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进展

林清清1

,周 玲

2

(1.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2.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五 规划2005年度一般项目(05H 02)阶段成果;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09-01-26;[修订日期]2009-04-22[作者简介]林清清(1978-),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E mail:qingqing -lincn@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9983596.html,;周玲(1975-),女,汉族,湖北钟祥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E mail:zhouling21c@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9983596.html, 。

[摘 要]作为新兴的利基旅游或特殊兴趣旅游的重要分支,葡萄酒旅游在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益受到关注并积累了丰富文献。本文对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文献从葡萄酒旅游的概念、葡萄酒游客、区域葡萄酒旅游开发与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综述。文献研究表明,国外有关葡萄酒旅游的已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参与的应用研究的特点,其未来的研究仍将保持这一趋势,并有可能在大众旅游和替代旅游这一对范畴下有其理论贡献。[关键词]葡萄酒旅游;国外研究;综述与展望[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6-0088-08

1 引言

近年来,作为 大众旅游 的对立面,出现了 利基旅游 (niche tourism,即面向特定或专业需求、且

市场群体较小的旅游类型)。在当今同质化程度日益增加的全球化世界中,利基旅游代表着多样性、标示着差异性。对于游客来说,利基旅游意味着更有意义的体验;对于目的地来说,则意味着旅游业应当是更可持续的、较少破坏力的,以及更重要的、更有能力服务于少量高消费游客的(Robinson,Novelli,2005)。与利基旅游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特殊兴趣旅游(Special Interest Tourism),即那些对某一事物或主题有特殊兴趣的人们为了满足其特殊兴趣而在特

定的目的地进行的相关旅行活动(Read,1980)。事实上,利基旅游与特殊兴趣旅游在许多方面有交叉,有些学者则将特殊兴趣旅游与利基旅游称为替代旅

游(Smith,Eadington,1992)。一些新兴的旅游现象归入以上哪种类型的旅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新的旅游现象引发许多新的研究问题,牵引人们对于新的 人地关系 及这类为数不多的旅行者的内在需求、动力因素,以及目的地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等问题的思考。

与大众旅游市场相比,利基旅游或特殊兴趣旅游或替代旅游的市场供求有自身的特点,认识其特点和特定的生发、互动机制,是当前中国旅游发展实践对旅游学术研究提出的课题。与欧美等地区相关旅游现象出现较早、类型丰富相应,其有关研究也走在前列,文献积累日益丰富。本文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葡萄酒旅游,对国外旅游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一回顾和评述,以期能为国内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2 国外葡萄酒旅游发展与葡萄酒旅游研究概况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和旅游业增长迅速,对GDP 有显著贡献,一些研究人员开始研究那些把葡萄酒旅游作为一种消费行为的人(Alant,Bruwer,2004;Gallo way et al.,2008),并在9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1998年, 首届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大会 成功举办,标志着相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会议确定了葡萄酒旅游的研究方向和范围并探讨了葡萄酒业与旅游业的潜在结合点(Carlsen,2004)。

有关葡萄酒旅游的学术著作诞生于2000年。其中, 世界葡萄酒旅游 发展管理与市场 (Hall et al.,2000)是一本有关葡萄酒旅游的研究论文集。该文集的作者来自世界各地,研究地域涉及法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研究内容涉及消费者行为、区域发展、目的地建设、政府行为等,是

一部可以反映世界葡萄酒旅游概貌的书。该文集的主要特点是,案例丰富,视野广阔,角度多元。2003年,该文集的姊妹篇 世界美食旅游 发展管理与市场 (Hall et al.,2003)出版,内容包括美食旅游、葡萄酒旅游及茶旅游等。

盖茨的 探索葡萄酒旅游 管理、发展与目的地 (Getz,2000)一书是有关葡萄酒旅游的第一本专著。作为教材,该书集理论与实用于一体,案例分析也较丰富,虽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上有限,但作为第一本较完整建构葡萄酒旅游研究体系的著作,其学术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随后出版的还有 葡萄酒、美食与旅游市场营销 (Hall,2003a)、 全球葡萄酒旅游:研究、管理和市场营销 (Carlsen,Charters, 2006)。

除著作外,研究者们还通过以葡萄酒旅游为议题的会议分享研究发现和交流信息。继1998年第一个有关葡萄酒旅游的会议即 首届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会议 之后,新西兰和英国等国也举办了有关葡萄酒旅游的会议,一些会议延续至今。同时,一些国家的大学开始设置相关课程。例如,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开设了一个学期的课程,旨在考察在旅游的大框架下的美食、美酒和节庆;在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美食方面的硕士学位课程中,也有一门美食和葡萄酒旅游方面的课程。

葡萄酒旅游著作的出版、会议的召开及相关课程进入大学课堂,显示出葡萄酒旅游研究和教育的快速发展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一研究中来,对葡萄酒旅游的知识体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国外有关葡萄酒旅游的研究文献分布于3个领域。其一,学术期刊。主要以 旅游管理 (Tourism Management)、 旅行研究期刊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旅行与旅游市场营销期刊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 葡萄酒市场营销国际期刊 (The 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Wine Marketing)为主要阵地。其二,是学术专著。这已在前文中列述。第三是会议,尤其是以葡萄酒旅游为主要议题或部分议题的会议。以下,本文将先对来源于此三方面的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作归纳性呈现,然后作一评述,并基于个人的认识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 研究内容

3 1 葡萄酒旅游概念

如旅游的定义一样,对葡萄酒旅游的定义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和研究的需要而存在着差异。从旅游者动机的角度,霍尔把葡萄酒旅游定义为 以品尝葡萄酒或体验葡萄酒产区特色为主要动机的游客访问葡萄园、酿酒厂、葡萄酒节庆和葡萄酒表演秀的活动 (Hall et al.,2000:3)。该定义注意到,葡萄酒旅游不只是发生在葡萄园、酿酒厂等葡萄酒景观(winescape)区域,也会出现在都市区域与葡萄酒有关的节事活动中。该定义引致对葡萄酒游客和葡萄酒节庆参观者等消费者研究的增加。与霍尔的定义相似,盖茨对葡萄酒旅游的定义是:葡萄酒旅游是建立在访问葡萄酒产区愿望上的特殊兴趣旅行,或者旅行者有其他旅行目的、但同时也被吸引到葡萄酒产区特别是葡萄酒酿造厂的行为(Getz,2000:4)。这个定义强调了是谁在参与葡萄酒旅游,以及为什么(动机与偏好)和怎样旅行(如去哪里、做什么)。

葡萄酒旅游业的增长与现在注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 体验 旅行分不开(Carmichael,2005;Mason, O Mahony,2007)。由此,威廉姆斯(Williams, 2001a)把葡萄酒旅游视为喜爱葡萄酒的人到葡萄酒产地追求与葡萄酒相关的各种体验的一种旅行。这一定义的中心是人们参与葡萄酒旅游的价值层面 获得休闲游憩体验和经历,延伸了葡萄酒旅游概念的内涵,对于目的地的产品开发与组织有指导价值。

