的美称)

瑶钟(玉制的酒钟。亦用酒钟的别称)

拗拢(酒筹的异名)

玉盘(盘子的美称)

珍盘(盘子的美称)

瑶盘(玉盘。亦为瓷盘的美称)

玉瓶(瓷瓶的美称)

洞天圣酒将军(洞天瓶的别称)

金壶(铜壶的美称)

玉杯(杯的美称)

碧瓯(碧玉杯。亦为杯的美称)

榶(碗的别称)

玉柱(筷子的美称)

玉箸(玉制的筷子;筷子的美称)

金杓(羹匙的美称)

4 / 73

服饰别称

亵布(棉布的别称)

登高(锦的别名)

香罗(绫罗的美称)

天冠(犹言宝冠。帝王所戴冠的别称) 平天冠(冕的俗称)

香貂(貂冠的美称)

老鸹翎(蓝翎的俗称)

四脚(幞头的别称)

竹巾(竹笠的别称)

韵缬(宋时对衣着的别称)

观音衲(黄袍的别称)

袍套(补服的别称。亦名外褂、外套。) 背胸(补子的别名)

里外发烧(皮里皮面褂子的俗称)

一裹圆(一口钟的别名)

玉袂(长袖的美称)

仙裾(衣袖的美称)

襕裙(抹胸的别称)

绰子(古代背心的别称)

羞袒(古时汗衣的别名)

触衣(内裤的别称)

藕复(裤袜的别称)

负板(亦作“负版”丧服的别称)

老衣(殓衣的俗称)

足衣(袜子的别称)

鸾丝(丝带的美称)

不借(麻鞋、草鞋的别名)

搏腊(即不借。麻鞋、草鞋的别名)

千里马(草鞋的别名)

被条(被子的别称)

褓裙(小儿被的俗称)

毛褥(毛毯的别名)

瑶枕(玉制的枕头,枕头美称)

枕头衣(枕巾的俗称)

百不知(唐穆宗时京城妇女首饰的别称)

香钿(古代妇女贴在额上鬓颊饰物的别称) 宝佩(佩玉的美称)

搔头(簪的别称)

宾馀(栉的别称)

手记(指环、戒指的别称)

手镏(方言。戒指的别称)

5 / 73

日常器用别称

阮囊(绳床的别称)

节日翁(竹榻的别称)

交床(胡床的别称)

养和(靠背椅的别名)

竹奴(竹夫人的别称)

青奴(竹夫人的别名)

蕲春县君(竹夫人的别称)

玉席(席的美称)

玉簟(竹席的美称)

夏清侯(竹席的别称)

黄琉璃(竹席的别称)

银筵(竹席的美称)

毛席(毡的别名)

香扆(屏风的美称)

话私(竹屏的别称)

斗围监(对帐子的拟人化称呼)

蕙帐(帐的美称)

鸾幕(帷幕的美称)

玳瑁帘(亦省称“玳帘”。帘的别称) 虾须(帘子的别称)

夏侯妓衣(帘的异称)

玉帘钩(帘钩的美称)

香箧(妇女衣箱的美称)

瑶筐(筐匣的美称)

玉筐(竹筐的美称)

皮馄饨(革囊的别称)

玉锁(锁的美称)

玉钥(钥匙的美称)

玉剪(剪刀的美称)

齐司封(剪刀的戏称)

鸾剪(剪刀的美称)

却老先生(镊子的戏称)

宝镊(镊子的美称)

利通直(锥子的别名)

金针(针的美称)

玉砧(捣衣石的美称)

玟砧(捣衣石的美称)

清砧(捶衣石的美称)

香杵(捣衣棒槌的美称)

净君(扫帚的别称)

棕将军(棕帚的别名)

无尘子(棕叶掸子的别称)

蝇甩(蝇拂的俗称)

月缸(灯盏的别名)

红缸(亦作“红釭”,灯盏的别名)

晴虹(灯的别名)

照子(灯的别称)

凤灯(油灯的美称)

恒辉(长明灯的别称)

凤蜡(蜡烛的美称)

宝炬(蜡烛的美称)

宝蜡(蜡烛的美称)

玉烛(烛的美称)

光济叟(烛的别名)

凤炬(烛的别名)

凤髓(风凰的骨髓。借为烛的别称) 箫局(熏笼的别名)

6 / 73

玉炉(熏炉的美称)

琱鸭(鸭形熏炉的美称)

宝炉(熏香炉的美称)

宝香(熏香的美称)

锡奴(即锡夫人。温足瓶的别名)

金瓶(花瓶的美称)

玉笼(玉饰的鸟笼)

握君(如意的别名)

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别称)

玉壶(铜壶滴漏的美称)

玉箭(古代漏壶中浮箭的美称)

金箭(漏箭的美称)

琼签(漏箭的美称)

通天塔(自鸣钟的别名)

玉节(手杖的美称)

扶老(手杖的别名)

木上座(对木制手杖的戏称)

直兄(竹手杖的别称)

铁君(对铁手杖的昵称)

楖栗(亦作“楖枥”。木名。可为杖。后借为手杖) 高密侯(伞的别名)

僾逮(凸光镜、眼镜的别称)

虾蟆镜(亦作“蛤蟆镜”。有色眼镜的俗称)

铁了事(耳挖子的别称)

仁风(扇子的代称)

主风神(扇子的别名)

凉友(扇的别名)

萐(扇的别名)

团纱(团扇的别称)

障面(折扇的别称)

翎扇(羽扇的别名)

鸾扇(羽扇的美称)

丙丁(火的代称)

火把(火炬的俗称)

乌银(炭的别名)

馀桶(便桶的别称)

瑶台(玉镜台妆台的别称)

宝奁(梳妆镜匣的美称)

玉梳(梳的美称)

木齿丹(木梳的别称)

洛成(又名“落尘”。梳篦的别称)

眉匠(篦的别名)

玉鉴(镜的美称)

玉照(镜的异名)

光音王(镜的戏称)

寿光先生(亦作“寿光客”。镜的异称) 宝鉴(镜子的美称)

宝镜(镜子的美称)

圆明上座(镜子的别号)

瑶镜(镜的美称)

碧琳侯(青铜镜的别名)

秦铜(秦镜的代称)

兰盆(浴盆的美称)

白玉盘(白瓷盆的美称)

玉屑(香粉的美称)

多罗(脂粉盒。亦用作脂粉的代称)

7 / 73

国名地名别称

三韩(汉时,朝鲜别称)

秦韩(古国名。辰韩的别名)

交趾(旧对安南、越南的别称)

倭奴(我国史书中对日本的古称)单马锡(新加坡的旧称)

星洲(新加坡的别称)

天竺(印度的古称)

天督(印度的古称)

贤豆(古印度的别译)

竺国(天竺。古印度的别称)

竺乾(古印度的别称)