3 2 葡萄酒游客研究

已有研究可以划分为两类:其一,葡萄酒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研究;其二,葡萄酒游客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3 2 1 葡萄酒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研究

相关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参观葡萄酒酿造厂和葡萄酒产区的游客的调查,少量是基于客源地的葡萄酒消费群体(葡萄酒旅游的潜在市场)的调查。涉及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有:出游率、年龄、收入(包括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教育水平、性别、职业等。主要研究发现有:葡萄酒游客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有专门职业、个人和家庭收入较高(Tassiopoulos et al.,2004),但不同地区的葡萄酒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不同,首次参加者与参加频次较高者之间有别(Getz,2000:56;Carlsen,2004);文化和地理差异会对葡萄酒游客的细分产生影响(Charters,Ali Knight,2002)。另外,虽然众多研究均表明葡萄酒游客往往是那些具有较多葡萄酒知识、有社会意识的年长者(40-60岁),但也有研究发现,一些区域的葡萄酒游客相对年轻(Carlsen,

2004);葡萄酒节庆的首次参观者和再访者在年龄、居住地、成员组成和获取信息的来源等人口学特征上存在区别(Shanta,Taylor,2004)。

3 2 2葡萄酒游客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有关研究涉及葡萄酒旅游动机、消费决策与目的地选择、消费体验与满意度、生活方式与个性特征等。其中,对于理解消费者信息处理和消费行为各个构面均很重要的消费者产品参与度(involvement)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

(1)葡萄酒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相关研究有较多文献涉及。其中,阿兰特和布鲁尔(Alant,Bruwer,2004)基于其建立的葡萄酒旅游动机的概念框架对南澳大利亚两个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强调愉悦的品尝体验、寻找感兴趣的和特别的葡萄酒、品尝和购买葡萄酒是最主要的动机。霍尔等(Hall et al.,2000)研究了葡萄酒旅游者的动机并将其分为两类,其中,品尝和购买葡萄酒是 基本动机 ,社交、学习、娱乐是 第二或次要动机 。研究者们发现,品尝葡萄酒涉及酒精,并与美食、社交、放松等纵情享受类活动关联,葡萄酒旅游者行为内在地具有享乐主义成份(Hall et al.,2000;Beverland, 1998),葡萄酒旅游中往往存在着强 拉力 的动机因素,如葡萄酒路径、与美食的组合等(Getz,2000; Hall et al.,2000;Bruwer,2003),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追求受教育和学习体验等 推力 动机因素(Charters,Ali Knight,2000)。

对葡萄酒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葡萄酒旅游的兴盛与由葡萄酒消费引发人们对葡萄酒知识的兴趣的增加有一定关系,去酿酒厂的游客大都对葡萄酒有关知识有所了解(Charters,Ali Knight, 2000),葡萄酒及美食参与程度、对葡萄酒的感知价值有助于产生至葡萄酒产区度假的意图(Sparks, 2007),且动机明显地受到之前具有的葡萄酒产地、产品和酿酒厂的相关知识的影响,而访问者的来源地、访问次数等也是影响葡萄酒旅游动机的变量(Alant,B ruwer,2004)。对于葡萄酒节庆参加者而言,其动机包括与葡萄酒、旅行和特殊节庆(事件)等有关的多种因素,这些因素被整合在葡萄酒节庆主题之中(Yuan et al.,2005)。

(2)消费者决策与目的地选择

盖茨和布朗(Getz,Brown,2006a)考查了距离葡萄酒产地较远的葡萄酒游客在决定体验葡萄酒旅游时对目的地不同属性的重要性的排序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葡萄酒旅游相关的核心特征(如对游客友善的酿酒厂、知识渊博的酿酒厂员工、葡萄酒节庆)等与一般性目的地吸引要素(如吸引人的风景、宜人的气候、价值适宜的旅馆、信息的易得性、有良好标识的葡萄酒路径等)和文化产品(如有地方特色的旅馆、提供上好佳肴的餐厅、传统的葡萄酒村落等)共同构成了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及相关的葡萄酒旅游体验。研究对旅游地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对策含义是,在那些为远道而来、参与程度较高的葡萄酒游客所偏爱的目的地,可以为游客提供较多文化的和户外的吸引物。

(3)葡萄酒游客体验、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已有研究有如下发现:乡村景观对于游客享受葡萄酒旅游体验非常重要,葡萄酒厂、旅游者和葡萄酒旅游体验质量之间共生发展(Carmichael,2005);服务品质与游客体验紧密相关,并会影响游客的购买行为(O Neill,Charters,2000;O Neill et al., 2002)。另外,葡萄酒旅游相关体验特征因其人口学特征不同而不同(Abel et al.,2007),前往澳大利亚西部葡萄酒地窖参观的游客中,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感知和体验不同(Charters,Fountain,2004);性别和区域差异对游客满意度和购买行为有影响(Mitchell,Hall,2001a)。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消费者态度理论,袁等(Yuan et al.,2008)运用路径分析方法对葡萄酒旅游者过去的行为、满意度、感知价值、行为意图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基于葡萄酒节庆参与者的调查表明: (1)过去的行为影响了再访问意图和感知价值的水平,但对满意度没有影响;(2)感知价值强烈影响满意度;(3)满意度对未来再次访问的意图有强烈影响,对访问当地酿酒厂和购买当地葡萄酒产品的意图也有影响;(4)感知价值影响再光顾节庆和参观当地葡萄酒厂的意图,但不影响购买当地葡萄酒的意图。

(4)消费者生活方式、心理特征与葡萄酒旅游行为

葡萄酒消费者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征可能相似,但在态度、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及其他方面可能截然不同,并对葡萄酒消费及葡萄酒旅游行为造成影响(Bruwer et al.,2001)。米切尔和霍尔(Mitchell, Hall,2001b)根据许多对葡萄酒兴趣的指标如是否参加了葡萄酒俱乐部、葡萄酒地窖中的行为、购买地点和葡萄酒知识等探查了新西兰葡萄酒游客的生活方式,结果显示,对酿酒厂游客日常生活中与葡萄酒

相关的行为特征的了解,有助于获得和加深对其在酿酒厂参观时的行为特点的了解。盖乐威等(Galloway et al.,2008)的研究发现,消费者个性变量中的 感觉追求 (sensation seeking)与游客在葡萄酒上的花费、葡萄酒的饮用及参观酿酒厂的频率、使用英特网作为了解酿酒厂的信息来源等行为显著相关,是一有助于推断葡萄酒游客的态度和行为的个性变量,且在众多情况下均能显著增加参与程度(involvement)这一概念在推断葡萄酒游客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方面的能力。