乾竺(印度的古称)

婆罗门(古印度的别称)

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的古称)

迦南(巴勒斯坦及腓尼基一带别称)罗刹(俄罗斯在清代的旧译)

逻车(俄罗斯的旧称)

双鹰国(意大利的旧称)

约翰牛(英国或英国人的绰号)

新大陆(美洲的别称)

山姆大叔(美国的绰号)

语国(传说中的勒毕国的别称)

九州(古代中国别称)

支那(古代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别称)华夏(古代中国别称)

农土(神州的别名)

禹域(中国的别称)

神华(中华的美称)

神州赤县(中国的别称)

神县(中国的别称)

唐(中国的别称)

摩诃至那(古代印度人对我国的尊称)

漂沙(汉代西域西夜国的别称)

花门(回纥的代称)

西蕃(吐蕃的异称)

鹤拓(古国名。唐时南昭的别名)

燕京(北京市的别称)

津门(天津市的别称)

津沽(天津的别称)

析木(古代幽燕地域的代称)

燕(旧时河北省的别称)

西口(张家口的别称)

相台(相州(今河北临漳县)别称).

三晋(山西省的别称)

西邑(夏代都城安邑别称)

曼殊(满洲的别称)

辽左(辽东的别称)

宽城子(吉林省长春市的旧称)

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别称)

卜魁(亦作“卜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别称)申(上海市的别称)

沪江(上海的别称)

春申(上海市的别称)

云间(松江县(今属上海市)的古称)

五茸(又称五茸城。上海市松江县的别称)

茸城(松江的别名)

下江(江苏省的别称)

8 / 73

白下(南京的别称)

白门(南京市的别名)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中吴(旧苏州府的别称)

水精宫(苏州的美称)

吴门(古吴县城(今苏州市)的别称)

吴苑(苏州的代称)

金阊(苏州的别称)

阖闾城(亦作“阖庐城”,或省称“阖闾”。苏州的别称)姑苏(苏州吴县的别称)

邗州(扬州的别名)

维扬(扬州的别称)

秦邮(今江苏省高邮县的别称)

中吴(旧镇江府的别称)

北府(晋时京口的别称)

虾虎(江苏省宜兴市的别称)

澄江(江苏省江阴市别称)

琴川(江苏省常熟的别名)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

小沛(汉代沛县的别称)

灵越(对古越地的美称)

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

西村(杭州西冷的别名)

西陵(浙江省萧山市西兴别称)

禹杭(浙江县旧余杭县别称)

四明(浙江省旧宁波府的别称)

甬(浙江省宁波简称)

东嘉(浙江省温州的别称)

瓯(浙江省温州的别称)

东瓯(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

苕溪(浙江吴兴县别称)

霅溪(水名。在浙江省湖州市。也为旧吴兴县别称)西吴(唐宋时湖州府的别称)

水精宫(湖州的美称)

霅上(浙江湖州的别称)

项浦(掩浦的别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

菰城(浙江旧乌程县别称)

鉴湖(浙江绍兴的别称)

皖(安徽省的别称)

八闽(福建省的别称)

左海(福建省的别称)

闽(福建省的别称)

三山(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榕城(亦简称“榕”。福建省福州市别称)

榕海(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鹭门(厦门的古称)

鹭屿(厦门的别称)

刺桐(福建省泉州别称)

温陵(福建省泉州别称)

二松(福建省松溪县的别称)

鲲洋(亦称“鲲海”。台湾的别称)

鸡笼(台湾省基隆市的旧称)

江右(江西省的别称)

吴头楚尾(江西的代称)

豫章(江西省的别称)

洪都(江西省南昌市的别称)

浔(江西省九江市别称)

九派(浔阳的别称)

章门(赣州的别称)

山左(山东省旧时的别称)

9 / 73

鲁城(曲阜的别称)

中州(河南省的别称)

豫州(河南省的别称)

汴梁(河南省开封市的别称)

夷门(河南省开封市的别称)

中京(河南洛阳的别称)

京洛(亦作“京雒”。洛阳的别称)

嵩京(洛阳的别称)

潘安县(古代河阳县的别称)

鄂(湖北省的别称)

汉皋(汉口的别称)

南乌(古地名。乌林的别称)

星沙(湖南省长沙市的别称)

粤东(广东省的别称)

粤海(指中国南部广东一带)

五羊城(简称“羊城”。广州市的别名)羊城(广州的别名)

花城(广州的美称)

鹅城(广东惠州的别称)

鮀江(亦称“鮀浦”。汕头的别名)

凤凰城(广东潮州的别称)

琼管(古代琼州府的别称)

八桂(广西的代称)

桂管(唐时桂林地区的代称)

巴蜀(四川的别称)

庸岷(四川的别称)

蜀(四川省的别称)

芙蓉城(四川省成都市的别名)

锦官城(四川省成都市的别名)

南隆(四川阆中的别称)

刀州(益州的别称)

渝(重庆市的别称)

黔(贵州省的别称)

黔南(贵州省的别称)

筑(贵州省贵阳别称)

卢阳(贵州旧铜仁别称)

卫藏(旧时西藏的别称)

秦(陕西省的别称)

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二曲(陕西省周至县别称)

陇右(亦称“陇西”。甘肃省旧时别称)

河右(河西的别称)

鲜水(亦作“鲜水海”。青海的别称)

西疆(旧时对新疆别称)

红庙子(乌鲁木齐市的别称)

香江(香港的别称)

香岛(香港的别称)

香山(澳门的别称)

鲤城(福建省泉州别称)

鹭岛(厦门的别称)

10 / 73

历代人物别名

成鸠(传说为太古天皇氏的别号)

戏皇(伏羲的别称。戏,通“羲”)

苍牙(伏羲的别称)

春皇(传说中古帝庖牺的别名)

农帝(神农氏的别称)

连山氏(神农氏的别名)

烈山氏(传说中炎帝神农氏的别称)

朱襄(亦称“朱襄氏”。炎帝的别号)

仓圣(苍颉的尊称)

苍王(苍颉的别称)

皇颉(对苍颉的尊称)

巨唐(唐尧的美称)

山父(尧时隐士巢父的别称)

弃瓢翁(亦称“弃瓢叟”。尧时隐士许由别称)磬叔(磬的创造者无句氏的别称)

瞽瞍(舜父的别名)

大舜(对舜的尊称)

重华(虞舜的美称)

都君(舜的别称)

黄序(虞舜的别称。一说,指黄帝)

伯姜(舜臣子伯夷的别称)

大禹(对夏禹的美称)

神禹(夏禹的尊称)

伊公(商·伊尹的尊称)

伊生(商·伊尹的别称)

伊衡(商·伊尹的别称)

保衡(商代伊尹的尊号,即阿衡)

西山饿夫(亦省称“西山夫”。伯夷、叔齐的代称)

师尚父(齐太公吕望的尊称)

非熊(姜太公的代称)

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别名)

磻溪叟(周·吕尚的别称)

先圣先师(古代对周公、孔子等人的尊称)

张老(春秋·晋大夫张孟的别称)

鲍叔(鲍叔牙的别称)

桃花夫人(春秋时楚国息侯夫人息妫的别称)

柳士师(春秋·鲁·柳下惠的别称)

冀缺(亦作“缺”。郤缺的别名)

疵面(春秋·晋·赵孟的绰号)

玄元皇帝(亦称“玄元圣祖”。老子的尊称)

圣祖(对老子的尊称)

青牛(老子的代称)

柱下(相传老子曾为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别称)象帝(老子的别称)

盲左(春秋·鲁太史左丘明的别称)

夫子(孔门对孔子的尊称)

孔圣(亦称“孔圣人”。孔子的尊称)

圣尼(对孔子的尊称)

尼父(对孔子的尊称)

尼圣(对孔子的尊称(

至圣仙师(对孔子的尊称)

宣父(旧时对孔子的尊称)

盗丘(对孔丘的贬称)

通玄真人(唐代对文子的追号)

西河(孔子弟子子夏的代称)

夏南(春秋时陈大夫夏征舒的别名)

东王(春秋时周敬王的别称)

11 / 73

赤精子(相传为范蠡的别号)

鸱夷子皮(亦作“鸱夷子”。春秋·越·范蠡之号)

陶朱公(亦称“陶朱翁”。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名)西子(春秋时越国西施的别称)

西氏(西施的别称)

西村(西施的别称)

夷施(西施的别称)

修明(春秋时越国美女郑旦的别名)

卢医(春秋时名医扁鹊的别称)

西门(西门豹的代称)

吴子(对战国卫人吴起的敬称)

亚圣(孟子的专称)

孟叟(对孟子的尊称)

南华真人(亦称“南华老仙”。庄周的别名)

企足(传说中古代庄蹻的别名)

食蚓仲(战国·齐人陈仲子的别称)

秦圣(对秦始皇的尊称)

隆准公(汉高祖刘邦的别称)

西楚霸王(秦末项羽的自号)

东陵(亦称“东陵侯”。秦·邵平的别称)

邵父(对秦人邵平的尊称)

娄公(娄敬的尊称)

冯公(汉·冯唐的尊称)

史谈(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别名)

颍川(汉将灌夫的代称)

窃桃儿(对汉·东方朔的戏称)

史迁(汉·司马迁的别称)

香尉(时人对汉·雍仲子的戏称)

颍川(汉·黄霸的代称)

杨执戟(汉·扬雄的别称)

邵父(对西汉·邵信臣的尊称)

仙尉(汉·梅福的美称)

矍铄翁(汉·马援的代称)

青牛道士(汉·方士封君达的别号)

白虎王(汉、魏、南北朝时对汉·荆州刺史王子香的敬称)马牧(汉·马瑶的别号)

任圣童(汉·任延的别号)

后郑(东汉·郑玄的别称)

白地将军(三国·魏·夏侯渊的绰号)

阿瞒(三国·魏·曹操的小名)

虎痴(亦称“虎侯”。三国·魏将许褚的别号)

关夫子(对三国·蜀·关羽的敬称)

关公(对三国·蜀·关羽的敬称)

武圣(旧时对关羽的尊称)

美髯公(三国·蜀·关羽的美称)

髯孙(三国·吴·孙权的别号)

伏鸾(三国·魏·邓艾的别名)

夜来(魏文帝爱妾薛灵芸的别名)

山公(晋·山涛的别称)

阿童(晋·王濬小字)

阿斗(三国·蜀·后主刘禅别称)

步兵(三国·魏·阮籍的别称)

杜武库(晋人对杜预的尊称)

江东步兵(东晋·张翰的别称)

张步兵(晋·张翰的别称)

齐奴(晋·石崇的小名)

白眼儿(晋·王衍对裴逸的鄙称)

苏何(西晋僧刘萨何的别称)

阿龙(晋·丞相王导的小名)

试守孝子(对晋·王绥的谑称)

12 / 73

林公(对晋僧支遁(字道林)的尊称)

林道人(晋·支遁的别称)

山阴(晋·王羲之的代称)

髯参军(晋·郗超的别名)

顾虎头(虎头,东晋画家顾恺别称)

鲜卑奴(晋明帝司马绍的外号)

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五柳先生(亦省作“五柳”。晋陶潜别名)

陶潜小儿(晋陶潜别名)

通子(晋·陶潜小儿的乳名)

颜子(南朝·宋·周续之的美称)

颜彪(南朝·宋·颜延之的绰号)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称)

客儿(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小名)

佛狸(北魏·拓跋焘的别名)

李锥(北魏·李世哲的外号)

射鸱都将(北魏·拓跋干的美称)

笔公(北魏·古弼的绰号)

休上人(南朝·宋·僧惠休的别称)

刘石经(北魏·刘芳的美称)

卞田居(南齐·卞彬的别号)

东山(南朝·梁·何胤的别称)

阿堆(南朝·梁·任昉的小名)

柳郎(南朝·梁·柳恽的美称)

癞儿刺史(亦省作“癞儿”。北魏·瀛州刺史崔暹的鄙称)阿士(南朝·梁·刘孝绰的小名)

高斋学士(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白头达(南朝·齐·庄严寺僧达的别称)

赤牛中尉(北魏·王仲景的别号)

金楼子(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别号)

百六公(南朝·梁·张绾的诨号)

独立使君(北周·裴侠的别号)

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

贺雅(南朝·梁·贺琛的绰号)

著翅人(北周·韩果的绰号)

长鬣公(北齐·许惇的别号)

白须公(北齐·崔伯谦的美称)

阿伽(北齐·高长弼的小名)

佛陇(隋·高僧智顗的别名)

智者大师(隋僧智顗的别号)

无愁天子(古对北齐失国昏君后主高纬的讥称)青山白云人(唐·傅奕的自称)

行秘书(唐太宗对虞世南的美称)

人物志(唐·李守素的绰号)

神尧(唐代对唐高祖李渊的尊称)

阿么(隋炀帝的小字)

英卫(李勣和李靖的代称)

羊鼻公(唐太宗对魏征的戏称)

鸟贼(对唐·李靖弟李客师的戏称)

五斗先生(唐·王绩的别号)

斗酒学士(唐·王绩的别号)

东皋子(唐·诗人王绩的别名)

漫天王(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王须拔的别称)

天可汗(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

髭龙(亦称“髭圣”。唐太宗的别称)

唐三藏(唐代玄奘法号)

人猫(唐代李义府的绰号)

李猫(唐·李义府的外号)

八搨将军(唐·裴聿的外号)