(5)葡萄酒产品参与程度(involvement)与葡萄酒旅游的研究

当前,越来越多的葡萄酒旅游研究中使用参与程度这一概念来研究消费者(Brown,Getz,2005; Brown et al.,2006)。在与葡萄酒有关的旅行中,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常常与葡萄酒消费相联系,高参与度的葡萄酒消费者对全球范围内的葡萄酒旅游都有意义(Lockshin,Spawton,2001)。一项研究考查了葡萄酒消费者对特定国家或地区葡萄酒的偏好与他们对特定葡萄酒地区旅行的偏好之间的关系,发现消费者对特定产地的葡萄酒的偏好确实对其旅行偏好和模式有影响(Brown,Getz,2005)。布朗等(B ro wn et al.,2006)研究了葡萄酒日常消费与葡萄酒相关旅行模式的关系,建立了葡萄酒参与程度量表(Wine Involvement Scale,WIS),并据此将葡萄酒高参与型消费者进一步划分为享乐型的狂热者、理性热爱者、挑剔的美食家、功能性区别者等4种,发现这4类消费者在有无葡萄酒旅游历史、未来至葡萄酒产区旅行的意向和旅行安排的偏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斯巴克斯(Sparks,2007)使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澳大利亚潜在游客进行葡萄酒旅游度假的行为意图作了预测。研究发现,葡萄酒参与程度、美食参与程度及对葡萄酒的感知价值有助于产生到葡萄酒产区度假的意图。另外,洛克兴和斯鲍顿(Lockshin, Spawton,2001)认为,可以依据参与程度与品牌来制定葡萄酒旅游的战略,并建议,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用不同的政策并发展忠诚客户,通过 地窖口的销售 培育忠实消费者来积累市场力量。威廉姆斯和多莎(Williams,Dossa,2003)对非本地居民的葡萄酒游客的研究,发现一般型(generalist)和投入型(immersionist)为重要的细分市场,这对目的地管理规划和市场启动有意义。

3 3 区域葡萄酒旅游开发与管理

3 3 1 葡萄酒旅游产业特征及产业合作对策研究

葡萄种植属于农业即第一产业;葡萄酒加工,无论是小作坊式或大规模酿酒厂都属于第二产业;而葡萄酒旅游则是服务业范畴,属于第三产业。卡尔森(Carlsen,2004)分析了西方国家葡萄酒旅游业涉及的这些产业各自的微观经济学特征。

葡萄酒旅游业跨产业的特点以及各产业的产业组织环境差异,要求葡萄酒业和旅游业在一系列经济、技术、文化、地理等因素上融合,以及不同管理部门间和区域间的通力协作。众多研究从产业合作和区域合作的角度探讨了相关对策和方法。在产业合作方面,一些研究(Demhardt,2003;Keys,2007; Ge tz,Brown,2006b)基于案例地的开发建设给出了对策和建议。相关研究强调了葡萄酒业与旅游业共生协作的重要性,认为葡萄酒加工业应向旅游业渗透,以借助旅游业发展葡萄酒业,而旅游业也应充分开发利用葡萄酒景观(winescape),将度假地、葡萄酒与旅游业有机结合,通过标志性设施的开发,如建设标志性的酿酒厂作为专门的旅游景点等建设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3 3 2 区域合作与葡萄酒旅游发展

葡萄酒旅游横跨三大产业,利益主体的复杂性对产业发展中的区域合作也提出了要求,相关问题也是研究中的重要主题之一。研究表明,葡萄酒业的行业联合、区域合作与高层次(如国家或国际层面)的联合促销促进了法国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Frochot,2001);竞争优势的横向、纵向联结对于加拿大尼亚加拉葡萄酒旅游区的发展很重要(Telfer, 2001);密歇根葡萄酒线路沿线的横向和纵向联盟增强了市场营销的力度,促进了葡萄酒旅游发展,对个体酿酒厂和整个葡萄酒地区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Wargenau,Che,2006)。

众多研究关注政府及其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作为和影响。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亚西部区域,政府出面协调并制订的葡萄酒旅游发展战略对旅游业界增强对葡萄酒业贡献的意识、理解葡萄酒与美食及澳大利亚生活方式的联系、增进地方认同感、增加当地就业、提高雇佣者技术水平并鼓励投资葡萄酒旅游业起到重要作用(Carlsen, Dowling,2001);在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工业联合会的参与都对该地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Wilkins,Hall,2001),政府出台的政策在塑造葡萄酒旅游价值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了葡萄酒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artin,Williams,2003);在智利,国

家旅游局和智利旅游促销公司联合促销,财政支撑和政府支持促进了智利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Sharples,2002);而在法国的葡萄酒产区,各级政府及政府的部门间协作困难则阻碍了其葡萄酒旅游的发展(Westering,Niel,2003)。

3 3 3 葡萄酒旅游与社区发展

葡萄酒旅游有助于增加社区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可能使社区面临一些挑战,如葡萄酒旅游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葡萄园的扩张,从而在土地利用上与其他农业发展形成冲突。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奥利弗镇的案例研究表明,葡萄酒旅游业的推进面临着处理好农业、自然环境和社区发展等相关方面的关系的挑战(Poitras, Getz,2006)。另外一项研究(Var et al.,2006)考察了土耳其小社区葡萄酒旅游发展的状况,分析并评估了其葡萄酒旅游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及其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3 3

4 葡萄酒旅游形象与目的地建设

威廉姆斯(Williams,2001a)的研究表明,已有葡萄酒目的地形象在过去20年中发生了很大转变:从强调葡萄酒生产过程和相关物质条件转而强调美学和体验,且更多地与休闲娱乐和游客需求有关;为适应这种转变,葡萄酒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应更多地围绕高品质的葡萄酒这一吸引物,并与美食、教育、节庆和文化等因素结合。布鲁尔(Bruwer,2003)的研究表明,葡萄酒旅游已成为葡萄酒热爱者到葡萄酒产地追求与葡萄酒相关的各种体验的一种旅行,葡萄酒旅游通常与乡村旅游结合, 葡萄酒乡村 正在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居住或度假的地方。威廉姆斯的另一项研究也强调了要保护葡萄酒目的地的乡村景观、鼓励保持原真性和独特性的开发形式、聚焦于与葡萄酒乡村体验元素相关的形象的建构等(Williams,2001b)。

3 3 5 旅游产品线开发及其支持体系建设

葡萄酒旅游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葡萄酒路径(Wine routes roads trails)而发展起来的。葡萄酒路径的本质是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吸引物和支持系统的旅游产品线。众多文献关注特定区域的葡萄酒路径开发设计、经验教训和完善对策问题。其中,霍尔等(Hall et al.,2000)主编的文集中收录多篇。研究指出在美食旅游的框架下发展美食和葡萄酒线路的重要性,并建议整合好线路中的美食和葡萄酒产品,为游客提供 有意义的体验 (Mason,O Mahony, 2007)。另有文献研究了葡萄酒路径上的联盟(Wargenau,Che,2006)和市场营销合作中的管理问题(Martin,McBoyle,2006)。

3 3 6 葡萄酒节事与葡萄酒旅游地发展

在当地葡萄酒及美食的基础上打造的葡萄酒、美食节庆 事件,是区域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塑造旅游目的地的差异性,增加其吸引力。布鲁尔(Bruwer,2002)发现,澳大利亚的许多地区通过推介当地的葡萄酒和美食节庆来增加其新的体验;这种区域葡萄酒景观展示了本地区的审美特性,对游客特别有吸引力。葡萄酒旅游因此正变成澳大利亚地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哈顿(Houghton,2001)的研究认为,对于许多酿酒厂和葡萄酒产地来说,葡萄酒节庆是鼓励地窖门口销售(Cellar door sale)的策略,增加了酿酒厂的收入;与此同时,葡萄酒节庆还有有利于加强地区意识、整合当地资源,并为社区创造新的顾客来源等其他好处,其举办对增进酿酒厂及葡萄酒产区未来的游客访问量有积极作用。研究成果对于葡萄酒节庆的组织者或葡萄酒旅游的发展者有参考价值(Yuan et al., 2008)。

3 4 其他

葡萄酒旅游的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影响、发展中的季节性问题及葡萄酒厂旅游发展生命周期等问题也有研究涉及。拉文斯科夫特和威斯特因(Ravenscroft&Westering,2001)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角度探讨了葡萄酒消费与葡萄酒旅游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葡萄酒旅游中,流动游客进入葡萄园区显著增加了病虫害传播的风险,葡萄酒旅游业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值得重视。霍尔(Hall,2003b)调查并评估了新西兰葡萄酒旅游中的生物安全风险,并提出加强宣传、采取生物安全战略等措施来尽量减少葡萄酒旅游中内在的生物安全风险。随后,霍尔(Hall,2005)又针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提出了一个生物管理战略分析框架,并建议改良现行的海关申报表、实施在酿酒厂和葡萄园的层次上调查生物安全的战略等。针对葡萄酒旅游中的季节性问题,研究者建议通过聚焦目标市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来克服或减少季节性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Mitchell,Hall,2003)。另外,多德和白弗兰(Dodd&Beverland,2001)从组织生命周期的角度,运用扎根理论(ground theory)对3个葡萄酒新产区的酿酒厂进行了案例研究,建立了五个阶段的葡萄酒旅游生命周期模型,为葡萄酒旅游利益相关者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4 研究述评及展望

从前文的内容综述可以看出,在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中,来自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涉及了葡萄酒旅游的方方面面,研究涉及面广、角度多元。2004年,卡尔森(Carlsen,2004)在综述全球葡萄酒旅游研究时认为,此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应用和实践性的,且大多数研究是案例研究和横断面 快照式 的,缺乏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为其研究定位,并建议从葡萄酒旅游跨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和旅游业等三大产业这一特性研究相关问题,但其意欲建立的研究框架因缺乏研究理论和研究命题而难称具有建设性。至目前,关于葡萄酒旅游的研究,仍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少有理论研究。

实际上,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类型或旅游市场中的一个分众市场,葡萄酒旅游涉及的要素和维度与一般旅游是一致的,其研究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包容所有问题的 葡萄酒旅游研究框架 。当前,由多学科参进的葡萄酒旅游的应用性研究,旨在运用某一学科已有的理论、概念体系和方法对葡萄酒旅游这一新兴事物和现象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 全息 式的描述和研究,研究增加了人们对葡萄酒旅游的认识,并为解决葡萄酒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观点和见解。这一类研究各有其潜在的学科出发点和理论背景,以及相应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研究者无法也没有必要对其研究理论作统一的概化和方法总结。

2000年,盖茨(Getz,2000)和霍尔等(Hall et al.,2000)分别以目的地为中心和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给出了一个葡萄酒旅游体系图示(图1,图2)。两个图示对于研究者全面认识葡萄酒旅游研究领域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根据图示,研究者可迅速对手中的具体问题所处的领域进行定位。不过,研究者要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仍需研究者基于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和提炼。

作为利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葡萄酒旅游是游客作为 人 与 地 (目的地或葡萄园景观)关系的一种互动。在本文作者看来,未来的葡萄酒旅游研究仍将继续多学科参进的应用性研究这一大势。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入葡萄酒旅游的研究行列,有关葡萄酒旅游的知识体系将逐渐扩展和积累,相关研究获得的知识对于美食旅游、茶旅游,甚至咖啡旅游等利基旅游的研究和开发管理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当研究者能整合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把葡萄

酒旅游与其他利基旅游或特殊兴趣旅游一起置于替

图1 以目的地为中心的葡萄酒旅游系统

资料来源:盖茨(Getz,2000:5)。

图2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葡萄酒旅游系统

资料来源:霍尔等(Hall et al.,2000:7)。

代旅游和大众旅游这一对范畴下进行研究,或可有其独特的理论命题和研究方法方面的贡献。

致谢:感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保继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朱

教授为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加

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商学院(University of Calgary,Haskayne Business School)Donald Getz 教授为本文提供了部分宝贵资料!

[参 考 文 献]

[1] Abel A,Fraser R A,Cohen D A.Investigating differences bet ween

domes tic and international winery vis itors i n Ne w Zealand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W ine Business Researc h ,2007,19(2):114

-126.

[2] Alant K,Bruwer J.Wi ne touris m behaviour i n the context of a

moti vational frame work for wine regions and cellar doors[J].Journal

o f W ine Research,2004,15(1):27-37.

[3] Beverland M.Wine touris m in Ne w Zealand maybe the indus try has

got i t right[J].Inte rnational Journal o f Wine Marketing,1998,10

(2):24-33.

[4] Brown G,Getz D.Linking wine preferences to the c hoice of wine

touri sm des ti nati ons[J].Journal o f Trave l Research,2005,43(3):

266-276.

[5] Brown G,Havi tz M,Getz D.Rel ations hip be tween wine i nvolve ment

and wine related travel[J].Journal o 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

2006,21(1):31-46.

[6] Bruwer J.Wine and food events a golden opportuniti es to learn

more about wine consumers[J].The Aust ralia and Ne w Ze aland Wine

Industry Journal,2002,17(3):92-99.

[7] Bruwer J.South African wi ne routes:some perspec tives on the wine

touri sm industry s structural di mensions and wine touris m product

[J].Tourism M anage ment,2003,24(4):423-435.

[8] Bruwer J,Li E,Reid M.Wine related lifestyle s egmentation of the

Aus tralian domes tic w i ne market[J].The Australia and Ne w

Zealand W ine Industry Journal,2001,16(2):104-108.