武媚(唐·武则天的别号)

13 / 73

鬼婆(唐·武则天的谑称)

水北山人(唐·石洪的别号)

四明狂客(唐·贺知章晚年自号)

贺老(对唐代诗人贺知章)

秘书外监(唐诗人贺知章的自称)

宋广平(唐·宋璟的别称)

宋开府(唐·著名宰相宋璟的别称)

今董狐(唐·吴兢的别称)

半千(唐·员馀庆的别名)

快活三郎(对唐玄宗李隆基的俗称)

花奴(唐玄宗时汝南王李琎的小名)

肉腰刀(唐宰相李林甫的绰号)

李猫(唐·李林甫的外号)

偃月公(唐·权臣李林甫的代称)

禄儿(唐玄宗时宫内对安禄山的称呼)

诗佛(唐代诗人王维的别称)

白也(李白的代称)

李十二(唐诗人李白的别称)

青莲居士(亦省称“青莲”。唐代诗人李白的号)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别称)

醉圣(唐人对李白的敬称)

懒残(唐·高僧明瓒的别号)

虫娘(唐玄宗女寿安公主的小名)

杜陵野老(唐·杜甫自称)

诗王(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颂称)

诗圣(唐·诗人杜甫的徽号)

诗宰相(唐·杜甫的别称)

来嚼铁(唐·来瑱的绰号)

太真(唐·杨贵妃号)

玉奴(唐玄宗妃杨太真小名)

玉环(杨贵妃小字)

阿环(亦称“阿蛮”。杨贵妃的小名)

浪士(唐·元结的别号)

聱叟(唐·元结的别号)

碧鹳雀(唐·裴宽的绰号)

元真子(即玄真子。唐·张志和的别号)

神鸡童(唐玄宗时驯鸡小儿贾昌的绰号)

蟠虫(唐·鲜于叔明的诨号)

火迫酂侯(唐·逆臣源休的讥称)

热熟尧舜(唐叛臣朱泚的绰号)

今接舆(唐·陆羽的别称)

东岗子(唐·陆羽的号)

桑苎翁(亦省作“桑苎”。唐·陆羽的别号)

王山人(唐·李训别号)

白傅(唐诗人白居易的代称)

迂叟(唐·白居易的别号)

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别号)

醉吟先生(唐·白居易的别号)

柳八(唐·柳宗元排行第八,因此名)

柳仪曹(唐·柳宗元的别称)

柳州(唐·柳宗元的代称)

元九(唐代诗人元稹的别称)

元才子(唐代诗人元稹的雅号)

朱崖(唐·李德裕的别称)

长爪郎(唐·李贺(字长吉)的别称)

昌谷(唐诗人李贺的别号)

玉川子(唐诗人卢仝的号)

癖王(唐诗人卢仝的别名)

樊川(唐诗人杜牧的别称)

李书楼(唐·李磎的外号)

14 / 73

玉溪生(亦省称“玉溪”。唐·诗人李商隐的别号)樊南(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别称)

温八叉(亦称“温八吟”。唐诗人温庭筠别号)

三九相公(唐·郑畋的绰号)

德山(唐·佛教禅宗宣鉴禅师的别名)

禅月(前蜀僧贯休的别号)

间气布衣(唐·皮日休的别号)

醉吟先生(唐·皮日休的别号)

天随子(亦省称“天随”。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别号)甫里先生(唐文学家陆龟蒙的号)

秦妇吟秀才(对前蜀诗人韦庄的雅称)

知非子(唐诗人司空图的别号)

耐辱居士(唐代司空图的自号)

诗虎(唐·罗邺的别号)

落雕侍御(唐·高骈别号)

玉山樵人(唐末诗人韩偓的号)

冬郎(以香奁体诗著称的唐代诗人韩偓的小名)

方三拜(唐朝诗人方干的绰号)

周礼库(唐·李涪的绰号)

婆留(五代·吴越王钱镠小名)

杨剥皮(五代·杨思恭的绰号)

李鸦儿(五代·后唐·李克用别号)

李摩云(五代·李罕之的别号)

杨风子(亦省称“杨风”。五代·杨凝式的别号)虫使(五代·后唐庄宗时伶官朱国宾的别名)

朱万卷(宋·朱遵度的别号)

幕府书厨(辽·朱遵度的外号)

玉界尺(后唐·赵光逢的雅号)

刘仙掌(唐代诗人刘象的美称)

诗窖子(五代·王仁裕的别名)

冯长乐(五代·冯道自号)

曲子相公(五代·晋·和凝的绰号)

郭雀儿(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别名)

边和尚(亦称“边罗汉”。五代·边镐的别称)三不开(五代·马胤孙的绰号)

三教布衣(南唐诗人陈陶自号)

睡相(后蜀宰相徐光溥的绰号)

杨无敌(对北宋名将杨业的誉称)

杨令公(对北宋名将杨业的誉称)

钟隐(南唐后主李煜的别号)

李猫(南唐·李德来的外号)

睡王(契丹主述律的绰号)

云溪醉侯(宋代隐士种放的别号)

瞎榜(宋时对陈若拙的讥称)

瘿相(宋·王钦若的外号)

林处士(宋·林逋的别称)

白阁道者(麻衣道者的别称)

赘世翁(亦省作“赘翁”。宋·王樵的别号)

小范老子(宋时西夏人对范仲淹的尊称)

张三中(宋词人张先的别称)

张三影(宋词人张先的别称)

采侯(宋·宋祁的别称)

长啸公(宋·范镇的别称)

三觉侍郎(宋·赵叔问的谑称)

梅三(宋·梅尧臣的别称)

梅河豚(对宋·梅尧臣的戏称)

鲍清风(宋·鲍当的号)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的自号)

六一翁(亦称“六一老”。对六一居士的尊称)醉翁(欧阳修的别号)

15 / 73

老苏(对宋文学家苏洵的尊称)

伊川先生(宋·理学家邵雍的别号)

公是先生(宋·刘敞的别号)

迂叟(宋·司马光的自号)

李土鼓(宋·李巽的别称)

半山(宋·王安石的别号)

拗相公(对宋代力主变法的王安石的称呼)

荆公(对宋·王安石的尊称)

獾郎(宋·王安石的小名)

髯孙(宋·孙莘老的诨号)

公非先生(宋·刘攽别号)

伊川先生(宋·理学家程颐的别号)

护法善神(宋·吕惠卿的别称)

杨骨槌(宋·杨景宗的绰号)

潘翁(对宋·潘谷的尊称)

东坡居士(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之号。亦别称“东坡”)老泉(宋·苏轼自号)

坡公(亦称“坡老”。对宋·苏轼之尊称)

眉山(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代称)

髯苏(宋·苏轼的别称)

蜜翁翁(宋·张师雄的绰号)

颍滨遗老(宋·苏辙晚年的别号)