[9] Carmichael B.Unders tanding the wine touris m e xperience for winery

vi sitors i n the Ni agara Re gion,Ontario,Canada[J].Tourism

Geographies,2005,7(2):185-204.

[10] Carls en J.A review of global wine touris m research[J].Journal o f

Wine Re searc h,2004,15(1):5-13.

[11] Carls en J,Charters S(eds).Global Wine Tourism:Researc h,

Manage me nt and Marketing[M].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

2006.

[12] Carls en J,Dowling R.Regional w i ne touris m:a plan of development

for Western Australia[J].Tourism Rec re ation Researc h,2001,26

(2):45-52.

[13] Charters S,Ali Knight J.Wine touri sm a thi rs t for knowledg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Wine Marketing,2000,12(3):70-

80.

[14] Charters,S,Ali Knight J.Who i s the wine touris t?[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3):311-319.

[15] Charters S,Fountain J.Younger wine touris ts:a s tudy of

generational di fferences in the cellar door experience[A].In:

Carlsen J,Charters S(eds).Global W ine Tourism:Researc h,

Manage me nt and Marke ting[C].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

2006.153-160.

[16] Demhardt I.Wine and tourism at the Faires t Cape:post apartheid

trends i n the Western Cape Province and Stellenbosch(South Africa)

[J].Journal o 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2003,14(3 4):113

-130.

[17] Dodd T,Beverland M.Wi nery touris m life cycle devel opment:a

proposed model[J].Tourism Rec reation Research,2001,26(2):11

-21.

[18] Frochot I.French wi ne brotherhoods and wine tourism:a comple x

relations hip[J].Tourism Re creation Researc h,2001,26(2):53-

62.

[19] Galloway G,Mitchell R,Getz D,et al.Sens ati on seeki ng and the

prediction of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of wine tourists[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5):950-966.

[20] Getz D.Explore Wine Tourism:Management,De velo pment,

Destinations[M].Ne w York:Cogni zant,2000.

[21] Getz D,Brown G.Critical s uccess factors for wi ne touris m regions:a

demand analysis[J].Tourism Manage me nt,2006a,27(1):146-

158.

[22] Getz D,Brown G.Benchmarking wine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he Okanagan Valley,British Columbia,Cana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W ine Marketing,2006b,18(2):78-97.

[23] Hall C M(ed).Wine,Food and Tourism Marke ting[M].Ne w

York:The Haworth Pres s,2003a.

[24] Hall C M.Bi os ecurity and wine touris m:is a vineyard a farm?[J].

Journal o f W ine Research,2003b,14(2-3):121-126.

[25] Hall C M.Bi os ecurity and w i ne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

2005,26(6):931-938.

[26] Hall C M,Johnson G,Cambourne B,et al.Wine touris m:an

introducti on[A].In:Hall C M,Sharples L,Ca mbourne B et al.

(eds).W ine Tourism around the Wo rld:De velopme nt,Management

and Markets[C].O xford:Butterworth Hei nemann,2000.1-23. [27] Hall C M,Sharples L,Cambourne B,et al.(eds).W ine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De velo pment,Manage ment and Markets[M].

Oxford:Butterworth Hei nemann,2000.

[28] Hall C M,Sharples L,Mitchell R,et al.(eds).Food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Deve lopment,Manage ment and Markets[M].

Oxford:Butterworth Hei nemann,2003.

[29] Houghton M.The propensity of wine festivals to encourage subsequent

winery visi tation[J].Inte rnational Journal o f Wine Marke ting,

2001,13(3):32-41.

[30] Keys T.Capitalising on the marriage of touris m and wine the Hunter

Valley way[J].The Aust ralia and Ne w Zealand W ine Industry

Journal,2007,22(4):51-54.

[31] Lockshin L,Spawt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9983596.html,ing i nvolve ment and brand equity to

develop a wine tourism strate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W ine

Marketing,2001,13(1),72-81.

[32] M artin A,McBoyle G.Scotland s M alt Whisky Trail:Management

is sues in a public private touris m marketing partner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W ine Marketing,2006,18(2):98-111.

[33] M artin E,Wi lli ams P.Di rections in Bri ti sh Columbi a wine touri sm

polic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Conte 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3,15(6):317-323.

[34] M as on R,O M ahony B.On the trail of food and wine:the touris t

search for meaningful experience[J].Annals o f Leisure Rese arch,

2007,10(3 4):498-517.

[35] M i tchell R,Hall C M.The influence of gender and region on the

Ne w Zealand winery vi sit[J].Tourism Rec reation Research,2001a,

26(2):63-75.

[36] M i tchell R,Hall C M.Li fes tyle behavi our of New Zealand winery

visi tors:wine club ac tivities,wine cellars and place of purc ha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W ine Marketing,2001b,13(3):82-93.

[37] Mitchell R D,Hall C M.Seasonality i n New Zealand winery

vi sitati on:an is sue of demand and s upply[J].Journal o f Travel&

Tourism Marketing,2003,14(3 4):155-173.

[38] O Neill M,Charters S.Service quality at the cellar door:

implicati ons for Wes tern Aus tralia s developing wine touris m industry

[J].Managing Se rvice Quality,2000,10(2):112-122. [39] O Neill M,Pal mer A,Charters S.Wine produc tion as a service

experience the effects of s ervice quality on wine sales[J].

Journal o f Se rvice Marketing,2002,16(4):342-362.

[40] Poitras L,Getz D.Sus tainable wine touris m:the hos t communi ty

perspective[J].Journal o f Sustainable Tourism,2006,14(5):425

-448.

[41] Ravens croft N,Westering J.Wine touris m,cul ture and the

everyday:a theoretical note[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 h,

2001,3(2),149-162.

[42] Read S E.A pri me force in the expansi on of touris m i n the next

decade:special interest travel[A].In:Hawkins D E,Shafer E L,

Rovels tad J M(eds).Tourism Marketing and Manage me nt Issues

[C].Washington D.C.:George Was hington Uni versity,1980.193

-202.

[43] Robins on M,Novelli M.Nic he Tourism:An Introduction[A].In

Novelli M(ed).Niche Tourism:Contemporary Issue s,Trends and

Cases[C].Oxford:Elservi er Butterworth Hei nemann,2005. [44] Shanta T,Tayl or R.Discri minating fac tors of first ti me and repeat

vi sitors to wine fes tival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4,7

(2):134-145.

[45] Sharples L.Wine touris m in Chile a brave ne w s tep for a brave new

world[J].Inte rnational Journal o f Wine M arket ing,2002,14(2):

43-53.

[46] Smith V L,Eadington W R.Tourism Alternat ives:Potentials and

Proble ms in the Develo pment o f Tourism[M].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 ylvania Press,1992.

[47] Sparks B.Planning a w i ne touris m vacation?Factors that help to

predict tourist behavioral intentions[J].Tourism M anage me nt,

2007,28(5):1180-1192.