参寥子(宋僧道潜的别号)

山谷道人(亦省称“山谷”。宋·黄庭坚号)

金华仙伯(宋·黄庭坚的别称)

涪翁(宋·黄庭坚的别号)

龙眠居士(亦简称“龙眠”。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别称)三品秀才(宋·章珉的外号)

米颠(北宋书画家米芾)

阿章(对宋·米芾的昵称)

热熟颜回(宋·陈绎的绰号)

贺兔头(宋·贺铸的别号)

贺梅子(亦称“贺黄梅”。宋词人贺铸的绰号)

蜜殊(宋·苏轼对僧仲殊的戏称)

肥仙(北宋诗人张耒的别称)

香燕(对宋·燕瑛的贬称)

宗父(对宋代名将宗泽的尊称)

宗爷爷(亦省称“宗爷”。对宋代名将宗泽的尊称)

方山子(宋·陈慥的别称)

东堂(宋·毛滂的号)

秦长脚(对南宋秦桧的蔑称)

香溪(宋·范浚的别名)

武圣(旧时对岳飞的尊称)

德寿(宋高宗赵构的代称)

刘村(宋代画家刘益的美称)

赢官人(宋时人对岳飞养子岳云的别称)

石湖居士(宋诗人范成大的号)

玉山先生(南宋学者汪应辰的别号)

朱子(对宋·朱熹的尊称)

紫阳(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

殿上虎(亦省作“殿虎”。宋谏议大夫刘安世的绰号)济颠(宋·释道济的绰号)

水心(宋·叶适的别名)

谢胡蝶(宋·诗人谢逸的别称)

白石道人(宋诗人姜夔的号)

鹤山(宋·学者魏了翁的号)

半千(金·雷渊的别号)

三代人物(宋遗民刘辰翁自号)

泗水潜夫(宋·周密的别号)

眢井(亦称“眢井翁”。宋·郑思肖的代称)

16 / 73

乐笑翁(宋词人张炎的号)

大痴道人(元画家黄公望的别号)

丹溪(元医家朱震亨别号)

酸斋(元散曲家贯云石的别号)

云林(元代画家倪瓒的别号)

常十万(明名将常遇春的绰号)

青丘子(亦作“青丘”。明·高启的别名)

埋羹太守(明人对洪武末宁波知府王琎的称号)六如居士(明·唐寅的别号)

阳明(明·王守仁之号)

刘棉花(明孝宗时户部尚书刘吉的绰号)

皇甫四杰(对明·皇甫沖、涍、汸、濂四人别称)青菜刘(明·刘玺的绰号)

虾蟆给事(对明·胡汝宁的戏称)

潞佛子(明·潞简王朱常淓的美称)

柳麻子(明末清初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的别称)木皮散人(明遗民作家贾应宠的别名)

蟋蟀相公(明·马士英的绰号)

李十郎(清·戏曲家李渔的别称)

八大山人(清初大画家朱耷别号)

二曲(清初学者李颙的别号)

竹垞(清·朱彝尊的别号)

乌目山人(清画家王翚的别名)

渔洋(清诗人王士禛别号)

吴好山(对清诗人吴乔的雅称)

柳泉(清·蒲松龄的号)

云亭山人(清·孔尚任的别名)

他山(清·查慎行的别称)

南楼老人(清·女画家陈书的别名)

新罗山人(清画家华嵒的别号)

随园(清·袁枚的别号)

鲍夕阳(清代藏书、校勘家鲍廷博的别称)

呼王(瑶族人民对太平天国天王的誉称)

真主(太平天国时对天王洪高启的别名)

东海公(清代诗人黄遵宪自署)

南亭亭长(清末李宝嘉的别名)

湖女侠(亦称“鉴湖侠”。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的尊称)

17 / 73

杂艺别称

坐隐(下围棋的别称)

橘中乐(亦称“橘中戏”、“橘中趣”。象棋游戏的别称)

摔角(摔交的别称)

蚩尤戏(古代冀州的一种民间娱乐。角抵的别名)

提线抠(提线木偶的俗称)

耍把戏(表演杂技的俗称)

花把戏(旧时对魔术、杂耍一类技艺的别称)

隔壁戏(口技的俗称)

灵兆(对占卦的敬称)

泰龟(对龟卜的美称)

泰筮(对卜筮的美称)

卢博(古代樗蒲戏的别称)

意钱(古代博戏。摊钱的古称)

打野胡(亦作“打夜胡”。旧时民间岁末跳鬼驱邪风俗的别称) 野云戏(大傩的别称)

棋圣(亦称“弈圣”。棋艺卓绝的的棋手的誉称)

神相(对善于相术者的尊称)

端公(男巫的别称)

神婆(女巫的俗称)

团云队(妓女的别称)

曳云仙(妓女的别称)

词史(妓女的雅称)

校书(“女校书”的省称。旧时妓女的雅称)

烟花(妓女的代称)

猱儿(妓女的别称)

窠子(私娼的俗称)

爆炭(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

鸨公(对鸨母丈夫的戏称)

五奴(龟奴的代称)

个中人家(妓院的代称)

平康里(唐·长安街坊名,为妓女聚居之地) 乐户(旧时妓院的别称)

市门(妓院的代称)

皮解库(元人俗语。妓院的别称)

行户(即行院。对妓院的隐称)

迷香洞(妓女接客的上等处所)

堂子(旧时苏沪一带妓院的俗称)

翠红乡(妓院的雅称)

相公堂子(旧时男妓寓所的别称)

行头(鞠的别称)

银球(乒乓球的美称)

瑶筝(风筝的美称)

鬼阵(旧时棋的别称)

木野狐(对棋盘的戏称)

方亭侯(棋盘的别名)

玉局(棋盘的美称)

烂柯仙客(围棋白子的别称)

胡缠(骰子的别名)

挫角媒人(唐开元时宫中对骰子的谑称)

象六(骰子的别称)

惺惺二十一(骰子的别名)

纸叶子(纸牌的别称)

聚雪(古时占卜用的蓍的别称)

18 / 73

乐律别称

仪韶(宫廷乐章的美称)

仙韶曲(唐代法曲的别称)

凤吹(对笙箫等细乐的美称)

凤管鸾笙(笙箫之乐的美称)

鸾鹤声(笙箫之类乐器声的美声别称)

八音(苏锣鼓的别称)

雅奏(对他人演奏的敬称)

冷板凳(旧时清唱的俗称)

歌伯(旧时粤中对优秀歌手的)

贤歌(对歌妓的敬称)

油木梳(古代歌妓常用油木梳作头饰,故又为木梳别称) 顶老(歌舞女子的别称)

仙妓(对歌舞曼妙的乐妓的美称)

鼓老(对戏曲乐队中鼓师的尊称)

弦师(对弹奏弦乐器者的代称)