[48] Tas siopoulos D,Nunts u N,Haydam N.Wine touri sts in South

Africa:a demographic and psyc hographic study[J].Journal o f Wine

Research,2004,15(1):51-63.

[49] Telfer D J.Strategic alli ances along the Niagara Wi ne Route[J].

Tourism Management,2001,22(1):21-30.

[50] Var T,Kaplan M,Yurt O.Challenges and opportuni ties of

developing wine touris m in a small c ommunity i n Turkey[J].e

Re view o f Tourism Re se arch,2006,4(1):9-18.

[51] Wargenau A,Che D.Win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s trategies in Southwes t Michigan[J].Internat ional Journal o f W ine

Marketing,2006,18(1):45-60.

[52] Wes tering J,Niel E.The organiz ation of wine touris m in France:the

involvement of the French Public Sector[J].Journal of Travel&

Tourism Marketing,2003,14(3 4):35-47.

[53] Willia ms P.The evolving i mages of wine touris m des tinati ons[J].

Tourism Recreation Re searc h,2001a,26(2):3-10.

[54] Willi ams P.Posi tioni ng wine touris m des tinati ons:an image analysis

[J].International Jo urnal o f Wine Marketing,2001b,13(3):42-

58.

[55] Willia ms P W,D os sa K B.Non-resi dent wi ne tourist markets:

i mplications for Britis h Columbia s e merging wi ne touris m i ndus try[J].

Journal o f T rave l&Tourism M arketing,2003,14(3 4):1-34. [56] Wil kins M,Hall C M.An indus try stakeholder SWO T anal ysi s of

wine touri sm in the Okanagan Valley,British Columb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W ine Marketing,2001,13(3):77-81.

[57] Yuan J,Cai L,Morris on A,et al.An analysis of wine festival

attendees motivations:a synergy of wine,travel and s peci al events?

[J].Journal o f Vacation M arke ting,2005,11(1):41-58. [58] Yuan J,Morrison A M,Cai L,et al.A model of wine touris t

behavi our:a fes ti val approach[J].Inte rnational Journal o f Tourism

Researc h,2008,10:207-219.

Study Review about W ine Tourism Abroad

LIN Qing qing1,ZHOU Ling2

(1.Centre f or T ourism Plann ing&Research,Sun Yat 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 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 China)

Abstract:As a prominent member in the family of niche tourism or special interest tourism,wine touris m has been arousing atten tion in overseas studies since the90s of the20th century and accumulated rich literature.The paper tries to su mmarize the study literature abroad about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cept of wine tourism,wine tourists,the developmen t and management of regional wine tourism.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available studies about wine tourism abroad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ed study of multi 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 and the future study will still keep this trend.It is likely to mak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under the categories of mass touris m and alternative tourism.

Key w ords:wi ne tourism;overseas study;review and prospect

[责任编辑:廉月娟;责任校对:王玉洁]

2009年 旅游绿皮书 日前出版

(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编写、反映旅游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热点的权威读物 200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 2009年旅游绿皮书 )日前出版面世,并于5月20日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暨旅游发展研讨会。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政府、业界和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 旅游发展:趋势与谋划 ,就当前我国旅游发展形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进行了广泛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表示,今后还将不断创新,力图以此书为平台,提供一个广泛交流和深度评析的空间,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为促进中国旅游发展和学术研究而共同努力。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一、葡萄酒旅游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葡萄酒旅游的基本定义是“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巡游葡萄种植园、葡萄酒酒庄、参加葡萄酒节以及品尝和体验本地区葡萄酒品质为目的的葡萄酒展示活动。” 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葡萄酒旅游应当定义为一种与葡萄酒及葡萄酒相关产品为主要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葡萄酒、美食、旅游以及艺术是葡萄酒旅游的核心产品。 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 (一)宗教神话 除中西方葡萄酒进展历史不同之外,宗教神话的不同也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因为葡萄酒是酒精饮料,所以适量饮用会让人兴奋喜悦,大量饮用则会心智狂乱。因此,《圣经》中推崇信徒引用葡萄酒,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则严格禁酒,佛教也严格禁酒,但是中国的道教却不反对饮酒,只是反对酗酒而已。 西方葡萄酒文化受到宗教神话影响深远,但是对于中国葡萄酒文化而言,则影响不大。所以在中国的葡萄酒旅游地往往会出现教堂之类的建筑,或者是借助建筑等来强调自身与西方尤其是法国葡萄酒文化之间的关联。例如云南弥勒红酒庄就建有法邑基督圣恩教堂,为了强调其与法国传教士两百年前带来的法国葡萄品种的关系。究竟葡萄酒属于舶来品,所以这种模式的葡萄酒旅游实际上也是在模拟西方文化。 (二)饮食文化

西方较开放和个性化,并且因为其自由的游牧和还想文化,都对葡萄酒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肉、蛋、奶是西方饮食结构中主要成分,葡萄酒可以帮助其中的高脂肪和蛋白汲取,适量饮用可以降低高血压、血脂等问题的出现。所以葡萄酒成为佐餐必备。因此西方饮食文化带领着葡萄酒进展壮大,所以西方人对葡萄酒颇有研究。更加注重品酒的过程。 中国作为农耕国家,自给自足。尽管已有上千年种植葡萄的历史,但是因为葡萄酒从西域传入,所以被称作“胡酒”。所以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以及白酒文化的作用下,形成了特别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的饮食结构较为合理,所以酒只起助兴作用,并非每日必备。此外,中国价值观倾向于集体主义,所以酒的作用是用来烘托气氛,但是葡萄酒却是给人曲高和寡的感觉,所以无法达到白酒烘托气氛的目的。并且价格较贵,一般聚会不会采纳, 这些都是葡萄酒在中国进展的阻碍。但是近年来因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深入,并且处于养生角度,中国对于葡萄酒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三、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区别 因为葡萄酒起源的原因,所以西方葡萄酒旅游进展较为成熟,因为西方葡萄酒庄的灿烂历史文化。并且法国是世界公认的葡萄酒王国。以法国为例,法国历史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葡萄酒文化,可以说法国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生活都离不开葡萄酒。法国的葡萄酒庄文化源于教会,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园,这些葡萄园的存在已经上千年,具有浓厚的宗教以及历史沉淀,所以后来人们说,喝法国葡萄酒能够体会到身处天堂的感觉。因为这种深厚而文化积淀,去法国葡萄酒庄旅游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沧桑轮回,从而加深对葡萄酒精髓的理解。这些体验也许只是因为那些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古堡,也许是那些与庄园年龄相同的葡萄老树,也许只是古老的手工作坊。拉菲庄、拉图庄、玛哥庄、红颜容庄以及木桐酒庄这五个庄园是法国最为具有代表的酒庄,这些酒庄要么是具有伟大的历史,要么是出产宫廷用红酒,或者是出产最为顶级的葡萄酒,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让旅游者震撼和仰慕的原因。即便不去这五大酒庄,其他不太出名的酒庄也必定都拥有本身与生俱来的传奇故事。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葡萄酒旅游仅仅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且进展缓慢,近几年才开始稍作提速。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从葡萄酒旅游的目的地――葡萄酒庄来看,历史最长的张裕葡萄酒庄也不过是19世纪末成立的,到日前为止只不过有100多年历史。并且葡萄酒旅游也只不过近年来才开始进展,所以中国的葡萄酒庄并不具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中国的葡萄酒旅游自然没有西方国家的历史韵味。葡萄酒庄的建筑园林设计上一般是采纳欧式园林景观,例如张裕;或者是像云南红酒庄一样是融合中西的风格。在葡萄酒旅游的巡游中,游客一般只是走马观花般参观酒厂、酒窖以及文化中心,然后就被带进了葡萄酒销售中心,这个过程太过简单,游客并没有真正理解葡萄酒文化,酒厂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早期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局限在理论的角度,该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鲍迪奥 针对当时的旅游胜地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后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移动及消费的金钱》。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许多学者如鲍尔曼、汉泽克尔等对旅游业展开了研究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越发的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 旅游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向前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其消 费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于是乘数理论被学者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乘数一度成为旅游发达地区的重点研究对象。Mathieson 和Wall 从收入角度来理解旅游乘数,其内涵是“旅游乘数是这样一个数值,最初旅游消费和它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该表述虽能体现乘数理念,但是是比较片面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 英国的阿切尔(Archer)做了深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报告:“Tourism in Gwynedd:An Economic Study”。他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初消费支出通过直 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性效应会产生数倍于最初消费支出的收入。由此阿切尔总结归 纳了营业收入乘数、营业收入乘数、旅游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旅游企业收入乘数、政 府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七种旅游乘数。阿切尔的旅游乘数研究的既全面有深入,为 后人的旅游经济效益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伦伯格、墨菲和H.金德尔等人在阿切尔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乘数做了进一步研究。 二战以后美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研究基地,美国人W.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 在20 世纪初提出了一种极具价值的分析方法即投入产出法(I/O,Input-output)。该方 法可以明确的分析出经济系统的不同部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依存关系。旅游产业既涉 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部门,还涉及了医疗、通讯、建筑等部门,由此可得出旅游业 与其它产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把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旅游业可以 很详细的得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弄清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最早 利用投入产出法来具体分析旅游经济效益的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F.K.哈姆斯顿(Hamston,1962)。他使用24 部门的模型来分析和计算美国怀俄明州地区的旅游乘数, 矩阵中的内生变量设定为家庭和当地政府。后来,为了明确间接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差异,以美国密苏里州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旅游乘数。他使用了22 部门的模型,把家庭和地方 政府分别作为内生部门和外生部门进行两次独立的计算,最后得出旅游诱导效应 3 倍于间接效应。此后,W.A.斯特朗(Strang)和H.甘伯尔(Gamble)分别计算出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以及威斯康星州的旅游乘数。在思考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B.H.阿彻尔发表 了著作《The Impact of Domestic Tourism》。在该书中提出了能够更好反应出某一旅游区 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入产出模型。阿彻尔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英国的Angledey 和Gwynedd 等地区进行旅游乘数的测算。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投入产出法计算过程比较 繁琐,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各部门之间彼此的制约因素难以分析并且各部门投入与 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非固定。基于以上种种的客观原因,使得投入产出法的应用产生 一定局限性。 世界旅游组织于1999 年6 月在“旅游影响经济的度量方法”世界级大会上提出可 以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旅游业各类的产出。该旅游卫星账户是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 的核算体系来设计的。卫星账户体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旅游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收 入,能够准确把握旅游业对GDP、就业以及国家收支平衡等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提出克服了以往旅游统计不能全面反应旅游业总产出的困扰。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已把旅游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傅德荣

97 小城镇建设2006/7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乡村旅游的研究总结,证明现代乡村旅游非常有利于推动西班牙农村地区的发展。在西班牙,现代乡村旅游者年龄多处于25-45岁之间,为社会文化水平高、购买力强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享受农村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主要乡村旅游活动包括运动、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等方面,这些现代乡村旅游者多利用现有的设施,包括充满魄力的乡村小旅馆和农舍等。 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发展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以英国为例,一百年前,许多农村家庭为摆脱贫 困迁移到城市,而目前人口开始向农村地区流动,农村地区人口的增长水平是全国平均增长数的两倍,其中以年老的有钱人居多。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约1100万。但是与增加了的人口不协调的是农村落后的社区基础服务。加之“疯牛病”的影响,以及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将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突显出来。1/5人口的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无疑将是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直接应对并解决上述特殊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增加了对“环境”与“农村事务”问题的重视,这一改动正是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而为,其有的放矢已经初见成效。 为发挥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一举多得的优势,“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加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全面推行:农村管理方案———提供给农场主和土地管理者费用开展管理活动,以此来改善和保持农村风光,野生动植物及生活环境;有机耕作计划———通过资助农场主从传统的耕作方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傅德荣 英国乡村旅游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地理 课题名称: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高二(3)班 姓名:覃羽健 指导老师: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国内外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状况浅谈