柳(古代五声中“羽”的别名)

长啸(钟的别名)

粲谷(钟的别名)

神钲(钲的美称)

金角(号角的美称)

宝磬(磬的美称)

吹云(鼓的别名)

宝挝(鼓的美称)

送君(鼓的别名)

梢子(鼗鼓的别名)

冬冬鼓(亦简称“冬冬”。街鼓的俗称)

玉枹(鼓槌的美称)

玉桴(击鼓杖的美称)

玉槽(槽形鼓座的美称)

顿相(古代乐器舂牍的别名)

金板(拍板的美称)

捺瑟(乐器拍板的别称)

节子(小竹板的别称)

玉吹(管乐器的美称)

玉箫(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

石弦(箫的别名)

吹云筝(箫的别名)

鸾箫(箫的美称)

紫玉(箫笛的美称)

凤管(笙箫或笙箫之乐的美称)

凤匏(乐器名。笙类的美称)

采庸(笙的别名)

鸾笙(笙的美称)

九漏(笛子的别名)

凤笛(笛的美称)

玉笛(笛子的美称)

龙管(笛的美称)

促管(笛的别名)

脆管(笛的别称)

金笳(胡笳的美称)

头管(觱篥的别称)

龙丝(对弦乐器的美称)

七弦(琴的别称)

玉琴(玉饰的琴。亦为琴的别称)

玉徽(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

孤桐(因峄阳孤桐中琴瑟,故以“孤桐”为琴的代称) 桐君(琴的别称)

19 / 73

流徽(琴的别称)

清英(古琴的别名)

清音居士(琴的别名)

鹤轸(琴的代称)

徽金(金饰的琴徽。亦用作琴的别称)

凤轸(琴柱的美称)

琼柱(琴、弦柱的美称)

龙唇(琴唇的美称)

凤尾(古琴尾部的美称)

凤丝(琴弦的美称)

冰弦(琴弦的美称)

鸾弦(琴弦的美称)

凤足(琴上攀弦物的美称)

文鹄(瑟的别名)

宝瑟(琴的美称)

空国之侯(箜篌的别称)

绕殿雷(琵琶的别名)

秦汉子(琵琶的别名)

鼙婆(亦作“鞞婆”。琵琶的别名)

吴拨四(火不思的别名)

冰弦玉柱(筝瑟之类乐器的美称)

凤筝(筝的美称)

玉筝(古筝的美称)

鸾筝(筝的美称)

瑶筝(玉饰的筝)

觱栗(筝的一种。长离的别名)

玉马(乐器上马子的美称)

20 / 73

古文常见常用词

古文常见常用词 1.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2.课:考核、督促、征收。3.风、化:教育感化。 4.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5.游:①游玩,浏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6.趣、趋:①趋向、奔赴,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7.劾:举报,检举,揭发。8.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9.短:进谗言,说坏话。 10.害:嫉妒。 11.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2.党:偏袒,伙同,包庇。13.矫:假托,假传。 14.质:做人质,抵押。 15.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6.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17.坐:①因……犯罪或犯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18.多:赞扬,欣赏,若带宾语,就是意动。 19.少:批评,轻视,看不起。20.佞(nìnɡ):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21.鲠(ɡěnɡ):直爽,正直。22.耿:正直。 23.敏:①聪明、机智;②努力,奋勉。 24.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25.稔:庄稼成熟。 26.赡:富足,充足;供给。27.给:足,丰足。 28.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29.馑:连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连用时“饥”和“馑”无区别。30.让:责备,责怪。 31.尤:罪过,过错;怨恨;归咎;特别。 32.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3.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34.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35.劾:揭发罪状。 36.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37.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 延。 38.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觐:原指诸侯朝见天子。 40.祚:福;帝王。践祚:登上帝位。 41.穷:①困厄、不得志;②偏僻; ③走投无路;④穷尽。 42.比:并列,接连地,勾结,比较, 等到。 43.去:离开、距离。 44.阳:①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 坡;②通假于“佯”。 45.危:高;正、端正。 46.诛:杀,责问。 47.濯:洗。 48.将:请;将要;率领,带领。 49.或:有人,或许、或者。 50.伐:功业、夸耀。 51.顾:拜访。 52.会:恰逢。 53.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54.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 55.俾:使。 56.害:嫉妒。 57.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58.报:断狱,判决罪人;给……回 信、答复。 59.北:打了败仗往回跑。 60.悖:违背。 61.弼:辅佐。 62.薄:靠近,轻视、看不起。 63.陈:陈列,通“阵”。 64.曹:辈(类、属、侪、徒等)。 65.驰:车马疾行。 66.褫:夺。 67.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68.绌:不足。 69.舛:违背,错乱。 70.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 高于自己。 71.擢:提拔。 72.殂:死亡。 73.徂:往。 74.蹴:踩。 75.猝:突然。 76.过:经过,错误,探望,责备。 77.固:本来,坚持,坚固。 78.第:但、只管。 79.贷:借出,宽恕。 80.逮:达到。 81.迨:等到。 82.殚:竭尽。 83.耽:沉溺。 84.但:只、仅仅,徒然。 85.惮:畏惧。 86.秩:官吏的俸禄,次序。 87.恶:哪里,讨厌。 88.典:法则、制度,主管,主持。 89.吊:慰问。 90.牒:文书。 91.洞:深入、透彻。 92.乍:突然,刚。 93.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 取。 94.夺:强行改变。 95.躬:亲自,身体。 96.诟:骂。 97.沽:买、卖。 98.曷:什么,岂、难道。 99.和:应和。 100.恨:遗憾。 101.怙:依仗、凭借。 102.稽:考证、考核,稽首(礼节)。 103.期:①满一年(一月);②期望, 约定。 104.贾:买,做买卖的人,价格。 105.假:借,如果。 106.鉴:镜子,引以为鉴。 107.踬:跌倒。 108.谮:诬陷。 109.斫:砍。 110.诘:责问。 111.靖:安定。 112.就:接近。 113.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 114.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 115.堪:忍受,能够。 116.克:能够,战胜。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

书法创作常用古诗词名句 五字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 (集古乐府句)。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宋教仁)。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 (集唐诗句)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 (集怀仁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 (于右任) 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 (董其昌)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 (于右任) 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心与古佛闲。江山千古意; 时序百年心。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 (集唐诗句) 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 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 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 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 (集杜甫句) 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 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 (集唐诗句) 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诗句) 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集唐诗句) 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 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 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 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集唐诗句) 披襟对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为诗书重;心缘启沃留。(集唐诗句) 知音在霄汉;高步蹑华嵩。(集唐诗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集兰亭序字)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径隐千重石; 园开四季花。(集唐诗句) 采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集陶渊明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 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 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集怀仁圣教序 字) 诗从肺腑出;心与水月心。 诗思竹间得;道心尘外逢。(集唐诗句) 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集鲁峻碑字) 春来千岭翠;花落两衿香。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草色和云暖;梅花带月寒。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 看人用白眼;当户有青山。(夏丏尊) 秋菊有佳色;幽兰生前庭。(集陶渊明句) 剑气非关月;书香不是花。 闻说江山好;终嗟风趣频。(集杜甫句) 美花多映竹;乔木自成林。(集唐诗句)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举头望明月;荡胸生层云。(集唐诗句) 室有山林乐;人同天地春。(集兰亭序字)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险艰自得力;金石不随波。 幽林听鸟语;深谷看云飞。 素襟不可易;清琴时以思。(阮元) 素襟不可易;蜀酒且百陶。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郑燮)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资料

谜语诗词联赋常用别称大全目录饮食别称 (1) 服饰别称 (5) 日常器用别称 (6) 国名地名别称 (8) 历代人物别名 (11) 杂艺别称 (18) 乐律别称 (19) 爵位的别称 (21) 农渔工商别称 (27) 军事类别称 (28) 国名地名异名 (29) 宫廷内室人物异名 (36) 地理类异名大全 (38) 卫生类别名 (42) 禽鸟类别名大全 (43) 天文气象类别名 (48) 农作物别名大全 (49) 古代帝王的异名 (50) 建筑类异名 (52) 交通类别称 (54) 百草类别名大全 (55) 百花类别名大全 (60) 果实类别名大全 (65) 竹木别名大观 (69) 瓜菜类别名 (72) 1 / 74

谜语诗词联赋常用别称大全 饮食别称 师公(厨师的别称) 灶下养(亦省称“灶养”。厨工的辱称) 仙厨(对皇家御厨的美称) 聋灶(行灶的别称) 济馋都护(对可以解馋的美食的谑称) 元宵(汤圆的别名) 玉团(粽子的美称) 餈筒(粽子的别名) 滫食(饭的别名) 双弓米(粥的别名) 云母粥(白米粥的美称) 笼炊(蒸饼的别名) 玉柱(馒头的别名) 笼饼(馒头的古称) 灌浆(馒头的别称) 餲(寒具的别名。又称馓子。一种油炸食品。) 不托(汤饼的别名) 馎饦(汤饼的别名) 水引(亦称“水引饼”、“水引面”、“水引馎饦”。面条的别称) 骨在(羹的俗称) 琼糜(亦作“琼靡”,山芋汤的别称) 毡根(羊肉的别名) 俏冤家(熏猪耳的别称) 凤爪(对烹调过的鸡脚爪的美称) 螳螂子(鲚鱼子的别名) 河祗脯(干鱼的别名) 琼酥(酥酪的美称) 刀圭(乳酪类食物的别名) 白沙龙(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别称) 玉卵(禽卵的美称) 白团(鸡蛋的别名) 白果(鸡蛋的别名) 变蛋(松花蛋的别称) 小宰羊(豆腐的别称) 白虎(豆腐的别名) 犁祁(亦作“黎祁”。豆腐的别称) 白玉板(豆腐干的别名) 草创刀圭(乳腐的别名) 香盐(盐的美称) 海砂(食盐的别称) 咸鹾(盐的别称) 马思哥油(酥油的别名) 八珍主人(酱的别称) 百岁羹(切细的腌菜或酱菜的俗称) 小耗(恶醋的别称) 忌讳(醋的别称) 苦酒(醋的别名) 云华(茶的别称) 云脚(茶的别称) 云腴(茶的别称) 水豹囊(茶的别称) 仙芽(茶叶的美称) 先春(茶的异名) 冷面草(茶的异称) 1 / 74

文言文常用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集兰亭序字) 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集兰亭序字)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集兰亭序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集怀仁圣教序字)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集怀仁圣教序字)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集圣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集争坐位帖字)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集兰亭序字)

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集争坐位帖字)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 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集怀仁圣教序字)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集唐诗句)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集兰亭序字)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集兰亭序字)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集兰亭序字)才大古来难适用;人生何处不相逢。(集苏轼句) 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争坐位帖字)才名震溢李供奉;画理清深王右丞。(集争坐位帖字)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集兰亭序字)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集兰亭序字)山含暖气千林翠;园啭莺声万花荣。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何绍基) 山河兴废人搔首;风雨纵横乱入楼。(集陆游句) 山泽高下理所着;金石刻作臣能为。(集绎山碑字)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风香善圣之清。(集玄秘塔字)山溪—曲泉千曲;竹径三分屋二分。

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终审稿)

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文人墨客无不对酒这一佳饮挥毫渲染,顾盼流连。于是,酒不再单调地被称为酒,它被赋予了数不胜数的美称爱誉,在诗赋曲词中酝酿,在笙歌夜舞下醇香。 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 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谢逸《闻幼盘弟归喜而有作二首其二》)”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苏轼《东坡志林·道释》:“僧谓酒为般若汤。”窦革《酒谱·异域九》:“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给甘肃皇台酒题词“香醇般若汤”。 3、杯中物:“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潜《三责子》)“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4、壶中物:“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张祜《题上饶亭》)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5、忘忧物:“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晋陶潜《饮酒之七》)“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以“忘忧物”为酒的代称。 6、红友:“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小酌红酒》)“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援剪烛,伴我夜深语。”(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 7、钓诗钩、扫愁帚:“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8、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杜甫《拨闷》)“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苏轼《洞庭春色》)“春”为岁之首,又喻大地生机勃勃,万物更新,从而引发人们的希望与向往。唐人好以“春”为酒的代称。《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萦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

初中语文古诗词分类整理汇编

初中语文古诗词分类整理汇编 一、有关四季的古诗词 1.带“春”字表现春天的诗句: ①国破山河茬,城春草木深。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新燕啄春泥。 2.不带“春”字表现春天的诗句: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不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5.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不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②古道西风瘦马。 7.不带有“冬”字表现冬天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二、写“愁”的古诗句 1.愁之味: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愁之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愁之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三、写“花”的古诗句: 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④烟花三月下扬州。 四、含“山”的古诗句: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五、含“月”的古诗句: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月几时有 ③明月别枝惊鹊。④月有阴晴圆缺。 六、含“树”的古诗句: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②枯藤老树昏鸦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七、写“长江”的古诗句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 八、思乡的古诗句 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文言文常用字词

文言文常用字詞 阿:偏袒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 谙:熟悉按:巡视;考察 B 败:败北,失败拜:授给官职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报:断狱,给……回信、答复 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备:完备本:根源 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比:并列,接连地,勾结,比较,等到 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 薄:靠近伯:排行第一,爵位,称霸擘:大拇指逋:逃亡 C 采:文章的辞藻骖:三匹马拉的车苍:灰白色操:操守:辈(类、属、侪、徒、等) 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 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