国内外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状况浅谈 一、全球葡萄酒得进展历程 关于葡萄酒得起源,众讲纷纭.美国考古学家曾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得一个石器时代晚期得村庄里,挖掘出一个饮用葡萄酒得罐子,这表明人类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差不多开始饮用葡萄酒了.另据史料记载,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 是随着旅行者和新得疆土制服者得足印传播开来得.海上传播途径要紧以小亚细亚和埃及为起点,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得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得西西里岛,北非得利比亚和意大利,到达法国得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得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得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大约500年前,在美洲大陆得南部地区,西班牙制服者寻到了土质专门适合种植葡萄得大片土地.到16世纪中叶,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差不多开始栽植葡萄, 之后又向今日阿根廷得西北部和中西部扩展.从19世纪开始,由于大量欧洲移民得到来,引进了新得栽植技术和新得葡萄品种,从而明显地改善了葡萄酒得质量.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等最早得几大伙儿族,在阿根廷建立了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得基地,形成了国际闻名得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传统.阿根廷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葡萄品种和葡萄酒品种最多得国家,成为欧洲葡萄酒业得原料供应基地 自20世纪开始,农耕技术上得长足进展使得各地酿制葡萄酒业者能够爱护作物免于遭到像霉菌、动物虫害等常见得侵害,葡萄得培育和酿制过程逐渐变得科学化.同时,政府当局也通过立法来鼓舞制造信用好、品质佳得葡萄酒.wwWcoM今天, 葡萄酒在全世界气候和气得地区都有生产,同时有数量可观得不同葡萄酒类可供消费者选择.从早期得农业社会一直到现在,葡萄酒深深融入了西方文化,能够讲,葡萄酒酿造得进展历程是一部令人着迷不已得传奇史[3] 葡萄酒得演进、进展和西方文明得进展紧密相衔,因此欧洲一直是葡萄酒得主产区和要紧消费区.依照2007年得数据,欧洲得葡萄酒产量占全世界得682% (见图2).据预测,到2015年,欧洲仍将是全球最大得葡萄酒消费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630万千升.亚太国家是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得地区,2001年一2010 年期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可达46%.静酒所占市场份额最大,2007年全球总销量约2090万千升.2011年一2015年,加强酒平均复合增长率约2980,0[‘] 目前全球有近70个国家生产葡萄酒,分为所谓“旧世界”和“新世界”两类国家.“旧世界”包括法、意、德、西、葡等有上千年酿酒历史得西欧国家, 而“新世界”则包括美、加、澳、新、智等只有200一300年酿酒历史得新大陆国家.以法国为首得“旧世界”诸国约占全球葡萄酒市场得一半份额.其中法国葡萄酒业已有2000多年得历史,号称葡萄酒业得鼻祖,其葡萄种植面积只占中国种植面积得3%,但葡萄酒产值却占法国食品生产总值得15?0.葡萄酒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葡萄种植、加工与法国文化艺术相结合得产物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葡萄酒消费市场得饱和,“旧世界”得葡萄酒生产和消费一直处于低速增长态势,全球葡萄酒产业得进展也进入调整时期,年增长量平均低于3%得水平 百年得差距,在世界葡萄酒业中处于特别尴尬得地位—边缘化.葡萄原料产量与质量不稳定、葡萄酒质量令人担忧、缺少高端品牌、专业技术力量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咨询题也是中国葡萄酒业进展中不可忽视得咨询题 三、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得进展历程 葡萄酒是一种“舶来品”,通过数千年得沉淀,进口葡萄酒有着深厚得历史、和文化底蕴,消费者品尝葡萄酒时不仅是品尝葡萄酒带来得感官享受,同时也是在品味葡萄酒内在得文化底蕴,这是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得核心竞争力之一 目前,中国得葡萄酒高中低产品得市场份额出现5:4:1得格局,中低端市场得利润率长期在11%左右徘徊,而高端市场利润却高达30%一50%,如此高得利润空间也是众多国外品牌葡萄酒决战中国得重要动力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关于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摘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的独特 资源 (一)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神奇秀美 独特的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自然特征,发育了地表的石沟、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天生桥、岩洞湖、瀑布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静结合的自然奇观,中国最壮观的峰林、最大的瀑布、最长的溶洞、最大的洞厅、最深的竖井造就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具有“五多”的特点: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生态名山梵净山、雷公山,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壮观峰林等。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群等。3、洞穴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喀斯特地貌的最完美表现就是溶洞,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织金洞以其洞体规模宏大、景观壮丽辉煌,被称为“梦幻织金洞”,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 4、森林美景多。山多林茂,森林物种丰富,类型多样,既有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又有近热带季雨林景观;既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又有亚高山针叶林景观;既有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又有中亚热带次生林景观;既有繁花似锦的杜鹃林景观,又有竹海森林景观。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威宁草海是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二、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国内葡萄酒旅游研究

国内葡萄酒旅游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葡萄酒旅游是基于探访葡萄种植区及其产品———葡萄酒开展和延伸的一种消遣性的旅游。在仍然保持以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传统生产酿造方式为主的旧世界产区①,葡萄酒旅游往往被归入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范畴; 而在大规模经营、工业化生产酿造更为普及的新世界产区②,葡萄酒旅游也被赋予工业旅游的一些元素。由于葡萄酒旅游能够串联起三个产业,联接产业加工与销售以及观光、住宿、餐饮等业态,一方面,对于葡萄酒产区的经营户和企业而言具有参与面广泛、受益直接的特点; 另一方面,对于旅游者而言也具有参与性强、体验感强的特点,而成为一种体验型旅游产品,日益受到关注和欢迎。我国的葡萄酒旅游产生于上世纪90 年代。尽管相比许多其它旅游产品,是一项基于特殊兴趣的新兴旅游产品,至今参与群体十分有限,但经过20余年的发展过程,在国内众多葡萄酒产区,开发葡萄酒旅游已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学界的相关研究也初成气候。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和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国外的发展经验和研究进展、国内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葡萄酒旅游者及市场营销、国内葡萄酒旅游发展的策略探讨等几方面。本文将以文献内容为主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一、文献概况 笔者于2014 年 4 月20 日以”葡萄酒”并含”旅游”为题名检索词在中国知网( CNKI) 进行检索,共得到81 条记录。其中,近半为来自报纸和特色期刊的新闻报道( 分别有37 篇和3 篇) ; 其次是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期刊论文37 篇( 含来源于核心期刊的10 篇) ; 另有3 篇硕士学位论文和1 篇会议论文; 未查到相关博士论文。以同样方式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索得到类似结果,共有期刊论文41 篇、学位论文5 篇( 皆为硕士论文) 、会议论文1 篇。此外,在读秀学术搜索得到2篇发表于论文集中的文献。 从文献来源看,《酿酒科技》等专业性较强的期刊刊登较多葡萄酒旅游文献,成为传播相关成果的重要渠道。从现有文献的时间分布特征来看,早在1989年,国内就有学者( 刘达华,1989) 以日本的葡萄酒旅游来论述农业旅游的生命力,但并没有对其展开专门的探讨[1]。国内真正关注葡萄酒旅游并将其作为专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熊剑平刘承良袁俊 2012-10-19 21:02:18 来源:《世界地理研究》(沪)2006年1期 作者简介:熊剑平/刘承良,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武汉430062/熊剑平/刘承良,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武汉430062/袁俊,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62 熊剑平(196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内容提要: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文章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都市带等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展 地理学领域的复杂性正被认识[1],其中区域经济联系及其空间结构的复杂

性规律研究成为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经济实体区域间相互作用和关系,李春芬(1995)提到这种区域联系将是区域地理学研究的近期前沿[2],而关系经济地理学派(国际主流观点之一)则认为这些经济实体及其相关作用关系所引起的经济地理发展和变化过程应成为研究的中心[3]。 随着城市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显赫地位和作用的凸现,城市体系经济联系更为活跃,呈现出网络化联系特征,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构、速度、规模向前发展,相关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地域组织优化研究成为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部分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至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到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在50年代后大规模出现交叉与重叠,主要集中于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1 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的启蒙阶段(1945年前) 早期城市体系联系研究主要涉及单个城市—区域间的经济联系,集中于空间组织思想、中心地理论、城市—腹地经济联系方面,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奠定基础。城市与区域联系的功能组织思想主要有“田园城市”(E. Norward, 1898)、“集合城市”与“世界城市(world city)”(P. Geddes, 1915)、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相关文档