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 乘:古代一车四马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 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稠:多而密初:才、刚刚除:台阶,任命刍:割草,牲口吃的草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 触目惊心怵目惊心(区别)黜:废黜绌:不足(相形见绌)舛:违背,错乱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通“纵” 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 措:放置厝:放置错:镶嵌 D 达:得志怛:痛苦、忧伤黛:青黑色贷:借出,宽恕逮:达到迨:等到殚:竭尽 耽:沉溺但:只、仅仅,徒然惮:畏惧当:面对,判罪,应当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 刀笔:管刀笔的小官祷:祈祷道:规律得:能够镝:箭头弟:但、只管

“词”的各种别称

词的各种别称 唐诗宋词是中华古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词有哪些说法,除了宋词之外,还有哪些别称。一起来看看吧。 王树人 词是从诗发展来的,所以又叫诗余,另有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由于词的特点是长短句,所以有人就把词叫做长短句。现把词的别称分别简介如下: 曲子词 曲子词是词的最初名称,也是词体最确切的全称。宋代王灼《碧鸡漫志》载: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这里所谓曲子就是隋唐时期流行的西域音乐,即燕(宴)乐。根据这些曲子填写的歌辞就称曲子词。词是配乐演唱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子即指音乐,词即指歌词,清代刘熙载曾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词与曲是密不可分的。在词体初创时期,也即唐、五代到宋初时期,词均被称为曲子词(或曲子、曲词),后来,词与音乐逐渐分离,曲子词才简称为词。 诗余宋代已有此称。后人对此所作解释颇有分歧。一般认为这是把词作为诗的余绪。一说,词在诗歌中有其独特的地位,称词为诗余,说明诗歌在形式上的演变。这两种看法,均非定论,不过诗余这个称呼倒是流传了下来。宋人词集中题名为诗余的有张耒的《柯山诗余》、韩元吉的《南涧诗余》等。清代沈辰垣选录唐至明词九千余首,辑集成书,名为《历代诗余》。 乐府 乐府一词始于秦,原是古代音乐官署,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职能在于收集民歌,加以润色,配上音乐,供朝廷典礼、宴会时歌唱。于是乐府逐渐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不论是民间采集的歌谣还是文人创作的歌诗,只要能够入乐,均称为乐府,也有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来文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宋人词集中题名为乐府的有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苏轼的《东坡乐府》等。词评中题名为乐府的有清代宋翔凤的《乐府余论》。 琴趣 词在起初,都是配合音乐歌唱的,词人自谓其词协律动听,故有此称。宋人以词系曲而歌,关乎音律,可谓琴趣,而词乐又不及琴趣古雅,故称外篇,所以词便有了琴趣外篇的雅号,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即自名其词集为《山谷琴趣外篇》,欧阳修的词集为《醉翁琴趣外篇》。清人则删去外篇,径以琴趣名词。 乐章 现在的乐章,是指大型套曲,如交响曲、奏鸣曲、大合唱等的各有机组成部分。结构上有相

古诗词分类整理word版本

古诗词分类整理

古诗词分类整理 一、运用典故的句子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来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被贬时间之久,表达了世事变迁的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李白 ——引用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和伊尹梦见自己乘船过日月旁边,不久受国君的重用的典故, 表达了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借用东汉窦宪的典故表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忧国思家的矛盾心情。 4、《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①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引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发自己要像孙权那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引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以魏尚自比,表达自己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引用典故表现了诗人要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的壮志豪情。 5、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登楼》杜甫 ——借后主刘禅讽喻当朝昏君,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王绩 ——引用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二、诗中具有哲理的句子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哲理: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和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生活哲理,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 2、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哲理:蕴含着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出现,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持之以恒,事业才能成功的人生哲理。 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 哲理: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 哲理: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时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哲理:说明站的高可以望得远的道理,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 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

文言文常用词语整理

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 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谨拜表以闻。 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4.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对着,面对。 25.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26.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27.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28.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29.平:社会太平;平定 30.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31.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32.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33.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4.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35.案:考察,核实,如“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案问:审问,审查,如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巡行,巡视,如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36.坐:因犯------罪或错误,如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判罪,定罪,如犯法不坐,连坐;因为,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通“座”,座位。 37.闻: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见闻,见识;名声,名誉; 38.罪:惩处,判罪 39.置:赦罪,释放,如赏亲阅,见十置一;放到一边,放弃,如沛公则置车骑,置之不理;搁,安放,如置之度外;摆,设,如置酒咸阳宫 40.赈:救济发:开仓放粮救灾 41.廉:查访(廉洁;正直)鞫:审讯听:治理,处理,如兼听万事;判决,如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42.报: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如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如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43.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如严课农桑;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如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44.典:主管,如承庆典选校百官;45.简:挑选,如简贤选能。 46.籍:登记,如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如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 47.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这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免除,避免;通“娩”,分娩。。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废:黜废,罢官,如不胜其官者废免;废弃,停止,如废寝忘食,半途而废;衰败,如达见废兴;残废。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荣衔。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如:

宣纸尺寸对照表及书法创作常用知识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 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以下单位为厘米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书画尺寸对照表 : 宣纸规格八尺六尺五 尺四尺三尺 对应面积(平方 尺) 26 16 11 8 5 应规格 (cm)120x240 95x180 84x148 68x136 55x100 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 (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 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 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古诗文中的别称电子版本

古诗文中的别称

古诗文中的别称 银河在我国古诗文中有很多的别称 星汉: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天汉:陆机《拟明月皎月光》: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清汉:陆机《拟迢迢牵牛星》:昭昭清汉晖 银河: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云汉: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渺(邈)云汉 绛河:杜审言《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星河: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天河:王建《秋夜曲》天河悠悠漏山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银湾:李贺《溪晚凉》玉烟清湿白如幢,银湾小转流天来 银汉: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还壁题》: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河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岳父:泰山、冰翁。女婿:东床、春风门下客 死:就义、下世、辞世、没世、就世、弃世、谢世、殒谢、殒落、见背、捐馆 古文中的意象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也表现坚守节操 怀桔:指孝顺双亲。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常用古诗词整理

常用古诗词分类整理 一、气节意志与品德修养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 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登飞来峰》 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书愤》 7、一言为重百金轻…………………王安石《商鞅》 8、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晋·陆 机《猛虎行》 9、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白居易《涧 底松》 1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二、热爱祖国与忧国忧民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但原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 望》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 国·魏·曹植《白马篇》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三、珍惜时光与刻苦学习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

飞《满江红》 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6、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文嘉《今日歌》 7、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唐·林宽《少年行》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四、理想志向与建功立业 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明·王骥德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燮《竹石》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5、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五、险峰峻岭与江河湖海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5、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后禅院》

(完整word版)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

【珍藏版】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五字联(2)

【珍藏版】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五字联(2) 五字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 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